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孤儿收养情况调查 姓名徐蔚婕学号11307080038专业历史 孤儿是一个值得被关注的群体,特别是在中国发生一系列天灾之后,有很多 孩子在灾难中失去了自己的父母。那么,孤儿院的环境是怎样的?孤儿院里的孤 儿的情况如何?收养孤儿的程序是怎样的?被收养的孤儿们情况又如何?这些 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资料收集 在上海民政的网站 shttp Index tml#)上,收集到以下资料以及我提出的相关的疑问 《收养办事指南》 三、受理条件 (一)夫妇双方均年满30周岁; (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此条如何评估?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 (三)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夫妇双方收养意见必须一致; (五)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弃婴(儿童)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 差40周岁以上; (六)被收养人必须是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年龄 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是家里只有者人及这个孩子目经济情况不好的案 例如何处理?福利院里14周岁以上的孩子会去往何处?) 六、办理程序 (一)提出收养意愿→等候通知→收养家庭评估;(谁来评估?) (二)符合收养条件的收养人提交证件、证明→审核→与被送养人融合(与送养 单位签订融合期协议书);(与被送养人的接触,如果最终不能达成收养,会不会 造成对他们的伤害?) (三)受理申请→审查审批→颁发《收养登记证》。(有没有后续跟进?) 收养家庭评估条件及融合期工作程序: (一)评估条件 1、收养原因和目的; 2、收养人的兴趣爱好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婚姻家庭关系; 4、子女情况;(有子女为宜还是无子女为宜?) 5、健康状况; 6、经济情况; 7、有无虐待或暴力历史、犯罪记录 8、居住条件 (二)融合期工作程序 1、收养登记中心通知收养家庭到儿童福利院将被收养人带回家进行融合期试养 (融合期一个月); 2、融合期满后,收养人愿意办理收养登记的,收养人与送养人(儿童福利院)
上海孤儿收养情况调查 姓 名 徐蔚婕 学 号 11307080038 专 业 历史 孤儿是一个值得被关注的群体,特别是在中国发生一系列天灾之后,有很多 孩子在灾难中失去了自己的父母。那么,孤儿院的环境是怎样的?孤儿院里的孤 儿的情况如何?收养孤儿的程序是怎样的?被收养的孤儿们情况又如何?这些 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 资料收集 在上海民政的网站 (http://www.shmzj.gov.cn/gb/shmzj/node8/node15/node58/node65/index.h tml#)上,收集到以下资料以及我提出的相关的疑问: 《收养办事指南》 三、受理条件 (一)夫妇双方均年满 30 周岁; (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此条如何评估?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 (三)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夫妇双方收养意见必须一致; (五)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弃婴(儿童)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 差 40 周岁以上; (六)被收养人必须是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年龄 不满 14 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是家里只有老人及这个孩子且经济情况不好的案 例如何处理?福利院里 14 周岁以上的孩子会去往何处?) 六、办理程序 (一)提出收养意愿→等候通知→收养家庭评估;(谁来评估?) (二)符合收养条件的收养人提交证件、证明→审核→与被送养人融合(与送养 单位签订融合期协议书);(与被送养人的接触,如果最终不能达成收养,会不会 造成对他们的伤害?) (三)受理申请→审查审批→颁发《收养登记证》。(有没有后续跟进?) 收养家庭评估条件及融合期工作程序: (一)评估条件 1、收养原因和目的; 2、收养人的兴趣爱好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婚姻家庭关系; 4、子女情况;(有子女为宜还是无子女为宜?) 5、健康状况; 6、经济情况; 7、有无虐待或暴力历史、犯罪记录; 8、居住条件。 (二)融合期工作程序 1、收养登记中心通知收养家庭到儿童福利院将被收养人带回家进行融合期试养 (融合期一个月); 2、融合期满后,收养人愿意办理收养登记的,收养人与送养人(儿童福利院)
签订收养协议书,双方共同到收养登记中心填写收养登记申请书(收养人同时带 好身份证、户口簿和结婚证原件),办理收养登记手续;融合期满后,收养人不 愿意办理收养登记手续的,由收养登记中心退回收养人提交的相关材料。 《2007至2011年婚姻收养管理工作》 2011年全市共办理国内外收养登记588件 2010年全市共办理国内外收养登记830件,比上年上升18.57%。其中,国 内收养登记615件,占总数的74.09%,比上年下降6.82%;涉外收养登记215 件,占总数的29.90%,比上年上升437.50% 2009年办理国内外收养登记700件,比上年下降16.47%。其中,国内收养 登记660对,占总数的94.29%,比上年下降15.17%;涉外收养登记40件,占总 数的5.71%,比上年下降33.33%。 2008年全市共办理国内外收养登记838件,比上年上升22.16%。其中,国 内收养登记778对,占总数的92.84%,比上年上升20.43%;涉外收养登记60 件,占总数的7.16%,比上年上升50%。 2007年全市共办理国内外收养登记686件,比上年下降13.93%。其中,国 内收养登记646对,占总数的94.17%,比上年下降15.11%;涉外收养登记40 件,占总数的5.83%,比上年上升11.11%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收养登记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勢,且2008年是登记 的一个高峰,登记与实际的领养数量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在2012年5月的《南方周末》上,有这样一则相关的报道: 南方周末《尴尬的减法》 地震后,二万人表态认领,到今天仅十二名孤儿被收养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留下630名孤儿。