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 教学要求 Ⅰ、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 选读物的习惯。 2、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 好习惯。 3、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 成观察的好习惯。我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 教学设计 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 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査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 览,确定办理 2、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评选速度奖 2、评选专心奖 四、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发下调査表选填 (1)我最想读的3本书是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 选读物的习惯。 2、 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 好习惯。 3、 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 成观察的好习惯。我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 教学设计: 一、 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 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 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 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 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二、 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1、 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 览,确定办理 2、 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三、 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 评选速度奖 2、 评选专心奖 四、 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 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2、 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3、 发下调查表选填 (1) 我最想读的 3 本书是--------、-----------、-----------
(2)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3)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 (4)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 五、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 、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 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 相机板书课题) 、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 2、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 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 等 3、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交流方法 四、实践深化 1、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五、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板书 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2) 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3) 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 (4) 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 五、 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 一、 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 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 相机板书课题) 二、 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 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 2、 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 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 3、 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三、 交流方法 四、 实践深化 1、 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 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 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 各自读 16 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五、 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板书 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学习观察静物 1、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 法 (1)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一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动静结合——一象什么一一当作活的——观察日记一一-填写表格 实践运用 (1)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一小组交流-—代表发言一—小结评优 、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 察 (3)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3、实践分组 (1)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 匚报交流 小结评优 四、总结、作业 、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 习惯,练出好眼力 2、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选定目标反复看 (2)写出所得至少3篇 课后记: 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从桂林返回的途中,和我同去的区教研室主任给我恶补了数学的教育方式以及 教育思想。我牢牢记住了这样一句话“学习中的问题,应该来源于生活。在通 过思索、讨论、接受……等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模型。然后将这个模型运用于 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习观察静物 1、 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 法 (1) 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 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 2、 实践运用 (1) 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 三、 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1、 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 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 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 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 察 (3) 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3、 实践分组 (1) 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 汇报交流------小结评优 四、 总结、作业 1、 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 习惯,练出好眼力。 2、 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 选定目标反复看 (2) 写出所得至少 3 篇 课后记: 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从桂林返回的途中,和我同去的区教研室主任给我恶补了数学的教育方式以及 教育思想。我牢牢记住了这样一句话“学习中的问题,应该来源于生活。在通 过思索、讨论、接受……等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模型。然后将这个模型运用于 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的确,我们现在教授的孩子们,都是有着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的,我们不能将 他们看成一个空空的容器,一味的在自己意想的“空罐”中添加“知识”。我 们要考虑到孩子们已经存在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有效地利用,这样站得高, 看得就远。 所以今天,我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中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在 读书有选择”中,孩子们通过回忆暑假中看的书籍,了解书籍的类别。然后 通过“家长帮你或者你自己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来使孩子们认识到选择合适 书籍益处。再通过上学期中选择《三国演义》时,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少 儿版和成年版的区别。而后,利用书上的插图中出现的书籍名称,给孩子们提 出一些选择。使学生建立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需要书籍大概观念。然后通过朗 读《练习3》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讲述犹太人给孩子舔涂有蜂蜜的《圣经》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读书做记号”我也是询问孩子们以前读书做过记号吗?都是在什么地方做记 号?有什么好处?然后猜测一下例子中的记号都代表什么意思?而后,对比《练 习三》中的记号表示的意思,看看自己猜测的正误。在猜测和应证的过程中 学生们明了了记号的意思,同时也进一步的清楚了做记号的益处。作业也是针 对性的布置了用读书做记号的方式预习第一课。 留心观察事物”是从苏教版本册书练习第一题的变化谈起的,(由“学用字 词句”到“处处留心”)看看孩子们有没有留心,为什么需要留心观察呢?我 们浏览了《练习一》的第一题,看到了没有留心而读错字的故事。使孩子们知 道了留心才能纠正固有的错误,还能学到新的知识。如何留心观察呢?我用了 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的方式,利用书上的“老鹰抓小鸡”游戏图,考验学 生观察,例如图中的老鹰穿了件什么颜色的衣服?墙上有几个窗子……学生在 游戏中明了观察的乐趣。请正确回答的孩子说说他是怎样观察的?明了观察要 有顺序,要注意细节。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
