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卫生事业发展简史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的卫生事业渊源,重点了解卫生管理的萌芽,卫生保健思想的形成和 古代的医事制度的发展 2.了解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卫生事业,重点了解西洋医学及太平天国的卫生新 政的主要思想及其对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 3.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卫生事业成就的意义; 4.了解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新中国卫生事业的成就、经验与教训。 研究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可以“以史为鉴”,更深刻地了解现在,预见未来。通 过探究我国每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变迁对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卫生事业各个领域发展的 过程,可以认识卫生事业在我国的发展规律,以期从中找到一条评价特定历史时期卫生事业 发展的线索,更好地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卫生事业也必然不断地变革与发展。要了解今天中国卫生事业的 性质、方针政策及其发展规律,也需要探讨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为正确地执行领导决 策、科学地制定卫生事业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卫生事业的建设提供依 据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卫生事业 卫生管理的萌芽和卫生保健思想的形成 夏商时期(约公元前21-11世纪),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知道凿井而饮。在殷墟遗 址中发现,其住室附近有排除积水的水沟。可见,那时人们已知道维护水源的安全,开始有 了饮水卫生管理的措施。在《周易》,《风俗通义》中有类似护井公约的记载,这可被认为是 最初的卫生管理法令。在甲骨文中有洒扫和室内除虫的记载。《周礼》、《仪礼》和《诗经》 中有不少管理环境卫生的方法,如用堵洞、熏药和撒灰等方法来除虫灭鼠。《左传》中有“国 人逐瘛狗”以防止狂犬病发生的记载。秦汉时期有下水道、公厕(名“都厕”)、洒水车(名 翻走渴鸟”)等城市卫生设施。这些记载都可以说明,中国早期的公共卫生是从环境卫生 开始的 远在2000多年前,就已开始有预防医学的思想。《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 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的预防保健思想。《淮南子》中提出:“良医者常治无 病之病,故无病”。古代名医扁鹊提出了“信巫不信医者等‘六不治’”主张,他提倡破除迷
1 第二章 卫生事业发展简史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的卫生事业渊源,重点了解卫生管理的萌芽,卫生保健思想的形成和 古代的医事制度的发展; 2.了解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卫生事业,重点了解西洋医学及太平天国的卫生新 政的主要思想及其对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 3.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卫生事业成就的意义; 4.了解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新中国卫生事业的成就、经验与教训。 研究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可以“以史为鉴”,更深刻地了解现在,预见未来。通 过探究我国每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变迁对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卫生事业各个领域发展的 过程,可以认识卫生事业在我国的发展规律,以期从中找到一条评价特定历史时期卫生事业 发展的线索,更好地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卫生事业也必然不断地变革与发展。要了解今天中国卫生事业的 性质、方针政策及其发展规律,也需要探讨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为正确地执行领导决 策、科学地制定卫生事业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卫生事业的建设提供依 据。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卫生事业 一、卫生管理的萌芽和卫生保健思想的形成 夏商时期(约公元前 21—11 世纪),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知道凿井而饮。在殷墟遗 址中发现,其住室附近有排除积水的水沟。可见,那时人们已知道维护水源的安全,开始有 了饮水卫生管理的措施。在《周易》,《风俗通义》中有类似护井公约的记载,这可被认为是 最初的卫生管理法令。在甲骨文中有洒扫和室内除虫的记载。《周礼》、《仪礼》和《诗经》 中有不少管理环境卫生的方法,如用堵洞、熏药和撒灰等方法来除虫灭鼠。《左传》中有“国 人逐瘛狗”以防止狂犬病发生的记载。秦汉时期有下水道、公厕(名“都厕”)、洒水车(名 “翻走渴鸟”)等城市卫生设施。这些记载都可以说明,中国早期的公共卫生是从环境卫生 开始的。 远在 2000 多年前,就已开始有预防医学的思想。《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 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的预防保健思想。《淮南子》中提出:“良医者常治无 病之病,故无病”。古代名医扁鹊提出了“信巫不信医者等‘六不治’”主张,他提倡破除迷
信、预防疾病,随俗为医 在湖南长沙出土的汉马王堆3号墓帛画《得引图》中,有44个各种姿态、模仿各种鸟 兽动作的图象,这反映了当时健身活动的实情。后汉三国时的外科名医华佗创作了“五禽戏” 健身操:后来又从五禽戏演化出五禽拳、五禽气功图各个流派,发展了我国医疗体育保健事 二、医事制度 奴隶社会中社会分工逐渐趋向专业化,并开始出现中国早期的医事管理制度。我国在西 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左右),出现了宫廷医生。据《周礼》记载,当时医生已分科;分为 食医(管理王室的饮食)、疾医(内科)、疡医(外伤)及兽医四种。以医师为“众医之长,掌 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可见,当时医师是总管医药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下设士、府、 史、徒等职。管理上制订一套考核制度,即“岁终,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即俸给),十全(治 愈)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的规定,根据医生的医术 水平定待遇高低。这时已有医案制度,称为“医籍”。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至公元220年),医事组织更集中地为宫廷服务,规模逐渐伸到宫 廷之外。我国古代的医事体制时有变更。秦有太医令,丞主医药。西汉太医令,丞有二 属太常(如后来的太医院),一属少府(如后来的御药房),并设太医令、太医监、太医丞、药 丞、方丞等官职,分别承担医、药、方等职责。东汉时,沿用这个制度。那时,已出现了女 医生,即女侍医(乳医)。晋代、南北朝均沿用这个制度 在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祖秦丞奏置“医学”,以广教授:北魏 太和四年(公元480年)设置有太医博士、太医助教。这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开始。 隋唐时,“太医令掌医疗之法,”对所属官医,“有博士以教之,其考试录用如国子监(当 时主管教育机关)之法”(见《旧唐书职官》)。可见,医政、医教已融为一体。隋唐时期的 医药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所加强。公元624年,唐代的太医署,由令、丞、医监、医正 组成,所属的医师、针师、药师、咒禁师,“皆教以博士”,“业成者为师”,还有府、史、医 工、医生、针工、针生、按摩工等职称与编制。唐代的医政管理体制已初具规模 宋代的医药管理机构,在中央分为四个部门,对医学教育、培养人才更为重视:还从民 间选拔精良医生为医官,充实“翰林医官院”(后改称“医官局”),掌医事政令。1076年, 太医署”改称“太医局’。1113年,置“医学”,为医学教育和选用人才的最高机构,全 国各州县也开办各级“医学(校)”,规定考试制度,逐级选拔。1078-1085年间,医学分科 渐细,由唐代的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包括针灸、按摩)等五科发展为大方脉.风 科、小方脉、疮肿折伤、眼科,产科、口齿咽喉、针灸、金镞兼书禁等九科,到元代增加到 十三科。 元、明、清几代的中央医药管理机构,均取消了署、局建制,医政和医教统一由太医院 管理。改太医局为太医院 明清太医院均设院使(为太医院的最高负责人),并设左右院判,共掌医之政令。1671 年(康熙十年),清代开始独立设置医政体制,直属中央。医药管理的法令亦逐渐规范化,对 民间医生的检定、医律的修饰均有明文规定。医学教育分内教习和外教习,采取考试而定等 第与录用。清代还完成了《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全书共520卷,收载历代著名医药文 献及医家事迹,相当于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中外医药的交流