彼时有数万热心人士表达了自己的 收养意愿。但4年过去,仅有1%的孤儿被收养 618名孤儿,正和一起遭受了不幸的同伴,经历他们的独特青春。这个减法 算式的答案,也许要等他们成年以后,才会获得。 630-12=618。20000-12=? 630”,是汶川地震罹难者遗孤的数字。这个数字在震后的三年间随着统计 的深入和更新,一直在变化。2008年6月9日,四川省公布地震孤儿数量共1019 名。但到2009年4月底,这一数字大幅减少到630人 “12”,是过去四年间,630名孩子中被成功收养的数字。这个数字由四川 省民政厅办公室副主任赵汝鹏提供。其中两人被海外收养。 618”,是现在生活在福利院、养老院以及和亲属生活在一起的地震孤儿的 数字。 “20000”是一个约数。是大地震后半个多月里,致电四川省民政厅“地震 失散儿童收养咨询热线”,表达收养意愿的个人和家庭的数字。这个数字也一直 在变化。地震后两个多月,这个数字变成了“数千”。四年之后,这个数字变成 了零 “?”,就是这两组简单减法的答案所在。也是地震后国人慈善热情经历复 杂嬗变的一个写照。当初的热心人士去哪了?618个孩子现在过得怎么样? “家庭”是一个禁止提及的词语 封闭的空城北川仍凝固着四年前坍塌的瞬间,幸存的孩子们却在四年间悄然 长大了
签订收养协议书,双方共同到收养登记中心填写收养登记申请书(收养人同时带 好身份证、户口簿和结婚证原件),办理收养登记手续;融合期满后,收养人不 愿意办理收养登记手续的,由收养登记中心退回收养人提交的相关材料。 《2007 至 2011 年婚姻收养管理工作》 2011 年全市共办理国内外收养登记 588 件。 2010 年全市共办理国内外收养登记 830 件,比上年上升 18.57%。其中,国 内收养登记 615 件,占总数的 74.09%,比上年下降 6.82%;涉外收养登记 215 件,占总数的 29.90%,比上年上升 437.50%。 2009 年办理国内外收养登记 700 件,比上年下降 16.47%。其中,国内收养 登记 660 对,占总数的 94.29%,比上年下降 15.17%;涉外收养登记 40 件,占总 数的 5.71%,比上年下降 33.33%。 2008 年全市共办理国内外收养登记 838 件,比上年上升 22.16%。其中,国 内收养登记 778 对,占总数的 92.84%,比上年上升 20.43%;涉外收养登记 60 件,占总数的 7.16%,比上年上升 50%。 2007 年全市共办理国内外收养登记 686 件,比上年下降 13.93%。其中,国 内收养登记 646 对,占总数的 94.17%,比上年下降 15.11%;涉外收养登记 40 件,占总数的 5.83%,比上年上升 11.11%。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收养登记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 2008 年是登记 的一个高峰,登记与实际的领养数量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在 2012 年 5 月的《南方周末》上,有这样一则相关的报道: 南方周末《尴尬的减法》 地震后,二万人表态认领,到今天仅十二名孤儿被收养 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留下 630 名孤儿。彼时有数万热心人士表达了自己的 收养意愿。但 4 年过去,仅有 1%的孤儿被收养。 618 名孤儿,正和一起遭受了不幸的同伴,经历他们的独特青春。这个减法 算式的答案,也许要等他们成年以后,才会获得。 630-12=618。20000-12=? “630”,是汶川地震罹难者遗孤的数字。这个数字在震后的三年间随着统计 的深入和更新,一直在变化。2008 年 6 月 9 日,四川省公布地震孤儿数量共 1019 名。但到 2009 年 4 月底,这一数字大幅减少到 630 人。 “12”,是过去四年间,630 名孩子中被成功收养的数字。这个数字由四川 省民政厅办公室副主任赵汝鹏提供。其中两人被海外收养。 “618”,是现在生活在福利院、养老院以及和亲属生活在一起的地震孤儿的 数字。 “20000”是一个约数。是大地震后半个多月里,致电四川省民政厅“地震 失散儿童收养咨询热线”,表达收养意愿的个人和家庭的数字。这个数字也一直 在变化。地震后两个多月,这个数字变成了“数千”。四年之后,这个数字变成 了零。 “?”,就是这两组简单减法的答案所在。也是地震后国人慈善热情经历复 杂嬗变的一个写照。当初的热心人士去哪了?618 个孩子现在过得怎么样? “家庭”是一个禁止提及的词语 封闭的空城北川仍凝固着四年前坍塌的瞬间,幸存的孩子们却在四年间悄然 长大了
5月11日清晨,北川地震纪念碑前,19名穿着统一白色校服的孩子。这些 10到17岁的孩子们一语不发,安静地烧香、鞠躬、哭泣,凉风吹动着他们胸前 的白色纸花。一片瓦砾堆被葱葱郁郁的爬山虎覆盖了,几棵杉树也将黄绿色的枝 条,伸进了损毁倾斜的危楼里。 这些孩子们都来自北川,北川却不再是他们的家。他们的家如今在成都市双 流县“安康家园”—一全国规模最大的灾区孤困儿童集中安置基地。这里最多曾 聚集了712个灾区孤困儿童,至今仍有575名孩子在此生活。 2008年5月18日,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倡议,日照钢铁集团捐资建设的 安康家园在山东日照市诞生。安康家园首任园长、天津师范大学教师齐建新至今 记得,火车将七百名孩子送至日照时,有的孩子身上满是疥疮,眼睛则是呆滞的, 小的孩子哭着要妈妈,大的孩子整晚做噩梦,有的还患上了严重抑郁症并试图割 腕自杀。一次停电,孩子们以为再次地震,尖叫着从楼里跑出来,穿着单衣站在 风里瑟瑟发抖。 2009年9月,孩子们和安康家园一道,迁回成都双流县。 2012年5月11日是孩子们四年来第一次重返北川。安康家园园长胡源忠特 意把这个日子提前了一天,希望避开人流,好让孩子们能安静祭奠亲人并面对往 日记忆。“孩子们大了,得学着接受痛苦的过去,还有漫长的未来。” 安康家园里,接近一半孩子是震后孤儿童,另一半孩子则是震前孤儿或单亲 特困儿童。为了区别于孤儿院,安康家园聘请了百余位专职的生活老师——“安 康妈妈”,每一名“妈妈”专门负责2至10名孩子的生活起居 安康家园实行封闭式教育,安康妈妈和孩子必须24小时呆在一起。早晨6 点半起床、出操,白天上课,晚上9点熄灯,一切行动都以集体为单位。这个生 活节奏将一直持续到读完高中。 对于安康妈妈来说,“家庭”是一个禁止提及的词语一一她们害怕自己的家 庭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理,也从不将自己的孩子带到学校 “让我挑几个孩子走” 疗伤,让生理上的以及心理上的伤口慢慢愈合,是安康家园工作的主题之一。 做了17年代课老师的付小凤辞掉工作,来到安康家园照顾孩子。