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2.1学习要求 ●掌握IS-LM-BP模型和分析框架: ●熟悉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均衡与失衡: ●掌握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12.2内容简述 12.2.1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1、IS-LM-BP模型的建立 (1)IS-LM模型 IS-LM模型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理查德·希克斯和美国凯恩斯学派的创 始人汉森,在凯恩斯经济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一汉森模型”。 该理论认为社会储蓄(S)和投资(L)的愿望决定资本市场的均衡,而储蓄和投资又必须同 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相一致。因此,在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的坐标平面上,可作出 一条S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储蓄等于投资,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适应。 流动性偏好(L)和货币数量()决定着货币市场的均衡,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既决定于利 率(x),又决定于收入(y)的水平。由此,在以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的坐标平面 上,可以作出一条LM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持有现金的愿望和货币数量相等,即货 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一致,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一致。 (2)BP曲线 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借贷双方总额相等,或经常项目差额和资 本项目差额相等,或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差额之和等于零。经常项目差额表现为净出口,资 本项目差额表现为净资本流出。因此,将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的差额,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 目差额成为国际收支差额,并用BP表示。 BP=NX-F,当BP=O时,NX=F (3)IS-LM-BP模型 ●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r)+G+NX=S+T M ●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L(y)+L2(r) W ●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f(N)=一·W=丽 ●国际收支均衡条件:NX=F(r) 以上四个条件共同决定y、r和e的水平
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2.1 学习要求 z 掌握 IS-LM-BP 模型和分析框架; z 熟悉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均衡与失衡; z 掌握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12.2 内容简述 12.2.1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1、IS-LM-BP 模型的建立 (1)IS-LM 模型 IS-LM 模型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理查德·希克斯和美国凯恩斯学派的创 始人汉森,在凯恩斯经济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汉森模型”。 该理论认为社会储蓄(S)和投资(L)的愿望决定资本市场的均衡,而储蓄和投资又必须同 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相一致。因此,在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的坐标平面上,可作出 一条 IS 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储蓄等于投资,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适应。 流动性偏好(L)和货币数量(M)决定着货币市场的均衡,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既决定于利 率(r),又决定于收入(y)的水平。由此,在以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的坐标平面 上,可以作出一条 LM 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持有现金的愿望和货币数量相等,即货 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一致,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一致。 (2)BP 曲线 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借贷双方总额相等,或经常项目差额和资 本项目差额相等,或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差额之和等于零。经常项目差额表现为净出口,资 本项目差额表现为净资本流出。因此,将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的差额,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 目差额成为国际收支差额,并用 BP 表示。 BP=NX-F,当 BP=0 时,NX=F (3)IS-LM-BP 模型 z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 + + NXGrI = + TS z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1 2 rLyL P M += z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 WW P W Nf )( =•= z 国际收支均衡条件: NX = rF )( 以上四个条件共同决定 y、r 和 e 的水平
r LM BP IS yo 在以纵坐标表示利率、横坐标表示国民收入的坐标系中,IS-LM-BP模型可以用三条曲 线一IS曲线、LM曲线和BP曲线来表示。开放经济的均衡要求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 收支同时达到均衡,而当IS曲线、LM曲线和BP曲线恰好交于一点时,便会有唯一的一组 利率广。、实际国民收入y。和汇率e。,使得产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和国际收支市场均 衡同时实现。即IS曲线、LM曲线和BP曲线相交于E点,表示经济同时达到了内外均衡。 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状态为国内均衡或内部均衡,BP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外部 均衡点或国际收支平衡点,BP曲线在E点穿过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表示国内均衡和 国外均衡同时得以实现。 2、资本不流动的IS-LM-BP模型 1)充分就业的内外均衡状态 当三条曲线相交于E点,不但实现了内外同时均衡,而且BP线所处的国民收入水平正 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这是一种完全理想的状态。 2)非充分就业的内外均衡状态 当IS、LM、BP线相交于E点,但BP线所处的位置小于充分就业量y,因此是非充分就 业的均衡。