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堂演练当堂达标 1.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解析:19世纪上半期,大规模集中生产的工厂在英国大量出现,这得益于蒸汽动力的使用和推 。蒸汽动力的推广,使工厂的出现和发展成为可能。 答案:B 2.就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举行的原因,某班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四种意见, 比较契合实际的是() A.当时的英国是“日不落帝国” B.当时的英国拥有最发达的工业文明 C.当时的英国社会环境较安定 D.当时的英国拥有最先进的政治文明 解析:世界博览会主要是展示世界文明发展程度及预示世界文明发展方向的盛会。19世纪中期 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拥有最发达的工业文明。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主要是展示英国 工业革命的成果 答案:B 3.能源短缺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各国政府大力倡导研发新能源。历史上 电作为新能源开始于() A.工场手工业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电机和电动机问世后得到广泛应用, 便利的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为工业生产的新能源 答案:C 4.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1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 13 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1.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 18 世纪 80 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 年 52 家,1809 年 64 家,1830 年 99 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解析:19 世纪上半期,大规模集中生产的工厂在英国大量出现,这得益于蒸汽动力的使用和推 广。蒸汽动力的推广,使工厂的出现和发展成为可能。 答案:B 2.就 1851 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举行的原因,某班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四种意见, 比较契合实际的是( ) A.当时的英国是“日不落帝国” B.当时的英国拥有最发达的工业文明 C.当时的英国社会环境较安定 D.当时的英国拥有最先进的政治文明 解析:世界博览会主要是展示世界文明发展程度及预示世界文明发展方向的盛会。19 世纪中期, 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拥有最发达的工业文明。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主要是展示英国 工业革命的成果。 答案:B 3.能源短缺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各国政府大力倡导研发新能源。历史上 电作为新能源开始于( ) A.工场手工业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电机和电动机问世后得到广泛应用, 便利的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为工业生产的新能源。 答案:C 4.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瓦特一一内燃机 .达尔文一一量子论 C.爱迪生一一汽车 D.爱因斯坦一一相对论 解析:瓦特改良的是蒸汽机,A项错误:达尔文创立的是生物进化论,量子论是普朗克提出的, B项错误:爱迪生发明的是电灯等,汽车是卡尔·本茨发明的,C项错误: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 D项正确。 答案:D 5.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科技成果。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解析: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后半叶,是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从 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一个真正统一的美国出现:1868年,日本 明治维新,打开了向西方学习、确立新体制的大门;1870年,法国开始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英国 经过三次议会改革,扩大民主范围,逐步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19世纪70年代,德国、意大利最 终完成统一,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 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 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 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 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两个条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解析:第(1)题概括材料一可知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材料二中关键信息 “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可知是科学理论的突破。第(2)题的比较结合所学和 材料从内容、特点、影响等几方面概括即可。 答案:(1)市场:美、俄、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 技术: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2)相同点: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促使和加强 了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2 A.瓦特——内燃机 B.达尔文——量子论 C.爱迪生——汽车 D.爱因斯坦——相对论 解析:瓦特改良的是蒸汽机,A 项错误;达尔文创立的是生物进化论,量子论是普朗克提出的, B 项错误;爱迪生发明的是电灯等,汽车是卡尔·本茨发明的,C 项错误;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 D 项正确。 答案:D 5.电子计算机是 20 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科技成果。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解析:1946 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 世纪后半叶,是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从 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65 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一个真正统一的美国出现;1868 年,日本 明治维新,打开了向西方学习、确立新体制的大门;1870 年,法国开始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英国 经过三次议会改革,扩大民主范围,逐步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19 世纪 70 年代,德国、意大利最 终完成统一,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 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 不 过 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 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 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两个条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解析:第(1)题概括材料一可知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材料二中关键信息 “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可知是科学理论的突破。第(2)题的比较结合所学和 材料从内容、特点、影响等几方面概括即可。 答案:(1)市场:美、俄、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 成。 技术: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2)相同点: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促使和加强 了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不同点:前者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后者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前者科技与工业生产尚未 真正结合,后者科技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范围较第一次 广泛,由英国到所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国家处在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时期,直接采用新技 术,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课后作业知能强化 基础巩固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 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一发明是指() A.发电机 B.纺纱机 C.电动机 D.蒸汽机 答案:D 2.“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 具是骡车马车。”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A.飞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汽船的发明 D.火车的发明 解析: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即火车 A、C两项是美国人发明的,B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德国人发明,故排除。 答案 3.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 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摆脱了工厂设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解析:蒸汽机发明以前,工业动力主要是利用自然力,如水力、风力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 了工业的发展。蒸汽机发明以后,摆脱了这种限制,从而使工厂得以集中,形成工业化城市。 答案:B 4.下图为在法国取得发明专利的“汽马”。这项发明出现的前提是() A.马的驯养与使用 B.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
