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二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第二次语文月考试卷 (总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班级:姓名: 座号: 、积累与运用(33分) 1.古诗文默写。(14分)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④《饮酒》中写诗人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⑤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两句诗形象地 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 ⑥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被人称为“妙手回春”的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2.下面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增其旧制(制度)以其境过清(凄清) B.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春和景明(日光)斗折蛇行(北斗星) C.宠辱偕忘(一起) 土膏微润(肥沃)泉而茗者(煮茶) D.夫不能以游堕事(耽误) 不可久居(居住)薄暮冥冥(迫近)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6分 ①《云南的歌会》这篇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②其中“山野对歌”唱的多是情歌酬he(),却有种种不同的方式。③或见景抒情, 即物起兴 ④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⑤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 ⑥也唱其他故事,惯穿古今,引经据典。⑦在昆明乡下,蓝蓝的天空,美丽的报春花,在 晨光熹()微中欢唱的戴胜鸟和草丛中的云雀,这些美丽风光为赶马女孩的山路漫 歌渲染气氛。最热闹要数“村传歌”,全村男女老幼,足足坐满三十桌,每桌各自轮 流低唱。⑨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驰不定,有点龙 吟凤hu()意味。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4分) 酬he( 龙吟风hu()即物起兴( )熹()微 (2)第⑥句和第⑨句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4.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2分) 为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交通乱象,①南平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 全隐患。②交通过增设护栏等措施来解决行人横穿道路,保障非机动车、行人出行安全 我选 句,修改后的句子
1 建瓯二中 2013—2014 学年八年级下第二次语文月考试卷 (总分:150 分,完卷时间:120 分钟)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33 分) 1.古诗文默写。(14 分) ①________,______.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④《饮酒》中写诗人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形象地 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 ⑥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被人称为“妙手回春”的咏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增其旧制.( 制度 ) 以其境过清.(凄清 ) B.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 春和景.明(日光) 斗.折蛇行 (北斗星) C.宠辱偕.忘(一起 ) 土膏.微润(肥沃) 泉而茗.者(煮茶 ) D.夫不能以游堕.事(耽误) 不可久居.(居住 ) 薄.暮冥冥(迫近 ) [来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6 分) ①《云南的歌会》这篇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②其中“山野对歌”唱的多是情歌酬 hè( ),却有种种不同的方式。③或见景抒情, 即物起兴.( )。④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⑤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 ⑥也唱其他故事,惯穿古今,引经据典。⑦在昆明乡下,蓝蓝的天空,美丽的报春花,在 晨光熹.( )微中欢唱的戴胜鸟和草丛中的云雀,这些美丽风光为赶马女孩的山路漫 歌渲染气氛。⑧最热闹要数“村寨传歌”,全村男女老幼,足足坐满三十桌,每桌各自轮 流低唱。⑨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驰不定,有点龙 吟凤 huì( )意味。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4 分) 酬 hè( ) 龙吟凤 huì( ) 即物起兴.( )熹.( )微 (2)第⑥句和第⑨句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 分) “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2 分) 为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交通乱象,①南平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 全隐患。②交警通过增设护栏等措施来解决行人横穿道路,保障非机动车、行人出行安全。 我选 句,修改后的句子:
