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 1.本试题共四部分,24道小题,满分120分; 2.将试题答案写在所给的答题纸上。 卷面书写。(4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 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 、积累与运用。(2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花圃/哺育 逼狭/秕谷 军帖/字帖 可汗/汗水 B.嗥鸣/锡箔 机杼/金柝谰语/狂澜 盔甲/铠甲 C.弥高/骊歌衰微深邃蝉蜕/脑髓祈祷/菜畦 D.幽寂/嫉妒踌躇/筹划重荷/赫然镐头/斑蝥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轻捷蟋蟀来势汹汹荒草凄凄九曲连环 B.肿胀 惧亦复如事 可歌可泣 寻欢作乐 C.懊悔 阻抑 当之无愧 锋茫毕露 潜心关注 D.彷徨 迭起惹人注目 反既往马革裹尸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晚饭的时候,爸爸妈妈讲起他们中学时代刻苦学习的事情,我的心情澎湃起来,觉得 学习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你努力 B.夏天是岀游的好时节。不管到什么地主旅游,一定要做好蚊虫叮嘱的防护措施。 C.听完了李老师“实现中国梦,做个筑梦人”的主题演讲,全班同学热烈地讨论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真是人声鼎沸。 D.美国打着航行自由的幌子,派出航母到我国南海巡航,侵犯中国主权,挑战中国底线 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妈妈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 B.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 静 C.对这一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D.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 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 生活的心理,表示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 B认真听课,认真思考,勇于提出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和速度,是每一个学生要面对的 现实问题。 C.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 D.在做人方面,他与你很不一样,差得很远,迥乎不同,不能和他比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 1. 本试题共四部分,24 道小题,满分 120 分; 2. 将试题答案写在所给的答题纸上。 一、卷面书写。(4 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 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 二、积累与运用。(2 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花圃./哺.育 逼.狭/秕.谷 军帖./字帖. 可汗./汗.水 B. 嗥.鸣/锡箔. 机杼./金柝. 谰.语/狂澜. 盔.甲/铠.甲 C. 弥.高/骊.歌 衰微./深邃. 蝉蜕./脑髓. 祈.祷/菜畦. D. 幽寂./嫉.妒 踌.躇/筹.划 重荷./赫.然 镐.头/斑蝥.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 轻捷 蟋蟀 来势汹汹 荒草凄凄 九曲连环 B. 肿胀 恐惧 亦复如事 可歌可泣 寻欢作乐 C. 懊悔 阻抑 当之无愧 锋茫毕露 潜心关注 D. 彷徨 迭起 惹人注目 一反既往 马革裹尸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晚饭的时候,爸爸妈妈讲起他们中学时代刻苦学习的事情,我的心情澎湃..起来,觉得 学习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你努力。 B. 夏天是出游的好时节。不管到什么地主旅游,一定要做好蚊虫叮嘱..的防护措施。 C. 听完了李老师“实现中国梦,做个筑梦人”的主题演讲,全班同学热烈地讨论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真是人声鼎 ...沸.。 D. 美国打着航行自由的幌子,派出航母到我国南海巡航,侵犯中国主权,挑战中国底线, 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妈妈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 B.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 静。 C. 对这一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D.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 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 生活的心理,表示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 B.认真听课,认真思考,勇于提出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和速度,是每一个学生要面对的 现实问题。 C.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 D.