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教案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适用) ,说明 1.依据:本教案依据二000年二月制定的教学大纲而制定。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专 的理论基础。 3·同其它课程的关系 对农业院校的植物保护专业而言, 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昆虫应用技术是最基本 而重要的课程,其中,普通昆虫学是以后各门课程的基础。同时,生物化学、数学、物理学和遗传学 等学科的发展也为普通昆虫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手段,并为其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任条与教学的基本要求 当的红 就品功 特 构和昆虫生态 理解 握各章节的 本原理 初步掌握鉴定 5·实施本教案应注意的问题 1 太室遵循善诵昆申受数受大纲的要求而制 (2)、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与中学所教授的动物学基础知识相衔接 (3)、普通昆虫学教科书为北京农业大学主编的《昆虫学通论》上、下册。适时补充学科发展的新 内容。 (4)、普通昆虫学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连贯性、系统性和类比性,切忌孤立各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数分配表 篇章次序 篇章名称 总学时 理论教学 实习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昆虫纲的特点及其在动物界中的 地 4 211 昆虫形态学 一般构造 12 第四章 昆虫的胞 1551 昆虫体壁的结构和脱皮机理 体腔和内部器官的位置 1 消化系统和排泄器官 第四章 循环系统 1
普通昆虫学教案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适用) 一 . 说明 1.依据:本教案依据二000年二月制定的教学大纲而制定。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普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普通学是以昆虫纲 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研究昆 虫的外部形态、生理功能、生物学特性、分类和生态。因此,普通昆虫学是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昆虫学 的理论基础。 3 .同其它课程的关系 对农业院校的植物保护专业而言,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昆虫应用技术是最基本 而重要的课程,其中,普通昆虫学是以后各门课程的基础。同时,生物化学、数学、物理学和遗传学 等学科的发展也为普通昆虫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手段,并为其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 .任务与教学的基本要求 我们学习普通昆虫学的任务就是要掌握昆虫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各主要类群(目、科)的形态 特征及生物学特性之要点、昆虫内部的基本生理结构和昆虫生态学基本原理。从而为学习后续有关课 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普通昆虫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章节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鉴定主要昆虫类群的理 论和方法;能依据昆虫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制定有关害虫的综合治理措施。 5 .实施本教案应注意的问题 ( 1 )、本教案遵循普通昆虫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制定,是普通昆虫学教学大纲实施过程中的具体 化。教学过程中在以本教案依据的同时,应使理论课与实验课和教学实习之间相互衔接、进度一致。 ( 2 )、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与中学所教授的动物学基础知识相衔接。 ( 3 )、普通昆虫学教科书为北京农业大学主编的《昆虫学通论》上、下册。适时补充学科发展的新 内容。 ( 4 )、普通昆虫学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连贯性、系统性和类比性,切忌孤立各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数分配表 篇章次序 篇 章 名 称 总学时 理论教学 实习 第一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绪 论 昆虫纲的特点及其在动物界中的 地位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学的内容和任务 4 2 1 1 第二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昆虫形态学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昆虫的头部 昆虫的胸部 昆虫的腹部 12 1 5 5 1 第三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昆虫生理学 昆虫体壁的结构和脱皮机理 体腔和内部器官的位置 消化系统和排泄器官 循环系统 7 1 1 1 1 1 1
