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班组姓名 课时 第周总第_课时 备课人阚老师刘老师张老师教师教法 【浪里串珠】 课题|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聪明的人是否一定能成才 果型 为“二十世纪的哥白尼”。在科学史上,只有伽利略与牛顿可与之比肩。 学 1、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和学习体会进行讨论,进而提高思辨能力和口 【材料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年幼继承家学,4岁便开始读书,由于天 习|语表达能力 目 资聪颖,又肯刻苦努力,所以选步神速。到了10岁时,他就能熟练地诵读 2、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能从他人的发言中了解其主要观点。 出《左传》《国语》等书籍。后来随父亲来到京师长安,师从古文大师孔安 目标1 国和今文大师董仲舒学习《公文尚书》《公羊春秋》,20岁时就已经奠定了 目标2 坚实的文学基础。后来他经常在游历中访问胜迹、考察风俗、搜集传说、拓 讨论 有人说,聪明的人一定能成才:也有人说,聪明的人不一定能成才。结 宽思路,为最终成为一名见多识广、学贯古今的史学家,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合方仲永的例子,就“聪明的人是否一定能成才”这个话题,开一次讨论会 【材料三】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 教师教法 【沙滩拾贝】 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1、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在下个星期三举行“聪明的人是否一定能成才”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 的辩论会,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引导学生 换其他题日。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城市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1)你所在的小组的共同观点是“聪明的人不一定能成才”,小组安通过小组【材料四】魏水康,193年出生,两岁就认识100多个汉字,4岁掌 排组员分头手机相关资料,在小组交流活动中,你的同桌说:“聪明的人不合作等方握初中文化,日岁上县属重点中学,13岁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 一定成才,方仲永天赋惊人,竞然能无师自通、五岁时就能写出文采出众、式探究问 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20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合中科 引导学生立意不错的文章。可是他没有接受后天的正轨教育,很快就沦为平庸之人题 院的研究模式被逶学。通过家人和魏永康的多年努力,现在他才过上了正常 自学,及了。”下一个发言的就是你,你会怎么说? 的普通人生活。 经分析后,你决定选择 作为补充论据,理由是: 习任务。 (2)经过小组的交流,你的小组发现搜集的材料偏少,放学后你再家 里搜集到了下面的几则材料 经过全班同学的认真筹备,今天语文课上“聪明的人是否一定能成 【材料一】爱因斯坦,到四五岁时还不会说话,他是曾经被老师视为“笨 才”的辩论会正式举行 蛋”的学生。通过努力和钻研,他在12岁时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在担 (1)老师将全班同学按各自观点分为正反两方,你是反方的四位辩手 任专利局的小职员期间,他发现了相对论,成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世界 之一,你们的观点是“聪明的人不一定能成才”,那么正方的观点则应该是 名人,他是举世公认的科学圣人,人类历史上智慧最杰出的天才,被人们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16-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班 组 姓名: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课时 第 周 总第 课时 备课人 阚老师 刘老师 张老师 教师教法 【浪里串珠】 课题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聪明的人是否一定能成才 课型 练习课 引导学生 通过小组 合作等方 式探究问 题。 为“二十世纪的哥白尼”。在科学史上,只有伽利略与牛顿可与之比肩。 【材料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年幼继承家学,4 岁便开始读书,由于天 资聪颖,又肯刻苦努力,所以进步神速。到了 10 岁时,他就能熟练地诵读 出《左传》《国语》等书籍。后来随父亲来到京师长安,师从古文大师孔安 国和今文大师董仲舒学习《公文尚书》《公羊春秋》,20 岁时就已经奠定了 坚实的文学基础。后来他经常在游历中访问胜迹、考察风俗、搜集传说、拓 宽思路,为最终成为一名见多识广、学贯古今的史学家,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材料三】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 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 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城市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材料四】魏永康,1983 年出生,两岁就认识 1000 多个汉字,4 岁掌 握初中文化,8 岁上县属重点中学,13 岁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 岁考上中 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20 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合中科 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通过家人和魏永康的多年努力,现在他才过上了正常 的普通人生活。 