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三 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三 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是根据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的决定,由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依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 二版译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是根 据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由苏共中央马克 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译、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 于1955年开始出版的。在中文版的译校过程中参考 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文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是根据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的决定,由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依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 二版译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是根 据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由苏共中央马克 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译、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 于1955年开始出版的。在中文版的译校过程中参考 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文字
目 录 第三卷说明 …………………………………………… - 卡·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3—8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 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 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 11—640 第一卷 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 德国哲学的批判 ……………………………………… 13—532 序言………………………………………………………………… 15—16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 19—87 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 ………………………………………… 21 1.历史 ……………………………………………………………………… 31 2.关于意识的生产 ………………………………………………………… 41 B.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 ……………………………………………………… 56 1.交往和生产力 …………………………………………………………… 56 2.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 69 3.自然产生的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与所有制形式 ………………… 73 C.共产主义。—— 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 …………………………………… 79 莱比锡宗教会议 ………………………………………………… 88—530 二、圣布鲁诺……………………………………………………… 91—115
目 录 第三卷说明 …………………………………………… - 卡·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3—8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 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 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 11—640 第一卷 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 德国哲学的批判 ……………………………………… 13—532 序言………………………………………………………………… 15—16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 19—87 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 ………………………………………… 21 1.历史 ……………………………………………………………………… 31 2.关于意识的生产 ………………………………………………………… 41 B.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 ……………………………………………………… 56 1.交往和生产力 …………………………………………………………… 56 2.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 69 3.自然产生的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与所有制形式 ………………… 73 C.共产主义。—— 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 …………………………………… 79 莱比锡宗教会议 ………………………………………………… 88—530 二、圣布鲁诺……………………………………………………… 91—115
1.“征时”费尔巴哈 ………………………………………………… 91 2.圣布鲁诺对费尔巴哈和施蒂纳之间的斗争的思考…………… 101 3.圣布鲁诺反对“神圣家族”的作者……………………………… 103 4.与“莫·赫斯”的诀别…………………………………………… 112 三、圣麦克斯 ………………………………………………………… 116—530 1.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 117—521 旧约:人 ………………………………………………………………… 119 1.创世记,即人的生活 ………………………………………………………… 119 2.旧约的经济…………………………………………………………………… 131 3.古代人………………………………………………………………………… 139 4.近代人………………………………………………………………………… 150 A.精神(纯粹的诸精神史) ………………………………………………… 155 B.中迷者(不纯粹的诸精神史) …………………………………………… 161 a.幽灵 …………………………………………………………………… 166 b.怪想 …………………………………………………………………… 171 C.不纯粹的- 不纯粹的诸精神史 ………………………………………… 174 a.黑人和蒙古人 ………………………………………………………… 174 b.天主教和新教 ………………………………………………………… 183 D.教阶制 …………………………………………………………………… 186 5.在自己的虚构中享乐的“施蒂纳”………………………………………… 201 6.自由者……………………………………………………………………… 211 A.政治自由主义 ………………………………………………………… 211 B.共产主义 ……………………………………………………………… 224 C.人道自由主义 ………………………………………………………… 256 新约:“我”…………………………………………………………………… 266 1.新约的经济 ……………………………………………………………………… 266 2.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现象学,或关于辩解的学说 ………………………… 26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征时”费尔巴哈 ………………………………………………… 91 2.圣布鲁诺对费尔巴哈和施蒂纳之间的斗争的思考…………… 101 3.圣布鲁诺反对“神圣家族”的作者……………………………… 103 4.与“莫·赫斯”的诀别…………………………………………… 112 三、圣麦克斯 ………………………………………………………… 116—530 1.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 117—521 旧约:人 ………………………………………………………………… 119 1.创世记,即人的生活 ………………………………………………………… 119 2.旧约的经济…………………………………………………………………… 131 3.古代人………………………………………………………………………… 139 4.近代人………………………………………………………………………… 150 A.精神(纯粹的诸精神史) ………………………………………………… 155 B.中迷者(不纯粹的诸精神史) …………………………………………… 161 a.幽灵 …………………………………………………………………… 166 b.怪想 …………………………………………………………………… 171 C.不纯粹的- 不纯粹的诸精神史 ………………………………………… 174 a.黑人和蒙古人 ………………………………………………………… 174 b.天主教和新教 ………………………………………………………… 183 D.教阶制 …………………………………………………………………… 186 5.在自己的虚构中享乐的“施蒂纳”………………………………………… 201 6.自由者……………………………………………………………………… 211 A.政治自由主义 ………………………………………………………… 211 B.共产主义 ……………………………………………………………… 224 C.人道自由主义 ………………………………………………………… 256 新约:“我”…………………………………………………………………… 266 1.新约的经济 ……………………………………………………………………… 266 2.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现象学,或关于辩解的学说 ………………………… 26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启示录或“新智慧的逻辑” ……………………………………………………… 304 4.