第五章 呼吸系统 第六 文素和外激着 第九章 和行为 昆虫的生殖系统 第四 昆中牛物学 是中的生殖方式 发食 成虫生物学及昆虫的生活史 第四章 昆虫的习性 1221 昆中分举学 昆虫分类学概述 昆虫纲的分类体系和一些次要目 的特征 中驱目的特低〈包括等 22 264 鳞翅目 膜翅目)主要分科特征 双翅目和 第六篇 昆虫生态学 因素分析 昆虫的地理分布和虫害的为害地 害虫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估计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12122 合计 60 60 1周 注:实验和实习内容由《普通昆虫学实验》课程完成,此处不作安排。 三、教学内容 第一篇绪论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昆虫的内激素和外激素 昆虫的感觉器官和行为 昆虫的生殖系统 1 第四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昆虫生物学 昆虫的生殖方式 昆虫的发育 成虫生物学及昆虫的生活史 昆虫的习性 7 1 2 2 1 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昆虫分类学 昆虫分类学概述 昆虫纲的分类体系和一些次要目 的特征 昆虫纲中重要目的特征(包括等 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 目、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 膜翅目)主要分科特征 22 2 6 14 第六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昆虫生态学 绪论 环境因素分析 昆虫的地理分布和虫害的为害地 带 害虫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估计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8 1 2 1 2 2 合 计 60 60 1周 注:实验和实习内容由《普通昆虫学实验》课程完成,此处不作安排。 三、教学内容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昆虫纲的特征及其在动物界中的地位 1.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昆虫与其近俊的其它节肢动物的区别及其特征 2.数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节肢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中与昆虫纲相近俊的几个纲及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3.教学提示 教学重点:总体介绍本学科的学科框架,让同学能够对植物保护专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总体介 绍昆虫学的学科结构,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本学科知识提供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路径。并明确学习 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难点:在绪论部分给出了庞大的信息量的同时,如何提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4.教学原则、方法和教具 以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识为指导思想,对植保专业的同学进行专业的介绍,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 需寿房门质便的的酸学冒的不现采曲分到超的建辑性教字芳武精以举 第二章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学目的要求 使学牛了解昆电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各个方面,从而明白学习昆电学的意义。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的数量与分布,昆虫对人类有益及有害的方面。 第三章昆虫学的内容和任务 1.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昆虫学的学利分支及其研究节畴。 2. 教学内容 重点介绍昆虫学学科分支及其研究范围。 第二篇昆虫形态学 第一章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1.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昆虫体驱的构造及其分节方式和功能,从而为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2.数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体躯的构造及其功能、体躯和附肢的分及功能,并重点说明昆虫体躯的构造的持殊性。 第二章昆虫的头部及颈部 1.教学目的要求 头部各部分感觉、取食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以及颈部构造,从而为学习昆虫生物学、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头部各的结构和分区、 角)的构造及其分类与功能 由口翠的其木 器、刺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舐吸式口器和嚼吸式口器式) 并介绍昆虫口器类型与选择杀虫剂的关 系。此外,对颈部的结构特点也作简略介绍。 第三章昆虫的胸部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昆虫胸部作为运动中心所具有的运动器官(足、翅)的构造、类型及其分类学意义。 2.教学内容 夺膏表紧介锅是贵胸墨突客关有绣凰的的高器餐器利类数色亮+食组贵职