经分析后,你决定选择 作为补充论据,理由是: 2、经过全班同学的认真筹备,今天语文课上“聪明的人是否一定能成 才”的辩论会正式举行。 (1)老师将全班同学按各自观点分为正反两方,你是反方的四位辩手 之一,你们的观点是“聪明的人不一定能成才”,那么正方的观点则应该是 什么? 学 习 目 标 1、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和学习体会进行讨论,进而提高思辨能力和口 语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能从他人的发言中了解其主要观点。 重点 目标 1 难点 目标 2 讨论 任务 有人说,聪明的人一定能成才;也有人说,聪明的人不一定能成才。结 合方仲永的例子,就“聪明的人是否一定能成才”这个话题,开一次讨论会。 教师教法 【沙滩拾贝】 引导学生 自学,及 时完成所 布置的预 习任务。 1、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在下个星期三举行“聪明的人是否一定能成才” 的辩论会,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1)你所在的小组的共同观点是“聪明的人不一定能成才”,小组安 排组员分头手机相关资料。在小组交流活动中,你的同桌说:“聪明的人不 一定成才,方仲永天赋惊人,竟然能无师自通、五岁时就能写出文采出众、 立意不错的文章。可是他没有接受后天的正轨教育,很快就沦为平庸之人 了。”下一个发言的就是你,你会怎么说? (2)经过小组的交流,你的小组发现搜集的材料偏少,放学后你再家 里搜集到了下面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爱因斯坦,到四五岁时还不会说话,他是曾经被老师视为“笨 蛋”的学生。通过努力和钻研,他在 12 岁时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在担 任专利局的小职员期间,他发现了相对论,成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世界 名人,他是举世公认的科学圣人,人类历史上智慧最杰出的天才,被人们称
自主·合作·探究 互助·相长·共享 (2)你是辩论会组委会成员,你们将在这次辩论赛中设置哪些奖项?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下车引之 B.学而不思则罔三十而立 C.必有我师焉复到舅家,问焉D.六十而耳顺 6、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3)辩论会开始了,正方的二辩说道:“我方认为,聪明的人能够成才,司A.伤仲永》的作者是宋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 迁自幼聪颖过人,四岁诵读诗书,十岁遍读经史,最终成为赫赫有名的史学家、B.《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 文学家,这不正是说明聪明的人一定能成才吗?”这是,你作为反方二辩的出场,诞的言谈逸事。 你会怎么说? C.《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D.“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默写诗句。(6分) 寒梅着花未? (2)数声风笛离亭晚, 【扬帆弄潮】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曲折地表现出双方的惜别之情,又排除了儿女情长,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表现出鼓舞对方的英雄之气的句子是 A.绮窗(q1)着花(zhuo)华歆(xin) 人不知而不愠(yun) (4)王维《杂诗》中生动地表现了“我”急于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诗句 B.城阙(que)论语(lon)宦游人(hudn)不亦说乎(yue) C.隶耕(1i)环谒(y1)尊君在不(fbu)称前时之闻(chen) 8、综合实践。(4分) D.潇湘(xi0o)泯然(mng)日扳仲永(pon)学而不思则罔(wong 学习完课文《<论语》六则》后,老师为了让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专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门组织了一次以“交谈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加 A.不亦君子乎(道德修养高的人)/不逾矩(法度) (1)李丽想用对联的形式给本次座谈会拟一个题目,但她只想到了上联,请你帮她出 B.下车引之(牵引,拉)/本所以疑(怀疑 条下联。(2分) C.友人惭(感到惭愧)/歆辄难之(当即) 上联:聆听圣贤教诲 D.未尝识书具(曾经)/环谒于邑人(拜访) 下联 3、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2)班上的张伟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下功夫,在座读会上请你委 A.温故而知新B.忽啼求之C.尊君在不D.相委而去 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劝勉他勤奋学习。(2分) 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温故而知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 【课堂小结】 B.歆辄难之(形容词作名词,困难。) C.稍稍宾客其父(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宾客对待 小组 教师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名词作状语,每天。) 