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产品贮运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蔬菜贮藏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8,文件大小:181.7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九章蔬菜贮藏 一、目的要求 了解我国目前蔬菜产业化发展形势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熟悉叶菜类、果菜类、花菜类主 要蔬菜类中各种重要蔬菜的贮藏性状,采后处理技术要求,和适宜贮藏条件,掌握这些蔬菜的保鲜 技术。 二、主要讲解内容 1.大白菜的贮藏特性,采收及采后处理技术、贮藏方法、管理及主要病害控制技术: 2.菠菜、芹菜的贮藏性状,采后技术及贮藏方法及其各自的管理特点: 3.主要果菜类番茄,青椒、黄瓜采后品质及生理变化规律及特点:贮藏条件要求,贮藏方法及 其管理技术,病害种类及其防控措施: 4.花椰菜、蒜苔的贮藏性状,采收要求,贮藏条件及其各自的保鲜方法及其管理技术,主要采 后病害及其控制方法。 三、讲授重点 1.各种蔬菜种类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 2.各种蔬菜各自的保鲜方式及其管理技术: 3.各种蔬菜采后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四、讲授难点 1.各种蔬菜各自的生理及品质变化特点: 2.不同发育年龄,生长状态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差异和特点。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结合实习、实验的实际观察和操作。 六、参考书 1.张有林 《蔬菜贮藏保鲜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2.周山涛主编.《果蔬贮运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 据FA0统计资料,2002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增至1958.7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的41.7%,总产量 3.6847亿吨,占世界总量的46.8%,人均占有量217kg,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96.4%。2002年出口量 465.7万吨,金额:137亿多元,位居世界第五位,与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蔬菜出口贸易关系。主 要出口国为日本、韩、美、新加坡、俄等:脱水蔬菜主要销往西欧、美、日等:冷冻蔬菜主要销往 日、韩、美、欧、新西兰、澳等。 第一节 叶菜类 叶菜类的食用器官为叶片,叶球和叶柄。(采后生理特性见教材。) 一、大白菜 (一)贮藏性状 我国的大白菜有上百种,按照叶球的形状可分为抱头型,圆筒型和花心型三种类型。 大白菜的系统发育是在冷凉湿润的条件下,因此,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均比较低,属较耐贮 藏的菜型。但贮藏中损耗很大,一般达10~40%。主要问题是脱帮,腐烂和失重

第九章 蔬菜贮藏 一、目的要求 了解我国目前蔬菜产业化发展形势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熟悉叶菜类、果菜类、花菜类主 要蔬菜类中各种重要蔬菜的贮藏性状,采后处理技术要求,和适宜贮藏条件,掌握这些蔬菜的保鲜 技术。 二、主要讲解内容 1.大白菜的贮藏特性,采收及采后处理技术、贮藏方法、管理及主要病害控制技术; 2.菠菜、芹菜的贮藏性状,采后技术及贮藏方法及其各自的管理特点; 3.主要果菜类番茄,青椒、黄瓜采后品质及生理变化规律及特点;贮藏条件要求,贮藏方法及 其管理技术,病害种类及其防控措施; 4.花椰菜、蒜苔的贮藏性状,采收要求,贮藏条件及其各自的保鲜方法及其管理技术,主要采 后病害及其控制方法。 三、讲授重点 1.各种蔬菜种类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 2.各种蔬菜各自的保鲜方式及其管理技术; 3.各种蔬菜采后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四、讲授难点 1.各种蔬菜各自的生理及品质变化特点; 2.不同发育年龄,生长状态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差异和特点。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结合实习、实验的实际观察和操作。 六、参考书 1.张有林. 《蔬菜贮藏保鲜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2.周山涛主编. 《果蔬贮运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 据FAO统计资料,2002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增至1958.7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的41.7%,总产量 3.6847亿吨,占世界总量的46.8%,人均占有量217 kg,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96.4%。2002年出口量 465.7万吨,金额:137亿多元,位居世界第五位,与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蔬菜出口贸易关系。主 要出口国为日本、韩、美、新加坡、俄等;脱水蔬菜主要销往西欧、美、日等;冷冻蔬菜主要销往 日、韩、美、欧、新西兰、澳等。 第一节 叶菜类 叶菜类的食用器官为叶片,叶球和叶柄。(采后生理特性见教材。) 一、大白菜 (一)贮藏性状 我国的大白菜有上百种,按照叶球的形状可分为抱头型,圆筒型和花心型三种类型。 大白菜的系统发育是在冷凉湿润的条件下,因此,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均比较低,属较耐贮 藏的菜型。但贮藏中损耗很大,一般达10~40%。主要问题是脱帮,腐烂和失重

