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八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 教室是学生的重要学习环境。其在建筑和设备方面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将直接影响 到学生的健康、生长发育及学习效果。因此卫生医师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卫生标准,对 新、改、扩建的学校教室进行预防性监督,并对使用的教室进行经常性卫生监测和评价,使 之符合卫生要求。教室的卫生监测,一般是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侧重于采光照明及课桌椅 的调查。 一、教室的卫生调查 1.一般状况学校名称、年级班级别、学生人数、教室的位置(楼层、方位、毗邻 等),教室的长、宽及净高,面积和容积,人均面积和容积,门窗数和门窗结构(材料), 双层或单层窗。黑板的材料及长、宽,黑板下缘距地面高度,黑板颜色及反光情况,前排桌 至黑板的距离。教室的其他设备(清洁柜、挂衣钩等)。教室通风换气和采暖设备情况:室 内空气中CO2含量及微小气候检测结果等。 2.自然采光教室朝向(主要采光窗方向)。采光方式(单侧、双侧、左侧、右侧采 光)。窗台高度,窗上缘至地面高度,窗上缘至天棚距离,窗间墙宽,窗与前、后墙距离, 室深系数,玻地面积比,投射角与开角,玻璃清洁状况。窗外遮挡情况(树木、建筑物和间 距)。墙壁和天棚颜色及反射系数,墙裙的高度和颜色。有无纱窗、有无窗帘。 课桌面和黑板面照度(最大、最小、平均),均匀度(最小照度/平均照度):教室课桌 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与测得教室课桌面上最低照度值同时测室外天空散射光的水平照度 值,经计算求得)。应注明测量照度时的时间和天气状况。 3.人工照明教室灯和灯具种类、数量及配置情况(纵向或横向排列、灯间距、灯墙 距、悬挂高度)。每个灯的功率及总功率,平均每平方米功率,黑板局部照明的设置情况。 灯的安装时间及使用情况,是否需要清拭或更换等。 课桌面和黑板面的照度(最大、最小、平均)及照度均匀度:黑板、课桌面的反射系 数。(注明测照度的时间及电压等)。 4.课桌椅课桌椅的型式(单人或双人,连式或分离式等),颜色,材料结构,课桌 长、宽,桌面(平面或斜坡,能否翻转)。课桌椅排列情况,桌列间距,桌墙间距(与侧 墙、后墙),水平观察角和垂直视角。屉箱设置情况(封闭或揭盖式),桌下空区及踏板
1 实习八 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 教室是学生的重要学习环境。其在建筑和设备方面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将直接影响 到学生的健康、生长发育及学习效果。因此卫生医师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卫生标准,对 新、改、扩建的学校教室进行预防性监督,并对使用的教室进行经常性卫生监测和评价,使 之符合卫生要求。教室的卫生监测,一般是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侧重于采光照明及课桌椅 的调查。 一、教室的卫生调查 1.一般状况 学校名称、年级班级别、学生人数、教室的位置(楼层、方位、毗邻 等),教室的长、宽及净高,面积和容积,人均面积和容积,门窗数和门窗结构(材料), 双层或单层窗。黑板的材料及长、宽,黑板下缘距地面高度,黑板颜色及反光情况,前排桌 至黑板的距离。教室的其他设备(清洁柜、挂衣钩等)。教室通风换气和采暖设备情况;室 内空气中CO2含量及微小气候检测结果等。 2.自然采光 教室朝向(主要采光窗方向)。