3 不同点:前者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后者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前者科技与工业生产尚未 真正结合,后者科技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范围较第一次 广泛,由英国到所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国家处在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时期,直接采用新技 术,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基础巩固 1.“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 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一发明是指( ) A.发电机 B.纺纱机 C.电动机 D.蒸汽机 答案:D 2.“英国在 18 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 具是骡车马车。”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 A.飞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汽船的发明 D.火车的发明 解析: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即火车。 A、C 两项是美国人发明的,B 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德国人发明,故排除。 答案:D 3.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 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摆脱了工厂设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解析:蒸汽机发明以前,工业动力主要是利用自然力,如水力、风力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 了工业的发展。蒸汽机发明以后,摆脱了这种限制,从而使工厂得以集中,形成工业化城市。 答案:B 4.下图为在法国取得发明专利的“汽马”。这项发明出现的前提是( ) A.马的驯养与使用 B.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
C.电的发明与使用 D.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解析:据图判断“汽马”应以内燃机为动力。 答案:D 5.“仅上过小学的他,1831年做出了关于力场的关键性突破一一以图形的形式描绘出了电和磁 的力场在空间如何散布一一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这位科学家是指() A.法拉第 B.牛顿 C.哥白尼 D.爱因斯坦 解析:据“1831年”“电和磁的力场”等信息可知,这位科学家是法拉第,他在1831年发现 了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A 6.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图片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杏畅通 解析:“新的时代”是指“电气时代”。D项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的特征。 答案:D 7.下图所示成就正式诞生在() 洛杉矶分校 阻 犹他大学 圣大巴巴拉分校 斯坦福研究所 A.1965年 B.1969年 C.1978年 D.1983年 解析:图示反映的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的有四个站点的网络,是互联网的雏形 答案:B 8.能够打破常规的时间、空间界限,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传媒是 A.互联网 B.报刊 C.电视 D.电影 解析:在审题时要抓住关键信息“高度互动”“双向传授”等,再结合选项中各种媒体的功能, 进行比较判断。 答案:A
4 C.电的发明与使用 D.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解析:据图判断“汽马”应以内燃机为动力。 答案:D 5.“仅上过小学的他,1831 年做出了关于力场的关键性突破——以图形的形式描绘出了电和磁 的力场在空间如何散布——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这位科学家是指( ) A.法拉第 B.牛顿 C.哥白尼 D.爱因斯坦 解析:据“1831 年”“电和磁的力场”等信息可知,这位科学家是法拉第,他在 1831 年发现 了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A 6.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图片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 ) A B C D 解析:“新的时代”是指“电气时代”。D 项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的特征。 答案:D 7.下图所示成就正式诞生在( ) A.1965 年 B.1969 年 C.1978 年 D.1983 年 解析:图示反映的是 1969 年美国国防部建立的有四个站点的网络,是互联网的雏形。 答案:B 8.能够打破常规的时间、空间界限,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传媒是( ) A.互联网 B.报刊 C.电视 D.电影 解析:在审题时要抓住关键信息“高度互动”“双向传授”等,再结合选项中各种媒体的功能, 进行比较判断。 答案:A
能力提升 9.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 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资源因素 B.劳动力因素 C.市场因素 D.资金因素 解析:题干信息表明,“一百年”前,不具备市场条件,故C项正确 答案:C 10.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演讲主题 例证 瓦特—一英国工业革命 法拉第一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爱因斯坦一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 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 解析:从演讲主题中可以看到,三个历史人物分别对应了三大历史事件(三次科技革命),上述 三人的科学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科技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答案:D 11.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 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 解析:A、B、C、D都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但机械特色、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的不同主要 是由于动力的不同导致的,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12.英文的“ 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传达”“交通”和“交流”。 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 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 调互联网()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5 能力提升 9.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 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源因素 B.劳动力因素 C.市场因素 D.资金因素 解析:题干信息表明,“一百年”前,不具备市场条件,故 C 项正确。 答案:C 10.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 演讲主题 …… 例证 瓦特——英国工业革命 法拉第——第二次工业革命 爱因斯坦——第三次科技革命 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 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 解析:从演讲主题中可以看到,三个历史人物分别对应了三大历史事件(三次科技革命),上述 三人的科学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科技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答案:D 11.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 依据是( )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 解析:A、B、C、D 都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但机械特色、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的不同主要 是由于动力的不同导致的,故 D 符合题意。 答案:D 12.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传达”“交通”和“交流”。 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 调互联网(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材料认为“网络就是传媒”,就是“交通”和“交流”,说 明互联网成为人类交往的一种方式。故选D 答案:D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瓦特改良 图2法拉第的 图3爱迪生发 的蒸汽机 圆盘发电机 明的电灯泡 材料二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 紧缩成一个“村落”一—“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 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的优越性 (3)根据材料二,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 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 答案:(1)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 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爱迪生发 明了电灯,使人类开始告别用油灯照明的时代 (2)用途更广:动力更大:应用更方便。 (3)特点:世界各地的时空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例子:第一次工业革命: 汽船、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互 联网 6
6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材料认为“网络就是传媒”,就是“交通”和“交流”,说 明互联网成为人类交往的一种方式。故选 D。 答案:D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 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 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的优越性。 (3)根据材料二,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 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 答案:(1)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 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爱迪生发 明了电灯,使人类开始告别用油灯照明的时代。 (2)用途更广;动力更大;应用更方便。 (3)特点:世界各地的时空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例子:第一次工业革命: 汽船、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互 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