政府为达到充分就业目标,一方面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IS、LM曲线移动 到充分就业水平,同时还要运用汇率政策工具使BP曲线移动到充分就业水平。 3)国际收支不均衡状态 BP曲线位于内部均衡点的右边,表明存在着国际收支逆差,因此是一个有国际收支逆 差的均衡。由于资本不能流动,利率政策对改善国际收支没有直接影响,此时只有采取本币 贬值政策限制进口、刺激出口,才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3、资本完全流动的IS-LM-BP模型 1)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均衡模型 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一国无法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也不可能偏离世 界经济市场通行的利率水平。任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企图都将引起资本的大量流入或流 出,并迫使货币当局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从而使利率回到世界市场通行的水平,经济重新 恢复到原来的均衡状态。 2)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均衡模型 在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一国的货币当局不干预外汇市场,汇率自发进行调整以 使外汇市场供求平衡。 12.2.3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
r LM BP E 0r IS 0 0 y y 在以纵坐标表示利率、横坐标表示国民收入的坐标系中,IS-LM-BP 模型可以用三条曲 线——IS 曲线、LM 曲线和 BP 曲线来表示。开放经济的均衡要求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 收支同时达到均衡,而当 IS 曲线、LM 曲线和 BP 曲线恰好交于一点时,便会有唯一的一组 利率 、实际国民收入 和汇率 ,使得产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和国际收支市场均 衡同时实现。即 IS 曲线、LM 曲线和 BP 曲线相交于 E 点,表示经济同时达到了内外均衡。 IS 曲线与 LM 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状态为国内均衡或内部均衡,BP 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外部 均衡点或国际收支平衡点,BP 曲线在 E 点穿过 IS 曲线与 LM 曲线的交点,表示国内均衡和 国外均衡同时得以实现。 0r 0 y 0 e 2、资本不流动的 IS-LM-BP 模型 1)充分就业的内外均衡状态 当三条曲线相交于 E 点,不但实现了内外同时均衡,而且 BP 线所处的国民收入水平正 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这是一种完全理想的状态。 2)非充分就业的内外均衡状态 当 IS、LM、BP 线相交于 E 点,但 BP 线所处的位置小于充分就业量 y,因此是非充分就 业的均衡。政府为达到充分就业目标,一方面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 IS、LM 曲线移动 到充分就业水平,同时还要运用汇率政策工具使 BP 曲线移动到充分就业水平。 3)国际收支不均衡状态 BP 曲线位于内部均衡点的右边,表明存在着国际收支逆差,因此是一个有国际收支逆 差的均衡。由于资本不能流动,利率政策对改善国际收支没有直接影响,此时只有采取本币 贬值政策限制进口、刺激出口,才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3、资本完全流动的 IS-LM-BP 模型 1)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均衡模型 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一国无法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也不可能偏离世 界经济市场通行的利率水平。任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企图都将引起资本的大量流入或流 出,并迫使货币当局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从而使利率回到世界市场通行的水平,经济重新 恢复到原来的均衡状态。 2)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均衡模型 在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一国的货币当局不干预外汇市场,汇率自发进行调整以 使外汇市场供求平衡。 12.2.3 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
1、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均衡与失衡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本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一般概括 为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内部均衡要求促进国内经济良性增长、物价水平稳定、充分就业: 外部均衡要求保证国际收支平衡、维持本币稳定、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 因此,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是多元化的,这些目标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 1)相互协调。至少存在两种经济状态使得政府在实现内外不均衡时所采取的政策行为 是协调的。例如,当一国同时存在国际收支顺差和失业时,政府在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 策扩大总需求、实现国内充分就业的同时,可能会增加进口,减小国际收支顺差,实现国际 收支的平衡。 2)相互冲突。至少存在两种经济状态使得政府在追求内外经济同时均衡时会遇到两难。 例如,当一国存在国际收支顺差和通货膨胀时,政府采取紧缩型财政货币政策,紧锁国内总 需求以抑制通货膨胀,在国内总需求降低的同时,国际收支会进一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在实现经济内外均衡目标时存在行动上的冲突。 2、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开放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而且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经济 外部一旦出现失衡,会通过经济系统本身的自动调节机制,对内部平衡产生影响,然后再反 过来影响外部,使之趋向平衡:反之亦然。因此需要政策搭配进行调控。 1)米德冲突 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平衡的矛盾经常出现,其中内部平衡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外 不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要解决内外矛盾平衡,必须运用政策搭配的方法。在米德的分析 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在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 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下,用一种政策工具同时解决两个目标,会使政 策者面临两难的处境。 2)丁脖伯根法则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提出关于国家经济调节政策和经济调节目标之间关系的法则,即丁 伯根法则。基本内容是:为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一种有效的政策:为达到及 格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及格独立、有效的经济政策。