2 信、预防疾病,随俗为医。 在湖南长沙出土的汉马王堆 3 号墓帛画《得引图》中,有 44 个各种姿态、模仿各种鸟 兽动作的图象,这反映了当时健身活动的实情。后汉三国时的外科名医华佗创作了“五禽戏” 健身操;后来又从五禽戏演化出五禽拳、五禽气功图各个流派,发展了我国医疗体育保健事 业。 二、医事制度 奴隶社会中社会分工逐渐趋向专业化,并开始出现中国早期的医事管理制度。我国在西 周初期(公元前 11 世纪左右),出现了宫廷医生。据《周礼》记载,当时医生已分科;分为 食医(管理王室的饮食)、疾医(内科)、疡医(外伤)及兽医四种。以医师为“众医之长,掌 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可见,当时医师是总管医药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下设士、府、 史、徒等职。管理上制订一套考核制度,即“岁终,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即俸给),十全(治 愈)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的规定,根据医生的医术 水平定待遇高低。这时已有医案制度,称为“医籍”。 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 至公元 220 年),医事组织更集中地为宫廷服务,规模逐渐伸到宫 廷之外。我国古代的医事体制时有变更。秦有太医令,丞主医药。西汉太医令,丞有二:一 属太常(如后来的太医院),一属少府(如后来的御药房),并设太医令、太医监、太医丞、药 丞、方丞等官职,分别承担医、药、方等职责。东汉时,沿用这个制度。那时,已出现了女 医生,即女侍医(乳医)。晋代、南北朝均沿用这个制度。 在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 443 年),太医令祖秦丞奏置“医学”,以广教授;北魏 太和四年(公元 480 年)设置有太医博士、太医助教。这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开始。 隋唐时,“太医令掌医疗之法,”对所属官医,“有博士以教之,其考试录用如国子监(当 时主管教育机关)之法”(见《旧唐书职官》)。可见,医政、医教已融为一体。隋唐时期的 医药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所加强。公元 624 年,唐代的太医署,由令、丞、医监、医正 组成,所属的医师、针师、药师、咒禁师,“皆教以博士”,“业成者为师”,还有府、史、医 工、医生、针工、针生、按摩工等职称与编制。 唐代的医政管理体制已初具规模。 宋代的医药管理机构,在中央分为四个部门,对医学教育、培养人才更为重视;还从民 间选拔精良医生为医官,充实“翰林医官院”(后改称“医官局”),掌医事政令。1076 年, “太医署”改称“太医局’。1113 年,置“医学”,为医学教育和选用人才的最高机构,全 国各州县也开办各级“医学(校)”,规定考试制度,逐级选拔。1078—1085 年间,医学分科 渐细,由唐代的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包括针灸、按摩)等五科发展为大方脉.风 科、小方脉、疮肿折伤、眼科,产科、口齿咽喉、针灸、金镞兼书禁等九科,到元代增加到 十三科。 元、明、清几代的中央医药管理机构,均取消了署、局建制,医政和医教统一由太医院 管理。改太医局为太医院。 明清太医院均设院使(为太医院的最高负责人),并设左右院判,共掌医之政令。1671 年(康熙十年),清代开始独立设置医政体制,直属中央。医药管理的法令亦逐渐规范化,对 民间医生的检定、医律的修饰均有明文规定。医学教育分内教习和外教习,采取考试而定等 第与录用。清代还完成了《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全书共 520 卷,收载历代著名医药文 献及医家事迹,相当于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中外医药的交流
自古以来的中外医药卫生方面交流是相互的。国外医药卫生方面的传入有利中国医学的 发展,中国医药卫生对外交流,对世界医学科学的发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古代传染病流行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大疫。” 此后历代的史籍都有记载。传染病预防的手段,主要是设坊(场所)隔离。16世纪后,防治 传染病的重点是痘疹。这一时期有关痘疹的著作有50多种,特设了痘疹专科,从事诊治 发明了人痘接种方法以预防天花。清代的《医宗全鉴》记载说,宋真宗时(998-1022年) 峨嵋山人为丞相王旦之子种痘,但宋、元的医书未见记载。清代张琰《种痘新书》(约1681 年)称:“余祖丞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裘,已经数代”。聂久吾是17世纪初年人。清代的 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1737年)中说:“闻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 宁国府太平县……由此蔓延天下”。人痘接种法不久就远传海外。1688年,俄国首先派医生 到北京来学习种痘法。由此,种痘法传人土耳其和欧洲,1717年传入美国,18世纪中叶已 传遍欧亚。人痘接种法为后来的英国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奠定了基础。所以,人痘接种法是 中国医药学对世界人类健康的重大贡献之一,而且在预防医学史上具有世界意义 西汉时,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前115年),开辟了东西交通,建立了丝绸 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医药的交流。唐代经济繁荣,内外交通发达,进一步扩大了中外医药 交流,汉唐以来,中国炼丹术多次传人阿拉伯各地,并传到了欧洲,对世界制药化学的发展 有了一定贡献。此外,中国与印度、阿拉伯国家、阿富汗、尼泊尔以及东南亚各国、非洲的 医药交流也日益频繁。 自西汉中叶后,就有西方医药传入,到唐宋时交往更多。明代后期,在欧洲天主教输入“西 学”的同时,也传入西洋医学。 第二节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卫生事业 西洋医学的传入 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在我国传播情况与过去不同,作为一门科学技术,西方医学此时 已走上了实验科学的道路。古老的欧洲医学300多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形成比较完 整的医学科学体系,与传统的中医药学相比,有其先进之处。因此,西方医学在正常医药交 流中,对中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其积极作用。可是,这时西方医学的传播,是伴随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作为帝国主义对我国侵略的一个重要手段进行的。他们曾声称:“欲介 绍基督教于中国,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医药,欲在中国扩充商品的销路,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教 士。医药是基督教的先锋,而基督教又是推销商品的先锋。” 177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的鸦片商船,随带医生皮尔逊(A. Pearson)来广州传播 牛痘接种法”。1820年,东印度公司医生郭雷枢(TR. Colledge,1797-1879)来华,为 东印度公司驻中国站的外科医生,并于1827年在澳门设眼科医院,1828年又在广州设立医 药局。1830年,美国公理会外布道会派遣第一个传教士比道( Beadle)来华;1834年10月美 国布道会又派第一个传教医生彼得·派克( Pefer Parker,1804-1888),这个被称为“当 西方大炮不能举起一根横木时,他以一把手术刀打开了中国大门”的传教士医生来到了广州 公元1835年11月在广州成立了第一个基督教开办的医院“眼科医局”。这个彼得·派克可 以说是帝国主义利用医药对我国进行侵略的重要代表人物,公元1839年他与郭雷枢、白利 门共同组织的“中华医药传教会”宣言声称:“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好处是医学科学移植中国 可能产生有益的效果。第二个好处是将可以这个方法搜集情报,这将对传教士和商人都有极
3 自古以来的中外医药卫生方面交流是相互的。国外医药卫生方面的传入有利中国医学的 发展,中国医药卫生对外交流,对世界医学科学的发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古代传染病流行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 655 年),大疫。” 此后历代的史籍都有记载。传染病预防的手段,主要是设坊(场所)隔离。16 世纪后,防治 传染病的重点是痘疹。这一时期有关痘疹的著作有 50 多种,特设了痘疹专科,从事诊治, 发明了人痘接种方法以预防天花。清代的《医宗全鉴》记载说,宋真宗时(998—1022 年), 峨嵋山人为丞相王旦之子种痘,但宋、元的医书未见记载。清代张琰《种痘新书》(约 1681 年)称:“余祖丞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裘,已经数代”。聂久吾是 17 世纪初年人。清代的 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1737 年)中说:“闻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 年) 宁国府太平县……由此蔓延天下”。人痘接种法不久就远传海外。1688 年,俄国首先派医生 到北京来学习种痘法。由此,种痘法传人土耳其和欧洲,1717 年传入美国,18 世纪中叶已 传遍欧亚。人痘接种法为后来的英国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奠定了基础。所以,人痘接种法是 中国医药学对世界人类健康的重大贡献之一,而且在预防医学史上具有世界意义。 西汉时,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 138—前 115 年),开辟了东西交通,建立了丝绸 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医药的交流。唐代经济繁荣,内外交通发达,进一步扩大了中外医药 交流,汉唐以来,中国炼丹术多次传人阿拉伯各地,并传到了欧洲,对世界制药化学的发展 有了一定贡献。此外,中国与印度、阿拉伯国家、阿富汗、尼泊尔以及东南亚各国、非洲的 医药交流也日益频繁。 自西汉中叶后,就有西方医药传入,到唐宋时交往更多。明代后期,在欧洲天主教输入“西 学”的同时,也传入西洋医学。 第二节 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卫生事业 一、西洋医学的传入 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在我国传播情况与过去不同,作为一门科学技术,西方医学此时 已走上了实验科学的道路。古老的欧洲医学 300 多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形成比较完 整的医学科学体系,与传统的中医药学相比,有其先进之处。因此,西方医学在正常医药交 流中,对中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其积极作用。可是,这时西方医学的传播,是伴随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作为帝国主义对我国侵略的一个重要手段进行的。他们曾声称:“欲介 绍基督教于中国,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医药,欲在中国扩充商品的销路,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教 士。医药是基督教的先锋,而基督教又是推销商品的先锋。” 1779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的鸦片商船,随带医生皮尔逊(A.Pearson)来广州传播 “牛痘接种法”。1820 年,东印度公司医生郭雷枢(T.R.Coltedge,1797—1879)来华,为 东印度公司驻中国站的外科医生,并于 1827 年在澳门设眼科医院,1828 年又在广州设立医 药局。1830 年,美国公理会外布道会派遣第一个传教士比道(Beadle)来华;1834 年 10 月美 国布道会又派第一个传教医生彼得·派克(Pefer Parker ,l804—1888),这个被称为“当 西方大炮不能举起一根横木时,他以一把手术刀打开了中国大门”的传教士医生来到了广州, 公元 1835 年 11 月在广州成立了第一个基督教开办的医院“眼科医局”。这个彼得·派克可 以说是帝国主义利用医药对我国进行侵略的重要代表人物,公元 1839 年他与郭雷枢、白利 门共同组织的“中华医药传教会”宣言声称:“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好处是医学科学移植中国 可能产生有益的效果。第二个好处是将可以这个方法搜集情报,这将对传教士和商人都有极