不同类型、品种之间耐贮性差异较大,上述抱头型的和圆筒型的一般耐贮性好,而花心型的则 抗病性差,不耐贮藏。从成熟时期看,早熟的不耐贮,中晚熟较耐贮。从不同颜色的种类看,一般 青帮类型的耐藏,白帮型的不耐贮,青白帮型的介于前二者之间。 (二)采收及处理 1.适时采收:收获过早,气温、土温均高,预贮期长,对品质保藏不利:收获过晚易在田间受 冻。一般在7一8成熟,包心不太坚实时采收,以减少或防止春后抽苔、叶球爆裂现象发生。要在晴 天菜地干燥时采收。 2.晾晒:收获后的白菜放在田间晾晒数天,使外叶失水变软,达到菜棵直立而不垂的程度,晒 菜失重为毛菜的15~20%为宜。这样既可降低代谢速率,减少机械损伤,增加细胞液浓度,提高抗寒 能力,又能缩小体积,提高库容量。但不能晾晒过度,否则组织委蔫,会破坏正常的代谢机能,加 强水解作用,从而降低大白菜的耐贮性、抗病性,并促进离层活动而脱帮。 3.整理与预贮:经晾晒的大白菜运至窑库旁(北方多为传统的窑藏、堆藏、通风库贮藏),摘 掉黄帮烂叶,外留几片保护叶,留1cm削平根部,同时分级、挑选,并堆码成垛,待窑温下降后,入 库贮藏。此间要注意防热、防冻。 4.药剂处理:为了解决贮藏中的脱帮问题,可有如下几种处理方法:①在采前2一7天,用25一 50mg/L的2.4-D田间喷酒:②收获后入贮前用该液浸根或喷洒菜体:③用200~300mg/L的NAA作喷洒 或侵根处理。 (三)贮藏条件 1,温度:大白菜喜冷凉湿润,因其系统发育在冷凉湿润的条件下。叶球的发育条件处在该条件 下,形成了它的这种适应特点,故要求低温贮藏,贮温范围在0士1℃为宜。 2.相对湿度:大白菜贮藏中易失水萎蔫,因此要求较高的湿度条件,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 85-90%: 3.气体成分:大白菜气调藏的报首少,这与其经济性、效益有关。据美国的资料显示,大白 菜在0℃,阳85~95%,1%02的条件下,贮藏5个月以上,Vc损失少,总糖含量高,且无低02伤害。 当C02高于20%时会产生伤害。 (四)贮藏方法 由于生长在北方,又成熟于秋冬季节,气候冷凉,一般采用简易的方法,利用自然冷源贮藏为 多,埋、窑、通风等。已有冷藏的,其贮期更长,但成本增高,从经济效益考虑,采用的较少。 (五)采后主要病害: 1.生理性:脱帮,易发生于贮藏初期,贮温过高,离层形成快,晾晒过高也会促进脱帮。 2.微生物病害 ①细菌性软腐病,病菌从伤口侵入,病部呈半透明水渍状。 ②大白菜霜霉病,从表层外叶入侵向内扩展,初期为淡黄绿色斑点,然后出现白霜霉,最后病 叶干枯死亡。高湿环境下易发此病。 二、绿叶菜贮藏 主要介绍菠菜和芹菜。 菠菜较耐寒,适应性强,生长期短(40一70)。芹菜的适应性也强,耐贮藏

不同类型、品种之间耐贮性差异较大,上述抱头型的和圆筒型的一般耐贮性好,而花心型的则 抗病性差,不耐贮藏。从成熟时期看,早熟的不耐贮,中晚熟较耐贮。从不同颜色的种类看,一般 青帮类型的耐藏,白帮型的不耐贮,青白帮型的介于前二者之间。 (二)采收及处理 1.适时采收:收获过早,气温、土温均高,预贮期长,对品质保藏不利;收获过晚易在田间受 冻。一般在7~8成熟,包心不太坚实时采收,以减少或防止春后抽苔、叶球爆裂现象发生。要在晴 天菜地干燥时采收。 2.晾晒:收获后的白菜放在田间晾晒数天,使外叶失水变软,达到菜棵直立而不垂的程度,晒 菜失重为毛菜的15~20%为宜。这样既可降低代谢速率,减少机械损伤,增加细胞液浓度,提高抗寒 能力,又能缩小体积,提高库容量。但不能晾晒过度,否则组织委蔫,会破坏正常的代谢机能,加 强水解作用,从而降低大白菜的耐贮性、抗病性,并促进离层活动而脱帮。 3.整理与预贮:经晾晒的大白菜运至窑库旁(北方多为传统的窑藏、堆藏、通风库贮藏),摘 掉黄帮烂叶,外留几片保护叶,留1cm削平根部,同时分级、挑选,并堆码成垛,待窑温下降后,入 库贮藏。此间要注意防热、防冻。 4.药剂处理:为了解决贮藏中的脱帮问题,可有如下几种处理方法:①在采前2~7天,用25~ 50mg/L的2.4-D田间喷洒;②收获后入贮前用该液浸根或喷洒菜体;③用200~300 mg/L的NAA作喷洒 或侵根处理。 (三)贮藏条件 1.温度:大白菜喜冷凉湿润,因其系统发育在冷凉湿润的条件下。叶球的发育条件处在该条件 下,形成了它的这种适应特点,故要求低温贮藏,贮温范围在0±1℃为宜。 2.相对湿度:大白菜贮藏中易失水萎蔫,因此要求较高的湿度条件,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 85~90%; 3.气体成分:大白菜气调贮藏的报道少,这与其经济性、效益有关。据美国的资料显示,大白 菜在0℃,RH 85~95%,1% O2的条件下,贮藏5个月以上,Vc损失少,总糖含量高,且无低O2伤害。 当CO2高于20%时会产生伤害。 (四)贮藏方法 由于生长在北方,又成熟于秋冬季节,气候冷凉,一般采用简易的方法,利用自然冷源贮藏为 多,埋、窑、通风等。已有冷藏的,其贮期更长,但成本增高,从经济效益考虑,采用的较少。 (五)采后主要病害: 1.生理性:脱帮,易发生于贮藏初期,贮温过高,离层形成快,晾晒过高也会促进脱帮。 2.微生物病害 ①细菌性软腐病,病菌从伤口侵入,病部呈半透明水渍状。 ②大白菜霜霉病,从表层外叶入侵向内扩展,初期为淡黄绿色斑点,然后出现白霜霉,最后病 叶干枯死亡。高湿环境下易发此病。 二、绿叶菜贮藏 主要介绍菠菜和芹菜。 菠菜较耐寒,适应性强,生长期短(40~70 d)。芹菜的适应性也强,耐贮藏

