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小学生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 A、平衡 B、速度 C、耐力 D、力量 E、爆发力 2.13~17岁少年最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 A、平衡 B、柔韧 C、灵敏 D、力量 E、节奏 3.16~18岁青少年最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 A、平衡 B、速度 C、力量 D、耐力 E、柔韧 4.体育锻练适合童年期特点的卫生要求是 A、从事力量耐力训练 B、从事速度训练 C、全面发展训练 D、从事专项训练 E、从事基础训练 5.观察体育课运动量大小最主要的指标是 A、呼吸频率的增加 B、运动成绩显著 C、血压的增加 D、脉搏的增加 E、以上都不是 6.我国中小学生体育课适宜的密度为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学生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 。 A、平衡 B、速度 C、耐力 D、力量 E、爆发力 2.13~17岁少年最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 。 A、平衡 B、柔韧 C、灵敏 D、力量 E、节奏 3.16~18岁青少年最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 。 A、平衡 B、速度 C、力量 D、耐力 E、柔韧 4.体育锻练适合童年期特点的卫生要求是 。 A、从事力量耐力训练 B、从事速度训练 C、全面发展训练 D、从事专项训练 E、从事基础训练 5.观察体育课运动量大小最主要的指标是 。 A、呼吸频率的增加 B、运动成绩显著 C、血压的增加 D、脉搏的增加 E、以上都不是 6.我国中小学生体育课适宜的密度为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E、50%以上 7.在运动负荷适宜的体育课中,基本活动部分学生的脉搏应达到 A、80~100次/分 B、100~130次/分 C、120~150次/分 D、130~180次/分 E、180-200次/分 8.青春期男女学生体型性别差异明显,女生在什么能力方面占优势 A、柔韧 B、速度 C、耐力 D、力量 E、节奏 9.跳高运动易发生踝关节、膝关节损伤,预防的关键是 A、充分的准备活动 B、做好保护 C、反复讲解动作要领 D、学习自救互救 E、检查场地设备 10.下列哪种运动损伤后不宜用冷敷包扎 A、裂伤 B、拉伤 C、挫伤 D、扭伤 E、肌腱断裂 11.教育过程卫生的核心是 A、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B、适当组织文体科技活动 C、创造轻松的学校环境氛围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E、50%以上 7.在运动负荷适宜的体育课中,基本活动部分学生的脉搏应达到 。 A、80~100次/分 B、100~130次/分 C、120~150次/分 D、130~180次/分 E、180~200次/分 8.青春期男女学生体型性别差异明显,女生在什么能力方面占优势 。 A、柔韧 B、速度 C、耐力 D、力量 E、节奏 9.跳高运动易发生踝关节、膝关节损伤,预防的关键是 。 A、充分的准备活动 B、做好保护 C、反复讲解动作要领 D、学习自救互救 E、检查场地设备 10.下列哪种运动损伤后不宜用冷敷包扎 。 A、裂伤 B、拉伤 C、挫伤 D、扭伤 E、肌腱断裂 11.教育过程卫生的核心是 。 A、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B、适当组织文体科技活动 C、创造轻松的学校环境氛围
D、提高身体素质 E、避免学习疲劳发展成过劳 12.教育过程卫生中用来评价学习负荷的主要指标是 A、学习内容的数量 B、学习内容的难度 C、学习时间 D、教学环境 E、教学方法 13.按国家教委规定,小学生每日的睡眠时间应保证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E、10小时 14.中学每一节课适宜的学习时间为 A、30分钟 B、35分钟 C、40分钟 D、45分钟 E、50分钟 15.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应达到 A、30分钟 B、40分钟 C、50分钟 D、1小时 E、2小时 16.在编制课程表时,通常在早晨第一节课前安排短时间早读,这充分考虑了学生在 学日中的大脑皮层的哪个功能活动特点 A、动力定型 B、终末激发 C、始动调节
D、提高身体素质 E、避免学习疲劳发展成过劳 12.教育过程卫生中用来评价学习负荷的主要指标是 。 A、学习内容的数量 B、学习内容的难度 C、学习时间 D、教学环境 E、教学方法 13.按国家教委规定,小学生每日的睡眠时间应保证 。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E、10小时 14.中学每一节课适宜的学习时间为 。 A、30分钟 B、35分钟 C、40分钟 D、45分钟 E、50分钟 15.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应达到 。 A、30分钟 B、40分钟 C、50分钟 D、1小时 E、2小时 16.在编制课程表时,通常在早晨第一节课前安排短时间早读,这充分考虑了学生在 学日中的大脑皮层的哪个功能活动特点 。 A、动力定型 B、终末激发 C、始动调节