她发觉这 些孩子敏感、多疑,处处竖起全身的刺来保护自己。刚开园时,会有很多人前来 寻找自己失散的孩子,也陆续有数十个孩子被接走。剩余的孩子平日最喜欢做的 事,就是望着大门口,期盼有熟悉的身影出现。 付小凤觉得只有那时,孩子的眼睛才“闪着光”。几个月后,那些光慢慢隐 退了。这群孩子最终都知道父母不会再回来。他们开始逐渐熟悉并试图接纳新的 当时,一方面社会舆论都期待着这些孤儿融进大江南北那些充满爱心的家庭, 另一方面,地震刚发生的那几个月里,很多社会爱心人士都想要领养孩子。2012 年5月15日,绵阳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福利科科长杨平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 时说,地震后,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心人打进电话,表示愿意收养地震孤儿。 报名的人太多,无法登记,只能将话筒拿起来放在桌上,不再接听。虽然报名的 人很多,但很多人听说只有病残儿童可以领养,很快就挂了电话 胡源忠跟南方周末记者提及过一个细节:一个浑身名牌、暴发户模样的中年 女子甚至闯进了胡源忠的办公室,举着自己的存折、护照及金灿灿的名表在他眼 前晃,“让我挑几个孩子带走”。 监护人和孩子都不愿意,他们更信任国家;很多领养者的‘挑选’,也会
5 月 11 日清晨,北川地震纪念碑前,19 名穿着统一白色校服的孩子。这些 10 到 17 岁的孩子们一语不发,安静地烧香、鞠躬、哭泣,凉风吹动着他们胸前 的白色纸花。一片瓦砾堆被葱葱郁郁的爬山虎覆盖了,几棵杉树也将黄绿色的枝 条,伸进了损毁倾斜的危楼里。 这些孩子们都来自北川,北川却不再是他们的家。他们的家如今在成都市双 流县“安康家园”——全国规模最大的灾区孤困儿童集中安置基地。这里最多曾 聚集了 712 个灾区孤困儿童,至今仍有 575 名孩子在此生活。 2008 年 5 月 18 日,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倡议,日照钢铁集团捐资建设的 安康家园在山东日照市诞生。安康家园首任园长、天津师范大学教师齐建新至今 记得,火车将七百名孩子送至日照时,有的孩子身上满是疥疮,眼睛则是呆滞的, 小的孩子哭着要妈妈,大的孩子整晚做噩梦,有的还患上了严重抑郁症并试图割 腕自杀。一次停电,孩子们以为再次地震,尖叫着从楼里跑出来,穿着单衣站在 风里瑟瑟发抖。 2009 年 9 月,孩子们和安康家园一道,迁回成都双流县。 2012 年 5 月 11 日是孩子们四年来第一次重返北川。安康家园园长胡源忠特 意把这个日子提前了一天,希望避开人流,好让孩子们能安静祭奠亲人并面对往 日记忆。“孩子们大了,得学着接受痛苦的过去,还有漫长的未来。” 安康家园里,接近一半孩子是震后孤儿童,另一半孩子则是震前孤儿或单亲 特困儿童。为了区别于孤儿院,安康家园聘请了百余位专职的生活老师——“安 康妈妈”,每一名“妈妈”专门负责 2 至 10 名孩子的生活起居。 安康家园实行封闭式教育,安康妈妈和孩子必须 24 小时呆在一起。早晨 6 点半起床、出操,白天上课,晚上 9 点熄灯,一切行动都以集体为单位。这个生 活节奏将一直持续到读完高中。 对于安康妈妈来说,“家庭”是一个禁止提及的词语——她们害怕自己的家 庭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理,也从不将自己的孩子带到学校。 “让我挑几个孩子走” 疗伤,让生理上的以及心理上的伤口慢慢愈合,是安康家园工作的主题之一。 做了 17 年代课老师的付小凤辞掉工作,来到安康家园照顾孩子。她发觉这 些孩子敏感、多疑,处处竖起全身的刺来保护自己。刚开园时,会有很多人前来 寻找自己失散的孩子,也陆续有数十个孩子被接走。剩余的孩子平日最喜欢做的 事,就是望着大门口,期盼有熟悉的身影出现。 付小凤觉得只有那时,孩子的眼睛才“闪着光”。几个月后,那些光慢慢隐 退了。这群孩子最终都知道父母不会再回来。他们开始逐渐熟悉并试图接纳新的 家。 当时,一方面社会舆论都期待着这些孤儿融进大江南北那些充满爱心的家庭, 另一方面,地震刚发生的那几个月里,很多社会爱心人士都想要领养孩子。2012 年 5 月 15 日,绵阳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福利科科长杨平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 时说,地震后,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心人打进电话,表示愿意收养地震孤儿。 报名的人太多,无法登记,只能将话筒拿起来放在桌上,不再接听。虽然报名的 人很多,但很多人听说只有病残儿童可以领养,很快就挂了电话。 胡源忠跟南方周末记者提及过一个细节:一个浑身名牌、暴发户模样的中年 女子甚至闯进了胡源忠的办公室,举着自己的存折、护照及金灿灿的名表在他眼 前晃,“让我挑几个孩子带走”。 “监护人和孩子都不愿意,他们更信任国家;很多领养者的‘挑选’,也会
让剩余的孩子感觉再一次被遗弃。”胡源忠和同事们考虑很久,全部拒绝了。 位于距绵阳城区70公里的梓潼县儿童福利院,在地震后最初的几年里,也 上演过孤儿“被挑选”的戏码。这个福利院接收到灾区暂时孤儿41名,其中安 县晓坝镇小学24名学生,后陆续被父母逐一认领;北川暂时孤儿17名,其中2 名被自己的亲人接回,另有5名送去山东日照学习。2009年后确认孤儿身份的 10名,年龄从4个月到16岁不等,基本上都带有自带疾病或先天性残疾,比如 癫痫病、肌肉萎缩症、先天性心脏病等。 其中,只有三个孩子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其他的孩子或是太小,或是不能说 话,也就丢失自己的本名。福利院只能根据孩子送来的地方给他们取名,从北川 送来的就姓白,从安县送过来的就姓安。 地震孤儿在此受到了悉心照顾。睡床上,为防止孩子半夜掉下来,床边钉了 四根木条,担心孩子的皮肤被碰伤,又将木条改成了柔软的纱布条 院长张萍说,这些孩子身体不好,院里专门请营养专家设计了菜谱。地震后, 政府对儿童福利院加大了投入,还拨出资金加固了房子。社会各界对孩子们也非 常关心,不断有志愿者带着玩具来探望。 起初,张萍曾对收养者还有期待。但她最烦恼的是,陆续有人前来打听,想 要收养一个孤儿,但看见剩下的孩子都带有残疾或先天性疾病,都失望地摇摇头, 说句抱歉就走了。 后来,福利院不胜其扰,决定凡是想要领养的人都不能再见这些孩子,“避 免给孩子二次受害”。 如今,院里10名孤儿只有2人被收养。6岁的马小琴,经过手术后,先天 性心脏病大为好转,在2012年5月初被美国的一户家庭收养。保育员罗辉莉说: 那个美国家庭人很好,很富裕,也不介意马小琴有病 4岁半的安涛,也在2012年5月被荷兰的一户人家收养 谈到其余的无人收养的孤儿,胡源忠坦言,他已经不抱期待,他们更愿意将 安康家园建成一个大家庭,“要让他们成为国家的孩子”。 上法庭抢孤儿 潜在的收养者从最初的两万多变为数千,再到实际成功的10个(减去国外 的两例),背后的原因并不只是收养者爱心的退潮以及收养时因粗鲁遭到拒绝。 亲情、利益始终纠缠在孤儿的收养和认领过程,难以分辨。 