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国地质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库》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223.92KB,团购合买
一、选择题(共40分,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答卷纸上) 1.OH的共轭酸是: (a)H;(B)H2O;(C)H3O+;D)2 2.若动脉血的pH为7.40,[HCO3]=0.024mol/L,已知碳酸的 pKa1=6.38,pKa2=10.25,则[H2CO3]的浓度为: (A)2.3×10mol/L; (B)2.3×10mol/L; (C)4.6×10mol/L; (d)4.6×10-mol/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中围地质大喾研宽生院 2005年硕士研完皱入喾者试试题 考试斡目:台析化喾(313) 造用寺业:台析化学、海洋他兽 选择题(共40分,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前的字母填 在答卷纸上) 1.OH的共轭酸是 (A)H (B)H2O:(C)H3O 2.若动脉血的pH为740,[HCO3]=0.024mo,已知碳酸的 pKa1=6.38,pK2=10.25,则[H2CO3]的浓度为: (A)2.3×10molL; (B)23×10mol/L (C)46×10mol/L (D)46×10mol/L 3.有甲、乙、丙三瓶同体积同浓度的H2C2O4、NaHC2O4和Na2C2O4溶 液,若用HCl或NaOH溶液调节至同样pH,最后补加水至同样体积此时 三瓶中[HC2O4]浓度的关系是 (A)甲瓶最小:(B)乙瓶最大:(C)丙瓶最小;(D)三瓶相等。 4.以下四种测定或标定方法,所采用的滴定方式分别是 (1)用酸碱滴定法测定CaCO试剂的纯度; (2)以K2NaCo(NO2)形式沉淀,再用KMnO4滴定,以测定K的含量: (3)用K2Cr2O标定Na2S2O3 (4)用H2C2O4标定KMnO4 (A)直接法;(B)返滴法;(C)置换法; (D)间接法。 5.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EDTA滴定等浓度的Zn2至化学 计量点时,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005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分析化学(313) 适用专业: 分析化学、海洋化学 一、选择题(共 40 分,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前的字母填 在答卷纸上) 1. OH 的共轭酸是: − (A) H+ ; (B) H2O; (C) H3O+ ; (D) O2- 。 2. 若动脉血的pH为 7.40, [HCO3 - ]= 0.024 mol/L, 已知碳酸的 pKa1=6.38, pKa2=10.25, 则[H2CO3]的浓度为: (A) 2.3×10 mol/L; (B) 2.3×10 mol/L; −2 −3 (C) 4.6×10 mol/L ; (D) 4.6×10 mol/L。 −2 −3 3. 有甲、乙、丙三瓶同体积同浓度的H2C2O4、NaHC2O4和Na2C2O4溶 液, 若用HCl或NaOH溶液调节至同样pH, 最后补加水至同样体积,此时 三瓶中[HC2O4 - ]浓度的关系是: (A) 甲瓶最小; (B) 乙瓶最大; (C) 丙瓶最小; (D) 三瓶相等。 4. 以下四种测定或标定方法,所采用的滴定方式分别是: (1)用酸碱滴定法测定CaCO3试剂的纯度; (2)以K2NaCo(NO2)6形式沉淀,再用KMnO4滴定,以测定K 的含量; + (3)用K2Cr2O7标定Na2S2O3 ; (4)用H2C2O4标定KMnO4。 (A)直接法;(B)返滴法;(C)置换法; (D)间接法。 5. 在pH=10.0 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EDTA滴定等浓度的Zn2+至化学 计量点时,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Zn2+}=Y!]:(B)[Zn2]=Yj (C)[Zn2+}=Y1:(D)[Zn2}=[Y! 6.在pH=50时,用EDTA溶液滴定含有Al3Zn2,Mg2和大量F离子 的溶液,已知l!K(AIY)=16.3,lgK(ZnY)=16.5,lgK(MgY)=87和此pH值时 Igay(H=65,分析结果测得的是 (A)A、Zn和Mg总量;(B)Zn和Mg的总量; (C)Zn的含量; (D)Mg的含量。 7.为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A) Na2S203:(B)Na2SO4:(C)Fe SO4 7H20 :(D) Na2C2O4o 8.大量Fe3存在会对微量Cu2+的测定有干扰,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方 案是 (A)用沉淀法(如NH3NH4Cl)分离除去铁 (B)用沉淀法(如KI)将铜沉淀; (C)用萃取法(如乙醚)分离除去铁; (D)用萃取法萃取铜,与铁分离。 9.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的是 (A)吸收峰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但最大吸收波长不变: (B)透射光与吸收光互为补色光,黄色和蓝色互为补色光 (C)比色法又称分光光度法; (D)在公式A=1g(Io/I)=ebc中,E为摩尔吸光系数,其数值愈大, 反应愈灵敏 10.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紫外区应选择的光源是氢灯; (B)紫外吸光光度法可使用玻璃材料的吸收池; (C)透光率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 (D)当透光率为“0”时吸光度值为∞。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位愈负的还原剂愈先反应;

