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八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初三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横溪镇中学命题人:毕偲雯审核人:沈小波 积累与运用(30分) 1.书写分(4分) 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我愿意拟想,我们将一步一步修行,直到学会对着岁月深处那些急着向路人跋扈地炫耀 自我的人发出不屑的(shen)▲_笑。庄严的生命必是(bing),▲弃浮华、拂去陈 屑的。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不会热( zhong)▲于在生活的大海中 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只有虚(wang)▲的心,才会那么黏,总试图黏住更多激赏的 目光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 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①亮丽的色彩②昂扬的旋律③精彩的细节 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赵本山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长大了自然会 解决 C.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社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利益协凋危机。困难群体社会资源匮 乏,人微言轻,当自身利益被侵犯时往往束手无策。 D.只要你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了。 5.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4分) 在人生的赛场上,信心就是力量。是它,让我们突破了克服挫折的难关;①是它,让我 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决心;②是它, (1)划线句①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 (2)在划线句②处仿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2分) 6.古诗词名句默写(①一④题必做,⑤⑥任选一题)。(6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③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④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⑤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⑥《渔家傲秋思》中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7.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1分)
宁波市八校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初三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横溪镇中学 命题人:毕偲雯 审核人:沈小波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书写分(4 分) 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我愿意拟想,我们将一步一步修行,直到学会对着岁月深处那些急着向路人跋扈地炫耀 自我的人发出不屑的(shěn) ▲ 笑。庄严的生命必是(bǐng) ▲ 弃浮华、拂去陈 屑的。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不会热(zhōng) ▲ 于在生活的大海中 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只有虚(wàng) ▲ 的心,才会那么黏,总试图黏住更多激赏的 目光。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 ,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 , 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 ,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①亮丽的色彩 ②昂扬的旋律 ③精彩的细节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赵本山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 ....地笑起来。 B.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 ....,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长大了自然会 解决。 C.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社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利益协凋危机。