在做人方面,他与你很不一样,差得很远,迥乎不同,不能和他比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莫泊桑是福楼拜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 链》《羊脂球》等 B在记叙的六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经过”是其中的关键。 C.《资治通鉴》是王安石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 D.“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两句话用的是顶针的修辞 手法。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唉,我很沮丧。我就是想去和同学们玩一天,爸爸妈妈干吗这么大动肝火?让人好伤 心呀!②第二早晨,他们还是余怒未消的样子,谁也不愿意主动和对方说话。③我故意往 床上一躺,捂着肚子喊肚子疼,爸妈吓坏了,立即跑过来,争着问我到底怎么了。看到他们 这么着急,我再也忍不住了,“咯咯”地笑了起来。④转念一想,爸妈还是为我好呀!解铃 还需系铃人,我得想个妙计,充当和平天使。⑤妈妈愣住了:“你不是不舒服吗?”我晃着 脑袋说:“是呀,为了我,你们成冤家,谁也不理谁,我只好喊肚子疼了。”这时,他们俩你 望望我,我望望你,同时笑了起来。⑥妈妈听说我在这紧要关头出去玩,坚决不同意,爸 爸却说玩一玩也未尝不可。两个人为这事吵了起来。一场家庭战争全面爆发了。⑦考试临近, 学习紧张,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商量着周末出去放松一下 A⑦⑥①②④⑤③B.⑦⑥①②③④⑤C.⑦⑥①④②③⑤D.⑦⑥④②③⑤① 古诗文默写。(8分) (1)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3)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木兰诗》) (4)蒙曰:“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司马光《资治通鉴》 ,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8)江山代有人才出 (赵翼《论诗》) 9名著阅读。(2分) 种浓厚的、色彩斑驳的、离奇得难以形容的生活,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奔流了。在我 的记忆中,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用美妙的语言讲出来的一个悲 惨的童话。现在我把过去回想一下,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以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很多事情 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 以上文段选自本学期我们要阅读的名著 作者是 10句式仿写(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2分) 例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仿句:他,是 他,是 11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写不多于40个字的一段话,描写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 忧伤、渴望。。(3分) 三、阅读理解。(共37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13题。(4分) 竹里馆 王维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莫泊桑是福楼拜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 链》《羊脂球》等。 B.在记叙的六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经过”是其中的关键。 C.《资治通鉴》是王安石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 事。 D.“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两句话用的是顶针的修辞 手法。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唉,我很沮丧。我就是想去和同学们玩一天,爸爸妈妈干吗这么大动肝火?让人好伤 心呀! ②第二早晨,他们还是余怒未消的样子,谁也不愿意主动和对方说话。 ③我故意往 床上一躺,捂着肚子喊肚子疼,爸妈吓坏了,立即跑过来,争着问我到底怎么了。看到他们 这么着急,我再也忍不住了,“咯咯”地笑了起来。④转念一想,爸妈还是为我好呀!解铃 还需系铃人,我得想个妙计,充当和平天使。⑤妈妈愣住了:“你不是不舒服吗?”我晃着 脑袋说:“是呀,为了我,你们成冤家,谁也不理谁,我只好喊肚子疼了。”这时,他们俩你 望望我,我望望你,同时笑了起来。 ⑥妈妈听说我在这紧要关头出去玩,坚决不同意,爸 爸却说玩一玩也未尝不可。两个人为这事吵了起来。一场家庭战争全面爆发了。⑦考试临近, 学习紧张,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商量着周末出去放松一下。 A.⑦⑥①②④⑤③ B. ⑦⑥①②③④⑤ C.⑦⑥①④②③⑤ D. ⑦⑥④②③⑤① 8.古诗文默写。(8 分) (1)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 (3)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木兰诗》) (4)蒙曰:“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司马光《资治通鉴》) (5) ,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6)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8)江山代有人才出, 。