(A) [Zn2+ ']=[Y '] ; (B) [Zn2+]=[Y ]; 4− (C) [Zn2+ ']=[Y ]; (D) [Zn 4− 2+]=[Y ']。 6. 在pH=5.0 时, 用EDTA溶液滴定含有Al3+,Zn2+,Mg2+和大量F- 离子 的溶液, 已知lgK(AlY)=16.3, lgK(ZnY)=16.5, lgK(MgY)=8.7 和此pH值时 lgαY(H) =6.5, 分析结果测得的是: (A) Al、Zn 和 Mg 总量; (B) Zn 和 Mg 的总量; (C) Zn 的含量; (D) Mg 的含量。 7. 为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A)Na2S203; (B)Na2SO4 ;(C)Fe SO4 7H2O; (D)Na2C2O4。 8. 大量Fe3+存在会对微量Cu2+的测定有干扰,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方 案是: (A) 用沉淀法(如NH3-NH4Cl)分离除去铁; (B) 用沉淀法(如 KI)将铜沉淀; (C) 用萃取法(如乙醚)分离除去铁; (D) 用萃取法萃取铜,与铁分离。 9. 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的是: (A) 吸收峰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但最大吸收波长不变; (B) 透射光与吸收光互为补色光,黄色和蓝色互为补色光; (C) 比色法又称分光光度法; (D) 在公式A=lg(I0/I)=εbc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其数值愈大, 反应愈灵敏。 10.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 紫外区应选择的光源是氢灯; (B) 紫外吸光光度法可使用玻璃材料的吸收池; (C) 透光率 T 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 (D) 当透光率为“0”时吸光度值为∞。 1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位愈负的还原剂愈先反应;

(B)在氧化还原滴定分析中,当n1>n2时,且终点电位偏向与n2电 对一方; (C)不对称氧化还原滴定反应Esp的变化与滴定剂或被滴定剂浓 度无关 (D)滴定分析所用标准溶液浓度不宜过大的原因是由于过量 滴所造成的误差必然相应增大。 12.相同质量的Fe“和Cd2各用一种显色剂在同样体积溶液中显色,用 分光光度法测定,前者用2cm比色皿,后者用1cm比色皿,测得的吸光度 相同,则两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A(r)(Fe)=55.85,A(r)Cd =112.4] (A)基本相同; (B)Fe“约为Cd的两倍; (C)Cd2约为Fe的两倍; (D)Cd2约为Fe的四倍。 13.测定铁矿中铁的百分含量,四次结果的平均值为5628%,标准 偏差为0.%。置信度为95%时,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已 知t(0.95,3)=3.18,t(0.95,4)=2.78] (A)5628±0.138 (B)5628±0.14 (C)5628±0.159;(D)5628±0.16 14.能消除测定方法中的系统误差的措施是: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称样量在02g以上 (C)用标准样品进行对照试验;(D)认真细心地做实验。 15.测定试样中CaO的百分含量,称取试样0.908g,滴定耗去EDTA 标准溶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A)10% B)10.1% (C)10.08%;(D)10.077%。 16.下列哪种说法违背非晶形沉淀的条件: (A)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B) 在氧化还原滴定分析中,当n1>n2时,且终点电位偏向与n2电 对一方; (C) 不对称氧化还原滴定反应 Esp 的变化与滴定剂或被滴定剂浓 度无关; (D) 滴定分析所用标准溶液浓度不宜过大的原因是由于过量一 滴所造成的误差必然相应增大。 12. 相同质量的Fe3+和Cd2+各用一种显色剂在同样体积溶液中显色,用 分光光度法测定,前者用 2cm比色皿,后者用 1cm比色皿,测得的吸光度 相同,则两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A(r)( Fe) =55.85,A(r)(Cd) =112.4] (A) 基本相同; (B) Fe3+约为Cd2+的两倍; (C) Cd2+约为Fe3+的两倍; (D) Cd2+约为Fe3+的四倍。 13. 测定铁矿中铁的百分含量,四次结果的平均值为 56.28%,标准 偏差为 0.1%。置信度为 95%时,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已 知 t(0.95,3)=3.18,t(0.95,4)=2.78] (A) 56.28±0.138; (B) 56.28±0.14 ; (C) 56.28±0.159; (D) 56.28±0.16 14. 能消除测定方法中的系统误差的措施是: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 称样量在 0.2g 以上; (C) 用标准样品进行对照试验; (D) 认真细心地做实验。 15. 测定试样中 CaO 的百分含量,称取试样 0.908g,滴定耗去 EDTA 标准溶液 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A) 10% ; (B) 10.1%; (C) 10.08% ; (D) 10.077%。 16. 下列哪种说法违背非晶形沉淀的条件: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17.以下银量法测定需采用返滴定方式的是 (A)莫尔法测CI; (B)吸附指示剂法测CI; (C)佛尔哈德法测CI;(D)AgNO3滴定CN。 二、回答问题(共50分) 1.六次甲基四胺的p=8.85,用六次甲基四胺配制缓冲溶液时,缓冲 溶液的合适pH范围是多少?为什么? 2.设计Zn-Mg2混合液中两组分浓度的测定方案,并指出主要的测 定条件、必要试剂及测定步骤。 3.在复杂样品分析中,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除用掩蔽的方法外 通常采用哪几种分离的手段(举出四种以上的方法)?并叙述物质分析 的一般步骤及每一步应注意的问题 4.在吸光光度法中,下列四种情况如何选择参比溶液? (1)若仅有待测组分(或待测组分与显色剂生成的有色化合物)对入 射光有吸收; (2)若显色剂与其他试剂(如缓冲溶液等)也有吸收; (3)若显色剂没有吸收,但试样中其他组分(除待测组分外的其它组 分)有吸收,而且显色剂与其他组分不发生作用; (4)若显色剂有吸收,试样中其他组分也有吸收。 5.根据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法可分为几 种方法?并简要叙述这几种方法。 6.利用生成BaSO4沉淀在重量法中可以准确测定Ba2或SO42,但此 反应用于容量滴定,即用Ba2滴定SO2或相反滴定,却难以准确测定, 其原因何在? 、计算题(共60分) 1.有二元酸H2B,已知pH=192时,H2B=Hmr(6表示分布分数) pH=622时,-=2-。若用0.100m0的NaOH滴定0.00m0的HB, 当滴定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为多少?