(一)贮藏性状 菠菜主要有刺和无刺两大品种类群。有刺的叶尖形,适于冬播,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耐贮性 好:而无刺的为圆叶,不耐藏:另有二者杂交种,其具耐寒耐贮性。北方用于贮藏的菠菜为有刺种 和杂交种。 芹菜有实心和空心两种类型,每种中又有深色和浅色不同品种。一般实心深色品种抗病性强, 耐贮性好。芹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喜冷凉湿润,耐寒性好,仅次于菠菜。 (二)采收及处理 1.采收时期:适时采收是贮藏的关键。过早采收,外界气温高,用于简易贮藏的不能及时入 贮,菜捆堆内部会发热,菜叶变黄,腐烂率高:采收过晚,在田间易受冻,一般在地面刚结冰未冻 实时采收为宜。 2。收获方法:采收时要连根铲下,去掉黄叶,宜带短根,去掉泥士,挑选健壮,叶柄较嫩的单 株,整好捆成小捆,在阴晾处预冷。 (三)贮藏条件 1.温度:菠菜适温为6一0℃,在冻结状态下可长期贮藏:解冻后仍可恢复新鲜状态。 芹菜适在-2一0℃,叶片可忍耐-3℃的低温,但叶柄在此温下易受冻,且受冻后很难复原。 2.相对湿度:两种类的RH均适在90~95%,湿度低时均易失水菱燕变黄,质地纤维化、变粗, 失重,品质降低。 3.芹菜的适宜气体成分为022~5%,C025%。 (四)贮藏方法 1.菠菜:①冻藏:②埋藏。 2.芹菜: ①假植贮藏,不太寒冷地,带根、捆: ②容藏: ③冷藏,一般贮实心芹菜,带3cm左右长的短根,严格选挑,捆成1~1.5kg的捆,在-2~ 2℃的冷库预冷1~2d后装袋,采用0.08mm的聚乙烯薄膜袋,(75×100cm),每袋12.5kg, 采用根里叶外的方法装入袋内,扎紧袋口,分层摆在冷库的菜架上,库温控制在0~2℃,保持袋 内02不低于2%,C02不高于5%,当气体成分超出此范围时,打开袋放风调气。 第二节 果菜类藏 一、番茄 露地栽培的番茄采收期集中,上市正值夏末高温季节,易造成较大的采后损耗,但高峰期过 后,产量又锐减,所以番茄贮藏主要是将?月旺季生产的番茄贮藏起来,到淡季时陆续供应市场。另 外,晚秋露地栽培及塑料大棚的产品,在天气进入寒冷后,植株上还有未成熟的,可选发育良好的 贮藏起来,使其在贮藏期间逐渐成熟,也可部分调节初冬市场需求。 番茄属皮薄多汁型果菜,不易贮藏。 (一)贮藏性状 番茄为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时有明显的呼吸跃变峰和乙烯高峰,同时对外源乙烯反应很敏 动

(一)贮藏性状 菠菜主要有刺和无刺两大品种类群。有刺的叶尖形,适于冬播,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耐贮性 好;而无刺的为圆叶,不耐藏;另有二者杂交种,其具耐寒耐贮性。北方用于贮藏的菠菜为有刺种 和杂交种。 芹菜有实心和空心两种类型,每种中又有深色和浅色不同品种。一般实心深色品种抗病性强, 耐贮性好。芹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喜冷凉湿润,耐寒性好,仅次于菠菜。 (二)采收及处理 1.采收时期:适时采收是贮藏的关键。过早采收,外界气温高,用于简易贮藏的不能及时入 贮,菜捆堆内部会发热,菜叶变黄,腐烂率高;采收过晚,在田间易受冻,一般在地面刚结冰未冻 实时采收为宜。 2.收获方法:采收时要连根铲下,去掉黄叶,宜带短根,去掉泥土,挑选健壮,叶柄较嫩的单 株,整好捆成小捆,在阴晾处预冷。 (三)贮藏条件 1.温度:菠菜适温为-6~0℃,在冻结状态下可长期贮藏;解冻后仍可恢复新鲜状态。 芹菜适在-2~0℃,叶片可忍耐-3℃的低温,但叶柄在此温下易受冻,且受冻后很难复原。 2.相对湿度:两种类的RH均适在90~95%,湿度低时均易失水萎蔫变黄,质地纤维化、变粗, 失重,品质降低。 3.芹菜的适宜气体成分为O2 2~5%,CO2 5%。 (四)贮藏方法 1.菠菜:①冻藏;②埋藏。 2.芹菜: ①假植贮藏,不太寒冷地,带根、捆; ②窖藏; ③冷藏,一般贮实心芹菜,带3 cm左右长的短根,严格选挑,捆成1~1.5 kg的捆,在-2~ 2℃的冷库预冷1~2 d后装袋,采用0.08 mm的聚乙烯薄膜袋,(75×100 cm),每袋12.5 kg, 采用根里叶外的方法装入袋内,扎紧袋口,分层摆在冷库的菜架上,库温控制在0~2℃,保持袋 内O2不低于2%,CO2不高于5%,当气体成分超出此范围时,打开袋放风调气。 第二节 果菜类贮藏 一、番茄 露地栽培的番茄采收期集中,上市正值夏末高温季节,易造成较大的采后损耗,但高峰期过 后,产量又锐减,所以番茄贮藏主要是将7月旺季生产的番茄贮藏起来,到淡季时陆续供应市场。另 外,晚秋露地栽培及塑料大棚的产品,在天气进入寒冷后,植株上还有未成熟的,可选发育良好的 贮藏起来,使其在贮藏期间逐渐成熟,也可部分调节初冬市场需求。 番茄属皮薄多汁型果菜,不易贮藏。 (一)贮藏性状 番茄为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时有明显的呼吸跃变峰和乙烯高峰,同时对外源乙烯反应很敏 感

