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传 《吕氏春秋》 6
察 传 《吕氏春秋》
学习目标吧 第一课时 1、熟读课文 2、翻译课文 3、积累文言字讠 6
学习目标 • 第一课时 • 1、熟读课文 • 2、翻译课文 • 3、积累文言字词
题目解读: 题目怎么读? 察传 chuan:审察传言 6
题目解读: 题目怎么读? 察传chuán:审察传言
作家作品: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 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总晚周诸子之精英,荟先秦百家之 眇义”,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左右。 6
作家作品: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 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总晚周诸子之精英,荟先秦百家之 眇义”,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左右
作家作品: 《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记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 ,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 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 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致食客三千 人 6
作家作品: 《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记,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 ,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 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 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致食客三千 人
作家作品: 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 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 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 ,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 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并把它 公布于咸阳市门,诸侯游士宾客有能 增损一字者即赏给千金。 6
作家作品: 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 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 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 ,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 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并把它 公布于咸阳市门,诸侯游士宾客有能 增损一字者即赏给千金
文言字词: 1、得言:传言,传闻的话。 2、数:数读“shuo”,多次。 3、母猴:又叫沐猴、猕猴、马猴,比獲稍 小。母,在这里不作雌性讲。 4、人之与狗:之,取独。 5、所以:的原因。 6、大过:大,表程度;过,名作动,犯错 误。“大过”即大大地犯错误,犯大错。 6
文言字词: 1、得言:传言,传闻的话。 2、数:数读“shuò”,多次。 3、母猴:又叫沐猴、猕猴、马猴,比玃稍 小。母,在这里不作雌性讲。 4、人之与狗:之,取独。 5、所以:……的原因。 6、大过:大,表程度;过,名作动,犯错 误。“大过”即大大地犯错误,犯大错
文言字词: 1、闻而审:而,表假设。(例:①死而有 知,其几何离?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 可也。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于:介词,从。 3、国霸诸侯:是“国霸于诸侯”的省略。 霸:V.称霸。 4、国亡身死:身,自己。 6
文言字词: 1、闻而审:而,表假设。(例:①死而有 知,其几何离?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 可也。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于:介词,从。 3、国霸诸侯:是“国霸于诸侯”的省略。 霸:V.称霸。 4、国亡身死:身,自己
当堂训练: 1、注音:察传、数传、鲍叔、卜筮 2、翻译:①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②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 不若无闻矣。 ③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 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 也 6
当堂训练: 1、注音:察传、数传、鲍叔、卜筮 2、翻译:①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②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 不若无闻矣。 ③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 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 也
落实检测: 1、察传( chuan)数(shuo)传 鲍(bao)叔 卜筮(sh) 2、①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译: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判断句) 6
落实检测: 1、察传(chuán) 数(shuò)传 鲍(bào)叔 卜筮(shì) 2、①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译: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判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