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总复习七年级上册 l、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 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 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 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 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癩虾蟆,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 别院。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项为之强_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鹤唳云端果ε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 趣 6、方出神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整:用鞭子打,抽打。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纽: 仔细。察,观察9、昂首观之虽:抬。首:头。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 愉快的样子 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_1、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宦声一样,我把 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2、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塍颈因此 都僵硬。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3、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蜞,鞭打了它几 士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1、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 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2、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 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3、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怕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霞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 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5、恰当。这时的作 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癱蛤蟆自然 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学而时习之,不亦侻乎?1、同“悦”,愉快2、吾
文言文总复习 七年级上册: 1、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 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 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 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 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 别院。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4、以从草为林 林:树林 5、兴正浓 兴:兴 趣 6、方出神 方:正 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8、必细察其纹理 细: 仔细。察,观察 9、昂首观之 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 10、为之怡然称快 怡然: 愉快的样子 二、译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1、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 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 都僵硬。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3、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 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1、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 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2、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 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3、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 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5、恰当。这时的作 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 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 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同“悦”,愉快 2、吾
日三省吾身2、多次进行自我检査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罔:迷惑。殖 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 新6、茧,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7、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 欲,想做的事情。蘸,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 有我师意、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填空。1、子曰:“学而时习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 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 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3、子曰:“见贤思齐 焉,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4、子曰:“三人行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 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5、子曰:“ 可以为 师矣。”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6、 子曰:“岁寒,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其恕乎,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 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8、子曰:“由,诲女知乎 是知也。”孔子 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 七年级上册3、山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教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 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 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 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 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 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 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解释加点词语义。答案1、数年恒不一见数,几。恒,经常。2、层层指 数数,数数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 坊,像坊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_山市,山中蜃 景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屑屑,忙碌的样子6、或凭或立,不一状不一状,形状不一7、 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8、倏忽,如拳如豆。忽,突 然 、翻译句子。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2、 或凭或立,不一状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状不二。3、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这几年总不 出现一次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1、借孙禹年和他朋 友的观察来揸写山市的。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 歌?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悉惊天上人。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 人把“山市”叫做“鬼书”?3、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觋象作出正确的理 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日三省吾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迷惑。殆: 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相同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 新 6、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宽广,刚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 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 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 。”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 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 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3、子曰:“见贤思齐 焉, 。”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4、子曰:“三人行, 。 ,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 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 , 可以为 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6、 子曰:“岁寒,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其恕乎,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 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8、子曰:“由,诲女知乎! 是知也。”孔子 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 七年级上册:3、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 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 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 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 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 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 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一、解释加点词语义。 答 案 1、数年恒不一见 数,几。 恒,经常。 2、层层指 数 数,数数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 坊,像坊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山市,山中蜃 景 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屑屑,忙碌的样子 6、或凭或立,不一状 不一状,形状不一 7、 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8、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突 然。 二、翻译句子。 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2、 或凭或立,不一状 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状不一。3、然数年恒不一见 但是这几年总不 出现一次。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 1、借孙禹年和他朋 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 歌?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 人把“山市”叫做“鬼书”? 3、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 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4子虚鸟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5、找出文中 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5、孤塔一宫殿—城市一危楼 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七年级上册:4《世说新语》两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 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 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 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俄而:片刻。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2、撒盐空中差可拟2、拟:比,比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3、未若:比不上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4去离开。乃:才5、与人 期行,相委而去5、期:约定。委:舍弃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引:拉。顾 回头看7、尊君在不?7、“不”通“否”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8、集:集会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辜一定要忠信,只有 这样才熊得到别人的尊重。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答案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_营造了一种温暖、和 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夾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 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 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陈元方是一个聪颗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 守信、尊重他人。 七年级上册:5、智子疑邻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天雨墙坏雨:下雨坏:毁坏2、智子疑邻智:以……为聪明3、不筑筮:修补4 其邻人之父亦云亦云:也这样说5、暮而果大亡其财葺:晚上果:果然亡:丢失6、 其家甚智其子甚家:那富人家 《智子疑邻》的寓意是?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 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熊持偏见。 1、《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普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 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速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 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1、马无故亡而入胡亡:逃跑2、人皆吊之吊:慰问 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遣:为什么就,怎么就。为是。4、居数月居:过,经过5、其马将 胡骏马而归将:带领6、死者十九土九:十分之九7、胡人大入塞大:大规模 、中心思想这则寓宣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敞事,说明了“祸兮福所倚,福 兮祸所伏”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 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 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4、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 5、找出文中 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 5、孤塔—宫殿—城市—危楼 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七年级上册:4、《世说新语》两则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 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 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 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1、俄而:片刻。 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 2、拟:比,比拟 3、 未若柳絮因风起 3、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 去:离开。 乃:才 5、与人 期行,相委而去 5、期:约定 。 委:舍弃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引:拉 。 顾: 回头看 7、尊君在不? 7、“不”通“否”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8、集:集会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 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 答案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 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 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 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 守信、尊重他人。 七年级上册:5、智子疑邻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天雨墙坏 雨:下雨 坏:毁坏 2、智子疑邻 智:以……为聪明 3、不筑 筑:修补 4、 其邻人之父亦云 亦云:也这样说 5、暮而果大亡其财 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 6、 其家甚 智其子 其家:那富人家 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 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1、《 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 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 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 答案 1、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 2、人皆吊之 吊:慰问 3、 此何遽不为福乎 何遽:为什么就,怎么就。为:是。 4、居数月 居:过,经过 5、其马将 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 6、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 7、胡人大入塞 大:大规模 二、中心思想 这则寓言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说明了“祸兮福所倚,福 兮祸所伏”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 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 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