(赵翼《论诗》) 9.名著阅读。(2 分) 一种浓厚的、色彩斑驳的、离奇得难以形容的生活,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奔流了。在我 的记忆中,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用美妙的语言讲出来的一个悲 惨的童话。现在我把过去回想一下,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以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很多事情 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 以上文段选自本学期我们要阅读的名著 ,作者是 。 10.句式仿写(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2 分) 例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仿句:他,是 。他,是 。 11.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写不多于 40 个字的一段话,描写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 忧伤、渴望。。(3 分) 三、阅读理解。(共 37 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 12—13 题。(4 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2.诗的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 13.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二)考查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14-16题。(13分)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5分) ①即书诗四句书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③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 ⑤卒之为众人卒 ⑥愿为市鞍马 ⑦策勋十二转 策勋: ⑧及鲁肃过寻阳 及 ⑨卿今当涂掌事当涂 ⑩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 15.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并自为其名 愿为市鞍马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C.仲永之通悟 或以钱币乞之 D.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己耶? ②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③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17-19题。(6分) 吕蒙正不为物累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春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 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hao)而不为物累(I爸i) 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释】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谥号文穆公,北宋政治家。②舂遇:器重。③鉴 镜子。④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⑤李卫公:李靖,当代贤臣。⑥累:牵连 17.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②其弟遂不复敢言 1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19.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吕蒙正是一位怎样的人?(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14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2.诗的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 分) 13.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 分) (二)考查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 14—16 题。(13 分)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5 分) ①即书.诗四句 书: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就: ③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⑤卒.之为众人 卒: ⑥愿为.市鞍马 为: ⑦策勋..十二转 策勋: ⑧及.鲁肃过寻阳 及: ⑨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 ⑩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 15.