一般耐贮品种从果实组织结构和成份上看:种子腔小,皮厚,种子少,肉质紧密,含可溶性固 形物高,含酸量高。一般耐贮性:黄色品种>红色品种>粉红色品种,晚熟>中熟>早熟品种。 (二)米收 1.采收成熟度,番茄成熟时会发生叶绿素降解,类胡萝卜素形成,呼吸强度增加,乙烯生成, 果实软化等一系列变化,常以果皮颜色来判断成熟度,可分为: 绿熟期,果顶部发白,但未全部转白: 微熟期:(转熟期至项红期)果顶部的着色度达3~30%: 半熟期:果顶部的着色扩展到果腹部,着色达31~70%: 坚熟期(红熟期):特有的色泽扩展至整个果实,果实肩部有少许绿色 完熟期:整个果实充分着色,果实还比较坚硬: 过熟期:果实红色变深,肉质软化。 贮藏或长途运输的番茄应在绿熟期采收,此时番茄已充分长成,体内物质积累已完毕,果实组 织较硬,耐贮运性好。 2.采收番茄,果皮薄,采收时要小心。分批采收,在成熟时番茄会形成离层,以人工手摘,手 托果实底部轻轻扭转即可采下。 (三)贮藏条件 1.温度,红熟的番茄贮藏适温比较低,在0~2℃,但绿熟番茄贮藏适温则在10~12℃,低于 8℃会造成低温伤害,冷害果不能转红或着色不均匀,果面出现凹陷、腐烂。 2.湿度:番茄贮藏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5~95%,湿度过高,病菌易侵染造成腐烂,而湿度过低 时失水还会加重低温伤害。 3.气体成分:在10~13℃温度条件下,绿熟番茄适宜在02和C02均为2~5%的气体配比下作气调 贮藏。 (四)贮藏方法 1.冷藏:①采收成熟度均匀一致的绿熟果或微熟果(顶红果)或坚熟果(红熟果),果形端 正,完好无损:②贮前准备:消毒处理,甲醛喷洒(1%)或臭氧熏蒸(40g/m3,24~48h);打开 通风:包装容器和货架0.5%漂白粉液浸渍后晒干备用。③包装:容器清洁、牢固、透气、无异味, 纸箱无受潮变形离层发生,包装高度25cm以下,容量15kg左右。④条件根据产品的成熟度设定温 度,绿熟期和微熟期的12~13℃:半熟期的9~11℃,坚熟期(红熟期)的0~2℃,阳85~90%,库 内安装通风装置,适时更新换气,定期检查,一般可贮7~21d。(成熟度不同贮期不同)。 (五)病害 1.侵染性:略 2.生甲性: ①缺02伤害:果表皮有不规则的褐色病斑,有的稍下陷,病果有强烈的酒精味: ②高C02伤害:表面产生小圆形凹陷斑 ③冷害,成熟不均匀,不能正常转色,表面凹陷斑,腐烂。 二、青椒(甜椒、菜椒、柿子椒等) 青椒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喜温暖多湿,要求较高的贮藏温度

一般耐贮品种从果实组织结构和成份上看:种子腔小,皮厚,种子少,肉质紧密,含可溶性固 形物高,含酸量高。一般耐贮性:黄色品种>红色品种>粉红色品种,晚熟>中熟>早熟品种。 (二)采收 1.采收成熟度,番茄成熟时会发生叶绿素降解,类胡萝卜素形成,呼吸强度增加,乙烯生成, 果实软化等一系列变化,常以果皮颜色来判断成熟度,可分为: 绿熟期,果顶部发白,但未全部转白; 微熟期:(转熟期至顶红期)果顶部的着色度达3~30%; 半熟期:果顶部的着色扩展到果腹部,着色达31~70%; 坚熟期(红熟期):特有的色泽扩展至整个果实,果实肩部有少许绿色; 完熟期:整个果实充分着色,果实还比较坚硬; 过熟期:果实红色变深,肉质软化。 贮藏或长途运输的番茄应在绿熟期采收,此时番茄已充分长成,体内物质积累已完毕,果实组 织较硬,耐贮运性好。 2.采收番茄,果皮薄,采收时要小心。分批采收,在成熟时番茄会形成离层,以人工手摘,手 托果实底部轻轻扭转即可采下。 (三)贮藏条件 1.温度,红熟的番茄贮藏适温比较低,在0~2℃,但绿熟番茄贮藏适温则在10~12℃,低于 8℃会造成低温伤害,冷害果不能转红或着色不均匀,果面出现凹陷、腐烂。 2.湿度:番茄贮藏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5~95%,湿度过高,病菌易侵染造成腐烂,而湿度过低 时失水还会加重低温伤害。 3.气体成分:在10~13℃温度条件下,绿熟番茄适宜在O2和CO2均为2~5%的气体配比下作气调 贮藏。 (四)贮藏方法 1.冷藏:①采收成熟度均匀一致的绿熟果或微熟果(顶红果)或坚熟果(红熟果),果形端 正,完好无损;②贮前准备:消毒处理,甲醛喷洒(1%)或臭氧熏蒸(40 mg/m3,24~48 h);打开 通风;包装容器和货架0.5%漂白粉液浸渍后晒干备用。③包装:容器清洁、牢固、透气、无异味, 纸箱无受潮变形离层发生,包装高度25 cm以下,容量15 kg左右。④条件根据产品的成熟度设定温 度,绿熟期和微熟期的12~13℃;半熟期的9~11℃,坚熟期(红熟期)的0~2℃,RH 85~90%,库 内安装通风装置,适时更新换气,定期检查,一般可贮7~21 d。(成熟度不同贮期不同)。 (五)病害 1.侵染性:略 2.生理性: ①缺O2伤害:果表皮有不规则的褐色病斑,有的稍下陷,病果有强烈的酒精味; ②高CO2伤害:表面产生小圆形凹陷斑; ③冷害,成熟不均匀,不能正常转色,表面凹陷斑,腐烂。 二、青椒(甜椒、菜椒、柿子椒等) 青椒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喜温暖多湿,要求较高的贮藏温度