第一章 昆虫纲的特征及其在动物界中的地位 1.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昆虫与其近俊的其它节肢动物的区别及其特征。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节肢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中与昆虫纲相近俊的几个纲及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3. 教学提示 教学重点:总体介绍本学科的学科框架,让同学能够对植物保护专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总体介 绍昆虫学的学科结构,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本学科知识提供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路径。并明确学习 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难点:在绪论部分给出了庞大的信息量的同时,如何提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4.教学原则、方法和教具 以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识为指导思想,对植保专业的同学进行专业的介绍,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 趣,并以明确本门课程的学习目的为原则,采用由总到分,再由分到总的逻辑性教学方式,辅助以举 例、对比等方法。以便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教具采用挂图。 第二章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昆虫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各个方面,从而明白学习昆虫学的意义。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的数量与分布,昆虫对人类有益及有害的方面。 第三章 昆虫学的内容和任务 1.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昆虫学的学科分支及其研究范畴。 2.教学内容 重点介绍昆虫学学科分支及其研究范围。 第二篇 昆虫形态学 第一章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1.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昆虫体躯的构造及其分节方式和功能,从而为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体躯的构造及其功能、体躯和附肢的分及功能,并重点说明昆虫体躯的构造的持殊性。 第二章 昆虫的头部及颈部 1.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昆虫头部各部分感觉、取食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以及颈部构造,从而为学习昆虫生物学、 昆虫分类学打下基础。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头部各的结构和分区、昆虫的头式及其适应性、头部感觉器官(单眼、复眼和触 角)的构造及其分类与功能、昆虫口器的基本构造及其各部分的功能与主要的口器类型(咀嚼式口 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舐吸式口器和嚼吸式口器式),并介绍昆虫口器类型与选择杀虫剂的关 系。此外,对颈部的结构特点也作简略介绍。 第三章 昆虫的胸部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昆虫胸部作为运动中心所具有的运动器官(足、翅)的构造、类型及其分类学意义。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胸部作为运动中心所具有运动器官的构造、类型及其分类学意义。介绍昆虫胸部的 分节构造、胸足的构造和类型(各类型的特征、功能)、昆虫的翅构造和类型。其中昆虫的翅还包括
翅的生物学意义、翅的来源、翅的发育类型、翅的分区、翅的变化及、前后翅的连锁、翅脉和脉序及 其分类学意义。 第四章昆虫的腹部 1.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明白昆虫腹部的构造特点,昆电腹部附肢的结构。 2.教学内容 重点介绍昆虫腹部的结构、腹部附肢的情况。 第三篇昆虫生物学 第一章昆虫的生殖方式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昆虫几种主要持生殖方式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两性卵生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胎生和幼体生殖,并闸述各种生殖方式的生物学 意义。 第一音昆中的发合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昆虫的个体发育史、昆虫变态类型、昆虫各虫态的特点,从而为继续学习掌握 昆虫生态学、农业昆虫学打下基础。 2.数学内容 的有和配后发有。后发有据化、生长、皮、虫龄及类型、虫用 第四篇昆虫分类学 第一章昆虫分类学概述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昆虫分类学的任务、昆虫分类各阶元的性质,掌握昆虫命名中的一些要点及模式概念。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分类的任务和意义 昆虫分类的阶元、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要点及生物命名惯例、检 索表与系统树的基本概念。学习检索表的制作方法。 第二章昆虫纲的分类体系及一些次要目的特征 1.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主要介绍昆虫纲分亚纲(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等等)及其体系和分目原则(包括原尾目、缨尾 目、蜚蠊目、竹节虫目、螳螂目、革翅目、蜻蜓目、缨翅目、广翅目和脉翅目的分类特征)。 第三章昆虫纲中重要目的特征和分类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等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及其各目中主要 科的特征。 2.教学内容 各目的形态特征及其主要科的形态特征 (1)等翅目及其主要科(包括木白蚁科、鼻白蚁科和白蚁科)的形态特征。 (2)直喇目及其主要科(句括娘科、采蟀料、蝼蛄料、备斯科和菱恤科)的形态特征 界及 主要 清整科。田鉴科、水通科、网、花科、盲结科、 科,骨提费紧科石务的新科的艺我正科、蜡鲜科、角鲜科、飞虱科、木虱科、粉五 (5)鳞翅目及其主要科(包括麦娥科、透翅蛾料、装娥料、刺娥科、卷蛾料、螟娥科、枯叶蛾料 将喷翻形然:菁蔬、对碳、关续科、天益城科。并蝶有风蝶有粉蝶有、装绿利和威 子甲阶具路费丰紧种自额甲补:鉴种花是数得困数森科天本年甲科中森著登有 6)鞘翅目及其主要科(包括虎甲科