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并自为.其名 愿为.市鞍马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C.仲永之.通悟 或以钱币乞之. D.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②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③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 17—19 题。(6 分) 吕蒙正不为物累 吕文穆公蒙正①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②。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③,自言能照二百 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④。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⑤远矣。盖寡好(hào)而不为物累(lěi) 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释】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谥号文穆公,北宋政治家。②眷遇:器重。③鉴: 镜子。④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⑤李卫公:李靖,当代贤臣。⑥累:牵连。 17.解释下列加点词。(2 分) ①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贤: ②其弟遂.不复敢言 遂: 1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19.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吕蒙正是一位怎样的人?(2 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0—23 题。(14 分)
收字纸的老人 汪曾棋 ①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 的。亵渎了字纸,会遭到天谴。因此,家家都有一个字纸篓。这是一个小口、宽肩的篓子, 竹蔑为胎,外糊白纸,正面竖贴着一条二寸来宽的红纸,写着四个正楷的黑字:“敬惜字纸” 字纸篓都挂在一个尊贵的地方,一般都在堂屋里家神菩萨的神案的一侧。隔十天半月,字纸 篓快满了,就由收字纸的收去。这个收字纸的姓白,大人小孩都叫他老白。他上岁数了,身 体却很妤。满腮的白胡子茬,衬得他的脸色异常红润。眼不花,耳不聋。走起路来,腿脚还 很轻快。他背着一个大竹筐,推门走进相熟的人家,到堂屋里把字纸倒在竹筐里,转身就走, 并不惊动主人。有时遇见主人正在堂屋里,也说说话,问问老太爷的病好些了没有,小少爷 快该上学了吧 ②他把这些字纸背到文昌阁去,烧掉。 ③文昌阁的地点很偏僻,在东郊,一条小河的旁边,一座比较大的灰黑色的四合院 叫做阁,其实并没有什么阁。正面三间朝北的平房,砖墙瓦顶,北墙上挂了一幅大立轴,上 书“文昌帝君之神位”,纸色已经发黑。香案上有一副锡制的香炉烛台。除此之外,一无所 有,显得空荡荡的。这文昌帝君不知算是什么神,只知道他原先也是人,读书人,曾经连续 做过十七世士大夫,不知道怎么又变成了“帝君”。他是司文运的。更具体地说,是掌握读 书人的功名的。谁该有什么功名,都由他决定。因此,读书人对他很崇敬。过去,每逢初一、 十五,总有一些秀才或候补秀才到阁里来磕头。要是得了较高的功名,中了举,中了进士, 就更得到文昌因来拈香上供,感谢帝君恩德。 ③老白是看文昌阁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庙祝。东厢房存着一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 书版。当中是一个颇大的院子,种着两棵柿子树。夏天一地浓阴,秋天满株黄柿。柿树之前, 有一座一人多高的砖砌的方亭子,亭子的四壁各有一个脸盆大的圆洞。这便是烧化字纸的化 纸炉。化纸炉设在文昌阁,顺理成章。老白收了字纸,便投在化纸炉里,点火焚烧。化纸炉 四面通风,不大一会儿,就烧尽了 ④老白孤身一人,日子好过。早先有人拈香上供,他可以得到赏钱。有时有人家拿几 刀纸让老白代印《文昌帝君阴骘文》(印了送人,是一种积德的善举),也会送老白一点工钱。 老白印了多次《文昌帝君阴骘文》,几乎能背下来了(他是识字的)。后来,也没有人来印《文 昌帝君阴骘文》了,这副版子就闲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不过老白还是饿不着的。他挨家收 字纸,逢年过节,大家小户都会送他一点钱。端午节,有人家送他几个粽子;中秋节,送他 几个月饼;年下,给他二升米、一方威肉。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 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 ⑥他有时也会想想县里的几个举人、进士到阁里来上供谢神的盛况。往事历历,如在目 前。有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李三老爷点了翰林,要到文昌阁拈香。旗锣伞扇,摆了二 里长。他听见有人叫他:“老白!老白!李三老爷来进香了,轿子已经到了螺蛳坝,你还不 起来把正门开了!”老白一骨碌坐起来,愣怔了半天,才想起来三老爷已经死了好几年了 ⑦老白收了字纸,有时要抹平了看看(他怕万一有人家把房地契当字纸扔了,这种事曾 经发生过)。近几年他收了一些字纸,却一个字都不认得。字横行如蚯蚓,还有些三角、圆 图、四方块。那是中学生的英文和几何的习题。他搖摇头,把这些练习本和别的字纸一同填 进化纸炉烧了。孔夫子和欧几米德、纳斯菲尔于是同归于尽。 ⑧老白活到九十七岁,无疾而终。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20.文章开头为什么要用较大篇幅介绍敬字和字纸篓?(4分)
