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2、明确高考试题有关考查表达 技巧的命题特点。3、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练习、归纳 【把脉高考】诗歌表达技巧是历年高考考査的重要内容之一(09年10套试题考查), 但学生得分率不高。对近几年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归纳,我们发现在诗歌 鉴赏的五个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中,评价作者的 观点态度考得最少,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 【备考策略】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 艺术手法,或艺术特色)。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表达效果? 、知识储备: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提高得分 率,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一般可以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抒情手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 或愁绪。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方式,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诗人把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一般情况是乐景 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李白的《黄鹤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 长江天际流。”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 随水长流,滚滚江水犹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2)、托物言志(又叫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 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 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借以表达作者刚 烈、不屈不挠和髙风亮节的品格;“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 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借以表达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和 高洁情操的决心。一般是咏物诗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2、明确高考试题有关考查表达 技巧的命题特点。3、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练习、归纳 【把脉高考】诗歌表达技巧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09 年 10 套试题考查), 但学生得分率不高。对近几年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归纳,我们发现在诗歌 鉴赏的五个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中,评价作者的 观点态度考得最少,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 【备考策略】 一、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 艺术手法,或艺术特色)。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表达效果? 二、知识储备: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提高得分 率,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一般可以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抒情手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 或愁绪。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方式,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诗人把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一般情况是乐景 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李白的《黄鹤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 长江天际流。”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 随水长流,滚滚江水犹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2)、托物言志(又叫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 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 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借以表达作者刚 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 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借以表达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和 高洁情操的决心。一般是咏物诗
(3)、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 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这首诗抒写的是有关读书的意义和情趣。通篇 借“方塘”见意,把人的大脑比喻“方塘”,把大脑中的知识比作“天光云影”, 以塘清是活水注入,比喻人们要想保持大脑有鲜活的思维,就应当不断地从书中汲 取知识。一般是哲理诗。 (4)、叙事抒情: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 者的内心感受。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 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暗示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 表达抗金复国的决心。 (5)、用典抒情: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 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 操的《短歌行》)“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姜 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 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 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6)、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谕当朝。如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 禹锡的《石头城》)。 (二)、描写手法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注伦送我情”。反衬又 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在诗歌欣赏中,虚 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 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 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 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 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 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 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 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 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