(一)采收 青椒的采收时期对其耐贮性的影响较大。成熟度过低时,果实发育不充实,外界气温较高,不 耐贮:霜后采收易腐烂,采收适期应在霜前。利用大棚或其他保护设施生产的,采收期可延至立 冬、小雪前,可贮至春节供应市场。 贮藏用的青椒应选色深、肉厚、皮硬、光亮的晚熟品种。 采收时连梗摘下,剪短果梗(以免刺伤他果),要防止造成损伤,最好在容器中垫上衬垫物。 (二)贮藏条件 1.温度:青椒贮藏温度在7~9℃,温度过低会造成伤害。 2.RH85~95% 3.气体成分:023~6%,C025%左右。降低02和升高C02可抑制青椒乙烯的产生,从而抑制其 成熟作用,但不同的品种对气体成分的要求有差异。 (三)贮藏方法 1.冷藏:①预冷,采后即时预冷至接近贮温:②用木箱装在库内堆垛,库内温度控制在7~9℃ (根据品种而定),R阳85~95%。 2.气调贮藏:国内多采用MA贮藏,常用的做法是:①采后果先用1%漂白粉+25~50mg/L2.4-D 浸果,晾干后入纸箱,箱外套上0.10m聚乙烯袋,扎紧袋口,堆垛贮藏,定期放风:②将经处理 (同上)的椒装入0.04~0.06mm聚乙烯袋中,1kg/袋,袋口留约直径为1~1.5cm的孔,松扎袋 口,堆码于货架上,每层不能过高,码3一4层,以防压伤果实,库温设置在9一11℃。定期抽样检 查。③袋装人工降02,如①包装抽出袋内部分空气,充入N2,将其调至约5~7%02,5%左右C02,后 定期补02。 (四)贮藏中的病害 1.侵染性:细菌性软腐病,真菌性炭疽病最易发生。 2.生理性:易发生冷害,发生时椒表面呈现水渍状软烂或出现圆形水烂斑点。 三、黄瓜 以幼嫩果实供食。 (一)贮藏性状 黄瓜属非跃变型果实,但成熟时有乙烯产生,对乙烯也很敏感,黄瓜产品鲜嫩多汁,含水量高 达95%以上,代谢旺盛,收获后的黄瓜在后熟过程中易脱水变糠:采后黄瓜受精胚会继续生长,从果 肉组织中吸收水分和养分,造成瓜条变形,梗端部分菱缩变糠,蕊端因种子发育而变粗膨大,另 外,果皮失绿黄化,酸度增加,品质下降。 黄瓜果皮脆嫩,易造成机械伤而引起腐烂。 (二)采收 1.成熟度:黄瓜以幼果供食,随成熟度提高,品质逐渐下降,春播黄瓜一般在谢花后8~10d 是采收适期。 2.方法:宜在晴天早晨采收,用手摘,摘时留1~2cm长瓜柄。挑拣瓜条粗细均匀的,剔除尖 头、大肚、过老、过嫩、病虫、畸形、有伤的瓜,整齐地排放在浅条箱中。 (三)贮藏条件

(一)采收 青椒的采收时期对其耐贮性的影响较大。成熟度过低时,果实发育不充实,外界气温较高,不 耐贮;霜后采收易腐烂,采收适期应在霜前。利用大棚或其他保护设施生产的,采收期可延至立 冬、小雪前,可贮至春节供应市场。 贮藏用的青椒应选色深、肉厚、皮硬、光亮的晚熟品种。 采收时连梗摘下,剪短果梗(以免刺伤他果),要防止造成损伤,最好在容器中垫上衬垫物。 (二)贮藏条件 1.温度:青椒贮藏温度在7~9℃,温度过低会造成伤害。 2.RH 85~95% 3.气体成分:O2 3~6%,CO2 5%左右。降低O2和升高CO2可抑制青椒乙烯的产生,从而抑制其 成熟作用,但不同的品种对气体成分的要求有差异。 (三)贮藏方法 1.冷藏:①预冷,采后即时预冷至接近贮温;②用木箱装在库内堆垛,库内温度控制在7~9℃ (根据品种而定),RH 85~95%。 2.气调贮藏:国内多采用MA贮藏,常用的做法是:①采后果先用1%漂白粉+25~50 mg/L 2.4-D 浸果,晾干后入纸箱,箱外套上0.10 mm聚乙烯袋,扎紧袋口,堆垛贮藏,定期放风;②将经处理 (同上)的椒装入0.04~0.06 mm聚乙烯袋中,1 kg/袋,袋口留约直径为1~1.5 cm的孔,松扎袋 口,堆码于货架上,每层不能过高,码3~4层,以防压伤果实,库温设置在9~11℃。定期抽样检 查。③袋装人工降O2,如①包装抽出袋内部分空气,充入N2,将其调至约5~7% O2,5%左右CO2,后 定期补O2。 (四)贮藏中的病害 1.侵染性:细菌性软腐病,真菌性炭疽病最易发生。 2.生理性:易发生冷害,发生时椒表面呈现水渍状软烂或出现圆形水烂斑点。 三、黄瓜 以幼嫩果实供食。 (一)贮藏性状 黄瓜属非跃变型果实,但成熟时有乙烯产生,对乙烯也很敏感,黄瓜产品鲜嫩多汁,含水量高 达95%以上,代谢旺盛,收获后的黄瓜在后熟过程中易脱水变糠;采后黄瓜受精胚会继续生长,从果 肉组织中吸收水分和养分,造成瓜条变形,梗端部分萎缩变糠,蕊端因种子发育而变粗膨大,另 外,果皮失绿黄化,酸度增加,品质下降。 黄瓜果皮脆嫩,易造成机械伤而引起腐烂。 (二)采收 1.成熟度:黄瓜以幼果供食,随成熟度提高,品质逐渐下降,春播黄瓜一般在谢花后8~10 d 是采收适期。 2.方法:宜在晴天早晨采收,用手摘,摘时留1~2 cm长瓜柄。挑拣瓜条粗细均匀的,剔除尖 头、大肚、过老、过嫩、病虫、畸形、有伤的瓜,整齐地排放在浅条箱中。 (三)贮藏条件

