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本 《孟子》
论民本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 时期邹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72 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 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 年丧父,家境贫寒。晚年时孟子 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 起,“序《诗》《书》,述仲 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 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 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 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 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 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 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 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 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 世尊号“亚圣
怎样写? 为何写?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 时期邹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72 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 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 年丧父,家境贫寒。晚年时孟子 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 一起,“序《诗》《书》,述仲 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 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 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 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 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 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 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 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 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 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 世尊号“亚圣
孔子的学说核心是“仁爱”,时隔百 余年之后,生活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子,由 于时代不同及学术发展的原因,极大地充 实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学说及德政主张。 孔子的仁爱更多的侧重于伦理意义,政治 上企图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表现得有些保 守。而孟子立足“以民为本”的原则,将 其更多地应用于政治之中,他的很多观点 都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和现实社会的要求。 进而提出了丰富而具体的“仁政王道”思 想这也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思想
孔子的学说核心是“仁爱”,时隔百 余年之后,生活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子,由 于时代不同及学术发展的原因,极大地充 实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学说及德政主张。 孔子的仁爱更多的侧重于伦理意义,政治 上企图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表现得有些保 守。而孟子立足“以民为本”的原则,将 其更多地应用于政治之中,他的很多观点 都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和现实社会的要求。 进而提出了丰富而具体的“仁政王道”思 想——这也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思想
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人 之初,性本善”,应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孟子 特别强调民为邦本的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的高见。他认为,诸侯如果施行了他这一套“民本 说以及他的治民之术,民就能各自安分守己,统治者也能 长治久安,达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稳定 统治秩序的太平境界。 在天、地和民之间,孟子明确地强调人民的作用和地 位。他针对当时一些国灭家亡的事实说:“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战国时期,当法家学派极力强调专制主义国君集权的情况 下,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是对其消极面的一个极大限 制和约束。这种主张在我国两干年封建社会里,一直成为 制约君权,强调皇帝应该顺乎民心民意的思想,对于历朝 政治的开明,起了莫大作用
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人 之初,性本善”,应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孟子 特别强调民为邦本的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的高见。他认为,诸侯如果施行了他这一套“民本” 说以及他的治民之术,民就能各自安分守己,统治者也能 长治久安,达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稳定 统治秩序的太平境界。 在天、地和民之间,孟子明确地强调人民的作用和地 位。他针对当时一些国灭家亡的事实说:“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战国时期,当法家学派极力强调专制主义国君集权的情况 下,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是对其消极面的一个极大限 制和约束。这种主张在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里,一直成为 制约君权,强调皇帝应该顺乎民心民意的思想,对于历朝 政治的开明,起了莫大作用
阅读理解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 意句读。 2、请五名同学分别朗读五部分课文,其他同学 认真听后可指出朗读不当之处。 3、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不解之处可 与周围同学讨论
阅读理解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 意句读。 2、请五名同学分别朗读五部分课文,其他同学 认真听后可指出朗读不当之处。 3、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不解之处可 与周围同学讨论
第一部分:重点词语: 社稷: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帝王都要 祭祀社稷,以后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 是故:因此 祭祀以时介宾结构后置句,“以时”,按时 译为“按时祭祀”。 参考译文: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士谷之神次于 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 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 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 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 是千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参考译文: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 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 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 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 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 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介宾结构后置句,“以时”,按时, 译为“按时祭祀” 。 第一部分:重点词语: 社稷: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帝王都要 祭祀社稷,以后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 是故: 因此 祭祀以时:
第二部分:相关知识 1、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是何句式? 这是个判断句,判断句可以表示某某的原因是什 么,也可以表示某某是什么。此句译为“桀和纣失天下, 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后面句子与此相同。“之”,取 消句子独立性。 2、道:古文中常出现这个词,不同语境中有不同意思, 此处译为? 方法 3、斯:那么,就 4、所欲与之聚之: 第一个“之”,代词,百姓;第二个“之, 代词,代“所欲”。全句译为:“(百姓) 想要的,给他们积蓄起来
这是个判断句,判断句可以表示某某的原因是什 么,也可以表示某某是什么。此句译为“桀和纣失天下, 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后面句子与此相同。“之”,取 消句子独立性。 第二部分: 相关知识 1、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是何句式? 2 、道:古文中常出现这个词,不同语境中有不同意思, 此处译为 ? 方法 3、斯: 那么,就 4、所欲与之聚之: 第一个“之”,代词,百姓;第二个“之, 代词,代“所欲”。全句译为:“(百姓) 想要的,给他们积蓄起来”
5、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 就,接近,靠近,趋向。此处译为“流向”。两个“之 字均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6、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爵”通雀,这两句现已成为固定成语,用来比喻 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团 结人,把关系本来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7、虽欲无王: “虽”,常译为“虽然和“即使”,全句有假设意 思时应译为“即使”,已成为事实时译为“虽然”。 王”,名作动,称王。全句译为“即使不想称王”。 8、苟:如果
6、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5、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 就,接近,靠近,趋向。此处译为“流向”。两个“之” 字均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爵”通雀,这两句现已成为固定成语,用来比喻 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团 结人,把关系本来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7、虽欲无王: “虽”,常译为“虽然”和“即使”,全句有假设意 思时应译为“即使”,已成为事实时译为“虽然” 。 “王”,名作动,称王。全句译为“即使不想称王” 。 8、苟: 如果
参考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 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 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 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 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人民归向于仁, 就像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 鱼的是水獭;为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王、武王赶 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 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即使他不想称王 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 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 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实行仁政,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 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 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参考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 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 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 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 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人民归向于仁, 就像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 鱼的是水獭;为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王、武王赶 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 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即使他不想称王 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 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 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实行仁政,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 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 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第三部分:相关知识 莫之死: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译为“没有一个人为他们效死的 2、不可胜诛:“胜”,尽。不能杀尽。 3、壮者散而之四方 之,动词,到,往。译为“壮年人逃往四方
第三部分: 相关知识 1、莫之死: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译为“没有一个人为他们效死的” 。 2、不可胜诛:“胜”,尽。不能杀尽。 3、壮者散而之四方: 之,动词,到,往。译为“壮年人逃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