5.综合性学习。(8分)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 传统节日的意义,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以“传统节日知多少”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请你参与 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解读徵标](2分) 学校收集了以下三幅传统节日微标,请你依照示例,简要说说“春节”或“中秋”的主体 图案内容和寓意 ?动行 ChunJi 中秋佳節 答《5 示例:端午徽标,主题图案利用粽子、龙舟这两个标志性符号,构成一个山川连绵、龙舟 竞渡的画面,舟中嵌入“端午”二字,加强标识的整体感。寓意生活满载希望,蒸蒸日上。 【活动二:探寻习俗](2分) 请你写出当地“春节”或“端午节”或“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和饮食文化各一项。 我选() 民俗活动: 饮食文化 【活动三:谈古论今](2分) 从下面材料二、三中任选一则,参照示例,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还有上巳(三 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 材料二:在我国漫长的农耕历史上,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要举行与农业祭祀、祖先拜、 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 材料三:今天,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不仅海外的华人华侨在过传统节日,越 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示例:我选择材料一,探究的结论是: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样 我选择材料 ,探究的结论是: 【活动四:喜送祝福](2分) 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给你的老师写一条节日祝福短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阅读。(57分) (一)名著阅读。(10分)
2 5.综合性学习。(8 分)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 传统节日的意义,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以“传统节日知多少”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请你参与 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解读徽标](2分) 学校收集了以下三幅传统节日徽标,请你依照示例,简要说说“春节”或“中秋”的主体 图案内容和寓意。 示例:端午徽标,主题图案利用粽子、龙舟这两个标志性符号,构成一个山川连绵、龙舟 竞渡的画面,舟中嵌入“端午”二字,加强标识的整体感。寓意生活满载希望,蒸蒸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探寻习俗](2分) 请你写出当地“春节”或“端午节”或“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和饮食文化各一项。 我选( ) 民俗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食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谈古论今](2分) 从下面材料二、三中任选一则,参照示例,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还有上巳(三 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 材料二:在我国漫长的农耕历史上,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要举行与农业祭祀、祖先崇拜、 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 材料三:今天,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不仅海外的华人华侨在过传统节日,越 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示例:我选择材料一,探究的结论是: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样。 我选择材料_________,探究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喜送祝福](2分) 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给你的老师写一条节日祝福短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7 分) (一)名著阅读。