困难群体社会资源匮 乏,人微言轻,当自身利益被侵犯时往往束手无策 ....。 D.只要你能身临其境 ....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了。 5.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4 分) 在人生的赛场上,信心就是力量。是它,让我们突破了克服挫折的难关;①是它,让我 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决心;②是它, ▲ 。 (1)划线句①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2 分) (2)在划线句②处仿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 。(2 分) 6.古诗词名句默写(① 一④ 题必做,⑤ ⑥ 任选一题)。(6 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 。(赵师秀《约客》) ③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④ ▲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⑤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 , ▲ 。 ⑥《渔家傲秋思》中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 。 7.语文综合性学习。(6 分)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1 分)
【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 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2分)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 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 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特点 特点 【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 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 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3分)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 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又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8.名著阅读。(2分 (1)根据下列摘录的人物对白,请你说说出自作品中的哪一个人物。 我等一百八人,上应天星,生死一处。今者天子宽恩降诏,赦罪招安,大小众人,尽皆 释其所犯。我等一百八人,早晚朝京面圣,莫负天子洪恩。汝等军校,也有自来落草的,也 有随众上山的,亦有军官失陷的,亦有掳掠来的。今次我等受了招安,俱赴朝廷。你等如愿 去的,作速上名进发:如不愿去的,就这里报名相辞。我自赍发你等下山,任从生理 (选自《水浒传》 人物 (2)从第①段对白中,可知粱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上梁山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请任选一种,举一例加以说明 ①官逼民反型,代表人物是:▲ ②战败投降型,代表人物是: ③自愿上山型,代表人物是: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10分) 阎连科 (1)我每每想起我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 (2)我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的当儿。那时候,每年的春节之前,父亲都会千 方百计存下几块钱,换成一沓儿簇新的一角的毛票,放在他的苇席下,待到了初一那天,发 给他的儿女和正月来走亲戚的孩娃们。可是那一年,父亲要给大家发钱时,那几十上百张 毛的票儿却没有几张了。那一年,我很早就发现那苇席下藏有新的毛票儿。每天上学时,我 总是从那席下偷偷地抽走一张,在路上买一个烧饼吃。 (3)从初一到初五,父亲没有给我脸色看,更没有打我和骂我,他待我如往年无二 让我高高兴兴过完了一个春节。可到了初六,父亲问我偷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便厉声让 我跪下了。反复问我偷没有,我都说没有,父亲便狠力地朝我脸上掴起耳光来。我的脸又热 又痛,到了实在不能忍了,我才说那钱确是我偷的,全都买了烧饼吃掉了。然后,父亲就丕 也的头扭到一边去。不看我,可等他再扭头回来时,我看见他眼里含着的沮
