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慷慨正气 三、课文闻该指导 5最后一课 都德 1、以小队为单位分角色感情朗读课文 6过零丁洋… 文天祥 2、按照小说的三要素,对这篇文章进行整理总结 比较.探究 第一堂课…………老舍/梅岭三章………陈毅/示儿 …陆游 *谭嗣同之死………梁启超/勇气 …狄斯尼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动人的事… 环境:(圈划到书上) 《最后一课》导掌案 3、复述故事情节,概括故事内容 预习集 四、我的疑问 学法指导: 请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 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1、依据预习案有慼情地朗读课文,进行知识梳理:圈点勾画你喜欢的词句,写上批注。 2、标注每一段的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导学集 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学习目标 4、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5、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3、理解课文中小弗朗茨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4、分析哈默尔先生形象 6、体会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学习过程: cheng( 合作学习,深入文本 )着 2、解释词语我在行 人物一:小弗翩茨 1、你认为小弗朗茨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认为是一个 的孩子,你看他 二、资料助读 2、文章主要采用什么样的描写方法塑造小弗朗茨这一人物的? 作着简介 3、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朗茨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阿尔丰斯·都德(阿尔封斯·都德) Alphonse Daudet(18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5日),法国 (1)分析第一阶段 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1840年5月13日生于普罗旺斯,1897年12月15日卒于巴黎,代表作:《小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东西》《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柏林之围》、《最后一课》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2、背景资料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過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 2)分析第二阶段 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 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 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 爱国精神 3、文体知识回顾 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必须具 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3)分析第三阶段 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朗茨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 4)分析第四阶 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揣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慷慨正义
七下第三单元导学案 1 慷慨正义 第三单元 慷慨正气 5 最后一课……………… 都德 6 过零丁洋…………… 文天祥 比较.探究 第一堂课……………老 舍 /梅岭三章……………陈 毅 /示儿…………………陆 游 * 谭嗣同之死………梁启超 /* 勇气………………狄斯尼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动人的事………………… 《最后一课》导学案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知识梳理;圈点勾画你喜欢的词句,写上批注。 2、标注每一段的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4、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5、限时 15 分钟,独立完成。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ào( )悔 祈( )dǎo chà( )异 chéng( )罚 duó( )步 gěng( )住 钥( )shi wú( )着 2、解释词语我在行 哽咽: 诧异: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阿尔丰斯·都德 (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 年 5 月 13 日~1897 年 12 月 15 日),法国 19 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1840 年 5 月 13 日生于普罗旺斯,1897 年 12 月 15 日卒于巴黎。代表作:《小 东西》《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柏林之围》、《最后一课》。 2、背景资料 1870 年 7 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 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 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 50 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 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 1873 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 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3、文体知识回顾 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必须具 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 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三、课文阅读指导 1、以小队为单位分角色感情朗读课文 2、按照小说的三要素,对这篇文章进行整理总结。 人物: 情节: 环境:(圈划到书上) 3、复述故事情节,概括故事内容。 四、我的疑问 请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朗茨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哈默尔先生形象。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体会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深入文本 一、分析人物形象 人 物一:小弗朗茨 1、你认为小弗朗茨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认为是一个 的孩子,你看他 ” 2、文章主要采用什么样的描写方法塑造小弗朗茨这一人物的? 3、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朗茨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 ⚫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2)分析第二阶段。——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学生 教师 气氛 (3)分析第三阶段。——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朗茨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 (4)分析第四阶段。——
