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承天夜游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思路目标 积累重点词句 理解感悟课文 朗读背诵课文 课外拓展延伸 作业训练巩固
思路目标 • 积累重点词句 • 理解感悟课文 • 朗读背诵课文 • 课外拓展延伸 • 作业训练巩固
如承天夜游 解题 “记”是d垡鲦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 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 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承天寺 位于银川市城西承天寺内, 俗称“西塔”,是西夏王朝 的主要佛寺。始建于1050年, 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塔 通高645米,异常俊秀挺拔
承 天 寺 塔 位于银川市城西承天寺内, 俗称“西塔”,是西夏王朝 的主要佛寺。始建于1050年, 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塔 通高64.5米,异常俊秀挺拔。 解题 随笔式小品文 记承天寺夜游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 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 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忠个 作者简介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 家。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在诗词、散文方面 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 弟苏辙并称为“三 苏家 为“唐宋八大 之一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 家。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在诗词、散文方面 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 弟苏辙并称为“三 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作者简介
背景 苏轼生活的时代 A介绍大兴“新法”,改革之 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 安石“新法”而被调离 出京。神宗元丰二年 (1079年),因御史 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 诗讽刺了“新法”而被 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 名的“乌台谤案”(鸟 台,指当时的御史府)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 使
苏轼生活的时代 大兴“新法”,改革之 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 安石“新法”而被调离 出京。神宗元丰二年 (1079年),因御史 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 诗讽刺了“新法”而被 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 名的“乌台诗案”(乌 台,指当时的御史府)。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 使。 背景 介绍
背景 A介绍 苏轼以犯人身份 贬黄州,无薪俸,故 租50亩荒地经营,有 诗日:“不令寸土闲, 饥寒未知免。”“去 年东壞拾瓦砾,自种 黄桑三百尺。今年刈 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 如墨。"又有“自笑 平生为口忙”之句
苏轼以犯人身份 贬黄州,无薪俸,故 租50亩荒地经营,有 诗曰:“不令寸土闲, 饥寒未知免。”“去 年东坡拾瓦砾,自种 黄桑三百尺。今年刈 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 如墨。”又有“自笑 平生为口忙”之句。 背景 介绍
试读记承天寺夜游 听读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 轼 试读 听读
字音强化 sun ql zao xIng 遂 寝 藻 荇 柏
遂 寝 藻 荇 柏 字音强化 suì qǐn zǎo xìng bǎi
予奏榄理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节奏梳理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 / / / / / /
记承天寺夜游自主释词译句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 轼 自主释词译句 ⑤ ① ② ③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