高的价值。”这一自白说明了他们来华的目的。1842年11月,派克在广州“眼科医局”旧 址重新建立了眼科医院:1855年因派克担任美国外交官,由美国传教土医生嘉·约翰(John Kerr,1824--1901)接替主持,1856年,该院停办。1859年1月嘉·约翰在广州南部新址 重建,改名为“博济医院”,这个医院一直存在到1949年,成为在华历史最久的教会医院 该院在近代西方医学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中,有一定代表性。嘉·约翰在这个医院先后服务 半个世纪,诊治的病人74万人次,手术49000人次,培训了150名西医人才,翻译了34 部西医药著作,他为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一定贡献。孙中山先生也曾为这个医院捐 过款。但这个医院,也在中国病人身上作试验,向病人出售过假药和过期失效药。博济医院 是在华教会医院的一个缩影。自1840年后,教会创办的医院由沿海向内地发展,据不完全 统计,40年间共建教会医院100所。据1935-1936年《中华年鉴》统计,全国已有教会医 院426所。 他们在开办医院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开办医学校。1866年(清同治五年)美国医药传教 会在广州开设了第一个医学校,即广州博挤医学校。据1897年调查,在60所教会医院(亦 有少数称作医学堂)中,有39所兼授学,被认可的毕业生约300名。据1915年调查,英、 美教会医院发展成医学校的达23所。这些医学校都采用其本国的学制及语言,选派留学生 培植各自势力,形成了所谓英美、德日、法比等医学派系 二、太平天国的卫生新政 太平天国(1851-1864)是起义农民的革命政权,它关心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太平天 国的卫生工作,分朝内、军中和居民三个系统,略似公医制。在居民中,“分设街道医生六 十人”,为天京居民施诊给药。由国家财政税收中拨出较大款项,兴建医院、慈善会之类社 会福利设施。“兴医院以济疾苦”,“立医师,必考数场然后聘用,不受谢金,公义者司其 事。……”“兴跛盲聋哑院”,“兴鳏寡孤独院″。除旧俗劣习包括:禁烟、禁赌、禁淫、禁缠 足、禁棺葬等。1853年,颁布《劝人戒鸦片烟谕》和《警醒军民戒鸦片烟诏》、《革除污俗 禁娼妓鸦片黄烟诲谕》,对女子,严厉禁绝卖淫、缠足恶习。在天京设有老民残废馆:在农 村设“兴乡民”,“管理各户洒扫街渠”,讲究环境卫生。禁止溺婴,注意保护妇女儿童健康 实行了历代封建王朝所不能办到的卫生新政。这些新政仅实行了短短的13年,就随着该革 命政权的失败而终止。 旧中国的卫生事业 (一)卫生、防疫机构 中国卫生检疫的创始,早于清政府中央卫生机构的建立。当时由于霍乱的传入、鼠疫的 流行,因此不得不采取检疫措施,各地海关相继设立检疫机构。但是,当时中国海港检疫工 作被外国人把持。1929年,我国开始独立设置海港检疫机构,在卫生部下设立海港检疫总 管理处。1930年,颁布了《全国海港检疫条例》,并在上海设办事处,即从江海关接收上海 海港检疫处。1931年,厦门、汕头、牛庄、安东(今丹东)、天津、搪沽、秦皇岛、青岛等 检疫处(站)陆续被接收,一律改称检疫所,收回了全国各港埠的检疫权 1910年,中国设置了自主的防疫机构。当时东北哈尔滨一带鼠疫流行,死亡达6000多 人。清政府派伍连德博土主持防疫,在山海关设检疫所,并联络各海关同时实行检疫。1911 年疫势平息,在奉天(今沈阳)举行了在中国召开的一次国际性卫生学术会议一一万国鼠疫研 究会,这次会议有日本等11个国家的医学专家参加。根据会议建议,在哈尔滨建立了东北 防疫处,并在哈尔滨、安东等八地设防疫医院和检疫所。1919年,中国正式成立了中央防
4 高的价值。”这一自白说明了他们来华的目的。1842 年 11 月,派克在广州“眼科医局”旧 址重新建立了眼科医院;1855 年因派克担任美国外交官,由美国传教土医生嘉·约翰(John Kerr ,1824—1901)接替主持,1856 年,该院停办。1859 年 1 月嘉·约翰在广州南部新址 重建,改名为“博济医院”,这个医院一直存在到 1949 年,成为在华历史最久的教会医院。 该院在近代西方医学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中,有一定代表性。嘉·约翰在这个医院先后服务了 半个世纪,诊治的病人 74 万人次,手术 49000 人次,培训了 150 名西医人才,翻译了 34 部西医药著作,他为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一定贡献。孙中山先生也曾为这个医院捐 过款。但这个医院,也在中国病人身上作试验,向病人出售过假药和过期失效药。博济医院 是在华教会医院的—个缩影。自 1840 年后,教会创办的医院由沿海向内地发展,据不完全 统计,40 年间共建教会医院 100 所。据 1935—1936 年《中华年鉴》统计,全国已有教会医 院 426 所。 他们在开办医院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开办医学校。1866 年(清同治五年)美国医药传教 会在广州开设了第一个医学校,即广州博挤医学校。据 1897 年调查,在 60 所教会医院(亦 有少数称作医学堂)中,有 39 所兼授学,被认可的毕业生约 300 名。据 1915 年调查,英、 美教会医院发展成医学校的达 23 所。这些医学校都采用其本国的学制及语言,选派留学生, 培植各自势力,形成了所谓英美、德日、法比等医学派系。 二、太平天国的卫生新政 太平天国(1851—1864)是起义农民的革命政权,它关心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太平天 国的卫生工作,分朝内、军中和居民三个系统,略似公医制。在居民中,“分设街道医生六 十人”,为天京居民施诊给药。由国家财政税收中拨出较大款项,兴建医院、慈善会之类社 会福利设施。“兴医院以济疾苦”,“立医师,必考数场然后聘用,不受谢金,公义者司其 事。……”“兴跛盲聋哑院”,“兴鳏寡孤独院”。除旧俗劣习包括:禁烟、禁赌、禁淫、禁缠 足、禁棺葬等。1853 年,颁布《劝人戒鸦片烟谕》和《警醒军民戒鸦片烟诏》、《革除污俗 禁娼妓鸦片黄烟诲谕》,对女子,严厉禁绝卖淫、缠足恶习。在天京设有老民残废馆;在农 村设“兴乡民”,“管理各户洒扫街渠”, 讲究环境卫生。禁止溺婴,注意保护妇女儿童健康。 实行了历代封建王朝所不能办到的卫生新政。这些新政仅实行了短短的 13 年, 就随着该革 命政权的失败而终止。 三、旧中国的卫生事业 (一)卫生、防疫机构 中国卫生检疫的创始,早于清政府中央卫生机构的建立。当时由于霍乱的传入、鼠疫的 流行,因此不得不采取检疫措施,各地海关相继设立检疫机构。但是,当时中国海港检疫工 作被外国人把持。1929 年,我国开始独立设置海港检疫机构,在卫生部下设立海港检疫总 管理处。1930 年,颁布了《全国海港检疫条例》,并在上海设办事处,即从江海关接收上海 海港检疫处。1931 年,厦门、汕头、牛庄、安东(今丹东)、天津、搪沽、秦皇岛、青岛等 检疫处(站)陆续被接收,一律改称检疫所,收回了全国各港埠的检疫权。 1910 年,中国设置了自主的防疫机构。当时东北哈尔滨一带鼠疫流行,死亡达 6000 多 人。清政府派伍连德博土主持防疫,在山海关设检疫所,并联络各海关同时实行检疫。1911 年疫势平息,在奉天(今沈阳)举行了在中国召开的一次国际性卫生学术会议——万国鼠疫研 究会,这次会议有日本等 11 个国家的医学专家参加。根据会议建议,在哈尔滨建立了东北 防疫处,并在哈尔滨、安东等八地设防疫医院和检疫所。1919 年,中国正式成立了中央防
疫处,掌管各种急性传染病的调査、硏究、防治和讲习,并开始制造生物制品,如白喉抗毒 素、免疫血清、牛痘苗及各种疫苗等等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警政部警保司下设了卫生科,卫生科在1906年改 属民政部。1907年,民政部改称内务部,卫生科改为卫生司,设在北京。1911年辛亥革命 后,仍在内务部设卫生司。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内务部设卫生司,掌管全国卫生行政。 1928年,卫生司改为卫生部,部内设医政、保健、防疫、统计、总务五个司,另设中央防 疫委员会,该委员会为设计审议机构。1931年,卫生部改为卫生署,隶属内务部。1936年, 卫生署直属行政院 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卫生署改属内政部。抗日战争胜利后,卫生署又于1947 年扩大为卫生部。卫生署(部)直辖的卫生事业单位,有检疫防疫,卫生实验、医疗研究三个 系统。它在南京、广州、兰州、天津设立了中央医院,在福州设立了东南鼠疫防疫处(下设 鼠疫防疫大队),在江苏淮阴设立了黑热病防疫处。 开办城市卫生机构,以1925年北京左一区试办公共卫生事务所为最早。它隶属京师警 察厅,是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科的基础上创设的。它依照美国公共卫生设施的模式,工作 范围包括传染病管理、妇婴卫生、学校卫生与卫生教育、工厂卫生、环境卫生稽査、生命统 计、疾病医疗等项目。1928年后,有的省建立了卫生处,市设立了卫生局或卫生事务所 到1937年,医疗卫生机构省设的52所,市设的有82所,合计134所。1945年抗战胜利时, 全国有16个省设立了卫生处,省医疗卫生机构有70所。据1947年底调查,全国有卫生处 26所,行政院直辖卫生处8所、卫生事务所1所,省辖市卫生局6所、卫生事务所及卫生 院各10所,省医疗卫生机构共148所,市医疗卫生机构共105所。自1932年起,筹设县医 院,1934年改称县卫生院。1937年时,共有县卫生院或县医院152所;1945年时达978所 1947年,全国县卫生院为1447所,但其设备简陋,人员不足 1934年,卫生署颁布《县卫生行政方案》。那时虽有县设卫生院、区设卫生所、较大的 村庄设卫生分所、每村设置卫生员的一套体制规定,但据实地调查,全国乡村卫生机构主要 分散在河北的定县,安徽的和县、萧县,江苏的盐城、句容、江宁,浙江的吴县、武康等县, 以及北平、上海、广州等市。它们大都称为乡(农)村卫生实验区。最早由高镜朗教授于1928 年在上海市吴淞区、高桥区(1932),苏德隆教授在上海市的颛桥建立了农村卫生所,后来, 顾学箕教授在嘉定县建立了卫生实验区,在北方的陈志潜教授在河北定县建立的农村卫生实 验区(1929年)为最早,其余大都建在1931-1933年间。这些农村卫生实验区主要进行医疗 防疫、卫生宣传、学校卫生、助产与妇婴卫生、劳工卫生、生命统计、卫生人员培训等工作。 1938年抗战期间,在云南的曲靖、贵州的定番,四川的壁山都设置了卫生实验院,分别作 为战时内迁的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和中央卫生实验院的教学、实习、实验场所 农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们,曾与当时卫生部门合作,试办过若干农村卫生实验区:如 1929年,晏阳初主持的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设农村卫生实验区与保健院。陶行知 主持的南京晓庄农村师范学校,与卫生署合作建立晓庄农村卫生实验所(1931年卫生署改为 汤山农村卫生实验区)。1933年,梁漱溟倡议农村建设运动,与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办了山 东邹平县建设实验卫生区卫生院,但均无力推广。安徽和县的乌江农民医院是1923年南京 金陵大学在乌江创办的农业技术推广实验区时,在南京鼓楼教会医院协助下改善了的农民医 院,进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但收效也很慢 (二)医学科研机构 医学科研机构的设立始于1932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全国经济委员会下设了中央卫 生实验处,1933年改称卫生实验处,邀请国际联盟卫生部主任拉西曼(L. Laoi mnan担任该 处组织和仼务规划,仿南斯拉夫柴格拉勃公共卫生研究院体制,由该院院长鲍谦照 (B. Boracic)规划建立,其任务是:创设各项卫生实验与研究机关,设立各实验区以及训练
