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中市石子中心校2006年秋季九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姓名 总分 亲爱的同学们,一转眼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过去。逝去的是时光,播下的是汗水,收 获的是成功。这份试卷将带你走进知识的果园,请你尽情采摘自己的甜蜜果实吧! 积累和运用(共15分) 1、名句积累(4分) 欲语泪先流 ,载不动许多愁 (3)梳洗罢, (4)人不寐 (5)《陈涉世家》表明陈胜年轻有远大抱负志向的句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是 6)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故乡,人的生命之根。请写出两句表达乡 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 2、语言运用(2分) 小红吃了饭走出学校食堂,习惯地用餐巾纸把自己的嘴巴擦了擦,随手将纸扔在地 同学小涛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小红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随即将纸拾 起来,扔进了食堂外面的垃圾箱 (1)小涛的言外之意是 (2)小红该怎样说才得体? 3.走进名著(2分) 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 读《鲁宾孙漂流记》,我们可以品尝到鲁宾孙在荒岛上的酸甜苦辣 读《 读《 4、读下面人类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图,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远古时代 古代 近现代 人 从 生产工具 石斧 鲁班锯 电锯 源 林 木 自然环境 山青水秀 渐显 山秃鸟绝水浊 鸟语花香 疲态 天黑尘扬地塌 (1)用你自己的话概括图表所表达的内容。(1分) 答 (2)针对上图所反映的现状,为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请你设计一条富有创意的公益广告
1 阆中市石子中心校 2006 年秋季九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班级 姓名 总分 亲爱的同学们,一转眼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过去。逝去的是时光,播下的是汗水 ,收 获的是成功。这份试卷将带你走进知识的果园,请你尽情采摘自己的甜蜜果实吧! 一. 积累和运用(共 15 分) 1、名句积累(4 分) (1) ,欲语泪先流 (2) ,载不动许多愁 (3) 梳洗罢, (4) 人不寐, (5) 《 陈 涉 世 家 》 表 明 陈 胜 年 轻 有 远 大 抱 负 志 向 的 句 子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直接原因是 . (6)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故乡,人的生命之根。请写出两句表达乡 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 。 2、语言运用(2 分) 小红吃了饭走出学校食堂,习惯地用餐巾纸把自己的嘴巴擦了擦,随手将纸扔在地上。 同学小涛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小红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随即将纸拾 起来,扔进了食堂外面的垃圾箱。 (1)小涛的言外之意是: (2)小红该怎样说才得体? 3.走进名著(2 分) 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 活。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 读《鲁宾孙漂流记》,我们可以品尝到鲁宾孙在荒岛上的酸甜苦辣; 读《 》, 。 读《 》, 。 4、读下面人类与自然环 境变化的关系图,按要求回答问题。(2 分) 类别 时代 远古时代 古代 近现代 人类 人 从 众 生产工具 石斧 鲁班锯 电锯 资源 森 林 木 自然环境 山青水秀 鸟语花香 渐显 疲态 山秃鸟绝水浊 天黑尘扬地塌 (1)用你自己的话概括图表所表达的内容。(1 分) 答: (2)针对上图所反映的现状,为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请你设计一条富有创意的公益广告
(1分) 答 5.读图题(3分) 2006年5月某市举办了首届邻里节,请你也参加这次活动。 (1)左图是此次邻里节会徽征集活动中的优秀作品, 请你仔细观察,对它的创意进行简要说明 (2)如果社区或村委会请你谈谈对邻里节的看法并提出活动建议,你打算如何说? 6.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 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 二.阅读理解(共44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3题。(14分) [甲文]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 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 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 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 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 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文]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 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 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 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 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 ①度已失期 ②为天下唱 ③陈胜佐之 ④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⑤会天大雨 ⑥固以怪之矣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广故数言欲亡 A野芳发而幽香 B既克,公问其故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为之说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扶苏以数谏故 C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不以物喜 帝感其诚 勿以善小而不为 2
2 (1 分) 答: 5.读图题(3 分) 2006 年 5 月某市举办了首届邻里节,请你也参加这次活动。 ⑴左图是此次邻里节会徽征集活动中的优秀作品, 请你仔细观察,对它的创意进行简要说明。 (2)如果社区或村委会请你谈谈对邻里节的看法并提出活动建议,你打算如何说? 6.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 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 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 。 二. 阅读理解(共 44 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7—13 题。(14 分) [甲文]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 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 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 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 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 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文]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 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 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 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 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3 分) ①度.已失期___________ ②为天下唱.___________ ③陈胜佐.之___________ ④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___________ ⑤会.天大雨 ⑥固以.怪之矣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 分)( ) 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广故.数言欲亡 A 野芳发.而幽香 B 既克,公问其故.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为之说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扶苏以.数谏故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不以.物喜 帝感其诚. 勿以.善小而不为