自评 评价 评价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自主·合作·探究 互助·相长·共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你是辩论会组委会成员,你们将在这次辩论赛中设置哪些奖项? (3)辩论会开始了,正方的二辩说道:“我方认为,聪明的人能够成才。司 马迁自幼聪颖过人,四岁诵读诗书,十岁遍读经史,最终成为赫赫有名的史学家、 文学家,这不正是说明聪明的人一定能成才吗?”这是,你作为反方二辩的出场, 你会怎么说?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下车引之. B.学而.不思则罔 三十而.立 C.必有我师焉. 复到舅家, 问焉. D.六十而耳.顺 6、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伤仲永》的作者是宋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 B.《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 诞的言谈逸事。 C.《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D.“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7、默写诗句。(6分) (1) , 寒梅着花未? (2) 数声风笛离亭晚, 。 (3)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曲折地表现出双方的惜别之情,又排除了儿女情长, 表现出鼓舞对方的英雄之气的句子是: , 。 ( 4 ) 王 维 《 杂 诗 》 中 生 动 地 表 现 了 “ 我 ” 急 于 了 解 故 乡 风 物 人 情 的 诗 句 是: , 。 8、综合实践。(4分) 学习完课文《六则》后,老师为了让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专 门组织了一次以“交谈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加。 (1) 李丽想用对联的形式给本次座谈会拟一个题目,但她只想到了上联, 请你帮她出一 条下联。(2分) 上联: 聆听圣贤教诲 下联: (2) 班上的张伟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在座谈会上,请你委 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劝勉他勤奋学习。( 2分) 【课堂小结】 【扬帆弄潮】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绮.窗(qǐ) 着.花(zhuó) 华歆.(xīn) 人不知而不愠.(yùn) B. 城阙.(què) 论.语(lùn) 宦.游人(huàn) 不亦说.乎(yuè) C. 隶.耕(lì) 环谒.(yì) 尊君在不.(fǒu) 称.前时之闻(chèn) D. 潇.湘(xiāo) 泯.然(mǐng) 日扳.仲永(pā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不亦君子..乎(道德修养高的人)/不逾矩. (法度) B.下车引.之(牵引,拉)/本所以疑.(怀疑) C.友人惭. (感到惭愧)/歆辄.难之(当即) D.未尝.识书具(曾经)/环谒.于邑人(拜访) 3、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 A.温故而知新 B.忽啼求之 C.尊君在不 D.相委而去 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温故而知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 B.歆辄难之(形容词作名词,困难。) C.稍稍宾客其父(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宾客对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名词作状语,每天。) 学生 自评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班组姓名 2经过全所同学射认真筹备,今天的文课上“聪明的 压例:我方坚持认为聪明的人不一定能成才。 对方辩友所举的司马迁的事例,对此我想说的 是,虽然可马迁小时候土分眼明,但是忘了他 经过分析后,你决定选择材丰 上几岁时拜名师,二十岁起开始游历,这为也最 据,理由是:材料一出了勤 终能够成为一名见多识广学贯古今的史学家 二说明天献加努力可以成才,材 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所以我要说,可马迁足通过 实受人贫识,材料四中的 名师措导和个人努力成才的,光靠聪明是不会成 A,但独立能方太差,影响了他的发,正好印证例:延家队伍,口才奖,佳风度关, (2)工“明的人不一定能成才二的观点 2,单且置 7.默写诗句。(6分 下联:培养聪明才智 (1)未日偷定有,梅着花未? 2)班上的张伟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 (2)数声风笛离亭晚,君的著我 夫。在座谈会上,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井劝勉他勤奋学 3)王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曲折地表现出双方的惜别之情 习。(2分) 又排除了儿女情长,表现出鼓舞对方的英雄之气的句子是 小佛男中。你者底聪明。大积都你辆有出众的人。如 无为在成导,儿女中 要你能够把肴力仓部段入别中习中,你的或续一定食有大幡度 (4)王维《杂诗》中生动地表现了“我”急于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诗句 是,后自故步·在如故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16-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班 组 姓名: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 2 (3) 扬帆弄潮 1-6ABCBAC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