1管理过程学派 1.1概述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事实上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就是这个学派的开山鼻祖。 这个学派后来经美国的管理学家罗哈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学丛林中 的一个主流学派。 1.2主要代表人物 1.法约尔。法约尔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2.詹姆斯·穆尼(J.D. Mooney:1884-1957);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其主要 著作是《组织原理》 3拉尔夫戴维斯( Ralph O.Davs),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1916年在科 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 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 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 管理》《管理哲学》等。 4.哈罗德·孔茨(H. Koontz):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于 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 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 名誉教授。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 1管理过程学派 1.1概述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事实上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就是这个学派的开山鼻祖 这个学派后来经美国的管理学家罗哈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学丛林中
1 管理过程学派 1.1 概述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事实上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就是这个学派的开山鼻祖。 这个学派后来经美国的管理学家罗哈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学丛林中 的一个主流学派。 1.2 主要代表人物 1.法约尔。法约尔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2.詹姆斯·穆尼(J.D.Mooney;1884-1957);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其主要 著作是《组织原理》 3.拉尔夫·戴维斯(Ralph C.DaviS),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1916 年在科 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 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 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 管理》《管理哲学》等。 4.哈罗德·孔茨(H.Koontz);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于 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 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 名誉教授。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 1 管理过程学派 1.1 概述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事实上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就是这个学派的开山鼻祖。 这个学派后来经美国的管理学家罗哈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学丛林中
的一个主流学派 1.2主要代表人物 1法约尔。法约尔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2詹姆斯穆尼(J.D. Mooney:1884-1957):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其主要 著作是《组织原理》 3拉尔夫戴维斯( Ralph O.Davs),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1916年在科 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 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 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 管理》《管理哲学》等 4.哈罗德·孔茨(H. Koontz):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于 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 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 名誉教授 他从1941年始陆续出版了二十几本书和发表了八.九十篇论文,主要代表著作有《管理学 原理》《管理理论丛林》《再论管理理论丛林》等。 5威廉纽曼( William h. Newma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是美国管理过程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作有《管理过程:思想、行为、和实务》等。 1.3管理过程学派的管理思想 1.管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他们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 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2.孔茨的职能管理。孔茨把管理揭示为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项职能,至于管理的各项职 能,应划分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五项。 2社会系统学派2.1概述 社会系统学派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管理,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进而 把企业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系统 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意大利的社会学家维尔弗雷多帕雷托(1848-1923)和20世纪20 年代的美国女学者福莱特