D、镶嵌式活动 E、优势法则 17.在小学教学中,老师对每项活动持续的时间很短,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哪种功能活 动特点。 A、始动调节 B、优势法则 C、动力定型 D、镶嵌式活动 E、保护性抑制 18.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常采用读读、练练、讲讲”的教学方式,这符合大脑皮层的 哪种功能活动特点 A、始动调节 B、优势法则 C、动力定型 D、镶嵌式活动 E、保护性抑制 19.“入学成熟的提出,主要根据的是影响儿童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总的 A、年龄 B、性别 C、遗传 D、健康状况 E、学习和生活条件 20.以下哪种改变是判定学习负荷达到临界值的最佳指标 A、闪光融合频率增大 B、明视持久度增加 C、出现疲倦的感觉 D、视觉运动反应时增加 E、上课做小动作
D、镶嵌式活动 E、优势法则 17.在小学教学中,老师对每项活动持续的时间很短,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哪种功能活 动特点 。 A、始动调节 B、优势法则 C、动力定型 D、镶嵌式活动 E、保护性抑制 18.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常采用“读读、练练、讲讲”的教学方式,这符合大脑皮层的 哪种功能活动特点 。 A、始动调节 B、优势法则 C、动力定型 D、镶嵌式活动 E、保护性抑制 19.“入学成熟”的提出,主要根据的是影响儿童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总的 。 A、年龄 B、性别 C、遗传 D、健康状况 E、学习和生活条件 20.以下哪种改变是判定学习负荷达到临界值的最佳指标 。 A、闪光融合频率增大 B、明视持久度增加 C、出现疲倦的感觉 D、视觉运动反应时增加 E、上课做小动作
21.明视持久度的表示方法为一。 A、明视时间注视时间 B、明视时间/注视时间×100% C、注视时间-明视时间 D、注视时间/明视时间 E、注视时间/明视时间×100% 22.常用的剂量作业试验是属于评价学习疲劳方法中的 A、健康调查法 B、生理学方法 C、行为观察法 D、教育心理学 E、生理-教育心理结合法 23.下列哪种测定疲劳的方法属于教育心理学方法 A、剂量作业试验 B、短时记忆量测定 C、视觉反应时测定 D、明视持久度测定 E、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 24.学生的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比应为 A、3:3:4 B、3:4:3 C、2:4:4 D、3:5:2 E、4:3:3 25.关于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定时定量进餐 B、不挑食,不偏食 C、每天食糖50g以上 D、每天食盐10g以下 E、吃饭时需细嚼慢咽
21.明视持久度的表示方法为 。 A、明视时间/注视时间 B、明视时间/注视时间×100% C、注视时间-明视时间 D、注视时间/明视时间 E、注视时间/明视时间×100% 22.常用的剂量作业试验是属于评价学习疲劳方法中的 。 A、健康调查法 B、生理学方法 C、行为观察法 D、教育心理学 E、生理-教育心理结合法 23.下列哪种测定疲劳的方法属于教育心理学方法 。 A、剂量作业试验 B、短时记忆量测定 C、视觉反应时测定 D、明视持久度测定 E、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 24.学生的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比应为 。 A、3:3:4 B、3:4:3 C、2:4:4 D、3:5:2 E、4:3:3 25.关于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定时定量进餐 B、不挑食,不偏食 C、每天食糖50g以上 D、每天食盐10g以下 E、吃饭时需细嚼慢咽
【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D 6-C 7-D 8-A 9-A 10-A 11-D 12-C 13-E 14-D 15-D 16-C 17-B 18-D 19-A 20-D 21-B 22-E 23-B 24-B 25-C (二)名词解释 1.体质(constitution) 2.超量恢复规律 3.运动负荷(sports loading) 4.体育课的密度 5.靶心率(target heart rate) 6.运动创伤(sports trauma) 7.始动调节(starting regulation) 8.优势法则(dominant rule) 9.动力定型(dynamic finalization) l0.保护性抑制(protective inhibit) 1l.终末激发(final arouse) l2.学习疲劳(learning fatigue) l3.过劳(excessive fatigue) l4.一日生活制度(daily regime) 【参考答案】 1.体质(constitution):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能力的 物质基础