(3)、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 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这首诗抒写的是有关读书的意义和情趣。通篇 借“方塘”见意,把人的大脑比喻“方塘”,把大脑中的知识比作“天光云影”, 以塘清是活水注入,比喻人们要想保持大脑有鲜活的思维,就应当不断地从书中汲 取知识。一般是哲理诗。 (4)、叙事抒情: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 者的内心感受。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 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暗示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 表达抗金复国的决心。 (5)、用典抒情: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 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 操的《短歌行》)“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姜 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 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 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6)、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谕当朝。如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 禹锡的《石头城》)。 (二)、描写手法: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注伦送我情”。反衬又 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在诗歌欣赏中,虚 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 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 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 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 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 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 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 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 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
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 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 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 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 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3)、 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 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 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髙挂柳梢。再看看诗歌中的“实”。在中国画中, 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 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 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 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 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 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 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 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 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 昔盛今衰的感慨。 动静结合就是指对事物或景物作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构成一 种情趣。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一静一动,意境雄 浑开阔。 4、正侧面结合就是对描写的事物形象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如《陌上桑》中的罗 敷的形象,就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见到罗敷时的表现来把罗敷的美丽展 示了出来,这比直接的正面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修辞手法 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 加形象生动。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 天门山》)以船的一部分“帆”借代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 贺《南园》)“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 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 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 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 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3)、 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 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 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再看看诗歌中的“实”。在中国画中, 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 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 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 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 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 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 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 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 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 昔盛今衰的感慨。 