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理论教学大纲 (供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使用) I前言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研究健康和疾病时的生物化学过程,测定体液或组织的成分以提供对疾 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用信息的一门课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技术专 业的主干专业课,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糖、蛋白质、脂类三大物质在疾病发生 发展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和一些常见疾病病理生物化学的联系;掌握肝脏、肾脏、心肌、胃肠胰等器 官组织功能障碍的生物化学机理及与机体出现的病理生物化学改变及病程的关系;掌握临床生物化 学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评价等技术。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达到培养基本临床生化检验实际工 作的能力。为了加强本课程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由教研室组织编写了《临床生化检验实验讲 义》。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 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 对应。要求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划线。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2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1.03:1,理论课62学时,实验60学时。 四教材:《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府伟灵,徐克前,第5版,2012年, 自编《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讲义》,主编鄢仁晴,冉崇明,第一版,2012年。 参考书目: [1]郑铁生,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门.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 [2】钱士匀,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Lothar Thomas,临床实验诊断学-实验结果的应用与评价[W].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4]王凤学,安帮权,临床生物化学自动分析操作规程[].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5]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黄诒森,张光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刘杰,李伯安,杨继勇等,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与试题精解[].第7版,北 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 Ⅱ正文 第一章绪论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理论教学大纲 (供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使用) Ⅰ 前言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研究健康和疾病时的生物化学过程,测定体液或组织的成分以提供对疾 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用信息的一门课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技术专 业的主干专业课,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糖、蛋白质、脂类三大物质在疾病发生 发展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和一些常见疾病病理生物化学的联系;掌握肝脏、肾脏、心肌、胃肠胰等器 官组织功能障碍的生物化学机理及与机体出现的病理生物化学改变及病程的关系;掌握临床生物化 学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评价等技术。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达到培养基本临床生化检验实际工 作的能力。为了加强本课程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由教研室组织编写了《临床生化检验实验讲 义》。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 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 对应。要求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划线。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2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1.03:1,理论课62学时,实验60学时。 四 教材:《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府伟灵,徐克前,第5版,2012年, 自编《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讲义》,主编鄢仁晴,冉崇明,第一版,2012年。 参考书目: [1] 郑铁生,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 [2] 钱士匀,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 Lothar Thomas,临床实验诊断学-实验结果的应用与评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4] 王凤学,安帮权,临床生物化学自动分析操作规程[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5]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黄诒森,张光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刘杰,李伯安,杨继勇等,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与试题精解[M].第7版,北 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 Ⅱ 正 文 第一章 绪 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医学检验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临床生化的研究领域和性质、医学检验专 业的学习任务及目标:了解临床生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任务。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临床生化检验发展及现状。 (二)了解临床生化检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熟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任务。 (四)了解临床生化检验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三教学内容 (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简史。 (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1阐述有关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 2基因与疾病的防治。 3临床检验诊断的研究。 (三)临床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1在探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应用。 2在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3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第二章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检验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血浆蛋白质分类、种类与生理功能,常用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原理和方法学评 价。熟悉高尿酸血症引起痛风的机制。了解氨基酸代谢紊乱。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主要血浆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功能和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的测定、参考值 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学评价,血清蛋白电泳的测定方法。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肝脏疾 病及急性时相反应。 (二)熟悉核苷酸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生机制。熟悉血清球蛋白、尿和脑脊液蛋白的 测定方法与评价。 (三)了解氨基酸代谢素乱,了解特种蛋白的测定方法与评价,蛋白质测定的发展史。 三教学内容 (一)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1血浆蛋白质的功能和分类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医学检验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临床生化的研究领域和性质、医学检验专 业的学习任务及目标;了解临床生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任务。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临床生化检验发展及现状。 (二)了解临床生化检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熟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任务。 (四)了解临床生化检验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三 教学内容 (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简史。 (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阐述有关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 2 基因与疾病的防治。 3 临床检验诊断的研究。 (三)临床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1 在探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应用。 2 在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3 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第二章 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检验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血浆蛋白质分类、种类与生理功能,常用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原理和方法学评 价。熟悉高尿酸血症引起痛风的机制。了解氨基酸代谢紊乱。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主要血浆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功能和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的测定、参考值 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学评价,血清蛋白电泳的测定方法。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肝脏疾 病及急性时相反应。 (二)熟悉核苷酸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生机制。熟悉血清球蛋白、尿和脑脊液蛋白的 测定方法与评价。 (三)了解氨基酸代谢紊乱,了解特种蛋白的测定方法与评价,蛋白质测定的发展史。 三 教学内容 (一)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1血浆蛋白质的功能和分类
(1)功能:营养作用、修补组织蛋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载体作用、调节血液pH缓冲作 用、抑制组织酯作用、酶催化作用、代谢调控作用、免疫防御作用等。 (2)分类:电泳分类法和功能分类法,可将血浆蛋白质分成多种成分。 前白蛋白、白蛋白、2巨球蛋白、B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抗胰蛋白酸、酸性糖蛋 白、结合珠蛋白、银蓝蛋白、C反应蛋白 2体液氨基酸 (1)遗传性原发性氨基酸代谢紊乱:苯丙酮酸尿症,酪氨酸血症 (2)继发性氨基酸代谢紊乱 3嘌呤核苷酸 (1)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 (2)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嘌吟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代谢综合征与高尿酸血症、高嘌呤 饮食、各种肾脏疾病、细胞破坏增多。 (二)常用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检测项目 1体液总蛋白测定 (1)双缩脲法:检测原理、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2)染料结合法凯氏定氢法、出浊法卧试剂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2体液白蛋白测定 浪甲酚绿、溴甲酚紫法 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血清球蛋白的测定:通过计算而得,即总蛋白减去白蛋白。 3尿蛋白测定 磺基水杨酸法、邻苯三酚红组法、酚试剂比色法、丽春红蛋白结合法、考马斯亮兰法 4脑脊液蛋白测定 邻苯三酚红法、双缩脲法 5血清蛋白电泳:乙酸纤维孝薄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 典型相关疾病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的分型及其特征 6蛋白质免疫固定电泳 原理、区带表现、临床意义、评价 7体液个别蛋白质 (1)测定各种特定蛋白的方法为免疫比浊法。 包括前清蛋白、清蛋白、L抗胰蛋白酶、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2巨球蛋白、铜蓝蛋 白、转铁蛋白、C反应蛋白的生理功能与临床意义, (2)免疫比浊法评价 8体液氨基酸测定 定性试验、定量试验