5 疫处,掌管各种急性传染病的调查、研究、防治和讲习,并开始制造生物制品,如白喉抗毒 素、免疫血清、牛痘苗及各种疫苗等等。 1905 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警政部警保司下设了卫生科,卫生科在 1906 年改 属民政部。1907 年,民政部改称内务部,卫生科改为卫生司,设在北京。1911 年辛亥革命 后,仍在内务部设卫生司。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内务部设卫生司,掌管全国卫生行政。 1928 年,卫生司改为卫生部,部内设医政、保健、防疫、统计、总务五个司,另设中央防 疫委员会,该委员会为设计审议机构。1931 年,卫生部改为卫生署,隶属内务部。1936 年, 卫生署直属行政院。 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卫生署改属内政部。抗日战争胜利后,卫生署又于 1947 年扩大为卫生部。卫生署(部)直辖的卫生事业单位,有检疫防疫,卫生实验、医疗研究三个 系统。它在南京、广州、兰州、天津设立了中央医院,在福州设立了东南鼠疫防疫处(下设 鼠疫防疫大队),在江苏淮阴设立了黑热病防疫处。 开办城市卫生机构,以 1925 年北京左一区试办公共卫生事务所为最早。它隶属京师警 察厅,是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科的基础上创设的。它依照美国公共卫生设施的模式,工作 范围包括传染病管理、妇婴卫生、学校卫生与卫生教育、工厂卫生、环境卫生稽查、生命统 计、疾病医疗等项目。1928 年后,有的省建立了卫生处,市设立了卫生局或卫生事务所。 到 1937 年,医疗卫生机构省设的 52 所,市设的有 82 所,合计 134 所。1945 年抗战胜利时, 全国有 16 个省设立了卫生处,省医疗卫生机构有 70 所。据 1947 年底调查,全国有卫生处 26 所,行政院直辖卫生处 8 所、卫生事务所 1 所,省辖市卫生局 6 所、卫生事务所及卫生 院各 10 所,省医疗卫生机构共 148 所,市医疗卫生机构共 105 所。自 1932 年起,筹设县医 院,1934 年改称县卫生院。1937 年时,共有县卫生院或县医院 152 所;1945 年时达 978 所。 1947 年,全国县卫生院为 1447 所,但其设备简陋,人员不足。 1934 年,卫生署颁布《县卫生行政方案》。那时虽有县设卫生院、区设卫生所、较大的 村庄设卫生分所、每村设置卫生员的一套体制规定,但据实地调查,全国乡村卫生机构主要 分散在河北的定县,安徽的和县、萧县,江苏的盐城、句容、江宁,浙江的吴县、武康等县, 以及北平、上海、广州等市。它们大都称为乡(农)村卫生实验区。最早由高镜朗教授于 1928 年在上海市吴淞区、高桥区(1932),苏德隆教授在上海市的颛桥建立了农村卫生所,后来, 顾学箕教授在嘉定县建立了卫生实验区,在北方的陈志潜教授在河北定县建立的农村卫生实 验区(1929 年)为最早,其余大都建在 1931—1933 年间。这些农村卫生实验区主要进行医疗 防疫、卫生宣传、学校卫生、助产与妇婴卫生、劳工卫生、生命统计、卫生人员培训等工作。 1938 年抗战期间,在云南的曲靖、贵州的定番,四川的壁山都设置了卫生实验院,分别作 为战时内迁的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和中央卫生实验院的教学、实习、实验场所。 农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们,曾与当时卫生部门合作,试办过若干农村卫生实验区;如 1929 年,晏阳初主持的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设农村卫生实验区与保健院。陶行知 主持的南京晓庄农村师范学校,与卫生署合作建立晓庄农村卫生实验所(1931 年卫生署改为 汤山农村卫生实验区)。1933 年,梁漱溟倡议农村建设运动,与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办了山 东邹平县建设实验卫生区卫生院,但均无力推广。安徽和县的乌江农民医院是 1923 年南京 金陵大学在乌江创办的农业技术推广实验区时,在南京鼓楼教会医院协助下改善了的农民医 院,进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但收效也很慢。 (二)医学科研机构 医学科研机构的设立始于 1932 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全国经济委员会下设了中央卫 生实验处,1933 年改称卫生实验处,邀请国际联盟卫生部主任拉西曼(L.Laoimnan)担任该 处组织和任务规划,仿南斯拉夫柴格拉勃公共卫生研究院体制,由该院院长鲍谦照 (B.Boricic)规划建立,其任务是:创设各项卫生实验与研究机关,设立各实验区以及训练
各种卫生保健和防疫的专门人才。实验处内设防疫检查、寄生虫学、化学药学、妇婴卫生、 社会医事、工业卫生,卫生工程与环境卫生、卫生教育、生命统计等九个系,从事各地疾病 及卫生保健的调查、研究、实验、示范和各类专业人员的培训,并与教育部合作设卫生教育 设计委员会。1932-1937年的5年间,卫生实验处对各地区流行的重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如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鼠疫等进行了调查与防治:建立了一些市、县卫生实验机关 推进了妇婴卫生、卫生教育与学校卫生工作;制定了生命统计制度等,1937年,卫生实验 处内迁,改组为中央卫生实验院,除原有的9个系外,增设了流行病研究所和营养研究所 以及药理研究和药品化验两个实验室。1945年,中央卫生实验院迁回南京,并在兰州、北 平设立了分院,还设立了东北分院 (三)中医对抗废止斗争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可是它在解放前曾受到了百般歧视。1914年,北洋政 府教育总长汪大燮主张“废止中医,不用中药”,遭到中医界的强烈反对,各地中医联合组 织“医药救亡请愿团”,迫使其收回成命。1929年,在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上,通过了余 岩(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提出了消灭中医的六项办法,即: ①限期登记“旧医”,②训练“旧医”:③定期限制“旧医”使用营业执照,④禁止登报介 绍“旧医”,⑤禁止“非科学”医学的宣传,⑥禁止设立“旧医”学校等。当即引起全国中 医界的群起反对。1929年3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大会提出了“提 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医以防经济侵略”的口号,130多个团体组织了联合请愿团, 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支持。当时的国民政府一面压制、解散了“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 面允许在第二年成立中央医馆,有些地区可设分馆、支馆。但中医在政治上、法律上仍受歧 视。国民政府规定中医学校不得列入教育系统,命令其改称为中医传习所,并禁止中医使用 听诊器和注射器等。 (四)医药卫生人员 在旧中国,广大农村主要依靠中医中药保护人民健康,西医药卫生人员很少,而且大都 在城市服务。1932年底以前,卫生署登记的全部医师仅2919人(其中国外毕业的352人)。 1935年补充调查,全国医师人数为5390人,其中属中国籍者4638人,占86%,属外国籍 者752人,占14%据卫生署统计,1929-1945年6月,全国医务人员的累计数为医师12964 人,药剂师918人,牙医师353人,护士5972人,助产士5189人,药剂士4290人 据1949年统计,全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05040人,其中中医276000人,高级卫生技 术人员38875人(西医师38000人,西药师484人),中级卫生技术人员103277人(西医士 49400人,护土32800人,助产士13900人,西药剂士2873人),初级卫生技术人员86888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卫生事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卫生事业,是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逐步发展起来的。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从创立起,就十分关心着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对人民卫生事业的发展十分 重视。早在1922年7月,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和福利,设立工人医院,保护童工和女工等 1927年8月1日,举行了“八一”南昌起义,在起义部队的指挥部(江西大旅社内)即 6
