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案 (2020一2021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授课学时:48学时 授课班级:2018级 任课教师: 教师职称: 教师所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教 师 教 案 (2020—2021 学年第 1 学期) 课 程 名 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授 课 学 时:48 学时 授 课 班 级:2018 级 任 课 教 师: 教 师 职 称: 教师所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授课 大学本科三年 班级 专业 课程代码 级 修课 人数 基础通识类(√);核心通识类( ):交叉通识类();学科通识类()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学科拓展课();专业核心课():个性化课程( 理论课(√);实践课() 课堂讲授为主(√ );实验为主(): 是否采用 授课方式 自学为主():专题讨论为主() 多媒体授课 其他: 考核方式及 考试( √)考查() 是否采用 否 成绩构成 成绩构成及比例:平时50%,期末50% 双语教学 学时分配 讲授 48学时;实验6学时:上机学时;习题 学时;课程设计学 时 教材 名称 作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教育部统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教出版社2018年版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李秀林王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原理》 李淮春主编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选集》1-一4卷,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毛泽东选集》1一4卷, 参考书目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解读》 李学林、侯伦广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8 6、学习指导参考书:《马克思主义 著 月 哲学原理学习指导》 辜堪生主编 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四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生辅 教育部统编 川省统编) 学读本 教育部统编 高教出版社2007年版 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解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 外文出版社2018 授课时间 第1周一一第13周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授课 专业 大学本科三年 级 班级 课程代码 修课 人数 课程类别 基础通识类( √ );核心通识类( );交叉通识类( );学科通识类( ) 学科基础课( );学科拓展课( );专业核心课( );个性化课程( ) 理论课( √ );实践课( )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实验为主( ); 自学为主( );专题讨论为主( ); 其他: 是否采用 多媒体授课 √ 考核方式及 成绩构成 考 试( √ )考 查( ) 成绩构成及比例:平时 50%,期末 50% 是否采用 双语教学 否 学时分配 讲授 48 学时;实验 6 学时;上机 学时;习题 学时;课程设计 学 时 教材 名称 作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育部统编 高教出版社 2018 年版 参考书目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原理》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3、《列宁选集》1--4 卷,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5 年版 4、《毛泽东选集》1—4 卷,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解读》 6、学习指导参考书:《马克思主义 哲学原理学习指导》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生辅 学读本 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解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 李秀林 王 于 李淮春 主编 李学林、侯伦广 著 辜堪生主编 教育部统编 教育部统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8 月 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 年版。(四 川省统编) 高教出版社 2007 年版 外文出版社 2018 授课时间 第 1 周——第 13 周
导论 授课时数:4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按节或知识点分配学时,要求反映知识的深度、广度,对知识点的掌 握程度(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的要求等) (一)教学要求: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 义。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 与人类文明成果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和成果以 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树立马克思主义主义是行动的指南的基本观点和意 识,逐步学会学习、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1学时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学时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学时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学时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分别列出教学重点、难点,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 选择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哪些内容要深化,那些内容要拓宽等等) 1、重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讲授和讨论结合,从马克思主义产生角度和发展角度进行分析、讲解。从当今实际讨论马 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2、难点: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中主要是:政治立场、理论品格、社会理想及 其关系的问题。 注意区分这个科学性与自然科学的科学性,突出无产阶级的特点,把政治立场、理论品 格、社会理想的讲授统一起来,结合当代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评价进行讲授,从而深化 对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如何讲授本章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的设计、构思) 从马克思当选为千年思想家引出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影响,然后讲授什么 是马克思主义,同时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播放一段视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问 题。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中重点突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结合实际讨论马克思 主义的当代价值,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强调结合经典学习,另一方面结合实际。 四、作业(选做1-3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3、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4、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才能学好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有哪些当代价值? 6、参见教材第18页的思考题。 7、批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几种论调。 五、本章参考资料 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
导论 授课时数:4 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按节或知识点分配学时,要求反映知识的深度、广度,对知识点的掌 握程度(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的要求等) (一)教学要求: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 义。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 与人类文明成果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和成果以 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树立马克思主义主义是行动的指南的基本观点和意 识,逐步学会学习、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1 学时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 学时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 学时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 学时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分别列出教学重点、难点,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 选择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哪些内容要深化,那些内容要拓宽等等) 1、重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讲授和讨论结合,从马克思主义产生角度和发展角度进行分析、讲解。从当今实际讨论马 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2、难点: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中主要是:政治立场、理论品格、社会理想及 其关系的问题。 注意区分这个科学性与自然科学的科学性,突出无产阶级的特点,把政治立场、理论品 格、社会理想的讲授统一起来,结合当代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评价进行讲授,从而深化 对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如何讲授本章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的设计、构思) 从马克思当选为千年思想家引出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影响,然后讲授什么 是马克思主义,同时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播放一段视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问 题。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中重点突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结合实际讨论马克思 主义的当代价值,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强调结合经典学习,另一方面结合实际。 