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形成的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她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 各个层面。对中医学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其酝酿和成型的土壤。而中医学的经验和理论, 同样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1)中医学与儒学文化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一度成为中国封 建社会的文化主流。儒士本身有格物致知的发展倾向和追求实用的价值取向,于是医学被认 为是实现儒家理想的途径之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一时成为旷世流风、儒士箴言。李 时珍、张元素、刘完素、朱丹溪、喻昌、吴鞠通等均为弃儒从医而又在医学发展史上作出杰 出贡献的名家。与此同时,儒家思想也渗透到医学伦理之中。喻昌曰:“医,仁术也。仁人 君子必笃于情。”医书冠以“仁”字为名者亦颇不少,诸如《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 论》等。当然,儒学文化对中医学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从舔痔吮痈到割股疗亲,礼教杀 人时有可见: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成为中医解剖学发展的严重桎梏:崇古尊经则造成了中医 学的严重守旧。因此我们可以说,儒家学说对中医学术理论及养生学的发展都产生一定的影 响:儒家的伦理思想促进了医家群体伦理道德及气质修养的形成,但它也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儒家的部分孝道伦理观阻碍了中医解剖学的发展,儒学以经解经的研究方式也使部分医家陷 入了故纸堆的窘境。 (2)中医学与佛教文化佛教在天竺阿育王大弘佛法时传入中国。汉末佛陀医药流行不 广,史书杂说罕有见述。魏晋以降,日渐繁多,隋唐时期达到高峰。陶弘景可谓援佛陀医论 入华之开先河者,借虽辛勤有加,却少有效果。孙思邈集儒、释、道思想为一体,创立中医 学伦理道德观,其《大医精诚》可为代表作。透过现存的石窟记载可知,当时佛教医药虽传 入颇盛,欲将其援入中医药内者亦不少,但均为皮毛而己。不过,应当承认,中医学在吸收 佛教医药的某些内容后变得更加丰富,特别是在中医主流医药外,出现了一些别开生面的新 疗法、新技术,对民间医药风俗影响尤大。中国的浴室乃至医院的真正出现,与佛教传入的 渗透和影响关系密切:源于天竺眼论的针拨内障术,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眼科的治疗技术:瑜 伽功法更为众多中医养生家所推崇、习用。 (3)中医学与道教文化道教与医学关系最为密切,古有“医道同源”之说。大凡修道之 士,都精通医理,以医术高明著称于世的更是代代有之。《道藏》部部都是医书,句句皆涉 医学,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蕴含着丰富的道家养生康复思想。恬淡虚无、无为而治, 既是道家的思想境界,也是安康长寿的社会图景: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既是道家“本体论” 的总体概括,也是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渊源。道家为了达到“长生不老”、 “白日飞升”的养生目标,不惜采用炼丹服食等方术。服食养生有其不可取的一面,但现代 研究也发现,某些方药确实有养生健体、防老益寿的作用,许多丹药在中医外科中至今仍有 广泛的应用
中医学形成的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她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 各个层面。对中医学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其酝酿和成型的土壤。而中医学的经验和理论, 同样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1)中医学与儒学文化 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一度成为中国封 建社会的文化主流。儒士本身有格物致知的发展倾向和追求实用的价值取向,于是医学被认 为是实现儒家理想的途径之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一时成为旷世流风、儒士箴言。李 时珍、张元素、刘完素、朱丹溪、喻昌、吴鞠通等均为弃儒从医而又在医学发展史上作出杰 出贡献的名家。与此同时,儒家思想也渗透到医学伦理之中。喻昌曰:“医,仁术也。仁人 君子必笃于情。”医书冠以“仁”字为名者亦颇不少,诸如《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 论》等。当然,儒学文化对中医学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从舔痔吮痈到割股疗亲,礼教杀 人时有可见;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成为中医解剖学发展的严重桎梏;崇古尊经则造成了中医 学的严重守旧。因此我们可以说,儒家学说对中医学术理论及养生学的发展都产生一定的影 响;儒家的伦理思想促进了医家群体伦理道德及气质修养的形成,但它也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儒家的部分孝道伦理观阻碍了中医解剖学的发展,儒学以经解经的研究方式也使部分医家陷 入了故纸堆的窘境。 (2)中医学与佛教文化 佛教在天竺阿育王大弘佛法时传入中国。汉末佛陀医药流行不 广,史书杂说罕有见述。魏晋以降,日渐繁多,隋唐时期达到高峰。陶弘景可谓援佛陀医论 入华之开先河者,惜虽辛勤有加,却少有效果。孙思邈集儒、释、道思想为一体,创立中医 学伦理道德观,其《大医精诚》可为代表作。透过现存的石窟记载可知,当时佛教医药虽传 入颇盛,欲将其援入中医药内者亦不少,但均为皮毛而已。不过,应当承认,中医学在吸收 佛教医药的某些内容后变得更加丰富,特别是在中医主流医药外,出现了一些别开生面的新 疗法、新技术,对民间医药风俗影响尤大。中国的浴室乃至医院的真正出现,与佛教传入的 渗透和影响关系密切;源于天竺眼论的针拨内障术,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眼科的治疗技术;瑜 伽功法更为众多中医养生家所推崇、习用。 (3)中医学与道教文化 道教与医学关系最为密切,古有“医道同源”之说。大凡修道之 士,都精通医理,以医术高明著称于世的更是代代有之。《道藏》部部都是医书,句句皆涉 医学,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蕴含着丰富的道家养生康复思想。恬淡虚无、无为而治, 既是道家的思想境界,也是安康长寿的社会图景;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既是道家“本体论” 的总体概括,也是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渊源。道家为了达到“长生不老”、 “白日飞升”的养生目标,不惜采用炼丹服食等方术。服食养生有其不可取的一面,但现代 研究也发现,某些方药确实有养生健体、防老益寿的作用,许多丹药在中医外科中至今仍有 广泛的应用