本义: ▲ 【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 后”孝顺观有 了新的特点 ....。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2 分)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 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 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特点一: ▲ 特点二: ▲ 【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 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 句名言进行劝说。(60 字左右)(3 分)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 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又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8.名著阅读。(2 分) (1)根据下列摘录的人物对白,请你说说出自作品中的哪一个人物。 我等一百八人,上应天星,生死一处。今者天子宽恩降诏,赦罪招安,大小众人,尽皆 释其所犯。我等一百八人,早晚朝京面圣,莫负天子洪恩。汝等军校,也有自来落草的,也 有随众上山的,亦有军官失陷的,亦有掳掠来的。今次我等受了招安,俱赴朝廷。你等如愿 去的,作速上名进发;如不愿去的,就这里报名相辞。我自赍发你等下山,任从生理。 (选自《水浒传》) 人物: ▲ (2)从第①段对白中,可知粱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上梁山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请任选一种 ....,举一例加以说明。 ①官逼民反型,代表人物是: ▲ 。 ②战败投降型,代表人物是: ▲ 。 ③自愿上山型,代表人物是: ▲ 。 二、现代文阅读(21 分) (一)(10 分) 打 阎连科 (1)我每每想起我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 (2)我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的当儿。那时候,每年的春节之前,父亲都会千 方百计存下几块钱,换成一沓儿簇新的一角的毛票,放在他的苇席下,待到了初一那天,发 给他的儿女和正月来走亲戚的孩娃们。可是那一年,父亲要给大家发钱时,那几十上百张一 毛的票儿却没有几张了。那一年,我很早就发现那苇席下藏有新的毛票儿。每天上学时,我 总是从那席下偷偷地抽走一张,在路上买一个烧饼吃。 (3)从初一到初五,父亲没有给我脸色看,更没有打我和骂我,他待我如往年无二, 让我高高兴兴过完了一个春节。可到了初六,父亲问我偷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便厉声让 我跪下了。反复问我偷没有,我都说没有,父亲便狠力地朝我脸上掴起耳光来。我的脸又热 又痛,到了实在不能忍了,我才说那钱确是我偷的,全都买了烧饼吃掉了。然后,父亲就不 再说啥儿,把他的头扭到一边去。不看我,可等他再扭头回来时,我看见他眼里含着的泪
【批注:一个“扭”,是父亲下意识的掩饰,但“眼里含着的沮”让我们窥见他严厉外表下 的内心世界,那时对儿子的心疼,也有一个父亲无奈的辛酸。】 (4)第二次,仍是在我十岁之前,我和几个同学到人家地里偷黄瓜。仅仅因为偷黄瓜 父亲也许不会打我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其中还有人偷了人家那一季卖黄瓜的钱。那钱是人家 一年的口粮,不把钱还给人家,人家一家就无法度过那年的日子。 5)父亲知道后,也许认定那钱是我偷的,毕竟我有前科。他让我跪在院落的一块石 板地上,先噼里啪啦把我痛打一顿后,才问我偷了人家的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就又噼里 啪啦地朝我脸上打,直打得他没有力气了,才坐下直盯盯地望着我。那一次,我的脸肿了 因为心里委屈,夜饭没吃,我便早早地上了床去。睡到半夜父亲却把我摇醒,好像求我一样 问:“你真的没拿人家的钱?”我朝父亲点了一下头。然后然后父亲就拿手去我脸上轻轻摸 了摸,又把他的脸扭到一边,看着窗外的夜色和月光。一会儿他就出去了,坐在院落里,孤 零零地坐在我跪过的石板地上的一张凳子上,望着天空,让夜露潮润着,直到我又睡了一觉 起床小解,父亲还在那儿静静地坐着没有动 (6)第三次,父亲是最最应该打我的,应该把我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可是父 亲没打我。那时我已经十几岁。到乡公所里去玩耍,看见一个乡干部屋里的窗台上,放着 个精美铝盒的刮脸刀,我便把手从窗缝伸进去,把那刮脸刀盒偷出来,回去对我父亲说,我 在路上拾了一个刮脸刀。 (7)父亲不是一个刨根问底的人,我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素洁的乡村孩子了。到后来 那个刮脸刀,父亲就长长久久地用将下来了。每隔三朝两日,我看见父亲对着刮脸刀里的小 镜刮脸时,心里就特别温暖和舒展,好像那是我买给父亲的礼物一样。多年后,我当兵回家 休假时,看见病中的父亲还在用着那个刮脸刀架在刮脸,心里才有一丝说不清的酸楚升上来。 我对父亲说:“这刮脸刀你用了十多年,下次回来我给你捎一个新的吧。”父亲说:“不用 还好哩,结实呢,我死了这刀架也还用不坏 (8)听到这儿,我有些想掉泪,也和当年打我的父亲样,把脸扭到了一边去。【批 (9)两年后,我的父亲病故了。回家安葬完了父亲,收拾他用过的东西时,我看见那 个锠盒刮脸刀静静地放在我家的窗台上,黄漆脱得一点都没了,锠盒的白色在锃光发亮地闪 (10)算到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二十四五年了。我不停地想念他。而每次想念父亲, 又似乎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我没想到,活到今天,父亲对我的痛打,竟使我那样感 到安慰和幸福。可惜的是,父亲最最该痛打、暴打我的那一次,却被我遮掩过去了。而且是 时至今日,我都还没有为那次正本真切的偷盗而懊悔。