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练习 论语(15)·敬鬼神而远之 班级 姓名 学号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文章: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指所写的文章 B.慎终追远 远:远代的祖先 C.侮圣人之言 侮:轻慢 D.樊迟问知 知:通“智”,聪明 2.对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仁者先难而后获 ②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j③吾不与祭,如不祭 ④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3.下列句子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焉能事鬼 B.慎终,追远 C.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D.子不语怪、力、乱、神 4.下列句子不属于古汉语固定句式的一句是 A.公伯寮其如命何 B.师与商也孰贤 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5.名句填空。(6分 (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 (2)子曰:“务民之义, 可谓知矣。” (3)子曰:“君子有三畏: 阅读与鉴赏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高考专题练习 1 论语(15)·敬鬼神而远之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文章: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指所写的文章 B.慎终追远. 远:远代的祖先 C.侮.圣人之言 侮:轻慢 D.樊迟问知. 知:通“智”,聪明 2.对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仁者先难而.后获 ②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③吾不与.祭,如不祭 ④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3.下列句子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 A.焉能事鬼 B.慎终,追远 C.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D.子不语怪、力、乱、神 4.下列句子不属于古汉语固定句式的一句是 ( ) A.公伯寮其如命何 B.师与商也孰贤 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5.名句填空。(6 分) (1)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子曰:“务民之义,______________,可谓知矣。” (3) 子曰:“君子有三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鉴赏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高考专题练习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血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路问事鬼神 事:服事 B.夫子固有惑志 惑志:困惑 C.道之将废也与 废:废止 D.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 愬:进谗言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子服景伯以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J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君子敬而无失 D.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8.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也反对别人信奉鬼 神。他的这种思想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在当时具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 B.孔子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借以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 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C.孔子认为“道”能否推行,在天命而不在人为,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D.子夏认为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会和天下人相处和悦 而融洽,那时虽无兄弟也如同有了兄弟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
高考专题练习 2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 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季路问事.鬼神 事:服事 B.夫子固有惑志.. 惑志:困惑 C.道之将废.也与 废:废止 D.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 愬:进谗言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子服景伯以.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D. 君子敬而.无失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8.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也反对别人信奉鬼 神。他的这种思想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在当时具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 B.孔子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借以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 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C.孔子认为“道”能否推行,在天命而不在人为,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D.子夏认为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会和天下人相处和悦 而融洽,那时虽无兄弟也如同有了兄弟。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专题练习 论语(15)·敬鬼神而远之 解析文章:文献典籍 答案A 2.解析①连词,表顺接;②连词,表原因:③动词,参与;④连词,表并列。 答案C 解析A项中“事”:名词用作动词。B项中“远”:形容词用作名词。C项 中“肆”:使动用法。 答案D 4.解析A项中“如……何”:“把……怎么样”。B项中“与……孰” “与……比,哪一个更”。C项中“无从”:“没有用来……的办法”。 答案D 5.答案(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敬鬼神而远之(3)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6.解析惑志:怀疑之心。 7.解析C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于:介词,向、对/介 词,表被动。B项以:介词,把/介词,因。D项而:表递进,并且/表因果, 因而 答案C 8.解析“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错,孔子是相信鬼神的,只是“不语”。 答案 9.答案(1)对公伯寮,我的力量还能够让他陈尸街头 (2)君子做事严肃而没有过失,待人庄重而合乎礼仪,那么普天下的人就都是 自己的好兄弟
高考专题练习 3 论语(15)·敬鬼神而远之 1. 解析 文章:文献典籍。 答案 A 2. 解析 ①连词,表顺接;②连词,表原因;③动词,参与;④连词,表并列。 答案 C 3. 解析 A 项中“事”:名词用作动词。B 项中“远”:形容词用作名词。C 项 中“肆”:使动用法。 答案 D 4. 解析 A 项中“如……何”:“把……怎么样”。B 项中“与……孰”: “与……比,哪一个更”。C 项中“无从”:“没有用来……的办法”。 答案 D 5.答案 (1)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2)敬鬼神而远之(3)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6. 解析 惑志:怀疑之心。 答案 B 7.解析 C 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 项于:介词,向、对/介 词,表被动。B 项以:介词,把/介词,因。D 项而:表递进,并且/表因果, 因而。 答案 C 8. 解析 “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错,孔子是相信鬼神的,只是“不语”。 答案 A 9.答案 (1)对公伯寮,我的力量还能够让他陈尸街头。 (2)君子做事严肃而没有过失,待人庄重而合乎礼仪,那么普天下的人就都是 自己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