3、动静结合就是指对事物或景物作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构成一 种情趣。如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一静一动,意境雄 浑开阔。 4、正侧面结合就是对描写的事物形象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如《陌上桑》中的罗 敷的形象,就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见到罗敷时的表现来把罗敷的美丽展 示了出来,这比直接的正面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三)、修辞手法: 1.比喻 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 加形象生动。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 2.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 天门山》) 以船的一部分“帆”借代船。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 贺《南园》 )“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 3.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春望》) 4.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 氛。“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将进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 浦歌》) 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反问加强语气。“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 煜《虞美人》) 8.双关意在言外,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使语言更加含蓄、风 趣。“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9.对比让事物、形象突岀,情感表现更鲜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我情。”(李白《赠汪伦》) 10.比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诗经》) 三、解题技巧: (一)、答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二)、答题步骤: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 诗句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考题范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赏析】第一句,不说“鸡唱”,不说“晨起”,不说“开门”,不说“整车”或“动 征铎”,而主人公已在旅途行进。“行”得特别“早”,既不是用“未五更”之类的语 言说出,又不是用“流萤”、“栖禽”、“渔灯”、“戍火”、“残月”之类来烘托而是通 过诗人的感觉准确地表现出来。“驼褐”,是一种用兽毛(不一定是驼毛)制成的上衣 露水不易湿透:诗人穿上此衣,其上路之早可见。而“露侵驼褐”,以至于感到“晓 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第二句,诗人不写“月”而写“星斗”。“星斗阑干分 外明”,这是颇有特征性的景象。“阑干”,纵横貌。古人往往用“阑干”形容星斗
《春望》 ) 4.夸张 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 氛。“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将进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 浦歌》) 5.对偶 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反问 加强语气。“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7.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 煜《虞美人》) 8.双关 意在言外,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使语言更加含蓄、风 趣。“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9.对比 让事物、形象突出,情感表现更鲜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我情。”(李白《赠汪伦》) 10.比兴 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诗经》) 三、解题技巧: (一)、答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二)、答题步骤: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 诗句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考题范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赏析】第一句,不说“鸡唱”,不说“晨起”,不说“开门”,不说“整车”或“动 征铎”,而主人公已在旅途行进。“行”得特别“早”,既不是用“未五更”之类的语 言说出,又不是用“流萤”、“栖禽”、“渔灯”、“戍火”、“残月”之类来烘托而是通 过诗人的感觉准确地表现出来。“驼褐”,是一种用兽毛(不一定是驼毛)制成的上衣, 露水不易湿透;诗人穿上此衣,其上路之早可见。而“露侵驼褐”,以至于感到“晓 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第二句,诗人不写“月”而写“星斗”。“星斗阑干分 外明”,这是颇有特征性的景象。“阑干”,纵横貌。古人往往用“阑干”形容星斗
如“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之类。月明则星稀,“星斗阑干”’而且“分外明”,说明 这是阴历月终(即所谓“晦日”)的夜晚。此其一。露,那是在下半夜晴朗无风的情 况下才有的。晴朗无风而没有月,“星斗”自然就“阑干”、就“明”,写景颇为确切、 细致。此其二。更重要的还在于写“明”是为了写“暗”。黎明之前,由于地面的景 物比以前“分外”暗,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衬得“分外”明。第三句“寂寞小 桥和梦过”,可以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以梦与“寂寞小桥”结合, 意象丰满,令人玩索不尽。赶路而作梦,一般不可能是“徒步”。独自骑马,一般也 不敢放心地作梦。明乎此,则“寂寞小桥”竟敢“和梦过”,其人在马上,而且有人 为他牵马,不言可知。第一句不诉诸视觉,写早行之景;却诉诸感觉,写寒意袭人, 这是耐人寻味的。联系第三句,这“味”也不难寻。过“小桥”还在做梦,说明主 人公起得太“早”,觉未睡醒,一上马就迷糊过去了。及至感到有点儿“寒”,才耸 耸肩,醒了过来,原来身上湿漉漉的;一摸,露水已侵透了“驼褐”。睁眼一看,“星 斗阑干分外明”,离天亮还远呢!于是又合上惺忪睡眼,进入梦乡。既进入梦乡,又 怎么知道在过桥呢?就因为他骑着马。马蹄踏在桥板上发出的响声惊动了他,意识到 在过桥,于是略开睡跟,看见桥是个“小”桥,桥外是“稻”田,又朦朦胧胧, 进入半睡眠状态。第一句写感觉,第二句写视觉;三四两句,则视觉、感觉、听觉 并写。先听见蹄声响亮,才略开睡眼;“小”桥和“稻”田,当然是看见的。而“稻 田深处草虫鸣”,则是“和梦”过“小桥”时听见的。正像从响亮的马蹄声意识到过 桥”一样,“草虫”的鸣声不在桥边、而在“稻田深处”,也是从听觉判断出来的。 诗人在这里也用了反衬手法。“寂寞小桥和梦过”,静中有动;“稻田深处草虫鸣 寂中有声。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梦”过桥,这静中之动 更反衬出深夜的沉静,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才会感到“寂寞”。“寂 寞”所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因身外“无人”而引起的孤独感。而“无人”,在这里 又表现天色尚“早”。“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层意思,就是因四周“无声”而引起的 寂寥感。