(1) 功能:营养作用、修补组织蛋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载体作用、调节血液pH缓冲作 用、抑制组织酶作用、酶催化作用、代谢调控作用、免疫防御作用等。 (2) 分类:电泳分类法和功能分类法,可将血浆蛋白质分成多种成分。 前白蛋白、白蛋白、α2-巨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 白、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C-反应蛋白 2体液氨基酸 (1)遗传性原发性氨基酸代谢紊乱:苯丙酮酸尿症,酪氨酸血症 (2)继发性氨基酸代谢紊乱 3嘌呤核苷酸 (1)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 (2)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代谢综合征与高尿酸血症、高嘌呤 饮食、各种肾脏疾病、细胞破坏增多。 (二)常用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检测项目 1体液总蛋白测定 (1) 双缩脲法:检测原理、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2)染料结合法、凯氏定氮法、比浊法、酚试剂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2体液白蛋白测定 溴甲酚绿、溴甲酚紫法 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血清球蛋白的测定:通过计算而得,即总蛋白减去白蛋白。 3尿蛋白测定 磺基水杨酸法、邻苯三酚红钼法、 酚试剂比色法、 丽春红蛋白结合法、 考马斯亮兰法 4脑脊液蛋白测定 邻苯三酚红法、 双缩脲法 5血清蛋白电泳:乙酸纤维素薄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 典型相关疾病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的分型及其特征 6蛋白质免疫固定电泳 原理、区带表现、临床意义、评价 7体液个别蛋白质 (1)测定各种特定蛋白的方法为免疫比浊法。 包括前清蛋白、清蛋白、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α2-巨球蛋白、铜蓝蛋 白、转铁蛋白、C-反应蛋白的生理功能与临床意义。 (2)免疫比浊法评价 8体液氨基酸测定 定性试验、定量试验
9体液尿酸 尿酸氧化酶过氢化物酸法、临床意义、评价 (三)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检测的临床应用 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诊邂 1肝脏疾病的血浆蛋白质变化 (1)多种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隆 (2)凝血蛋白质减少和凝血趣原时间延长 2血浆蛋白质对基些疾病的重要诊断意义 3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性疾病时,血浆中基些蛋白质浓度显著增高或隆低,这些蛋 白质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正向APP:集体防御机制的一个部分,包括AATAAGHPCPCRPC3C4 负向APP:合成减少,为合成正向APP提供更多氨基酸,包括PAALBTRE 4类固醇激素对血浆蛋白质的影响 氨基酸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生物化学诊断 (1)概念 (2)痛风的发生机制 (3)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生物化学诊断及治疗 第三章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掌握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分型及糖尿 病的诊断。掌握血清葡萄糖的测定方法。熟悉糖尿病主要类型的特点和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及其 实验诊断指标。掌握低血糖的概念,了解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和糖代谢的先天性异常。通过学习熟悉 与糖代谢相关产物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胰岛素的代谢,糖尿病的定义和分型及糖 尿病的诊断,掌握低血糖的概念、分型及诊断。掌握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内容、方法学评价、 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二)熟悉糖尿病主要类型的特点和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及其实验诊断指标,糖化血红蛋 白的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熟悉乳酸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三)了解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糖代谢的先天性异常,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及治疗效果 评价 三教学内容 (一)血糖及糖代谢紊乱
9体液尿酸 尿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临床意义、评价 (三)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检测的临床应用 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 1肝脏疾病的血浆蛋白质变化 (1)多种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 (2)凝血蛋白质减少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血浆蛋白质对某些疾病的重要诊断意义 3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性疾病时,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显著增高或降低,这些蛋 白质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正向APP:集体防御机制的一个部分,包括AATAAGHpCpCRPC3C4 负向APP:合成减少,为合成正向APP提供更多氨基酸,包括PAALBTRF 4类固醇激素对血浆蛋白质的影响 氨基酸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生物化学诊断 (1)概念 (2)痛风的发生机制 (3)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生物化学诊断及治疗 第三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掌握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分型及糖尿 病的诊断。掌握血清葡萄糖的测定方法。熟悉糖尿病主要类型的特点和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及其 实验诊断指标。掌握低血糖的概念,了解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和糖代谢的先天性异常。通过学习熟悉 与糖代谢相关产物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胰岛素的代谢,糖尿病的定义和分型及糖 尿病的诊断,掌握低血糖的概念、分型及诊断。掌握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内容、方法学评价、 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二)熟悉糖尿病主要类型的特点和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及其实验诊断指标,糖化血红蛋 白的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熟悉乳酸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三)了解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糖代谢的先天性异常,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及治疗效果 评价。 三 教学内容 (一)血糖及糖代谢紊乱