采光方式(单侧、双侧、左侧、右侧采 光)。窗台高度,窗上缘至地面高度,窗上缘至天棚距离,窗间墙宽,窗与前、后墙距离, 室深系数,玻地面积比,投射角与开角,玻璃清洁状况。窗外遮挡情况(树木、建筑物和间 距)。墙壁和天棚颜色及反射系数,墙裙的高度和颜色。有无纱窗、有无窗帘。 课桌面和黑板面照度(最大、最小、平均),均匀度(最小照度/平均照度);教室课桌 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与测得教室课桌面上最低照度值同时测室外天空散射光的水平照度 值,经计算求得)。应注明测量照度时的时间和天气状况。 3.人工照明 教室灯和灯具种类、数量及配置情况(纵向或横向排列、灯间距、灯墙 距、悬挂高度)。每个灯的功率及总功率,平均每平方米功率,黑板局部照明的设置情况。 灯的安装时间及使用情况,是否需要清拭或更换等。 课桌面和黑板面的照度(最大、最小、平均)及照度均匀度;黑板、课桌面的反射系 数。(注明测照度的时间及电压等)。 4.课桌椅 课桌椅的型式(单人或双人,连式或分离式等),颜色,材料结构,课桌 长、宽,桌面(平面或斜坡,能否翻转)。课桌椅排列情况,桌列间距,桌墙间距(与侧 墙、后墙),水平观察角和垂直视角。屉箱设置情况(封闭或揭盖式),桌下空区及踏板
各具桌高、椅高、桌椅高差,可用数据或号数记录:各具桌椅就座学生的身高(号 数)。 二、采光照明几项卫生指标测量方法 (一)投射角和开角测量 般选择室内离窗最远一排座位,先用皮尺测出有关距离,再以三角函数法计算角度 数,或用测角器直接测量,所得数据即为教室的投射角和开角的最小值。 1.三角函数法 (1)投射角:从欲测点O引出甲、乙两线,甲线通过窗上缘相交于A点,乙线为从O点 引向窗侧的水平线,与窗玻璃或墙相交于B点,∠AOB为投射角(图实习8-1)。用皮尺分别 测量AB和BO线长度,按三角正切法,求∠AOB值。假设AB=2.6m,BO=5.5m,则 tan∠4OB=AB、2.6 =0.47。查三角函数正切表(表实习8-1),0.47为25°,则该教室课 BO5.5 桌面上的最小投射角为25°。 (2)开角:从O点向窗外最近建筑物(或遮挡物)顶部方向引丙线,与窗玻璃相交于C 点,∠AOC即为开角。测量CB线的长度,按三角函数正切法,先求出∠COB的值:∠AOB 与∠COB值相减即得开角(∠AOC)之值。设CB=2.0m,BO=5.5m,则 tan∠C0B=CB-20=0.36.查三角函数正切表,∠COB为20C,所以∠A0C-∠AOB B05.5 ∠C0B=25°一20°=5°,即该教室课桌面上的最小开角是5°。 表实习8-1三角函数正切表 正切 角度 正切 角度 正切 角度 0.017 1 0.287 16 0.601 3 0.035 2 0.306 17 0.625 32 0.052 3 0.325 18 0.649 33 0.070 0.344 19 0.675 34 0.087 5 0.364 20 0.700 35 0.105 6 0.384 21 0.727 36 0.123 7 0.404 22 0.754 37 0.141 0.424 23 0.781 38 0.158 9 0.445 24 0.810 39 0.176 10 0.466 25 0.839 40 2
2 各具桌高、椅高、桌椅高差,可用数据或号数记录;各具桌椅就座学生的身高(号 数)。 二、采光照明几项卫生指标测量方法 (一)投射角和开角测量 一般选择室内离窗最远一排座位,先用皮尺测出有关距离,再以三角函数法计算角度 数,或用测角器直接测量,所得数据即为教室的投射角和开角的最小值。 1.三角函数法 (1)投射角:从欲测点O引出甲、乙两线,甲线通过窗上缘相交于A点,乙线为从O点 引向窗侧的水平线,与窗玻璃或墙相交于B点,∠AOB为投射角(图实习8-1)。用皮尺分别 测 量 AB和 BO 线长 度, 按 三角 正切 法, 求 ∠AOB值 。假 设 AB=2.6m, BO=5.5m, 则 tan . . AOB = = = . AB BO 2 6 5 5 0 47。