七下第三单元导学案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2、词语解释 悦耳 装聋卖傻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朗茨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朗茨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 3、了解作者:(借助资料助读了解作者,完成下面的题目。) 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一一难受、懊悔—一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 文的作者是 北京人,满族。著有长篇小 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他被誉为 人物二:哈就尔先生 1、作者描写哈默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找出圈划在书上) 资料助读 2、“最后一课”中,哈默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1、了解作者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原名舒庆春,字含予,北京人 《骆驼样子》等四部长篇小说。抗战爆 1、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发后,以主要精力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 写有20多部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解故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 并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20多 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部剧本和几百万字的曲艺、散文、诗歌作品。1951年北京市 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开始时因受追害而死 5、教室和哈默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关于《四世同堂》 三、拓展延伸 《四世同堂》(包括第一部《惶惑》、第二部《愉生》、第三部《饥荒》)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 1、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 之后侵华日军的铁踏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故事描写的是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的生活。身为四世之尊的 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这种煎熬。那么同学们还读过什 祁老太爷是一个倔强、正直,令人尊重的长者,儿子祁天佑是一个正派的生意人,结果反被日本人通得投河自 么样的小说呢?可以交流 尽。长孙祁瑞宣,是一位中学英文教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也不为日寇做事,同贤妻韵梅维持一家老小生计 次孙祁瑞丰当了汉奸。三孙祁瑞全出城当了八路军。祁老太爷的曾孙小妞妞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活活死。小羊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 年地即 圈胡同的其他人或抗争、或被出卖,弄得家破人亡:或萄且偷生,认贼做父:有人被屠杀,有人被遥疯……这 则国雄于地球 条胡同发生的一切,成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缩影。 隼试翼,风尘翕 三、分析人物,明确中心(自主学习,感知文本) 张:奇花初胎,兩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 1、文章标题“第一堂课”的含义是 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2、文章塑造祁瑞宣老师的形象时,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方法,另外还有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描写,表现了祁瑞宜老师 练习案 3、当国土沦陷后,祁瑞宣老师的痛苦都有什么表现?在文中划出来 独立完成《课课练》基础知识部分,限时10分钟 四、展示讲解(比一比看灌讲的最好) 五、圆读比较,交流提升(小组合作交流,看哪组解决的最好) 比较探究 把本文与《最后一课》作比较,说说你对下列问题的想法 《第一堂课》自学指导 1、哈壘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很从容,他的从容是因为_ 宜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却显得很紧张,请找出表现他紧张的语句,在课文中标出来。 1、掌握本课的生字及重点词语、相关的文学知识。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张是因为 2、分析小说中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重要词语的深刻含文 2、“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第一堂课”似乎从头到尾都在表现这种“说不出”。而哈 体会作品中的悲痛情绪和爱国精神 墨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即将结束时,面色惨白,话说不下去。这两种“说不出”都是源 4、探讨本课与《最后一课》的异同 不一样在于祁瑞宜老师是因为 而说不出,哈墨 基础知识 尔先生则是因为 而说不出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六、中心小结 悦耳()管辖()绑赴()发颤()耻辱()咳嗽() 本文通过描写 慷慨正义