血糖及血糖调节: L血糖来源的三个途径: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单糖的吸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血糖的去路: 有氧氧化、合成糖原、转换为非糖物质、从尿中排出。 血糖浓度的调节主要通过激素进行调节。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岛素。升高血糖浓度的激 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皮质醇。 糖尿病及其代谢紊乱 1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使用低下而引起的代谢性 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症。 糖尿病的分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_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妊娠期糖 尿病。 2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各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痘,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 3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糖、脂、蛋白代谢紊乱及并发症。 低血糖症 1新生儿婴幼儿低血糖 2成人空腹低血糖 3餐后低血糖 4糖尿病性低血糖 5甲苯磺丁脲耐量试验 糖代谢的先天异常 (二)糖代谢紊乱的主要检测项目 1空腹血糖: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2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3萄萄糖耐量试验: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4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5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白蛋白 6胰岛素和C肽 7胰岛素原 8酮体 9乳酸内租酸 10尿微量白蛋白 (三)糖代谢紊乱主要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1糖尿病的早期筛查 2糖尿病的生物化学诊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奸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 量减低的诊断标准
血糖及血糖调节: 1.血糖来源的三个途径: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单糖的吸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血糖的去路: 有氧氧化、合成糖原、转换为非糖物质、从尿中排出。 2.血糖浓度的调节主要通过激素进行调节。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岛素。升高血糖浓度的激 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皮质醇。 糖尿病及其代谢紊乱 1 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使用低下而引起的代谢性 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症。 糖尿病的分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妊娠期糖 尿病。 2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各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 3 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糖、脂、蛋白代谢紊乱及并发症。 低血糖症 1新生儿婴幼儿低血糖 2成人空腹低血糖 3餐后低血糖 4糖尿病性低血糖 5甲苯磺丁脲耐量试验 糖代谢的先天异常 (二)糖代谢紊乱的主要检测项目 1 空腹血糖: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2 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3 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4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5 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白蛋白 6 胰岛素和C肽 7 胰岛素原 8 酮体 9 乳酸/丙酮酸 10 尿微量白蛋白 (三)糖代谢紊乱主要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1 糖尿病的早期筛查 2 糖尿病的生物化学诊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 量减低的诊断标准
3糖尿病治疗效果评价 4糖尿病并发症的生物化学诊断 第四章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学握血浆脂蛋白、载脂蛋白的分类和功能;学握各种脂蛋白代谢及其代谢紊乱与动脉粥 样硬化关系。熟悉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通过学习,学握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方法和原理。熟悉血浆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测定方法与评 价。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血浆脂质、脂蛋白和载脂蛋白、脂蛋白受体及有关酶类的分类、结构、功能。掌 握脂蛋白正常代谢及代谢紊乱的血液生物化学变化特征(高脂血症分型及特征)。掌握总胆固 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方法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 义。 (二)熟悉载脂蛋白的测定方法和测定原理。 (三)了解血脂测定方法的发展。了解脂蛋白代谢紊乱的危害、常见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脂蛋 白血症的病因及处置原则。了解脂蛋白受体及代谢有关酶。 三教学内容 (一)血浆脂蛋白和脂蛋白代谢 1血浆脂质和脂蛋白的概念和结构、分类:超速离心法:乳糜微粒(C)、极低密度脂蛋 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电泳法,乳魔微粒(C)、B脂蛋白、前B脂蛋白、脂 蛋白。 2血浆脂蛋白的特征。 3载脂蛋白及其分类: 4载脂蛋白基因结构与染色体基因定位。 5脂蛋白受体 DL受体、VLDL受体、清道去受体 6脂蛋白代遮 脂代谢有关酶类与特殊蛋白质:脂蛋白脂肪酶、肝脂酶、HMGC0A还原酶和胆固醇酯转 移蛋白。 外源性脂质代谢和内源性脂质代谢。磷脂代谢 (二)脂蛋白代谢紊乱 I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分型:高脂血症(hyperlipprocinemia)是指血浆中CM、VLDL、LDL、 DL等脂蛋白有一种或几种浓度过高的现象。WHO将原发性高脂血症分为六型:I型、Ⅱ型