四、作业(选做 1-3 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3、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4、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才能学好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有哪些当代价值? 6、参见教材第18页的思考题。 7、批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几种论调。 五、本章参考资料 1、李秀林 王于 李淮春 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第五版 2、李学林、侯伦广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解读》,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8 月 3、辜堪生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参考书),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3年版(四川省统编)。 4、教育部统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生辅学读本:高教出版社2007年版 5、习近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 出版社,2017. 6、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 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 8、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3月18日。 六、教学后记 通过绪论部分的教学,我们发现大学生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有正确的认 识,也懂得马克思主义是重要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从20世纪世界的文明发展 进程讲授马克思及其理论的意义,学生比较欢迎。对“共产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部分学生 兴趣不大,今后要更加注意方式方法,主要从社会历史规律角度深入论证。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授课时数:12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 的基本观点,重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 础,从而形成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6学时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6学时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实事求是的 关系及意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对立
出版社第五版 2、李学林、侯伦广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解读》,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8 月 3、辜堪生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参考书),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3 年版(四川省统编)。 4、教育部统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生辅学读本:高教出版社 2007 年版 5、习近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外文 出版社,2017. 6、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 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 8、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 年 3 月 18 日。 六、教学后记 通过绪论部分的教学,我们发现大学生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有正确的认 识,也懂得马克思主义是重要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从 20 世纪世界的文明发展 进程讲授马克思及其理论的意义,学生比较欢迎。对“共产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部分学生 兴趣不大,今后要更加注意方式方法,主要从社会历史规律角度深入论证。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授课时数:12 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 的基本观点,重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 础,从而形成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6 学时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6 学时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实事求是的 关系及意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对立
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辩证的否定观及 其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如何联系实际正确发挥意识 能动作用。 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尽量联系实际加以讲授,并给出一些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述。有 条件放映一些科学普及的影片,通过科学技术发展成果来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难点: 从实践及其在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中,把握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 律性的关系。 从旧哲学的缺陷开始讲授和分析,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史进行讲授,从而使 学生深化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认识。从科学实验 的案例出发,比如制造永动机来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三、教学设计(如何讲授本章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的设计、构思) 先讲授世界观方法论与哲学的关系,介绍哲学史爱智慧的学问,以及与科学宗教相比 较理解哲学。结合实际生活讲授哲学的基本问题。从唯物主义的发展史引出“物质“内涵的 变化,到列宁的物质定义,阐述其意义。结合案例讲授意识这一基本范畴,阐明其实质。观 看视频《宇宙与人》引出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运动、运动的规律,绝对运动相对静止,以 及时间和空间。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引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案例引出尊重 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从“蝴蝶效应”引出联系的观点,阐明联系的基本特征,接着从联系出发讲授发展的 观点。从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结果引出把握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重要性。从生活中的的案 例引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关系,把握共性和个性的意义。结合实际以及食物的发展讲授 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布置学生自学。 四、作业(选做1-3题) 1、如何理解哲学的涵义以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3、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4、怎样理解实践的含义、特点、作用、形式? 5、怎样正确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守丧是实践的? 6.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及其意义? 7.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8、联系实际分析论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9、联系实际分析论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0、联系实际分析论述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1、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2、怎样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及其关系? 13、如何联系实际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14、结合实际,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 统一”的道理。 15、结合近些年中美关系的冲突,用对立统一规律进行论述。 16、结合新冠疫情,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论述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7、参见教材的思考题
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辩证的否定观及 其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如何联系实际正确发挥意识 能动作用。 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尽量联系实际加以讲授,并给出一些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述。有 条件放映一些科学普及的影片,通过科学技术发展成果来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难点: 从实践及其在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中,把握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 律性的关系。 从旧哲学的缺陷开始讲授和分析,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史进行讲授,从而使 学生深化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认识。从科学实验 的案例出发,比如制造永动机来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三、教学设计(如何讲授本章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的设计、构思) 先讲授世界观方法论与哲学的关系,介绍哲学史爱智慧的学问,以及与科学宗教相比 较理解哲学。结合实际生活讲授哲学的基本问题。从唯物主义的发展史引出“物质“内涵的 变化,到列宁的物质定义,阐述其意义。结合案例讲授意识这一基本范畴,阐明其实质。观 看视频《宇宙与人》引出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运动、运动的规律,绝对运动相对静止,以 及时间和空间。