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诗歌的抒情方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不假外物,不加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感受领悟 自然天成:景物的形态是自然的、质朴的、甚至看不出有所选择加工,其中所包蕴的情志完全是顺其自然的,物性即我情,几乎感受不 到作者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情景交融的自然天成 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景物虽然有所选择和加工,但仍然保持着原本形态,情感溶解、渗透在景物之中,没有直露、强加的痕迹。 移情于景:由于主观感情的强行介入,使景物明显见出情感冲击的印痕:或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事物本来的形态、特性,或语句中夹带有 点染情感倾向的字词。 因情造景:如果景物是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而虚拟、生造、幻化出来的,是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或并没有发生的,那就是因情造景。 借事抒情:诗歌中,凡描述社会人事的地方,都是借事抒情,寓深情于人事叙述之中。 情 借举止抒情:特定情境中的表情和举止,是一个人当时情感和心理的直接显现,抓住它,往往能收到以少胜多的表情达意之效 借比喻抒情:以此物喻彼物,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借象征抒情:通过某一特定的形象,隐喻、暗示具有相似特征的某类事物、情感、观念的表达方法,言在此而意在彼,从个别走向一般,与比喻相 较更具整体性和抽象性。 借典故抒情:典故可以是“用事”,也可以是“用言”前者称事典,后者称言典。但不管事典、言典,都是借古人古事故言来喻今人今事今言,抒 情言志,表明心迹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诗歌的抒情方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不假外物,不加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感受领悟。 自然天成:景物的形态是自然的、质朴的、甚至看不出有所选择加工,其中所包蕴的情志完全是顺其自然的,物性即我情,几乎感受不 到作者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情景交融的自然天成。 借景抒情 融情入景:景物虽然有所选择和加工,但仍然保持着原本形态,情感溶解、渗透在景物之中,没有直露、强加的痕迹。 移情于景:由于主观感情的强行介入,使景物明显见出情感冲击的印痕;或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事物本来的形态、特性,或语句中夹带有 点染情感倾向的字词。 因情造景:如果景物是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而虚拟、生造、幻化出来的,是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或并没有发生的,那就是因情造景。 借事抒情:诗歌中,凡描述社会人事的地方,都是借事抒情,寓深情于人事叙述之中。 借举止抒情:特定情境中的表情和举止,是一个人当时情感和心理的直接显现,抓住它,往往能收到以少胜多的表情达意之效。 借比喻抒情:以此物喻彼物,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借象征抒情:通过某一特定的形象,隐喻、暗示具有相似特征的某类事物、情感、观念的表达方法,言在此而意在彼,从个别走向一般,与比喻相 较更具整体性和抽象性。 借典故抒情:典故可以是“用事”,也可以是“用言”,前者称事典,后者称言典。但不管事典、言典,都是借古人古事故言来喻今人今事今言,抒 情言志,表明心迹。 间接抒情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课文 自然天成 融情入境 移情入境 因情造景 借事抒情 借举止抒情 借比抒情 借象征抒情 借典故抒情 朔润从之,朔游从之 在水一方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 湘夫人 聊连遥兮容与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济兮西筮 陌上桑 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 心远地自偏南山,山气 日夕佳,飞 鸟相与还 困来垂钓碧溪上 投箸不能食, 欲渡黄河冰塞川, 行路难 忽复乘舟梦日边 拔剑四顾心茫然 将等太行雪满山 长风破浪会有时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丛菊两开他日泪, 秋兴 阴 孤舟一系故园心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楣桐叶落 恨绍绵无绝 行宫见月伤心色 长恨歌 迟迟钟鼓初长夜歌耿星河欲曙夜雨闻铃断肠声 孤灯挑尽未成眠 早雁 惊恐南徒的早雁 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八声甘州 误识归舟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 鸪天 补衣 桐半死清霜后 夏挑灯夜补亦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课文 直接抒情 自然天成 融情入境 移情入境 因情造景 借事抒情 借举止抒情 借比喻抒情 借象征抒情 借典故抒情 蒹葭 朔洄从之,朔游从之 在水一方 湘夫人 聊逍遥兮容与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 济兮西筮 陌上桑 饮酒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 南山。山气 日夕佳,飞 鸟相与还 采菊 行路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等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 秋兴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 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长恨歌 此恨绵绵无绝 期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 时。