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十三岁的际遇 教案示例1 教学过程 导入 简单介绍作者田晓菲。 、默读全文 要求:将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来,读 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 大的感情的语句 三、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文章大致意思 讨论 1、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那么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 写的?用一个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七岁时的 十岁时的 十三岁时的 十六岁时的 2、朗读第4段,说说这一段表现了作者回顾进北大两年的生活产生的感受? 3、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去写北大的? 北大的人:同学、老师、我 4、朗读第8、9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 受呢? 5、朗读10、11段 A、第10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 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么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 什么?回忆一下,朱自清从父亲的背景中“读”出了什么?小弗郎士又从韩麦尔 先生身上“读”到了什么? B、作者对北大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 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
第十课 十三岁的际遇 教案示例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单介绍作者田晓菲。 二、默读全文 要求:将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来,读 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 大的感情的语句。 三、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文章大致意思 讨论: 1、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那么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 写的?用一个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2、朗读第 4 段,说说这一段表现了作者回顾进北大两年的生活产生的感受? 3、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去写北大的? 4、朗读第 8、9 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 受呢? 5、朗读 10、11 段 A、第 10 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 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么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 什么?回忆一下,朱自清从父亲的背景中“读”出了什么?小弗郎士又从韩麦尔 先生身上“读”到了什么? B、作者对北大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 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
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这 句话中“船客”、“舵手与船工”、“两岸风景变换”各指什么?为什么是从 “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 6、朗读最后一个部分 A、这一部分表达作者对北大的什么感情? 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 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 B、为什么“我是不系之舟”,“系”怎么读?是什么意思?这个比喻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小结 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 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总结) 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 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 北大,我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 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 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五、板书设计 向往北大(1-2) 十三岁的际遇〈成长在北大(3-12) 感谢北大(13-17) 教案点评 在学生默读的基础上,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理解之间的联系,通过朗读、 精读第4、9、10、11、15、17段体会作者所表现的对北大的特殊的感情。再让 学生学习制作词语卡片或词语笔记。 教案示例2 教学目标 l、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内容 3、体会本文语言优美淡雅充满诗意的特点
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这 句话中“船客”、“舵手与船工”、“两岸风景变换”各指什么?为什么是从 “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 6、朗读最后一个部分 A、这一部分表达作者对北大的什么感情? 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 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 B、为什么“我是不系之舟”,“系”怎么读?是什么意思?这个比喻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小结 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 “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总结) 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 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 北大,我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 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 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在学生默读的基础上,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理解之间的联系,通过朗读、 精读第 4、9、10、11、15、17 段体会作者所表现的对北大的特殊的感情。再让 学生学习制作词语卡片或词语笔记。 教案示例2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内容。 3、体会本文语言优美淡雅充满诗意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l、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 空自由飞翔。 2、诗意盎然的语言蓄满深情。