只是觉得,父亲要是在那次我真正的 偷盗之后,能再对我有一次痛打就好了。在父亲的一生中,要能再对我痛打十次八次就好了 觉得父亲如果今天还能如往日一样打我骂我,我该有何样的安慰、幸福啊。 (节选自《我与父辈》,有删改) 9.文中写了三次“打”,为什么作者说第三次是“最最该打我的”?(2分) 10.参考第(3)段的批注示例,对第(8)段的画线句加以品析,完成批注。(3分) 11.结合语境,说说第(9)段画线句详细描写刮脸刀的作用。(2分 读书交流时,同学们对父亲的“打”有以下不同的认识。请你也发表看法,并结合文章 内容作适当的阐述。(3分) 同学A:这个父亲有些粗暴,他教育孩子主要靠“打”。 同学B:“打是亲,骂是爱”,父亲的“打”,其实就是爱的表现 同学C:只有经过多年,作者才能明白父亲的“打”是一种安慰和幸福 我的看法和阐述 (二)(11分) 关于“经典文化和低俗的恶搞文化”的主题阅读
【批注:一个“扭”,是父亲下意识的掩饰,但“眼里含着的泪”让我们窥见他严厉外表下 的内心世界,那时对儿子的心疼,也有一个父亲无奈的辛酸。】 (4)第二次,仍是在我十岁之前,我和几个同学到人家地里偷黄瓜。仅仅因为偷黄瓜, 父亲也许不会打我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其中还有人偷了人家那一季卖黄瓜的钱。那钱是人家 一年的口粮,不把钱还给人家,人家一家就无法度过那年的日子。 (5)父亲知道后,也许认定那钱是我偷的,毕竟我有前科。他让我跪在院落的一块石 板地上,先噼里啪啦把我痛打一顿后,才问我偷了人家的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就又噼里 啪啦地朝我脸上打,直打得他没有力气了,才坐下直盯盯地望着我。那一次,我的脸肿了。 因为心里委屈,夜饭没吃,我便早早地上了床去。睡到半夜父亲却把我摇醒,好像求我一样 问:“你真的没拿人家的钱?”我朝父亲点了一下头。然后然后父亲就拿手去我脸上轻轻摸 了摸,又把他的脸扭到一边,看着窗外的夜色和月光。一会儿他就出去了,坐在院落里,孤 零零地坐在我跪过的石板地上的一张凳子上,望着天空,让夜露潮润着,直到我又睡了一觉 起床小解,父亲还在那儿静静地坐着没有动。 (6)第三次,父亲是最最应该打我的,应该把我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可是父 亲没打我。那时我已经十几岁。到乡公所里去玩耍,看见一个乡干部屋里的窗台上,放着一 个精美铝盒的刮脸刀,我便把手从窗缝伸进去,把那刮脸刀盒偷出来,回去对我父亲说,我 在路上拾了一个刮脸刀。 (7)父亲不是一个刨根问底的人,我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素洁的乡村孩子了。到后来, 那个刮脸刀,父亲就长长久久地用将下来了。每隔三朝两日,我看见父亲对着刮脸刀里的小 镜刮脸时,心里就特别温暖和舒展,好像那是我买给父亲的礼物一样。多年后,我当兵回家 休假时,看见病中的父亲还在用着那个刮脸刀架在刮脸,心里才有一丝说不清的酸楚升上来。 我对父亲说:“这刮脸刀你用了十多年,下次回来我给你捎一个新的吧。”父亲说:“不用, 还好哩,结实呢,我死了这刀架也还用不坏。” (8)听到这儿,我有些想掉泪,也和当年打我的父亲样,把脸扭到了一边去。【批 注: 】 (9)两年后,我的父亲病故了。回家安葬完了父亲,收拾他用过的东西时,我看见那 个铝盒刮脸刀静静地放在我家的窗台上,黄漆脱得一点都没了,铝盒的白色在锃光发亮地闪 耀着。 (10)算到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二十四五年了。我不停地想念他。而每次想念父亲, 又似乎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我没想到,活到今天,父亲对我的痛打,竟使我那样感 到安慰和幸福。可惜的是,父亲最最该痛打、暴打我的那一次,却被我遮掩过去了。而且是 时至今日,我都还没有为那次正本真切的偷盗而懊悔。只是觉得,父亲要是在那次我真正的 偷盗之后,能再对我有一次痛打就好了。在父亲的一生中,要能再对我痛打十次八次就好了。 觉得父亲如果今天还能如往日一样打我骂我,我该有何样的安慰、幸福啊。 (节选自《我与父辈》,有删改) 9.文中写了三次“打”,为什么作者说第三次是“最最该打我的”?(2 分) ▲ 10.参考第(3)段的批注示例,对第(8)段的画线句加以品析,完成批注。(3 分) ▲ 11.结合语境,说说第(9)段画线句详细描写刮脸刀的作用。(2 分) ▲ 12.读书交流时,同学们对父亲的“打”有以下不同的认识。请你也发表看法,并结合文章 内容作适当的阐述。(3 分) 同学 A:这个父亲有些粗暴,他教育孩子主要靠“打”。 同学 B:“打是亲,骂是爱”,父亲的“打”,其实就是爱的表现。 同学 C:只有经过多年,作者才能明白父亲的“打”是一种安慰和幸福。 我的看法和阐述: ▲ (二)(11分) 关于“经典文化和低俗的恶搞文化”的主题阅读
【背景链接】 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在这些对语文课 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 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对于该事件,引起了热议。反对者有之,这是典型的恶 搞,庸俗文化,不尊重历史人物,不尊重先贤;赞成者有之,这是一种放松和娱乐,没必要 上纲上线。 、“徽博”的声音 1、赞成者的声音 “蓝呓 lucky”也认同说:看到这个我笑了很久,以前上课的时候就喜欢给这些书本上的 配图画画,不过他们的想像力真是太丰富了,自愧不如呀。 “荞麦地”认为,涂鸦杜甫没有很多恶意,不是为了侮辱杜甫,从中反而可以看到年轻 人的创造力和幽默感,对这种创新不应扼杀,而应该呵护和鼓励 2.中立者的声音 “love梦语”:为了配合现代文化大革命,忙得杜甫惨不忍睹。俺忽然笑不起来了 “楚龙1021”:商女不知亡国恨!