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 天。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 √ 回眸一笑,宛转蛾 眉, 血泪相和流 孤灯挑尽未成眠 芙蓉如面柳如眉 早雁 惊恐南徙的早雁 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八声甘州 √ 误识归舟 鹧鸪天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 复挑灯夜补亦 补衣 梧桐半死清霜后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三杯两盏淡酒 满地黄花堆积,憔 冷冷清清,凄 雁过也,正伤 悴损,如今有谁塔 惨慘戚戚 确是旧时相识 算只有股勤,画櫥 摸鱼儿 舂又归去 蛛网,尽日惹飞累 有一句话说出 火山 一句话 来就是祸 辟防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 撑一支长蒿在星辉轻轻来 再别康桥 虹揉碎在浮藻间, 斑斓里放歌 轻轻走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沉淀着彩虹似的 梦 “我”寻找幻影中 雨巷 “丁香姑娘” 我是貧穷,我是 祖国啊,我彩爱的祖国 悲哀 我愿是一条急流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声声慢 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 三杯两盏淡酒。 雁过也,正伤心, 确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 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 摸鱼儿 算只有殷勤,画檐 蛛网,尽日惹飞絮 春又归去 √ 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 来就是祸 火山, 霹雳 再别康桥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 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 梦。 撑一支长蒿…在星辉 斑斓里放歌 轻轻来, 轻轻走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雨巷 √ “我”寻找幻影中 “丁香姑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贫穷,我是 悲哀 √ 我愿是一条急流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兼葭 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诗“最得风人深致"。 全诗结构:本文是一片意境优美、情意深长的恋歌。 诗分三章 每章首两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睎″、“蒹葭采釆,白露未己”借景起兴。蒹葭茂密,霦露髙洁,烘托岀痴情者挚热的追求和纯 三四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点明主题:深切思念,隔河企望,追寻“伊人”。 后四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砥”、“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 水中沚”描述追寻的两种境况:逆流追寻,茫茫秋水,纵横间隔,山高水复,“道阻且长”;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想迷离,“宛在水中央 两者的结果都是可望难即,“伊人”不可得。 本诗的主要抒情方法:借象征抒情 本诗的修辞手法:排比 本诗的艺术特点: 1.借景起兴,整体象征 2.腺胧含蓄,含蕴难尽(意境特点,语言特点) 3.重章叠句,一唱三叹(主要形式特点,其它形式特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化,回环往复) 本诗表达的主题(情感内容λ: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美好爱情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 本诗的中心意象及其普遍的象征意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中“伊人”飘忽不定、幻想丛生,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的感觉,引人遐想,可 以认为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伊人”指意中人,也可以认为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者;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那么这首诗 就涵容了世间一切可望难即、令人惆怅的人生情境,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失落,种种都可 以得到相似共鸣。 1.诗中重章叠句的表现方式有何作用? 答:本诗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蒹葭苍苍”到“凄凄”、“采采”’意思都是青苍一片,十分茂密,但声情却愈转愈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ε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蒹葭 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诗“最得风人深致”。 全诗结构:本文是一片意境优美、情意深长的恋歌。 诗分三章 每章首两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己”借景起兴。蒹葭茂密,霜露高洁,烘托出痴情者挚热的追求和纯 洁的感情。 三四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点明主题:深切思念,隔河企望,追寻“伊人”。 后四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砥”、“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 水中沚”描述追寻的两种境况:逆流追寻,茫茫秋水,纵横间隔,山高水复,“道阻且长”;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想迷离,“宛在水中央”。 