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设计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导航 知识体系构建 自转特点 公转特点 黄赤交角 回归运动 基本特征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交替 时差 自转的 地球 公转的 地理意义 的运动 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 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导航 知识体系构建
导航 专题归纳突破 专题一太阳光照图 的判读 N N N 1光照图的常见类型 (1)侧视图:一般北极 太阳光线 太阳光线 太→阳光→线 在上,南极在下;晨昏 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 图1 图2 图3 垂直,并平分赤道
导航 专题 一 太阳光照图 的判读 1.光照图的常见类型 (1)侧视图 :一般北极 在上 ,南极在下 ;晨昏 线为直线 ,与太阳光线 垂直 ,并平分赤道。 专题归纳突破
导航 (2)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一般为赤道,虚线为极圈和回归 线,分北极俯视图和南极俯视图两种。 太光线 太阳一光线 图4 图5 图6
导航 (2)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一般为赤道,虚线为极圈和回归 线,分北极俯视图和南极俯视图两种
3)矩形图: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 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较大变形,离 赤道越远,变形越大。此图能完整地反映出全球的昼夜长短 状况。 90W 90°E 90°W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图7
导航 (3)矩形图: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 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较大变形,离 赤道越远,变形越大。此图能完整地反映出全球的昼夜长短 状况。 图7
导航 2.光照图的判读 (1)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度数。在侧视 图上,地方时为12:00的那条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其经度即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0°-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
导航 2.光照图的判读 (1)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度数。在侧视 图上,地方时为12:00的那条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其经度即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90°-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
(2)确定节气。 导航 北半球 晨昏线(圈)特征 太阳直射 极昼极夜地区 节气 侧视图俯视图 的纬度 春分、 晨昏线(圈)为直线且 赤道 秋分 无 通过南、北极点 晨昏线( 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 夏至 晨昏线(圈)23°26'N 圈)为直 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 为弧线且 线并起 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 冬至 与南、北 止于南 23°26'S 极圈相切 南极圈及其以南极昼 北极圈
导航 (2)确定节气。 北半球 节气 晨昏线(圈)特征 太阳直射 的纬度 极昼极夜地区 侧视图 俯视图 春分、 秋分 晨昏线(圈)为直线且 通过南、北极点 赤道 无 夏至 晨昏线( 圈)为直 线并起 止于南、 北极圈 晨昏线(圈) 为弧线且 与南、北 极圈相切 23°26'N 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 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 冬至 23°26'S 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 南极圈及其以南极昼
(3)确定某地地方时。 导航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晨昏 线(圈) 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 图上 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 地方 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 每增加1°,地方时早4分钟 则 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
导航 (3)确定某地地方时
(4)确定昼夜长短: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昼和夜所跨的经线 度数→计算昼长和夜长的时间(昼长=昼弧÷15°时;夜长=夜 弧÷15°时)。 昼长=正午12时-日出时间)×2。 夜长=(子夜24时-日落时间)×2。 (⑤)确定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 南北两方逐渐降低。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的太阳 高度为0°。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 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的差
导航 (4)确定昼夜长短: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昼和夜所跨的经线 度数→计算昼长和夜长的时间(昼长=昼弧÷15°/时;夜长=夜 弧÷15°/时)。 昼长=(正午12时-日出时间)×2。 夜长=(子夜24时-日落时间)×2。 (5)确定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 南北两方逐渐降低。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 ,晨昏线的太阳 高度为0°。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 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