偶尔娱乐一下可以,切勿盲目跟风,老祖宗遗留下来 的东西须敬重。 3、反对者的声音 “Miss战泡泡”:这个悲催的杜甫,被弄成这个样子,有意思吗?我觉得一点都没意思 这么侮辱古代大师,现在的人不知道廉耻为何物了吗? “青春无悔”:看了这个啼笑皆非的恶搞,我内心没有一点为之想笑的成分。相反的, 我倒生发起了一丝丝的伤感:我们的民族经典,竟然被恶搞成了这等地步!杜甫很忙,我很 受伤! 被采访者的声音 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 之光。我们要尊重杜甫,敬仰杜甫文化,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发扬光大。杜甫精神是我们民 族的精神之光,我们决不允许诋毁杜甫形象。在这里,我以个人观点,我鄙视那些发杜甫恶 搞画的人!他们失去了道德理念,连最基本的尊敬都没有,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笑?” 自由撰稿人苑广阔认为,恶搞杜甫不如阅读杜甫。包括阅读他的诗歌,从他的诗歌里感 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体会旧体诗歌的韵律之美;也包括“阅读”他本人,理解他诗歌里那种 忧国忧民情怀的来源,领会诗人思想里那些值得现代人学习的精髓。他认为,在解构主义泛 滥的时代,不管是恶搞杜甫还是解构李白,都可以宽容看待。但是我们在恶搞和解构的同时, 不能忘记一些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不能失了对一位伟大人物的基本尊重 中国教育人博客张如意认为,一些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在于其带有一个时代的鲜明 的烙印,并能历经岁月的洗礼,得以传承,说明它自身有着无尽的生命力。它理应得到人们 的尊重。作品也好,思想也罢,总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我们一味的恶搞,是现在人 们的智慧,还是我们的悲哀? 京佳(京佳教育创办者)认为,杜甫需要人们关注,他不朽诗篇中蕴涵的伟大精神才是 我们这个时代亟需弘扬的,杜甫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为数不多的为底层老百姓鼓与呼的 诗人。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庇天下俱欢颜”等他的精典诗句都是在为底 层老百姓呐喊,他的诗句也最能代表最底层老百姓的心声。但是这种通过涂鸦来恶搞的方式 是不值得提倡和赞扬的。 13.第一则材料有那么多“‘微博’的声音”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对这一现象有几种 看法?第二则材料中的被采访者又有什么共同看法?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4分) 14.杜甫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这些忧国忧民的诗句曾经让学生们皱着 眉背诵,如今几幅戏谑调侃的图片却备受欢迎。两相对比,你对这一种现象有什么看法和感
【背景链接】 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在这些对语文课 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 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对于该事件,引起了热议。反对者有之,这是典型的恶 搞,庸俗文化,不尊重历史人物,不尊重先贤;赞成者有之,这是一种放松和娱乐,没必要 上纲上线。 一、“微博”的声音 1、赞成者的声音 “蓝呓lucky”也认同说:看到这个我笑了很久,以前上课的时候就喜欢给这些书本上的 配图画画,不过他们的想像力真是太丰富了,自愧不如呀。 “荞麦地”认为,涂鸦杜甫没有很多恶意,不是为了侮辱杜甫,从中反而可以看到年轻 人的创造力和幽默感,对这种创新不应扼杀,而应该呵护和鼓励。 2.中立者的声音 “love 梦语”:为了配合现代文化大革命,忙得杜甫惨不忍睹。俺忽然笑不起来了。 “楚龙 1021”:商女不知亡国恨!偶尔娱乐一下可以,切勿盲目跟风,老祖宗遗留下来 的东西须敬重。 3、反对者的声音 “Miss战泡泡”:这个悲催的杜甫,被弄成这个样子,有意思吗?我觉得一点都没意思, 这么侮辱古代大师,现在的人不知道廉耻为何物了吗? “青春无悔”:看了这个啼笑皆非的恶搞,我内心没有一点为之想笑的成分。相反的, 我倒生发起了一丝丝的伤感:我们的民族经典,竟然被恶搞成了这等地步!杜甫很忙,我很 受伤! 二、被采访者的声音 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 之光。我们要尊重杜甫,敬仰杜甫文化,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发扬光大。杜甫精神是我们民 族的精神之光,我们决不允许诋毁杜甫形象。在这里,我以个人观点,我鄙视那些发杜甫恶 搞画的人!他们失去了道德理念,连最基本的尊敬都没有,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笑?” 自由撰稿人苑广阔认为,恶搞杜甫不如阅读杜甫。包括阅读他的诗歌,从他的诗歌里感 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体会旧体诗歌的韵律之美;也包括“阅读”他本人,理解他诗歌里那种 忧国忧民情怀的来源,领会诗人思想里那些值得现代人学习的精髓。他认为,在解构主义泛 滥的时代,不管是恶搞杜甫还是解构李白,都可以宽容看待。但是我们在恶搞和解构的同时, 不能忘记一些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不能失了对一位伟大人物的基本尊重。 