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末训练试题 同学们,让我们跟随这张语文试卷,一起来探索语文的奥秘吧!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下列词语中的读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羸弱(ying)粗犷( kuang)海市蜃楼(shen)前赴后继 B.氛围(fen)湮没(yan)忧心忡忡( chong)得天独厚 C.静谧(mi)庇荫( pi yin)锲而不舍(qi) 不可思议 D.妍丽(yan)眼睑(lian)面面相觑(Xu) 迫不集待 2画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玉树的正经历苦难的同胞们感同身受。 B、这区区的经费想要办理偌大的运动却只是无济于事。 C、凶顽的敌人在第一次冲击被我军击溃后,他们养精蓄锐,准备做最后的攻击 D、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为了让晋察冀边区人民系统地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决定出版《毛泽 东选集》。 B.持续咳嗽很令人烦恼,它不仅严重阻碍学习和休息,而且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的其他疾病 C.我明白了,为什么一个普遍的中国士兵一雷锋的名字,能够超越时间、国界和种族,被久 久传颂着,成为两代人的楷模 D.我总愿打开窗户听着柳林里柳枝的响声和随风吹来的花香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北大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 B.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C.生活像一面镜子:你朝它笑,它也朝你笑;如果你双眉紧锁,向它投以怀疑的目光,它 也将还你同样的目光。 D.农谚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 5.下列语句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荒岛余生》选自《鲁滨孙漂流记》,作者是法国的笛福。 C.《马》的作者是法国博物学家布封,著有36册的《自然史》。 D.《狼》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聊斋”是指作者的书房名。 6.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盖以诱敌。盖:表示原因,翻译为“原来是”的意思。B,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热水 C,恐前后受其敌。敌:敌人。 D,弛担持刀。弛:放下
1 初一语文期末训练试题 同学们,让我们跟随这张语文试卷,一起来探索语文的奥秘吧!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1.下列词语中的读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羸.弱(yíng) 粗犷.(kuàng) 海市蜃.楼(shèn) 前赴后继 B.氛.围(fēn) 湮.没(yān) 忧心忡忡.(chōng) 得天独厚 C.静谧.(mì) 庇荫..(pì yìn) 锲.而不舍(qì) 不可思议 D.妍.丽(yán) 眼睑.(liǎn) 面面相觑.(xū) 迫不集待 2.画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玉树的正经历苦难的同胞们感同身受。 B、这区区的经费,想要办理偌大的运动,却只是无济于事。 C、凶顽的敌人在第一次冲击被我军击溃后,他们养精蓄锐,准备做最后的攻击。 D、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为了让晋察冀边区人民系统地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决定出版《毛泽 东选集》。 B.持续咳嗽很令人烦恼,它不仅严重阻碍学习和休息,而且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的其他疾病。 C.我明白了,为什么一个普遍的中国士兵—雷锋的名字,能够超越时间、国界和种族,被久 久传颂着,成为两代人的楷模。 D.我总愿打开窗户听着柳林里柳枝的响声和随风吹来的花香。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北大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 B.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C.生活像一面镜子:你朝它笑,它也朝你笑;如果你双眉紧锁,向它投以怀疑的目光,它 也将还你同样的目光。 D.农谚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 5.下列语句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荒岛余生》选自《鲁滨孙漂流记》,作者是法国的笛福。 C.《马》的作者是法国博物学家布封,著有 36 册的《自然史》。 D.《狼》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聊斋”是指作者的书房名。 6.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盖以诱敌。盖:表示原因,翻译为“原来是”的意思。 B,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热水 C,恐前后受其敌。敌:敌人。 D,弛担持刀。弛:放下
7.填入下列语段划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云门山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松柏连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风景画。 ①翠竹则在屋檐下,在小径旁,②柏树或矗立山脚,或伸出岩缝, ③森森然,与松呼应④幽幽的,做些铺垫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 二、古诗文默写与阅读(20分) 1诗词默写(8分) ①、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 ②、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狼》) 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④、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⑥、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⑦、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⑧、写出连续两句关于“马”的诗句 2.赏析诗句(3分)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画鬼最易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客曰:“犬、马最难。”齐王曰: 孰易者?”客曰:“鬼魅①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②罄于前③, 不可类也,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注释】①,鬼魅:鬼怪。②,旦暮:早晚。③,罄于前:出现在眼前 (1)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2分) ①孰易者() ②,不可类也:() (2)用“|”给句子断句(两处)(2分)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 (3)翻译句子:鬼魅无形猪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2分) (4)这篇文言文阐述了什么道理?(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题。(共17分) 秋韵宗璞 ①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 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 和得匀匀的,向每年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起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 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年陡台阶,眼前会出现一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 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 觉得,这才是秋天的色调。 ②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 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 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友蓝的天