两者的结果都是可望难即,“伊人”不可得。 本诗的主要抒情方法:借象征抒情 本诗的修辞手法:排比 本诗的艺术特点: 1. 借景起兴,整体象征 2. 朦胧含蓄,含蕴难尽(意境特点,语言特点) 3.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主要形式特点,其它形式特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化,回环往复) 本诗表达的主题(情感内容):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美好爱情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 心情。 本诗的中心意象及其普遍的象征意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中“伊人”飘忽不定、幻想丛生,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的感觉,引人遐想,可 以认为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伊人”指意中人,也可以认为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者;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那么这首诗 就涵容了世间一切可望难即、令人惆怅的人生情境,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失落,种种都可 以得到相似共鸣。 1. 诗中重章叠句的表现方式有何作用? 答:本诗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蒹葭苍苍”到“凄凄”、“采采”,意思都是青苍一片,十分茂密,但声情却愈转愈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白露为霜”到“未晞”、“未己”,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著 “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 虽然只是换了几个字,但其间微妙的变化和幽深的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 词语解释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所思念伊人:那个人一方:那 2.蓑葭 蒹葭:芦荻,芦苇 3.白露为霜 为:凝结成 4.洄从之 溯洄:逆流而上从之:追寻他 5.在水之湄 湄: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6.道阻且跻 跻:登,上升。指道路险峻,难以登上 白露为晞 8.在水之溴 涘:水边 9.宛在水中沚 沚:水中的沙滩 10.宛在水中砥 砥:水中小岛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白露为霜”到“未晞”、“未己”,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著; “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 虽然只是换了几个字,但其间微妙的变化和幽深的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 词语解释 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所思念 伊人:那个人 一方:那一边 2. 蒹葭 蒹葭:芦荻,芦苇 3. 白露为霜 为:凝结成 4. 溯洄从之 溯洄:逆流而上 从之:追寻他 5. 在水之湄 湄: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6. 道阻且跻 跻:登,上升。指道路险峻,难以登上。 7. 白露为晞 晞:干 8. 在水之涘 涘:水边 9. 宛在水中沚 沚:水中的沙滩 10. 宛在水中砥 砥:水中小岛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湘夫人 作者:屈原,代表作《离骚》、《九歌》(本篇选自九歌,根据楚地祭祀用的乐歌改写而成)、《天问》、《九章》等,创造发展了“楚辞 全文结构(思念之情的四个层次) 1.降神:写湘君似乎看到湘夫人飘然降至湘水北岸的小洲,但期约未遇,心中充满忧伤。—一期约未遇的忧伤心情 2.迎神:描写湘君对湘夫人的焦炙期待和反复追寻,表现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 3.娱神:铺叙湘君筑室水中以迎接湘夫人的情景,显示出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无比向往。 4.送神:写湘夫人终究没有来,湘君十分遗憾地将衣物投入水中,以寄托对湘夫人的思念,以及因追寻不到,故作逍遥荣与以宽解自慰的心情。 (将衣物捐弃入河水市上古祭祀水神仪式的“送神”礼仪)。 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湘君 本诗的主要情感内容:湘君对湘夫人(神恋)的深挚爱情 本诗渗透出屈原的主要精神:自己对遭受排挤、打击、流放的忧伤情绪;对社会理想、完美人格的坚执追求精神(对美好理想的执著) 本诗的主要艺术特征:浪漫主义 本诗的抒情方法总结: 1.直抒胸臆:“目眇眇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2.融情入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通过描写周围秋色来渲染浓郁的愁情 3.因情造景:“鸟何卒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通过描写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4.借举止抒情:“登白烦兮骋望”、“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谍兮醴浦”。 筑室于水中”,描写布置新房时所用的手法:铺陈——张扬湘君心中的美好爱情理想 1.试说明“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为什么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答:秋风、水波、落叶皆深秋物色,秋风送寒,秋水带凉,落叶飘零,秋风扫落叶,水波飘落叶,落叶随水波,均秋寒秋衰景象,与湘君期约不遇的 失落忧伤心情同构相生,故而能收到以秋景染愁愁更浓的艺术效果,成为千古名句。 