中国教育人博客张如意认为,一些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在于其带有一个时代的鲜明 的烙印,并能历经岁月的洗礼,得以传承,说明它自身有着无尽的生命力。它理应得到人们 的尊重。作品也好,思想也罢,总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我们一味的恶搞,是现在人 们的智慧,还是我们的悲哀? 京佳(京佳教育创办者)认为,杜甫需要人们关注,他不朽诗篇中蕴涵的伟大精神才是 我们这个时代亟需弘扬的,杜甫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为数不多的为底层老百姓鼓与呼的 诗人。如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庇天下俱欢颜”等他的精典诗句都是在为底 层老百姓呐喊,他的诗句也最能代表最底层老百姓的心声。但是这种通过涂鸦来恶搞的方式 是不值得提倡和赞扬的。 13.第一则材料有那么多“‘微博’的声音”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对这一现象有几种 看法?第二则材料中的被采访者又有什么共同看法?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4分) ▲ 14.杜甫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这些忧国忧民的诗句曾经让学生们皱着 眉背诵,如今几幅戏谑调侃的图片却备受欢迎。两相对比,你对这一种现象有什么看法和感
受?请用自己的话加以理解分析。(3分) 15.有人认为,低俗的恶搞文化会给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会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会 让人们的心态变得浮躁。请你对此谈谈你的想法,并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做适当阐 述。(4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一)(9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擐 魁父之仄:如太行、玉何貝棖買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 荷担者 叩石垦壤,箕 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余力不能毁山之悲 (节选自课文《愚公移山》)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惩山北之塞( (2)杂然相许( (3)投诸渤海之尾( (4)始一反焉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句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 18.画浪线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他们的区别。(3分) 答 (二)(10分)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 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车骑曰: 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白一一告诉。 ②车骑一一车骑将军桓冲。 1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甚以为忿(▲) (2)家人咸以惊骇(▲) (3)云是变怪(▲) (4)果如之(▲) 20.“取诸兄弟鹅悉杀之”句中的“之”,与下列哪个选项中“之”的用法相同(▲) (2分) A、何陋之有B、录毕,走送之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辍耕之垄上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 2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四、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冰心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受?请用自己的话加以理解分析。(3分) ▲ 15.有人认为,低俗的恶搞文化会给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会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会 让人们的心态变得浮躁。请你对此谈谈你的想法,并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做适当阐 述。(4分) ▲ 三、文言文阅读(19 分) (一)(9 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 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 (节选自课文《愚公移山》)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惩.山北之塞( ▲ ) (2)杂然相许.( ▲ ) (3)投诸.渤海之尾( ▲ ) (4)始一反.