3 糖尿病治疗效果评价 4 糖尿病并发症的生物化学诊断 第四章 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血浆脂蛋白、载脂蛋白的分类和功能;掌握各种脂蛋白代谢及其代谢紊乱与动脉粥 样硬化关系。熟悉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通过学习,掌握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方法和原理。熟悉血浆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测定方法与评 价。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血浆脂质、脂蛋白和载脂蛋白、脂蛋白受体及有关酶类的分类、结构、功能。掌 握脂蛋白正常代谢及代谢紊乱的血液生物化学变化特征(高脂血症分型及特征)。掌握总胆固 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方法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 义。 (二)熟悉载脂蛋白的测定方法和测定原理。 (三)了解血脂测定方法的发展。了解脂蛋白代谢紊乱的危害、常见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脂蛋 白血症的病因及处置原则。了解脂蛋白受体及代谢有关酶。 三 教学内容 (一)血浆脂蛋白和脂蛋白代谢 1 血浆脂质和脂蛋白的概念和结构、分类:超速离心法: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 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电泳法:乳糜微粒(CM)、b-脂蛋白、前b-脂蛋白、a-脂 蛋白。 2 血浆脂蛋白的特征。 3 载脂蛋白及其分类。 4 载脂蛋白基因结构与染色体基因定位。 5 脂蛋白受体 LDL受体、VLDL受体、清道夫受体。 6脂蛋白代谢 脂代谢有关酶类与特殊蛋白质:脂蛋白脂肪酶、肝脂酶、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酯转 移蛋白。 外源性脂质代谢和内源性脂质代谢。磷脂代谢 (二)脂蛋白代谢紊乱 1 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分型:高脂血症(hyperlipproeinemia)是指血浆中CM、VLDL、LDL、 HDL等脂蛋白有一种或几种浓度过高的现象。WHO将原发性高脂血症分为六型:Ⅰ型、Ⅱ型
(a和山b)、Ⅲ型、IV型和V型。高HDL血症。 2常见遗传性脂代谢的ApO、受体和酶异常。 3溶酶体神经鞘脂贮积病 4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肥胖、甲低、库欣综合征、肾病及肾病综合征、药物 (三)脂蛋白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 1动脉粥样硬化的概述。 2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3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脂蛋白残粒、变性LDL。B型LDL LP() (四)HD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 (五)脂蛋白代谢紊乱的主要检测指标 1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2血清三酰甘油测定: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3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4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5血清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测定: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6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测定 7脂蛋白(a)测定 8脂蛋白电泳分型 9脂蛋白X测定 10磷脂测定 11游离脂肪酸测定 12过氧化脂质测定 13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测定 14脂代谢相关基因测定 (六)血脂相关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 1高脂血症的生物化学诊断 2脂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疾病的关系 代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和高血压四要素同时存在称为 代谢综合征。 3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估:血脂危险水平划分标准、高脂血症患者开始治疗标淮和治疗月标值、 血浆LDL-CHDL-CTC的评估值 4脂质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原则和作用: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方室、儿童高脂血症的监测。 第五章诊断酶学 教学目的
(Ⅱa和Ⅱb)、Ⅲ型、Ⅳ型和Ⅴ型。高HDL血症。 2 常见遗传性脂代谢的Apo、受体和酶异常。 3 溶酶体神经鞘脂贮积病 4 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肥胖、甲低、库欣综合征、肾病及肾病综合征、药物 (三)脂蛋白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 1 动脉粥样硬化的概述。 2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3 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脂蛋白残粒、变性LDL、B型LDL、LP(a) (四) HD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 (五)脂蛋白代谢紊乱的主要检测指标 1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2 血清三酰甘油测定: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3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4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5 血清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测定: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意义、评价 6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测定 7 脂蛋白(a)测定 8 脂蛋白电泳分型 9 脂蛋白Ⅹ测定 10 磷脂测定 11 游离脂肪酸测定 12 过氧化脂质测定 13 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测定 14 脂代谢相关基因测定 (六)血脂相关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 1 高脂血症的生物化学诊断 2 脂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疾病的关系 代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和高血压四要素同时存在称为 代谢综合征。 