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苏 轼 记承天寺夜游 ●
1、加点词语译解: ①月色入户 ②欧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③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只不过 耳:罢了 2、句子翻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的月光 之中,“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在一起,原来是那竹子和 柏树的影子
• 1、加点词语译解: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相与步于中庭: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句子翻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门 高兴的样子 共同,一起 但:只不过 耳:罢了 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的月光 之中,“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在一起,原来是那竹子和 柏树的影子
课文层次结构: ①叙事 夜游承天寺的缘起(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 ·②写景 皎洁的月光 清澈的池水 庭院月色如水 斑驳的树影 喻交错的水草 ③感慨 月光、竹柏时时处处都有,唯独此时此地自 己二人觉得分外动情(无事可做、无聊度日的自嘲)
课文层次结构: • 叙事—— 夜游承天寺的缘起(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 • 写景—— 清澈的池水 交错的水草 • 感慨 —— 月光、竹柏时时处处都有,唯独此时此地自 己二人觉得分外动情 庭院月色如水 喻 皎洁的月光 斑驳的树影 (无事可做、无聊度日的自嘲)
主旨探析 1、都准备睡觉了,时间应该不早了,作者和张怀民为什么还会有心 思和精力去庭院中散步赏月呢?(从文中找一个字作答) 3、作者夜半和友人一起去散步赏月,真的完全是因为生活闲适、为 美好的月光所吸引吗?如果不是,那还有什么原因?(提示:注意课 文195页注释⑨,想想21课中柳宗元的遭遇和心情。) 描绘了在承 /多 天寺夜游时 官职被贬,无事可做,无聊度日看到的月下 美景,抒发 了自己壮志 愤懑、自嘲、乐观豁达 难酬的苦闷
主旨探析: • 1、都准备睡觉了,时间应该不早了,作者和张怀民为什么还会有心 思和精力去庭院中散步赏月呢?(从文中找一个字作答) 3、作者夜半和友人一起去散步赏月,真的完全是因为生活闲适、为 美好的月光所吸引吗?如果不是,那还有什么原因?(提示:注意课 文195页注释⑨, 想想21课中柳宗元的遭遇和心情。) 闲 人 情 官职被贬,无事可做,无聊度日 愤懑 描绘了在承 天寺夜游时 看到的月下 美景,抒发 了自己壮志 难酬的苦闷 心情。 、自嘲 、乐观豁达
课堂练习 揣摩下列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欢喜) 2:念无与为乐者。(失落)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兴奋) 4:何夜无月?何处无个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达观、被贬的悲凉) 一个疑问:承天寺的庭院中除了竹子和柏树之外应该还有别的事 物吧,为何作者笔下只有竹子和柏树呢? (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借景 抒情,表达了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谊
课堂练习: 一、揣摩下列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2:念无与为乐者。 • 3: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 4: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二、一个疑问:承天寺的庭院中除了竹子和柏树之外应该还有别的事 物吧,为何作者笔下只有竹子和柏树呢? (欢喜 ) (失落) (兴奋)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达观、被贬的悲凉) (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借景 抒情,表达了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谊
作业 1、完成家庭作业。 2、默写课文及翻译。 3、21、23、24课都是同类型的文章,试比 较其异同
作业: 1、完成家庭作业。 2、默写课文及翻译。 3、21、23、24课都是同类型的文章,试比 较其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