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慈矩 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但 导学案 3)研讨:此则讲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这则谈的是学习和修养问题。)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1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②知也 认识先贤 (1)重点字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 诲:教女:通“汝” 助词,不译①知:知道 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 提倡德治和教化。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2)翻译:孔子说:“子路,我教诲你的你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 不知道,这种态度明智的啊!” 《论语》简介 3)研讨:此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4、颜测、季路待。子曰:“盒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与朋友共,散 书”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瞢,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 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重点字词 “六艺(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侍:陪侍。盍:何不。裘: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 “六艺”(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敝:使动用法,使车马、衣裘破坏。憾:抱怨,埋怨 经典研读 伐善:夸耀长处。施:张大,夸大。劳:功劳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 (1)重点字词 安逸。信:信任。怀:关怀 安:安逸,舒适敏:敏捷,勤快于:对于(在) (2)翻译: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先生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小心,谨慎就:靠近正: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焉: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懒渊说:“(我) 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 (2)翻译:先生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先生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朋友信任我,使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修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研讨评析:此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研讨:此则讲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一则谈的是学习的态度、表现和要求)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內十而耳顺,七而构建社会和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心所欲, 5、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重点字词 (1)重点字词 有:通“又”。 立:自立 不惑:遇事不疑惑 知:知道,懂得 好:爱好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之:代词,它,代知识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2)翻译:先生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 从:遵从,随。瑜:逾,越过。矩:规矩 乐的人。” (2)翻译:先生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遇事不疑感:五十(3)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 导学案 一、认识先贤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 提倡德治和教化。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 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二、《论语》简介 1、《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 20 篇,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 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 书”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2、常识扩展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艺”(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三、经典研读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 重点字词 饱:饱足 安:安逸,舒适 敏:敏捷,勤快 于:对于(在) 而:表并列 慎:小心,谨慎 就:靠近 正: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 焉: 语气助词 已:通“矣”,了 (2)翻译:先生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 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修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研讨:此则讲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一则谈的是学习的态度、表现和要求)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踰矩..。 (1)重点字词 有:通“又”。 于:在。 立:自立。 不惑:遇事不疑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遵从,随。 踰:逾,越过。 矩:规矩。 (2)翻译:先生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遇事不疑惑;五十 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但 不超越规矩。” (3)研讨:此则讲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这则谈的是学习和修养问题。)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②知.也。” (1)重点字词 诲:教 女:通“汝” 之:助词,不译 ①知:知道 ②知:通“智” (2)翻译:孔子说:“子路,我教诲你的你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 不知道,这种态度明智的啊!” (3)研讨:此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 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 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重点字词 侍:陪侍。 盍:何不。 裘:皮衣。 共:动词,指共同享用。 敝:使动用法,使车马、衣裘破坏。 憾:抱怨,埋怨。 伐善:夸耀长处。 施:张大,夸大。 劳:功劳 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 安逸。信:信任。怀:关怀。 (2)翻译: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先生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 “ 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 先生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朋友信任我,使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3)研讨评析:此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重点字词 知:知道,懂得。 好:爱好。 乐:以……为乐 之:代词,它,代知识 (2)翻译:先生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 乐的人。” (3)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 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 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非礼勿动。”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臭。” 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1)重点字词 6、子曰:知者①乐水,仁着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②乐,仁着寿 克己:克制自己 复礼:使言行回复到周礼上。 日:一旦,表假设 知:通“智”。①乐:喜欢 寿:长寿 焉:语气助词,了。为:实现 (2)翻译 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孔子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事:从事,照着去做 (3)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 (2)翻译: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回复到周礼上就是仁。 这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山 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德之人。达到仁,是出于自己的努力 的沉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难道是由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 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①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②而富且贵,于我如然不聪敏钝,也愿意实践这这几句话。” 浮云。 (1)重点字词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 疏食:粗粮 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 肱:gong胳膊。曲肱,弯着胳膊。而:连词,修饰 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 之:代肱 而:却,转折连词 于:对于。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 (2)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合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乎“义”(不正当的手段)而获得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 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3)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既,戒之在得 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极度膨)重点字词 胀,必然要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质资源,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大行(2)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年少时,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 既:已经。 得:贪欲。 不义之事。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年时,血气已经 怎么失去 8、子曰:“君子坦姐荡荡,小人长成成 衰弱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1)重点字词 3)研讨评析:此则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坦:开朗,直率荡荡:宽广戚戚:忧伤 这一则,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少年戒女色, (2)翻译: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常是忧愁悲伤。 年要成熟稳重,做事情要凭借理智,要三思而后行;老年要淡泊,不可以贪婪。应 (3)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 该说,孔子说这些的出发点,还是“礼”的规范。这则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很 孔子认为,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有启迪意义 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 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 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 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6、子曰:知.者①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②乐.,仁者寿.。 (1)重点字词 知:通“智”。 ①乐:喜欢。 动:活跃。 ②乐:快乐。 寿:长寿。 (2)翻译: 孔子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3)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 这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山 的沉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 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 7、子曰:“饭疏食 ...、饮水..,曲肱.①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②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1)重点字词 饭:吃,作动词。 疏食:粗粮。 饮水:喝水。 肱:gōng 胳膊。曲肱,弯着胳膊。 而:连词,修饰。 之:代肱。 而:却,转折连词。 于:对于。 (2)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合 乎“义”(不正当的手段)而获得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 (3)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 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极度膨 胀,必然要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质资源,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大行 不义之事。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 怎么失去。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重点字词 坦:开朗,直率 荡荡:宽广 戚戚:忧伤 (2)翻译: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常是忧愁悲伤。” (3)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 孔子认为,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 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重点字词 克己:克制自己。 复礼:使言行回复到周礼上。 为:是。 一日:一旦,表假设。 归仁:归,称许、赞赏。仁,有仁道的人。 焉:语气助词,了。 为:实现。 由:依靠。 而:难道。 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不敏:不聪明。 请:请允许,希望。 事:从事,照着去做。 (2)翻译: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回复到周礼上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德之人。达到仁,是出于自己的努力, 难道是由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 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 然不聪敏钝,也愿意实践这这几句话。” (3)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 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 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 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10、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重点字词 少:年少。 及:到。 方刚:正旺盛。 既:已经。 得:贪欲。 (2)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年少时,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 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年时,血气已经 衰弱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3)研讨评析:此则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这一则,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少年戒女色,壮 年要成熟稳重,做事情要凭借理智,要三思而后行;老年要淡泊,不可以贪婪。应 该说,孔子说这些的出发点,还是“礼”的规范。这则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很 有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