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实词和虚词,掌握重要句子的翻译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得不到剑的原因,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 化办事的道理。 3.激情投入,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 预习案 1:相关知识 1)吕不韦,?一公元前235年,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 家,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 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 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 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且 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 《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 二十余万字。 2:课前自学内容 1)查字典给下列字正音 遽 2)熟读课文 3)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三.探究案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楚人有涉江者 遽契其舟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是吾剑之所从坠 2、解释下列虚词: 之:是吾剑之所从坠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其: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实词和虚词,掌握重要句子的翻译。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得不到剑的原因,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 化办事的道理。 3.激情投入,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 二.预习案 1:相关知识 1)吕不韦,?-公元前 235 年,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 家,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 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 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 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 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 不韦 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 《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 二十余万字。 2:课前自学内容 1)查字典给下列字正音 涉 坠 遽 契 惑 2)熟读课文 3)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三.探究案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楚人有涉.江者 遽契..其舟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是.吾剑之所从坠. 2、解释下列虚词: 之:是吾剑之.所从坠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其: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遽契其舟 于: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而: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3、重要句式 不亦……乎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是吾剑之所从坠 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讨论问题: 1)、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故事的起因? 2)、结果找到了吗? 3)、为什么没找到?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假如你是楚人,你会怎么做 四.课堂检测 (一)基础检测 1.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②遽契其舟() 2.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译文: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 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二)拓展训练,比较阅读两则寓言: 1、你认为历史上确有“郑人”和“楚人”吗?这样写有什么意义呢? 2、你觉得这两则寓言在寓意上有无相同之处?
遽契其.舟 于: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而: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3、重要句式 不亦……乎: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是吾剑之所从坠 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讨论问题: 1)、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故事的起因? 2)、结果找到了吗? 3)、为什么没找到?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4)、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假如你是楚人,你会怎么做? 四.课堂检测 (一)基础检测 1.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遽契其舟( ) 2.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训练,比较阅读两则寓言: 1、 你认为历史上确有“郑人”和“楚人”吗?这样写有什么意义呢? 2、 你觉得这两则寓言在寓意上有无相同之处?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册第十页 题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册第十页二、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