的确,我们现在教授的孩子们,都是有着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的,我们不能将 他们看成一个空空的容器,一味的在自己意想的“空罐”中添加“知识”。我 们要考虑到孩子们已经存在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有效地利用,这样站得高, 看得就远。 所以今天,我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中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在 “读书有选择”中,孩子们通过回忆暑假中看的书籍,了解书籍的类别。然后 通过“家长帮你或者你自己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来使孩子们认识到选择合适 书籍益处。再通过上学期中选择《三国演义》时,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少 儿版和成年版的区别。而后,利用书上的插图中出现的书籍名称,给孩子们提 出一些选择。使学生建立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需要书籍大概观念。然后通过朗 读《练习 3》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讲述犹太人给孩子舔涂有蜂蜜的《圣经》,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读书做记号”我也是询问孩子们以前读书做过记号吗?都是在什么地方做记 号?有什么好处?然后猜测一下例子中的记号都代表什么意思?而后,对比《练 习三》中的记号表示的意思,看看自己猜测的正误。在猜测和应证的过程中, 学生们明了了记号的意思,同时也进一步的清楚了做记号的益处。作业也是针 对性的布置了用读书做记号的方式预习第一课。 “留心观察事物”是从苏教版本册书练习第一题的变化谈起的,(由“学用字 词句”到“处处留心”)看看孩子们有没有留心,为什么需要留心观察呢?我 们浏览了《练习一》的第一题,看到了没有留心而读错字的故事。使孩子们知 道了留心才能纠正固有的错误,还能学到新的知识。如何留心观察呢?我用了 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的方式,利用书上的“老鹰抓小鸡”游戏图,考验学 生观察,例如图中的老鹰穿了件什么颜色的衣服?墙上有几个窗子……学生在 游戏中明了观察的乐趣。请正确回答的孩子说说他是怎样观察的?明了观察要 有顺序,要注意细节。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 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 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 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两课时 、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 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师配乐范读。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 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 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 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 句。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 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1、 师配乐范读。 2、 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 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 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 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 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 分句训练。 (1) 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 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 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 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 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 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 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 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 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 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 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五、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 六、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 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一一诗歌联诵 2、各自起笔 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七、作业: 1、抄写优美词句 2、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 课后反思 今天在上节课初读的基础上,准备一节课上完《老师,您好!》 开课,从九月十号教师节入手,请学生说说,你想将自己的祝福献给曾经教过 你的哪位老师,为什么?你想祝福他什么呢? (学生回忆教师对他成长的帮助,在心理上与课文内容、课文情感激起共鸣, 为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做好铺垫。)
(3) 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 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 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 “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 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 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 指名读; ② 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 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 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 齐读。 五、 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 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 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 六、 小练笔 1、 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 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 各自起笔。 3、 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 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七、 作业: 1、 抄写优美词句 2、 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 课后反思: 今天在上节课初读的基础上,准备一节课上完《老师,您好!》 开课,从九月十号教师节入手,请学生说说,你想将自己的祝福献给曾经教过 你的哪位老师,为什么?你想祝福他什么呢? (学生回忆教师对他成长的帮助,在心理上与课文内容、课文情感激起共鸣, 为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做好铺垫。)
接着请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中那句话,能表达老师对你的好,你就大声的读 出来,我们要把这句话,或者这一节献给你心中最爱的老师 (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课文中去,使课文如同为他写的,加深了对课文 的理解,更加深了对教师情感。) 然后请学生读,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句。在学生讲述原因中,自然将自己生 活经验和诗文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就很容易的理解了诗意。 接着在类似于赛读中,将情感的涌动推上高潮。 而后,请学生说说,本诗中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并请学生帮助解答,同时 联系自己经验,体会情感 此时学生已经将诗意与诗情与自己情感相通了,再整体读的时候,自然就表达 的淋漓尽致了。 最后,我布置将全诗背诵,准备进行教师节表演。 问题反思 教学中有迂回现象,学生喜欢的句子跳跃性很大。使得整首诗出现分割状态。 当然这是有必要的,因为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使学生深化理解与情感的 必要方式。但是,在局部理解后,我没能及时抓住全篇,使学生整体把握,这 样使得全课就有些支离破碎了。这是我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 、但愿人长久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 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教学过程: 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接着请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中那句话,能表达老师对你的好,你就大声的读 出来,我们要把这句话,或者这一节献给你心中最爱的老师。 (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课文中去,使课文如同为他写的,加深了对课文 的理解,更加深了对教师情感。) 然后请学生读,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句。在学生讲述原因中,自然将自己生 活经验和诗文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就很容易的理解了诗意。 接着在类似于赛读中,将情感的涌动推上高潮。 而后,请学生说说,本诗中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并请学生帮助解答,同时 联系自己经验,体会情感。 此时学生已经将诗意与诗情与自己情感相通了,再整体读的时候,自然就表达 的淋漓尽致了。 最后,我布置将全诗背诵,准备进行教师节表演。 问题反思: 教学中有迂回现象,学生喜欢的句子跳跃性很大。使得整首诗出现分割状态。 