的一个主流学派。 1.2 主要代表人物 1.法约尔。法约尔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2.詹姆斯·穆尼(J.D.Mooney;1884-1957);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其主要 著作是《组织原理》 3.拉尔夫·戴维斯(Ralph C.DaviS),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1916 年在科 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 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 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 管理》《管理哲学》等。 4.哈罗德·孔茨(H.Koontz);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于 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 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 名誉教授。 他从 1941 年始陆续出版了二十几本书和发表了八.九十篇论文,主要代表著作有《管理学 原理》《管理理论丛林》《再论管理理论丛林》等。 5.威廉·纽曼(William H.Newma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是美国管理过程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作有《管理过程:思想、行为、和实务》等。 1.3 管理过程学派的管理思想: 1.管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他们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 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2.孔茨的职能管理。孔茨把管理揭示为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项职能,至于管理的各项职 能,应划分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五项。 2 社会系统学派 2.1 概述 社会系统学派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管理,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进而 把企业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系统。 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意大利的社会学家维尔弗雷多·帕雷托(1848-1923)和 20 世纪 20 年代的美国女学者福莱特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 2.2代表人物 巴纳德( Chester barnwh:1886-1961),出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1927年任规模庞 大的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 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被管理学界称为美国管理文献中的经典著作。《组织 实践中的业务原则》1922年:《社会进步中企业利益》1929年:《为企业服务的大学教育》 1930年;《经理人员的能力的培养》1925年:《雇主和职业指导》1936年:《关于经济 行为中的非理性》1938年;《关于能力理论》1937年:《工业关系中的高层经理人员的职 责》1939年:《集体协作》1940年:《经理人员的教育》1945年:《伦理和现代组织》 1945年:《工业研究组织的若于方面》1947年;《科学和组织》1951年;《企业道德的 基本条件》1955年,等等 2.3社会系统学派的管理思想 1.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管理人员有些什么职能以及应当如何行使这些职能:是由组织的本 质、特性和过程决定的 2巴纳德最早把系统理论和社会学知识用于管理领域,创立了社会系统学派 3关于经理的职能,他与他的前人不同,他的前人多采用静态的、叙述的方式来说明,而他 采用分析性和动态性的方式加以说明 4.他首先对"沟通”、"动机"、"决策"、“目标"和"组织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专题研究 3决策理论学派3.1概述 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 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美国的管理学家西蒙和马奇发展了巴纳德的管理理论,特别是决策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学 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中独立出来的 32主要代表人物 1.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 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 计算机科学方面都有所造诣。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被授予1978年度 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管理行为》1945年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 2.2 代表人物 巴纳德(Chester Barnwh;1886-1961),出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 。1927 年任规模庞 大的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 1938 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 被管理学界称为美国管理文献中的经典著作。 《组织 实践中的业务原则》1922 年;《社会进步中企业利益》1929 年;《为企业服务的大学教育》 1930 年;《经理人员的能力的培养》1925 年;《雇主和职业指导》1936 年;《关于经济 行为中的非理性》1938 年;《关于能力理论》1937 年;《工业关系中的高层经理人员的职 责》1939 年;《集体协作》194O 年;《经理人员的教育》1945 年;《伦理和现代组织》 1945 年;《工业研究组织的若于方面》1947 年;《科学和组织》1951 年;《企业道德的 基本条件》1955 年,等等。 2.3 社会系统学派的管理思想 1.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管理人员有些什么职能以及应当如何行使这些职能;是由组织的本 质、特性和过程决定的。 2.巴纳德最早把系统理论和社会学知识用于管理领域,创立了社会系统学派。 3.关于经理的职能,他与他的前人不同,他的前人多采用静态的、叙述的方式来说明,而他 采用分析性和动态性的方式加以说明。 4. 他首先对"沟通"、"动机"、"决策"、"目标"和 "组织关系" 等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专题研究。 3 决策理论学派 3.1 概述 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 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美国的管理学家西蒙和马奇发展了巴纳德的管理理论,特别是决策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学 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中独立出来的。 3.2 主要代表人物 1.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 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 计算机科学方面都有所造诣。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被授予 1978 年度 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管理行为》1945 年;