6 各种卫生保健和防疫的专门人才。实验处内设防疫检查、寄生虫学、化学药学、妇婴卫生、 社会医事、工业卫生,卫生工程与环境卫生、卫生教育、生命统计等九个系,从事各地疾病 及卫生保健的调查、研究、实验、示范和各类专业人员的培训,并与教育部合作设卫生教育 设计委员会。1932—1937 年的 5 年间,卫生实验处对各地区流行的重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如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鼠疫等进行了调查与防治;建立了一些市、县卫生实验机关; 推进了妇婴卫生、卫生教育与学校卫生工作;制定了生命统计制度等,1937 年,卫生实验 处内迁,改组为中央卫生实验院,除原有的 9 个系外,增设了流行病研究所和营养研究所, 以及药理研究和药品化验两个实验室。1945 年,中央卫生实验院迁回南京,并在兰州、北 平设立了分院,还设立了东北分院。 (三)中医对抗废止斗争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可是它在解放前曾受到了百般歧视。1914 年,北洋政 府教育总长汪大燮主张“废止中医,不用中药”,遭到中医界的强烈反对,各地中医联合组 织“医药救亡请愿团”,迫使其收回成命。1929 年,在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上,通过了余 岩(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提出了消灭中医的六项办法,即: ①限期登记“旧医”,②训练“旧医”;③ 定期限制“旧医”使用营业执照,④禁止登报介 绍“旧医”,⑤禁止“非科学”医学的宣传,⑥禁止设立“旧医”学校等。当即引起全国中 医界的群起反对。1929 年 3 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大会提出了“提 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医以防经济侵略”的口号,130 多个团体组织了联合请愿团, 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支持。当时的国民政府一面压制、解散了“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一 面允许在第二年成立中央医馆,有些地区可设分馆、支馆。但中医在政治上、法律上仍受歧 视。国民政府规定中医学校不得列入教育系统,命令其改称为中医传习所,并禁止中医使用 听诊器和注射器等。 (四)医药卫生人员 在旧中国,广大农村主要依靠中医中药保护人民健康,西医药卫生人员很少,而且大都 在城市服务。1932 年底以前,卫生署登记的全部医师仅 2919 人(其中国外毕业的 352 人)。 1935 年补充调查,全国医师人数为 5390 人,其中属中国籍者 4638 人,占 86%,属外国籍 者 752 人,占 14%。据卫生署统计,1929—1945 年 6 月,全国医务人员的累计数为医师 12964 人,药剂师 918 人,牙医师 353 人,护士 5972 人,助产士 5189 人,药剂士 4290 人。 据 1949 年统计,全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505040 人,其中中医 276000 人,高级卫生技 术人员 38875 人(西医师 38000 人,西药师 484 人),中级卫生技术人员 103277 人(西医士 49400 人,护土 32800 人,助产士 13900 人,西药剂士 2873 人),初级卫生技术人员 86888 人。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卫生事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卫生事业,是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从创立起,就十分关心着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对人民卫生事业的发展十分 重视。早在 1922 年 7 月,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和福利,设立工人医院,保护童工和女工等。 1927 年 8 月 1 日,举行了“八一”南昌起义,在起义部队的指挥部(江西大旅社内)即
设有卫生处。1927年9月,秋收起义,经过三湾改编,起义部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 团,在卢溪战斗中组织了卫生队,专门收治伤病员,这是红军最早建立的团卫生机构,团 卫生队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27年10月,部队到达井岗山的茅坪,在攀龙书院旧址创办 了红军第一所医院。1928年5月1日红军在离茅坪不远的茶山源建立了最早的军药材库。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将“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认为 是巩固根据地所必须做好的大事。1928年11月,他在《井岗山的斗争》一文中,又指出医 院“要用中西两法治疗”,为中国卫生工作指出了发展方向。 1931年,在苏维埃政府内务部人民委员会下,成立了卫生管理局,下设医务和保健两 科。在省、县、市区的苏维埃政府内,设有卫生科或股。在居民中成立卫生委员会和卫生小 组等基层卫生组织。1932年1月13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机关报《红色中华》第五期社论 指出:“防疫卫生运动,是保障工农群众和红军的健康运动,是为巩固革命力量去争取苏维 埃更大发展和胜利的运动”。1933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卫生运 动纲要》,明确指出:“苏维埃政府是工农自己的政府,他要注意解决工农群众一切切身的痛 苦,污秽和疾病就是他们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同时,还具体规定了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 的方法和要求。1933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长岗乡的调查》中写道:“疾病是苏区的一 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如长岗乡一样,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 以致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1934年3月1日,成立了中央防疫委员会,加强 了对防疫工作的领导。 在最早的红军“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中,已对军人提出了基本的卫生要求。1932年 红军第一方面军召开第三次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了“预防第一”的卫生工作方针。 在古田会议建军思想指导下,军队领导对卫生部门加强了领导,各级卫生组织逐渐健全 和发展。1931年4月,贺诚医师在江西龙岗组建了总军医处。1931年11月,中央革命军事 委员会组成后,将其改称为军委总卫生部,加强了对卫生业务的领导。1931年以后,部队 卫生机构基本上有了统一编制,方面军、军团设军医处(1932年改为卫生部),师设军医处 (1932年改为卫生处,其后又改为卫生部),团设卫生队,连设卫生员。 1931年,建立了红军总医院、各军区医院(如湘赣军区黄岗医院、福建军区四都医院、 粤湘军区会昌医院、江西军区洛口南医院、闽浙汀军区戈阳医院等)以及各后方医院。1931 年11月,创办了军医学校,由贺诚任校长。1933年3月,该校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 校,8月迁到瑞金上朱坊。1934年10月,它与傅连暲主持的红军医务学校合并,将中央红 色总医院作为实习医院,学制为1年 1931年总卫生部出版了《健康报》,当时它是报道卫生行政和医院政治思想工作情况, 并交流技术经验的不定期报纸。1933年,红军卫生学校出版了技术性的专门杂志《红色卫 生》。此后,各革命根据地陆续出版了一些医药刊物。卫生部还印发了《内科学》、《临症便 览》、《最新创伤疗法》等业务参考书给部队医务人员。1933年10月,由中央内务部卫生管 理局、军委卫生部与卫生学校联合发起组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卫生研究会”,以指导苏 区的卫生学术研究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的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分为国民党战场和解放区战场”两个战场(毛泽东《论联 合政府》),陕甘宁边区是当时党中央所在地,从1935年10月-1948年3月,一直是中国 革命指导中心。在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民政厅下设卫生处,并组织了卫生委员会,领导全边 区卫生工作。各专署设卫生指导员,各小区设不脱产卫生协助员,各村设卫生员。建立了各 级军、政、民卫生指导委员会,组织与领导当地卫生工作,开展了反巫神、反迷信的斗争
7 设有卫生处。1927 年 9 月,秋收起义,经过三湾改编,起义部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 一团,在卢溪战斗中组织了卫生队,专门收治伤病员,这是红军最早建立的团卫生机构,团 卫生队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27 年 10 月,部队到达井岗山的茅坪,在攀龙书院旧址创办 了红军第一所医院。1928 年 5 月 1 日红军在离茅坪不远的茶山源建立了最早的军药材库。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将“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认为 是巩固根据地所必须做好的大事。1928 年 11 月,他在《井岗山的斗争》一文中,又指出医 院“要用中西两法治疗”,为中国卫生工作指出了发展方向。 1931 年,在苏维埃政府内务部人民委员会下,成立了卫生管理局,下设医务和保健两 科。在省、县、市区的苏维埃政府内,设有卫生科或股。在居民中成立卫生委员会和卫生小 组等基层卫生组织。1932 年 1 月 13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机关报《红色中华》第五期社论 指出;“防疫卫生运动,是保障工农群众和红军的健康运动,是为巩固革命力量去争取苏维 埃更大发展和胜利的运动”。1933 年 3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卫生运 动纲要》,明确指出:“苏维埃政府是工农自己的政府,他要注意解决工农群众一切切身的痛 苦,污秽和疾病就是他们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同时,还具体规定了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 的方法和要求。1933 年 12 月,毛泽东同志在《长岗乡的调查》中写道:“疾病是苏区的一 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如长岗乡一样,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 以致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1934 年 3 月 1 日,成立了中央防疫委员会,加强 了对防疫工作的领导。 在最早的红军“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中,已对军人提出了基本的卫生要求。1932 年 红军第一方面军召开第三次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了“预防第一”的卫生工作方针。 在古田会议建军思想指导下,军队领导对卫生部门加强了领导,各级卫生组织逐渐健全 和发展。1931 年 4 月,贺诚医师在江西龙岗组建了总军医处。1931 年 11 月,中央革命军事 委员会组成后,将其改称为军委总卫生部,加强了对卫生业务的领导。1931 年以后,部队 卫生机构基本上有了统一编制,方面军、军团设军医处(1932 年改为卫生部),师设军医处 (1932 年改为卫生处,其后又改为卫生部),团设卫生队,连设卫生员。 1931 年,建立了红军总医院、各军区医院(如湘赣军区黄岗医院、福建军区四都医院、 粤湘军区会昌医院、江西军区洛口南医院、闽浙汀军区戈阳医院等)以及各后方医院。1931 年 11 月,创办了军医学校,由贺诚任校长。1933 年 3 月,该校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 校,8 月迁到瑞金上朱坊。1934 年 10 月,它与傅连暲主持的红军医务学校合并,将中央红 色总医院作为实习医院,学制为 1 年。 1931 年总卫生部出版了《健康报》,当时它是报道卫生行政和医院政治思想工作情况, 并交流技术经验的不定期报纸。1933 年,红军卫生学校出版了技术性的专门杂志《红色卫 生》。此后,各革命根据地陆续出版了一些医药刊物。卫生部还印发了《内科学》、《临症便 览》、《最新创伤疗法》等业务参考书给部队医务人员。1933 年 10 月,由中央内务部卫生管 理局、军委卫生部与卫生学校联合发起组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卫生研究会”,以指导苏 区的卫生学术研究工作。 二、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的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分为国民党战场和解放区战场”两个战场(毛泽东《论联 合政府》),陕甘宁边区是当时党中央所在地,从 1935 年 10 月—1948 年 3 月,一直是中国 革命指导中心。在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民政厅下设卫生处,并组织了卫生委员会,领导全边 区卫生工作。各专署设卫生指导员,各小区设不脱产卫生协助员,各村设卫生员。建立了各 级军、政、民卫生指导委员会,组织与领导当地卫生工作,开展了反巫神、反迷信的斗争