而“无声”,在这里也表现天色尚“早”,比齐己《江行晓发》所写的“鸟 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要“早”得多。这首诗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表现在诗 人通过感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说是 夜行”)图。读者通过“通感”与想象,主人公在马上摇晃,时醒时睡,时而睁眼 看地,时而仰首看天,以及凉露湿衣、虫声入梦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态变化,都宛然 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动或静的一切景物特征,也一一展现眼前。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 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 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如“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之类。月明则星稀,“星斗阑干”,而且“分外明”,说明 这是阴历月终(即所谓“晦日”)的夜晚。此其一。露,那是在下半夜晴朗无风的情 况下才有的。晴朗无风而没有月,“星斗”自然就“阑干”、就“明”,写景颇为确切、 细致。此其二。更重要的还在于写“明”是为了写“暗”。黎明之前,由于地面的景 物比以前“分外”暗,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衬得“分外”明。第三句“寂寞小 桥和梦过”,可以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以梦与“寂寞小桥”结合, 意象丰满,令人玩索不尽。赶路而作梦,一般不可能是“徒步”。独自骑马,一般也 不敢放心地作梦。明乎此,则“寂寞小桥”竟敢“和梦过”,其人在马上,而且有人 为他牵马,不言可知。第一句不诉诸视觉,写早行之景;却诉诸感觉,写寒意袭人, 这是耐人寻味的。联系第三句,这“味”也不难寻。过“小桥”还在做梦,说明主 人公起得太“早”,觉未睡醒,一上马就迷糊过去了。及至感到有点儿“寒”,才耸 耸肩,醒了过来,原来身上湿漉漉的;一摸,露水已侵透了“驼褐”。睁眼一看,“星 斗阑干分外明”,离天亮还远呢!于是又合上惺忪睡眼,进入梦乡。既进入梦乡,又 怎么知道在过桥呢?就因为他骑着马。马蹄踏在桥板上发出的响声惊动了他,意识到 在过桥,于是略开睡跟,看见桥是个“小”桥,桥外是“稻” 田,又朦朦胧胧, 进入半睡眠状态。第一句写感觉,第二句写视觉;三四两句,则视觉、感觉、听觉 并写。先听见蹄声响亮,才略开睡眼;“小”桥和“稻”田,当然是看见的。而“稻 田深处草虫鸣”,则是“和梦”过“小桥”时听见的。正像从响亮的马蹄声意识到过 “桥”一样,“草虫”的鸣声不在桥边、而在“稻田深处”,也是从听觉判断出来的。 诗人在这里也用了反衬手法。“寂寞小桥和梦过”,静中有动;“稻田深处草虫鸣”, 寂中有声。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梦”过桥,这静中之动 更反衬出深夜的沉静,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才会感到“寂寞”。“寂 寞”所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因身外“无人”而引起的孤独感。而“无人”,在这里 又表现天色尚“早”。“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层意思,就是因四周“无声”而引起的 寂寥感。而“无声”,在这里也表现天色尚“早”,比齐己《江行晓发》所写的“鸟 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要“早”得多。这首诗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表现在诗 人通过感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说是 “夜行”)图。读者通过“通感”与想象,主人公在马上摇晃,时醒时睡,时而睁眼 看地,时而仰首看天,以及凉露湿衣、虫声入梦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态变化,都宛然 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动或静的一切景物特征,也一一展现眼前。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 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 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高考真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09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 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 支流中有汨罗江 【赏析】本曲以端午节为载体,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描画出一幅热闹 繁忙的景象,与下片的“无人解”形成鲜明对比。但沅湘之水却把作者带入了历史, 通过纪怀屈原抒发自己对元朝覆灭的感伤和不仕明朝的节烈,“空惆怅,谁复吊沅 湘”、“《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等诗句传达就是作者的伤感失落,而“往事 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则表明了作者对元朝的忠贞决心。“树转午阴凉” 以景结情,情在景中,是古诗词的常用收尾法。可以收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 青”的余韵缭绕的效果。作者的悲观绝望之情溢于言表。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 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 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解析】本题是对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谁 复吊沅湘”、“树转午阴凉”,含义不难理解。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答案】手法:对比。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 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 且简析合理也可) 【解析】本题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对比或衬托应该说是准确的,但题目说的是“最 突出的表现手法”,那么。“用典”算不算呢?本人认为应该可以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9福建卷)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高考真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09 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 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 支流中有汨罗江。 【赏析】本曲以端午节为载体,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描画出一幅热闹 繁忙的景象,与下片的“无人解”形成鲜明对比。但沅湘之水却把作者带入了历史, 通过纪怀屈原抒发自己对元朝覆灭的感伤和不仕明朝的节烈,“空惆怅,谁复吊沅 湘”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等诗句传达就是作者的伤感失落,而“往事 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则表明了作者对元朝的忠贞决心。“树转午阴凉”, 以景结情,情在景中,是古诗词的常用收尾法。可以收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 青”的余韵缭绕的效果。作者的悲观绝望之情溢于言表。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 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 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解析】本题是对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谁 复吊沅湘”、“树转午阴凉”,含义不难理解。