【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D 6-C 7-D 8-A 9-A 10-A 11-D 12-C 13-E 14-D 15-D 16-C 17-B 18-D 19-A 20-D 21-B 22-E 23-B 24-B 25-C (二)名词解释 1.体质(constitution) 2.超量恢复规律 3.运动负荷(sports loading) 4.体育课的密度 5.靶心率(target heart rate) 6.运动创伤(sports trauma) 7.始动调节(starting regulation) 8.优势法则(dominant rule) 9.动力定型(dynamic finalization) 10.保护性抑制(protective inhibit) 11.终末激发(final arouse) 12.学习疲劳(learning fatigue) 13.过劳(excessive fatigue) 14.一日生活制度(daily regime) 【参考答案】 1.体质(constitution):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能力的 物质基础
2超量恢复规律: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体育锻炼时的能量消耗要在锻炼后加以恢复且超 过原来消耗的水平:消耗越多,恢复时超过原来水平越明显。 3.运动负荷(sports loading上是反映机体在运动中所承受的生理负荷。体育课的运动 负荷取决于课程的强度、密度和时间三个因素。 4.体育课的密度:是指一节课时内学生实际运动练习的时间占全课总时间的比例,一 般以30%~40%为宜。 5.靶心率(target heart rate):是指达到最大运动强度60%~70%时的心率,是评估运 动负荷的常用指标。健康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基本活动部分的靶心率为120~200 次/分。 6.运动创伤(sports trauma):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与运动有关的身体内外各种急 慢性意外损伤,如骨折、脱白、扭伤、挫伤等。 7.始动调节(starting regulation):人在工作和学习开始时,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较低, 然后经启动过程逐渐提高喝一现象称为始动调节。 8.优势法则(dominant rule):人能从作用于自身的大量刺激中,选择出最强的或最重 要的、符合本身目的、愿望和兴趣的少数刺激:这些刺激在皮层所引起的兴奋区域称为优势 兴奋灶。优势兴奋灶不但兴奋性高于其他区域,而且可将大脑皮层其他部位兴奋灶的兴奋性 吸引过来加强自身兴奋度以及抑制其他部位的兴奋性。 9.动力定型(dynamic finalization):当身体内外条件刺激按一定的顺序不变地重复多 次后,大脑皮层上与此有关的神经环路相对固定下来,称为动力定型。 l0.保护性抑制(protective inhibit):一旦大脑皮层的活动超过其功能限度时,皮层反 馈性地进入抑制状态,称为保护性抑制。 I1.终末激发(final arouse):是指由于即将到来的休息性活动引起前驱性兴奋,使工 作能力最终略有回升。 l2.学习疲劳(learning fatigue):在过强刺激或过长的弱刺激作用下,大脑皮层细胞
2.超量恢复规律: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体育锻炼时的能量消耗要在锻炼后加以恢复且超 过原来消耗的水平;消耗越多,恢复时超过原来水平越明显。 3.运动负荷(sports loading):是反映机体在运动中所承受的生理负荷。体育课的运动 负荷取决于课程的强度、密度和时间三个因素。 4.体育课的密度:是指一节课时内学生实际运动练习的时间占全课总时间的比例,一 般以 30%~40%为宜。 5.靶心率(target heart rate):是指达到最大运动强度 60%~70%时的心率,是评估运 动负荷的常用指标。健康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基本活动部分的靶心率为 120~200 次/分。 6.运动创伤(sports trauma):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与运动有关的身体内外各种急 慢性意外损伤,如骨折、脱臼、扭伤、挫伤等。 7.始动调节(starting regulation):人在工作和学习开始时,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较低, 然后经启动过程逐渐提高喝一现象称为始动调节。 8.优势法则(dominant rule):人能从作用于自身的大量刺激中,选择出最强的或最重 要的、符合本身目的、愿望和兴趣的少数刺激;这些刺激在皮层所引起的兴奋区域称为优势 兴奋灶。优势兴奋灶不但兴奋性高于其他区域,而且可将大脑皮层其他部位兴奋灶的兴奋性 吸引过来加强自身兴奋度以及抑制其他部位的兴奋性。 9.动力定型(dynamic finalization):当身体内外条件刺激按一定的顺序不变地重复多 次后,大脑皮层上与此有关的神经环路相对固定下来,称为动力定型。 10.保护性抑制(protective inhibit):一旦大脑皮层的活动超过其功能限度时,皮层反 馈性地进入抑制状态,称为保护性抑制。 11.终末激发(final arouse):是指由于即将到来的休息性活动引起前驱性兴奋,使工 作能力最终略有回升。 12.学习疲劳(learning fatigue):在过强刺激或过长的弱刺激作用下,大脑皮层细胞