2008年6月,民政部与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汶川大地震四川省“三孤” 人员救助安置的意见》,成为针对性的收养准则,亲属优先被重点提及,孤儿首 先满足有监护能力亲属监护抚养的意愿;亲属有监护意愿,但生活困难、抚养能 力不足的,应当给予必要的生活保障,确保孤儿尽可能在熟悉的家庭环境成长 收养法还规定,收养还必须征求10周岁以上被收养人的意愿。事实上,大 多数年满10周岁的孤儿也不愿意接受一对全新的父母。绵阳市一个11岁男孩目 前在对口支援省山东复课,他拒绝了数个家庭的好意。绵竹一名10岁女孩则坚 决不愿离开唯一在世的奶奶,尽管连老人也希望孙女“找个好归宿”。 一位重灾区民政官员曾向南方周末记者坦言,当地地震孤儿的助养金平均 年为八九千元,在农村,这顶得上全家四口人一年的土地收入。这是绝大多数孤 儿亲属不愿送养的重要原因,甚至为争夺孤儿收养权,2008年8月28日,成都 个孤儿的亲属还闹上了法庭。 2009年7日,四川省民政厅厅长黄明全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新闻 发布会上说,之所以这些孤儿被收养得少,一是多数孤儿有自己的亲人,孩子不
让剩余的孩子感觉再一次被遗弃。”胡源忠和同事们考虑很久,全部拒绝了。 位于距绵阳城区 70 公里的梓潼县儿童福利院,在地震后最初的几年里,也 上演过孤儿“被挑选”的戏码。这个福利院接收到灾区暂时孤儿 41 名,其中安 县晓坝镇小学 24 名学生,后陆续被父母逐一认领;北川暂时孤儿 17 名,其中 2 名被自己的亲人接回,另有 5 名送去山东日照学习。2009 年后确认孤儿身份的 10 名,年龄从 4 个月到 16 岁不等,基本上都带有自带疾病或先天性残疾,比如 癫痫病、肌肉萎缩症、先天性心脏病等。 其中,只有三个孩子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其他的孩子或是太小,或是不能说 话,也就丢失自己的本名。福利院只能根据孩子送来的地方给他们取名,从北川 送来的就姓白,从安县送过来的就姓安。 地震孤儿在此受到了悉心照顾。睡床上,为防止孩子半夜掉下来,床边钉了 四根木条,担心孩子的皮肤被碰伤,又将木条改成了柔软的纱布条。 院长张萍说,这些孩子身体不好,院里专门请营养专家设计了菜谱。地震后, 政府对儿童福利院加大了投入,还拨出资金加固了房子。社会各界对孩子们也非 常关心,不断有志愿者带着玩具来探望。 起初,张萍曾对收养者还有期待。但她最烦恼的是,陆续有人前来打听,想 要收养一个孤儿,但看见剩下的孩子都带有残疾或先天性疾病,都失望地摇摇头, 说句抱歉就走了。 后来,福利院不胜其扰,决定凡是想要领养的人都不能再见这些孩子,“避 免给孩子二次受害”。 如今,院里 10 名孤儿只有 2 人被收养。6 岁的马小琴,经过手术后,先天 性心脏病大为好转,在 2012 年 5 月初被美国的一户家庭收养。保育员罗辉莉说: “那个美国家庭人很好,很富裕,也不介意马小琴有病。” 4 岁半的安涛,也在 2012 年 5 月被荷兰的一户人家收养。 谈到其余的无人收养的孤儿,胡源忠坦言,他已经不抱期待,他们更愿意将 安康家园建成一个大家庭,“要让他们成为国家的孩子”。 上法庭抢孤儿 潜在的收养者从最初的两万多变为数千,再到实际成功的 10 个(减去国外 的两例),背后的原因并不只是收养者爱心的退潮以及收养时因粗鲁遭到拒绝。 亲情、利益始终纠缠在孤儿的收养和认领过程,难以分辨。 2008 年 6 月,民政部与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汶川大地震四川省“三孤” 人员救助安置的意见》,成为针对性的收养准则,亲属优先被重点提及,孤儿首 先满足有监护能力亲属监护抚养的意愿;亲属有监护意愿,但生活困难、抚养能 力不足的,应当给予必要的生活保障,确保孤儿尽可能在熟悉的家庭环境成长。 收养法还规定,收养还必须征求 10 周岁以上被收养人的意愿。事实上,大 多数年满 10 周岁的孤儿也不愿意接受一对全新的父母。绵阳市一个 11 岁男孩目 前在对口支援省山东复课,他拒绝了数个家庭的好意。绵竹一名 10 岁女孩则坚 决不愿离开唯一在世的奶奶,尽管连老人也希望孙女“找个好归宿”。 一位重灾区民政官员曾向南方周末记者坦言,当地地震孤儿的助养金平均一 年为八九千元,在农村,这顶得上全家四口人一年的土地收入。这是绝大多数孤 儿亲属不愿送养的重要原因,甚至为争夺孤儿收养权,2008 年 8 月 28 日,成都 一个孤儿的亲属还闹上了法庭。 2009 年 7 日,四川省民政厅厅长黄明全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新闻 发布会上说,之所以这些孤儿被收养得少,一是多数孤儿有自己的亲人,孩子不
愿离开亲人,亲人也希望能监护孩子。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孤儿的关 心和关爱,也可以让孤儿在自己的故乡生活得很好 2008年9月,北川县民政局社会事务股股长李成龙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 访时表示,整个北川有两百多名孤儿,99%的亲属不愿放弃抚养权,工作人员到 基层登记情况时,发现一些孤儿家里只剩年逾七旬的爷爷奶奶,生活困难,他们 试图建议送养,无不被一口回绝。 张和源,10岁,四川省北川县陈家坝乡人,癫痫症患者。父母还健在时, 勉强能挣点钱维持他的治疗。地震后,小和源成了孤儿,病情也开始加重,每年 治病都要花费数万。 张和源和15岁的姐姐张潇由年过60的爷爷奶奶领回了家,靠着种地养活四 口人 也曾有人想要收养张和源,但他的癫痫症让好心人都望而却步。爷爷张明谊 不愿意将孙子交给外人,“自家孩子,再苦再累也要养活他。” 希望国家照顾好孩子” 生活在安康家园以及儿童福利院里的孩子,注定要在这个集体家庭成长并度 过自己的青春期了。 占地六千多平方米的安康家园,最终成了数百名孩子的精神家园及避风港湾。 直至高中毕业,他们都将居住在此。孩子们将其称为家而非宿舍,将放学称为回 家。每一间屋子的大门上,都用彩色纸条写着孩子们给自己家的命名:欢乐谷 聚乐园、仕雅居、囡梦蜀小筑… 做了18年特警的胡源忠,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植入了学校:孩子们被要求 统一作息、统一着装,每月能领60元零花钱,收到的礼物必须先行上交。为了 保障安全,无论是小学生还是高中生,均不能单独外出,必须在安康妈妈的陪同 下才能离开,时间也限定在两小时以内。 付小凤很高兴孩子们学会了对自己发脾气,一些年幼的孩子学会叫妈妈,年 长的孩子则开玩笑地称她“胖妈”。闲暇时,孩子们靠在她肩旁扯白头发,或是 猛地将她的头发弄乱,躲在一旁哈哈大笑。 每年过年,胡源忠的办公桌上,总会摆满孩子从老家捧回来的花椒、核桃。 2010年6月,经过5天评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专家得出结论:在“安 康家园”生活的孩子心理障碍总检出率明显低于一年前的水平。如今,偶尔也有 探望的爱心人士提出收养的请求,胡源忠总是摆摆手笑着说:“孩子有很多妈妈, 在这里过得很好。” 付小凤心里仍有担忧一一地震所留下来的“怕”,虽然不再是显著的存在, 却作为一种生存症候在孩子的身体和内心中潜伏下来。 付小凤自己的孩子犯错了,总会在旁边撒娇,而安康家园的孩子不会如此, 他们总是站在原地,盯着地板,满心胆怯地等待惩罚;他们也学会了察言观色, 捕捉大人的每一个反应并努力吸引大人们的注意。 关于地震,几乎是安康家园里的禁忌话题。孩子心照不宣地对4年前的那 天闭口不提,妈妈们也从不主动询问孩子在地震时的经历。只是偶尔,地震的 些记忆会在平静的生活中突然涌现,剌痛孩子们未脱稚气的心 付小凤也很少看到孩子哭。仅有的一次,是在2011年9月。有个孩子告诉 她:“阿姨,张岚说她的爸爸妈妈找到了。” 付小凤很惊讶,去问孩子。原来孩子的家乡退耕还林,推土机将她父母的遗 骸翻了出来。9岁的张岚哭花了脸:“阿姨,我找的是他们的骨头,我们把爸爸