这一结论对于经济政策理论具有 深远意义。丁伯根法则对目标的实现过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假定各种政策工具可以供决策 当局集中控制,从而通过各种工具的紧密配合实现政策目标:二是没有明确指出每种工具有 无必要在调控中侧重于某一目标的实现。这两个特点是不尽与实际情况符合的或者不能满足 实际调控的需要。 3)斯旺模型 1955年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通过图形简洁地概括了米德的思想,建立了“斯旺模型”。 对于模型中的任何一个不均衡点,要想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双重目标,必须同时使用 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 4)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 经典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稳定政策的影响,证明了汇率制度的重 要性: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只有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才能实现对外均衡,而财政政策则可 以有效解决内部问题,实现充分就业:而在浮动汇率制下,两个政策的效果恰好相反,货币 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5)克鲁格曼“三元悖论” 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克鲁格曼进一步提出了“三元悖论”,也称为“蒙 代尔不肯能三角”。在这个三角形中,三个顶点各代表一个目标,每一条边代表一种由两个 目标构成的目标组合,每个经济体可选择其中的一条边。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一是各国
1、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均衡与失衡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本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一般概括 为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内部均衡要求促进国内经济良性增长、物价水平稳定、充分就业; 外部均衡要求保证国际收支平衡、维持本币稳定、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 因此,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是多元化的,这些目标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 1)相互协调。至少存在两种经济状态使得政府在实现内外不均衡时所采取的政策行为 是协调的。例如,当一国同时存在国际收支顺差和失业时,政府在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 策扩大总需求、实现国内充分就业的同时,可能会增加进口,减小国际收支顺差,实现国际 收支的平衡。 2)相互冲突。至少存在两种经济状态使得政府在追求内外经济同时均衡时会遇到两难。 例如,当一国存在国际收支顺差和通货膨胀时,政府采取紧缩型财政货币政策,紧锁国内总 需求以抑制通货膨胀,在国内总需求降低的同时,国际收支会进一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在实现经济内外均衡目标时存在行动上的冲突。 2、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开放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而且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经济 外部一旦出现失衡,会通过经济系统本身的自动调节机制,对内部平衡产生影响,然后再反 过来影响外部,使之趋向平衡;反之亦然。因此需要政策搭配进行调控。 1)米德冲突 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平衡的矛盾经常出现,其中内部平衡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外 不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要解决内外矛盾平衡,必须运用政策搭配的方法。在米德的分析 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在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 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下,用一种政策工具同时解决两个目标,会使政 策者面临两难的处境。 2)丁脖伯根法则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提出关于国家经济调节政策和经济调节目标之间关系的法则,即丁 伯根法则。基本内容是:为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一种有效的政策;为达到及 格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及格独立、有效的经济政策。这一结论对于经济政策理论具有 深远意义。丁伯根法则对目标的实现过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假定各种政策工具可以供决策 当局集中控制,从而通过各种工具的紧密配合实现政策目标;二是没有明确指出每种工具有 无必要在调控中侧重于某一目标的实现。这两个特点是不尽与实际情况符合的或者不能满足 实际调控的需要。 3)斯旺模型 1955 年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通过图形简洁地概括了米德的思想,建立了“斯旺模型”。 对于模型中的任何一个不均衡点,要想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双重目标,必须同时使用 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 4)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经典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稳定政策的影响,证明了汇率制度的重 要性: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只有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才能实现对外均衡,而财政政策则可 以有效解决内部问题,实现充分就业;而在浮动汇率制下,两个政策的效果恰好相反,货币 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5)克鲁格曼“三元悖论” 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克鲁格曼进一步提出了“三元悖论”,也称为“蒙 代尔不肯能三角”。在这个三角形中,三个顶点各代表一个目标,每一条边代表一种由两个 目标构成的目标组合,每个经济体可选择其中的一条边。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一是各国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二是汇率的稳定性:三是自恩自由流动。根据三元悖论,在以上三个目 标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一是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 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二是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 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三是维持资本的完去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 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奥伯斯特菲尔德(0 bstfeld)在2001年发展出一个随机模型,指出如果一国能调整货 币政策反应函数以补偿外来冲击对本国和外国资本的影响,则该国能提高产出。