七下第三单元导学案 慷慨正义 2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5、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朗茨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朗茨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 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 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人物二:哈默尔先生 1、作者描写哈默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找出圈划在书上) 2、"最后一课"中,哈默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二、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5、教室和哈默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三、 拓展延伸 1、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 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这种煎熬。那么同学们还读过什 么样的小说呢?可以交流一下. 2、推荐阅读: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 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 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 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练 习案 独立完成《课课练》基础知识部分,限时 10 分钟。 比较探究: 《第一堂课》自学指导 自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及重点词语、相关的文学知识。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2、分析小说中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 3、体会作品中的悲痛情绪和爱国精神。 4、探讨本课与《最后一课》的异同。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悦.耳( )管辖.( )绑赴.( )发颤.( )耻辱.( )咳嗽.( ) 2、词语解释: 悦耳: 耻辱: 装聋卖傻: 3、了解作者:(借助资料助读了解作者,完成下面的题目。) 本文的作者是 ,原名 ,字 ,北京人,满族。著有长篇小 说 、 。话 剧 、 。他被誉为 “ ” 二、资料助读 1、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有《骆驼祥子》等四部长篇小说。抗战爆 发后,以主要精力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并坚持创作,写有 20 多部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 解放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并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 20 多 部剧本和几百万字的曲艺、散文、诗歌作品。1951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 开始时因受迫害而死。 2、关于《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包括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 之后,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故事描写的是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的生活。身为四世之尊的 祁老太爷是一个倔强、正直,令人尊重的长者。儿子祁天佑是一个正派的生意人,结果反被日本人逼得投河自 尽。长孙祁瑞宣,是一位中学英文教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也不为日寇做事,同贤妻韵梅维持一家老小生计。 次孙祁瑞丰当了汉奸。三孙祁瑞全出城当了八路军。祁老太爷的曾孙小妞妞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活活饿死。小羊 圈胡同的其他人或抗争、或被出卖,弄得家破人亡;或苟且偷生,认贼做父;有人被屠杀,有人被逼疯……这 条胡同发生的一切,成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缩影。 三、分析人物,明确中心(自主学习,感知文本) 1、文章标题“第一堂课”的含义是 。 2、文章塑造祁瑞宣老师的形象时,主要采用了 描写的方法,另外还有 描写、 描写、 描写,表现了祁瑞宣老师 。 3 、当国土沦陷后,祁瑞宣老师的痛苦都有什么表现 ? 在文中划 出来。 四、展示讲解(比一比看谁讲的最好) 五、阅读比较,交流提升(小组合作交流,看哪组解决的最好) 把本文与《最后一课》作比较,说说你对下列问题的想法。 1、哈墨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很从容,他的从容是因为 而祁瑞 宣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却显得很紧张,请找出表现他紧张的语句,在课文中标出来。他的紧 张是因为 。 2、“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第一堂课”似乎从头到尾都在表现这种“说不出”。而哈 墨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即将结束时,面色惨白,话说不下去。这两种 “说不出”都是源 于 ,不一样在于祁瑞宣老师是因为 而说不出,哈墨 尔先生则是因为 而说不出来。 六、中心小结 本文通过描写 ,反映了 ,表现 了
七下第三单元导学案 《梅岭三章》导掌案 二、课前身(借助工具书亮成这些基础知识,一定要掌舞) 预习案 《梅岭三章》的“章”意思是。诗前小序交代了写诗的 学法指导 ”可以看出小序是陈毅同志后来补记的,这三首诗是在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取会背 ”的绝境中作为绝命诗而留下来的,“留衣底”是为了 表现了作 2、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三、课黨渠究〔书读百遣,其义自现,熟读精恩的你一定能理解此诗,掌温得很好) 4、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1、诵读古诗,朗读展示(一定有感情哦,比一比,看谁读的最好。) 5、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2、翻译本诗〔参照课下注释,自主本诗后小组交流) 、蔷础知识 3、品读这三首诗,试用四字词语概括每首诗的内容,并分析每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1、我会拼读我会写 国门xuan()当纸钱( 即为家( 遍种( 应()有y()jng()旗yon()罗feng()烟 4、找出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2、解释词语我在行 相关使:鲁代: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如“红领 余伤病 伏丛莽间 意如何 正十年 巾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中”代替“少先队员” 资料助读 僧: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惊涛拍岸 1、了解作者 四、展示讲解(相信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风采,你也是一位很的老师1 本诗的作者是 字仲弘 省乐至人,中国无产阶级 郭沫若曾赠陈毅诗 五、小结 这三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 2、背景资料 8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 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展示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崇高理想。