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序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学科,有其自身的规范和场 能;与此相观照,以再现过去为本旨的社会史研究的勃兴,体 现了当代历史学演进的内在逻辑。 就历史认识的整个过程而言,“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 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 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马克思语)。'由传统史学脱胎而出的社 会史研究,正是以其整体史观的新姿,强调对历史“完善的表象” 的研究。它既涵盖传统史学的研究领域,更关注社会结构一功能 及其运行机制静态和动态的研究,从而进行人类历史景观的棋 拟复原,使之客观准确地成为检测现代社会的参照。 时下,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史研究尚处在摸索起步阶 段,如何晨开中国社会史研究,尚有赖于学界同仁的合作努 力。为此,我们组织了这套《中国社会史丛书》,希冀其能起到 抛砖引玉之效。顾名思义,这套丛书是以整个中国社会史为研 究对象的,它涉及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团体、社会思潮、社 会问题、社会生活等方面。它对我们今日认识国情,推进社会 主义的改苹事业将大有助益。 我们深知,仅仅通过这套丛书,决不可能完成中国社会史 研究的任务,即使所出的著作能否达到社会史学科所规定的要 求,也还有待专家的评判。故此,我们诚悬地期望读者和学者 们给予北评指导。 《中国社会史丛书》编委会
目录 1 第一章嫌新派知识分子与戊戎思期 1 第一节 晚清科举知识分子 1 一、 时代的震荡 8 二、科举的炽役 6 三、士大夫的传统意识 11 第二节 激进知识分子的出现 11 一、“甲牛”刺激 13 二,新思愆的闪光 16 三、旧传统 21 四、日本模式 23 第三节 戊戌思潮的兴起和衰落 23 一、我戌思潮的兴起 28 二、新旧思潮的冲突 33 三、鲜血弹红了维新 35 第四节 传统意识的嬗变 35 一、日本的陶治 38 二、民族主义与民主意识 42 三、道统观的淡化 46 四、国民性批判 51 五、进一步退一涉 1◆
55 第二章 革命派知识分子与草命思潮 55 第一节新兴知识阶层的诞生 55 一、新式高等学校的出现 60 二、第一次留学高潮的兴起 64 第二节维新思潮向反清思潮的过渡 64 一、草命没有超前 68 二、保皇与反清的分野 74 三、留学生的激进化 77 第三节 反清与共和 77 一、反清思潮的高涨 84 二、欧美模式 89 三、社会与思想的迫溯 97 第三章康狂的革命着与无敌府主义思潮 97 第一节 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兴起 97 一、反清思想的刺激 100 二、·与日本左派的关系 103 三、獭在的革命者 105 四、迫求与放任 108 第二节 无政府主义流入国内 108 、 师复主义 112 二、三无主义 117 第三节 新村变奏曲 117 一、无政府新村与新生活 121 二、新村主义与互助工读 124 三、未来之梦的终结 131第四章五四前后的知识分子与社会思潮 131 第一节新兴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
131 一、敢育华业的发展 139 二、第二次留半高潮 146 第二节民主科学思潮的兴起 146 一、国粹主义与帝制复辟 150 二、专制立宪论批判 155· 三、历史的反思 159 四、全盘反传统主义 165 第三节民主科学思潮向马克思主义的过渡 165 一、中等知识阶层的城起 172 二、 俄国模式 179 第四节 多元思潮的汇合与冲突 179 一、多元思潮的汇合 186 二、多元思潮的冲突 195第五章五四思湖的演化与新中国 195 第一节民主主义向法西斯主义的蜕变 195 一、畸形的民主观 202 二、.领袖至上与政府万能 209 三、重建道统的过程 217 第二节 骨牌的传统意识和三民主义 217 一、日本近代军国主义思潮 223 二、 汉奸卖国主义的社会基础 227 三、汉奸理论的透视 235 第三节近代知识分子的快择 235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239 二、第三国际和俄国的彩响 243 三、延安模式的胜利 245 四、民主主义仍然是武器 ·3