查三角函数正切表(表实习8-1),0.47为25°,则该教室课 桌面上的最小投射角为25°。 (2)开角:从O点向窗外最近建筑物(或遮挡物)顶部方向引丙线,与窗玻璃相交于C 点,∠AOC即为开角。测量CB线的长度,按三角函数正切法,先求出∠COB的值;∠AOB 与 ∠COB 值 相 减 即 得 开 角 ( ∠AOC ) 之 值 。 设 CB=2.0m , BO=5.5m , 则 2.0 tan 5.5 CB COB BO = = =0.36。查三角函数正切表,∠COB为20°,所以∠AOC=∠AOB— ∠COB=25°-20°=5°,即该教室课桌面上的最小开角是5°。 表实习8-1 三角函数正切表 正切 角度 正切 角度 正切 角度 0.017 1 0.287 16 0.601 31 0.035 2 0.306 17 0.625 32 0.052 3 0.325 18 0.649 33 0.070 4 0.344 19 0.675 34 0.087 5 0.364 20 0.700 35 0.105 6 0.384 21 0.727 36 0.123 7 0.404 22 0.754 37 0.141 8 0.424 23 0.781 38 0.158 9 0.445 24 0.810 39 0.176 10 0.466 25 0.839 40
0.194 11 0.488 26 0.869 41 0.213 0.510 27 0.900 0.231 13 0.523 28 0.933 43 0.249 14 0.554 29 0.966 44 0.268 15 0.577 30 1.000 45 2.反射镜测量法 应用光反射定律和平面镜的物像对称原理,可自制测角计测量教室 的投射角和开角度数。反射镜测角计的制作方法是:取大小约8×16cm的木板,上贴同样大小 平面镜一块,在平面镜中部划一横线为中线。在木板的侧面垂直安装量角器,使其圆心固定 在平面镜中线的垂直位上。以半圆仪的圆心为轴,安一细铁丝作指针,前部弯成90°伸展到镜 面上,使指针的投影与镜面中线相平行(图实习8-2)。测量时,将反射镜测角计平放在离窗 最远桌面上,镜的长轴对向窗户,测量者面对窗,从反射镜中看玻璃上缘的倒影,移动头部 至看到窗上缘倒影与反射镜中线重合为止,用手轻轻扭动半圆仪上的指针,使这个横架在镜 上的金属线倒影与窗玻璃上缘的倒影、镜中线三者重合在一起,此时指针上所示度数为投射 角。 用反射镜测量开角时,应先测出投射角之度数。当指针横架于镜上的金属线倒影与窗外 遮挡物顶部的倒影、镜中线三者重合时,指针所示度数即为投射角(图实习8-1中的 ∠AOB)。用投射角的度数减去∠COB之度数可得开角。 (二)玻地面积比的测量和计算 用尺测量并计算教室中直接透光的窗和门玻璃面积。它与地面面积的比即玻地面积 比。如某教室透光玻璃总面积8.5m2,地面面积54.0m2,则玻地面积比=8.5/54.0=1/6.4, 故该教室玻地面积比为1:6.4。审查学校建筑设计图纸时,往往只能计算出窗洞面积而不易 计算玻璃面积。有的教室的窗框、窗棂可占全窗户面积的30%~35%左右,木窗框甚至可占 50%左右。窗户越小,木框遮光面积越大。此时可用近似方法计算:木窗、钢窗的实际透光 面积分别占窗洞面积的65%和80%。 (三)采光系数的测量 采光系数指室内工作面(课桌面或黑板面)一点的照度与同时开阔天空散射光(全阴 天)的水平照度的比值,即:采光系数=室内照度/室外照度×100% 中小学教室采光照明卫生标准规定,以最小采光系数作为评价教室采光状况的客观指 标。测量时关掉人工照明,选择光线最差的一个桌面上测量室内照度,同时测室外照度。若 3