词语解释: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波:起波,波动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湘夫人 作者:屈原,代表作《离骚》、《九歌》(本篇选自九歌,根据楚地祭祀用的乐歌改写而成)、《天问》、《九章》等,创造发展了“楚辞”。 全文结构(思念之情的四个层次): 1. 降神:写湘君似乎看到湘夫人飘然降至湘水北岸的小洲,但期约未遇,心中充满忧伤。——期约未遇的忧伤心情。 2. 迎神:描写湘君对湘夫人的焦炙期待和反复追寻,表现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 3. 娱神:铺叙湘君筑室水中以迎接湘夫人的情景,显示出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无比向往。 4. 送神:写湘夫人终究没有来,湘君十分遗憾地将衣物投入水中,以寄托对湘夫人的思念,以及因追寻不到,故作逍遥荣与以宽解自慰的心情。 (将衣物捐弃入河水市上古祭祀水神仪式的“送神”礼仪)。 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湘君 本诗的主要情感内容:湘君对湘夫人(神恋)的深挚爱情。 本诗渗透出屈原的主要精神:自己对遭受排挤、打击、流放的忧伤情绪;对社会理想、完美人格的坚执追求精神(对美好理想的执著)。 本诗的主要艺术特征:浪漫主义。 本诗的抒情方法总结: 1. 直抒胸臆:“目眇眇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2. 融情入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通过描写周围秋色来渲染浓郁的愁情。 3. 因情造景:“鸟何卒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通过描写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4. 借举止抒情:“登白烦兮骋望”、“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谍兮醴浦”。 5. “筑室于水中”,描写布置新房时所用的手法:铺陈——张扬湘君心中的美好爱情理想。 1. 试说明“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为什么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答:秋风、水波、落叶皆深秋物色,秋风送寒,秋水带凉,落叶飘零,秋风扫落叶,水波飘落叶,落叶随水波,均秋寒秋衰景象,与湘君期约不遇的 失落忧伤心情同构相生,故而能收到以秋景染愁愁更浓的艺术效果,成为千古名句。 词语解释: 1.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波:起波,波动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2.与佳期兮夕张 与:数佳期:佳人与佳期:与佳人相约会 3.鸟何卒兮频中 卒:聚集 4.夕济兮西筮 济:渡,渡过 5.事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搴:拔取遗:赠送 6.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骤:突然,一下子聊:权且 容与:从容散步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2. 与佳期兮夕张 与:数 佳期:佳人 与佳期:与佳人相约会 3. 鸟何卒兮频中 卒:聚集 4. 夕济兮西筮 济:渡,渡过 5.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搴:拔取 遗:赠送 6.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骤:突然,一下子 聊:权且 容与:从容散步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陌上桑 选自《汉乐府》,《汉乐府》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首创了五言诗。根据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大都保存于郊庙歌 辞、鼓吹曲辞、相合歌辞和杂曲歌辞之中 这首民歌将民间流行的“赞美女”、“桑林戏”、“夸女婿”三类故事融为一体,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既美丽、又坚贞、又聪 明的采桑女子形象,罗敷光彩照人的美貌,使“行者”、“少年”、“耕者”竟忘记了自己应做的事情,洋溢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间风情,同时也 反映出汉代贵族官僚仗势调戏民女的社会现实 这首民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侧面烘托 罗敷之美 2.极力铺陈 1.采桑器具的精美芳洁|先渲染环境环境氛围的绚丽,日出东方,朝霞映照 3.幽默诙谐 2.服饰的鲜明华丽 再写罗敷采桑用具的精美芳洁,服饰鲜明华丽 4.喜剧色彩 3.观者的失态 最后写旁观者为之倾倒,“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为罗敷的美貌吸引,均有所失态,忘了自己该做的事 4.夫婿的高贵 (行文笔调特色) “夸夫”情节,以官压官,对症下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表现出罗敷的聪明机智,而且增加了诗篇的喜剧色彩。 刻画罗敷的形象: 侧面烘托:美丽 2.拒绝使君“共载”:坚贞 3.“夸夫婿”:机智 这首民歌的语言特色:清新活泼,幽默俏皮 这首民歌的写作特点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3.采用喜剧手法来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陌上桑 选自《汉乐府》,《汉乐府》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首创了五言诗。根据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大都保存于郊庙歌 辞、鼓吹曲辞、相合歌辞和杂曲歌辞之中。 这首民歌将民间流行的“赞美女”、“桑林戏”、“夸女婿”三类故事融为一体,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既美丽、又坚贞、又聪 明的采桑女子形象,罗敷光彩照人的美貌,使“行者”、“少年”、“耕者”竟忘记了自己应做的事情,洋溢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间风情,同时也 反映出汉代贵族官僚仗势调戏民女的社会现实。 这首民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1. 