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 班级姓名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拼音(83) 万仞( 无穷匮()张袂成阴()酒酣()谪守()浩浩汤汤() 烨然()孀妻()始chen()比肩继zhng()hin勇()直duo() 其10()y1()下人争y()之愚g( 二、课文内容填空(19)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吾与汝毕力平险, ,可乎?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阴风怒号,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6、至若 而或 此乐何极。 7、父已先在,怒曰:“ 何也?” 8、旦日,视其书 常习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26’) 1、惩山北之塞 2、投诸渤海之尾 3、固不可彻 4、惧其不已也 5、一厝朔东 6、延晏子 7、所以然者何 8、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9、士卒亡者过半 10、顾谓良曰 11、为其老,强忍 12、父以足受 13、与老人期 4、当如是 15、谪守巴陵郡 16、予观夫巴陵胜状 17、横无际涯 18、日星隐耀 19、薄暮冥冥 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1、或异二者之为 22、不以物喜 23、然则何时而乐耶 24、涉寒暑不溃 25、吾业是有年矣 26、吾赖是以食吾射
1 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拼音(8’) 万仞.( ) 无穷匮.( ) 张袂.成阴( ) 酒酣.( ) 谪.守( ) 浩浩汤汤.( ) 烨.然( ) 孀.妻( ) 始 chèn( ) 比肩继 zhǒng( ) hàn 勇( ) 直 duò( ) 其 lǚ( )yí( )下 人争 yù( )之 愚 gǔ( ) 二、课文内容填空(19’)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吾与汝毕力平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________________?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阴风怒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6、至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此乐何极。 7、父已先在,怒曰:“____________,______,何也?” 8、旦日,视其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习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26’) 1、惩.山北之塞 2、投诸.渤海之尾 3、固不可彻. 4、惧其不已.也 5、一厝.朔东 6、延.晏子 7、所以..然者何 8、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9、士卒亡.者过半 10、顾.谓良曰 11、为其老,强.忍 12、父以.足受 13、与老人期. 14、当如是. 15、谪守.巴陵郡 16、予观夫巴陵胜状.. 17、横.无际涯 18、日星隐耀. 19、薄.暮冥冥 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1、或异.二者之为 22、不以.物喜 23、然则..何时而乐耶 24、涉寒暑不溃. 25、吾业.是有年矣 26、吾赖是以食.吾躯
四、课内语段阅读(14)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乎。噫, 微斯人,无谁与归? 1、语段选自代 的《 》一文。作者字 谥号 2、作者认为,前文提到的两种“览物之情”都不理想,那么,理想的境界是什么?(请用 文中原话回答)(1) 3、“庙堂之高”是指 “江湖之远”是指 4、解释“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 (二)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也?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 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也?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奷而不知禁,法斆而不知理,坐縻廪粟 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醵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 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1、本语段选自朝写的《 》一书。(1) 2、作者借卖柑者之口,揭示了怎样一个社会问题?(1”) 3、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2) 授 御: 象: 4、文中有一组排比句,请在文中划出来,并说说,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2) 5、请列举出你在现实生活中遇见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2”) 五、课外语段阅读(33”) 北人有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2) 仕于南方 或曰:“啖菱须去壳” 不得已而从仕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2
2 四、课内语段阅读(14’) (一)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乎。噫, 微斯人,无谁与归? 1、 语段选自___代________写的《________》一文。作者字______,谥号_________。(2’) 2、 作者认为,前文提到的两种“览物之情”都不理想,那么,理想的境界是什么?(请用 文中原话回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庙堂之高”是指_________________,“江湖之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4、解释“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二)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也?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 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也?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廪粟 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醲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 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1、 本语段选自___朝________写的《__________》一书。(1’) 2、 作者借卖柑者之口,揭示了怎样一个社会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2’) 授: 御: 斁: 象: 4、 文中有一组排比句,请在文中划出来,并说说,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列举出你在现实生活中遇见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语段阅读(33’) (一) 北人有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 而: 仕: 啖: 去 2、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2’) 仕.于南方 或.曰:“啖菱须去壳” A、 B、 不得已而从仕.