(4)中医学与“易”文化《周易》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医家论“易”的观点,散 见于历代医著之中。在《黄帝内经》形成的过程中,一批批古代医家吸收了《周易》的精华, 作为构建《黄帝内经》理论框架的来源之一:在《黄帝内经》中最杰出的成就就是把阴阳哲 学结合于医学,使之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这堪称医理与哲理交融的典范:其次《黄帝内经》 法《周易》之象,创造了独特的中医藏象学说,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石: 再次,在《周易》太极阴阳气化理论的基础上,《黄帝内经》发展了运气学说和气机升降学 说。《周易》卦的六位、阴阳、变化等还成为《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的先导。孙思邈倡“不 知《易》,不足以言大医”之名言,为后世医家所尊崇。《黄帝内经》校注名家王冰、林亿等 应用易理发展医理,颇有成就。 中医学形成的学科基础 古代其他学科的形成、发展及对中医学的影响,是中医学形成的的学科基础。任何自然 科学的发展,从来都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中医学的发展同样如此。如当时 的治炼技术为针灸和外科的发展提供了治疗用的针具和手术的刀具。又如医和提出的“六气 致病说”反映了当时医家汲取农学和物候学理论开始认识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对人体健康 的影响。再如在认识脉搏的正常变化规律时,《内经》提出“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 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脉亦应之”。这里的“冬至”、“夏至”纯粹 是天文历法里的知识。相同的例证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一书中俯拾皆是。因此,中国当 时高度发展的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声学、农学、数学、兵法等自然 科学的各个门类的知识,被医家们用作研究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防治的技术和手段是显而易 见的。有一些还被吸收、移植和融合,均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科学基础。 中医学形成的思想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 律的理论知识体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 离不开哲学,必然要受到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当时盛行于自然科学领域含有唯物辩证思 想的自然观和生命观的气一元论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确立了生命是物质的、生命活动是与 自然变化规律相应的既对立统一又相互关联的运动不息的发展变化过程、疾病是可防可治的 主导思想:为中医学确立采用整体综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宏观的、动态的、联系的观点去认 识自然、认识生命、构建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用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 病等重大理论问题奠定了基础。从而对散在的、零碎的医疗经验的整理归纳总结和研究有了 基本的标准和纲领,使中医学逐步系统化、规范化,最终升华为比较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 从以下两个方面可见一斑: 一是人为之物,禀天地之气而生。人类是物质世界的产物并依赖物质世界而生存的哲 学唯物观,是中医学认识生命的一条主线。它认为天地是生命起源的基地:有了天地,“万 物方生”(《素问·阴阳离合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
(4)中医学与“易”文化 《周易》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医家论“易”的观点,散 见于历代医著之中。在《黄帝内经》形成的过程中,一批批古代医家吸收了《周易》的精华, 作为构建《黄帝内经》理论框架的来源之一:在《黄帝内经》中最杰出的成就就是把阴阳哲 学结合于医学,使之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这堪称医理与哲理交融的典范;其次《黄帝内经》 法《周易》之象,创造了独特的中医藏象学说,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石; 再次,在《周易》太极阴阳气化理论的基础上,《黄帝内经》发展了运气学说和气机升降学 说。《周易》卦的六位、阴阳、变化等还成为《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的先导。孙思邈倡“不 知《易》,不足以言大医”之名言,为后世医家所尊崇。《黄帝内经》校注名家王冰、林亿等 应用易理发展医理,颇有成就。 中医学形成的学科基础 古代其他学科的形成、发展及对中医学的影响,是中医学形成的的学科基础。任何自然 科学的发展,从来都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中医学的发展同样如此。如当时 的冶炼技术为针灸和外科的发展提供了治疗用的针具和手术的刀具。又如医和提出的“六气 致病说”反映了当时医家汲取农学和物候学理论开始认识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对人体健康 的影响。再如在认识脉搏的正常变化规律时,《内经》提出“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 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脉亦应之”。这里的“冬至”、“夏至”纯粹 是天文历法里的知识。相同的例证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一书中俯拾皆是。因此,中国当 时高度发展的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声学、农学、数学、兵法等自然 科学的各个门类的知识,被医家们用作研究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防治的技术和手段是显而易 见的。有一些还被吸收、移植和融合,均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科学基础。 中医学形成的思想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 律的理论知识体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 离不开哲学,必然要受到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当时盛行于自然科学领域含有唯物辩证思 想的自然观和生命观的气一元论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确立了生命是物质的、生命活动是与 自然变化规律相应的既对立统一又相互关联的运动不息的发展变化过程、疾病是可防可治的 主导思想;为中医学确立采用整体综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宏观的、动态的、联系的观点去认 识自然、认识生命、构建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用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 病等重大理论问题奠定了基础。从而对散在的、零碎的医疗经验的整理归纳总结和研究有了 基本的标准和纲领,使中医学逐步系统化、规范化,最终升华为比较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 从以下两个方面可见一斑: 一是人为之物,禀天地之气而生。 人类是物质世界的产物并依赖物质世界而生存的哲 学唯物观,是中医学认识生命的一条主线。它认为天地是生命起源的基地;有了天地,“万 物方生”(《素问·阴阳离合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