9.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家破人亡 B.亡命之徒 C.唇亡齿寒 D.生死存亡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 11.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乙] 12.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2分) 1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结尾“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这句话说明了 什么?(2分) (二)阅读《邹孟轲母》选文,完成14—16小题。(本题满分5分) 邹孟轲母(节选)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 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炫卖(2)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 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3),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4)。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4)渐化,逐渐濡染。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乃去,舍市傍 (2)及孟子长 1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分) 复徙舍学宫之旁 16.简答题(2分)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 启示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一
3 9.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 分) A.家破人亡. B.亡.命之徒 C.唇亡.齿寒 D.生死存亡. 10.翻译下列句子。(2 分)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 11.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 分) [甲] [乙] 12.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 ....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2 分) 答: 1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结尾“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这句话说明了 什么?(2 分) (二)阅读《邹孟轲母》选文,完成 14——16 小题。(本题满分 5 分) 邹孟轲母(节选)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 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 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4)渐化,逐渐濡染。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乃去.,舍市傍 (2)及.孟子长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 分) 复徙舍学宫之旁 16. 简答题(2 分)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 启示: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8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2 分) 发现桃花源——( )——( )
18、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1分) (1)悉如外人( (2)便要还家(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0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2分) 21.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古诗赏析(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从词中哪两个细节可以读 出这一情节?(2分) 23.根据你了解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1分) 24、试体会“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的“秋”字的表达效果。(1分) 从下列诗歌中选择风格不同的一项:()(1分) A、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D、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五)、文言文阅读(6分) 诸葛亮受遗诏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 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 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选自《 国志诸葛亮传》) 26、先主指 后主指 27、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1分) 答 28、解释句中加点的字(1分) 先主于永安病笃( 亮涕泣日 29、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1分) A召亮于成都 B其真无马邪 躬耕王南阳 如基不才 B效忠贞之节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继之以死 属以后事
4 18、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1 分) ⑴悉.如外人( ) ⑵便要.还家(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 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0 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 , ;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2 分) 21.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四)古诗赏析(5 分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从词中哪两个细节可以读 出这一情节?(2 分 ) 23.根据你了解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1 分 ) 24、试体会“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的“秋”字的表达效果。(1 分 ) 25、从下列诗歌中选择风格不同的一项:( )(1 分 ) A、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B.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D、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五)、文言文阅读(6 分) 诸葛亮受遗诏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 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 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选自《三 国志 诸葛亮传》) 26、先主指 ,后主指 。(1 分) 27、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1 分) 答: 28、解释句中加点的字(1 分) 先主于永安病笃 ( ) 亮涕泣曰 ( ) 29、 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1 分) A 召亮于成都 B 其真无马邪 躬耕于 南阳 如其不才 B 效忠贞之节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继之以死 属以后事
30、翻译句子: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1分) 译文 1、《出师表》中有一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文中划横线句子大致相同,请写出这一句。 (1分) 答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0-34题(7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 其妾曰:“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 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 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 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 胜于朝廷。 32、下列句中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B.肉食者\某之,又何\间焉?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33、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宫妇左右无不私王 孰视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分)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5、本文是臣民劝说君主纳谏成功的故事,它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兼听则明,偏 信则暗”。联系《出师表》一文,诸葛亮向君主刘禅提出了 条建议,表明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恩之情和 的决 (2分) 36、邹忌讽谏使齐王欣然接受,如换作直谏效果可想而知。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 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2分) 三、作文(40分) 37、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尚好有水源,就没有生命 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爱情和友情,就没有爱的温暖相伴……亲爱的同学