3 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估:血脂危险水平划分标准、高脂血症患者开始治疗标准和治疗目标值、 血浆LDL-CHDL-CTC的评估值 4 脂质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原则和作用: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方案、儿童高脂血症的监测。 第五章 诊断酶学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酶学基本理论、血清酶学、酶活性的测定、临床常用血清酶及其同工酶的检测和意义的学习,掌握影 酶促反应的因素、测定技术原理和条件选择优化,掌握临床常用血清酶及其同工酶的测定原理和方法,熟悉其临床 意义。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血清酶分类、生理变异与病理生理机制,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酶活性浓度测定 技术的概念、原理:酶偶联反应的在酶活性测定和酶法分析代谢物中的应用:酶活性测定最适 条件的概念和意义:同工酶的概念和两种常用指示酶系统在酶活性测定中的应用:酶活性的国 际单位定义及计算方法:临床常用血清酶及其同工酶的检测和意义。 (二)熟悉酶学基本理论;临床酶学测定标准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同工酶及其亚型测定的方 法。 (三)了解酶循环法和固定酶的概念和特点;酶免疫化学方法测定的原理和特点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 1豳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酶催化的特点是:效率 高、高特异性和可调节性。 2酶的催化作用机制 3酸的命名 4酶的分类与编号。 5同工酶及亚型的测定 同工酶(isoc2ym)是同一种屈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链单体、纯聚体或杂化体,具有相同 的催化功能,但其分子组成、空间构象、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器官分布和细胞内定位不同的一类酶。 分类:按基因分类法可将同工酶分为单基因决定的同工酶、复等位基因同工酶、多基因决定的同工酶和修饰 的同工酶。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组织来源分类法 6工具酶 工具醇:作为试剂用于测定反应中的酶称为工具酶。工具醇参与的指示反应有:偶联,O,的显色反应、NA (P)或NAD(P)H的脱氢酶反应。 酶循环法与固相酶 代谢物浓度的酶法测定技术 (二)酶活性浓度的测定技术 1酶活性的测定:测定酶活性浓度的方法主要有连续监测法和固定时间法,连续监测法能找到酶促反应的零级 反应区间,测定结果较固定时间法准确,是测定醇活性浓度的首选方法。连续监测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 2连续监测法醇偶联反应。 3干扰因素 4血清醇活性浓度测定条件的优化。 5部分分析前因素对酶活性测定的干扰
通过对酶学基本理论、血清酶学、酶活性的测定、临床常用血清酶及其同工酶的检测和意义的学习,掌握影响 酶促反应的因素、测定技术原理和条件选择优化,掌握临床常用血清酶及其同工酶的测定原理和方法,熟悉其临床 意义。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血清酶分类、生理变异与病理生理机制,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酶活性浓度测定 技术的概念、原理;酶偶联反应的在酶活性测定和酶法分析代谢物中的应用;酶活性测定最适 条件的概念和意义;同工酶的概念和两种常用指示酶系统在酶活性测定中的应用;酶活性的国 际单位定义及计算方法;临床常用血清酶及其同工酶的检测和意义。 (二)熟悉酶学基本理论;临床酶学测定标准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同工酶及其亚型测定的方 法。 (三)了解酶循环法和固定酶的概念和特点;酶免疫化学方法测定的原理和特点。 三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 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酶催化的特点是:效率 高、高特异性和可调节性。 2 酶的催化作用机制。 3 酶的命名 4 酶的分类与编号。 5 同工酶及亚型的测定 同工酶(isoenzyme)是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链单体、纯聚体或杂化体,具有相同 的催化功能,但其分子组成、空间构象、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器官分布和细胞内定位不同的一类酶。 分类:按基因分类法可将同工酶分为单基因决定的同工酶、复等位基因同工酶、多基因决定的同工酶和修饰 的同工酶。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组织来源分类法。 6 工具酶 工具酶:作为试剂用于测定反应中的酶称为工具酶。工具酶参与的指示反应有:偶联H2O2的显色反应、NAD (P)或NAD(P)H的脱氢酶反应。 酶循环法与固相酶 代谢物浓度的酶法测定技术 (二)酶活性浓度的测定技术 1 酶活性的测定:测定酶活性浓度的方法主要有连续监测法和固定时间法,连续监测法能找到酶促反应的零级 反应区间,测定结果较固定时间法准确,是测定酶活性浓度的首选方法。连续监测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 2 连续监测法 酶偶联反应。 3 干扰因素 4 血清酶活性浓度测定条件的优化。 5 部分分析前因素对酶活性测定的干扰
6酶活性浓度的单位。 7系数K值的的计算与应用。 8临床酶学测定的标准化 (三)酶质量测定 (四)同工酶的分析方法 (五)常用融及同工融的临床应用 (六)血清趣 1血清酶的来源、去路、变化机制 2血清酶学监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3腔积液酶学项目的检测 4脑脊液酶学项目的检测 5尿酶项目的检测 第六章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检验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熟悉微量元素的种类、代谢特点及功能:熟悉 主要维生素的生理功用及代谢特点:熟悉维生素体内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了解有害微量元素的临 床意义。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 (二)熟悉微量元素分布及生理功能,微量元素与主要维生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 义。 (三)了解有害微量元素。 三教学内容 (一)常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代谢及其生物学作 1铁:铁0四)是人体主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体内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组织都含有铁。铁 的主要生理作用为:合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构成人体必需馥、参与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 笠。测定血清铁主要用于诊断和鉴别占与铁利用有关的贫血和疾病。 2碘:碘是甲状腺素合成的必需无机元素,其使用是通过甲状腺素倪进蛋白质的合成活 化多种碰,週节能量代谢。缺碘可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碘过高可致高碘性甲状 腺肿和碘性甲状腺功能六进。 3锌:锌(亿如)是人体主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许多辅酶的构成,在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挂 机体免疫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缺锌可致生长发育停滞。 4细:银(Cpr)是人体主要的微量元素之二,具有维护正常造血机能和铁的代谢、构成 和参与多种酶类的活化等生理作用,铁缺乏可导致生长停滞和贫血。其在体内运输形式为银蓝