侧面烘托 2. 极力铺陈 3. 幽默诙谐 4. 喜剧色彩 (行文笔调特色) 刻画罗敷的形象: 1.采桑器具的精美芳洁 2.服饰的鲜明华丽 3.观者的失态 4.夫婿的高贵 写罗敷之美: 先渲染环境环境氛围的绚丽,日出东方,朝霞映照 再写罗敷采桑用具的精美芳洁,服饰鲜明华丽 最后写旁观者为之倾倒,“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为罗敷的美貌吸引,均有所失态,忘了自己该做的事 “夸夫”情节,以官压官,对症下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表现出罗敷的聪明机智,而且增加了诗篇的喜剧色彩。 1. 侧面烘托:美丽 2. 拒绝使君“共载”:坚贞 3. “夸夫婿”:机智 这首民歌的语言特色:清新活泼,幽默俏皮 这首民歌的写作特点: 1.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2.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3. 采用喜剧手法来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 词语解释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隅 隅:角落 2.秦氏有好女 好女:美女 青丝为笼系 青丝:青色丝绳笼:篮子系:系篮 4.行者见罗敷 行者:过路人 5.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但:只,只是坐:因为,由于 6.五马立踟蹰 踟蹰:徘徊不前 7.问是谁家妹 姝:美丽的女子 8.东方千余骑 千余骑:众多骑马的随从 9.可直千万余 直:通“值”,价值 10.二十朝大夫 朝大夫:朝廷上的官员 1l.廉廉颇有须 廉廉:长长的 12.宁可共载不? 不:同“否 皆言夫婿殊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1. 日出东南隅 隅:角落 2. 秦氏有好女 好女:美女 3. 青丝为笼系 青丝:青色丝绳 笼:篮子 系:系篮子的绳 4. 行者见罗敷 行者:过路人 5.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但:只,只是 坐:因为,由于 6. 五马立踟蹰 踟蹰:徘徊不前 7. 问是谁家姝 姝:美丽的女子 8. 东方千余骑 千余骑:众多骑马的随从 9. 可直千万余 直:通“值”,价值 10.二十朝大夫 朝大夫:朝廷上的官员 11. 廉廉颇有须 廉廉:长长的 12. 宁可共载不? 不:同“否” 13. 皆言夫婿殊 殊:出众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l63com 饮酒 作者:陶渊明,代表作《归田园居》、《饮酒》、《读山海经》。王国维认为抒写“无我之境”的代表作。本诗是田园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功名的虚静“忘世”心态,有“大隐隐于世”的深致。——鄙弃功名,虚静忘世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等东落然见南一写静观购围影物的的数的物化“忘取心态有“物性即取“的数,一海自然。物忘我」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有“美在无意识之中”的深致。一潜心感悟,得意忘言 全诗的诗眼:心远。(分三层:“忘世”、“忘我”、“忘言”揭示“心远”的内涵和深度,三层意蕴层层推进 本诗的写作特点 1.语言质朴,富有韵味(风格特征/语言特点:平淡质朴) 意韵悠远,简洁含蓄 诗人的心态:归隐田园后超脱世俗,陶醉自然,悠然自得的心境 诗人的人生哲学:鄙弃功名,适意自然。 本诗的抒情方法: 直抒胸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借举止抒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借景抒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句辨析: 1.上下句之间有转折关系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体现诗人舍弃世俗功名利禄观念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强调“归隐在心志而不在形迹”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包涵“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心远地自偏
自考英语专科 zikaoenglish@163.com 饮酒 作者:陶渊明,代表作《归田园居》、《饮酒》、《读山海经》。王国维认为抒写“无我之境”的代表作。本诗是田园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功名的虚静“忘世”心态,有“大隐隐于世”的深致。——鄙弃功名,虚静忘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写静观周围景物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有“物性即我”的深致。——陶醉自然,物化忘我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有“美在无意识之中”的深致。——潜心感悟,得意忘言 全诗的诗眼:心远。(分三层:“忘世”、“忘我”、“忘言”揭示“心远”的内涵和深度,三层意蕴层层推进) 本诗的写作特点: 1. 语言质朴,富有韵味(风格特征/语言特点:平淡质朴) 2. 意韵悠远,简洁含蓄 诗人的心态:归隐田园后超脱世俗,陶醉自然,悠然自得的心境。 诗人的人生哲学:鄙弃功名,适意自然。 本诗的抒情方法: 1. 直抒胸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 借举止抒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 借景抒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句辨析: 1.上下句之间有转折关系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体现诗人舍弃世俗功名利禄观念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强调“归隐在心志而不在形迹”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包涵“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心远地自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