2 7.填入下列语段划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门山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 。松柏连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风景画。 ①翠竹则在屋檐下,在小径旁, ②柏树或矗立山脚,或伸出岩缝, ③森森然,与松呼应 ④幽幽的,做些铺垫 A. ①③②④ B. 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二、古诗文默写与阅读(20 分) 1.诗词默写(8 分) ①、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 ②、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 。(《狼》)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④、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⑥、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⑦、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⑧、写出连续两句关于“马”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诗句(3 分)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9 分) 画鬼最易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客曰:“犬、马最难。” 齐王曰: “孰易者?” 客曰:“鬼魅①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②罄于前③, 不可类也,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注释】①,鬼魅:鬼怪。②,旦暮:早晚。③,罄于前:出现在眼前。 (1)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2 分) ①孰易者() ②,不可类也:() (2)用“∣”给句子断句(两处)(2 分)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 (3)翻译句子: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2 分) (4)这篇文言文阐述了什么道理?(3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题。(共 17 分) 秋韵 宗璞 ①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 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 和得匀匀的,向每年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起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 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年陡台阶,眼前会出现一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 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 觉得,这才是秋天的色调。 ②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 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 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友蓝的天
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③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 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 也还是无由寻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④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的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 ⑤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这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 从未到过这里。 ⑥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 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 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 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毡。 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着澄明的秋 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是我要寻的 秋的韵致了吗? ⑦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 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不要推却友爱不要延迟欢乐现在不悟便永迷惑 ⑧在这里,一切都有一着落。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 大彻大悟的味道。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1.第①段中,那两个词语最能突出表现记忆中的香山秋色的特点?(3分) 2.第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分) 3.赏析下面的两个句子。(6分) (1)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 (2)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 薄的一层红毡。 4.作者要寻找的“秋韵”具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进行其分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题。(共13分) 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 ①近几年的暖冬,使人们产生错觉,认为气候变暖就是温度上升、天气越来越暖和。对 此,气候专家解释说,气候变暖是大趋势,但不意味着寒冷不再,气候变暖更会导致暴风雪、 寒流、暴雨、热浪、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②寒冷肆虐是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天气异常的表现。世界气象组织专家库马尔·科利近日 在日内瓦表示,气候变暖带来的不仅仅是反常的暖冬,还会导致严寒、夏季高温,海平面上 升、岛国消失,南北极地冰川消融等极端天气事件 ③由于全球变暖,过去20年里自然灾害增加了3倍多。科利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 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20起自然灾害,现在已增至每年500起,受灾人数增加了68%。1985至 1994年间,全球平均每年受灾人口为174亿;而1995至2006年间,平均每年受灾人口增 至2.54亿。 ④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也频发。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 件是造成中国南方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 ⑤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频发:今年1月29日 至31日,一场罕见暴风雪袭击了素以气候温暖著称的地中海东部的中东国家,叙利亚和黎巴 嫩交界处积雪厚度超过1米。1月8日,伊朗遭到十多年来最大降雪影响。1月中旬,阿富汗
3 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③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 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 也还是无由寻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④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的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 ⑤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这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 从未到过这里。 ⑥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 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 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 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毡。 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着澄明的秋 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是我要寻的 秋的韵致了吗? ⑦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 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 不要延迟欢乐 现在不悟 便永迷惑。 ⑧在这里,一切都有一着落。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 大彻大悟的味道。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1.第①段中,那两个词语最能突出表现记忆中的香山秋色的特 点?(3 分) 2.第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3.赏析下面的两个句子。(6 分) (1)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 (2)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 薄的一层红毡。 4.作者要寻找的“秋韵”具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进行其分析。(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题。(共 13 分) 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 ①近几年的暖冬,使人们产生错觉,认为气候变暖就是温度上升、天气越来越暖和。对 此,气候专家解释说,气候变暖是大趋势,但不意味着寒冷不再,气候变暖更会导致暴风雪、 寒流、暴雨、热浪、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②寒冷肆虐是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天气异常的表现。世界气象组织专家库马尔·科利近日 在日内瓦表示,气候变暖带来的不仅仅是反常的暖冬,还会导致严寒、夏季高温,海平面上 升、岛国消失,南北极地冰川消融等极端天气事件。 ③由于全球变暖,过去 20 年里自然灾害增加了 3 倍多。科利说,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 全球平均每年发生 120 起自然灾害,现在已增至每年 500 起,受灾人数增加了 68%。1985 至 1994 年间,全球平均每年受灾人口为 1.74 亿;而 1995 至 2006 年间,平均每年受灾人口增 至 2.54 亿。 ④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也频发。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 件是造成中国南方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 ⑤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频发:今年 1 月 29 日 至 31 日,一场罕见暴风雪袭击了素以气候温暖著称的地中海东部的中东国家,叙利亚和黎巴 嫩交界处积雪厚度超过 1 米。1 月 8 日,伊朗遭到十多年来最大降雪影响。1 月中旬,阿富汗