3 0.194 11 0.488 26 0.869 41 0.213 12 0.510 27 0.900 42 0.231 13 0.523 28 0.933 43 0.249 14 0.554 29 0.966 44 0.268 15 0.577 30 1.000 45 2.反射镜测量法 应用光反射定律和平面镜的物像对称原理,可自制测角计测量教室 的投射角和开角度数。反射镜测角计的制作方法是:取大小约8×16cm的木板,上贴同样大小 平面镜一块,在平面镜中部划一横线为中线。在木板的侧面垂直安装量角器,使其圆心固定 在平面镜中线的垂直位上。以半圆仪的圆心为轴,安一细铁丝作指针,前部弯成90°伸展到镜 面上,使指针的投影与镜面中线相平行(图实习8-2)。测量时,将反射镜测角计平放在离窗 最远桌面上,镜的长轴对向窗户,测量者面对窗,从反射镜中看玻璃上缘的倒影,移动头部 至看到窗上缘倒影与反射镜中线重合为止,用手轻轻扭动半圆仪上的指针,使这个横架在镜 上的金属线倒影与窗玻璃上缘的倒影、镜中线三者重合在一起,此时指针上所示度数为投射 角。 用反射镜测量开角时,应先测出投射角之度数。当指针横架于镜上的金属线倒影与窗外 遮挡物顶部的倒影、镜中线三者重合时,指针所示度数即为投射角(图实习8-1中的 ∠AOB)。用投射角的度数减去∠COB之度数可得开角。 (二)玻地面积比的测量和计算 用尺测量并计算教室中直接透光的窗和门玻璃面积。它与地面面积的比即玻地面积 比。如某教室透光玻璃总面积8.5m2,地面面积54.0m2,则玻地面积比=8.5∕54.0=1∕6.4, 故该教室玻地面积比为1︰6.4。审查学校建筑设计图纸时,往往只能计算出窗洞面积而不易 计算玻璃面积。有的教室的窗框、窗棂可占全窗户面积的30%~35%左右,木窗框甚至可占 50%左右。窗户越小,木框遮光面积越大。此时可用近似方法计算:木窗、钢窗的实际透光 面积分别占窗洞面积的65%和80%。 (三)采光系数的测量 采光系数指室内工作面(课桌面或黑板面)一点的照度与同时开阔天空散射光(全阴 天)的水平照度的比值,即:采光系数=室内照度∕室外照度×100% 中小学教室采光照明卫生标准规定,以最小采光系数作为评价教室采光状况的客观指 标。测量时关掉人工照明,选择光线最差的一个桌面上测量室内照度,同时测室外照度。若
仅有一台照度计,可在测定室内照度的前后各测一次室外照度,取二者均值为室外照度值, 以减少室外照度迅速变化所造成的误差。 (四)反射系数的测量 室内各表面的反射系数可通过测量表面照度和反射照度,经计算获得。测量应选不受 直接光影响的位置。如测墙壁表面反射系数时,以后墙离地面1.2~1.5m高的位置为测量点, 将照度计的接收器贴在被测表面上,测出其入射照度E,然后将接收器的感光面对准墙壁表 面的原来位置,逐渐远离墙壁,待照度计值稳定后读取反射照度E,即可按下式求得反射系 数p: ×100% ER 般每个被测表面选3~5个测点,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面的反射系数。 (五)亮度测量 亮度指教室窗、墙、顶棚、室内设施和课桌面等表面的亮度,可用间接或直接法测 量。直接法可用亮度计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法可通过测量照度来计算表面亮度。漫反射的表 面亮度L,可由下式计算: L=E●p/π (单位:cd/m2) E为表面照度,P为表面反射系数(%),π是圆周率。 (六)服度测量 1.选定照度测点 应按有关标准(GB5699-85,GB5700-85)要求选定教室内的照度 测量点。室内工作面测点高度一般为0.7高的水平面,小学可适当降低:通道可取距地面 15cm高的水平面:教室内照度测量的水平布点见图实习8-3。 (1)纵横线交叉布点:测自然采光的室内照度时,先从采光窗和窗间墙的中点划数条平 行横线,再按室宽在分别距内、外墙各50cm处的横线段内划4等分纵向平行直线,取各纵横 交叉处的30或25个点(最后排5点不测)进行测量。测人工照明的照度时,按室内灯的布置分 别在灯下和灯间划若干条横向、纵向平行线,取各纵横交叉处的数十个点作为人工照明测 点。 (2)等距布点:在室内划横向和纵向平行线各若干条,每条平行线的间隔均为1m,则 在纵横交叉处可有数十个点,以此作为采光或照明的测点。 (3)自行选点:可根据课桌椅的配置,选取均匀分布的9、12、16或20个点。 测量黑板面照度时,可在黑板中横线上取左、中、右3点,左右各距黑板有效边缘 30cm:也可在上下左右各距黑板边缘10cm的横、纵向各取5点和3点共15点测量