(10 分)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曼·罗兰的《约輸·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B.《名人传》主要揭示了伟大的天才必须向庸俗而且充满敌意的社会进行不屈的斗争,就 能获得胜利,完成天才的创造事业的主题 C.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想象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中任意穿梭,体现了人类自古以 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D.《海底两万里》主要讲法国生物学家尼摩带着仆人康塞尔跟随阿龙纳斯船长乘坐诺第 留斯号的潜艇作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7.《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 度洋、 等海域后到达南极。(2分) 8下面两段材料都是出自《名人传》的外貌描写,请回答下列问题。(5分) 【材料一】“他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面部肌肉常常隆起,青筋暴跳;野 性的眼睛变得格外的吓人 【材料二】“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 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 ①【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 (人名);(1分) 【材料二】是对 人名)的外貌描写.(1分) ②请任选以上两人中的其中一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与 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话的。(要求写出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3分) 二)阅读《醉翁亭记》,完成9~13题。(16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 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乖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草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箱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 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漢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 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 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3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B.《名人传》主要揭示了伟大的天才必须向庸俗而且充满敌意的社会进行不屈的斗争,就 能获得胜利,完成天才的创造事业的主题。 C.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想象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中任意穿梭,体现了人类自古以 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D.《海底两万里》主要讲法国生物学家尼摩带着仆人康塞尔跟随阿龙纳斯船长乘坐诺第 留斯号的潜艇作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7.《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 度洋、 、 等海域后到达南极。(2 分) 8.下面两段材料都是出自《名人传》的外貌描写,请回答下列问题。(5 分) 【材料一】“他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面部肌肉常常隆起,青筋暴跳;野 性的眼睛变得格外的吓人。” 【材料二】“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 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 ①【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人名);(1 分) 【材料二】是对__________(人名)的外貌描写.(1 分) ②请任选以上两人中的其中一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与 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话的。(要求写出具体事例,不少于 30 字)(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醉翁亭记》,完成9~13题。(16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 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草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 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 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 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②名之者谁( 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树林阴翳( 10.