建立了卫生模范村。为了促进中西医团结合作,边区成立了中西医药协会,中医小组和医药 社;还组织了中医进修班、中医研究班,开展中医带徒等工作,以培养中医人才。 1944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说:“要提倡卫生。要使边区一千多个 乡,每乡设立一个小医务所。”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明确指出:“应 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 为了解决边区和延安缺医少药状况,除设有边区医院外,还成立了保健社、卫生合作社、 国医研究会、中西医药研究会等,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医药卫生工作网,充分发挥 了边区原有的中医中药人员的作用,使卫生工作深入到农村 在分散的、极为艰苦的环境条件下,边区和各根据地建立了不少医药院校。原军委红军 卫生学校在1940年春改建为中国医科大学,还建立了延安西北医药专门学校、延安制药厂 附设药科学校、华中医科大学,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华中医学院、晋冀鲁豫卫生学校、晋绥 军区卫生学校、晋察冀白求恩卫生学校、苏中卫生学校、新四军二师卫生学校、新四军三师 卫生学校和苏浙医务职业学校等,共培养了3000多名医药卫生干部 各根据地各部队非常重视在职卫生干部教育,他们采取各种形式办轮训队、轮训班和训 练班以及研究班等等,印了适合当地抗日战争需要及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种先进战伤救 治经验的著作和小册子,出版了《卫生建设》、《国防卫生》、《医务生活》、《先锋医务》、《卫 生通讯》、《医卫简讯》、《红卫报》等医药卫生杂志和报刊。 为了救护和医治伤病的抗日指战员,延安成立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延安中央医 院、边区医院,各根据地也各自建立了许多医院,如晋察冀边区医院、八路军120师野战医 院、晋绥解放区贺家川医院、新四军皖南小河口后方医院、云岭南保村前方医院、新四军第 支队神圹圩医院、新四军第三支队大王庄医院和盐城军部海神庙医院,以及新四军第二师 大柳营医院等等。由于敌人不断反复地进行残酷扫荡,医院难以比较集中地安定地进行治疗, 只能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分散隐蔽进行治疗。因此,创建了各种形式的医院:如华北地区地 下医院,山区的山林医院、森林医院和山泂医院,华东地区的竹子医院、水上医院、芦荡医 院、海滩医院和海上医院等,各根据地共创建了50多所医院。在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这 些医院收治了约30多万名伤病员。根据地革命人民和部队卫生人员,为了保卫祖国和战胜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保障广大指战员的健康,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还在战斗的前方 或后方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也就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区辽阔,规模之大,前所未有,经常处于大兵 团作战环境之中。卫生工作队伍由于经过前两个时期战场救护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 顺利地完成了部队卫生和战场救治工作任务,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证。 在这一时期内,陕甘宁边区政府将原在民政厅下的卫生处扩大为卫生署,管理全边区的 卫生工作。加强了各解放区部队的卫生组织和力量,更由于进一步吸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的战场救治的新经验,采用了适合大兵团作战的卫生勤务组织,坚决执行了“救死扶伤,实 行革命人道主义”的号召,贯彻了“预防为主、自力更生、全民动手、勤俭办一切事业”的 方针,因此顺利地完成了部队各项卫生工作和救治了100多万伤病员的任务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有总卫生部,各大军区、野战军和纵队设卫生部,旅设卫生处 团设卫生队,连队设卫生防疫委员会,每班设卫生战土。为了适应大规模运动战、攻坚战和 连续大兵团作战的要求,野战军卫生部下设野战医院、手术队、基地医院、野战区兵站总卫 生所,野战区兵站总收转所或野战军轻运总站和转运站等 战场救治工作,建立了由火线到兵团与后方医院的阶梯救治和医疗后送制度。从过去每
8 建立了卫生模范村。为了促进中西医团结合作,边区成立了中西医药协会,中医小组和医药 社;还组织了中医进修班、中医研究班,开展中医带徒等工作,以培养中医人才。 1944 年 5 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说:“要提倡卫生。要使边区一千多个 乡,每乡设立一个小医务所。”1945 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明确指出:“应 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 为了解决边区和延安缺医少药状况,除设有边区医院外,还成立了保健社、卫生合作社、 国医研究会、中西医药研究会等,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医药卫生工作网,充分发挥 了边区原有的中医中药人员的作用,使卫生工作深入到农村。 在分散的、极为艰苦的环境条件下,边区和各根据地建立了不少医药院校。原军委红军 卫生学校在 1940 年春改建为中国医科大学,还建立了延安西北医药专门学校、延安制药厂 附设药科学校、华中医科大学,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华中医学院、晋冀鲁豫卫生学校、晋绥 军区卫生学校、晋察冀白求恩卫生学校、苏中卫生学校、新四军二师卫生学校、新四军三师 卫生学校和苏浙医务职业学校等,共培养了 3000 多名医药卫生干部。 各根据地各部队非常重视在职卫生干部教育,他们采取各种形式办轮训队、轮训班和训 练班以及研究班等等,印了适合当地抗日战争需要及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种先进战伤救 治经验的著作和小册子,出版了《卫生建设》、《国防卫生》、《医务生活》、《先锋医务》、《卫 生通讯》、《医卫简讯》、《红卫报》等医药卫生杂志和报刊。 为了救护和医治伤病的抗日指战员,延安成立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延安中央医 院、边区医院,各根据地也各自建立了许多医院,如晋察冀边区医院、八路军 120 师野战医 院、晋绥解放区贺家川医院、新四军皖南小河口后方医院、云岭南保村前方医院、新四军第 一支队神圹圩医院、新四军第三支队大王庄医院和盐城军部海神庙医院,以及新四军第二师 大柳营医院等等。由于敌人不断反复地进行残酷扫荡,医院难以比较集中地安定地进行治疗, 只能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分散隐蔽进行治疗。因此,创建了各种形式的医院:如华北地区地 下医院,山区的山林医院、森林医院和山洞医院,华东地区的竹子医院、水上医院、芦荡医 院、海滩医院和海上医院等,各根据地共创建了 50 多所医院。在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这 些医院收治了约 30 多万名伤病员。根据地革命人民和部队卫生人员,为了保卫祖国和战胜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保障广大指战员的健康,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还在战斗的前方 或后方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三、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也就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区辽阔,规模之大,前所未有,经常处于大兵 团作战环境之中。卫生工作队伍由于经过前两个时期战场救护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 顺利地完成了部队卫生和战场救治工作任务,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证。 在这一时期内,陕甘宁边区政府将原在民政厅下的卫生处扩大为卫生署,管理全边区的 卫生工作。加强了各解放区部队的卫生组织和力量,更由于进一步吸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的战场救治的新经验,采用了适合大兵团作战的卫生勤务组织,坚决执行了“救死扶伤,实 行革命人道主义”的号召,贯彻了“预防为主、自力更生、全民动手、勤俭办一切事业”的 方针,因此顺利地完成了部队各项卫生工作和救治了 100 多万伤病员的任务,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有总卫生部,各大军区、野战军和纵队设卫生部,旅设卫生处, 团设卫生队,连队设卫生防疫委员会,每班设卫生战土。为了适应大规模运动战、攻坚战和 连续大兵团作战的要求,野战军卫生部下设野战医院、手术队、基地医院、野战区兵站总卫 生所,野战区兵站总收转所或野战军轻运总站和转运站等。 战场救治工作,建立了由火线到兵团与后方医院的阶梯救治和医疗后送制度。从过去每