愿离开亲人,亲人也希望能监护孩子。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孤儿的关 心和关爱,也可以让孤儿在自己的故乡生活得很好。 2008 年 9 月,北川县民政局社会事务股股长李成龙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 访时表示,整个北川有两百多名孤儿,99%的亲属不愿放弃抚养权,工作人员到 基层登记情况时,发现一些孤儿家里只剩年逾七旬的爷爷奶奶,生活困难,他们 试图建议送养,无不被一口回绝。 张和源,10 岁,四川省北川县陈家坝乡人,癫痫症患者。父母还健在时, 勉强能挣点钱维持他的治疗。地震后,小和源成了孤儿,病情也开始加重,每年 治病都要花费数万。 张和源和 15 岁的姐姐张潇由年过 60 的爷爷奶奶领回了家,靠着种地养活四 口人。 也曾有人想要收养张和源,但他的癫痫症让好心人都望而却步。爷爷张明谊 不愿意将孙子交给外人,“自家孩子,再苦再累也要养活他。” “希望国家照顾好孩子” 生活在安康家园以及儿童福利院里的孩子,注定要在这个集体家庭成长并度 过自己的青春期了。 占地六千多平方米的安康家园,最终成了数百名孩子的精神家园及避风港湾。 直至高中毕业,他们都将居住在此。孩子们将其称为家而非宿舍,将放学称为回 家。每一间屋子的大门上,都用彩色纸条写着孩子们给自己家的命名:欢乐谷、 聚乐园、仕雅居、囡梦蜀小筑…… 做了 18 年特警的胡源忠,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植入了学校:孩子们被要求 统一作息、统一着装,每月能领 60 元零花钱,收到的礼物必须先行上交。为了 保障安全,无论是小学生还是高中生,均不能单独外出,必须在安康妈妈的陪同 下才能离开,时间也限定在两小时以内。 付小凤很高兴孩子们学会了对自己发脾气,一些年幼的孩子学会叫妈妈,年 长的孩子则开玩笑地称她“胖妈”。闲暇时,孩子们靠在她肩旁扯白头发,或是 猛地将她的头发弄乱,躲在一旁哈哈大笑。 每年过年,胡源忠的办公桌上,总会摆满孩子从老家捧回来的花椒、核桃。 2010 年 6 月,经过 5 天评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专家得出结论:在“安 康家园”生活的孩子心理障碍总检出率明显低于一年前的水平。如今,偶尔也有 探望的爱心人士提出收养的请求,胡源忠总是摆摆手笑着说:“孩子有很多妈妈, 在这里过得很好。” 付小凤心里仍有担忧——地震所留下来的“怕”,虽然不再是显著的存在, 却作为一种生存症候在孩子的身体和内心中潜伏下来。 付小凤自己的孩子犯错了,总会在旁边撒娇,而安康家园的孩子不会如此, 他们总是站在原地,盯着地板,满心胆怯地等待惩罚;他们也学会了察言观色, 捕捉大人的每一个反应并努力吸引大人们的注意。 关于地震,几乎是安康家园里的禁忌话题。孩子心照不宣地对 4 年前的那一 天闭口不提,妈妈们也从不主动询问孩子在地震时的经历。只是偶尔,地震的一 些记忆会在平静的生活中突然涌现,刺痛孩子们未脱稚气的心。 付小凤也很少看到孩子哭。仅有的一次,是在 2011 年 9 月。有个孩子告诉 她:“阿姨,张岚说她的爸爸妈妈找到了。” 付小凤很惊讶,去问孩子。原来孩子的家乡退耕还林,推土机将她父母的遗 骸翻了出来。9 岁的张岚哭花了脸:“阿姨,我找的是他们的骨头,我们把爸爸
妈妈的骨头捡起来,还给他们办了葬礼,我和姐姐头上还包了白帕子。” 孩子边说边哭。付小凤不知怎么安慰她,只在一旁红了眼眶。 2011年12月,安康妈妈苑爱英负责照顾的一个孩子——17岁的男孩张琳突 然从安康家园离开,杳无音讯。直到2012年3月8日,她才收到了孩子的节日 祝福。张琳告诉她,自己在成都新成立的富士康打工去了,每个月能赚三千块钱 他告诉苑妈妈:“我长大了,在安康家园呆不惯。” 让安康妈妈陈安新最担忧的,是一个叫王军的孩子。他在地震中没了母亲 贫困的父亲将他送入了安康家园。一年前,父亲再娶。儿子感到愤怒与失落 他忘不了母亲,也害怕被抛弃。 这个14岁的孩子最终选择了不告而别,在街头流浪了一个星期。 胡源忠正计划请老师来,教孩子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继承法。这源 于2008年的一场风波,当时一个孩子的父亲在地震中遇难,母亲也在两个月后 的车祸中去世。绵阳宾馆里,住满了父母双方的亲戚一一双方为争夺孩子的监护 权以及其父母留下的遗产,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动起手来。 这正是安康家园的老师最操心的问题:有一天这些孩子总会离开家园,他们 又是否重回陷入贫困或是无人知晓的境地? 每年春节,付小凤都会打电话通知家属,将孩子领回家过年。今年,9岁的 郭斌的家里迟迟无人接电话,好不容易接通,传来了孩子奶奶的声音。孩子奶奶 告诉付小凤,自己在床上已躺了两个多月,现在已无法进食了。 话筒那边传来老人虚弱的声音:“付老师,如果我不在了,希望国家照顾好 孩 (文中未成年人均是化名) 二、采访 首先想到采访收养登记处上海市婚姻(收养)登记中心:上海市漕宝路82 号,光大会展中心E座3楼。根据上面的思考,我拟定了提纲 采访提纲:(民政部门版) 全市孤儿院的数量、孤儿的数量 ·“有抚养教育被收养(的能力”一条通常是怎样评的? ·如果是家里只有老人及这个孩子且经济情况不好的笑例如何处理? 福利院里14周岁以上的孩子会去往何处? 收养家庭的评估由谁来进行? 收养评时的子女情况是有子女为宜还是无子女为宜 收养后的后续追踪距进有没有具体机制? 四川地震地区的孤儿有没有在上海安置的? 08年收养登记是否大家都有意愿领养灾区孤儿?那最后的达成率炮? 另外是儿童福利院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是政府兴办的一所儿童福利机构,主要为本市孤残儿童提 供养育、特殊教育、医疗、康复、国内外收养、家庭寄养等服务,同时也为社会 上有家庭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性医疗等服务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是收容、收养孤残儿童并向社区辐射的社会福利慈善机构。 其前身是1911年由天主教会创办的育婴堂,1956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 1964年更名为上海市儿童福利院