翅的生物学意义、翅的来源、翅的发育类型、翅的分区、翅的变化及、前后翅的连锁、翅脉和脉序及 其分类学意义。 第四章 昆虫的腹部 1.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明白昆虫腹部的构造特点,昆虫腹部附肢的结构。 2.教学内容 重点介绍昆虫腹部的结构、腹部附肢的情况。 第三篇 昆虫生物学 第一章 昆虫的生殖方式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昆虫几种主要持生殖方式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两性卵生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胎生和幼体生殖,并阐述各种生殖方式的生物学 意义。 第二章 昆虫的发育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昆虫的个体发育史、昆虫变态类型、昆虫各虫态的特点,从而为继续学习掌握 昆虫生态学、农业昆虫学打下基础。 2.教学内容 主要介绍卵、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胚后发育包括孵化、生长、脱皮、虫龄、变态及类型、幼虫期、 蛹期和成虫的生物学。 第四篇 昆虫分类学 第一章 昆虫分类学概述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昆虫分类学的任务、昆虫分类各阶元的性质,掌握昆虫命名中的一些要点及模式概念。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分类的任务和意义、昆虫分类的阶元、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要点及生物命名惯例、检 索表与系统树的基本概念。学习检索表的制作方法。 第二章 昆虫纲的分类体系及一些次要目的特征 1.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主要介绍昆虫纲分亚纲(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等等)及其体系和分目原则(包括原尾目、缨尾 目、蜚蠊目、竹节虫目、螳螂目、革翅目、蜻蜓目、缨翅目、广翅目和脉翅目的分类特征)。 第三章 昆虫纲中重要目的特征和分类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等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及其各目中主要 科的特征。 2.教学内容 各目的形态特征及其主要科的形态特征: ( 1)等翅目及其主要科(包括木白蚁科、鼻白蚁科和白蚁科)的形态特征。 ( 2)直翅目及其主要科(包括蝗科、蟋蟀科、蝼蛄科、螽斯科和菱蝗科)的形态特征。 ( 3)半翅目及其主要科(包括仰泳蝽科、蝎蝽科、田鳖科、水黾科、网蝽科、花蝽科、盲蝽科、猎 蝽科、长蝽科、红、缘蝽科和蝽科)的形态特征。 ( 4)同翅目及其主要科(包括蝉科、沫蝉科、叶蝉科、蜡蝉科、角蝉科、飞虱科、木虱科、粉虱 科、蚜科、绵蚧科、蚧科和盾蚧科)的形态特征。 ( 5)鳞翅目及其主要科(包括麦蛾科、透翅蛾科、蓑蛾科、刺蛾科、卷蛾科、螟蛾科、枯叶蛾科、 夜蛾科、舟蛾科、毒蛾科、灯蛾科、天蛾科、天蚕蛾科、弄蝶科、凤蝶科、粉蝶科、蛱蝶科和眼蝶 科)的形态特征。 ( 6)鞘翅目及其主要科(包括虎甲科、步甲科、龙虱科、隐翅甲科、萤科、水龟甲科、芫菁科、吉 丁甲科、叩头甲科、瓢甲科、拟步甲科、金龟甲科、花金龟科、丽金龟科、天牛科、叶甲科、豆象科
和象甲科)的形态特征。 (7)膜翅目及其主要科(包括叶蜂科、姬蜂科、茧蜂科、蚜茧蜂科、小蜂科、 金小蜂科、未眼蜂 科、青蜂科、蚊科、胡蜂科、木蜂科、蜜蜂科、切叶蜂科、蝶高科、蛛峰科和泥蜂科))的形态特征。 8)双翅目及其主要科(包括蚊科、瘿蚊科、盗虻科、虻科、食蚜蝇科、实蝇科、蝇科、丽蝇科 寄蝇科、花蝇科和麻蝇科)的形态特征 第五篇昆虫生理学 第一章昆虫体壁的结构和脱皮机理 1.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昆虫体壁的构造、衍生物的分类及其功能和昆虫脱皮的机理,从而为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 础。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体壁的功能 壁的构造与昆虫抗药性的关系, 第二章体腔和各内部器官的位置 1.教学目的要求 售学生明确体整的概念和各主要内部器官在体整内的位置,从而为学习后续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认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体腔的概念、体腔隔膜及各内部器官的位置。 第三章消化系统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时学习堂握昆电消化系统的构浩及客部分功能。并目要明确杀电剂对昆电消化系统的作用 机理 2.教学内容 、构造和功能(前肠、中肠、后肠的构造和各部分功能),以及各 第四章循环系练 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昆虫循环系统的构造和功能,明确杀虫剂对昆虫循环系统的作用机理。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循环系统的概念、构造和功能,杀虫剂对昆虫循环系统的影响。 第五章呼吸系统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昆虫呼吸系统的构造、各部分构造的功能和昆虫呼吸作用的机制。 2.数学内容 第六章神经系统 1.教学目的要求 2.教学内容 本章介绍昆虫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解剖类型(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周缘神经系统)、 种类型神经系统的构造与功能、昆虫神经系统传导神经冲动的机制和杀虫剂对昆虫神经系统的影响机 理。 第七章昆虫的内激素和外激素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昆虫激素的分类、分泌各种不同激素的内分泌器官的构造、功能和位置、各种 不同激素的作用机制和功能,从而为学习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中有关内容打下理论基础