在写作特色 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南地区进行游击战 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想象奇伟,表现了诗人火一般的革命激情与理想,富有革 命的浪漫主义色彩。谮言上运用借代、借喻,引用典故等手法,使语言形象精练 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 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从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 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解围而去。今天,我们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 巩固提升(一显身手的时候到了,让我们起勇往直前1 写的“绝命诗” 1、《梅岭三章》中“ ”是统领三章的句子 《梅岭三章》中表现共产主义一定到来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三、诗歌阅读指导 自由朗读这三首诗(读准字音,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 3、《示儿》中抒写诗人光复河山的热切期待和对祖国大业终将取得胜利的不可动摇的信念的诗 2、读小序,写出小序的大意。并谈谈小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4、《示儿》中 两句点明了作者生前的遗憾,从侧面 达了作者 5、《梅岭三章》中的“ ”和《示儿》中 目标: 有异曲同工之妙 6、写出课外积累的爱国诗句 7、背诵并默写《梅岭三章》 梅岭三章 作者: 身的崇高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学习方法:反 交流探究 导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3慷慨正义
七下第三单元导学案 3 慷慨正义 《梅岭三章》导学案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取会背。 2、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4、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5、限时 15 分钟,独立完成。 一、基础知识 1、我会拼读我会写 国门 xuán ( ) 当.纸钱( ) 即为.家( ) 遍种.( ) 应.( )有 yá( ) jīng( )旗 yán( )罗 fēng( )烟 2、解释词语我在行 余.伤病 伏.丛莽间 意.如何 正.十年 涯. 二、资料助读 1、了解作者: 本诗的作者是 ,字仲弘, 省乐至人,中国无产阶级 、 。郭沫若曾赠陈毅诗 曰“ , ”。 2、背景资料 1934 年 10 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 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 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 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 年冬 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 20 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 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解围而去。今天,我们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 写的“绝命诗”。 三、诗歌阅读指导 1、 自由朗读这三首诗(读准字音,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 2、 读小序,写出小序的大意。并谈谈小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熟读诗文,理解并默写。 2、 理解诗中借代、借喻、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3、 体会革命者为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学习方法:反复诵读、自主感知、交流探究。 导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二、课前热身(借助工具书完成这些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 《梅岭三章》的“章”意思是 。诗前小序交代了写诗的 、 、 和 ,从“ ”可以看出小序是陈毅同志后来补记的,这三首诗是在 “ ”的绝境中作为绝命诗而留下来的,“留衣底”是为了 ,表现了作 者 的精神。 三、课堂探究(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精思的你一定能理解此诗,掌握得很好。) 1、诵读古诗,朗读展示(一定要有感情哦,比一比,看谁读的最好。) 2、翻译本诗(参照课下注释,自主翻译本诗后小组交流。) 3、品读这三首诗,试用四字词语概括每首诗的内容,并分析每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4、找出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相关链接:借代: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如“红领 巾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 借喻: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惊涛拍岸, 举起千堆雪”中的“雪”比喻浪花。 四、展示讲解(相信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风采,你也是一位很棒的老师!) 五、小结 这三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 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展示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崇高理想。在写作特色 上,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想象奇伟,表现了诗人火一般的革命激情与理想,富有革 命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上运用借代、借喻,引用典故等手法,使语言形象精练。 练习案 巩固提升(一显身手的时候到了,让我们一起勇往直前!) 1、《梅岭三章》中 “ ” 是统领三章的句子。 2 、《 梅 岭 三 章 》 中 表 现 共 产 主 义 一 定 到 来 的 远 大 理 想 的 诗 句 是 “ , ”。 3、《示儿》中抒写诗人光复河山的热切期待和对祖国大业终将取得胜利的不可动摇的信念的诗 句是 , 。 4、《示儿》中 , 两句点明了作者生前的遗憾,从侧面 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5、《梅岭三章》中的“ , ”和《示儿》中 “ , ”有异曲同工之妙。 6、写出课外积累的爱国诗句: , 。 7、背诵并默写《梅岭三章》 梅岭三章 作者:
七下第三单元导学案 《;同》导学案 部思想敏锐、富有战斗性的著作。《谭婀同传》一书,简练而生动崐地记录了他的一生,并详述了他的学术思 预习案 学法指导 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思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前面两 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翻译课文 句借张俭、“杜根因得罪统治者被迫选逃亡和“忍死”的遭遇表现维新派人物当时的处境:后面两句表现作者 2、熟记基础知识 对顽固派的蔑崐视,说明维新志土无论去留,其品格都像昆仑山一样高大) 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谭嗣同临刑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4、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3、本文是传记,先概述后详叙,全文以叙述为主,在叙述中也穿插了一些生动具体的描写和议论,增 5、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蔷础知识 釵述的事件和描写的情景都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层次清晰 要求:会拼读、会写、会解释 传”(传记)是一种文体的名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通常由别人记昵述,但也有自己记述的称作“自 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记述翔实的史实为峨主(本文、史记、汉书),二是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 朕 (((( 箧 擢恸擘杵 懋劾谒臼 的生活经历、精鲲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文学描 写好传记的三个条件:1.掌握材料,2熟悉人物,3.运用文学手法 三、课文闻读指导 二、资料助读 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翻译课文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妮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宣传家 和学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跟随其师康有为“公车上书”,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鲲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 导学案 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从书》,后主讲昵长沙时务学堂,为维新变法做出了卓越页献。光绪二十 四年(1898年)入京,参与康有为的“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后入日本。初編《清议报》,继编《新民从报》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 与《新小说》,热情介绍西方社会科学,提倡“小说界革命”,对当时知识界有很大影响 2.了解义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由日本回国,曾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但坚决反对峴袁世凯称帝,并策动自己的学 3.了解谭嗣同为了变法图强而视死如归的精神 生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学习过程: 918年冬他脱离政界,专事著述。他以报刊为园地,变革了传统的文学语峴言,创造了一种新的散文体 合作学习,深入文本 ,即“新文体”,这是文言文的一次大解放,不但冲击了恹无生气的桐城派古文,而且成为“五四”时 、教师串讲课文,明确应掌握的一些文言常用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期文体改革的先导。崐他还有许多有相当影响的文学理论著述,如《饮冰室诗话》,热情地赞颂了当雌时的“新 附译文: 诗派”《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高到“文学之最上乘”昵的地位:《丽韩十家文钞序》,深入论述了 到初六,戊戌政变就爆发了。当时我正在谭嗣同先生的寓所拜访,(两人)面对面坐在榻 文学与民族的关系 上,筹划布置事情,忽然查抄康有为住处,要逮捕康有为的消息传来了,不久又听到(西太 本文是用“新民体”写的,因而文字浅暴易懂 后)垂帘听政的上谕。谭嗣同从容地对我说:“过去想救皇上而无法救,现在想救康先生也无 2、时代背景: 法救,我已无事可做,只等着死的那一天罢了!即使如此,天下的事情明明知道它很难做 戊戌变法,又叫戊戌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作为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则是 尽力做到它,您试试到日本使馆,去见伊藤先生,请他发电报给上海的领事来救康先生吧。” 康有为、梁启超。康、梁谈笑风生变法,得到要巩鲲固清朝统治、急于从慈禧太后手中将国家权柄夺过来的光 我这天晚上就住在日本使馆,而谭嗣同整日不出大门,等待来逮捕他的人。逮捕他的人结 绪皇帝和帝党官僚的支持。戊戌年(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封建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峴和后党 没有来,他就在第二天进入日本使馆,同我会面,劝我到日本去,并且带着几本他撰写的书 僚感到这是对他们的最大威胁, 奸诈阴险的荣禄署嵯理直隶总督,统率北洋三军(董样福 和诗文辞稿本,一小箱家信,托付给我。说:“若没有出走的人,就没有办法筹划将来的维新 的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袁世凯的新练陆军)以重兵来控制北京政局,9月21日发动政变,新政只维持了 事业:没有牺牲的人,就没有办法报答圣上。现在康有为先生的生死还不知道,作程婴或是 作杵臼,作月照或是作西乡,我和您分别担任吧。”于是两人一抱而别。初七、初八、初九三 解题:本文节选自《戊戊政变记殉难六烈士传》中的《谭嗣同传》。该书写于1898年,即戊戌政变的当年 天,谭嗣同先生又和侠士想办法救皇上,事情最终都未成功。初十那天他就被捕了。被捕的 记载了戊戌政变是始末详情。六烈士是谭嗣同、峴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史称“戊戌六君子 前一天,几位日本的志士苦苦地劝他到日本去,他不听,再三再四劝他,他说:“世界各国变 谭嗣问是维新峴运动中的左翼,他所著《仁学》一书,猛烈地抨击了二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在当时是一 法维新,没有不经过流血而成功的,现在中国还没有听说过因为变法维新而流血的,这就是 慷慨正义
七下第三单元导学案 慷慨正义 4 《谭嗣同》导学案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翻译课文。 2、熟记基础知识。 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4、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5、限时 15 分钟,独立完成。 一、基础知识 要求:会拼读、会写、会解释 觐 ( ) 擢 ( ) 懋 ( ) 朕 ( ) 恸 ( ) 劾 ( ) 榻 ( ) 擘 ( ) 谒 ( ) 箧 ( ) 杵 ( ) 臼 ( )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崐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宣传家 和学者。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跟随其师康有为“公车上书”,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崐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 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后主讲崐长沙时务学堂,为维新变法做出了卓越贡献。