4 仅有一台照度计,可在测定室内照度的前后各测一次室外照度,取二者均值为室外照度值, 以减少室外照度迅速变化所造成的误差。 (四)反射系数的测量 室内各表面的反射系数可通过测量表面照度和反射照度,经计算获得。测量应选不受 直接光影响的位置。如测墙壁表面反射系数时,以后墙离地面1.2~1.5m高的位置为测量点, 将照度计的接收器贴在被测表面上,测出其入射照度ER,然后将接收器的感光面对准墙壁表 面的原来位置,逐渐远离墙壁,待照度计值稳定后读取反射照度Ef,即可按下式求得反射系 数ρ: = E E f R 100% 一般每个被测表面选3~5个测点,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面的反射系数。 (五)亮度测量 亮度指教室窗、墙、顶棚、室内设施和课桌面等表面的亮度,可用间接或直接法测 量。直接法可用亮度计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法可通过测量照度来计算表面亮度。漫反射的表 面亮度L,可由下式计算: L E = • / (单位:cd/m2) E为表面照度,ρ为表面反射系数(%),π是圆周率。 (六)照度测量 1.选定照度测点 应按有关标准(GB5699-85,GB5700-85)要求选定教室内的照度 测量点。室内工作面测点高度一般为0.7m高的水平面,小学可适当降低;通道可取距地面 15cm高的水平面;教室内照度测量的水平布点见图实习8-3。 (1)纵横线交叉布点:测自然采光的室内照度时,先从采光窗和窗间墙的中点划数条平 行横线,再按室宽在分别距内、外墙各50cm处的横线段内划4等分纵向平行直线,取各纵横 交叉处的30或25个点(最后排5点不测)进行测量。测人工照明的照度时,按室内灯的布置分 别在灯下和灯间划若干条横向、纵向平行线,取各纵横交叉处的数十个点作为人工照明测 点。 (2)等距布点:在室内划横向和纵向平行线各若干条,每条平行线的间隔均为1m,则 在纵横交叉处可有数十个点,以此作为采光或照明的测点。 (3)自行选点:可根据课桌椅的配置,选取均匀分布的9、12、16或20个点。 测量黑板面照度时,可在黑板中横线上取左、中、右3点,左右各距黑板有效边缘 30cm;也可在上下左右各距黑板边缘10cm的横、纵向各取5点和3点共15点测量
2.照度计的使用 照度计是一种利用光敏半导体元件的物理光电现象制成的测光仪 器,由受光元件(硒或硅光电池)和电流表组成。外来光线射到硒(或硅)光电池后,光电 池即将光能转为电能,通过电流表显示出光的照度值,以ⅸ为单位。 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步骤是: (1)校正“0”点,熟悉电流表的读数范围和方法:如已加滤光罩,应将测量结果乘100 得实测照度值。 (2)测量时将光电系统的手柄插头插入电流表插孔内,光电池加滤光罩后放在欲测位 置,打开电流表开关,指针稳定后读数:若电流计指针不动或偏转小,可能是测量处实际照 度不足,可摘掉滤光罩再测。 (3)测量完毕,将电流表开关拨回“关”处,取下插头,光电池盖上滤光罩,妥当放 置。注意遵守以下事项:①测量前先将光电池式照度计的接受器曝光2分钟后再开始。②测人 工照明时,先点燃白炽灯5分钟(荧光灯15分钟),待光源的光输出稳定后测量。③各测点取 2~3次读数的平均值,提高准确性。④先用大的量程档数,然后根据指示值大小逐步下调到 适当档数。原则上不允许在某档满量程的1/10范围内测定。⑤照度计在运输或携带中应避免 震动:放置环境要干燥,无腐蚀性气体,周围无强大磁场:不得用湿布擦拭电流表有机玻璃 罩,也不要用力揩拭,以防引起静电效应。⑥每年校正一次照度计。 三、课桌椅测量及评价 (一)课桌荷的型号鉴定 新课桌椅在出厂前,应标明其型号和适用身高范围。