和象甲科)的形态特征。 ( 7)膜翅目及其主要科(包括叶蜂科、姬蜂科、茧蜂科、蚜茧蜂科、小蜂科、金小蜂科、赤眼蜂 科、青蜂科、蚁科、胡蜂科、木蜂科、蜜蜂科、切叶蜂科、蜾蠃科、蛛蜂科和泥蜂科)的形态特征。 ( 8)双翅目及其主要科(包括蚊科、瘿蚊科、盗虻科、虻科、食蚜蝇科、实蝇科、蝇科、丽蝇科、 寄蝇科、花蝇科和麻蝇科)的形态特征。 第五篇 昆虫生理学 第一章 昆虫体壁的结构和脱皮机理 1.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昆虫体壁的构造、衍生物的分类及其功能和昆虫脱皮的机理,从而为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 础。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体壁的功能、体壁衍生物的分类及其功能、昆虫的体色和脱皮机理,并重点说明昆虫体 壁的构造与昆虫抗药性的关系,体壁衍生物在昆虫分类方面的意义及昆虫三种体色的本质差别。 第二章 体腔和各内部器官的位置 1.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明确体腔的概念和各主要内部器官在体腔内的位置,从而为学习后续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认 识。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体腔的概念、体腔隔膜及各内部器官的位置。 第三章 消化系统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昆虫消化系统的构造及各部分功能。并且要明确杀虫剂对昆虫消化系统的作用 机理。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消化系统的概念、构造和功能(前肠、中肠、后肠的构造和各部分功能),以及各 类昆虫消化道的变异和杀虫剂对昆虫消化系统的影响。 第四章 循环系统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昆虫循环系统的构造和功能,明确杀虫剂对昆虫循环系统的作用机理。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循环系统的概念、构造和功能,杀虫剂对昆虫循环系统的影响。 第五章 呼吸系统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昆虫呼吸系统的构造、各部分构造的功能和昆虫呼吸作用的机制。 2.教学内容 本章介绍昆虫呼吸系统的功能、气管系统的构造及机制和昆虫的其它几种呼吸方式(包括气管鳃呼 吸、体壁呼吸、气泡和气膜呼吸、内寄生昆虫的呼吸方式等等)。 第六章 神经系统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昆虫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和解剖类型、昆虫神经系统的机能和昆虫神经系统的 传导机制。 2.教学内容 本章介绍昆虫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解剖类型(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周缘神经系统)、三 种类型神经系统的构造与功能、昆虫神经系统传导神经冲动的机制和杀虫剂对昆虫神经系统的影响机 理。 第七章 昆虫的内激素和外激素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昆虫激素的分类、分泌各种不同激素的内分泌器官的构造、功能和位置、各种 不同激素的作用机制和功能,从而为学习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中有关内容打下理论基础
2,教学内容 昆虫内激素对昆虫生长 其作用和昆虫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害虫测报与防治上的应用。 第八章昆虫的感觉器官和行为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习掌握各类感觉器官的构造特点及其功能,并了解昆虫各类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害 虫防治的关系。 2.教学内容 木音主要众绍成微的其木浩 微单元眼和有)的物告特占与功能、成化的物告结 反射及其相关行为、条件反射 、群集性和社会性行为、昆虫的迁飞等 第九章昆虫的生殖系统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昆虫雌、雄内生殖器官的构造,影响和调节昆虫生殖的因素。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生殖系统的一般构造及功能,雌性生殖器官的构造、雄性生殖器官的构造及它们的 功能、昆虫的授精作用、受精及排卵影响和调节昆虫生殖的因素。 第六篇昆中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 1.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昆虫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学科发展方向及学科分支情况。 2.数学内容 本音主要介绍昆中牛态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生杰学发展的特占及生态学的学科分支 第二章环境因素分析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环境的概念与分类及温度、湿度、降水、光照和风等等气候条件对昆虫生长发 育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环境的概念与分类,以及温度、湿度、降水、光照和风等等气候条件对昆虫的生长发育 和生活的影响:生物因素对昆虫的作用特点:昆虫的食性、植物的抗虫机制和昆虫微生物的关系等。 第三章害虫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估计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预测害虫种群数量及其发展趋势的基本方法。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的种群基数、种群的生殖力及繁殖率、存活率和生命表。 第四章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害虫防治的原理,并根据此原理灵活掌握害虫防治的方法。 2.数学内容 (包括植物检疫、农业技术措施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和 附:野外教学实习 1.