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1--3单元文言文综合训练 、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 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 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 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 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这篇文章的叙事部分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 集中而意旨鲜明。请认真阅读叙事部分后填空。 (1)从 ”详写仲永才智极盛。 (2)从“ 到 ”略写仲永才智枯竭。 (3)从“ 到 ”略写仲永才智衰退 的原因。 2、先按要求摘句填空,然后答题。 方仲永五岁作诗能 而且 ”;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 二十岁就“ (1)从上面可以看出方仲永的才能是:() A、天资聪慧B、平庸无奇C、日益衰退 D、与日俱增 (2)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邑人奇之 不使学 、文章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表明了作者的才能观。你认为作者的才能 观是怎样的?请在正确的一个答案后的括号里打“√ A、一个人的才能全靠后天学习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 B、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也不会取得成就 C、一个人的才能是先天就有的,没有天赋,要想成才是不可能的。() D、一个人如果先天很好,即使后天不够努力,也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4、朗读下面的文言短句,选出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
七年级上 1――3 单元文言文综合训练 一、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 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 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 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 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这篇文章的叙事部分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 集中而意旨鲜明。请认真阅读叙事部分后填空。 ⑴从“ ”到“ ”详写仲永才智极盛。 ⑵从“ ”到“ ”略写仲永才智枯竭。 ⑶从“ ”到“ ”略写仲永才智衰退 的原因。 2、先按要求摘句填空,然后答题。 方仲永五岁作诗能“ ”, 而 且 “ ”;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 ”; 二十岁就“ ”。 ⑴从上面可以看出方仲永的才能是:( ) A、天资聪慧 B、平庸无奇 C、日益衰退 D、与日俱增 ⑵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邑人奇之 D、不使学 3、文章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表明了作者的才能观。你认为作者的才能 观是怎样的?请在正确的一个答案后的括号里打“√”。 A、一个人的才能全靠后天学习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 ) B、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也不会取得成就。 ( ) C、一个人的才能是先天就有的,没有天赋,要想成才是不可能的。( ) D、一个人如果先天很好,即使后天不够努力,也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 4、朗读下面的文言短句,选出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
(1)传一乡秀才观之 答:(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传一/乡秀才/观之 C、传一/乡秀/才观之 D、传/一乡秀/才观之 (2)余闻之也久 A、余/闻之/也久 B、余闻/之也久 C、余闻之也/久 D、余闻之也/久 5、对下面句中的“之”“于”进行解释 (1)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卒之为众人 (2)环谒于邑人: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受于人者不至: 6、比较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并自为其名 贤于材人远矣 还自扬州 如此其贤也 A、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贤”字含义也相同 B、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贤”字含义也不同。 C、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贤”字含义不同。 D、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贤”字含义相同。 7、下面对“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B、明道年间,我从父亲那里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C、明道年间,我随死了的父亲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D、明道年间,我从死了的父亲那里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二、阅读《孙权劝学》回答下面问题 (一)解释加点字 1、权谓吕蒙曰() 2、卿今当涂掌事()(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但当涉猎()( 蒙乃始就学()( 6、自以为大有所益()( 7、及鲁肃过寻阳()
⑴传一乡秀才观之 答:( )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传一/乡秀才/观之 C、传一/乡秀/才观之 D、传/一乡秀/才观之 ⑵余闻之也久 答:( ) A、余/闻之/也久 B、余闻/之也久 C、余闻/之也/久 D、余闻之也/久 5、对下面句中的“之”“于”进行解释。 (1)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卒之.为众人: (2)环谒于.邑人 :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 受于.人者不至: 6、比较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并自.为其名 贤.于材人远矣 还自.扬州 如此其贤.也 A、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贤”字含义也相同。 B、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贤”字含义也不同。 C、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贤”字含义不同。 D、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贤”字含义相同。 7、下面对“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B、明道年间,我从父亲那里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C、明道年间,我随死了的父亲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D、明道年间,我从死了的父亲那里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二、阅读《孙权劝学》回答下面问题 (一)解释加点字: 1、权谓.吕蒙曰( ) 2、卿今当涂掌事 ....( ) (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 ) 4、但.当涉猎.. ( )( ) 5、蒙乃始就..学( )( ) 6、自以为..大有所益. ( )( ) 7、及.鲁肃过寻阳( )
8、与蒙论议() 9、肃遂拜蒙母( 10、结友而别( (二)、翻译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言多务,孰若孤? 3、结友而别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给我们的启示是 三、阅读《木兰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机杼()军贴()燕山()朔气()金柝() 红妆()胡骑()傍地走() 2.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通()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2)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3)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8、与蒙论议.. ( ) 9、肃遂拜.蒙母 ( ) 10、结友而别. ( ) (二)、翻译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言多务,孰若孤? 3、结友而别。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给我们的启示是 三、阅读《木兰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 )机杼.( )军贴.( )燕.山( )朔.气( )金柝.( ) 红妆.( )胡骑.( )傍.地走( ) 2. 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通( ),_______ (2)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 )通( ),_______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2)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3)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5)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6)诗中的“ 句,用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 日持久,激烈悲壮。 (7)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4.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 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5.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6.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妺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 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 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 兰是女郎。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5)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6)诗中的“ 、 ”一 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 日持久,激烈悲壮。 (7)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 ” 4.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 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5.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6.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 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 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 兰是女郎。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 6 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