1.温度:黄瓜的贮温在10~13℃,低于10℃就可能出现冷害,高于13℃代谢旺盛,加快后熟, 品质变化快,易腐烂。 2.阻:黄瓜含水高,蒸发量大,因此,需高湿贮藏,一般高于90%为好,低于85%时会出现失 水萎蕊、变形、发糠等问题。 3.气体:黄瓜对气体成分比较敏感,适宜的气体条件为2~5%的02和2~5%C02,当C02过高时 (◇10%)会引起C02伤害。乙烯会加速黄瓜后熟衰老,贮藏中要及时清除,一般用高锰酸钾清除。 (四)贮藏方法 1.袋封法MA:将黄瓜采后,选果,即入40×50cm,厚0.08m的PE袋中,每袋3kg左右,再将 袋放入筐或箱中堆垛,贮温控制在13℃±0.5℃,将袋内02控制在3~5%,C028~10%。 2.垛封快速降02法贮藏:贮温10~13℃,相对湿度在90%以上,充N2快速降02至2~5%,C02升至 2~5%,帐内放有饱和高锰酸钾浸过的碎砖,瓜先经2000~4000mg/L苯莱特浸渍过,可贮1月以上 (40~45d)。 (五)主要贮藏病害 1.侵染性:炭疽病是黄瓜贮藏中的最易发病害,发病时表面出现淡绿色水渍状斑点,后变褐 色,逐步扩大、凹陷,后病部出现黑色孢子(小粒)。此病发病适温24℃,10℃下菌丝停止生长, 4℃以下孢子不能发芽。 采后用1000~2000mg/L苯莱特或托布津浸果处理可防止。 2.生理病:黄瓜原产中印度半岛及南洋一带,性喜温暖,不耐低温。温度低于10℃,即易遭受 冷害。其症状为不规则凹陷及褐色斑点,果实是水溃状,受害部位易感病菌入侵。 第三节花菜类贮藏 一、花椰菜 是十字花科云苔属甘蓝种的一变种。(原产于地中海及英、法、滨海地区),食用器官为花 轴、花枝和花蕾缩聚而成的花球。 (一)贮藏性状 花菜在采后贮藏中有明显乙烯释放,因此,易衰老变质。另外,其组织非常脆嫩,外部无保护 组织包被,在采收及处理过程中,易造成擦伤、碰伤、挤伤等,伤部极易变色,感染病害而腐烂。 因此,在采收时留2~3轮外叶,以保护花球。在贮藏期间,外叶中的养分向花球转移而可使花球继 续长大充实。因此,也有将尚未长成的花球连根带叶收获进行假植贮藏的。 (二)采收 菜花属半耐寒性蔬菜,15~18℃为发育的适温,8℃以下生长缓慢,0℃以下花球会受冻。中晚 熟品种一般在晚秋和冬季成熟,发育时间约需1个月左右。但晚熟品种在春季时发育仅需20天(花球 自现至采收)。 同时播种的花菜,在个体间发育也不一致,应分批采收。采时,选择花球硕大、花枝紧密、花 蕾致密、边缘尚未散开的。 用于假植的菜花要连根带叶采收。其他方法贮藏的,保留3~4片叶包被花球,其余从包叶外基 部切齐总茎。晴天采收,采前7d停止灌水。 (三)贮藏条件

1.温度:黄瓜的贮温在10~13℃,低于10℃就可能出现冷害,高于13℃代谢旺盛,加快后熟, 品质变化快,易腐烂。 2.RH:黄瓜含水高,蒸发量大,因此,需高湿贮藏,一般RH高于90%为好,低于85%时会出现失 水萎蔫、变形、发糠等问题。 3.气体:黄瓜对气体成分比较敏感,适宜的气体条件为2~5%的O2和2~5%CO2,当CO2过高时, (>10%)会引起CO2伤害。乙烯会加速黄瓜后熟衰老,贮藏中要及时清除,一般用高锰酸钾清除。 (四)贮藏方法 1.袋封法MA:将黄瓜采后,选果,即入40×50 cm,厚0.08 mm的PE袋中,每袋3kg左右,再将 袋放入筐或箱中堆垛,贮温控制在13℃±0.5℃,将袋内O2控制在3~5%,CO2 8~10%。 2.垛封快速降O2法贮藏:贮温10~13℃,相对湿度在90%以上,充N2快速降O2至2~5%,CO2升至 2~5%,帐内放有饱和高锰酸钾浸过的碎砖,瓜先经2 000~4 000 mg/L苯莱特浸渍过,可贮1月以上 (40~45 d)。 (五)主要贮藏病害 1.侵染性:炭疽病是黄瓜贮藏中的最易发病害,发病时表面出现淡绿色水渍状斑点,后变褐 色,逐步扩大、凹陷,后病部出现黑色孢子(小粒)。此病发病适温24℃,10℃下菌丝停止生长, 4℃以下孢子不能发芽。 采后用1 000~2 000 mg/L苯莱特或托布津浸果处理可防止。 2.生理病:黄瓜原产中印度半岛及南洋一带,性喜温暖,不耐低温。温度低于10℃,即易遭受 冷害。其症状为不规则凹陷及褐色斑点,果实是水溃状,受害部位易感病菌入侵。 第三节 花菜类贮藏 一、花椰菜 是十字花科云苔属甘蓝种的一变种。(原产于地中海及英、法、滨海地区),食用器官为花 轴、花枝和花蕾缩聚而成的花球。 (一)贮藏性状 花菜在采后贮藏中有明显乙烯释放,因此,易衰老变质。另外,其组织非常脆嫩,外部无保护 组织包被,在采收及处理过程中,易造成擦伤、碰伤、挤伤等,伤部极易变色,感染病害而腐烂。 因此,在采收时留2~3轮外叶,以保护花球。在贮藏期间,外叶中的养分向花球转移而可使花球继 续长大充实。因此,也有将尚未长成的花球连根带叶收获进行假植贮藏的。 (二)采收 菜花属半耐寒性蔬菜,15~18℃为发育的适温,8℃以下生长缓慢,0℃以下花球会受冻。中晚 熟品种一般在晚秋和冬季成熟,发育时间约需1个月左右。但晚熟品种在春季时发育仅需20天(花球 自现至采收)。 同时播种的花菜,在个体间发育也不一致,应分批采收。采时,选择花球硕大、花枝紧密、花 蕾致密、边缘尚未散开的。 用于假植的菜花要连根带叶采收。其他方法贮藏的,保留3~4片叶包被花球,其余从包叶外基 部切齐总茎。晴天采收,采前7d停止灌水。 (三)贮藏条件