西蒙(和史密斯伯格等合写):《公共管理》1950年 西蒙:《人的模型》1957年 西蒙和马奇:《组织》,1958年 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年 2詹姆斯·马奇( James G. March,1916-),195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 后在卡耐基工艺学院任教。1964年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科学学院的首任院长,1970 年成为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教授 马奇和赛尔特合写:《公司行为的一种理论》,1963年。 3.3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 1.首先他们将决策分为四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他们特别强 调信息联系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2关于决策的准则问题是他们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之一。他们提出,以令人满意的准则代 替最优化"准则作为决策的准则, 3.决策过程。西蒙等人把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 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 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 34决策理论学派的决策方法 决策过程包含4个阶段: 1.收集情报阶段 2.拟定计划阶段。 3.选定计划阶段 4.对已定的方案进行评价 解决问题的步骤是:问题是什么?备择方案是什么?那一个备择方案最佳? 4系统管理学派4.1概述 系统管理学派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 1.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要点是 1)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 2)组织是一个为环境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
西蒙(和史密斯伯格等合写):《公共管理》1950 年; 西蒙:《人的模型》1957 年; 西蒙和马奇:《组织》,1958 年 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 年。 2.詹姆斯·马奇(James G.March,1916-),1953 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 后在卡耐基工艺学院任教。1964 年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科学学院的首任院长,1970 年成为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教授。 马奇和赛尔特合写:《公司行为的一种理论》,1963 年。 3.3 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 1.首先他们将决策分为四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他们特别强 调信息联系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2.关于决策的准则问题是他们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之一。他们提出,以‘令人满意的准则'代 替‘最优化'准则作为决策的准则, 3.决策过程。西蒙等人把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 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 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 3.4 决策理论学派的决策方法 决策过程包含 4 个阶段: 1.收集情报阶段。 2.拟定计划阶段。 3.选定计划阶段。 4.对已定的方案进行评价。 解决问题的步骤是:问题是什么?备择方案是什么?那一个备择方案最佳? 4 系统管理学派 4.1 概述 系统管理学派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 1.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要点是: 1)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 2)组织是一个为环境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
2系统科学的发展 1)第一个阶段,是一般系统论与系统工程理论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 (1)一般系统论的发展。一般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贝 塔朗菲指出生命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由多个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的整体。由此他先建 立了一种"机体系统论”。1948年将这种机体系统论发展成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2)系统工程理论的发展。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在进行电话网络的设计中使用了一种方法,把 每一项工程的进程划分为规划、研究、发展、发展期间研究和通用工程五个阶段,4O年代, 他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系统工程"。 1957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古德和麦克霍尔台著了《系统工程学》综合论述了运筹学方法 及其一些具体分支。 1962年,霍尔写了《系统工程方法论》,把系统工程看作一个过程,一种解决问题的程序 并提出了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模型, 2)第二个阶段,是在40-50年代系统技术理论的发展,这就是信息论、控制论和运筹学的 形成与发展 (1)信息论的发展。1948年,由美国数学家、通讯工程师申农(1916-)和韦弗(1889 1970)建立了信息论 (2)控制论的发展。信息论发表的同一年,美国著名的数学家诺伯特维纳(1894-1964) 出版了《控制论》一书 (3)运筹学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军事领导机构组织了许多学科的科学 技术专家研究和解决军事的攻防作战、后勤供给.武器布署、使用等问题。便出现了军事运 筹学 战后,运筹学的科学家们把目标转向各种民事经济工程和企业管理问题,在许多企业和 经济组织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美国兰德公司倡导了"系统分析方法",运筹学逐渐形成了许多理论分支,如规划论,对策 论(博奔论)·排队论、搜索论。库存论、决策论等等,使得运筹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 的系统技 3)第三个阶段,是从60-80年代,一方面是基础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是向更加广 泛的实践领域的发展