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2、教学器材:投影仪;北大图片;有关北大的文章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通读课文借助工具,流畅朗导课 直观形象视看、阅读图片示相关资料 整体感知表见解:交流]组织交流、评价 课文,体会作 者对北大的 感情 北大对我再读课文,重点研布置任务,引导思路 的影响究竟读第二部分文字 是什么?阻内交流讨论 体会本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固组织交流,参与活动 语言文字的文句、段落,谈自 优美 已的感受 拓展片段写作 阻织写作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北大军训故事(略),为什么北大有着常人难以抗拒的严肃、庄 重的力量?究竟北大能给人什么样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真阅读一名北 大学生在北大九十年校庆之际而写的一篇纪念文章《十三岁的际遇》。 、组织学生诵读课文,借助工具,扫除文字障碍。 三、组织学生观看阅读相关图片。 四、学生个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提示思考:作者对北大有着什么样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 空自由飞翔。 2、诗意盎然的语言蓄满深情。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2、 教学器材:投影仪;北大图片;有关北大的文章。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通读课文 借助工具,流畅朗 读 导课 2.直观形象 观看、阅读图片 出示相关资料 3.整体感知 课文,体会作 者对北大的 感情 发表见解;交流 组织交流、评价 4.北大对我 的影响究竟 是什么? 再读课文,重点研 读第二部分文字, 组内交流讨论 布置任务,引导思路 5.体会本文 语言文字的 优美 找出自己喜欢的 文句、段落,谈自 己的感受 组织交流,参与活动 6.拓展 片段写作 组织写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课:北大军训故事(略),为什么北大有着常人难以抗拒的严肃、庄 重的力量?究竟北大能给人什么样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真阅读一名北 大学生在北大九十年校庆之际而写的一篇纪念文章《十三岁的际遇》。 二、组织学生诵读课文,借助工具,扫除文字障碍。 三、组织学生观看阅读相关图片。 四、学生个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提示思考:作者对北大有着什么样复
杂深厚的感情? 五、文章思路与内容:按文章给出的时间顺序理清作者在不同的年龄段发生 的与北大有关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完成。 参考 7岁时,见到一张泛黄的北大照片,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 10岁时,过北大校门而不顾,坚信自己会成为北大的学生,要保持新鲜 13岁多时,考入北大,从此在北大成长。 即将16岁时,为纪念北大九十年校庆之际创作此文回顾两年北大生活, 展望未来,渴望创造与飞翔。 六、两年的北大生活使作者对北大有了深刻而丰富的认识,你能说说北 大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作者的成长的吗?学生研读第二部分。 提示: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 北大的书:400多万册图书开始让作者几乎感到绝望,如那个哭泣的小 女孩一样感到自己的浅薄,慢慢的,作者在书的世界里心情变得沉静、愉悦、安 详 北大的人:北大学生的敏感、纯洁、机智与生机勃勃让作者感受到北大 特有的清新自由的气氛。北大的老师让作者第一次懂得了老师二字真正的涵义: 严谨治学,诚恳做人 小结:北大委于我心的太多,这是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 外充实的时光。 七、作为一篇为校庆而作的文章,作者回忆自己的金色年华,最让人感 动的是作者笔下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蓄满了作者对北大深刻的感情而显得异常 丰富,你对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字有些什么样的体会呢?小组讨论总结。 八、拓展作业:作者回忆了自己13岁时的际遇,读北大书,做北大人, 在北大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同学们现在大约12岁,你也一定会 有自己的梦想,你能自己写出来吗?像作者一样,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丰富多 彩的文字。 教学点评: 教师在教材处理上着眼于人文教育,这正契合了这篇文章的主旨。作为 研究课,新教材的处理没有可供借鉴的东西,教师在自己真实理解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欣赏佳作,这本身就比机械单调的“工具型”授课前进了一步 授课内容的处理上,教师紧扣住文章语言优美及语言中蕴涵着丰富的情 感这两点展开。整个设计围绕这两点,有张有弛,贯古通今,让学生在欣赏佳作
杂深厚的感情? 五、文章思路与内容:按文章给出的时间顺序理清作者在不同的年龄段发生 的与北大有关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完成。 参考: 7 岁时,见到一张泛黄的北大照片,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 10 岁时,过北大校门而不顾,坚信自己会成为北大的学生,要保持新鲜 感。 13 岁多时,考入北大,从此在北大成长。 即将 16 岁时,为纪念北大九十年校庆之际创作此文回顾两年北大生活, 展望未来,渴望创造与飞翔。 六、两年的北大生活使作者对北大有了深刻而丰富的认识,你能说说北 大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作者的成长的吗?学生研读第二部分。 提示: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 北大的书:400 多万册图书开始让作者几乎感到绝望,如那个哭泣的小 女孩一样感到自己的浅薄,慢慢的,作者在书的世界里心情变得沉静、愉悦、安 详。 北大的人:北大学生的敏感、纯洁、机智与生机勃勃让作者感受到北大 特有的清新自由的气氛。北大的老师让作者第一次懂得了老师二字真正的涵义: 严谨治学,诚恳做人。 小结:北大委于我心的太多,这是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 外充实的时光。 七、作为一篇为校庆而作的文章,作者回忆自己的金色年华,最让人感 动的是作者笔下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蓄满了作者对北大深刻的感情而显得异常 丰富,你对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字有些什么样的体会呢?小组讨论总结。 八、拓展作业:作者回忆了自己 13 岁时的际遇,读北大书,做北大人, 在北大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同学们现在大约 12 岁,你也一定会 有自己的梦想,你能自己写出来吗?像作者一样,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丰富多 彩的文字。 教学点评: 教师在教材处理上着眼于人文教育,这正契合了这篇文章的主旨。作为 研究课,新教材的处理没有可供借鉴的东西,教师在自己真实理解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欣赏佳作,这本身就比机械单调的“工具型”授课前进了一步。 授课内容的处理上,教师紧扣住文章语言优美及语言中蕴涵着丰富的情 感这两点展开。整个设计围绕这两点,有张有弛,贯古通今,让学生在欣赏佳作
的同时拓宽视野,经历一次文化洗礼,这正体现了教师的人文理念。 具体授课中,教师的言行无不充满对北大文化北大精神的探索与向往, 这种无声的教育也无形中有力地感染了学生 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的同时拓宽视野,经历一次文化洗礼,这正体现了教师的人文理念。 具体授课中,教师的言行无不充满对北大文化北大精神的探索与向往, 这种无声的教育也无形中有力地感染了学生。 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