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答案】手法:对比。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 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 且简析合理也可) 【解析】本题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对比或衬托应该说是准确的,但题目说的是“最 突出的表现手法”,那么。“用典”算不算呢?本人认为应该可以。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9 福建卷)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赏析】译文:我坐船在江上行驶,极目远眺,夜色笼罩在岸边的芦苇上,一片苍茫。 雪已残,雁声断了,新月初升,潮水汹涌,蓝天照到水面,好象天已到尽头。船行 驶在映着树梢的江面上,好象船跟着树梢在前行。我离开家已将几个夜晩了。这时, 船工在划桨时尽情地唱着渔歌,我却因离家多时听起来感到厌烦。赏析:“暝色蓑葭 外,苍茫旅眺情”。蒹葭苍茫,这让我们想起了《诗经·蒹葭》篇中的句子“蒹葭苍 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其中对水中伊人的思慕和追寻成了后世诗人 心中一个永恒的情节。因为“道阻且长”,伊人可望不可即,所以才成为永恒。这伊 人并不专指情人,也可以是家人、朋友,有时还指皇帝,而更多的时候指的则是诗 人心中的理想。只有理想才真正具备这种因可望不可即而成为人们永恒追求的特性。 严羽对于江边丛生的蒹葭所造成的苍茫境界颇为敏感,蒹葭是他诗中的常客,在他 的《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中有这样的句子:“明发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鸟去迟”。都是“旅情”,一思家乡亲人,一思旅中好友。 然而无论思念的对象如何变化,思念的媒介却是一如既往,这就是“蒹葭”。而傍晩 的“暝色”更为丛丛蒹葭增添了苍茫之感,也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和疑问:“日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作者并非不知道自己的乡关何处,只是因避乱才 来到江楚,有家而不能归比无家可归更痛苦。“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古人喜 欢有残断的意象来传达心中的无奈和绝望,如“残月”、“笛声残”“梦断”、“肠断” 等等。残雪本是天气转暖春将至的信息,应该是喜讯,可春节又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而诗人却有家不能归,不仅不能归,就连传书的大雁都断绝了。诗人的希望和绝望 尽在其中了。“新月带潮生”一句,使我们很容易想起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 化用的痕迹很明显。但与“残雪和梦断”对仗的却极为工整,于此我们可见诗人的 功力。明月与蒹葭一样,都是蕴含相思的意象,而用明月寄相思在古诗中更为常见 和频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为何时?“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 满江树”,乘月而归,古今几人?大概没有吧!如果能够乘月而归,那份喜悦也早已 把月亮给淹没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既然雁声已断,不能传书 所以只能许愿与月,托它打探故乡的消息了。“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舟中远 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 隐约约缓缓后退。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呢?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离家的日子,诗人是每天都在心头盘算的。天天盘算 着,日子一长也就茫然了,“今几宿”的疑问,一则说明诗人离家之久,二则表明诗 人心中盘算着回家的次数之频。桨声一如游子心中的离家悲歌,一声声、一阵阵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赏析】译文:我坐船在江上行驶,极目远眺,夜色笼罩在岸边的芦苇上,一片苍茫。 雪已残,雁声断了,新月初升,潮水汹涌,蓝天照到水面,好象天已到尽头。船行 驶在映着树梢的江面上,好象船跟着树梢在前行。我离开家已将几个夜晚了。这时, 船工在划桨时尽情地唱着渔歌,我却因离家多时听起来感到厌烦。赏析:“暝色蒹葭 外,苍茫旅眺情”。蒹葭苍茫,这让我们想起了《诗经·蒹葭》篇中的句子“蒹葭苍 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其中对水中伊人的思慕和追寻成了后世诗人 心中一个永恒的情节。因为“道阻且长”,伊人可望不可即,所以才成为永恒。这伊 人并不专指情人,也可以是家人、朋友,有时还指皇帝,而更多的时候指的则是诗 人心中的理想。只有理想才真正具备这种因可望不可即而成为人们永恒追求的特性。 严羽对于江边丛生的蒹葭所造成的苍茫境界颇为敏感,蒹葭是他诗中的常客,在他 的《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中有这样的句子:“明发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鸟去迟”。都是“旅情”,一思家乡亲人,一思旅中好友。 然而无论思念的对象如何变化,思念的媒介却是一如既往,这就是“蒹葭”。而傍晚 的“暝色”更为丛丛蒹葭增添了苍茫之感,也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和疑问:“日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作者并非不知道自己的乡关何处,只是因避乱才 来到江楚,有家而不能归比无家可归更痛苦。“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古人喜 欢有残断的意象来传达心中的无奈和绝望,如“残月”、“笛声残”、“梦断”、“肠断” 等等。残雪本是天气转暖春将至的信息,应该是喜讯,可春节又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而诗人却有家不能归,不仅不能归,就连传书的大雁都断绝了。诗人的希望和绝望 尽在其中了。“新月带潮生”一句,使我们很容易想起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 化用的痕迹很明显。但与“残雪和梦断”对仗的却极为工整,于此我们可见诗人的 功力。明月与蒹葭一样,都是蕴含相思的意象,而用明月寄相思在古诗中更为常见 和频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为何时?“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 满江树”,乘月而归,古今几人?大概没有吧!如果能够乘月而归,那份喜悦也早已 把月亮给淹没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既然雁声已断,不能传书, 所以只能许愿与月,托它打探故乡的消息了。“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舟中远 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 隐约约缓缓后退。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呢?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离家的日子,诗人是每天都在心头盘算的。天天盘算 着,日子一长也就茫然了,“今几宿”的疑问,一则说明诗人离家之久,二则表明诗 人心中盘算着回家的次数之频。桨声一如游子心中的离家悲歌,一声声、一阵阵