独自性 …………………………………………………………………………… 341 5.所有者 …………………………………………………………………………… 359 A.我的权力 ……………………………………………………………………… 359 .法 ………………………………………………………………………… 359 A.一般的圣化 …………………………………………………………… 359 B.用简单的对偶式实现占有 …………………………………………… 364 C.用复杂的对偶式实现占有 …………………………………………… 368 .法律 …………………………………………………………………………… 376 .犯罪 …………………………………………………………………………… 387 A.犯罪和刑罚的简单圣化 ………………………………………………… 388 (a)犯罪 …………………………………………………………………… 388 (b)刑罚 …………………………………………………………………… 390 B.通过对偶式获得犯罪和刑罚……………………………………………… 392 C.通常理解的和非通常理解的犯罪………………………………………… 396 5.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 ………………………………………………… 403 .暴动 …………………………………………………………………………… 437 .联盟 …………………………………………………………………………… 452 1.地产 ………………………………………………………………………… 453 2.劳动组织 …………………………………………………………………… 455 3.货币 ………………………………………………………………………… 461 4.国家 ………………………………………………………………………… 466 5.暴动 ………………………………………………………………………… 470 6.联盟的宗教和哲学 ………………………………………………………… 471 A.财产 …………………………………………………………………… 471 B.资产……………………………………………………………………… 476 C.道德、交往、剥削理论…………………………………………………… 477 目 录
3.启示录或“新智慧的逻辑” ……………………………………………………… 304 4.独自性 …………………………………………………………………………… 341 5.所有者 …………………………………………………………………………… 359 A.我的权力 ……………………………………………………………………… 359 .法 ………………………………………………………………………… 359 A.一般的圣化 …………………………………………………………… 359 B.用简单的对偶式实现占有 …………………………………………… 364 C.用复杂的对偶式实现占有 …………………………………………… 368 .法律 …………………………………………………………………………… 376 .犯罪 …………………………………………………………………………… 387 A.犯罪和刑罚的简单圣化 ………………………………………………… 388 (a)犯罪 …………………………………………………………………… 388 (b)刑罚 …………………………………………………………………… 390 B.通过对偶式获得犯罪和刑罚……………………………………………… 392 C.通常理解的和非通常理解的犯罪………………………………………… 396 5.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 ………………………………………………… 403 .暴动 …………………………………………………………………………… 437 .联盟 …………………………………………………………………………… 452 1.地产 ………………………………………………………………………… 453 2.劳动组织 …………………………………………………………………… 455 3.货币 ………………………………………………………………………… 461 4.国家 ………………………………………………………………………… 466 5.暴动 ………………………………………………………………………… 470 6.联盟的宗教和哲学 ………………………………………………………… 471 A.财产 …………………………………………………………………… 471 B.资产……………………………………………………………………… 476 C.道德、交往、剥削理论…………………………………………………… 477 目 录
D.宗教……………………………………………………………………… 485 E.对联盟学说的补充……………………………………………………… 486 C.我的自我享乐……………………………………………………………… 488 6.所罗门的雅歌或唯一者 ……………………………………………………… 502 2.辩护性评注 ………………………………………………………………… 522—530 莱比锡宗教会议闭幕………………………………………………… 531—532 第二卷 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533—640 “真正的社会主义”…………………………………………………… 535—640 一、“莱茵年鉴”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 ……………………… 539—572 A.“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 539 B.“社会主义的建筑基石” …………………………………………… 555 第一块建筑基石 ……………………………………………………………… 559 第二块建筑基石 ……………………………………………………………… 563 第三块建筑基石 ……………………………………………………………… 569 四、卡尔·格律恩。“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1845年 达姆斯塔德版)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 573—628 圣西门主义……………………………………………………………… 582 1.“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 588 2.“实业家的政治问答”………………………………………………………… 591 3.“新基督教”…………………………………………………………………… 595 4.圣西门学派…………………………………………………………………… 596 傅立叶主义 ………………………………………………………………………… 604 “目光短浅的卡员老头”和格律恩先生 …………………………………………… 615 蒲鲁东 ……………………………………………………………………………… 626 五、“霍尔施坦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或“真正的社会 主义”的预言 ………………………………………………………………… 629—64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D.宗教……………………………………………………………………… 485 E.对联盟学说的补充……………………………………………………… 486 C.我的自我享乐……………………………………………………………… 488 6.所罗门的雅歌或唯一者 ……………………………………………………… 502 2.辩护性评注 ………………………………………………………………… 522—530 莱比锡宗教会议闭幕………………………………………………… 531—532 第二卷 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533—640 “真正的社会主义”…………………………………………………… 535—640 一、“莱茵年鉴”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 ……………………… 539—572 A.“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 539 B.“社会主义的建筑基石” …………………………………………… 555 第一块建筑基石 ……………………………………………………………… 559 第二块建筑基石 ……………………………………………………………… 563 第三块建筑基石 ……………………………………………………………… 569 四、卡尔·格律恩。“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1845年 达姆斯塔德版)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 573—628 圣西门主义……………………………………………………………… 582 1.“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 588 2.“实业家的政治问答”………………………………………………………… 591 3.“新基督教”…………………………………………………………………… 595 4.圣西门学派…………………………………………………………………… 596 傅立叶主义 ………………………………………………………………………… 604 “目光短浅的卡员老头”和格律恩先生 …………………………………………… 615 蒲鲁东 ……………………………………………………………………………… 626 五、“霍尔施坦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或“真正的社会 主义”的预言 ………………………………………………………………… 629—64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弗·恩格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641—692 注释 ……………………………………………………… 695—719 人名索引 ………………………………………………… 720—737 期刊索引 ………………………………………………… 738—740 译后记 …………………………………………………… 741—742 插 图 卡·马克思笔记本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 ……………………… 9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第一页。序言……… 17 目 录
弗·恩格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641—692 注释 ……………………………………………………… 695—719 人名索引 ………………………………………………… 720—737 期刊索引 ………………………………………………… 738—740 译后记 …………………………………………………… 741—742 插 图 卡·马克思笔记本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 ……………………… 9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第一页。序言……… 17 目 录
第 三 卷 说 明
第 三 卷 说 明