对原有课桌椅应测量桌高与椅高、 按“中小学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GB/T3976-2002)确定其号码和使用者相应身高范围, 标注在课桌椅上。为便于对大批量课桌、课椅的测量和型号鉴定,专门设计一种折尺(图实 习8-4),由宽5~6cm,厚1~1.2cm长条木板制成,可折叠,展开总长度为2m。折尺一端标 有与桌高、椅高和桌椅高差的尺度相对应的号数,测量时可直接读出桌号、椅号和高差号: 折尺另一端标有与各号桌椅相适应的身高号(身高范围)。使用者2人一组。掌尺者逐套测量 课桌椅并读出桌高、椅高、高差和就座学生身高号数,记录者将数字按排列位置记入表格。 为使获得的资料尽量完备,宜在全体学生就座的情况下调查。 (二)课桌椅分配的卫生评价 1.课桌、课椅合格率 利用身高和身体其他部分尺度间的密切关系,常用学生身高 与其坐用的桌高、椅高是否符合来进行课桌椅分配的卫生学评价。符合者为合格,以学校或 班为单位分别计算课桌和课椅的合格率
5 2.照度计的使用 照度计是一种利用光敏半导体元件的物理光电现象制成的测光仪 器,由受光元件(硒或硅光电池)和电流表组成。外来光线射到硒(或硅)光电池后,光电 池即将光能转为电能,通过电流表显示出光的照度值,以lx为单位。 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步骤是: (1)校正“0”点,熟悉电流表的读数范围和方法;如已加滤光罩,应将测量结果乘100 得实测照度值。 (2)测量时将光电系统的手柄插头插入电流表插孔内,光电池加滤光罩后放在欲测位 置,打开电流表开关,指针稳定后读数;若电流计指针不动或偏转小,可能是测量处实际照 度不足,可摘掉滤光罩再测。 (3)测量完毕,将电流表开关拨回“关”处,取下插头,光电池盖上滤光罩,妥当放 置。注意遵守以下事项:①测量前先将光电池式照度计的接受器曝光2分钟后再开始。②测人 工照明时,先点燃白炽灯5分钟(荧光灯15分钟),待光源的光输出稳定后测量。③各测点取 2~3次读数的平均值,提高准确性。④先用大的量程档数,然后根据指示值大小逐步下调到 适当档数。原则上不允许在某档满量程的1∕10范围内测定。⑤照度计在运输或携带中应避免 震动;放置环境要干燥,无腐蚀性气体,周围无强大磁场;不得用湿布擦拭电流表有机玻璃 罩,也不要用力揩拭,以防引起静电效应。⑥每年校正一次照度计。 三、课桌椅测量及评价 (一)课桌椅的型号鉴定 新课桌椅在出厂前,应标明其型号和适用身高范围。对原有课桌椅应测量桌高与椅高、 按“中小学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GB∕T3976-2002)确定其号码和使用者相应身高范围, 标注在课桌椅上。为便于对大批量课桌、课椅的测量和型号鉴定,专门设计一种折尺(图实 习8-4),由宽5~6cm,厚1~1.2cm长条木板制成,可折叠,展开总长度为2m。折尺一端标 有与桌高、椅高和桌椅高差的尺度相对应的号数,测量时可直接读出桌号、椅号和高差号; 折尺另一端标有与各号桌椅相适应的身高号(身高范围)。使用者2人一组。掌尺者逐套测量 课桌椅并读出桌高、椅高、高差和就座学生身高号数,记录者将数字按排列位置记入表格。 为使获得的资料尽量完备,宜在全体学生就座的情况下调查。 (二)课桌椅分配的卫生评价 1.课桌、课椅合格率 利用身高和身体其他部分尺度间的密切关系,常用学生身高 与其坐用的桌高、椅高是否符合来进行课桌椅分配的卫生学评价。符合者为合格,以学校或 班为单位分别计算课桌和课椅的合格率