焉( ▲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 分) 句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 ▲ 18.画浪线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他们的区别。(3 分) 答: ▲ (二)(10 分)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 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车骑曰: “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白—— 告诉。 ②车骑——车骑将军桓冲。 1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 分) ⑴甚.以为忿(▲ ) ⑵家人咸.以惊骇(▲ ) ⑶云.是变怪(▲ ) ⑷果.如之(▲ ) 20.“取诸兄弟鹅悉杀之.”句中的“之”,与下列哪个选项中“之”的用法相同( ▲ ) (2分) A、何陋之.有 B、录毕,走送之.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辍耕之.垄上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 ▲ 2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 四、作文:(5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冰心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要求:以“永不漫灭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作文,自选角度,自定文体,不少于600字。 答题卷 本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20分,包括卷面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四 卷面分 总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4分)书写分 2.(4分) 3.(2分) 4.(2分) 5.(共4分,第1小题2分,第2小题2分) (1)修改意见:① (2):②是它, 6.(共6分) (1) (3) (6) 【猜“孝”义】(1分)本义 【感“孝”心】(2分)特点 特 【说“孝”理】(3分) 8(2分)(1) 得分评卷人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打》(10分) 9.(2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要求:以“永不漫灭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作文,自选角度,自定文体,不少于 600 字。 答题卷 (本卷共四个大题 满分:120 分,包括卷面 4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卷面分 总分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 分) 1.(4 分)书写分 2.(4 分) 3.(2 分) 4.(2 分) 5.(共 4 分,第 1 小题 2 分,第 2 小题 2 分) (1)修改意见:① 。 (2):②是它, 。 6.(共 6 分) (1) 。 (2) 。 (3) 。 (4) , (5) , 。 (6) , 。 7.(4 分) 【猜“孝”义】(1 分)本义_______________ 【感“孝”心】(2 分) 特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孝”理】(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 分)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1 分) (一)《打》(10 分) 9.(2 分)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10.(3分) 11.(2分) 12.(3分) (二)《关于“经典文化和低俗的恶搞文化”的主题阅读》(11分) 13.(4分) 14.(3分) 15.(4分) 得分评卷人 、古诗文阅读(20分) (一)《愚公移山》(9分 16.(4分) (2) (4) 17.(2分)
10.(3 分) 11.(2 分) 12.(3 分) (二)《关于“经典文化和低俗的恶搞文化”的主题阅读》(11 分) 13.(4 分) 14.(3 分) 15.(4 分) 三、古诗文阅读(20 分) (一)《愚公移山》(9 分) 16.(4 分) (1) (2) (3) (4) 17.(2 分) 得 分 评卷人
18.(3分) (二)(10分) 19.(4分) (4) (2分) 21.(2分,每小题2分) 22.(2分) 得分评卷人 四、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冰心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要求:以“永不漫灭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作文,自选角度,自定文体,不少于600字