连由1名卫生员单独进行抢救,发展为班设立卫生战土和抢救小组,直到开展火线“普遍包 伤运动”和“战场自救互救运动”等人人都会救护裹伤的群众性战伤救护运动。由过去部队 卫生机关各自分散的治疗救护,发展到组成“连联合抢救组”、“团联合包扎所”和“师联合 手术队(站)”等战救组织,做到“高度运动,大量收容,哪里作战,哪里收容”。在空前规 模的运动战中,数百万民工抬担架、推小车,风餐露宿,爬山涉水,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支前。 军队打到哪里,他们就支援到哪里。淮海战役时,组建了两个重伤医院、16个后方医院, 承担了收治10万伤员的繁重任务。医务工作者吸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坑道卫生以及医院 尽可能接近火线进行第一线救治的经验,重伤医院设在距离火线仅十公里处,从而大大提高 了重伤治愈率,腹部战伤治愈率达到66.6%。破伤风类毒素的普遍使用,使破伤风发病率 降低到2‰。当时,还创造地使用了快速担架,运用早期手术、输血输液、石膏封闭、间断 换药、延期缝合、及时供应药材和快速转运等先进医疗技术,做好卫勤组织工作。由于战地 救护和战伤治疗技术的普遍提高,伤员归队率达到了70%以上,大大加强了人民解放军的 战斗力。 在解放战争中,各级部队卫生部门,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训练班、医训队、轮训队等,全 军上下齐动手,培养锻炼出一支经受战争磨炼,具有无产阶级觉悟,全心全意实行救死扶伤、 革命人道主义的新型卫生干部队伍。解放区和解放军的医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1946年, 延安中国医科大学与张家口医学院合并为中国医科大学;白求恩卫生学校也扩充为白求恩医 科大学。1947年,华东在鲁中山区沙沟成立了华东白求恩医学院。1948年,东北的兴山医 科大学,除总校外,还设有龙井、辽东和冀察热辽3个分校,并开办了东北药科学校。到 1949年,军委卫生部设有3个军医大学,各大军区成立了5个军医学院,各省军区大多开 办了卫生学校。总计全军所办学校毕业的医生和司药近6000人,如果将短期训练和工作中 培养的卫生人员计算在内,全军士级以上卫生人员中,70%以上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他们组 成了解放军卫生工作的骨干队伍 解放战争期间,全军出版了医药卫生书籍776220册,杂志1266750册,画刊24000册, 超过国民党统治区同一时期的出版数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卫生事业,为解放后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 适合中国国情的丰富经验,它在中国卫生事业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卫生事业 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中国卫生事 业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48条规定:“提倡国民体 育,推广卫生医药事业,并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家宪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规定工人职员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逐步扩充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物质条件,以保证 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第9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 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逐步扩 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1982年4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 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1条“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
9 连由 1 名卫生员单独进行抢救,发展为班设立卫生战土和抢救小组,直到开展火线“普遍包 伤运动”和“战场自救互救运动”等人人都会救护裹伤的群众性战伤救护运动。由过去部队 卫生机关各自分散的治疗救护,发展到组成“连联合抢救组”、“团联合包扎所”和“师联合 手术队(站)”等战救组织,做到“高度运动,大量收容,哪里作战,哪里收容”。在空前规 模的运动战中,数百万民工抬担架、推小车,风餐露宿,爬山涉水,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支前。 军队打到哪里,他们就支援到哪里。淮海战役时,组建了两个重伤医院、16 个后方医院, 承担了收治 10 万伤员的繁重任务。医务工作者吸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坑道卫生以及医院 尽可能接近火线进行第一线救治的经验,重伤医院设在距离火线仅十公里处,从而大大提高 了重伤治愈率,腹部战伤治愈率达到 66.6%。破伤风类毒素的普遍使用,使破伤风发病率 降低到 2‰。当时,还创造地使用了快速担架,运用早期手术、输血输液、石膏封闭、间断 换药、延期缝合、及时供应药材和快速转运等先进医疗技术,做好卫勤组织工作。由于战地 救护和战伤治疗技术的普遍提高,伤员归队率达到了 70%以上,大大加强了人民解放军的 战斗力。 在解放战争中,各级部队卫生部门,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训练班、医训队、轮训队等,全 军上下齐动手,培养锻炼出一支经受战争磨炼,具有无产阶级觉悟,全心全意实行救死扶伤、 革命人道主义的新型卫生干部队伍。解放区和解放军的医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1946 年, 延安中国医科大学与张家口医学院合并为中国医科大学;白求恩卫生学校也扩充为白求恩医 科大学。1947 年,华东在鲁中山区沙沟成立了华东白求恩医学院。1948 年,东北的兴山医 科大学,除总校外,还设有龙井、辽东和冀察热辽 3 个分校,并开办了东北药科学校。到 1949 年,军委卫生部设有 3 个军医大学,各大军区成立了 5 个军医学院,各省军区大多开 办了卫生学校。总计全军所办学校毕业的医生和司药近 6000 人,如果将短期训练和工作中 培养的卫生人员计算在内,全军士级以上卫生人员中,70%以上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他们组 成了解放军卫生工作的骨干队伍。 解放战争期间,全军出版了医药卫生书籍 776220 册,杂志 1266750 册,画刊 24000 册, 超过国民党统治区同一时期的出版数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卫生事业,为解放后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 适合中国国情的丰富经验,它在中国卫生事业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卫生事业 一、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中国卫生事 业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 48 条规定:“提倡国民体 育,推广卫生医药事业,并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家宪法第 9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规定工人职员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逐步扩充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物质条件,以保证 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第 93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 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逐步扩 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 1982 年 4 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 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21 条“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
中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 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第25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 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第4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 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种权利 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第49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 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等条款为发展中国卫生事业提供了法律依据。 1949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委员会卫生部召开的全国卫 生行政会议,确定全国卫生建设的总方针是:“预防为主,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保证生产建 设和国防建设方面,要面向农村、工矿,依靠群众,开展卫生保健工作”。1950年8月,在 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在毛泽东同志的“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 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题词指引下,结合中国革命战争中 的卫生工作经验,规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中国卫生工作三大原则, 并做出健全基层组织,发展医学教育,培养各级卫生人员,调整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私关系及 医药界团结互助学习等决定。1952年12月,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根据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 和周恩来同志的指示,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作为卫生工作的第四大原则。