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吉林大学:《健康评估》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实验室检查 第44讲 第一节 血液检验 第二节 尿液检验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31,文件大小:1.15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第一节血液检验 一、血液常规检验 血液常规检验是指对病人周围血液中红细 胞和白细胞数量及质量的检验,包括血红蛋白 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检验项日之一

第一节血液检验 一、血液常规检验 血液常规检验是指对病人周围血液中红细 胞和白细胞数量及质量的检验,包括血红蛋白 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检验项目之一

(一)血红蛋白测定 [目的]测定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的含量。 [标本采集方法]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gL(12-16gd) 成年女性:110-150g/L(11-15gd) 新生儿:170-200g/L(17-20gd)

(一) 血红蛋白测定 [目的] 测定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的含量。 [标本采集方法] 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g/L (12-16g/dl) 成年女性:110-150g/L (11-15g/dl) 新生儿:170-200g/L (17-20g/dl)

[临床意义] 1.血红蛋白增多 (1)相对增多:严重呕吐、腹泻等,由于血 液浓缩使血红蛋白增多。 (2)绝对增多:多由于组织缺氧致红细胞代 偿性生成增多,少数由造血系统疾病所致。 1)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高原居民等。 2)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 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 2.血红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见于妊娠中、晚期和老年人。 (2)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临床意义] 1. 血红蛋白增多 (1)相对增多:严重呕吐、腹泻等,由于血 液浓缩使血红蛋白增多。 (2)绝对增多:多由于组织缺氧致红细胞代 偿性生成增多,少数由造血系统疾病所致。 1)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高原居民等。 2)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 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 2. 血红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见于妊娠中、晚期和老年人。 (2)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二)红细胞计数 [目的测定每升血液内红细胞的数量。 [标本采集方法]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男性:(4.0-5.5)X1012L(400万-550万/mm3) 女性:(3.0-4.5)X1012L(300万-450万/mm3) 新生儿:(6.0-7.0)X1012L(600万-700万/mm3) [临床意义]同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致

(二)红细胞计数 [目的] 测定每升血液内红细胞的数量。 [标本采集方法] 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 男性:(4.0-5.5)╳1012/L(400万-550万/mm3 ) 女性:(3.0-4.5) ╳1012/L(300万-450万/mm3 ) 新生儿:(6.0-7.0) ╳1012/L(600万-700万/mm3 ) [临床意义] 同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致

(三)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目的]测定每升血液内白细胞的数量及五类白细胞 在血液中的比率。 [标本采集方法]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 1.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X10/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X10/L(15000-20000/mm3) 6个月-2岁:(11-12)X10L(11000- 12000/mm3)

(三)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目的] 测定每升血液内白细胞的数量及五类白细胞 在血液中的比率。 [标本采集方法] 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 1.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109 /L(4000-10000/mm3 ) 新生儿:(15-20) ╳109 /L(15000-20000/mm3 ) 6 个 月 -2 岁 : (11-12) ╳109 /L(11000- 12000/mm3 )

2.白细胞分类计数 @ 各类血细胞形态示意图 A红细胞B网织红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 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F淋巴细胞G单核细胞

2.白细胞分类计数 各类血细胞形态示意图 A红细胞 B网织红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 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 F淋巴细胞 G单核细胞

[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高于10X10L称白细胞 增多,低于4X10L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 或减少与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有密切关系和 相同意义。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 1)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妊娠及分娩时、 饱餐、剧烈运动等,多为一过性。 2)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组织损伤 或坏死、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中毒、非造血 系统恶性肿瘤等

[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 /L称白细胞 增多,低于4╳109 /L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 或减少与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有密切关系和 相同意义。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 1)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妊娠及分娩时、 饱餐、剧烈运动等,多为一过性。 2)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组织损伤 或坏死、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中毒、非造血 系统恶性肿瘤等

(2)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感染性疾病、血 液系统疾病、化学药物副作用或放射线损伤、脾 功能亢进、过敏性休克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正常周转血液 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的分叶核占多数,可见少量 杆状核,杆状核与分叶核的正常比值为1:13。比 值增大,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称核左 移。周围血液中5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0.03时称核 右移。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轻度核左移,提示感 染轻或处于感染早期;伴核明显左移示感染加重; 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有核左移及中毒性改变常提示 感染极为严重。若伴核右移则是造血功能减退或 造血物质缺乏的表现

(2)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感染性疾病、血 液系统疾病、化学药物副作用或放射线损伤、脾 功能亢进、过敏性休克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正常周转血液 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的分叶核占多数,可见少量 杆状核,杆状核与分叶核的正常比值为1:13。比 值增大,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称核左 移。周围血液中5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0.03时称核 右移。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轻度核左移,提示感 染轻或处于感染早期;伴核明显左移示感染加重; 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有核左移及中毒性改变常提示 感染极为严重。若伴核右移则是造血功能减退或 造血物质缺乏的表现

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2叶核3叶核4叶核5叶及以上核 国@®考f我 核明显左移←—— 核左移←——正常。 —→核右移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示意图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示意图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哮喘、荨 麻疹、血清病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血吸虫等 寄生虫病。减少多见于伤寒、副伤寒以及长期 应用肾上腺素激素者。 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 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以 及铅、铋、锌等重金属中毒。减少无临床意义

2.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主要见于哮喘、荨 麻疹、血清病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血吸虫等 寄生虫病。减少多见于伤寒、副伤寒以及长期 应用肾上腺素激素者。 3.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 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以 及铅、铋、锌等重金属中毒。减少无临床意义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1页,可试读12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