课桌合格率=[课桌合格人数/全班(校)人数]×100% 课椅合格率=[课椅合格人数/全班(校)人数]×100% 2.桌椅高差合格率若课桌与课椅型号不配套,可使桌椅高差变化很大而影响学生读 写姿势。桌椅高差是课桌椅中最重要的综合因素,常计算桌椅高差合格率。 (1)身高法:卫生学调查中最常用,即用学生身高评价桌椅高差。表8-10及图实习8-5 中标有第1~10号的桌椅高差。调查时应在实习图8-5的桌椅尺上画上相应的桌椅高差号数, 用其逐一测量每套课桌和课椅的垂直高差,据此确定所属号数。如课文第八章中所述,一名 学生坐用两个号的桌椅高差(相距1~2cm)都是适宜的,若再高出或再低于一号以上为不合 格。 课桌椅高差合格率=(桌椅高差合格人数/全班人数)×100% (2)坐高法:用学生坐高评价学生桌椅高差。更适用于不分大小号的升降式课桌椅。适 宜的桌椅高差为学生坐高的1/3,而身高140cm以上者应再加1~2.5cm。亦可查找不同坐高 的适宜桌椅高差表(表实习8-2)。此法优点是可考虑每个个体坐高的高低,较身高法更准 确。实际评价时,桌椅高差±1cm属允许范围。 表实习8-2不同坐高的适宜桌椅高差(cm) 坐高 桌椅高差* 坐高 桌椅高差 60 20.0 78 27.3 61 20.4 79 27.7 62 20.8 80 28.1 63 21.2 81 28.5 64 21.6 82 29.0 65 22.0 83 29.4 66 22.4 84 29.8 67 22.8 85 30.2 68 23.2 86 30.6 69 23.7 87 31.0 70 24.1 88 31.4 71 24.5 89 31.8 72 24.9 90 32.2 73 25.3 91 32.6 74 25.7 92 33.0 的 26.1 93 33.4 76 26.5 94 33.9 6
6 课桌合格率=[课桌合格人数∕全班(校)人数]×100% 课椅合格率=[课椅合格人数∕全班(校)人数]×100% 2.桌椅高差合格率 若课桌与课椅型号不配套,可使桌椅高差变化很大而影响学生读 写姿势。桌椅高差是课桌椅中最重要的综合因素,常计算桌椅高差合格率。 (1)身高法:卫生学调查中最常用,即用学生身高评价桌椅高差。表8-10及图实习8-5 中标有第1~10号的桌椅高差。调查时应在实习图8-5的桌椅尺上画上相应的桌椅高差号数, 用其逐一测量每套课桌和课椅的垂直高差,据此确定所属号数。如课文第八章中所述,一名 学生坐用两个号的桌椅高差(相距1~2cm)都是适宜的,若再高出或再低于一号以上为不合 格。 课桌椅高差合格率=(桌椅高差合格人数∕全班人数)×100% (2)坐高法:用学生坐高评价学生桌椅高差。更适用于不分大小号的升降式课桌椅。适 宜的桌椅高差为学生坐高的1∕3,而身高140cm以上者应再加1~2.5cm。亦可查找不同坐高 的适宜桌椅高差表(表实习8-2)。此法优点是可考虑每个个体坐高的高低,较身高法更准 确。实际评价时,桌椅高差±1cm属允许范围。 表实习8-2 不同坐高的适宜桌椅高差(cm) 坐高 桌椅高差* 坐高 桌椅高差 60 20.0 78 27.3 61 20.4 79 27.7 62 20.8 80 28.1 63 21.2 81 28.5 64 21.6 82 29.0 65 22.0 83 29.4 66 22.4 84 29.8 67 22.8 85 30.2 68 23.2 86 30.6 69 23.7 87 31.0 70 24.1 88 31.4 71 24.5 89 31.8 72 24.9 90 32.2 73 25.3 91 32.6 74 25.7 92 33.0 75 26.1 93 33.4 76 26.5 94 33.9
77 26.9 95 34.3 ·桌椅高差=0.408×坐高-4.5cm。 (据唐锡麟等,1983) (3)综合因素法:桌椅高差除与坐高(S)关系密切外,还与视距()、上体前倾程度 (q)及视线水平向下倾斜角(0)有相应关系。这些因素反映桌椅高差与读写姿势间的动态 关系:可使有特殊需要的个体获得更合理的桌椅高差d: e=9s-d 或写成d=qs-e·sinb sing qs为课桌面呈水平时,眼距椅面的高:其中g为读写时眼距椅面高除以挺直坐高所得之 商:e·sin0为眼距桌面高。