光绪二十 四年(1898 年)入京,参与康有为的“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后逃入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 与《新小说》,崐热情介绍西方社会科学,提倡“小说界革命”,对当时知识界有很大影响。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由日本回国,曾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但坚决反对崐袁世凯称帝,并策动自己的学 生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1918 年冬他脱离政界,专事著述。他以报刊为园地,变革了传统的文学语崐言,创造了一种新的散文体 裁,即“新文体”,这是文言文的一次大解放,不崐但冲击了恹恹无生气的桐城派古文,而且成为“五四”时 期文体改革的先导。崐他还有许多有相当影响的文学理论著述,如《饮冰室诗话》,热情地赞颂了当崐时的“新 诗派”;《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高到“文学之最上乘”崐的地位;《丽韩十家文钞序》,深入论述了 文学与民族的关系。 本文是用“新民体”写的,因而文字浅显易懂。 2、时代背景: 戊戌变法,又叫戊戌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作崐为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则是 康有为、梁启超。康、梁谈笑风生变法,得到要巩崐固清朝统治、急于从慈禧太后手中将国家权柄夺过来的光 绪皇帝和帝党官僚的支持。戊戌年(1898 年)6 月 11 日,光绪帝宣布变法。•封建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崐和后党 官僚感到这是对他们的最大威胁,立即采取措施,派奸诈阴险的荣禄署崐理直隶总督,统率北洋三军(董祥福 的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袁世凯的新练陆军)以重兵来控制北京政局,9 月 21 日发动政变,新政只维持了 103 天,•史称“百日维新”。 解题: 本文节选自《戊戌政变记•殉难六烈士传》中的《谭嗣同传》。该书写于崐 1898 年,即戊戌政变的当年, 记载了戊戌政变是始末详情。六烈士是谭嗣同、崐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史称“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是维新崐运动中的左翼,他所著《仁学》一书,猛烈地抨击了二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崐在当时是一 部思想敏锐、富有战斗性的著作。《谭嗣同传》一书,简练而生动崐地记录了他的一生,并详述了他的学术思 想。 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崐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前面两 句借张俭、•杜根因得罪统治者被迫逃亡和崐“忍死”的遭遇表现维新派人物当时的处境;后面两句表现作者 对顽固派的蔑崐视,说明维新志士无论去留,其品格都像昆仑山一样高大。) 谭嗣同临刑语: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3、本文是传记,先概述后详叙,全文以叙述为主,在叙述中也穿插了一些生崐动具体的描写和议论,增 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叙述的事件和描写的情景都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层次清晰。 “传”(传记)是一种文体的名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通常由别人记崐述。但也有自己记述的称作“自 传”,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记述翔实的史实为崐主(本文、史记、汉书),二是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 的生活经历、精崐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文学描写。 写好传记的三个条件: 1.掌握材料,2.熟悉人物,3.运用文学手法。 三、课文阅读指导 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翻译课文。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 2.了解义的变化。 3.了解谭嗣同为了变法图强而视死如归的精神。 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深入文本 一、教师串讲课文,明确应掌握的一些文言常用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附译文: 到初六,戊戌政变就爆发了。当时我正在谭嗣同先生的寓所拜访,(两人)面对面坐在榻 上,筹划布置事情,忽然查抄康有为住处,要逮捕康有为的消息传来了,不久又听到(西太 后)垂帘听政的上谕。谭嗣同从容地对我说:“过去想救皇上而无法救,现在想救康先生也无 法救,我已无事可做,只等着死的那一天罢了!即使如此,天下的事情明明知道它很难做, 却尽力做到它,您试试到日本使馆,去见伊藤先生,请他发电报给上海的领事来救康先生吧。” 我这天晚上就住在日本使馆,而谭嗣同整日不出大门,等待来逮捕他的人。逮捕他的人结果 没有来,他就在第二天进入日本使馆,同我会面,劝我到日本去,并且带着几本他撰写的书 和诗文辞稿本,一小箱家信,托付给我。说:“若没有出走的人,就没有办法筹划将来的维新 事业;没有牺牲的人,就没有办法报答圣上。现在康有为先生的生死还不知道,作程婴或是 作杵臼,作月照或是作西乡,我和您分别担任吧。”于是两人一抱而别。初七、初八、初九三 天,谭嗣同先生又和侠士想办法救皇上,事情最终都未成功。初十那天他就被捕了。被捕的 前一天,几位日本的志士苦苦地劝他到日本去,他不听,再三再四劝他,他说:“世界各国变 法维新,没有不经过流血而成功的,现在中国还没有听说过因为变法维新而流血的,这就是
七下第三单元导学案 国家不能强大吕盛的原因啊。(如果)需要流血的话,就从我 开始吧。”(他)始终不肯 (1)含义丰富的外貌神态描写 离开,所以遗了祸 ①“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是善良而镇定的。”她“不是笑容满面 谭嗣同先生关进监狱以后,……于八月十三日在北京南城菜市口被杀害。年仅三十三岁,就义 说明了什么? 那一天,观者达万人,先生慷慨激昂,神色没有一点改变。当时是由军机大臣刚毅监斩,谭嗣 ②“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写出了“她”当时的什么心情? 同叫刚毅到跟前说:“我有一句话………”刚毅走开不听,于是谭嗣同先生从容就义。唉!多么 (2)生动准确的动作描写 壮烈 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挤”、“奔”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 (3)简短明快的语言描写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哦,当然啦。”刻画出了“她”的什么品质 2.谭嗣同为什么不肯迷亡? 4)意味深长的议论 三、分析谭嗣同这一人物形象 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那么,“她”信仰的是什么呢? 