把心都敲碎了,更敲倦了。“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严羽《和上官伟 长芜城晩眺》)。虽然棹歌已听厌,但回家的路却“迢迢”;纵然厌听,但还是得遥遥 无期的听下去。人生,注定是一次永无归途的苦旅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参考答案】(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 声便心生厌倦。 【解析】本道试题考査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鉴赏 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 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参考答案】(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 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解析】本道试题考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鉴 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1)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 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 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 域为颔联,“情”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 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 3、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09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 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 无个人瞧 【赏析】译文:看秦淮河上,旧日小屋小窗,如今眼前,一派破败模样。叹窗纸扯 碎,风中沙沙作响,门槛尽坏,对面潮落潮涨。怎不让人望穿眼,愁断肠。当年红 粉娥眉俏娇娘,今日箫断笙哑无声响。船头灯都灭,冷清里度个端午。门前酒旗 收,无聊中过个重阳。飘飘白鸟飞旋,滔滔绿水满江。嫩菊花新开放,只有蝶流连 徜徉,新红叶恰经霜,都没人上眼打量!赏析:《折桂令.问秦淮》出自孔尚任的《哀 江南》,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教材所选的七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 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 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 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而试题材料选自第四支曲子【折 桂令】,写写苏昆生重访秦淮的所见所感,突出南京荒凉残败的景象,表达了昔盛今
把心都敲碎了,更敲倦了。“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严羽《和上官伟 长芜城晚眺》)。虽然棹歌已听厌,但回家的路却“迢迢”;纵然厌听,但还是得遥遥 无期的听下去。人生,注定是一次永无归途的苦旅。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参考答案】⑴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 声便心生厌倦。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 D,鉴赏 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 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参考答案】⑵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 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 D,鉴 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⑴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 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 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 域为颔联,“情”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 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 3、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09 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 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 无个人瞧。 【赏析】译文:看秦淮河上,旧日小屋小窗,如今眼前,一派破败模样。叹窗纸扯 碎,风中沙沙作响,门槛尽坏,对面潮落潮涨。怎不让人望穿眼,愁断肠。当年红 粉娥眉俏娇娘,今日箫断笙哑无声响。 船头灯都灭,冷清里度个端午。门前酒旗 收,无聊中过个重阳。飘飘白鸟飞旋,滔滔绿水满江。嫩菊花新开放,只有蝶流连 徜徉,新红叶恰经霜,都没人上眼打量!赏析:《折桂令.问秦淮》出自孔尚任的《哀 江南》,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教材所选的七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 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 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 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而试题材料选自第四支曲子【折 桂令】,写写苏昆生重访秦淮的所见所感,突出南京荒凉残败的景象,表达了昔盛今
衰的感慨。第一问:“黄花”指菊花,“红叶”是树叶经秋霜染成,再看有“嫩、新” 的暗示,所以应该是写的初秋景象。第二问:“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 瞧”写出了江山依旧,人事不存,黄花、红叶无人赏的冷清寂寞。既然是重访,对 比以前灯红酒绿、游人如织的秦淮河,歌唱者自然会心生昔盛今衰的感慨。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借代,反问。 【解析】“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箫声,均属借代;“何处笙箫?”自然是反 问。“粉黛”在课文中有注释“借指歌伎”’即使没看课文注释也应该知道属借代, 因为在所学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类似的情况还不在少数,与“粉黛”类似的有《柳 毅传》“娥眉不舒”中的“娥眉”,课文也有注释,代指漂亮女子,其它有“红颜 倾国”等都是代美女。与“笙箫”类似的有“丝竹、胡琴、羌笛”大诗句中常代音 乐 (②)、“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 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 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9湖北卷)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赏析】译文:一场秋雨过后,天空上下清澈,天光水色连成一片,临雨之门户都 格外的清净。岸边也因雨的冲刷而平整。浮萍冲破水面之处可以见到山的倒影(雨 后水清)小船归来可以听到划破水草的声音(以动称静,反衬)到无相院寻找僧人, 可是僧人都往尘世里去了(不在院内)过桥人好像在镜子中行走一样(鉴:镜子) 已凭着暂时的秋雨增添了一些秋色,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他恣意的长高,使人 领略不到深潭月影。赏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 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豪迈壮阔,气势不凡。此诗首句即从孟诗 来,但意在写静谧之景,且能与全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其善于借鉴。首句 既点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虚,下面则就水来写,紧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 样的安静,没有人声,甚至没有一丝微风,所以溪面上波纹不起。颔联写得非常细