功能的损耗超过其功能限度时所引起的一种保护性抑制现象。 l3.过劳(excessive fatigue):又称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多由于长期学习负荷 过重所引起的病理状况,非短时休息所能恢复,故不能作为制定学习负荷卫生标准的依据。 l4.一日生活制度(daily regime):即对学生一昼夜内的工作、学习、业余活动(文娱、 健身)、睡眠、休息、进餐及自由活动(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等各项要素,合理地规定其 时间分配和交替顺序。 (三)简答题 1.简述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遵循的基本原侧。 2.如何判断体育课运动量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3.简述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运动创伤的常见原因。 4.教育过程卫生的任务是什么? 5.简述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性。 6.阐述动力定型形成过程中的三个时相。 7.简述大脑皮层功能的镶嵌式活动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的卫生学意义。 8.简述一日脑力工作能力变化规律,并图示之。 9.学习疲劳评定方法的选择原则。 10.比较疲劳的两个时相。 11.制定学校作息制度的原则。 12.学生参加劳动时,其工种的选择原则。 【参考答案】 1.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体育锻炼应适合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的特点: ②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③要循序渐进: ④要全面锻炼: ⑤要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功能的损耗超过其功能限度时所引起的一种保护性抑制现象。 13.过劳(excessive fatigue):又称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多由于长期学习负荷 过重所引起的病理状况,非短时休息所能恢复,故不能作为制定学习负荷卫生标准的依据。 14.一日生活制度(daily regime):即对学生一昼夜内的工作、学习、业余活动(文娱、 健身)、睡眠、休息、进餐及自由活动(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等各项要素,合理地规定其 时间分配和交替顺序。 (三)简答题 1.简述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如何判断体育课运动量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3.简述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运动创伤的常见原因。 4.教育过程卫生的任务是什么? 5.简述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性。 6.阐述动力定型形成过程中的三个时相。 7.简述大脑皮层功能的镶嵌式活动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的卫生学意义。 8.简述一日脑力工作能力变化规律,并图示之。 9.学习疲劳评定方法的选择原则。 10.比较疲劳的两个时相。 11.制定学校作息制度的原则。 12.学生参加劳动时,其工种的选择原则。 【参考答案】 1.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体育锻炼应适合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的特点; ②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③要循序渐进; ④要全面锻炼; ⑤要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⑥运动与休息适当交替。 2.判断体育课运动量大小的常用指标有: ①靶心率。健康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基本活动部分的靶心率为120~200次/ 分: ②脉博(或心率)曲线图。