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仕于南方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尝射于家圃 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省略成分(3”)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4、翻译划线句子 (2) 5、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 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 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稍从遇学。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苦渴无 黑质而白章() 何苦而不平( 性质讷而好学() 或问三余之意() 当以三余() 或异二者之为() 当其租入( 2、选出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2) A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性质讷而好学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常见的“而”的用法有以下几种,请为下面的句子选出答案(6’) A、表并列B、表承接C、表修饰D、表转折E、表递进 ①性质讷而好学 ()②黑质而白章( ③吾恂恂而起 ()④君将哀而生之乎( ⑤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⑥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4、选出与“人有从学者”的句式相同的一句()(1) A、甚矣,汝之不惠 B、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C、民弗从也 D、孔子云:何陋之有 5、本文勉励学者要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6) ①读万卷书, 其义自见。③ ,下笔 如有神。④古人学问无遗力,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⑥熟读唐诗三百首 5、文中所说的“三余”,其具体内容是:① (3)
3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仕于.南方 C、 D、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尝射于.家圃 3、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省略成分(3’) (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 )欲以( )清热也。” 4、 翻译划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5、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二)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 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 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稍从遇学。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苦.渴无日( ) 黑质.而白章( ) ① ② 何苦.而不平( ) 性质.讷而好学( ) 或.问三余之意( ) 当.以三余( ) ③ ④ 或.异二者之为( ) 当.其租入( ) 2、选出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 )(2’) A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性质讷而好学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常见的“而”的用法有以下几种,请为下面的句子选出答案(6’) A、表并列 B、表承接 C、表修饰 D、表转折 E、表递进 ①性质讷而好学 ( )②黑质而白章( ) ③吾恂恂而起 ( )④君将哀而生之乎( ) ⑤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 )⑥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 4、选出与“人有从学者”的句式相同的一句( )(1’) A、 甚矣,汝之不惠 B、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C、民弗从也 D、孔子云:何陋之有 5、本文勉励学者要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6’) ①读万卷书,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其义自见。③____________,下笔 如有神。④古人学问无遗力,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⑥熟读唐诗三百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所说的“三余”,其具体内容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3)
六、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几种现象(20)补充内容作为附加分,多少不论) (一)、通假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及意义(请在空白处写出4-6句含通假字的语句并 解释)(4) 1、甚矣,汝之不惠(通 2、无他,但手熟尔(通) 3、民有饥色,野有饿莩。(通 4、河曲智叟亡以应(通) (二)、一词多义(6’)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不同意义 使子为使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 其贤者使使贤主 学而时习之 七百里 r齐人固善盗乎 坐盗 晏子使楚 5口技人坐屏障中 6、然则何为使子 汝心之固 满坐寂然 子曰:“学而不厌……” 子又生孙 (三)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6) 1、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2、有一老父衣褐( 3、父曰:“履我!”( 4、良殊大惊,随目之( 5、以缚背刃,力下上。( (四)古今异义(5)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2、芳草鲜美(古义: 今义 3、春和景明(古义 今义 4、前人之述备矣(古义: 今义 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 今义
4 六、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几种现象(20’)(补充内容作为附加分,多少不论) (一)、通假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及意义(请在空白处写出 4-6 句含通假字的语句并 解释)(4’) 1、甚矣,汝之不惠( 通 )_______ 2、无他,但手熟尔( 通 )_______ 3、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通 )_______ 4、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_______ (二)、一词多义(6’)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不同意义 使.子为使.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 1、 2、 3、 其贤者使使..贤主 学而时习.之 方.七百里 齐人固.善盗乎 坐.盗 晏子.使楚 4、 5、口技人坐.屏障中 6、 然则何为使子. 汝心之固. 满坐.寂然 子.曰:“学而不厌……” 子.又生孙 (三)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6’) 1、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 ) 2、有一老父衣.褐( ) 3、父曰:“履.我!”( ) 4、良殊大惊,随目.之( ) 5、以缚背.刃,力下上。( ) (四)古今异义(5’)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2、芳草鲜美..(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3、春和景.明(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4、前人之述备.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