第三卷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收集了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的“关 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在1845—1846年间合 写的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恩格斯在1847年1月至4月写 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它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直接继续。 第三卷所收集的著作是属于科学共产主义形成时期的,这些 著作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哲学基础、理议基础的形成过程中构成 一个重要价段。它们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一批完全成熟的著作 的直接准备。 恩格斯后来在谈到这一时期他和马克思所面临的任务时写 道:“我们两人已经深深地卷入了政治运动;我们在知识分子中间, 尤其是在西德的知识分子中间已经有了信徒,并且跟有组织的无 产阶级建立了相当多的联系。我们有责任科学地论证我们的观点, 但同时我们必须使欧洲无产阶级首先使德国无产阶级确信我们的 观点的正确。”(“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1965年莫斯科中文版 第2卷第342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的革命的世界观在反对资产阶级和小资产 阶级的思想体系的斗争中形成起来,并为自己打开了通往工人群 众的道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制定自己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时,把批 判的锋芒首先指向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
第三卷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收集了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的“关 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在1845—1846年间合 写的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恩格斯在1847年1月至4月写 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它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直接继续。 第三卷所收集的著作是属于科学共产主义形成时期的,这些 著作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哲学基础、理议基础的形成过程中构成 一个重要价段。它们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一批完全成熟的著作 的直接准备。 恩格斯后来在谈到这一时期他和马克思所面临的任务时写 道:“我们两人已经深深地卷入了政治运动;我们在知识分子中间, 尤其是在西德的知识分子中间已经有了信徒,并且跟有组织的无 产阶级建立了相当多的联系。我们有责任科学地论证我们的观点, 但同时我们必须使欧洲无产阶级首先使德国无产阶级确信我们的 观点的正确。”(“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1965年莫斯科中文版 第2卷第342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的革命的世界观在反对资产阶级和小资产 阶级的思想体系的斗争中形成起来,并为自己打开了通往工人群 众的道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制定自己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时,把批 判的锋芒首先指向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
唯心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费尔 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核心,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费尔巴哈唯 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局限性和形而上学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制定 他们的新的世界观时,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为一个统一的不 可分割的整体,为新质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本卷的第一篇文章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 斯在1888年说明这一提纲的意义时写道:“它们作为包含有新世 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极其宝贵的。”(“马克思恩格斯文 选”两卷集1955年莫斯科中文版第2卷第356页)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揭露了费尔巴哈的唯物 主义以及所有以前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即它们的消极直观的 性质,对人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不了解。马克思强 调指出革命的实践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在这一 方面,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是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 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见本卷第6页)在这一条 中扼要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包括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在 内的所有过去的哲学的根本区别,鲜明地表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 所创立的理论的能动的、改造的性质以及它同革命实践的不可分 割的联系。 费尔巴哈抽象地、非历史地考察人。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相反, 他提出了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见本 卷第5页)。这样,马克思就把唯物主义应用来理解人类社会了。 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当马克思在写“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 他已经在一些主要点上完成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发展。正 如后来马克思所回忆的那样,1845年春天,恩格斯来到了布鲁塞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唯心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费尔 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核心,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费尔巴哈唯 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局限性和形而上学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制定 他们的新的世界观时,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为一个统一的不 可分割的整体,为新质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本卷的第一篇文章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 斯在1888年说明这一提纲的意义时写道:“它们作为包含有新世 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极其宝贵的。”(“马克思恩格斯文 选”两卷集1955年莫斯科中文版第2卷第356页)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揭露了费尔巴哈的唯物 主义以及所有以前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即它们的消极直观的 性质,对人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不了解。马克思强 调指出革命的实践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在这一 方面,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是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 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见本卷第6页)在这一条 中扼要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包括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在 内的所有过去的哲学的根本区别,鲜明地表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 所创立的理论的能动的、改造的性质以及它同革命实践的不可分 割的联系。 费尔巴哈抽象地、非历史地考察人。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相反, 他提出了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见本 卷第5页)。这样,马克思就把唯物主义应用来理解人类社会了。 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当马克思在写“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 他已经在一些主要点上完成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发展。正 如后来马克思所回忆的那样,1845年春天,恩格斯来到了布鲁塞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