妈妈的骨头捡起来,还给他们办了葬礼,我和姐姐头上还包了白帕子。” 孩子边说边哭。付小凤不知怎么安慰她,只在一旁红了眼眶。 2011 年 12 月,安康妈妈苑爱英负责照顾的一个孩子——17 岁的男孩张琳突 然从安康家园离开,杳无音讯。直到 2012 年 3 月 8 日,她才收到了孩子的节日 祝福。张琳告诉她,自己在成都新成立的富士康打工去了,每个月能赚三千块钱。 他告诉苑妈妈:“我长大了,在安康家园呆不惯。” 让安康妈妈陈安新最担忧的,是一个叫王军的孩子。他在地震中没了母亲, 贫困的父亲将他送入了安康家园。一年前,父亲再娶。儿子感到愤怒与失落—— 他忘不了母亲,也害怕被抛弃。 这个 14 岁的孩子最终选择了不告而别,在街头流浪了一个星期。 胡源忠正计划请老师来,教孩子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继承法。这源 于 2008 年的一场风波,当时一个孩子的父亲在地震中遇难,母亲也在两个月后 的车祸中去世。绵阳宾馆里,住满了父母双方的亲戚——双方为争夺孩子的监护 权以及其父母留下的遗产,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动起手来。 这正是安康家园的老师最操心的问题:有一天这些孩子总会离开家园,他们 又是否重回陷入贫困或是无人知晓的境地? 每年春节,付小凤都会打电话通知家属,将孩子领回家过年。今年,9 岁的 郭斌的家里迟迟无人接电话,好不容易接通,传来了孩子奶奶的声音。孩子奶奶 告诉付小凤,自己在床上已躺了两个多月,现在已无法进食了。 话筒那边传来老人虚弱的声音:“付老师,如果我不在了,希望国家照顾好 孩子……” (文中未成年人均是化名) 二、 采访 首先想到采访收养登记处上海市婚姻(收养)登记中心:上海市漕宝路 82 号,光大会展中心 E 座 3 楼。根据上面的思考,我拟定了提纲: 采访提纲:(民政部门版) • 全市孤儿院的数量、孤儿的数量 • “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一条通常是怎样评估的? • 如果是家里只有老人及这个孩子且经济情况不好的案例如何处理? • 福利院里 14 周岁以上的孩子会去往何处? • 收养家庭的评估由谁来进行? • 收养评估时的子女情况是有子女为宜还是无子女为宜? • 收养后的后续追踪跟进有没有具体机制? • 四川地震地区的孤儿有没有在上海安置的? • 08 年收养登记是否大家都有意愿领养灾区孤儿?那最后的达成率呢? 另外是儿童福利院: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是政府兴办的一所儿童福利机构,主要为本市孤残儿童提 供养育、特殊教育、医疗、康复、国内外收养、家庭寄养等服务,同时也为社会 上有家庭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性医疗等服务。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是收容、收养孤残儿童并向社区辐射的社会福利慈善机构。 其前身是 1911 年由天主教会创办的育婴堂,1956 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 1964 年更名为上海市儿童福利院
2001年10月,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整体搬迁至闵行区中春路9977号。全院占 地面积73000m2,建筑面积32464m2,绿化率达60%。儿福院处处体现了以儿童 为本的理念,儿童生活、教育、保健、康复、娱乐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通过 深化孤残儿童与社会融合的服务理念,逐步形成了助养、寄养、收领养等多元化 照料模式;通过引进IS09001:2008质量管理标准,完善了制度化、标准化的运 行体系;通过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引进及培养,打造了专业化管理服务的团队;通 过大力开发对外合作交流,前沿课题研究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有效促进机 构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全体员工的努力 下,孤残儿童的生存权、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得到了更好的维护,也贏得了 很好的国际声誉,充分体现了上海在打造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儿童福利事业的发 展水平 市级儿童福利机构 机构名称 法定代表人电话 市属上海市儿童福利院闵行区中春路99797朱海燕|54081 区县及社会办儿童福利机构一览表 机构名称 法定代表人电话 徐汇区上海徐汇区博爱儿童康健园|小木桥路101弄20 高亚莉64184930 徐汇区上海徐汇区致康儿童康健园|罗秀路长桥八村25号 吕舜玲54394328 徐汇区上海徐汇区星雨儿童康健园上中路483弄35号 蒋俐敏64557513 虹口区上海市虹口区儿童福利院四平路幸福村286号 朱国兵65225963 虹口区上海市虹口惠馨儿童康健院|广中路36弄20号 罗建凤_66521050 青浦区上海华新残疾儿童康育院华新镇新凤南路150号孙华59770326 以下是采访日程及结果 5月23日: 致电虹口区儿童福利院,被告知上海市唯一收养孤儿的福利院为上海市儿童福 利院 致电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被告知其不能随意接受采访,需要有批示 5月24日: 前往上海市婚姻收养登记中心 致电63231440 致电上海市民政局6323222 Q:“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一条通常是怎样评估的? A:我们会初步了解情况 Q:如果是家里只有老人及这个孩子且经济情况不好的案例如何处理? A:一般不会接收这样的孩子,这样会产生混乱。除非是监护人完全没有抚养能力 Q:四川地震地区的孤儿有没有在上海安置的? A:没有,虽然当时有新闻说震区孤儿分往全国,但事实上上海并没有接收到。 过程中,工作人员表示一些有关福利院的问题他们不是很清楚,而且他们只 是负责登记的办事机构,对政策的解读不甚了解,但在拨打工作人员提供的