教学目的要 生物学、分类学和生态 学等等有一个更加客观的 2.教学实习内容 (1)、昆虫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 (2)、昆虫种类鉴定和描述: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内分泌器官信激素(脑神经分泌细胞和脑激素、咽侧体和保幼激素、心侧体及其激 素、前胸腺及脱皮激)、昆虫内激素对昆虫生长、发育及变态的控制机制、外激素、(性外激素)及 其作用和昆虫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害虫测报与防治上的应用。 第八章 昆虫的感觉器官和行为 1.教学目的要求使学习掌握各类感觉器官的构造特点及其功能,并了解昆虫各类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害 虫防治的关系。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感觉器官的基本构造、视觉器官(单元眼和复眼)的构造特点与功能、感化器的构造特 点与功能、昆虫的行为(非条件反射及其相关行为、条件反射、群集性和社会性行为、昆虫的迁飞等 等)和昆虫的趋性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第九章 昆虫的生殖系统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昆虫雌、雄内生殖器官的构造,影响和调节昆虫生殖的因素。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生殖系统的一般构造及功能,雌性生殖器官的构造、雄性生殖器官的构造及它们的 功能、昆虫的授精作用、受精及排卵影响和调节昆虫生殖的因素。 第六篇 昆虫生态学 第一章 绪论 1.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昆虫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学科发展方向及学科分支情况。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及生态学的学科分支。 第二章 环境因素分析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环境的概念与分类及温度、湿度、降水、光照和风等等气候条件对昆虫生长发 育和生活的影响。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环境的概念与分类,以及温度、湿度、降水、光照和风等等气候条件对昆虫的生长发育 和生活的影响;生物因素对昆虫的作用特点;昆虫的食性、植物的抗虫机制和昆虫微生物的关系等。 第三章 害虫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估计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预测害虫种群数量及其发展趋势的基本方法。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昆虫的种群基数、种群的生殖力及繁殖率、存活率和生命表。 第四章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害虫防治的原理,并根据此原理灵活掌握害虫防治的方法。 2.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害虫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植物检疫、农业技术措施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和 物理防治法),以及害虫综合治理等等。 附:野外教学实习 1.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野外采集标本和室内鉴定使学生对昆虫形态学、生物学、分类学和生态学等等有一个更加客观的 认识,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独立鉴定昆虫标本和查找文献的能力。 2.教学实习内容 ( 1)、昆虫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 ( 2)、昆虫种类鉴定和描述;
(3)、昆虫的饲养: (4)、昆虫的绘图; (5)、昆虫分类文献的检索和使用: (6)、昆虫玻片标本的制作。 3.时间安排 昆虫分类讲授完成后安排一周时间教学实习。教学实习分三个步骤进行:(1)、标本采集、制作和 文献检索等知识介绍(一天);(2)、野外采集标本(三天):(3)、室内标本整理和制作等(二 天)。 注:在教学实习周前三个月己发放采集工具,学生可在实习周前利用空余时间采集标本。以免除可能 因季节和野外不良天气等对实习造成影响。 四、主要参考书目 1.北京农业大学,1993,昆虫学通论(第二版)上、下册,农业出版社。 2.南开大学等,1980,昆虫学(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钟觉明,1985,昆虫分类图谱,江苏科技出版社。 4.忻介六等,1985,昆虫形态分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5.0.W.RICHARDS,管致和等译,1982,依姆斯昆虫学纲要,科学出版社。 6.王林瑶等,1983,昆虫标本技术,科学出版社
( 3)、昆虫的饲养; ( 4)、昆虫的绘图; ( 5)、昆虫分类文献的检索和使用; ( 6)、昆虫玻片标本的制作。 3.时间安排 昆虫分类讲授完成后安排一周时间教学实习。教学实习分三个步骤进行:( 1)、标本采集、制作和 文献检索等知识介绍(一天);(2)、野外采集标本(三天);(3)、室内标本整理和制作等(二 天)。 注:在教学实习周前三个月已发放采集工具,学生可在实习周前利用空余时间采集标本。以免除可能 因季节和野外不良天气等对实习造成影响。 四、主要参考书目 1.北京农业大学,1993,昆虫学通论(第二版)上、下册,农业出版社。 2.南开大学等,1980,昆虫学(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钟觉明,1985,昆虫分类图谱,江苏科技出版社。 4.忻介六等,1985,昆虫形态分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5.O.W.RICHARDS,管致和等译,1982,依姆斯昆虫学纲要,科学出版社。 6.王林瑶等,1983,昆虫标本技术,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