1.温度:花球适宜贮温在0~1℃,当温度高于8℃时,花球易变暗、变黄,出现褐斑,甚至腐 烂,而温度低于0℃时易发生冷害。 2.湿度:贮藏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0~95%。 3.气体成分:低02和高C02对抑制花菜的呼吸作用及延缓衰老有显著作用。花菜对002有较强的 耐受力。适宜气体配比为022~一5%,C025%左右。乙烯对花菜衰老影响较大,应以吸收剂清除。 (四)常见贮藏方法 1.冷藏: ①采收如上。 ②单花球包装:用0.015mPE膜袋35×40cm装,扎口放入箱内,花球朝下,以免袋内产生的 凝结水滴在花球上造成腐烂。 ③管理:温度控制在0±0.5℃,湿度90~95%,单花套袋冷藏,可贮6~8周。 一般冷藏,即将花球直接装箱(花球朝上装),温、湿度同上,可贮3~5周。 2.气调贮藏 处理同上,装箱,每箱装至不压伤为宜,码好垛,罩上大帐,用自然降02或人工降02,控制02在 2~5%,C025%左右。贮前用50mg/L2.4-D或6-BA浸蘸花球基部,以防外叶黄化和脱落。入库时 向花球上喷洒3000mg/L苯莱特或托布津减轻病害。 (五)主要病害 1.侵染性:黑斑病,霜霉病和菌核病,多以损伤部位入侵,表面有水滴时易感病 2.生理:①失重:当相对湿度不适时很易失水菱蔫:②变色,由于组织脆嫩,贮运中造成损伤 而导致的变黄、变暗。此伤会加速病害发生。 二、蒜苔 蒜苔是大蒜的花茎,采收期全国各地一般为4~7月,多集中在5月中下旬的高温季节,常温下极 易丧失品质,需贮藏以延长供应时期。 (一)贮藏特性 蒜苔采收后代谢旺盛,表面缺少保护结构,又采收期正值高温季节,极易失水、老化和腐烂变 质,苔苞在高温下易膨大、开散,老化的蒜苔因叶绿素减少而黄化,因营养物质大量消耗、转移而 变糠和纤维化,失去食用品质。 (二)采收 蒜苔的收获期以总苞下部稍变白,蒜苔顶部开始弯曲为标志。收获宜在晴天进行。采前不能浇 水,雨后也不能采收。 贮藏用的蒜苔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干物质含量高,表面蜡质层厚,苔梗色绿,基部黄白 色短,不老化,苔苞未膨大。 (三)贮藏条件 1.温度:常温下,蒜苔极易老化,一般只能贮藏10~20d,而在0℃下可贮藏1年,因此,温度 是最主要的因素。但温度也不能过低,蒜苔的冰点一般在-0.8~-1℃,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冰点 会逐步降低。冷藏时,前期可控在0℃±1℃,但注意,防止低到-1.5℃,否则会冻结受害

1.温度:花球适宜贮温在0~1℃,当温度高于8℃时,花球易变暗、变黄,出现褐斑,甚至腐 烂,而温度低于0℃时易发生冷害。 2.湿度:贮藏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0~95%。 3.气体成分:低O2和高CO2对抑制花菜的呼吸作用及延缓衰老有显著作用。花菜对CO2有较强的 耐受力。适宜气体配比为O2 2~5%,CO2 5%左右。乙烯对花菜衰老影响较大,应以吸收剂清除。 (四)常见贮藏方法 1.冷藏: ①采收如上。 ②单花球包装:用0.015 mm PE膜袋35×40 cm装,扎口放入箱内,花球朝下,以免袋内产生的 凝结水滴在花球上造成腐烂。 ③管理:温度控制在0±0.5℃,湿度90~95%,单花套袋冷藏,可贮6~8周。 一般冷藏,即将花球直接装箱(花球朝上装),温、湿度同上,可贮3~5周。 2.气调贮藏 处理同上,装箱,每箱装至不压伤为宜,码好垛,罩上大帐,用自然降O2或人工降O2,控制O2在 2~5% ,CO2 5%左右。贮前用50 mg/L 2.4-D或6-BA浸蘸花球基部,以防外叶黄化和脱落。入库时 向花球上喷洒3 000 mg/L苯莱特或托布津减轻病害。 (五)主要病害 1.侵染性:黑斑病,霜霉病和菌核病,多以损伤部位入侵,表面有水滴时易感病。 2.生理:①失重:当相对湿度不适时很易失水萎蔫;②变色,由于组织脆嫩,贮运中造成损伤 而导致的变黄、变暗。此伤会加速病害发生。 二、蒜苔 蒜苔是大蒜的花茎,采收期全国各地一般为4~7月,多集中在5月中下旬的高温季节,常温下极 易丧失品质,需贮藏以延长供应时期。 (一)贮藏特性 蒜苔采收后代谢旺盛,表面缺少保护结构,又采收期正值高温季节,极易失水、老化和腐烂变 质,苔苞在高温下易膨大、开散,老化的蒜苔因叶绿素减少而黄化,因营养物质大量消耗、转移而 变糠和纤维化,失去食用品质。 (二)采收 蒜苔的收获期以总苞下部稍变白,蒜苔顶部开始弯曲为标志。收获宜在晴天进行。采前不能浇 水,雨后也不能采收。 贮藏用的蒜苔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干物质含量高,表面蜡质层厚,苔梗色绿,基部黄白 色短,不老化,苔苞未膨大。 (三)贮藏条件 1.温度:常温下,蒜苔极易老化,一般只能贮藏10~20 d,而在0℃下可贮藏1年,因此,温度 是最主要的因素。但温度也不能过低,蒜苔的冰点一般在-0.8~-1℃,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冰点 会逐步降低。冷藏时,前期可控在0℃±1℃,但注意,防止低到-1.5℃,否则会冻结受害