2001 年 10 月,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整体搬迁至闵行区中春路 9977 号。全院占 地面积 73000m2,建筑面积 32464m2,绿化率达 60%。儿福院处处体现了以儿童 为本的理念,儿童生活、教育、保健、康复、娱乐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通过 深化孤残儿童与社会融合的服务理念,逐步形成了助养、寄养、收领养等多元化 照料模式;通过引进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标准,完善了制度化、标准化的运 行体系;通过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引进及培养,打造了专业化管理服务的团队;通 过大力开发对外合作交流,前沿课题研究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有效促进机 构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全体员工的努力 下,孤残儿童的生存权、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得到了更好的维护,也赢得了 很好的国际声誉,充分体现了上海在打造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儿童福利事业的发 展水平。 市级儿童福利机构 机构名称 地 址 法定代表人 电 话 市 属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 闵行区中春路 9977 号 朱海燕 54470810 区县及社会办儿童福利机构一览表 机构名称 地 址 法定代表人 电 话 徐汇区 上海徐汇区博爱儿童康健园 小木桥路 101 弄 20 号 高亚莉 64184930 徐汇区 上海徐汇区致康儿童康健园 罗秀路长桥八村 25 号 吕舜玲 54394328 徐汇区 上海徐汇区星雨儿童康健园 上中路 483 弄 35 号 蒋俐敏 64557513 虹口区 上海市虹口区儿童福利院 四平路幸福村 286 号 朱国兵 65225963 虹口区 上海市虹口惠馨儿童康健院 广中路 366 弄 20 号 罗建凤 66521050 青浦区 上海华新残疾儿童康育院 华新镇新凤南路 150 号 孙 华 59770326 以下是采访日程及结果: 5 月 23 日: 致电虹口区儿童福利院,被告知上海市唯一收养孤儿的福利院为上海市儿童福 利院 致电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被告知其不能随意接受采访,需要有批示 5 月 24 日: 前往上海市婚姻收养登记中心 致电 63231440 致电上海市民政局 63232222 Q:“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一条通常是怎样评估的? A:我们会初步了解情况。 Q:如果是家里只有老人及这个孩子且经济情况不好的案例如何处理? A:一般不会接收这样的孩子,这样会产生混乱。除非是监护人完全没有抚养能力。 Q:四川地震地区的孤儿有没有在上海安置的? A:没有,虽然当时有新闻说震区孤儿分往全国,但事实上上海并没有接收到。 ✓ 过程中,工作人员表示一些有关福利院的问题他们不是很清楚,而且他们只 是负责登记的办事机构,对政策的解读不甚了解,但在拨打工作人员提供的
上级部门的电话时,那里的工作人员却说他们本来就是同一个部门,登记中 心无法解答的问题,他们也无法解答 后工作人员表示一些问题需要有学校的证明才能提问,并需要出示采访提 纲,且负责人今天不在。 在拨打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的电话时,一直无人接听 采访过程中,有几个咨询收养的电话,在工作人员的回答中,我们了解到 在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内,基本没有健康的孩子,而收养家庭如果登记收养健 康的孩子,至少需要等待3至5年,如果对身体情况没有要求,则整个流程 会快很多 5月25日: 前往上海市婚姻收养登记中心 在得到学校的证明后,我们还对采访提纲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将原来有关汶 川地震孤儿的问题删去,加入“有没有一些宣传收养的活动”、“如果收养不 能最终达成,有没有想过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及“和福利院的沟通机 制是怎样的”三个问题 负责人表示她也只能给我们介绍登记中心了解的情况,有些政策在各区不同 的收养登记处会有不同的执行情况 Q:全市孤儿院的数量、孤儿的数量 A:现在儿童福利院里一般都是弃婴。 Q:“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一条通常是怎样评估的? A:国家没有具体法律规定需要评估,而上海是少数有这个条例的地区,但也没有 明确量化的指标。一般秉承“孩子利益最大化”和“好中选优”的原则,需要收 养人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比如让单位开具证明等等。更细化的标准,我们正 在调研中。 Q:收养家庭的评估由谁来进行? A:会请拥有国家社工资格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评估。 Q:有没有一些宣传收养的活动? A:我们会选择一些相关的活动机会进行宣传,分发材料。比如在公园里宣传等等 Q:如果收养不能最终达成,有没有想过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A:收养时,会先让登记人看符合其要求的孩子的档案,确定收养方后,孩子进入 家庭开始1个月的融合期。1个月的时间并非很长,且实践中较少出现融合不成 功的情况。 Q:收养后的后续追踪跟进有没有具体机制? A:我们很想设立这样的机制,但是国内收养家庭的观念大多是不告诉孩子他们是 被收养的,所以很难实施。 Q:和福利院的沟通机制是怎样的? A:我们之间的沟通还是比较通畅的,每个月他们的工作人员都会来比对材料。 5月29日: 电话采访宝贝之家负责人 √这是一个为病残孤儿提供救助的组织 工作内容就是:在术前照顾孩子使其身体条件达到手术要求,寻找资金来源和最 佳的医疗资源为孩子治疗,术后精心的照料和康复,配合福利院为孩子们寻找收 (寄)养家庭。 √这是一个民间非营利组织
上级部门的电话时,那里的工作人员却说他们本来就是同一个部门,登记中 心无法解答的问题,他们也无法解答。 ✓ 之后工作人员表示一些问题需要有学校的证明才能提问,并需要出示采访提 纲,且负责人今天不在。 ✓ 在拨打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的电话时,一直无人接听。 ✓ 采访过程中,有几个咨询收养的电话,在工作人员的回答中,我们了解到, 在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内,基本没有健康的孩子,而收养家庭如果登记收养健 康的孩子,至少需要等待 3 至 5 年,如果对身体情况没有要求,则整个流程 会快很多。 5 月 25 日: 前往上海市婚姻收养登记中心 ✓ 在得到学校的证明后,我们还对采访提纲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将原来有关汶 川地震孤儿的问题删去,加入“有没有一些宣传收养的活动”、“如果收养不 能最终达成,有没有想过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及“和福利院的沟通机 制是怎样的”三个问题。 ✓ 负责人表示她也只能给我们介绍登记中心了解的情况,有些政策在各区不同 的收养登记处会有不同的执行情况。 Q:全市孤儿院的数量、孤儿的数量 A:现在儿童福利院里一般都是弃婴。 Q:“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一条通常是怎样评估的? A:国家没有具体法律规定需要评估,而上海是少数有这个条例的地区,但也没有 明确量化的指标。一般秉承“孩子利益最大化”和“好中选优”的原则,需要收 养人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比如让单位开具证明等等。更细化的标准,我们正 在调研中。 Q:收养家庭的评估由谁来进行? A:会请拥有国家社工资格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评估。 Q:有没有一些宣传收养的活动? A:我们会选择一些相关的活动机会进行宣传,分发材料。比如在公园里宣传等等。 Q:如果收养不能最终达成,有没有想过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A:收养时,会先让登记人看符合其要求的孩子的档案,确定收养方后,孩子进入 家庭开始 1 个月的融合期。1 个月的时间并非很长,且实践中较少出现融合不成 功的情况。 Q:收养后的后续追踪跟进有没有具体机制? A:我们很想设立这样的机制,但是国内收养家庭的观念大多是不告诉孩子他们是 被收养的,所以很难实施。 Q:和福利院的沟通机制是怎样的? A:我们之间的沟通还是比较通畅的,每个月他们的工作人员都会来比对材料。 5 月 29 日: 电话采访宝贝之家负责人 ✓ 这是一个为病残孤儿提供救助的组织 工作内容就是:在术前照顾孩子使其身体条件达到手术要求,寻找资金来源和最 佳的医疗资源为孩子治疗,术后精心的照料和康复,配合福利院为孩子们寻找收 (寄)养家庭。 ✓ 这是一个民间非营利组织
几位创办人是居住在上海的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妈妈,而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了这 个大家庭,捐助他们的金钱、时间和精力,为宝贝之家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这是一个财务公开透明的组织 所有捐助钱款和物资、以及所有支出,全部公示在宝贝之家的网站上,接受所有 捐助人的监督。 Q:宝贝之家里现在有多少个孤儿? A:30个左右。 Q:上海有没有类似的孤儿组织? A:有的。 Q:儿童福利院内超过14岁的孩子会怎样安排? A:据我们了解,会把他们送入学校进行教育,也会请老师来教学。 三、总结 对于收养人的建议: 在自己能力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收养身体有残疾的孩子 根据孩子具体心理情况选择是否告诉孩子他们是被收养的,而不是一味隐瞒,且 可配合后期的追踪 对于收养机构的建」 对制定的政策要有很好的理解,这样才能为咨询者解释。 信息应当更加公开透明。 应当对收养流程、政策进行更多的宣传,鼓励更多有意愿和能力的家庭进行收养。 整个采访、联系的过程,最大的感受是政府部门的戒备森严和民间组织的开 放亲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在我看来,是一个想要领养孩子的公民在仔细研 究政策之后就会有疑惑的地方,却好像成了一些不能说的机密。各种受阻、各种 将责任指向另一个部门,这样繁琐的流程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收养人的热情 呢? 另一个让我震撼却有似乎是早就预料到的情况是,大陆收养家庭大多要求收 养健康的孩子,而福利院里的孩子几乎没有完全健康的,就像负责人说的那样“健 康的孩子,谁会丢弃呢?”可是纵使他们是有缺陷的,他们同样需要关爱,难道 残缺的孩子就注定等待不到愿意接受他们的家庭了吗?负责人的介绍中说,一般 都是海外港澳台的家庭愿意接受残疾的孩子,并且愿意告诉孩子他们是被领养的。 这就是一种观念上的差异,被领养的孩子没什么值得自卑的,只要如同亲生孩子 般对待,可能反而会对孩子整个心理的建设和成长有更大的好处。 另外,像宝贝之家这样的民间组织的形式很好,是对政府部门的有效补充。 大学生可以先从志愿者开始做起,慢慢与这类机构接触
几位创办人是居住在上海的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妈妈,而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了这 个大家庭,捐助他们的金钱、时间和精力,为宝贝之家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 这是一个财务公开透明的组织 所有捐助钱款和物资、以及所有支出,全部公示在宝贝之家的网站上,接受所有 捐助人的监督。 Q:宝贝之家里现在有多少个孤儿? A:30 个左右。 Q:上海有没有类似的孤儿组织? A:有的。 Q:儿童福利院内超过 14 岁的孩子会怎样安排? A:据我们了解,会把他们送入学校进行教育,也会请老师来教学。 三、 总结 对于收养人的建议: 在自己能力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收养身体有残疾的孩子。 根据孩子具体心理情况选择是否告诉孩子他们是被收养的,而不是一味隐瞒,且 可配合后期的追踪。 对于收养机构的建议: 对制定的政策要有很好的理解,这样才能为咨询者解释。 信息应当更加公开透明。 应当对收养流程、政策进行更多的宣传,鼓励更多有意愿和能力的家庭进行收养。 整个采访、联系的过程,最大的感受是政府部门的戒备森严和民间组织的开 放亲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在我看来,是一个想要领养孩子的公民在仔细研 究政策之后就会有疑惑的地方,却好像成了一些不能说的机密。各种受阻、各种 将责任指向另一个部门,这样繁琐的流程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收养人的热情 呢? 另一个让我震撼却有似乎是早就预料到的情况是,大陆收养家庭大多要求收 养健康的孩子,而福利院里的孩子几乎没有完全健康的,就像负责人说的那样“健 康的孩子,谁会丢弃呢?”可是纵使他们是有缺陷的,他们同样需要关爱,难道 残缺的孩子就注定等待不到愿意接受他们的家庭了吗?负责人的介绍中说,一般 都是海外港澳台的家庭愿意接受残疾的孩子,并且愿意告诉孩子他们是被领养的。 这就是一种观念上的差异,被领养的孩子没什么值得自卑的,只要如同亲生孩子 般对待,可能反而会对孩子整个心理的建设和成长有更大的好处。 另外,像宝贝之家这样的民间组织的形式很好,是对政府部门的有效补充。 大学生可以先从志愿者开始做起,慢慢与这类机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