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考生诉教育部案(受教育的平等权) 案情:据报青岛两考生参加高考之后,因不满全国高考录取根据地域区别分数线, 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教育部,主张自己的平等受教育权。最高人 民法院以《行政诉讼法》第14条第(二)项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一审 行政案件:…(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 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为由,驳回了原告的起诉。随后原告方并未再 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称其起诉的目的己经达到。 问题:受教育的平等权如何实现? 评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宪法问题,其中不仅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涉及 到教育部的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宪性问题(实质上是立法权与行政权之间 的冲突、平衡问题),之所以在实际中表现为行政诉讼的形式,均可归因于我国 有效的、可具操作性宪法诉讼机制的缺失。 1、公民的受教育权系指公民获得教育机会、接受教育的权利。以《魏玛宪 法》为标志,受教育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宪法上得到了确认。受教育权 具有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作为自由权具有消极的属性,即受教育不受他 人非法干预的自由,要求国家、社会的不作为:作为社会权具有积极的属性,即 受教育需要有人从事教育活动,要求国家、社会的作为。基于此,从一般意义上 来讲,公民有接受教育、通过教育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权利,与此相对应, 国家或社会有提供配置相应资源的义务:另一方面,受社会经济水平影响,由于 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只能保障一部分公民享受完整的教育, 因此对于享用稀缺教育资源的受教育权就需要加以更多的限制,即只有满足特定 条件的公民才可以享用这一资源,但限定条件应公平、公开、统一、为一般民众 所能接受,公民的受教育权转变为满足特定条件即可享受特定教育的权利。 2、平等权是一项宪法的原则性权利,它首先是指机会的平等,而不是结果 的平等,即宪法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而不保障享有的权利会达到同样的结 果:其次,平等包含实质上的平等,而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平等,它体现在受教
青岛考生诉教育部案(受教育的平等权) 案情:据报青岛两考生参加高考之后,因不满全国高考录取根据地域区别分数线, 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教育部,主张自己的平等受教育权。最高人 民法院以《行政诉讼法》第 14 条第(二)项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一审 行政案件:…(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 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为由,驳回了原告的起诉。随后原告方并未再 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称其起诉的目的已经达到。 问题:受教育的平等权如何实现? 评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宪法问题,其中不仅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涉及 到教育部的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宪性问题(实质上是立法权与行政权之间 的冲突、平衡问题),之所以在实际中表现为行政诉讼的形式,均可归因于我国 有效的、可具操作性宪法诉讼机制的缺失。 1、公民的受教育权系指公民获得教育机会、接受教育的权利。以《魏玛宪 法》为标志,受教育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宪法上得到了确认。受教育权 具有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作为自由权具有消极的属性,即受教育不受他 人非法干预的自由,要求国家、社会的不作为;作为社会权具有积极的属性,即 受教育需要有人从事教育活动,要求国家、社会的作为。基于此,从一般意义上 来讲,公民有接受教育、通过教育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权利,与此相对应, 国家或社会有提供配置相应资源的义务;另一方面,受社会经济水平影响,由于 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只能保障一部分公民享受完整的教育, 因此对于享用稀缺教育资源的受教育权就需要加以更多的限制,即只有满足特定 条件的公民才可以享用这一资源,但限定条件应公平、公开、统一、为一般民众 所能接受,公民的受教育权转变为满足特定条件即可享受特定教育的权利。 2、平等权是一项宪法的原则性权利,它首先是指机会的平等,而不是结果 的平等,即宪法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而不保障享有的权利会达到同样的结 果;其次,平等包含实质上的平等,而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平等,它体现在受教