2.湿度:适宜的R阳为85~95%,保持较高的含水量才能保持蒜苔正常的呼吸作用和鲜嫩的质 冬。 3.气体成分:蒜苔对低02有很强的忍耐能力,尤其在低C02的情况下,即使02低于1%,仍能保持 正常。但蒜苔对高浓度的C02忍受力较差,当C02高于10%时易产生伤害,C02控制在5%以下更有利于叶 绿素的保存(比之5%以上)。气调中,02宜在2~4%,C026一8%。但产地不同的蒜若对气体成分的 适宜范围有差异,应区别对待。例如,西北及山东产的蒜苔就更耐C02,而河南的就较弱。 (四)贮藏方法 1.塑料薄膜袋装贮藏 将挑好、品质均匀一致的蒜苔(挑出发黄、苔苞膨大老化、太细、过短、有伤、有病)捆成1 kg左右的小把,预冷至接近0C,装入0.06~0.08mm厚100~110cm×70~80cm的PE袋中,每袋15 ~20kg,堆在冷库中贮藏架上,待蒜苔温度稳定到0℃后扎紧袋口。在库内根据不同的位置,选几 个有代表性的袋,每1~2天测定一次袋内气体成分,当袋内02降至2%以下,C02升至8~15%时,松开 所有的袋口,放风30~60min,使袋内的气体02恢复到18~20%,C02降至1~2%,再扎紧袋口,若袋内 有凝水时,扎袋前要用干毛巾擦干。 一般贮藏前期15d左右放风1次,中期由于蒜苔对002的耐受性降低,需10d放风1次,后期7d1 次:并且在后期要勤检查质量。 2.大帐硅窗袋见教材。 (五)主要病害 1.侵染性:蒜苔含大蒜素,对病菌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其条件不适宜时,也会发生侵染性病 害,主要是霉菌。白霉菌和黑霉菌两种病原易感染,多从伤口侵入特别是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感病 菌后在根蒂部或花球梢处出现白绒毛斑或黑色斑,继而腐烂。 2.生理性病害:最易出现的是C02伤害,其症状为顶端和梗端出现大小不等的黄色小干斑,病变 造成呼吸室息,组织死亡,最终导致腐烂。 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主要蔬菜种类叶菜类、果菜类、花菜类中的常见种的采后贮藏特性,适 宜的贮藏条件,主要保鲜方式及其管理技术以及采后病害的控制方法等内容

2.湿度:适宜的RH为85~95%,保持较高的含水量才能保持蒜苔正常的呼吸作用和鲜嫩的质 量。 3.气体成分:蒜苔对低O2有很强的忍耐能力,尤其在低CO2的情况下,即使O2低于1%,仍能保持 正常。但蒜苔对高浓度的CO2忍受力较差,当CO2高于10%时易产生伤害,CO2控制在5%以下更有利于叶 绿素的保存(比之5%以上)。气调中,O2宜在2~4%,CO2 6~8%。但产地不同的蒜苔对气体成分的 适宜范围有差异,应区别对待。例如,西北及山东产的蒜苔就更耐CO2,而河南的就较弱。 (四)贮藏方法 1.塑料薄膜袋装贮藏 将挑好、品质均匀一致的蒜苔(挑出发黄、苔苞膨大老化、太细、过短、有伤、有病)捆成1 kg左右的小把,预冷至接近O℃,装入0.06~0.08 mm厚100~110 cm×70~80 cm的PE袋中,每袋15 ~20 kg,堆在冷库中贮藏架上,待蒜苔温度稳定到0℃后扎紧袋口。在库内根据不同的位置,选几 个有代表性的袋,每1~2天测定一次袋内气体成分,当袋内O2降至2%以下,CO2升至8~15%时,松开 所有的袋口,放风30~60min,使袋内的气体O2恢复到18~20%,CO2降至1~2%,再扎紧袋口,若袋内 有凝水时,扎袋前要用干毛巾擦干。 一般贮藏前期15 d左右放风1次,中期由于蒜苔对CO2的耐受性降低,需10d放风1次,后期7d1 次;并且在后期要勤检查质量。 2.大帐硅窗袋见教材。 (五)主要病害 1.侵染性:蒜苔含大蒜素,对病菌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其条件不适宜时,也会发生侵染性病 害,主要是霉菌。白霉菌和黑霉菌两种病原易感染,多从伤口侵入特别是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感病 菌后在根蒂部或花球梢处出现白绒毛斑或黑色斑,继而腐烂。 2.生理性病害:最易出现的是CO2伤害,其症状为顶端和梗端出现大小不等的黄色小干斑,病变 造成呼吸窒息,组织死亡,最终导致腐烂。 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主要蔬菜种类叶菜类、果菜类、花菜类中的常见种的采后贮藏特性,适 宜的贮藏条件,主要保鲜方式及其管理技术以及采后病害的控制方法等内容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