第一章 维新派知识分子与戊戍思潮 第一节 晚清科举知识分子 一、 时代的震荡 一百四十多年前,广东海面上突然响起了英国军舰的炮声。 它刘被沉寂的中国长空,惊动了北京庄严肃豫的紫禁城。从此, 天朝上国的雍容华贵,慢慢地零落以尽。这一段历史,那样地令 人难堪,它刺激和折磨中国人的自尊心,至少有一百年之久。 如果我们暂时撒开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的性质, 那么,近代中外冲突的物质条件对比,便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工 业对落后的传统农业的征服。从这个视角上可以看到,近代化 这个历史命题,是通过侵路者的枪林弹雨所启示的。先进的中 国人对于这个启发,似乎颇得灵感。从魏源的“师夷长技”到轰 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不管他们思想上有多少歧异,从物质层面 上学习西方是大体一致的。然而,近代中外的不同历史条件, 还包括社会制度的优劣这样一个文化意义上最重要的内容。应 当承认,中外冲突的结局,显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对封建君主 制的神由。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化的实质,不仅是资本主义工 业化,而且寓寄着民主化的深刻要求。也就是说,中国人必须 实现从物质生活到精神世界、从社会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全 ·1
盘转换。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实际上,中国的厄运,并不能仅仅看成是在近代时空范调 内发生的悲剧,通过西方政治文化的比较,可以从更深的层次 上揭示这场悲剧的历史原因。西方国家的强大,以人的解放 为起点。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的人文主义思潮,向中世纪 宗教神学发出挑战,培育了近代资本主义的新精神、新思恕和 新道德。十六世纪中叶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吹响了 科学起义的号角,对神学的审判由文学艺术的殿堂移到了科学 讲坛。跟着便是资产阶级革命,封建社会土崩瓦解,科学大昼 魔术般地使社会经济月新日异,历史以目不暇接的速度飞快前 进。而这一切,中国人并不知道。当他们以礼义之邦国空一切 的时候,古文明的危机早已酝酿成熟。这突出地表现在宋胡理 学关于人与伦理关系的本末倒置。宋明理学把传统文化中的封 建伦理加以强化,向根本漠视、否定人的价值和个性的极端方 向演绎,从而赤裸棵地提出了诸如“人心莫不有知,准蔽于人 欲,则亡天德”、“存天理、灭人欲”那样灭绝人性的口号。这 真是儒学的瓶狂,‘本质上它又是中国封建制度走入穷途末路的 征兆。中国封建制度在唐代之前,其特点是地方权力向中央集 权过菠,唐以后则逐步实现了完全向皇帝个人集中。封建制度 的极端专制化,是以士大夫阶层一切批判的勇气、一切个性的 要求、一切异己的政治行为的彻底放弃作为条件的。不过,这 还不是事精的全部。到了清代,满清统治集团不仅继承了宋 明理学和传统封建制度的专制主义精神,更以异族入主中原,· 千方百计地消灭汉族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这就使历代相沿的 思想统治,更打上文字狱的血腥标记而狰狞可怖,知识分子如 果还能称作知识阶层,不过以学者的繁琐考据才得以苟延残 喘。龚自珍这样泣血锥心地控诉了统治集团对知识分子人格的 ·2
暴虑行径:“穋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有廉耻心,能 无渣渣心。”整个清代中叶都是一片阴霜晦涩、枯燥无味的气 氛。因此,如果要追湖中国落后的历史过程,恐怕要从西方天 文主义思潮和宋明理学开始。人文主义思潮用人学反对神学, 用纵欲主义对抗宗教禁欲主义,用人权反对君权,从而开拓了 人的解放、生产力的解放和杜会制度变革的辉煌时代。宋明理 学则截然相反,用儒教禁锢思想,用禁欲主义消灭人欲,用君 权摧残人权,从而大大加剧了中世纪的黑暗。思想、欲望、人 权,本质上都是人的价值的体现,如果把中西方文化的区别归结 到对人的态度,那么,西方文化发展人的个性,中国文化赞美 人的共性;西方文化注重人的外向性,中国文化提倡人的内向 性;西方文化追求人的权利,中国文化强调人的义务。这种巨 大反差,决定了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比屈服于侵路者 的枪炮所引起的社会震颤,还要强烈得多。 二、科举的奴役 在谈到中西文化的时候,应当指出,从近代思想史的角度 看,在1898年戊戌变法以前,中国知识分子中当然不乏关心、 了解和主张学习西方文化的真知灼见,只不过它们大大缺乏社 会思潮所拥有的广阔性和丰富思辨,其实际影响是极其有限 的。尽管近代社会发生了急剧倾斜,但是,从整体上看,知识 分子对中西文化的撞击和渗透,似乎并未十分及时和敏感地有 所认识和感应,至少在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这个社会阶层没 有题动不安的迹象。这是什么原因?第一,由于中国知识分子 对西方文化的心理隔膜。中国文化历来被认为是天下最优秀的 文化,他们对儒家典籍以外的东西是不屑一顾的。下面这个事实 可以证明这一点:在1898年以前,中厨共翻译了大约561种西方 ·3·