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引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案例引出尊重 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从“蝴蝶效应”引出联系的观点,阐明联系的基本特征,接着从联系出发讲授发展的 观点。从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结果引出把握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重要性。从生活中的的案 例引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关系,把握共性和个性的意义。结合实际以及食物的发展讲授 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布置学生自学。 四、作业(选做 1-3 题) 1、如何理解哲学的涵义以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3、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4、怎样理解实践的含义、特点、作用、形式? 5、怎样正确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守丧是实践的? 6.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及其意义? 7.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8、联系实际分析论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9、联系实际分析论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0、联系实际分析论述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1、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2、怎样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及其关系? 13、如何联系实际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14、结合实际,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 统一”的道理。 15、结合近些年中美关系的冲突,用对立统一规律进行论述。 16、结合新冠疫情,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论述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7、参见教材的思考题
五、本章参考资料 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第五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高教出版社2005年版 3、辜堪生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参考书),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3年版(四川省统编)。 4、教育部统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生辅学读本:第一章,高教出版社2007年版 5、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 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人民日报2015.01.25. 六、教学后记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授课时数:6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重点掌握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 客观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形成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实践与认识 3学时 一、实践的本质及基本结构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2学时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学时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办法 1、重点: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 反映、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基本规律:真理及其基本属性、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真理的检验 标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讲授式和启发式结合起来。用恰当的案例来论证认识的本质。结合1978年的真理标准 讨论进行讲授和分析。 2、难点: 真理的属性和价值。 结合案例,进行课堂讨论,深化对真理属性和价值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如何讲授本章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的设计、构思)
五、本章参考资料 1、李秀林 王于 李淮春 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第五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高教出版社 2005 年版 3、辜堪生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参考书),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3 年版(四川省统编)。 4、教育部统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生辅学读本:第一章,高教出版社 2007 年版 5、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 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人民日报 2015.01.25. 六、教学后记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授课时数:6 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重点掌握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 客观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形成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 3 学时 一、实践的本质及基本结构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2 学时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 学时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办法 1、重点: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 反映、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基本规律;真理及其基本属性、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真理的检验 标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讲授式和启发式结合起来。用恰当的案例来论证认识的本质。结合 1978 年的真理标准 讨论进行讲授和分析。 2、难点: 真理的属性和价值。 结合案例,进行课堂讨论,深化对真理属性和价值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如何讲授本章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的设计、构思)
从案例引出实践队认识的决定作用。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问题上,首先介绍 反映论、先验论和不可知论观点,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指明先验论、不可知论的不合理性, 阐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以往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联系和区别。从案例引出认识运动基本规 律,如何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把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批判教条主义 和经验主义。最后指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从案例引出真理及其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 性,结合历史事件阐明真理的检验标准。从现实出发讲授真理与价值关系,最后阐明真理与 价值的统一也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第三节自学。 四、作业(选做1-3题) 1、怎样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2、如何正确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3、认识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有何联系与区别? 5、为什么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 6、如何正确理解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7、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8、怎样理解真理及其基本属性? 9、怎样理解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0、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检验标准? 11、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价值? 12、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14、参见教材的思考题。 五、本章参考资料 1、李秀林王于李准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第五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高教出版社2005年版 3、辜堪生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参考书),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3年版(四川省统编)。 4、教育部统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生辅学读本:第二章,高教出版社2007年版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六、教学后记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授课时数:8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 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3学时