5 30、翻译句子: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1 分) 译文: 31、《出师表》中有一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文中划横线句子大致相同,请写出这一句。 (1 分) 答: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30---34 题(7 分) 邹 忌 讽 齐 王 纳 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 其妾曰:“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 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 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 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 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 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 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 不私王;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 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 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 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 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 胜于朝廷。 32、下列句中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1 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 B.肉食者\某之,又何\间焉?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33、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 分)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宫妇左右无不私.王 孰.视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分)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35、本文是臣民劝说君主纳谏成功的故事,它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兼听则明,偏 信则暗”。联系《出师表》一文,诸葛亮向君主刘禅提出了 、 、 条建议,表明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恩之情和 的决 心。(2 分) 36、邹忌讽谏使齐王欣然接受,如换作直谏效果可想而知。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 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2 分) 答: 三、作文(40 分) 37、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尚好有水源,就没有生命; 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爱情和友情,就没有爱的温暖相伴……亲爱的同学
让我们以感恩的心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人、事、物;让多我们领悟和品味命运的馈赠与生命 的激情 请以“珍惜”为话题作文。 要求:(1)根据材料,提炼立意,自拟题目,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有感情地表达主旨 (2)文章不少于600字,若写成诗歌,则应不少于20行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6 让我们以感恩的心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人、事、物;让多我们领悟和品味命运的馈赠与生命 的激情。 请以“珍惜”为话题作文。 要求:⑴根据材料,提炼立意,自拟题目,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有感情地表达主旨; ⑵文章不少于 600 字,若写成诗歌,则应不少于 20 行; ⑶文章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祝贺你顺利完成,记得不要记检查哟!!!!!
7 祝贺你顺利完成,记得不要忘记检查哟!!!!!
附:参考答案 1.(略)2.(1)只讲个人卫生不讲公共卫生 (2)谢谢你的提醒 (略)4.(1)伴随人口的增长,生产工具的进步,自然资源和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 (2)(略)5.(1)两张笑脸紧贴在一起,体现邻里之间亲密无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2)看法:邻里节有利于促进邻里和睦,交流,沟通,可以化解矛盾,避免纠纷. 6.秋色人似画中游.7.(略)8 0.(略 11.(甲):陈胜起义的原因和对形式的分析.(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 12.(1)敏锐的洞察力(2)严密的组织能力(3)非凡的宣传鼓动能力 13.说明他们听说起义军将至而弃城逃跑,可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浩大声势 14.(1)离开(2)等到 15.再一次把家迁到一所学堂旁边 16.(1)叙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2)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17.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18.咸(皆)延19.(略) 20.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1.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 2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3.收复中原 24.(1)交代季节(2)渲染萧杀的气氛 25.A 26.刘备刘禅 27.属——嘱 28.深重流眼泪 29.D 30.(略)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4.能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35.(略) 36.充分尊重对方,语言委婉含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让对方愉快的接受意见 37.(略)
8 附:参考答案 1. (略) 2.(1) 只讲个人卫生不讲公共卫生. (2)谢谢你的提醒. 3. (略) 4.(1)伴随人口的增长,生产工具的进步,自然资源和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 (2)(略) 5.(1)两张笑脸紧贴在一起,体现邻里之间亲密无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2) 看法:邻里节有利于促进邻里和睦,交流,沟通,可以化解矛盾,避免纠纷. 6.秋色人似画中游. 7. (略) 8. D 9.B 10. (略) 11.(甲):陈胜起义的原因和对形式的分析. (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 12.(1)敏锐的洞察力 (2)严密的组织能力 (3)非凡的宣传鼓动能力. 13.说明他们听说起义军将至而弃城逃跑,可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浩大声势. 14.(1)离开 (2)等到 15.再一次把家迁到一所学堂旁边. 16.(1)叙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2)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17.访问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18.咸(皆) 延 19. (略) 20.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1.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 22.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23.收复中原. 24.(1)交代季节 (2)渲染萧杀的气氛. 25.A 26.刘备 刘禅 27.属----嘱 28.深重 流眼泪 29.D 30. (略) 3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2.D 33.C 34.能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35. (略) 36.充分尊重对方,语言委婉含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让对方愉快的接受意见. 37.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