这一结论无 疑是对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巨大支持,也增加了货币政策自主的吸引力。 12.2.3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资本完全流动时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1)货币政策的效应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开放经济中的货币供给不是外生性的,如果货币当局无法控制货币 供给,就会直接导致货币政策在任何国际资本流动性情况下都无法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经 济的开放性保证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即使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贸易项下的不平衡也 能为跨国界的外汇储备转移提供条件。资本流动加速了外汇储备转移及货币调节的过程,当 国内货币扩张时,任何对消费的刺激都会导致贸易收支的恶化,并消耗外汇储备,从而抵消 货币当局先前所采取的扩张政策产生的效用。因为在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扩张的流动效 应使国内利率下降,导致资本外流。资本流动性越高,资本项目收支对利率下降的反应就越 大,从而导致更多的外汇储备流失,使国内货币市场更快地恢复均衡。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 本完全流动条件下,货币当局实行任何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 (2)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取决于增量公众消费的资金来源。如果国内工资和价格水平 不变,那么政府支出的作用就在于造成需求过剩并依次通过传统乘数途径来刺激国民收入的 增长。财政支出造成总需求增加程度的大小也取决于财政支出的来源。如果增量政府支出不 得不以国内资金为来源,那么这种支出将会抬高国内利率,并降低民间投资性支出,从而减 少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直接影响。如果由于资本的不可流动性使得财政赤字的增量或政府支 出必须完全依靠国内资金来源,那么只要需求过剩存在,政府支出将会持续对国内利率造成 上升的压力,这意味着只有当民间支出减少到把增量财政支出安全抵消后,供需双方才能重 新达到均衡。在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或资本流动性较强时,财政政策的作用效 果也较为显著。 2)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1)货币政策效应 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不流动条件下或资本流动性较弱时,货币政策最终是完全无效 的。 (2)财政政策效应 ●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不流动条件下,财政政策除了使利率和外汇存量变动以外,对 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没有任何影响。 ●在资本流动性较弱时,政府的财政政策是有一定效率的,其作用效果取决于资本流动程 度的大小。 2、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资本完全流动时的宏观政策效应 (1)货币政策的效应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二是汇率的稳定性;三是自恩自由流动。根据三元悖论,在以上三个目 标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一是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 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二是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 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三是维持资本的完去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 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奥伯斯特菲尔德(Obstfeld)在 2001 年发展出一个随机模型,指出如果一国能调整货 币政策反应函数以补偿外来冲击对本国和外国资本的影响,则该国能提高产出。这一结论无 疑是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巨大支持,也增加了货币政策自主的吸引力。 12.2.3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资本完全流动时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1)货币政策的效应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开放经济中的货币供给不是外生性的,如果货币当局无法控制货币 供给,就会直接导致货币政策在任何国际资本流动性情况下都无法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经 济的开放性保证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即使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贸易项下的不平衡也 能为跨国界的外汇储备转移提供条件。资本流动加速了外汇储备转移及货币调节的过程,当 国内货币扩张时,任何对消费的刺激都会导致贸易收支的恶化,并消耗外汇储备,从而抵消 货币当局先前所采取的扩张政策产生的效用。因为在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扩张的流动效 应使国内利率下降,导致资本外流。资本流动性越高,资本项目收支对利率下降的反应就越 大,从而导致更多的外汇储备流失,使国内货币市场更快地恢复均衡。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 本完全流动条件下,货币当局实行任何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 (2)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取决于增量公众消费的资金来源。如果国内工资和价格水平 不变,那么政府支出的作用就在于造成需求过剩并依次通过传统乘数途径来刺激国民收入的 增长。财政支出造成总需求增加程度的大小也取决于财政支出的来源。如果增量政府支出不 得不以国内资金为来源,那么这种支出将会抬高国内利率,并降低民间投资性支出,从而减 少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直接影响。如果由于资本的不可流动性使得财政赤字的增量或政府支 出必须完全依靠国内资金来源,那么只要需求过剩存在,政府支出将会持续对国内利率造成 上升的压力,这意味着只有当民间支出减少到把增量财政支出安全抵消后,供需双方才能重 新达到均衡。在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或资本流动性较强时,财政政策的作用效 果也较为显著。 2)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1)货币政策效应 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不流动条件下或资本流动性较弱时,货币政策最终是完全无效 的。 (2)财政政策效应 z 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不流动条件下,财政政策除了使利率和外汇存量变动以外,对 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没有任何影响。 z 在资本流动性较弱时,政府的财政政策是有一定效率的,其作用效果取决于资本流动程 度的大小。 2、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资本完全流动时的宏观政策效应 (1)货币政策的效应