衰的感慨。 第一问:“黄花”指菊花,“红叶”是树叶经秋霜染成,再看有“嫩、新” 的暗示,所以应该是写的初秋景象。 第二问:“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 瞧”写出了江山依旧,人事不存,黄花、红叶无人赏的冷清寂寞。既然是重访,对 比以前灯红酒绿、游人如织的秦淮河,歌唱者自然会心生昔盛今衰的感慨。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借代,反问。 【解析】“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箫声,均属借代;“何处笙箫?”自然是反 问。“粉黛” 在课文中有注释“借指歌伎”,即使没看课文注释也应该知道属借代, 因为在所学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类似的情况还不在少数,与“粉黛”类似的有《柳 毅传》“娥眉不舒”中的“娥眉”,课文也有注释,代指漂亮女子,其它有“红颜、 倾国”等都是代美女。与“笙箫”类似的有“丝竹、胡琴、羌笛”大诗句中常代音 乐。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 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 “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9 湖北卷)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赏析】译文:一场秋雨过后,天空上下清澈,天光水色连成一片,临雨之门户都 格外的清净。岸边也因雨的冲刷而平整。浮萍冲破水面之处可以见到山的倒影(雨 后水清)小船归来可以听到划破水草的声音(以动称静,反衬)到无相院寻找僧人, 可是僧人都往尘世里去了(不在院内)过桥人好像在镜子中行走一样(鉴:镜子)。 已凭着暂时的秋雨增添了一些秋色,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他恣意的长高,使人 领略不到深潭月影。赏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 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豪迈壮阔,气势不凡。此诗首句即从孟诗 来,但意在写静谧之景,且能与全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其善于借鉴。首句 既点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虚,下面则就水来写,紧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 样的安静,没有人声,甚至没有一丝微风,所以溪面上波纹不起。颔联写得非常细
致。水面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水底小虫或游鱼微动,使得浮萍绽开,随意一瞥 竟映出山影;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虫儿活动时的 口口窣窣的声响。这两句,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 命力量的无所不在。颈联照应题面“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 中表现物我两忘,是诗歌境界的进一步深化。末联回应“积水涵清”,以担心芦苇长 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使我们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 无禅语,此诗的高明之处就在此。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意 谓他在词中写过三句带“影”的名句。其实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 水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归朝 欢》:“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木兰花》: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应该说,此诗“浮萍破处见山影”也一样精 彩。看起来,这位作者在词和诗上的追求是一致的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 诗句,并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 影(或芦影)。 【解析】第一小题:明写好找,暗写相对难些。“暗写”也就是侧面描写,结合诗歌 和平时所学,一般不难判断。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 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通过“几处”、“新燕”、“浅草”等表现“早”。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 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 的“静”字。 【解析】题目考査写景的手法、角度。考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从修辞、写景的 顺序、角度、炼字等方面作答。 【知识卡片】 表达方式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 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 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江月 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
致。水面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水底小虫或游鱼微动,使得浮萍绽开,随意一瞥, 竟映出山影;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虫儿活动时的 □□窣窣的声响。这两句,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 命力量的无所不在。颈联照应题面“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 中表现物我两忘,是诗歌境界的进一步深化。末联回应“积水涵清”,以担心芦苇长 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使我们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 无禅语,此诗的高明之处就在此。 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意 谓他在词中写过三句带“影”的名句。其实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 水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归朝 欢》:“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木兰花》: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应该说,此诗“浮萍破处见山影”也一样精 彩。看起来,这位作者在词和诗上的追求是一致的。 (1) 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 诗句,并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 影(或芦影)。 【解析】第一小题:明写好找,暗写相对难些。“暗写”也就是侧面描写,结合诗歌 和平时所学,一般不难判断。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 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通过“几处”、“新燕”、 “浅草”等表现“早”。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 分) 【参考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 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 的“静”字。 【解析】题目考查写景的手法、角度。考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从修辞、写景的 顺序、角度、炼字等方面作答。 【知识卡片】 一、表达方式 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 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 事。 2、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 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