育权中就是: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平等地享有满足特定条件即可享受特 定教育的权利:再次,平等权并不排除合理的差别。 3、高考区别地区录取的规定有违平等权、受教育权内涵和精神:首先,就 根据地域区别划定分数线作为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限定条件而言,这一条件是不 公平、不统一、难以为人所接受的。在起点平等难以保障的情况下,法律的作用 更多地应该体现在保障人人享有机会上的平等,每个人都应当有同样的机会来改 变自身的命运,而根据地域区分划定分数线的做法显然剥夺了相当一部分公民这 一机会上的平等,满足同样条件的公民在不同的地区却遭受完全不同的待遇。其 次,这一规定与受教育权作为一种社会权利的基本理念相违背。原意为保障起点 上的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权,却因为分数线的区分划定而进一步加大了起点上的不 公平,在竞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人为地为不同地域的公民划出了不同的起点: 经济发达、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分数线偏低,而经济欠发达、教育水平较低的地 区分数线较高。再次,根据地域区分划定分数线并不属于平等权上所谓合理的差 别。合理的差别指的是根据实质上的平等原则,在合理程度上所采取的具有合理 依据的差别,主要有:根据年龄、生理、民族差异而采取的合理差别:根据经济 上能力以及所得差异而采取的税负合理差别:特定职业主体的特别义务和特别权 利限制。教育部依据地域而划定分数线,实质的结果是对不同地域的公民给予了 不同的待遇,但很难找到这一差别的合理之处,相反,尤其是对于一些国家重点 的部属院校而言,国家以全国的税收而对其进行补助、扶持,而全国各地的税负 是统一的,教育部进行这种依据地域上的不同而划定不同的分数线很能说是合理 的。如果说合理的差别,也是应该在于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少数 民族地区给予一定的优惠。再次,各高校并不具有区别地域划定各自分数线的所 谓“办校自主权”。当然这里应当进行一定的区分:公立部属院校接受国家财政 补助、扶植,原则上自应对全国统一录取、统一划定分数线:公立地方院校接受 地方财政补助、扶植,相应的可以在录取时对本地考生予以适当照顾,但是这些 学校如果对其他省份之间区别分数线录取也是不尽合理的;私立高校不接受财政 补助、扶植、按照市场规律运行,自可以依其自身需要自主地划定其分数线。最 后,根据地域区别划定分数线的规定与现行立法相冲突。《宪法》第33条第2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46条规定:“中华
育权中就是: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平等地享有满足特定条件即可享受特 定教育的权利;再次,平等权并不排除合理的差别。 3、高考区别地区录取的规定有违平等权、受教育权内涵和精神:首先,就 根据地域区别划定分数线作为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限定条件而言,这一条件是不 公平、不统一、难以为人所接受的。在起点平等难以保障的情况下,法律的作用 更多地应该体现在保障人人享有机会上的平等,每个人都应当有同样的机会来改 变自身的命运,而根据地域区分划定分数线的做法显然剥夺了相当一部分公民这 一机会上的平等,满足同样条件的公民在不同的地区却遭受完全不同的待遇。其 次,这一规定与受教育权作为一种社会权利的基本理念相违背。原意为保障起点 上的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权,却因为分数线的区分划定而进一步加大了起点上的不 公平,在竞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人为地为不同地域的公民划出了不同的起点: 经济发达、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分数线偏低,而经济欠发达、教育水平较低的地 区分数线较高。再次,根据地域区分划定分数线并不属于平等权上所谓合理的差 别。合理的差别指的是根据实质上的平等原则,在合理程度上所采取的具有合理 依据的差别,主要有:根据年龄、生理、民族差异而采取的合理差别;根据经济 上能力以及所得差异而采取的税负合理差别;特定职业主体的特别义务和特别权 利限制。教育部依据地域而划定分数线,实质的结果是对不同地域的公民给予了 不同的待遇,但很难找到这一差别的合理之处,相反,尤其是对于一些国家重点 的部属院校而言,国家以全国的税收而对其进行补助、扶持,而全国各地的税负 是统一的,教育部进行这种依据地域上的不同而划定不同的分数线很能说是合理 的。如果说合理的差别,也是应该在于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少数 民族地区给予一定的优惠。再次,各高校并不具有区别地域划定各自分数线的所 谓“办校自主权”。当然这里应当进行一定的区分:公立部属院校接受国家财政 补助、扶植,原则上自应对全国统一录取、统一划定分数线;公立地方院校接受 地方财政补助、扶植,相应的可以在录取时对本地考生予以适当照顾,但是这些 学校如果对其他省份之间区别分数线录取也是不尽合理的;私立高校不接受财政 补助、扶植、按照市场规律运行,自可以依其自身需要自主地划定其分数线。最 后,根据地域区别划定分数线的规定与现行立法相冲突。《宪法》第 33 条第 2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 46 条规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 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该法第36条规定:“受教育 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 子平等的权利。”《高等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不得因其残废而拒 绝招收。”以上条款直接或间接地确定了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权的规定和精神, 而根据地域区别划定分数线的规定与这些规定和精神是相违背的。总之,我国长 期以来存在的高考根据地域区别录取制度有违于我国宪法与法律的规定,有悖于 公平、正义的理念,是对公民受教育权和平等权的侵害,应当尽快地予以废除
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第 9 条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 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该法第 36 条规定:“受教育 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 子平等的权利。”《高等教育法》第 9 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不得因其残废而拒 绝招收。”以上条款直接或间接地确定了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权的规定和精神, 而根据地域区别划定分数线的规定与这些规定和精神是相违背的。总之,我国长 期以来存在的高考根据地域区别录取制度有违于我国宪法与法律的规定,有悖于 公平、正义的理念,是对公民受教育权和平等权的侵害,应当尽快地予以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