2.系统科学的发展 1)第一个阶段,是一般系统论与系统工程理论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 (1)一般系统论的发展。一般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 贝 塔朗菲指出生命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由多个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的整体。由此他先建 立了一种"机体系统论"。1948 年将这种机体系统论发展成了"一般系统论" 的思想。 (2) 系统工程理论的发展。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在进行电话网络的设计中使用了一种方法,把 每一项工程的进程划分为规划、研究、发展、发展期间研究和通用工程五个阶段,4O 年代, 他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系统工程"。 1957 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古德和麦克霍尔台著了《系统工程学》 综合论述了运筹学方法 及其一些具体分支。 1962 年,霍尔写了《系统工程方法论》,把系统工程看作一个过程,一种解决问题的程序。 并提出了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模型, 2)第二个阶段,是在 4O-50 年代系统技术理论的发展,这就是信息论、控制论和运筹学的 形成与发展。 (1)信息论的发展。1948 年,由美国数学家、通讯工程师申农(1916-)和韦弗(1889 -1970)建立了信息论。 (2)控制论的发展。信息论发表的同一年,美国著名的数学家诺伯特·维纳(1894-1964) 出版了《控制论》一书。 (3)运筹学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军事领导机构组织了许多学科的科学 技术专家研究和解决军事的攻防作战、后勤供给.武器布署、使用等问题。便出现了军事运 筹学。 战后,运筹学的科学家们把目标转向各种民事经济工程和企业管理问题,在许多企业和 经济组织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美国兰德公司倡导了"系统分析方法",运筹学逐渐形成了许多理论分支,如规划论,对策 论(博奔论).排队论、搜索论。库存论、决策论等等,使得运筹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 的系统技 3)第三个阶段,是从 60-80 年代,一方面是基础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是向更加广 泛的实践领域的发展
(1)在基础理论方面,从动态的角度更深入研究一般系统概念、原理的自组织理论发展起 来了 自组织理论运用了实验和数学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系统的产生、进化、质变、发展以 及自调节、自稳定、自复制和自评价选择等等问题。这就是 比利时化学家普利高津1917-)的"耗散结构理论 德国物理论学家哈肯(1927-)的"协同学", 德国生物化学家艾根(1927—)的"超循环"理论等实验型自组织理论,以及突变论、混 沌论、分形理论等有关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数学理论等等 (2)在技术和工程领域方面,系统工程快速地向社会实践领域中深入。在系统工程的基本方 法方面,出现了像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理论和泛系统理论等一般系统工 程方法。 ①机械系统工程,包括工程系统工程、机械自动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工程等等 ②有机系统工程,包括生物系统工程、人曰发展科学、生态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等等 ③社会系统工程,包括经济系统工程、管理科学、领导科学.军事系统工程、企业系统工程 等等 ④文化系统工程,包括科学研究与发展系统工程.教育系统工程、人才学、文化发展学等等 ⑤综合系统工程,包括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系统工程、国家发展工程、未来学、国际发展战 略工程\空间科学系统工程等 图11-1管理科学与系统管理学的演变 4.2主要代表人物4.2.1一般系统理论 1.一般系统理论的创始人贝达朗菲 奧地利籍的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格·冯·贝达朗菲于1937年在芝加哥大学德一次学 术讨论会上最早提出了”一般系统理论”的概念。 1945年以后,他陆续发表文章和著作,介绍一般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1950年,他在《科 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开放系统理论》的文章,阐述了一般系统理论的 主要观点 1954年,美国成立了”一般系统学会",并出版《一般系统年鉴》。 1968年,贝达朗菲在《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中把"系统"作为科学 研究的对象,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动态的开放系统的理论
(1)在基础理论方面,从动态的角度更深入研究一般系统概念、原理的自组织理论发展起 来了。 自组织理论运用了实验和数学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系统的产生、进化、质变、发展以 及自调节、自稳定、自复制和自评价选择等等问题。这就是 比利时化学家普利高津 1917-)的"耗散结构理论", 德国物理论学家哈肯(1927-)的"协同学", 德国生物化学家艾根(1927-)的"超循环"理论等实验型自组织理论,以及突变论、混 沌论、分形理论等有关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数学理论等等。 (2)在技术和工程领域方面,系统工程快速地向社会实践领域中深入。在系统工程的基本方 法方面,出现了像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理论和泛系统理论等一般系统工 程方法。 ①机械系统工程,包括工程系统工程、机械自动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工程等等。 ②有机系统工程,包括生物系统工程、人曰发展科学、生态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等等。 ③社会系统工程,包括经济系统工程、管理科学、领导科学.军事系统工程、企业系统工程 等等。 ④文化系统工程,包括科学研究与发展系统工程.教育系统工程、人才学、文化发展学等等。 ⑤综合系统工程,包括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系统工程、国家发展工程、未来学、国际发展战 略工程\空间科学系统工程等。 图 11 一 1 管理科学与系统管理学的演变 4.2 主要代表人物 4.2.1 一般系统理论 1.一般系统理论的创始人贝达朗菲 奥地利籍的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格·冯·贝达朗菲于 1937 年在芝加哥大学德一次学 术讨论会上最早提出了"一般系统理论" 的概念。 1945 年以后,他陆续发表文章和著作,介绍一般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1950 年,他在《科 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开放系统理论》的文章,阐述了一般系统理论的 主要观点。 1954 年,美国成立了"一般系统学会",并出版《一般系统年鉴》。 1968 年,贝达朗菲在《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中把"系统" 作为科学 研究的对象,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动态的开放系统的理论