灵活的汇率恢复了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决定的有效性。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效用体 现在为达到货币市场均衡引起的市场和要素反应都会导致外部收支出现赤字。收入的提高使 得贸易收支恶化,而利率下降则会使资本项目收支恶化。因此,当为恢复货币市场的均衡而 采取的措施取得成功时,利率和收入的变化会迫使外部收支产生赤字。外部赤字所造成的货 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并刺激总需求,进而巩固开放市场中的货币政策在任何资本流动性情况 下的有效性。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并不能控制货币存 量。因为当它扩张货币存量的时候,外汇储备的损失将会抵消国内货币存量的增长。而在浮 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不必干预外汇市场,所以货币存量的增加就不会构成对外汇市场的 干预的抵消作用。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或资本流动性较强时,货币政策将 具有较好的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 (2)财政政策效应 决定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关键问题在于汇率变动的方向。货币升值会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 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货币贬值则会加强财政扩张的作用。汇率变动的方向关键取决于国 际资本流动性的高低。在资本流动较弱的情况下,由增量政府支出而导致的国内信贷紧缩会 吸引相对适量的国际资本流入国内。这时,贸易赤字大于资本项目盈余,并形成对外汇的需 求过剩,这就要求汇率贬值。汇率贬值能够将政府支出转化为国内产品,从而加强财政扩张 的作用。自资本流动较快的情况下,国内信贷紧缩会吸引大量资本流入,这就要求汇率升值 以维持外汇市场平衡,从而抵消财政扩张的作用。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在刺激国内经济作 用方面,与固定汇率下的明显不同。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条件下,财政政策 将完全无效:在资本流动性较强时,由于BP曲线的正斜率,财政政策会有一定效果,但是 效果较小。 2)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1)货币政策的效应 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全不流动条件下或资本流动性较弱时,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2)财政政策的效应 12.3重点和难点 ●IS一LM一BP模型及其分析框架 ●内外均衡的冲突原理 ● 蒙代尔一弗莱明不可能性三角 ● 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2.4思考题 (1)IS-LM-BP模型是如何建立的? (2)解释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基本含义。 (3)用蒙代尔一一弗莱明不可能性三角说明内外均衡的冲突。 (4)用IS-LM-BP模型说明国际收支失衡在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的自动调节机 制。 (5)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试比较在资本完全不流动、资本不完全流动和资本完全流动三种情况下货币政策 的效果
灵活的汇率恢复了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决定的有效性。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效用体 现在为达到货币市场均衡引起的市场和要素反应都会导致外部收支出现赤字。收入的提高使 得贸易收支恶化,而利率下降则会使资本项目收支恶化。因此,当为恢复货币市场的均衡而 采取的措施取得成功时,利率和收入的变化会迫使外部收支产生赤字。外部赤字所造成的货 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并刺激总需求,进而巩固开放市场中的货币政策在任何资本流动性情况 下的有效性。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并不能控制货币存 量。因为当它扩张货币存量的时候,外汇储备的损失将会抵消国内货币存量的增长。而在浮 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不必干预外汇市场,所以货币存量的增加就不会构成对外汇市场的 干预的抵消作用。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或资本流动性较强时,货币政策将 具有较好的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 (2)财政政策效应 决定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关键问题在于汇率变动的方向。货币升值会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 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货币贬值则会加强财政扩张的作用。汇率变动的方向关键取决于国 际资本流动性的高低。在资本流动较弱的情况下,由增量政府支出而导致的国内信贷紧缩会 吸引相对适量的国际资本流入国内。这时,贸易赤字大于资本项目盈余,并形成对外汇的需 求过剩,这就要求汇率贬值。汇率贬值能够将政府支出转化为国内产品,从而加强财政扩张 的作用。自资本流动较快的情况下,国内信贷紧缩会吸引大量资本流入,这就要求汇率升值 以维持外汇市场平衡,从而抵消财政扩张的作用。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在刺激国内经济作 用方面,与固定汇率下的明显不同。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条件下,财政政策 将完全无效;在资本流动性较强时,由于 BP 曲线的正斜率,财政政策会有一定效果,但是 效果较小。 2)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1)货币政策的效应 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全不流动条件下或资本流动性较弱时,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2)财政政策的效应 12.3 重点和难点 z IS—LM—BP 模型及其分析框架 z 内外均衡的冲突原理 z 蒙代尔—弗莱明不可能性三角 z 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z 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2.4 思考题 (1)IS-LM-BP 模型是如何建立的? (2)解释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基本含义。 (3)用蒙代尔——弗莱明不可能性三角说明内外均衡的冲突。 (4)用 IS-LM-BP 模型说明国际收支失衡在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的自动调节机 制。 (5)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试比较在资本完全不流动、资本不完全流动和资本完全流动三种情况下货币政策 的效果
(7)用开放经济政策相关理论分析我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的政策实施含义和效果
(7)用开放经济政策相关理论分析我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的政策实施含义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