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山行六七里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文: ②野草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译文 12.理解填空。(4分) ①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 ②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 太守醉也。 13.第⑧段描写了哪几幅画面?(2分) 三)阅读《食品的温度与味道》一文,完成1417题。(12分) ①食品的味道与食品材质、保鲜程度、制作方式和调料密切相关。但是,食品的味道 也与温度密不可分。长期以来,人们几乎忘了这一要素。但是,高级厨师和美食家不会忘 记这一点,食品科学研究人员对此也在进行研究。什么栟的温庋才熊使食物的味道更好 呢?这要看人们餐饮的委节和吃什么类梨的食物 ②在寒冬季节,吃饭时烧个火锅,既能驱寒,又会使人胃口大开;而在暑热天气 几盘冷菜,几杯凉啤酒,则是人们理想的美味佳肴。由此可见,温度和食品味道是有密切 关系的。这里说的“味道”包括味觉和嗅觉,这里说的“温度”包括进食时的环境温度和 食品自身的温度 ③专家们曾对食品的味道与入口时的温度进行过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同一种食品, 由于入口时的温度不同,其口感大不一样。营养学家根据食品味道与温度的关系,将食品 分为喜凉类和喜热类。喜凉类食品温度一般在10℃左右,冷食时在0~6℃之间味道最佳。 凉开水在12~15℃时,冷感最好,既解渴,又爽口;汽水在5℃时,消暑和保健效果最佳 西瓜则在8℃才会感到又凉又甜。 ④喜热类食品一般在60~65℃之间时味道最好。如热牛奶在65℃时,既卫生又鲜美, 温度过低,不容易消毒,温度过高,增加蛋白质凝度,不易消化吸收。蜂寰一般用65℃以 下的温开水冲饮比较理想,过热的开水不仅改变了蜂蜜的甜美味道,使之变酸,而且还使 醇类物质变性,降低了营养成份。又如油炸大虾,出锅时在90℃左右,等到降为70℃时, 既不太烫,味道又最鲜美 ⑤当然,食品的味道与环境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一些爱喝啤酒的人总结出一些感受: 当坐在室温为25℃左右的屋里喝时,啤酒的温度以9℃左右口味最浓郁;而当室温在30~ 35℃时,则啤酒的温度在10~12℃时最感到痛快。对于一些喜热类食品,食用时更应该注 意环境温度,因为出锅时的温度一般较高,必须降至最佳温度时食用,味道才最佳。降温 的时间则与环境温度成正比,有经验的厨师或家庭主妇,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将热菜送上 餐桌,使人在食用时感到色香味俱佳,这当然与他们对环境温度的把握是分不开的
4 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 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 ②名.之者谁( ) 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④树林阴翳.( ) 10.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 分) ①山 行 六 七 里 ②醉 翁 之 意 不 在 酒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 分)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野草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理解填空。(4 分) ①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守醉也。 13.第③段描写了哪几幅画面?(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食品的温度与味道》一文,完成 14~17 题。(12 分) ①食品的味道与食品材质、保鲜程度、制作方式和调料密切相关。但是,食品的味道 也与温度密不可分。长期以来,人们几乎忘了这一要素。但是,高级厨师和美食家不会忘 记这一点,食品科学研究人员对此也在进行研究。什么样的温度才能使食物的味道更好 呢?这要看人们餐饮的季节和吃什么类型的食物。 ②在寒冬季节,吃饭时烧个火锅,既能驱寒,又会使人胃口大开;而在暑热天气下, 几盘冷菜,几杯凉啤酒,则是人们理想的美味佳肴。由此可见,温度和食品味道是有密切 关系的。这里说的“味道”包括味觉和嗅觉,这里说的“温度”包括进食时的环境温度和 食品自身的温度。 ③专家们曾对食品的味道与入口时的温度进行过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同一种食品, 由于入口时的温度不同,其口感大不一样。营养学家根据食品味道与温度的关系,将食品 分为喜凉类和喜热类。喜凉类食品温度一般在 10℃左右,冷食时在 O~6℃之间味道最佳。 凉开水在 12~15℃时,冷感最好,既解渴,又爽口;汽水在 5℃时,消暑和保健效果最佳; 西瓜则在 8℃才会感到又凉又甜。 ④喜热类食品一般在 60~65℃之间时味道最好。如热牛奶在 65℃时,既卫生又鲜美, 温度过低,不容易消毒,温度过高,增加蛋白质凝度,不易消化吸收。蜂蜜一般..用 65℃以 下的温开水冲饮比较理想,过热的开水不仅改变了蜂蜜的甜美味道,使之变酸,而且还使 酶类物质变性,降低了营养成份。又如油炸大虾,出锅时在 90℃左右,等到降为 70℃时, 既不太烫,味道又最鲜美。 ⑤当然,食品的味道与环境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一些爱喝啤酒的人总结出一些感受: 当坐在室温为 25℃左右的屋里喝时,啤酒的温度以 9℃左右口味最浓郁;而当室温在 30~ 35℃时,则啤酒的温度在 10~12℃时最感到痛快。对于一些喜热类食品,食用时更应该注 意环境温度,因为出锅时的温度一般较高,必须降至最佳温度时食用,味道才最佳。降温 的时间则与环境温度成正比,有经验的厨师或家庭主妇,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将热菜送上 餐桌,使人在食用时感到色香味俱佳,这当然与他们对环境温度的把握是分不开的