17. 以下银量法测定需采用返滴定方式的是: (A) 莫尔法测Cl- ; (B) 吸附指示剂法测Cl- ; (C) 佛尔哈德法测Cl- ; (D) AgNO3滴定CN- 。 二、回答问题(共 50 分) 1.六次甲基四胺的pKb=8.85,用六次甲基四胺配制缓冲溶液时,缓冲 溶液的合适pH范围是多少?为什么? 2. 设计Zn2+--Mg2+混合液中两组分浓度的测定方案,并指出主要的测 定条件、必要试剂及测定步骤。 3. 在复杂样品分析中,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除用掩蔽的方法外, 通常采用哪几种分离的手段(举出四种以上的方法)?并叙述物质分析 的一般步骤及每一步应注意的问题。 4. 在吸光光度法中,下列四种情况如何选择参比溶液? (1)若仅有待测组分(或待测组分与显色剂生成的有色化合物)对入 射光有吸收; (2)若显色剂与其他试剂(如缓冲溶液等)也有吸收; (3)若显色剂没有吸收,但试样中其他组分(除待测组分外的其它组 分)有吸收,而且显色剂与其他组分不发生作用; (4)若显色剂有吸收,试样中其他组分也有吸收。 5. 根据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法可分为几 种方法?并简要叙述这几种方法。 6. 利用生成BaSO4沉淀在重量法中可以准确测定Ba2+或SO4 2-,但此 反应用于容量滴定,即用Ba2+滴定SO4 2-或相反滴定,却难以准确测定, 其原因何在? 三、计算题(共 60 分) 1. 有二元酸H2B,已知pH=1.92 时, = − 2BH HB δ δ (δ表示分布分数); pH=6.22时, − = 2− 。若用0.100mol/L的NaOH滴定0.100mol/L的H BHB δδ 2B, 当滴定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为多少?