2.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 Norbert wiener) 维纳少年时是一位天才的神童,他11岁上大学,学数学,但喜爱物理、无线电、生物和哲 学,14岁考进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动物学,后又去学哲学,18岁时获得了哈佛大学的数理 逻辑博士学位。1913年刚刚毕业的维纳又去欧洲向罗素和希尔伯特这些数学大师们学习数 维纳在1919年硏究勒贝格积分时,就从统计物理方面前发了控制论思想。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他参加了美国研制防空火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提出了负反馈概念,应用了功 能模拟法,对控制论的诞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3年维纳与别格罗和罗森勃吕特合写了《行为、目的和目的论》的论文,从反馈角度 研究了目的性行为:找出了神经系统和自动机之间的一致性。这是第一篇关于控制论的论文 3.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C.E. Shannon)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申农(C.E. Shannon),他为解决通讯 技术中的信息编码问题,突破老框框,把发射信息和接收信息作为一个整体的通讯过程来研 究,提出通讯系统的一般模型:同时建立了信息量的统计公式,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 1948年申农发表的《通讯的数学理论》一文,成为信息论诞生的标志 4.耗散结构的建立者普里高津 普利高津1917年生于莫斯科,1945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获得博土学位后留校 工作,两年后被聘为教授。他主要研究非平衡态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耗散结构理论是物理学中非平衡统计的一个重要新分支,普里高津于20世纪70年代提 出的,由于这一成就,普里高津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 5.协同学的理论创始人哈肯(H. Haken) 1973年以后,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管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背(H. Haken)通过非平 衡相变与平衡相变以及非平衡相变之间的类比,得出了"协同"( Synergetics)的概念 并且进一步指出,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关键并不在于热力学平衡还是不平衡, 也不在于离平衡志有多远,而在于只要是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它 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能够产生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时空结构,形成一定 功能的自组织结构,表现出新的有序状态
2.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 维纳少年时是一位天才的神童,他 11 岁上大学,学数学,但喜爱物理、无线电、生物和哲 学,14 岁考进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动物学,后又去学哲学,18 岁时获得了哈佛大学的数理 逻辑博士学位。1913 年刚刚毕业的维纳又去欧洲向罗素和希尔伯特这些数学大师们学习数 学。 维纳在 1919 年研究勒贝格积分时,就从统计物理方面前发了控制论思想。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他参加了美国研制防空火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提出了负反馈概念,应用了功 能模拟法,对控制论的诞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3 年维纳与别格罗和罗森勃吕特合写了《行为、目的和目的论》的论文,从反馈角度 研究了目的性行为;找出了神经系统和自动机之间的一致性。这是第一篇关于控制论的论文。 3.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C.E.Shannon)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申农(C.E.Shannon),他为解决通讯 技术中的信息编码问题,突破老框框,把发射信息和接收信息作为一个整体的通讯过程来研 究,提出通讯系统的一般模型;同时建立了信息量的统计公式,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 1948 年申农发表的《通讯的数学理论》一文,成为信息论诞生的标志。 4.耗散结构的建立者普里高津 普利高津 1917 年生于莫斯科,1945 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获得博土学位后留校 工作,两年后被聘为教授。他主要研究非平衡态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耗散结构理论是物理学中非平衡统计的一个重要新分支,普里高津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 出的,由于这一成就,普里高津获 1977 年诺贝尔化学奖。 5.协同学的理论创始人哈肯(H.Haken) 1973 年以后,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管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H.Haken)通过非平 衡相变与平衡相变以及非平衡相变之间的类比,得出了"协同"(Synergetics)的概念, 并且进一步指出,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关键并不在于热力学平衡还是不平衡, 也不在于离平衡志有多远,而在于只要是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它 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能够产生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时空结构,形成一定 功能的自组织结构,表现出新的有序状态