14.结合文本内容,解释文题“食品的温度与味道”中的“温度”和“味道”。(4分) 15.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什么作用?(2分) 16.文章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7文章第④段“蜂蜜一般用65℃以下的温开水冲饮比较理想”一句中,加点字“一般” 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四)阅读《澄涩的两元钱》,完成1822题。(19分) ①夏天,傍晚的街头,热气理直气壮地肆虐着,如白天一样逼人 ②一位衣衫褴楼的老妇人,瘦弱的身子静静地蟾缩在一棵柳树下,一头乱薏蓬的白发 散乱在脸上,看不清楚她的面容,成群的蚊蝇嗡嚶嘤地围着她上下飞舞鸣唱。一位老大 爷在她身边摩挲着,拿出一件大概是被汗水浸透的上衣,蹒珊着到路中央的绿化带上晾晒 辆被棚子遮盖得严严实实的架子车,停在街边路口,那就是他们可以移动的“家 ③又是一对漂泊流浪的老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风烛残年的他们还背井离乡、风 餐露宿、浪迹天涯? ④“妈妈,我想给他个钱,好么?”宝宝摇着我的胳膊,仰起小脸,瞪着明亮的眼睛 征求着我的意见。 ⑤“好啊。”只是我们出来散步,没带什么钱,也就两个硬币,以备在孩子口渴时买 冰淇淋的。 ⑥“那样你就吃不成冰淇淋了。” ⑦“我不吃了,我一会儿回家喝茶,说不定老爷爷和老奶奶还在挨饿呢。”女儿又在 适时地发挥着她的“换位思考”的想象。我赞赏地抚摸着她光滑的头发,“那好吧,你去 给老爷爷拿去吧 ⑧兴致勃勃的她刚跨出去两步,却又折回来了。 ⑨“妈妈,我——”宝宝羞怯怯地靠向我,“人家会笑话我的,你和我一起去吧 ⑩我抬眼看去,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地从老人和他的车旁匆匆经过,也有人漫不经心地 瞟上一眼,但没有人在他们身边停留。 aD我理解了孩子的担心,因为我有着和她一样的尴尬感觉。一种说不清的原因让我没 有勇气和她一起去。这是怎样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啊,真心地想给人以关注,怎么还这样羞 涩呢?让我更不安的是幼小纯真的孩子,她怎么也有了这样的心态,这会阻止她在今后成 长过程中对他人同情心的释放。一个没有怜悯心的孩子,绝对不是我所期望的健康成长的 孩子啊!所以我怕她此刻看出我的怯懦后也这样畏缩不前,我违心但又是发自肺腑地鼓励 她:“宝宝,你是在关心人做好事啊,管别人干吗?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吧。”她听 话地点点头去了,但是她走得很慢,还转着脑袋四下里张望着,脸上表情稍显局促,好像 她在伺机做贼似的,我知道她还心存担忧。 Q2我很自然地想起了我和她一样大的时候,从没有这样的顾虑,那时正是人人争着“学 宙锋”做好事的时代,作文本里经常出现“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的句子 极其准确地概述了那时的社会风貌。的确,人人以做好事为荣,以少做和不做为耻,以至
5 14.结合文本内容,解释文题“食品的温度与味道”中的“温度”和“味道”。(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什么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④段“蜂蜜一般..用 65℃ 以下的温开水冲饮比较理想”一句中,加点字“一般” 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羞涩的两元钱》,完成 18~22 题。(19 分) ①夏天,傍晚的街头,热气理直气壮地肆虐着,如白天一样逼人。 ②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瘦弱的身子静静地蜷缩在一棵柳树下,一头乱蓬蓬的白发 散乱在脸上,看不清楚她的面容,成群的蚊蝇嗡嗡嘤嘤地围着她上下飞舞鸣唱。一位老大 爷在她身边摩挲着,拿出一件大概是被汗水浸透的上衣,蹒跚着到路中央的绿化带上晾晒。 一辆被棚子遮盖得严严实实的架子车,停在街边路口,那就是他们可以移动的“家”。 ③又是一对漂泊流浪的老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风烛残年的他们还背井离乡、风 餐露宿、浪迹天涯? ④“妈妈,我想给他个钱,好么?”宝宝摇着我的胳膊,仰起小脸,瞪着明亮的眼睛 征求着我的意见。 ⑤“好啊。”只是我们出来散步,没带什么钱,也就两个硬币,以备在孩子口渴时买 冰淇淋的。 ⑥“那样你就吃不成冰淇淋了。” ⑦“我不吃了,我一会儿回家喝茶,说不定老爷爷和老奶奶还在挨饿呢。”女儿又在 适时地发挥着她的“换位思考”的想象。我赞赏地抚摸着她光滑的头发,“那好吧,你去 给老爷爷拿去吧。” ⑧兴致勃勃的她刚跨出去两步,却又折回来了。 ⑨“妈妈,我——”宝宝羞怯怯地靠向我,“人家会笑话我的,你和我一起去吧。” ⑩我抬眼看去,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地从老人和他的车旁匆匆经过,也有人漫不经心地 瞟上一眼,但没有人在他们身边停留。 ⑾我理解了孩子的担心,因为我有着和她一样的尴尬感觉。一种说不清的原因让我没 有勇气和她一起去。这是怎样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啊,真心地想给人以关注,怎么还这样羞 涩呢?