当然这是有必要的,因为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使学生深化理解与情感的 必要方式。但是,在局部理解后,我没能及时抓住全篇,使学生整体把握,这 样使得全课就有些支离破碎了。这是我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 2、但愿人长久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4~6 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 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 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l播放全篇。 2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6但愿人长久)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师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 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躺在床上 (2)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 (3)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诗歌诵读比赛 1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 加班级比赛 2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四作业 背诵,并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l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复习 1指名背诵> 2学生齐背> 二细读课文 1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
1 播放>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全篇。 2 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6 但愿人长久) 二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 师检查自读情况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 观赏 但愿 宽慰 眼睁睁 隐藏 阴晴圆缺 躺在床上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 埋怨 皓月 吟诵等 (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 诗歌诵读比赛 1 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 加班级比赛 2 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 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 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四 作业 背诵>,并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一 复习 1 指名背诵> 2 学生齐背> 二 细读课文 1 观察图画,学习第 1 到第 4 小节
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a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b突出第3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4 小节朗读的忧愁c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 的话) 师板书:心绪不宁 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 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 他思念分别己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 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师板书:埋怨 2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豁 达大度,热爱人生) 师板书:宽慰 (3)师生一起背诵<<水调歌头 (4)再读第5自然段 用 ”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 句子。用“ 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 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总结课文 1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 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2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生: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 1-4 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a 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b 突出第 3 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 4 小节朗读的忧愁 c 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 的话) 师板书:心绪不宁 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 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 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 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师板书:埋怨 2 细读 5、6 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豁 达大度,热爱人生) 师板书:宽慰 (3) 师生一起背诵> (4)再读第 5 自然段 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 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 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三 总结课文 1 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 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2 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四作业 1背诵第46自然段2抄写书后词语三遍 板书: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一埋怨一宽慰 课后反思: 直都很欣赏苏轼。喜欢他那犹如东北大汉敲铁板的豪迈词风,更喜欢他豁达 超然的初事态度。爱读他《赤壁怀古》中那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似乎 见到一个性情中人正大步向我走来 昨晚,布置学生回去査找苏轼的有关资料和抄录《水调歌头》。而我自己,就 在浴室中大声反复的将《水调歌头》吟诵。这首词中,我似乎窥到了侠骨柔情 的文豪内心中最柔软的一块,似乎感受到苏轼超然中却洋溢着的婉约柔情。 今晨,首先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开课,引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引导 到中秋佳节,回忆佳节中的度过的情景,体会甜美的亲情温暖。由此引入“独 在异乡为异客”的苏轼,介绍苏轼以及其家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接着出 示课题齐读,猜猜课题的意思。我诵读《水调歌头》全篇。学生读课文,在文 中印证自己的猜测。而后,默读中找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想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变化?然后分块教学,指导朗读。 为使学生能与古人产生情感共鸣,我请有与亲人分别经验的孩子谈谈他的亲身 感受,然后将7年换成3000个日日夜夜,通过时间这一概念,增强了对孩子们 的情感冲击。而后再回首自己中秋的快乐,体会苏轼的孤独。再补充苏轼被贬 后在牢中写下的诗,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兄弟情深。这样多角度的体验,使学 生能感同身受。 在体会埋怨的原由时,我引入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最后在理解词句思想时,我引入了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 在朝朝暮暮”,以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最后我和学生在古筝的伴奏下,齐读《水调歌头》将古诗情韵推向高超。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望洞庭》 教学要求: Ⅰ、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泂庭》一诗所描绘 的景色
四 作业 1 背诵第 4~6 自然段 2 抄写书后词语三遍 板书: 2 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课后反思: 一直都很欣赏苏轼。喜欢他那犹如东北大汉敲铁板的豪迈词风,更喜欢他豁达 超然的初事态度。爱读他《赤壁怀古》中那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似乎 见到一个性情中人正大步向我走来。 昨晚,布置学生回去查找苏轼的有关资料和抄录《水调歌头》。而我自己,就 在浴室中大声反复的将《水调歌头》吟诵。这首词中,我似乎窥到了侠骨柔情 的文豪内心中最柔软的一块,似乎感受到苏轼超然中却洋溢着的婉约柔情。 今晨,首先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开课,引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引导 到中秋佳节,回忆佳节中的度过的情景,体会甜美的亲情温暖。由此引入“独 在异乡为异客”的苏轼,介绍苏轼以及其家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接着出 示课题齐读,猜猜课题的意思。我诵读《水调歌头》全篇。学生读课文,在文 中印证自己的猜测。而后,默读中找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想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变化?然后分块教学,指导朗读。 为使学生能与古人产生情感共鸣,我请有与亲人分别经验的孩子谈谈他的亲身 感受,然后将 7 年换成 3000 个日日夜夜,通过时间这一概念,增强了对孩子们 的情感冲击。而后再回首自己中秋的快乐,体会苏轼的孤独。再补充苏轼被贬 后在牢中写下的诗,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兄弟情深。这样多角度的体验,使学 生能感同身受。 在体会埋怨的原由时,我引入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最后在理解词句思想时,我引入了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 在朝朝暮暮”,以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最后我和学生在古筝的伴奏下,齐读《水调歌头》将古诗情韵推向高超。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望洞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 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