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 计量经济学 ECONOMETRICS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计量经济学课程组 二0-0年四月
考试大纲 计量经济学 ECONOMETRICS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计量经济学课程组 二0一0年四月
《计量经济学》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第5、6学期 课内总学时:54 课外总学时(开放实验课24):24 学分:3 《计量经济学》建立在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是经济学中的一 门重要的独立学科。计量经济学结合数量方法来对经济活动进行认识分析,并辅 助于计算机专门软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课程主要介绍了计量经 济学的一般概念及工作步骤、模型估计的基本方法、模型检验与修正方法,典型 计量经济模型专题讨论、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基本知识(包括模型的识别、估计、 检验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案例。 一、考试对象:经济类、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生 二、考试目的与要求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实证的方法,尤其是数量分析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研 究的基本方法.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单方程线型回归模型的 预测与分析的有关基础知识(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及模型应用)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数量经济分析的一些基础理论与方法。通过复习、考 试这门课程,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实用的计量 经济学应用模型:并能运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完成
1 《计量经济学》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第5、6学期 课内总学时:54 课外总学时(开放实验课24):24 学分:3 《计量经济学》建立在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是经济学中的一 门重要的独立学科。计量经济学结合数量方法来对经济活动进行认识分析,并辅 助于计算机专门软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课程主要介绍了计量经 济学的一般概念及工作步骤、模型估计的基本方法、模型检验与修正方法,典型 计量经济模型专题讨论、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基本知识(包括模型的识别、估计、 检验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案例。 一、考试对象:经济类、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生 二、考试目的与要求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实证的方法,尤其是数量分析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研 究的基本方法.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单方程线型回归模型的 预测与分析的有关基础知识(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及模型应用)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数量经济分析的一些基础理论与方法。通过复习、考 试这门课程,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实用的计量 经济学应用模型;并能运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完成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计量经济学 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步十二点) 三、计量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 四、计量经济学与我们 重点: 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建立计量模型的主要步骤。 第二章 一元线性计量经济学模型 一、回归分析与回归函数 二、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估计 三、拟合优度的度量 四、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五、回归模型预测 六、Eviews软件的使用 重点: 最小二乘估计法: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回归系数的检验:回归模型 的预测。 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古典假定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重点: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矩阵表示、参数估计。 第四章多重共线性
2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一、计量经济学 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步十二点) 三、计量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 四、计量经济学与我们 重点: 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建立计量模型的主要步骤。 第二章 一元线性计量经济学模型 一、回归分析与回归函数 二、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估计 三、拟合优度的度量 四、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五、回归模型预测 六、Eviews 软件的使用 重点: 最小二乘估计法;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回归系数的检验;回归模型 的预测。 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古典假定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重点: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矩阵表示、参数估计。 第四章 多重共线性
一、多重共线性概念 二、多重共线性的后果 三、多重共线性检验 四、多重共线性的修正 重点: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和修正。 第五章异方差性 一、异方差性的概念 二、异方差性的后果 三、异方差性检验 四、异方差的修正 重点: 异方差性检验、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WLS)法。 第六章自相关性(序列相关性) 一、自相关性概念 二、自相关性的后果 三、自相关性检验 四、自相关的修正 重点: 序列相关问题的检验、广义养分法。 第七章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 一、滞后效应与滞后变量模型 二、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
3 一、多重共线性概念 二、多重共线性的后果 三、多重共线性检验 四、多重共线性的修正 重点: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和修正。 第五章 异方差性 一、异方差性的概念 二、异方差性的后果 三、异方差性检验 四、异方差的修正 重点: 异方差性检验、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WLS)法。 第六章 自相关性(序列相关性) 一、自相关性概念 二、自相关性的后果 三、自相关性检验 四、自相关的修正 重点: 序列相关问题的检验、广义养分法。 第七章 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 一、滞后效应与滞后变量模型 二、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
三、自回归模型的构建 四、自回归模型的估计 重点: 阿尔蒙多项式法、自回归三种模型的变换及参数估计、工具变量法。 第八章 虚拟变量模型 一、虚拟变量 二、虚拟解释变量的回归 三、虚拟被解释变量的回归(选讲内容) 重点: 虚拟解释变量的设置、模型的综合应用。 第九章 设定误差与测量误差 一、设定误差 二、设定误差的检验 三、测量误差(选讲内容) 重点: 欠拟合和过拟合原因和后果、设定误差检验方法。 第十章联立方程组模型 一、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及其偏倚 三、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 三、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单方程估计方法 四、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检验 重点: 结构式模型和简化式模型、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识别规则、联立方程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各种估计方法
4 三、自回归模型的构建 四、自回归模型的估计 重点: 阿尔蒙多项式法、自回归三种模型的变换及参数估计、工具变量法。 第八章 虚拟变量模型 一、虚拟变量 二、虚拟解释变量的回归 三、虚拟被解释变量的回归(选讲内容) 重点: 虚拟解释变量的设置、模型的综合应用。 第九章 设定误差与测量误差 一、设定误差 二、设定误差的检验 三、测量误差(选讲内容) 重点: 欠拟合和过拟合原因和后果、设定误差检验方法。 第十章 联立方程组模型 一、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及其偏倚 三、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 三、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单方程估计方法 四、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检验 重点: 结构式模型和简化式模型、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识别规则、联立方程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各种估计方法
第十一章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 一、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 三、协整性和误差修正模型 四、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重点: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的应用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第十二章实证项目研究与论文写作 一、实证项目研究的选题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三、计量经济分析 重点: 研究题目的选择、模型函数形式的设定。 四、考试方式 考试以学期末闭卷笔试考核为主,结合平时作业和课堂讨论及学生的课程论 文给出学生最终成绩的形式。要求学生在120分钟内完成100分试卷解答,成绩 60以上者为考核合格。 (改革后的考试方案:期末考核在总成绩中占50%,课程论文考核占20%, 上机实践考核占20%,平时成绩占10%。) 五、题型 1、单项选择题 2、多项选择题 2、判断题 3、简答题
5 第十一章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 一、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 三、协整性和误差修正模型 四、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重点: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的应用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第十二章 实证项目研究与论文写作 一、实证项目研究的选题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三、计量经济分析 重点: 研究题目的选择、模型函数形式的设定。 四、考试方式 考试以学期末闭卷笔试考核为主,结合平时作业和课堂讨论及学生的课程论 文给出学生最终成绩的形式。要求学生在120 分钟内完成100 分试卷解答,成绩 60以上者为考核合格。 (改革后的考试方案:期末考核在总成绩中占 50%,课程论文考核占 20%, 上机实践考核占 20%,平时成绩占 10%。) 五、题型 1、单项选择题 2、多项选择题 2、判断题 3、简答题
4、分析题 5、计算应用题 六、试题数量、结构及时间安排 单选题:30个;多选题:10个;判断5个:简答题4个:计算分析2个:计算 应用题2-3个 时间:2个小时 七、答题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 做到运用已学过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完成答卷。 大纲制定者:《计量经济学》课程组 大纲修订者:《计量经济学》课程组 大纲审定者:党玮 大纲批准者:何剑 2010年4月
6 4、分析题 5、计算应用题 六、试题数量、结构及时间安排 单选题:30个;多选题:10 个;判断5个;简答题4个;计算分析2个;计算 应用题2-3个 时间:2个小时 七、答题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 做到运用已学过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完成答卷。 大纲制定者:《计量经济学》课程组 大纲修订者:《计量经济学》课程组 大纲审定者:党玮 大纲批准者:何剑 2010 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