让我更不安的是幼小纯真的孩子,她怎么也有了这样的心态,这会阻止她在今后成 长过程中对他人同情心的释放。一个没有怜悯心的孩子,绝对不是我所期望的健康成长的 孩子啊!所以我怕她此刻看出我的怯懦后也这样畏缩不前,我违心..但又是发自肺腑 ....地鼓励 她:“宝宝,你是在关心人做好事啊,管别人干吗?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吧。”她听 话地点点头去了,但是她走得很慢,还转着脑袋四下里张望着,脸上表情稍显局促,好像 她在伺机做贼似的,我知道她还心存担忧。 ⑿我很自然地想起了我和她一样大的时候,从没有这样的顾虑,那时正是人人争着“学 雷锋”做好事的时代,作文本里经常出现“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的句子, 极其准确地概述了那时的社会风貌。的确,人人以做好事为荣,以少做和不做为耻,以至
于《刘文学》这本书,小英雄刘文学在海椒地里勇斗地主王云学的故事,使我心潮澎湃, 热血沸腾,于是我迅速给自己确定了目标,机敏的眼睛瞄上了村子里那个“地主”,悄悄 地捕捉着他的动向,准备随时和他的不良行为做斗争,以便做第二个“刘文学”,可是在 我跟踪了好多天后,发现他总是安分守己、从无过错。我最终失望地放弃了这个“英雄壮 举”,听老师的话,从小事做起,可是小事被我做成好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挖空心 思、费尽心机,最后只好从家里偷偷地拿了二分钱作为“拾金”,乐滋滋地高举着交给了 老师,在老师欣慰的目光中和同学们羡慕的眼神里,像宝宝眼下一样,喜气洋洋、如释重 负地走回来。 03我向宝宝伸出大拇指夸奖着她,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更多的是舒心而满足的笑。 00“妈妈,我太高兴了,这两元钱可以给可怜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买好几个烧饼呢,就 是我给他的钱太少了,等我长大会挣钱时,我会多给他钱的。”宝宝目光望着远处,无限 神往地说。而此时的我在想:孩子,但愿你长大后,还记得你今日的愿望 Q不知从何时起,雷锋尴尬了,爱心羞涩了,我们的善良打盹了,其实“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应该是坦然的,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本来是快乐的,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单化, 我们也不应该让单纯的爱心复杂化。 18.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4分) 事件发展过程看见流浪老人走出两步又回戴励孩子去孩子给完钱 来 [女儿内心变化A 19.请分析选文第①段的作用。(3分) 20联系全文,品味下列句子。(二选一作答)(4分) ①但是她走得很慢,还转着脑袋四下里张望着,脸上表情稍显局促,好像她在伺机做贼似 的.(从人物描写角度 ②我违心但又是发自肺腑地鼓励她。(加点词是否矛盾?为什么?) 21.选文第Q2段采用哪种顺序?有何作用?(4分 22请写出本文题目“羞涩的两元钱”的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4分)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对诗歌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骑手对骏马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森 林对阳光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请以“生命中不能没有你”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文体规范,不得套作;字数不少于600,文中不 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6 于《刘文学》这本书,小英雄刘文学在海椒地里勇斗地主王云学的故事,使我心潮澎湃, 热血沸腾,于是我迅速给自己确定了目标,机敏的眼睛瞄上了村子里那个“地主”,悄悄 地捕捉着他的动向,准备随时和他的不良行为做斗争,以便做第二个“刘文学”,可是在 我跟踪了好多天后,发现他总是安分守己、从无过错。我最终失望地放弃了这个“英雄壮 举”,听老师的话,从小事做起,可是小事被我做成好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挖空心 思、费尽心机,最后只好从家里偷偷地拿了二分钱作为“拾金”,乐滋滋地高举着交给了 老师,在老师欣慰的目光中和同学们羡慕的眼神里,像宝宝眼下一样,喜气洋洋、如释重 负地走回来。 ⒀我向宝宝伸出大拇指夸奖着她,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更多的是舒心而满足的笑。 ⒁“妈妈,我太高兴了,这两元钱可以给可怜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买好几个烧饼呢,就 是我给他的钱太少了,等我长大会挣钱时,我会多给他钱的。”宝宝目光望着远处,无限 神往地说。而此时的我在想:孩子,但愿你长大后,还记得你今日的愿望。 ⒂不知从何时起,雷锋尴尬了,爱心羞涩了,我们的善良打盹了,其实“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应该是坦然的,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本来是快乐的,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单化, 我们也不应该让单纯的爱心复杂化。 18.