符合运动生理要求的脉博曲线应当是:A.曲线逐渐上升, 在基本活动部分的中间达到高峰,至结束部分逐渐降低:B.曲线坡度不大,不出现骤起骤 落的波形:C.运动量达到一定水平,即准备部分脉搏保持在80~130次/分,基本部分130~ 180次/分,结束部分下降为120~90次/分,课后10分钟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 ③平均脉搏。适宜的运动负荷应维持平均脉搏在125~155次/分: ④脉搏指数。脉搏指数应维持在1.4~1.8之间为宜。 3.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运动创伤的常见原因有: ①训练水平低,没按动作要领操作: ②组织工作差,安全保护措施不力: ③运动场地、器材设备检查工作未做好,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 ④学生的生理状况和精神状态不佳: ⑤不良的环境气候因素: ⑥准备活动不足,锻炼时态度不认真,思想不集中,情绪低落: ⑦教师对学生过高的技术要求。 4.教育过程卫生的任务是:从卫生学角度出发,研究各项教育措施对不同年龄儿童少 年脑力和体力工作能力、身心发育和健康的影响:研究如何根据人群身心发育特点,科学组 织教育过程,使他们保持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大脑潜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 身心全面发展。其核心是控制或排除不良影响因素,防止学习负担过重,避免由学习疲劳发 展成过劳,使儿童少年的生活作息制度和各项教育内容等在最佳的精神和物质条件下进行。 5.大脑皮层在参与学习的脑力活动中具有以下功能活动特性: ①始动调节: ②优势法则: ③动力定型: ④镶嵌式活动: ⑤保护性抑制: ⑥终末激发。 6.动力定型的形成通常有三个时相: ①第一时相的特征是兴奋过程扩散: ②第二时相的特征是兴奋过程逐渐集中: ③第三时相的特征是动力定型的巩固、完善和自动化。 7.镶嵌式活动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的卫生学意义是: ①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中,注意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教学方法的课程轮换: ②合理安排一节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③注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交替进行,学习和休息交替进行
⑥运动与休息适当交替。 2.判断体育课运动量大小的常用指标有: ①靶心率。健康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基本活动部分的靶心率为 120~200 次/ 分; ②脉博(或心率)曲线图。符合运动生理要求的脉博曲线应当是:A.曲线逐渐上升, 在基本活动部分的中间达到高峰,至结束部分逐渐降低;B.曲线坡度不大,不出现骤起骤 落的波形;C.运动量达到一定水平,即准备部分脉搏保持在 80~130 次/分,基本部分 130~ 180 次/分,结束部分下降为 120~90 次/分,课后 10 分钟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 ③平均脉搏。适宜的运动负荷应维持平均脉搏在 125~155 次/分; ④脉搏指数。脉搏指数应维持在 1.4~1.8 之间为宜。 3.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运动创伤的常见原因有: ①训练水平低,没按动作要领操作; ②组织工作差,安全保护措施不力; ③运动场地、器材设备检查工作未做好,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 ④学生的生理状况和精神状态不佳; ⑤不良的环境气候因素; ⑥准备活动不足,锻炼时态度不认真,思想不集中,情绪低落; ⑦教师对学生过高的技术要求。 4.教育过程卫生的任务是:从卫生学角度出发,研究各项教育措施对不同年龄儿童少 年脑力和体力工作能力、身心发育和健康的影响;研究如何根据人群身心发育特点,科学组 织教育过程,使他们保持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大脑潜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 身心全面发展。其核心是控制或排除不良影响因素,防止学习负担过重,避免由学习疲劳发 展成过劳,使儿童少年的生活作息制度和各项教育内容等在最佳的精神和物质条件下进行。 5.大脑皮层在参与学习的脑力活动中具有以下功能活动特性: ①始动调节; ②优势法则; ③动力定型; ④镶嵌式活动; ⑤保护性抑制; ⑥终末激发。 6.动力定型的形成通常有三个时相: ①第一时相的特征是兴奋过程扩散; ②第二时相的特征是兴奋过程逐渐集中; ③第三时相的特征是动力定型的巩固、完善和自动化。 7.镶嵌式活动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的卫生学意义是: ①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中,注意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教学方法的课程轮换; ②合理安排一节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③注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交替进行,学习和休息交替进行