6.突变论的创始人托姆(R.Thom) 突变论的创始人是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他于1972年发表的《结构稳定性和形态发生学》 书阐述了突变理论,荣获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一菲尔兹奖章 突变论的出现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被称之为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300年以来数 学上最大的革命”。 4.2.2系统管理理论 1.美国的理查德约翰逊和弗里蒙特·卡斯特 理査德·约翰逊、弗里蒙特·卡斯特和詹姆斯·罗森茨韦克于1963年三人共同撰写了《系统理 论与管理》一书,比较全面的阐述了管理的系统理论。 1970年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又合作出版了《组织与管理一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一书 进一步充实了这一理论 2.米勒 詹姆斯·格黑尔米勒( James Grier Miller)是实用系统理论的代表人;其生物学系统观 把系统及其部分划分为有机确定的子系统,被称为”生命系统论"。 3.梅·萨洛维奇 梅·萨洛维奇是数学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M·D·萨洛维奇:Y塔卡哈拉和他们的同事发展了 演绎法。 4.3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 系统管理学派从系统观点出发,认为工商企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而共同工作的各个要素(子 系统)所组成的以便达到一定目标(既有组织的目标,又有其成员的个人目标)的系统。 工商企业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同周围环境(顾客、竞争者、工会、供货者、政府等)之 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具有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能够不断地自动调节 4.3.1企业系统 ①传感系统,用来度量传感企业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②信息处理系统,如会计和数据处理系统。 ③决策系统,下达接受输入的信息,作出决策并传达贯彻下去。 ④加工子系统,利用信息、能量和物资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 ⑤控制子系统,保证企业按原计划进行,通过反馈获知偏差,并纠正它们 ⑥记忆和存储信息子系统:可用来记录事件、编制手册、制定工艺规程、设计电子计算机程
6.突变论的创始人托姆(R.Thom) 突变论的创始人是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他于 1972 年发表的 《结构稳定性和形态发生学》 一书阐述了突变理论,荣获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一菲尔兹奖章。 突变论的出现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被称之为"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 300 年以来数 学上最大的革命"。 4.2.2 系统管理理论 1.美国的理查德·约翰逊和弗里蒙特·卡斯特 理查德·约翰逊、弗里蒙特·卡斯特和詹姆斯·罗森茨韦克于 1963 年三人共同撰写了《系统理 论与管理》一书,比较全面的阐述了管理的系统理论。 1970 年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又合作出版了《组织与管理一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一书; 进一步充实了这一理论。 2.米勒 詹姆斯·格黑尔·米勒 (James Grier Miller)是实用系统理论的代表人;其生物学系统观一 把系统及其部分划分为有机确定的子系统,被称为"生命系统论"。 3.梅·萨洛维奇 梅·萨洛维奇是数学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M·D·萨洛维奇;Y·塔卡哈拉和他们的同事发展了 演绎法。 4.3 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 系统管理学派从系统观点出发,认为工商企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而共同工作的各个要素(子 系统)所组成的以便达到一定目标(既有组织的目标,又有其成员的个人目标)的系统。 工商企业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同周围环境(顾客、竞争者、工会、供货者、政府等)之 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具有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能够不断地自动调节 4.3.1 企业系统 ①传感系统,用来度量传感企业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②信息处理系统,如会计和数据处理系统。 ③决策系统,下达接受输入的信息,作出决策并传达贯彻下去。 ④加工子系统,利用信息、能量和物资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 ⑤控制子系统,保证企业按原计划进行,通过反馈获知偏差,并纠正它们。 ⑥记忆和存储信息子系统;可用来记录事件、编制手册、制定工艺规程、设计电子计算机程
序等形式 4.3.2系统动态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莱思特和罗伯茨创立了系统动态学。它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系统结构、管理政策和时间延误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系统的动态特征。 2.和系统结构及所取政策有关的系统增长性预测定量化和实践问题。 3.如何确定一个基本结构以便有利于各种管理职能的有机结合 4.在企业、公司、国家经济部门或其它系统内,信息、货币、定货、材料、人员和设备等 各种流程之间的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5.如何更有效地设计工业和经济等复杂的大系统。 6.如何把人的判断力、经验和严密的逻辑推导结合起来 4.3.3系统观点、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系统理论的比较表 图 11-2 1.系统观点 系统观点以一般系统理论为依据的。其主要的观点是: 1)整体是主要的,其余各个部分是次要的: 2)系统中许多部分的结合是他们相互联系的条件 3)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组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各个部分围绕着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而发挥作用 5)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性质和职能由他们在整体中的地位所决定,其行为则由整体对部分的关 系所制约 6)整体是系统结构或综合体,并且作为一个单元来行事 7)一切都应以整体作为前提条件,然后演变出其各个部分及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8)整体通过新陈代谢使自己不断地更新。 2.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逻辑的思维推理,科学分析计算的方法,在 确定的或不确定的条件下,找出各种可行的备择方案,加以分析比较,进而选出一种最忧的 方案。 3,系统管理