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4 分) 事件发展过程 看见流浪老人 走出两步又回 来 鼓励孩子去 孩子给完钱 女儿内心变化 A B C D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分析选文第①段的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联系全文,品味下列句子。(二选一作答)(4 分) ①但是她走得很慢,还转着脑袋四下里张望着,脸上表情稍显局促,好像她在伺机做贼似 的.(从人物描写角度) ②我违心..但又是发自肺腑 ....地鼓励她。(加点词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第⑿段采用哪种顺序?有何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写出本文题目“羞涩的两元钱”的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对诗歌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骑手对骏马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森 林对阳光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 请以“生命中不能没有你”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文体规范,不得套作;字数不少于 600,文中不 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7
8 600
建瓯二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第二次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积累与运用。(33分) 1.古诗文默写。(14分)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3分)C 3.(1)和哕 xing x(2)“惯”改为“贯”;“驰”改为”弛“ 4.我选①句,修改后的句子:南平警方将全面排查并整治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我选②句,修改后的句子:交警通过增设护栏等措施来解决行人横穿道路的问题 5综合性学习。(8分) 活动一】:(2分) 示例一:春节徽标,主体图案用了灯笼、毛笔书法“春”字作为标志性符号,构 成灯笼高挂、喜迎新春的画面,寓意喜庆团圆、吉祥如意。 示例二:中秋微标,主题图案用飞舞的婵娥、月亮作为标志性符号,构成圆月高挂、婵娥 逐月的画面,寓意中秋月圆人团圆。 【活动二】(2分) 示例一:我选“春节”,民俗活动:贴春联、挂贴年画、除夕守岁、开门爆竹、拜年。 饮食文化:燕年糕、吃饺子、全家团聚吃“年夜饭”,春节吃年饭时,家家都要有一道菜 即全鱼,取年年有余之意。 示例二:我选“端午”民俗活动:系百梭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挂菖蒲艾叶、 赛龙舟等;饮食文化:吃粽子、饮雄黄酒 示例三:我选“中秋节”,民俗活动:舞火龙、观花灯、赏月、观潮、燃灯。 饮食文化:吃月饼、吃田螺、饮桂花酒等。 【活动三】:(2分) 示例一:我选材料二,中国传统节日内涵丰富,历史悠久。 示例二:我选材料三,中国传统节日影响广泛深远。(中国传统节日走向世界,影响广泛。) 【活动四】:(2分,修辞手法1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一:春节—爆竹声声迎春到,喜气洋洋送祝福,恭祝敬爱的老师新春愉快,合家幸 福! 示例二: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值此中秋佳节之际,老师,祝您节日快 乐 示例三:元宵—您是汤圆,让我感受生活的甜蜜;您是灯谜,为我打开知识的天窗。老 师,元宵快乐!
9 建瓯二中 2013—2014 学年八年级下第二次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3 分) 1.古诗文默写。(14 分)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3 分)C 3.(1)和 哕 xìng xī(2)“惯”改为“贯”;“驰”改为”弛“ 4.我选①句,修改后的句子:南平警方将全面排查并整治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我选②句,修改后的句子:交警通过增设护栏等措施来解决行人横穿道路的问题。 5.综合性学习。(8 分) 【活动一】:(2 分) 示例一:春节徽标,主体图案用了灯笼、毛笔书法“春”字作为标志性符号,构 成灯笼高挂、喜迎新春的画面,寓意喜庆团圆、吉祥如意。 示例二:中秋徽标,主题图案用飞舞的婵娥、月亮作为标志性符号,构成圆月高挂、婵娥 逐月的画面,寓意中秋月圆人团圆。 【活动二】(2 分) 示例一:我选“春节”,民俗活动:贴春联 、挂贴年画、除夕守岁、开门爆竹、拜年。 饮食文化:蒸年糕、吃饺子、全家团聚吃“年夜饭”,春节吃年饭时,家家都要有一道菜 即全鱼,取年年有余之意。 示例二:我选“端午”,民俗活动:系百梭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挂菖蒲艾叶、 赛龙舟等;饮食文化:吃粽子、饮雄黄酒。 示例三:我选“中秋节”,民俗活动:舞火龙、观花灯、赏月、观潮、燃灯。 饮食文化:吃月饼、吃田螺、饮桂花酒等。 【活动三】:(2 分) 示例一:我选材料二,中国传统节日内涵丰富,历史悠久。 示例二:我选材料三,中国传统节日影响广泛深远。(中国传统节日走向世界,影响广泛。) 【活动四】:(2 分,修辞手法 1 分,语言表达 1 分) 示例一:春节——爆竹声声迎春到,喜气洋洋送祝福,恭祝敬爱的老师新春愉快,合家幸 福! 示例二: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值此中秋佳节之际,老师,祝您节日快 乐! 示例三:元宵——您是汤圆,让我感受生活的甜蜜;您是灯谜,为我打开知识的天窗。老 师,元宵快乐!