这样才有利于大脑皮层较长时间保持工作能力,减少疲劳发生,提高学习效率。年龄趣 小,各种活动的轮换应更加频繁,因为神经系统发育愈不成熟,兴奋易扩散不易集中,注意 力不易持久。 8.开始时不高→经一段时间后逐步↑→约2小时后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一→午休后又回 升一→然后又逐渐!→学日末下降到略低于学日开始前的水平:或者由于终末激发一工作能力 略有回升。 9.学习疲劳评定方法的选择原则: ①最好能直接反映大脑皮层的功能状况: ②能区别出疲劳各阶段的不同表现,便于早期发现疲劳: ③适用于现场自然条件,简便易行: ④符合受试者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 10.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功能兴奋与内抑制状态,可将疲劳分为早期疲劳和显著疲劳,其 区别见表6-2。 11.制定学校作息制度的原则: ①符合大脑皮层的机能特点。要按照大脑皮层的机能特征和脑力工作能力变化规律,合 理安排活动和休息的交替: ②满足不同年龄和不同健康状况的儿童少年的生理需要。不同年龄和不同健康状况的儿 童少年应分别制订不同的作息制度: ③要考虑到教学的需要。既能满足规定的学习任务,又能保证身心健康,促进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了: ④学校与家庭的作息制度相互协调统一: ⑤作息制度一经确定,不要轻易更改。 12.学生参加劳动时,其工种的选择原则为: ①工种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②工种应适合学生的性别特点: ③工种应适合学生的健康状况。 (四)思考题 1.试述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2.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3.试述学日和学周脑力工作能力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课业学习的合理安排。 4.如何合理安排学生的一日生活制度? 5.请辨析疲劳和疲倦的发生机制以及在儿童少年的教育过程中有何卫生学意义? 6.如何根据视觉运动反应时测定结果对某个体的脑力工作能力进行评价?
这样才有利于大脑皮层较长时间保持工作能力,减少疲劳发生,提高学习效率。年龄越 小,各种活动的轮换应更加频繁,因为神经系统发育愈不成熟,兴奋易扩散不易集中,注意 力不易持久。 8.开始时不高→经一段时间后逐步↑→约 2 小时后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午休后又回 升→然后又逐渐↓→学日末下降到略低于学日开始前的水平;或者由于终末激发→工作能力 略有回升。 9.学习疲劳评定方法的选择原则: ①最好能直接反映大脑皮层的功能状况; ②能区别出疲劳各阶段的不同表现,便于早期发现疲劳; ③适用于现场自然条件,简便易行; ④符合受试者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 10.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功能兴奋与内抑制状态,可将疲劳分为早期疲劳和显著疲劳,其 区别见表 6-2。 11.制定学校作息制度的原则: ①符合大脑皮层的机能特点。要按照大脑皮层的机能特征和脑力工作能力变化规律,合 理安排活动和休息的交替; ②满足不同年龄和不同健康状况的儿童少年的生理需要。不同年龄和不同健康状况的儿 童少年应分别制订不同的作息制度; ③要考虑到教学的需要。既能满足规定的学习任务,又能保证身心健康,促进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了; ④学校与家庭的作息制度相互协调统一; ⑤作息制度一经确定,不要轻易更改。 12.学生参加劳动时,其工种的选择原则为: ①工种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②工种应适合学生的性别特点; ③工种应适合学生的健康状况。 (四)思考题 1.试述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2.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3.试述学日和学周脑力工作能力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课业学习的合理安排。 4.如何合理安排学生的一日生活制度? 5.请辨析疲劳和疲倦的发生机制以及在儿童少年的教育过程中有何卫生学意义? 6.如何根据视觉运动反应时测定结果对某个体的脑力工作能力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