书籍,从出版地区分析,上海出版434种,占77.4%,从译者分 析,约有360多种是由外国传数土主持或他们参与译述的,占 65.1%。中国知识分子不懂外文,也不需要知道外国的事情。 当时传敬士译书,大多自已口译,由别人用中文记录下来。第 二,由于中国知识分子对科举的执著追求。科举是中国传统的 人才选拔制度和教育制度。清代科举制火致沿袭明制,它分 为三个层次:(一)秀才。凡读书人必须经过一定考试选拔, 录取进入县学、州学或府学,才能得到秀才资格,这是科举的 初级功名。考秀才的考试称为童子试,参试者称靥童或直生, 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庠生,秀才是俗称。(二)举人。 由秀才经过乡试取得举人资格是科举中关键的一步。清代乡试 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开科,因在8月举行,'故义称 秋用。举人是中级功名,大约有50%的举人可望得到一官半职, 跻身官條阶层。(三)进士。由举人经过会试取得进士资格是 决定命运的一步。会试三年一次,递辰、戌、丑、未年开科, 因由礼部主持,称为礼闱,又因在二月举行,又称为春闱。 科举制度不适应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要求,这表现在两个方 面:首先,科举名额限制造成了知识分子出路狭窄。科举的三 个层次,秀才、举人和进士都有名额限制。秀才的名额一般是大 府20名,大州县15名。举人名额以省为单位,一般大省80一90 名,中等省60-一70名,小省30一40名,每科全国约录取1200多 名,考取进士的更少。从清顺治三年到光绪三十年的258年中,共 开112科,取进土26000余名。有人统计,每届投考者总有6000 一7000之众,录取率约为3第。这就是说,大约有97%的举人 是不可能取得进士功名的。其次,它不可能为社会提供资本主 义工业化的新型知识和人才。康有为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 指出:“今日四海棣通,列强互竞,欧美之新政新法新学新器 ·4
!日出曹奏,欧人乃持其汽船、铁路,以通大地,蕊括宙合,触 之者靡,逆之者碎,揉而用之,测与之化同,乃能保全。①科 举制度反其道而行之,它把中国人重义轻利的传统伦理观念加 以恶性发展,“中国文士,专上制艺,即本国之风土人悄、兵刑 钱谷等事,亦非素习,功令所在,士之工于此者得第,不工子 此者即不得第,虽篆杰之土,亦不得不以有用之心力,消磨无 :用之时文。即字字精工,句句纯熟,试问能以之义安国家乎? 不能也。能以之怀柔远人乎?不能也。一旦业成而仕,则又尽 弃其所学。鸣乎1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天下之无谓,至 斯极矣”®。它造成了社会风气颍环,更直接决定了清政府 决策部门的昏蒲,“有以外部之要,而言澳在星加坡之外者; 若亲贵极藩,问安南在何处?与广西近否?则固然矣。是以割 混同江、精奇里江、鸟苏里江六千里土地与俄…而中朝若不 知之”③。 科举制度是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西方文化的严重障碍。这个 制度把社会各阶层的人才吸收进入政权,造成人才流询的单一 化,知识分子除了彻底依附于这个政权别无他途。公元1652年 各地学官建立的卧碑中说:“朝廷设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 粮,厚以嘉蘑,设学院、学道、学官以教之,各衙门官以礼相待,全 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④康熙九年礼部题准:“生员如果 犯事情重,地方官先报学政,俟革后治以应得之罪,若词讼 小事,发学责惩,不得视同齐民,一律扑责。”⑧可见秀才已 签能够享受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特权。清政府规定,正规科甲 ①《进呈日本变政考序》,《戊戌变法(三)第8顶。 ②郑戏应《盛世危言》,《此戌变法》(一)第50页。 ③《中爵除害议》,《戊戌变法》(三)第123页。 ④《碎例》卷389,《礼部学校·湖士规条》。, ⑤同上书卷392《优恤诸生》尔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