从案例引出实践队认识的决定作用。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问题上,首先介绍 反映论、先验论和不可知论观点,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指明先验论、不可知论的不合理性, 阐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以往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联系和区别。从案例引出认识运动基本规 律,如何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把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批判教条主义 和经验主义。最后指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从案例引出真理及其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 性,结合历史事件阐明真理的检验标准。从现实出发讲授真理与价值关系,最后阐明真理与 价值的统一也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第三节自学。 四、作业(选做 1-3 题) 1、怎样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2、如何正确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3、认识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有何联系与区别? 5、为什么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 6、如何正确理解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7、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8、怎样理解真理及其基本属性? 9、怎样理解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0、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检验标准? 11、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价值? 12、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14、参见教材的思考题。 五、本章参考资料 1、李秀林 王于 李淮春 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第五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高教出版社 2005 年版 3、辜堪生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参考书),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3 年版(四川省统编)。 4、教育部统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生辅学读本:第二章,高教出版社 2007 年版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 六、教学后记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授课时数:8 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 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3 学时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学时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学时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办法 1、重点: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含义、特点、内容及其关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在社会历史 中的作用、深刻理解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搞好“五个统筹”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如何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 用: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讲授和启发式相结合。从社会历史的发展出发来论证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论证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2、难点: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个人与人民群众对 社会发展作用的关系。 比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遵 循一定的客观规律。用历史人物和普通个人的案例来说明个人的作用。深化人民群众是历史 创造者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如何讲授本章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的设计、构思) 从案例引出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组织讨论“为民做主的清官”与现代社会的关 系,从改革来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及其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用一些国家超越历史形态说明特殊性。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内容中,阐述基本矛盾的决定作用,其他的动力都要通过基本矛盾起 作用。结合当今改革讲授其作用。结合科技正反两方面影响阐述科技作用的两面性。突出人 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正确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可以通过一些历史人物的作用来说明。 四、作业(选做13题) 1、如何理解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含义、特点、内容及其关系? 2、根据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原理,联系实际,分析论述如何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确处理处理好人与自然、生产与环保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联系实际,分析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意义。 4、联系实际,分析论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意义。 5、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3 学时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学时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办法 1、重点: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含义、特点、内容及其关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在社会历史 中的作用、深刻理解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搞好“五个统筹”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如何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 用;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讲授和启发式相结合。从社会历史的发展出发来论证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论证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2、难点: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个人与人民群众对 社会发展作用的关系。 比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遵 循一定的客观规律。用历史人物和普通个人的案例来说明个人的作用。深化人民群众是历史 创造者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如何讲授本章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的设计、构思) 从案例引出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组织讨论“为民做主的清官”与现代社会的关 系,从改革来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及其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用一些国家超越历史形态说明特殊性。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内容中,阐述基本矛盾的决定作用,其他的动力都要通过基本矛盾起 作用。结合当今改革讲授其作用。结合科技正反两方面影响阐述科技作用的两面性。突出人 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正确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可以通过一些历史人物的作用来说明。 四、作业(选做 1-3 题) 1、如何理解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含义、特点、内容及其关系? 2、根据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原理,联系实际,分析论述如何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确处理处理好人与自然、生产与环保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联系实际,分析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意义。 4、联系实际,分析论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意义。 5、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6、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7、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必然引起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的变革? 8、如何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9、如何正确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0、如何正确理解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个人与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关 系。 11、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论述,如何深刻理解“人民性”? 五、本章参考资料 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第五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高教出版社2005年版 3、辜堪生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参考书),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3年版(四川省统编)。 4、习近平: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 卷3664-368页,外文出版社2017版。 5、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9年。 六、教学后记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授课时数:8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 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二)教学内容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3学时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4学时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1学时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办法