此后, 在卫生工作四大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卫生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53年12月24日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卫生会议指出:卫生部门必须从国家的总路线和 总任务出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继续采取“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 的方针,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今后卫生工作,应首先加强工业卫生工作和城市卫生工 作,并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对人民危害最大的疾病,有步骤地结合互助合作运动开 展农村卫生工作,为增进人民健康,加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而奋斗。” 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四人帮”的疯狂破坏,全国卫生事业发展缓慢,有的停滞 不前,有的被严重摧残。在此期间,由于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掌握,以及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 群众的共同努力,为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如三级网的建设,赤脚医生 的培训和合作医疗的开展等。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在 本世纪末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 义国家。卫生事业的基本任务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979年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探讨并制定的现阶段卫生工作的具体方针是:①预防 为主的方针。动员起来,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提倡精神文明,移风易俗,改造环境,提高 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②坚持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医三支力量并存、都要发展的方针, 特别是要努力发掘、整理、提高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医中药学。③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 同时加强工矿和城市的医疗卫生工作。解决好8亿农村人口的防病治病问题是当前中国医疗 卫生工作的重点。要正确处理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只有把城市卫生工作搞好,才能更好地支 援和帮助农村。④加强卫生工作的科学管理、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医院要加强核算,讲求 经济效果,提高质量和工作效率。⑤采取各种形式和途径把基层卫生工作搞活。城乡医疗卫 生机构可以国家办、企业办、集体办,也允许少数个人开业行医。企业职工实行劳动保险医 疗,企业职工家属实行半费医疗:农民实行合作医疗。办法灵活多样,做到有医有药。 根据国民经济调整改革的方针,1982年制定的卫生工作任务有八项:①认真贯彻预防 为主的方针,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防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 病。②加强农村卫生建设,认真做好8亿农村人口的医疗卫生工作,特别要抓好县以下卫生 组织的整顿建设,大力培训赤脚医生,努力办好合作医疗。同时要加强城市和工矿的医疗卫 生工作。③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长 期并存,都要发展的方针。④认真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加强妇幼保健工作。⑤
10 中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 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第 25 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 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 45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 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种权利 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第 49 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 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等条款为发展中国卫生事业提供了法律依据。 1949 年 9 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委员会卫生部召开的全国卫 生行政会议,确定全国卫生建设的总方针是:“预防为主,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保证生产建 设和国防建设方面,要面向农村、工矿,依靠群众,开展卫生保健工作”。1950 年 8 月,在 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在毛泽东同志的“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 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题词指引下,结合中国革命战争中 的卫生工作经验,规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中国卫生工作三大原则, 并做出健全基层组织,发展医学教育,培养各级卫生人员,调整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私关系及 医药界团结互助学习等决定。1952 年 12 月,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根据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 和周恩来同志的指示,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作为卫生工作的第四大原则。此后, 在卫生工作四大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卫生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53 年 12 月 24 日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卫生会议指出:卫生部门必须从国家的总路线和 总任务出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继续采取“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 的方针,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今后卫生工作,应首先加强工业卫生工作和城市卫生工 作,并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对人民危害最大的疾病,有步骤地结合互助合作运动开 展农村卫生工作,为增进人民健康,加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而奋斗。” 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四人帮”的疯狂破坏,全国卫生事业发展缓慢,有的停滞 不前,有的被严重摧残。在此期间,由于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掌握,以及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 群众的共同努力,为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如三级网的建设,赤脚医生 的培训和合作医疗的开展等。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在 本世纪末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 义国家。卫生事业的基本任务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979 年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探讨并制定的现阶段卫生工作的具体方针是:①预防 为主的方针。动员起来,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提倡精神文明,移风易俗,改造环境,提高 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②坚持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医三支力量并存、都要发展的方针, 特别是要努力发掘、整理、提高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医中药学。③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 同时加强工矿和城市的医疗卫生工作。解决好 8 亿农村人口的防病治病问题是当前中国医疗 卫生工作的重点。要正确处理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只有把城市卫生工作搞好,才能更好地支 援和帮助农村。④加强卫生工作的科学管理、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医院要加强核算,讲求 经济效果,提高质量和工作效率。⑤采取各种形式和途径把基层卫生工作搞活。城乡医疗卫 生机构可以国家办、企业办、集体办,也允许少数个人开业行医。企业职工实行劳动保险医 疗,企业职工家属实行半费医疗;农民实行合作医疗。办法灵活多样,做到有医有药。 根据国民经济调整改革的方针,1982 年制定的卫生工作任务有八项:①认真贯彻预防 为主的方针,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防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 病。②加强农村卫生建设,认真做好 8 亿农村人口的医疗卫生工作,特别要抓好县以下卫生 组织的整顿建设,大力培训赤脚医生,努力办好合作医疗。同时要加强城市和工矿的医疗卫 生工作。③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长 期并存,都要发展的方针。④认真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加强妇幼保健工作。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