如此,则: 桌椅高差=眼距椅面高一眼距桌面高 可在对课桌椅进行卫生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计算出各教室中缺少或多余的各号课桌椅 数,在全班或全校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 (三)有关身高、坐高的测量方法补充 除上述利用身高、坐高的测量方法外,还有以下辅助测量方法: (1)坐姿肘高:又名肘下尺,是国外常用的桌椅高差测度。使受试者保持测量坐高的姿 势坐在升降式坐高计或平面椅上,上臂垂直靠拢躯干,屈肘,使前臂水平,用马尔丁直尺测 量尺骨鹰咀背面的最低点至椅面的垂直高度。 (2)小腿高:确定椅高的测度。注意所用指标与人类学的小腿长不同(小腿长不包括踝 高)。用马尔丁直尺在小腿垂直状态下测量自腓骨头点至地平面的垂直高度。 (3)臀膝长:确定椅深的测度。受试者以测量坐高的姿势坐在升降式坐高计上,用带有 两支直角规的马尔丁尺测量自臀后至膝盖前面间的水平距离。 (4)臀宽:确定椅宽(椅面左右方向大小)的测度。受试者取测量坐高的姿势,用马尔 丁直尺测量臀部左右两侧最凸处间的水平距离。 (5)膝盖高:受试者在升降式坐高计上取坐姿,小腿垂直两足着地,大腿水平,用马尔 丁直尺测量膝盖上面距地面的垂直高度。本测度与桌下空区高度有关。 (6)前臂加手长:用带有两支直角规的马尔丁尺测量自桡骨点至中指尖端的距离。此测 度与确定桌面前后方向的尺寸及确定柜橱深度有关。 (7)胸廓前后径:即人类功效学上的“体厚”。用带有两支直角规的马尔丁尺测量自胸 骨剑突与胸骨体的交接处至同一水平位胸椎棘突尖的距离。本测度与桌椅靠背距离有关。 (8)其它:按需要亦可设计其它测量项目,如有关姿势的测量。 (刘宝林)
7 77 26.9 95 34.3 * 桌椅高差=0.408×坐高-4.5cm。 (据唐锡麟等,1983) (3)综合因素法:桌椅高差除与坐高(S)关系密切外,还与视距(e)、上体前倾程度 (q)及视线水平向下倾斜角(θ)有相应关系。这些因素反映桌椅高差与读写姿势间的动态 关系;可使有特殊需要的个体获得更合理的桌椅高差d: qs d e sin − = 或写成 d = qs-e﹒sinθ qs为课桌面呈水平时,眼距椅面的高;其中q为读写时眼距椅面高除以挺直坐高所得之 商;e﹒sinθ为眼距桌面高。如此,则: 桌椅高差=眼距椅面高-眼距桌面高 可在对课桌椅进行卫生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计算出各教室中缺少或多余的各号课桌椅 数,在全班或全校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 (三)有关身高、坐高的测量方法补充 除上述利用身高、坐高的测量方法外,还有以下辅助测量方法: (1)坐姿肘高:又名肘下尺,是国外常用的桌椅高差测度。使受试者保持测量坐高的姿 势坐在升降式坐高计或平面椅上,上臂垂直靠拢躯干,屈肘,使前臂水平,用马尔丁直尺测 量尺骨鹰咀背面的最低点至椅面的垂直高度。 (2)小腿高:确定椅高的测度。注意所用指标与人类学的小腿长不同(小腿长不包括踝 高)。用马尔丁直尺在小腿垂直状态下测量自腓骨头点至地平面的垂直高度。 (3)臀膝长:确定椅深的测度。受试者以测量坐高的姿势坐在升降式坐高计上,用带有 两支直角规的马尔丁尺测量自臀后至膝盖前面间的水平距离。 (4)臀宽:确定椅宽(椅面左右方向大小)的测度。受试者取测量坐高的姿势,用马尔 丁直尺测量臀部左右两侧最凸处间的水平距离。 (5)膝盖高:受试者在升降式坐高计上取坐姿,小腿垂直两足着地,大腿水平,用马尔 丁直尺测量膝盖上面距地面的垂直高度。本测度与桌下空区高度有关。 (6)前臂加手长:用带有两支直角规的马尔丁尺测量自桡骨点至中指尖端的距离。此测 度与确定桌面前后方向的尺寸及确定柜橱深度有关。 (7)胸廓前后径:即人类功效学上的“体厚”。用带有两支直角规的马尔丁尺测量自胸 骨剑突与胸骨体的交接处至同一水平位胸椎棘突尖的距离。本测度与桌椅靠背距离有关。 (8)其它:按需要亦可设计其它测量项目,如有关姿势的测量。 (刘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