持续降雪并引发雪灾,一些地区积雪深达2米。暴风雪也袭击了美国中西部以及加拿大东部 地区,部分机场关闭、公路交通瘫痪。 ⑥气候变暖并不代表气温不断攀升。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艾婉秀说,气候变暖并不 代表气温不断攀升,冬天就越来越暖和。“暖冬”是整个冬季气温的平均概念,“暖冬”也可 能出现大幅度降温等天气起伏的现象。气候变化是逐步的,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却是 突然的 ⑦今冬气候仍属正常偏暖。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张称意说,尽管今冬雨雪天气非常 多,但是从大趋势来讲,今年仍然属于一个暖冬,总体来看,我认为暴雪与气候变化是有关 系的。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了。水汽含量增加以后,肯定在某一个 时刻要降下来。这一过程中必然与天气发生联系。气候变暖是长期的,即使是今年冬天,温 度有所降下来,可能还是偏暖状况,目前的预测值,今年仍然是偏暖的年份, 5.从文中看,气候变暖会导致哪些极端天气事件频发?(3分) 6.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分) 7.第④段中“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是造成中国南方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一句 中“主要”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8.联系生活实际并且根据你所了解到的课外知识,说一说全球变暖还会引发什么后(3分) 四、综合性学习(6分) 端午节即将到来,为了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了解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增强学 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学校将开展“走近端午节,感受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中,你要向大家介绍端午节的特点,请你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四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 绍的要点。 [材料一],据考证,端午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 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五蛋节等等。 [材料二],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我国自古就有“辟邪说”“祭龙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屈原说”“纪 念曹娥说”等多种说法。这些说法传达着中国人人格精神的取向:伍子胥的传说是对忠诚者牺牲的缅怀, 屈原的传说是对舍身家国者牺牲的祭奠,曹娥的传说是对孝悌者牺牲的敬重 [材料三],端午节习俗就很多了。概括地说,其一是广泛采插艾蒿;其二是缠挂各种端午索:其三是 用符图驱邪;其四是饮用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其五是吃粽子:其六是划龙舟或赛龙舟;其七是姻 亲交往 主要信息 主要信息二 主要信息三 (2)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3分)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 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原因 五、作文(50分) 题目:给了我快乐
4 持续降雪并引发雪灾,一些地区积雪深达 2 米。暴风雪也袭击了美国中西部以及加拿大东部 地区,部分机场关闭、公路交通瘫痪。 ⑥气候变暖并不代表气温不断攀升。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艾婉秀说,气候变暖并不 代表气温不断攀升,冬天就越来越暖和。“暖冬”是整个冬季气温的平均概念,“暖冬”也可 能出现大幅度降温等天气起伏的现象。气候变化是逐步的,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却是 突然的。 ⑦今冬气候仍属正常偏暖。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张称意说,尽管今冬雨雪天气非常 多,但是从大趋势来讲,今年仍然属于一个暖冬,总体来看,我认为暴雪与气候变化是有关 系的。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了。水汽含量增加以后,肯定在某一个 时刻要降下来。这一过程中必然与天气发生联系。气候变暖是长期的,即使是今年冬天,温 度有所降下来,可能还是偏暖状况,目前的预测值,今年仍然是偏暖的年份。 5. 从文中看,气候变暖会导致哪些极端天气事件频发?(3 分) 6. 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7. 第④段中“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是造成中国南方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一句 中“主要”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3 分) 8. 联系生活实际并且根据你所了解到的课外知识,说一说全球变暖还会引发什么后(3 分) 四、综合性学习(6 分) 端午节即将到来,为了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了解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增强学 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学校将开展“走近端午节,感受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中,你要向大家介绍端午节的特点,请你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四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 绍的要点。 [材料一],据考证,端午节迄今已有 2500 余年历史。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 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五蛋节等等。 [材料二],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我国自古就有“辟邪说”“ 祭龙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屈原说”“纪 念曹娥说”等多种说法。这些说法传达着中国人人格精神的取向:伍子胥的传说是对忠诚者牺牲的缅怀, 屈原的传说是对舍身家国者牺牲的祭奠,曹娥的传说是对孝悌者牺牲的敬重。 [材料三],端午节习俗就很多了。概括地说,其一是广泛采插艾蒿;其二是缠挂各种端午索;其三是 用符图驱邪;其四是饮用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其五是吃粽子;其六是划龙舟或赛龙舟;其七是姻 亲交往。 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主要信息三: (2)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3 分)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 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 分) 题目:_________给了我快乐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答题纸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4分) 2_3 、古诗积累与阅读(20分) 2,赏析诗句 (3分 3,(1)① (1分) (1分) (2)用“|”给句子断句(两处)(2分)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 (2分) (4) (3分) 、现代文阅读(一) (3分) 分) 3、(1) (3分) (2)
5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答题纸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4 分) 1 2 3 4 5 6 7 二、 古诗积累与阅读(20 分) 1、① 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 。 ④ ______。 ⑤ 。 ⑥ ______ ⑦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3,(1)① (1 分) ② (1 分) (2)用“∣”给句子断句(两处)(2 分)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 (3) (2 分) (4) (3 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 4分) 现代文阅读(二) 5 (3分) 分 7、 (3分) (3分 四、综合性学习。(6分) 1.主要信息 主要信息二: 主要信息三: 2,原因: 卷面分数 字体字大小错别字涂改其他字间和行间距离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现代文阅读(二) 5、 (3 分) 6、 (4 分) 7、 (3 分) 8、 (3 分) 四、综合性学习。(6 分) 1.主要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主要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卷面分数__________。字体 字大小 错别字 涂改 其他 字间和行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