6、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7、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必然引起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的变革? 8、如何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9、如何正确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0、如何正确理解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个人与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关 系。 11、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论述,如何深刻理解“人民性”? 五、本章参考资料 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第五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高教出版社 2005 年版 3、辜堪生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参考书),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3 年版(四川省统编)。 4、习近平: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 3664-368 页,外文出版社 2017 版。 5、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9 年。 六、教学后记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授课时数:8 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 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二)教学内容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3 学时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4 学时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 学时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办法
1重点: 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 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本质。 讲授和讨论相结合,从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来分析和论述。 2.难点: 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 论剥削的新变化: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 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案例讲解。 三、教学设计(如何讲授本章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的设计、构思) 从一段视频开始介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及资本原始积累,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资本 原始积累过程是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查明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说明商品的二因素和劳 动二重性关系。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从价值形式发展历史理解货币 的产生,讨论通货膨胀,结合国民党时期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经济讨论价值规律的作用。 阐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结合历史与实际讨论劳动价值论意义、深化对劳动价值论 的认识。从案例引出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把握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绝对规律。区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及意义。通过例题计算剩余价值,把握生产剩余 价值两种方法。把握资本积累和资本循环周转。把握资本主义工资实质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从“1929-1933”经济危机引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说明资本主义不可克 服的矛盾。从现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讲授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结合在改革开 放中如何防止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把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质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实 质。 四、作业:(选做2个) 1、货币流通与经济的关系如何?如何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防止通货膨胀? 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如何运用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 展? 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及其意义。 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表现形式。 五、本章参考资料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一章《商品》,第二一一七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第四章《循环过程的三个 公式》,第九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5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一一一三章,第九章《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三编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 版社1995年版。 6、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 六、教学后记
1.重 点: 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 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本质。 讲授和讨论相结合,从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来分析和论述。 2.难 点: 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 论剥削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 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案例讲解。 三、教学设计(如何讲授本章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的设计、构思) 从一段视频开始介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及资本原始积累,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资本 原始积累过程是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查明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说明商品的二因素和劳 动二重性关系。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从价值形式发展历史理解货币 的产生,讨论通货膨胀,结合国民党时期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经济讨论价值规律的作用。 阐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结合历史与实际讨论劳动价值论意义、深化对劳动价值论 的认识。从案例引出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把握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绝对规律。区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及意义。通过例题计算剩余价值,把握生产剩余 价值两种方法。把握资本积累和资本循环周转。把握资本主义工资实质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从“1929-1933”经济危机引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说明资本主义不可克 服的矛盾。从现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讲授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结合在改革开 放中如何防止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把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质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实 质。 四、作业:(选做 2 个) 1、货币流通与经济的关系如何?如何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防止通货膨胀? 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如何运用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 展? 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及其意义。 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表现形式。 五、本章参考资料 1、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第一章《商品》,第二――七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4 卷,人民出版社 200l 年版。 2、马克思:《资本论》第 2 卷,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第四章《循环过程的三个 公式》,第九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5 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第一――三章,第九章《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4、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三编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 版社 1995 年版。 6、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 年。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