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这种对生命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医 学所研究的人体的自然属性,也确立了中医学为自然科学范畴的基本特性。这与恩格斯在《自 然辩证法》中所言:“生命是整个自然的结果”观点一致。 构成生命的本源物质是精,精也称为精气。精气禀承于父母,先身而生,具有遗传特性, 没有精气就没有生命。“夫精者,生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故生之来谓之精,两 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 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灵枢·经脉》)这些论述明确表明父母的精气相合,形 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这种精气是构成人体生命基本物质的认识,确立了生命的物质属性, 这一最基本的医学科学理论基础是合理的,它打破了当时神学的桎梏,为中医学理论的科学 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生命源于气的聚合转化、升降出入的永恒运动。在中医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之时,中 国古代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气一元论”所提出的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源 于气的聚合转化和升降出入运动的观点,也影响着当时的医学界。因此,在“人之生,气之 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确定了生命是 物质的基本前提下,又提出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 生,亦恒于动。”(《格致余论·相火论》)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素问·六微旨 大论》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 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即是说世界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乃至消亡的动力,源 于气的运动。人体是由精气所构成,所以人体也是一个具有能动作用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 具有恒动的特性。中医学把气的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气 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没有升降出入就 没有生命活动,故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 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升降出入就是气运动的基本形 式。生命活动的过程就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运动过程。 上述可见,中医学不仅认识到生命是物质的,而且把生命看作是一个运动不息的发展变 化的过程,这种认识充分反映了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的,世界是永恒运动的物质总体,具 体的物质形态则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这一哲学思想
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这种对生命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医 学所研究的人体的自然属性,也确立了中医学为自然科学范畴的基本特性。这与恩格斯在《自 然辩证法》中所言:“生命是整个自然的结果”观点一致。 构成生命的本源物质是精,精也称为精气。精气禀承于父母,先身而生,具有遗传特性, 没有精气就没有生命。“夫精者,生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故生之来谓之精,两 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 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灵枢·经脉》)这些论述明确表明父母的精气相合,形 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这种精气是构成人体生命基本物质的认识,确立了生命的物质属性, 这一最基本的医学科学理论基础是合理的,它打破了当时神学的桎梏,为中医学理论的科学 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生命源于气的聚合转化、升降出入的永恒运动。在中医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之时,中 国古代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气一元论”所提出的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源 于气的聚合转化和升降出入运动的观点,也影响着当时的医学界。因此,在“人之生,气之 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确定了生命是 物质的基本前提下,又提出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 生,亦恒于动。”(《格致余论·相火论》)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素问·六微旨 大论》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 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即是说世界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乃至消亡的动力,源 于气的运动。人体是由精气所构成,所以人体也是一个具有能动作用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 具有恒动的特性。中医学把气的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气 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没有升降出入就 没有生命活动,故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 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升降出入就是气运动的基本形 式。生命活动的过程就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运动过程。 上述可见,中医学不仅认识到生命是物质的,而且把生命看作是一个运动不息的发展变 化的过程,这种认识充分反映了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的,世界是永恒运动的物质总体,具 体的物质形态则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这一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