6 酶活性浓度的单位。 7 系数K值的的计算与应用。 8 临床酶学测定的标准化。 (三)酶质量测定 (四)同工酶的分析方法 (五)常用酶及同工酶的临床应用 (六)血清酶 1 血清酶的来源、去路、变化机制 2 血清酶学监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3 腔积液酶学项目的检测 4脑脊液酶学项目的检测 5尿酶项目的检测 第六章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检验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熟悉微量元素的种类、代谢特点及功能;熟悉 主要维生素的生理功用及代谢特点;熟悉维生素体内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了解有害微量元素的临 床意义。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 (二)熟悉微量元素分布及生理功能,微量元素与主要维生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 义。 (三)了解有害微量元素。 三 教学内容 (一)常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代谢及其生物学作用 1 铁:铁(Iron)是人体主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体内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组织都含有铁。铁 的主要生理作用为:合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构成人体必需酶、参与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 等。测定血清铁主要用于诊断和鉴别与铁利用有关的贫血和疾病。 2 碘:碘是甲状腺素合成的必需无机元素,其使用是通过甲状腺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活 化多种酶,调节能量代谢。缺碘可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碘过高可致高碘性甲状 腺肿和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3 锌:锌(Zn)是人体主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许多辅酶的构成,在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 机体免疫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缺锌可致生长发育停滞。 4 铜:铜(Copper)是人体主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维护正常造血机能和铁的代谢、构成 和参与多种酶类的活化等生理作用,铁缺乏可导致生长停滞和贫血。其在体内运输形式为铜蓝
蛋白。 (二)其他微量元素。 (三)有害的微量元素 1铅是一种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引起卟啉代谢斋乱,血红蛋白合成受阻,涉及多系统 和器官。 (四)维生素的代谢及其生物学作用 1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 2.水溶性: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C (五)常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检测指标 (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检测的临床应用 第七章体液与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电解质的测定及方法学评价,熟悉体液中水、电解质 分布及平衡,掌握血液气体运输与血液PH值,血气分析指标定义及临床意义,典型酸碱平衡紊乱的 实验室诊断。掌握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水、钠、钾平衡紊乱的特点和常见原因: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 血症、低钙血症,血气、钠、钾、氯、钙、磷、镁测定的方法学原理与评价。 (二)掌握常用酸碱平衡紊乱诊断指标的意义和各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血气分析标本的 采集要求。 (三)熟悉水平衡的概念、体液电解质的分布特点,血气分析质量保证、钙、磷、镁代谢紊 乱,骨代谢的激素调节。 (四)了解酸碱平衡的调节,血气分析在呼吸功能判断上的应用,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诊 断。 三教学内容 (一)体液平衡及其紊乱 1水平衡及其紊乱 (1)脱水:高渗性、等渗性、低渗性 (2)水过多和水中毒 2电解质平衡及其紊乱 体液中存在的离子称为电解质。主要阳离子有Na土、K+、C:+、g+,主要阴离子有氢离子、 碳酸氢根、磷酸根和硫酸根
蛋白。 (二)其他微量元素。 (三)有害的微量元素 1.铅 是一种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引起卟啉代谢紊乱,血红蛋白合成受阻,涉及多系统 和器官。 (四)维生素的代谢及其生物学作用 1.脂溶性:维生素A 、维生素D、维生素E 2.水溶性: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C (五)常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检测指标 (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检测的临床应用 第七章 体液与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电解质的测定及方法学评价,熟悉体液中水、电解质 分布及平衡,掌握血液气体运输与血液PH值,血气分析指标定义及临床意义,典型酸碱平衡紊乱的 实验室诊断。掌握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水、钠、钾平衡紊乱的特点和常见原因: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 血症、低钙血症,血气、钠、钾、氯、钙、磷、镁测定的方法学原理与评价。 (二)掌握常用酸碱平衡紊乱诊断指标的意义和各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血气分析标本的 采集要求。 (三)熟悉水平衡的概念、体液电解质的分布特点,血气分析质量保证、钙、磷、镁代谢紊 乱,骨代谢的激素调节。 (四)了解酸碱平衡的调节,血气分析在呼吸功能判断上的应用,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诊 断。 三 教学内容 (一)体液平衡及其紊乱 1 水平衡及其紊乱 (1)脱水:高渗性、等渗性、低渗性 (2)水过多和水中毒 2电解质平衡及其紊乱 体液中存在的离子称为电解质。主要阳离子有Na+、K +、Ca2+、Mg2+,主要阴离子有氯离子、 碳酸氢根、磷酸根和硫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