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第一单元 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第一单元 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 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 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 《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 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 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 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 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 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 谓之《论语》。”论lun:编纂。语:言论
• 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 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 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 《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 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 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 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 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 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 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语:言论
了解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 式有四种: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 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 (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 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 (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 子的
• 了解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 式有四种: •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 (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 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 • (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 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 • (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 子的
·1【原文】 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 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 子何患于丧(sang)(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o)(4)。” 1【注释】(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 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2)从者见之: 随行的人见了他。(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 职。(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 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 1【原文】 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 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 子何患于丧(sàng) (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4)。” • 1【注释】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 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 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 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 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1【译文】 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长官请 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他说:“凡是 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 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而担忧呢? 天下没有德政已终很久了,上天将借 孔夫子为圣人来宣扬大道
• 1【译文】 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长官请 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他说:“凡是 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 “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而担忧呢? 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 孔夫子为圣人来宣扬大道
·1【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 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 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 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 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 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 1【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 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 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 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 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 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2【原文 长沮()、桀:m)(1耦u)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 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0)(4)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同“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yi)之(5)?且而与 其丛辟(6)(b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7)(y0u)而 不辍(chuo)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 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2【原文】 长沮(jù)、桀(jié)溺(nì)(1)耦(ǒu)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 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ú) (4)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ú,同“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yì)之(5)?且而与 其从辟(6) (bì)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 (yōu)而 不辍(chuò)。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 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注释】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 详。(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3)问津:津, 渡口。寻问渡口。(4执舆:即执辔(pe)(5)之: 与。(6)辟:同“避”。(⑦):音y6u,用土 覆盖种子。(8怃然:怅然,失意
• 2【注释】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 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3)问津:津, 渡口。寻问渡口。(4)执舆:即执辔(pèi)。 (5)之: 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 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2【译文 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 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手拿着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 子路说:“我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 子路说:“是的。”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去 改銮宫呢?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 随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桀溺用松士,仍旧不停地做田 里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人是 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我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 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参与 变革了
2【译文】 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 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手拿着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 子路说:“我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 子路说:“是的。”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去 改变它呢?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 随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桀溺用耰松土,仍旧不停地做田 里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人是 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我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 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参与 变革了
·2【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 和积极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 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 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 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 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 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 历史责任感
• 2【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 和积极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 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 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 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 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 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 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