18.(3 分) (二)(10 分) 19.(4 分) (1) (2) (3) (4) 20.(2 分)________________ 21.(2 分,每小题 2 分) 22.(2 分) 四、作文(5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冰心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要求:以“永不漫灭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作文,自选角度,自定文体,不少于 600 字。 得 分 评卷人
□■ □T
600 字
、积累与应用 2.(1)哂(2)摒(3)衷(4)妄(4分,每空1分) 3.B(2分)4C(2分) 5.第①题将“决心”改为“勇气”,第②题开放题,如:是它,让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 心态。(本题共4分,第①小题2分,第②小题2分,仿写要求和前面划线句结构相同,不 按句式写不给分。) 6.①思而不学则殆②青草池塘处处蛙③无案牍之劳形④闲来垂钓碧溪上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本题共6分,①——④必做,⑤、⑥两题任选一题,写对一个空给1分,每格写错字不给 分。) 7.(6分) 【猜“孝”义】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 【感“孝”心】与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听父母的话, 但顺从有度;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等 【说“孝”理】示例1:孙萌:孔子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使你要外出,也 必须要让妈妈知道,否则你妈妈会担心的 示例2:孙萌: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她好好沟通,千万 不要负气出走。你妈妈管你也是为你好,你说对不对? 8.(1)宋江(2)林冲,秦明;卢俊义,关胜;武松,鲁智深(每题1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10分) 11.(2分)这是一次正本真切的偷盗,而且“我”欺騙(隐瞒)了父亲。 12.(3分)示例:这里的“扭”也是一种掩饰,“我”想掉泪,是因为父亲的话触动了“我” 的内心,“我”为父亲的老去感伤,也为自己欺骗了父亲感到自责和愧疚 13.(2分)睹物思人,传递出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也表明父亲非常珍惜儿子送给他的 刮脸刀 14.(3分) 示例1:父亲的“打”,的确是爱的表现。父亲打“我”,都是也为“我”确实犯了错误。从 “半夜把我摇醒”这一细节中可以读出,父亲是多么希望“我”没有偷窃:从父亲“眼里含 着的泪”“轻摸我的脸”等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我”的怜爱和他的自责。所以,这 是迫不得已的“打”,是让“我”好好反省的“打”,是充满父爱的“打
答案 一、积累与应用 2.(1)哂 (2)摒 (3)衷 (4)妄 (4 分,每空 1 分) 3.B (2 分) 4.C (2 分) 5.第①题将“决心”改为 “勇气” ,第②题开放题,如:是它,让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 心态。(本题共 4 分,第①小题 2 分,第②小题 2 分,仿写要求和前面划线句结构相同,不 按句式写不给分。) 6.①思而不学则殆 ②青草池塘处处蛙 ③无案牍之劳形 ④闲来垂钓碧溪上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本题共 6 分,①——④必做,⑤、⑥两题任选一题,写对一个空给 1 分,每格写错字不给 分。) 7.(6 分) 【猜“孝”义】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 【感“孝”心】与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听父母的话, 但顺从有度;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等。 【说“孝”理】示例 1:孙萌:孔子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使你要外出,也 必须要让妈妈知道,否则你妈妈会担心的。 示例 2:孙萌: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她好好沟通,千万 不要负气出走。你妈妈管你也是为你好,你说对不对? 8.(1)宋江 (2)林冲,秦明;卢俊义,关胜;武松,鲁智深 (每题 1 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10 分) 11.(2 分)这是一次正本真切的偷盗,而且“我”欺骗(隐瞒)了父亲。 12.(3 分)示例:这里的“扭”也是一种掩饰,“我”想掉泪,是因为父亲的话触动了“我” 的内心,“我”为父亲的老去感伤,也为自己欺骗了父亲感到自责和愧疚。 13.(2 分)睹物思人,传递出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也表明父亲非常珍惜儿子送给他的 刮脸刀。 14.(3 分) 示例 1:父亲的“打”,的确是爱的表现。父亲打“我”,都是也为“我”确实犯了错误。从 “半夜把我摇醒”这一细节中可以读出,父亲是多么希望“我”没有偷窃;从父亲“眼里含 着的泪”“轻摸我的脸”等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我”的怜爱和他的自责。所以,这 是迫不得已的“打”,是让“我”好好反省的“打”,是充满父爱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