四、谭嗣同具有怎样的政治见解,我们应如何评 五、归纳主题 文章突出写了 分表现了 过零丁洋》导学集 学法指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取会背 《男气》自学指导 2、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1、掌握本课的生字及重点词语 4、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2、理清情节结构,品味学习语言 5、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3、培养对和平信仰的追求 一、资料聊 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文天样,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 长()熹微()寥寥可数()呜咽()拘谨() 国诗人,文天样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过零丁洋》《正 孔武有力单枪匹马 干净利落毫不犹豫 气歌》等千古绝唱 2.解释下面的生词 (1)拘谨 文天祥于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遗 (2)颀长:身量高 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 (3)孔武有 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5)悉意: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 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杰。 二、诗歌阅读指导 1.速读课文 1、自由眀读这三首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 2.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每人说的要尽量与别人不同 (1)字音:戈:8 韵脚:双教诗行末尾押韵的字,押“i"韵 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高潮:a 学习目标 4、品味语言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 5慷慨正义
七下第三单元导学案 5 慷慨正义 国家不能强大昌盛的原因啊。(如果)需要流血的话,就从我谭嗣同开始吧。”(他)始终不肯 离开,所以遭了祸。 谭嗣同先生关进监狱以后,……于八月十三日在北京南城菜市口被杀害。年仅三十三岁,就义 那一天,观者达万人,先生慷慨激昂,神色没有一点改变。当时是由军机大臣刚毅监斩,谭嗣 同叫刚毅到跟前说:“我有一句话……”刚毅走开不听,于是谭嗣同先生从容就义。唉!多么 壮烈啊! 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2.谭嗣同为什么不肯逃亡? 三、分析谭嗣同这一人物形象 四、谭嗣同具有怎样的政治见解,我们应如何评价? 五、归纳主题 文章突出写了 ,充分表现了 他 。 《勇气》自学指导 自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及重点词语 2、理清情节结构,品味学习语言 3、培养对和平信仰的追求。 一、基础知识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颀长( ) 熹微( ) 寥寥可数( ) 呜咽( )拘谨( ) 孔武有力 单枪匹马 干净利落 毫不犹豫 2.解释下面的生词。 (1)拘谨: (2)颀长:身量高。 (3)孔武有 (5)悉意: (6)寥寥可数: 二、课文阅读 1.速读课文。 2.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每人说的要尽量与别人不同。 3、理清情节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4、品味语言 (1)含义丰富的外貌神态描写。 ①“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是善良而镇定的。”她“不是笑容满面”, 说明了什么? ②“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写出了“她”当时的什么心情? (2)生动准确的动作描写。 “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挤”、“奔”有什么表达效果? (3)简短明快的语言描写。 “哦,当然啦。”刻画出了“她”的什么品质? (4)意味深长的议论。 “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那么,“她”信仰的是什么呢? 《过零丁洋》导学案 学法指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取会背。 2、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4、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5、限时 15 分钟,独立完成。 一、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 国诗人,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过零丁洋》《正 气歌》等千古绝唱。 2、时代背景: 文天祥 于 1278 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 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 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 3 年,途经威胁利诱,始 终不屈。1283 年 1 月 9 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 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杰。 二、诗歌阅读指导 1、自由朗读这三首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 (1)字音: 戈:gē 寥:liáo (2)节奏: 韵脚:双数诗行末尾押韵的字,押“ing”韵 2、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
七下第三单元导学案 2、深入感受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 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3、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情感 4、简介作者: 攣习方法:反复诵读、自主感知、交流探究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 导学过程: 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 1、讨论: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微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 3、颈联中的“兽彩”“零丁”有双展含义,请谈谈有哪双层食义。 