二.阅读。(57分) (一)名著阅读。(10分) 6.(3分)D 7.(2分)红海(阿拉伯海)地中海大西洋(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8①(2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②(3分)示例: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 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 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 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二)阅读《醉翁亭记》回答问题。(16分) 9.(4分)①像鸟张开翅膀一样②命名或给……命名寄托④遮盖 10.(2分)⑩山行/六七里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12.(4分) ①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在于山水之间 ②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12.(4分)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3.(2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三)阅读《视频的温度与味道》(12分) 14.温度:包括进食时的环境温度和食品自身的温度。味道:包括味觉和嗅觉。(4分) 15.用问句引人思考,发人深省;引入说明的对象。(2分) 16.(3分)举例子(1分),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温度和食品味道是有 密切关系的。(2分) 17.(3分)不能,(1分)因为“一般”在句中是“通常”的意思,指蜂寶通常情况用65℃ 以下的温开水冲饮比较理想,删去后变成所有的情况,与实际不符,“一般”一词的运用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四)阅读《羞涩的两元钱》,完成1822题。(19分) 18.(4分)A想给老人钱B。怕别人笑话C。仍心存担忧D。舒心而满足地徽笑 19.(3分)交代天气炎热的特点,渲染压抑气氛(1分),烘托老夫妇生活的艰难(1分), 为下文表现孩子放弃吃雪糕、乐于助人的精神作铺垫。(1分) 20.(1)(4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做好事时那种小心翼翼、 犹犹豫豫的心理(1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爱缺失,所以付出关爱会感到羞涩的主题 (2)(4分)不矛盾,“违心”是由于自己明知关心他人是做好事,无需管别人怎么看,但 自己却怯情于做好事(2分);“发自肺腑”是真心希望孩子有同情心、怜悯心,期望孩子 健康成长。(2分) 1.(4分)插叙(1分),交代我儿时大大方方、毫无顾忌做好事的经历(1分),与上文 孩子做好事时的羞涩形成对比,突出主题。(2分) 22.(4分)表层含义:女几不好意思给两个老人两元钱。(2分)深层含义:指人与人之 间因为彼此缺少关爱,所以一且关爱他人时就会感到羞涩的现象。(2分)
10 二.阅读。(57 分) (一)名著阅读。(10 分) 6.(3 分)D 7.(2 分)红海(阿拉伯海) 地中海 大西洋(写 出其中两个即可) 8.①(2 分)贝多芬 米开朗琪罗 ②(3 分)示例: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 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 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 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二)阅读《醉翁亭记》回答问题。(16 分) 9.(4 分)①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②命名或给……命名③寄托 ④遮盖 10.(2 分)①山 行/ 六 七 里 ②醉 翁 之 意/ 不 在 酒 12.(4 分) ①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在于山水之间。 ②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12.(4 分)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3.(2 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三)阅读《视频的温度与味道》(12 分) 14.温度:包括进食时的环境温度和食品自身的温度。味道:包括味觉和嗅觉。(4 分) 15.用问句引人思考,发人深省;引入说明的对象。(2 分) 16. (3 分)举例子(1 分),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温度和食品味道是有 密切关系的。(2 分) 17.(3 分)不能,(1 分)因为“一般”在句中是“通常”的意思,指蜂蜜通常情况用 65℃ 以下的温开水冲饮比较理想,删去后变成所有的情况,与实际不符,“一般”一词的运用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 分) (四)阅读《羞涩的两元钱》,完成 18~22 题。(19 分) 18.(4 分)A。想给老人钱 B。怕别人笑话 C。仍心存担忧 D。舒心而满足地微笑。 19.(3 分)交代天气炎热的特点,渲染压抑气氛(1 分),烘托老夫妇生活的艰难(1 分), 为下文表现孩子放弃吃雪糕、乐于助人的精神作铺垫。(1 分) 20.(1)(4 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2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做好事时那种小心翼翼、 犹犹豫豫的心理(1 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爱缺失,所以付出关爱会感到羞涩的主题。 (2)(4 分)不矛盾,“违心”是由于自己明知关心他人是做好事,无需管别人怎么看,但 自己却怯懦于做好事(2 分);“发自肺腑”是真心希望孩子有同情心、怜悯心,期望孩子 健康成长。(2 分) 21.(4 分)插叙(1 分),交代我儿时大大方方、毫无顾忌做好事的经历(1 分),与上文 孩子做好事时的羞涩形成对比,突出主题。(2 分) 22.(4 分)表层含义:女儿不好意思给两个老人两元钱。(2 分)深层含义:指人与人之 间因为彼此缺少关爱,所以一旦关爱他人时就会感到羞涩的现象。(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