收字纸的老人 汪曾祺 ① 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 的。亵渎了字纸,会遭到天谴。因此,家家都有一个字纸篓。这是一个小口、宽肩的篓子, 竹蔑为胎,外糊白纸,正面竖贴着一条二寸来宽的红纸,写着四个正楷的黑字:“敬惜字纸”。 字纸篓都挂在一个尊贵的地方,一般都在堂屋里家神菩萨的神案的一侧。隔十天半月,字纸 篓快满了,就由收字纸的收去。这个收字纸的姓白,大人小孩都叫他老白。他上岁数了,身 体却很好。满腮的白胡子茬,衬得他的脸色异常红润。眼不花,耳不聋。走起路来,腿脚还 很轻快。他背着一个大竹筐,推门走进相熟的人家,到堂屋里把字纸倒在竹筐里,转身就走, 并不惊动主人。有时遇见主人正在堂屋里,也说说话,问问老太爷的病好些了没有,小少爷 快该上学了吧…… ② 他把这些字纸背到文昌阁去,烧掉。 ③文昌阁的地点很偏僻,在东郊,一条小河的旁边,一座比较大的灰黑色的四合院。 叫做阁,其实并没有什么阁。正面三间朝北的平房,砖墙瓦顶,北墙上挂了一幅大立轴,上 书“文昌帝君之神位”,纸色已经发黑。香案上有一副锡制的香炉烛台。除此之外,一无所 有,显得空荡荡的。这文昌帝君不知算是什么神,只知道他原先也是人,读书人,曾经连续 做过十七世士大夫,不知道怎么又变成了“帝君”。他是司文运的。更具体地说,是掌握读 书人的功名的。谁该有什么功名,都由他决定。因此,读书人对他很崇敬。过去,每逢初一、 十五,总有一些秀才或候补秀才到阁里来磕头。要是得了较高的功名,中了举,中了进士, 就更得到文昌因来拈香上供,感谢帝君恩德。 ③ 老白是看文昌阁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庙祝。东厢房存着一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 书版。当中是一个颇大的院子,种着两棵柿子树。夏天一地浓阴,秋天满株黄柿。柿树之前, 有一座一人多高的砖砌的方亭子,亭子的四壁各有一个脸盆大的圆洞。这便是烧化字纸的化 纸炉。化纸炉设在文昌阁,顺理成章。老白收了字纸,便投在化纸炉里,点火焚烧。化纸炉 四面通风,不大一会儿,就烧尽了。 ④ 老白孤身一人,日子好过。早先有人拈香上供,他可以得到赏钱。有时有人家拿几 刀纸让老白代印《文昌帝君阴骘文》(印了送人,是一种积德的善举),也会送老白一点工钱。 老白印了多次《文昌帝君阴骘文》,几乎能背下来了(他是识字的)。后来,也没有人来印《文 昌帝君阴骘文》了,这副版子就闲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不过老白还是饿不着的。他挨家收 字纸,逢年过节,大家小户都会送他一点钱。端午节,有人家送他几个粽子;中秋节,送他 几个月饼;年下,给他二升米、一方咸肉。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 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 ⑥他有时也会想想县里的几个举人、进士到阁里来上供谢神的盛况。往事历历,如在目 前。有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李三老爷点了翰林,要到文昌阁拈香。旗锣伞扇,摆了二 里长。他听见有人叫他:“老白!老白!李三老爷来进香了,轿子已经到了螺蛳坝,你还不 起来把正门开了!”老白一骨碌坐起来,愣怔了半天,才想起来三老爷已经死了好几年了。 ⑦老白收了字纸,有时要抹平了看看(他怕万一有人家把房地契当字纸扔了,这种事曾 经发生过)。近几年他收了一些字纸,却一个字都不认得。字横行如蚯蚓,还有些三角、圆 圈、四方块。那是中学生的英文和几何的习题。他摇摇头,把这些练习本和别的字纸一同填 进化纸炉烧了。孔夫子和欧几米德、纳斯菲尔于是同归于尽。 ⑧老白活到九十七岁,无疾而终。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20.文章开头为什么要用较大篇幅介绍敬字和字纸篓?(4 分)
21.文章第③自然段重点介绍了文昌阁的情况,这似乎与题目关系不大,可以删去吗?为什 么 分) 22.文章第⑦自然段有“他摇摇头,把这些练习本和别的字纸一同填进化纸炉烧了”一句话 请结合上下文,揣测“他摇摇头”时的老白的心理活动。(3分) 23.文章的题目是“收字纸的老人”,读完全文后,你认为“收字纸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老 人?(4分) 四、写作表达。(50分) 以“我的父亲”为题目,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求是:①记人文章中的叙事重 在刻画人物形象,不刻意追求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②典型事例既可以是人物关键时刻的重 要行为,也可以是那些看似细小、平常却能凸显人物个性、思想特点的事情:③多个事例应 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④不要平均使用笔墨,而要详略结合:⑤文中不能 出现校名和人名;⑥字数不少于600字
21.文章第③自然段重点介绍了文昌阁的情况,这似乎与题目关系不大,可以删去吗?为什 么?(4 分) 22.文章第⑦自然段有“他摇摇头,把这些练习本和别的字纸一同填进化纸炉烧了”一句话。 请结合上下文,揣测“他摇摇头”时的老白的心理活动。(3 分) 23.文章的题目是“收字纸的老人”,读完全文后,你认为“收字纸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老 人?(4 分) 四、写作表达。(50 分) 24.以“我的父亲”为题目,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求是:①记人文章中的叙事重 在刻画人物形象,不刻意追求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②典型事例既可以是人物关键时刻的重 要行为,也可以是那些看似细小、平常却能凸显人物个性、思想特点的事情;③多个事例应 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④不要平均使用笔墨,而要详略结合;⑤文中不能 出现校名和人名;⑥字数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