2.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以2×103 Mol/L EDTA滴定相同浓度的 Cu2溶液欲使终点误差在±0.1%以内。试通过计算说明,能否选用PAN 为指示剂。 已知pH=50时PAN的 pCu(ep)=8.8,acm=106),1gK(CuY=18.8。 3.测定铅锡合金中铅锡的含量,称取试样0.115g,用王水溶解后, 加入0.05161 mOl/L EDTA2000mL,调节pH≈5,使铅锡定量络合,用浓 度为002023mol的Pb(Ac)2溶液回滴过量EDTA,消耗13.75mL,加入 1.5gNH4F,置换EDTA,仍用相同的Pb(Ac2滴定,又消耗了25.64mL, 计算合金中铅和锡的百分含量。已知(A(r)(Pb)=2072, A(rSn=118.7) 4测定一铁矿石中铁的含量,称取试样0.5000g,经予处理后,使其 中的铁全部转变为Fe2,再以c(KMnO4)=0.1900mo/L的高锰酸钾溶液滴 定,终点时消耗23.00m,求该铁矿石中铁的含量,分别以Fe2O3和FeO 的质量分数w(Fe2O3)和w(FeO)表示分析结果。[已知A(r)(Fe)=55845, A(r)O=15999] 5.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计算pH=9.2时,As(v)/As(III)电对的 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H3AsO4+2H+2e=H3AsO3+HO,中=0.56V,H3AsO4的Ka,K2 Ka分别为102、102°、1015;HAsO3的K2=102。 6.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铁铵矾中含铁量,称取样0.482g,溶于水并稀释 到10omL。另配制两份标准铁溶液,浓度分别为0.500及0.600g/L。按 同样条件显色后,用第一份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进行光度测定,测得第 二份标准溶液的吸光值A2=0.480,试样的吸光值A=0.283。计算试样中铁 的百分含量为多少? 7.根据偶然误差的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某测定值出现在μ=±1.0 之间的概率为68.3%,则此测定值出现在μ>1.0之外的概率为多少? 8.电分析法测定某患者血糖含量10次结果为:7.5,74,77,76, 7.5,7.6,7.6,7.5,7.6,76mol/L,求相对标准偏差及置信度95%的置 信区间,此结果与正常人血糖含量6.7mol/L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已知

2. 在pH=5.0 的缓冲溶液中, 以 2×10-2mol/L EDTA滴定相同浓度的 Cu2+溶液,欲使终点误差在±0.1%以内。试通过计算说明,能否选用PAN 为指示剂。 已知: pH=5.0 时PAN的pCu(ep)=8.8,α (YH)=106.6), lgK(CuY)=18.8。 3. 测定铅锡合金中铅锡的含量, 称取试样 0.1115 g, 用王水溶解后, 加入 0.05161 mol/L EDTA 20.00 mL,调节pH≈5, 使铅锡定量络合, 用浓 度为 0.02023 mol/L的Pb(Ac)2溶液回滴过量EDTA, 消耗 13.75 mL, 加入 1.5 g NH4F, 置换EDTA, 仍用相同的Pb(Ac)2滴定, 又消耗了 25.64 mL, 计算合金中铅和锡的百分含量。已知 (A(r)(Pb)=207.2 , A(r)(Sn)=118.7) 4.测定一铁矿石中铁的含量,称取试样 0.5000g,经予处理后,使其 中的铁全部转变为Fe2+,再以c( 5 1 KMnO4)=0.1900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滴 定,终点时消耗 23.00ml,求该铁矿石中铁的含量,分别以Fe2O3和FeO 的质量分数w(Fe2O3)和w(FeO)表示分析结果。[已知A(r)(Fe)=55.845, A(r)(O)=15.999]。 5.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计算 pH=9.2 时,As(v)/As(III)电对的 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H3AsO4+2H+ +2e = H3AsO3+H2O ,φo =0.56V, H3AsO4的Ka1, Ka2, Ka3分别为 10-2.2、10-7.0、10-11.5;H3AsO3的Ka=10-9.2。 6.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铁铵矾中含铁量,称取样 0.482g,溶于水并稀释 到 100mL。另配制两份标准铁溶液,浓度分别为 0.500 及 0.600g/L。按 同样条件显色后,用第一份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进行光度测定,测得第 二份标准溶液的吸光值A2=0.480,试样的吸光值Ax=0.283。计算试样中铁 的百分含量为多少? 7. 根据偶然误差的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某测定值出现在μ=±1.0 之间的概率为 68.3%,则此测定值出现在μ>1.0 之外的概率为多少? 8. 电分析法测定某患者血糖含量 10 次结果为:7.5,7.4,7.7,7.6, 7.5,7.6,7.6,7.5,7.6,7.6mol/L,求相对标准偏差及置信度 95%的置 信区间,此结果与正常人血糖含量 6.7mol/L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已知

to99=2.26,to9s,10=2.23

t0.95,9=2.26,t0.95,10=2.23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