序等形式。 4.3.2 系统动态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莱思特和罗伯茨创立了系统动态学。它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系统结构、管理政策和时间延误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系统的动态特征。 2.和系统结构及所取政策有关的系统增长性预测定量化和实践问题。 3.如何确定一个基本结构以便有利于各种管理职能的有机结合。 4.在企业、公司、国家经济部门或其它系统内,信息、货币、定货、材料、人员和设备等 各种流程之间的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5.如何更有效地设计工业和经济等复杂的大系统。 6.如何把人的判断力、经验和严密的逻辑推导结合起来。 4.3.3 系统观点、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 系统理论的比较表 图 11—2 1.系统观点 系统观点以一般系统理论为依据的。其主要的观点是: 1)整体是主要的,其余各个部分是次要的; 2)系统中许多部分的结合是他们相互联系的条件; 3)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组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各个部分围绕着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而发挥作用; 5)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性质和职能由他们在整体中的地位所决定,其行为则由整体对部分的关 系所制约; 6)整体是系统结构或综合体,并且作为一个单元来行事; 7)一切都应以整体作为前提条件,然后演变出其各个部分及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8)整体通过新陈代谢使自己不断地更新。 2.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逻辑的思维推理,科学分析计算的方法,在 确定的或不确定的条件下,找出各种可行的备择方案,加以分析比较,进而选出一种最忧的 方案。 3,系统管理
把组织单位作为系统来安排经营时,就叫系统管理。其特点是: ①以目标为中心:②以整个系统为中心:③以责任为中心:④以人为中心。 4.4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方法 该管理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采用模型分析方法。1.分析工业实际情况,找出管理中存 在的问题。 2.系统地表述企业系统特有的各主要因素间的依存关系。 3.建立”动态”程序设计系统 4.用电子计算机对这个动态系统进行运算,并把运算的结果同企业实际行为的试验数据进 行比较 5.依据比较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改;以保证动态模型与企业行为尽可能的一致。 6.运用模型来确定各个参数最适宜的变化幅度,以便改变企业的行为,并把这些变化从计 算机语言变成管理者会使用的工具 5计量管理学派5.1概述 计量管理学派,也称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也有人把计量管理学派与运筹学看成是统一 语,这是因为该学派正式成立始于1939年由美国曼切斯特大学教授布莱克特领导的运筹学 小组 1.管理科学学派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实质 是反对凭经验、直觉.主观判断进行管理,主张用最好的方法、最少的时间和支出,达到最 高的工作效率和最大的效果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解决国防需要产生了"运筹学”,发展了新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技术 例如:统计判断、线性规划、排队论、博奔论、统筹法、模拟法、系统分析等。这些成果应 用于管理工作就产生了"管理科学理论” 52主要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 1.兰彻斯特和希尔(A.V.Hi) 1)兰彻斯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兰彻斯特(F.W. Lanchester)在1915年就 把数学定量分析法应用于军事,发表过关于人力和火力的优势与军事胜利之间的理论关系的 文章 2)希尔。当时的英国军需部并成立了防空试验组,由生理学家希尔(A.V.H)上尉(以 后成为教授)领导,应用数理分析方法来运用于防空武器。 希尔被人称为运筹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把组织单位作为系统来安排经营时,就叫系统管理。其特点是: ①以目标为中心;②以整个系统为中心;③以责任为中心;④以人为中心。 4.4 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方法 该管理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采用模型分析方法。1.分析工业实际情况,找出管理中存 在的问题。 2.系统地表述企业系统特有的各主要因素间的依存关系。 3.建立"动态" 程序设计系统。 4.用电子计算机对这个动态系统进行运算,并把运算的结果同企业实际行为的试验数据进 行比较。 5.依据比较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改;以保证动态模型与企业行为尽可能的一致。 6.运用模型来确定各个参数最适宜的变化幅度,以便改变企业的行为,并把这些变化从计 算机语言变成管理者会使用的工具。 5 计量管理学派 5.1 概述 计量管理学派,也称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也有人把计量管理学派与运筹学看成是统一 语,这是因为该学派正式成立始于 1939 年由美国曼切斯特大学教授布莱克特领导的运筹学 小组。 1.管理科学学派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 的实质; 是反对凭经验、直觉.主观判断进行管理,主张用最好的方法、最少的时间和支出,达到最 高的工作效率和最大的效果。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解决国防需要产生了"运筹学" ,发展了新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技术, 例如:统计判断、线性规划、排队论、博奔论、统筹法、模拟法、系统分析等。这些成果应 用于管理工作就产生了"管理科学理论" 5.2 主要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 1.兰彻斯特和希尔(A.V.Hill) 1) 兰彻斯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兰彻斯特(F.W.Lanchester)在 1915 年就 把数学定量分析法应用于军事,发表过关于人力和火力的优势与军事胜利之间的理论关系的 文章。 2) 希尔。当时的英国军需部并成立了防空试验组,由生理学家希尔(A.V.Hill)上尉(以 后成为教授)领导,应用数理分析方法来运用于防空武器。 希尔被人称为运筹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