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末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伟大的爱国诗人 5、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 6、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 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 巩园提升(一显身手的时候到了,让我们一起勇往計 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压卷之作”吗 5、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1、从本诗所写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属于() 6、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 A、状物诗B、述志诗C、叙事诗D、写景诗 7、带着体会出来的感情,朗读这首诗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了 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 小结: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 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 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忧虑不安心情的句子有谁不被感动呢? 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舍生取义 8、课外延伸 的生死观的诗句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 4、背诵并默写本诗 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 《示儿》“续篇”:宋末林景熙《題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 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 统一了吗? 5、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6、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卞州 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 (3)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个片 比较探究:《示儿》自学指导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 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过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 2、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9、拓展总结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法 推荐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自学提示: 1.会读并背诵这首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慷慨正义
七下第三单元导学案 慷慨正义 6 2、深入感受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情感 学习方法:反复诵读、自主感知、交流探究。 导学过程: 1、讨论: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双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6、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练习案 巩固提升(一显身手的时候到了,让我们一起勇往直前!) 必做题 1、从本诗所写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属于( ) A、状物诗 B、述志诗 C、叙事诗 D、写景诗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了 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 。 3 、 利 用 两 个 带 有 感 情 色 彩 的 地 名 来 抒 写 诗 人 忧 虑 不 安 心 情 的 句 子 是 , ;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舍生取义 的生死观的诗句是 , 。 4、背诵并默写本诗 选做题 5、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6、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比较探究:《示儿》自学指导 自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 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法。 自学提示: 1.会读并背诵这首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4、简介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 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 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 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 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 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 伟大的爱国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 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 86 岁高龄,重病在 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 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压卷之作”吗 5、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6、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 7、带着体会出来的感情,朗读这首诗。 小结: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 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 有谁不被感动呢? 8、课外延伸。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 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 《示儿》“续篇”: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 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 统一了吗? (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卞州。 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 (3)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个片 断: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 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过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 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9、拓展总结: 推荐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