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安石油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_教学大纲(非机械类本科各专业)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8,文件大小:215.1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非机类教学大纲川机类教学大纲 西安石油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Ⅱ》教学大纲 总学时:54 实验时数:8 学分:3 适用专业:非机械类本科各专业 开课教研室: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课程编号:01060122 课程类别: 学科大类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机械设计基础Ⅱ》是学科大类基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学习机械 工程的重要入门课,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应着重设计构 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目的是: ·培养学生基本掌握机构的结构原理,运动特性和机械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 并对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有所了解: ·基本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 单机械的能力; ·基本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能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并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培养学生树位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培养学生基本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基本的实验技能。 ·使学生对机械设计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0章绪论 0.1本课程研究的对像和内容 0.2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 0.3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

非机类教学大纲 || 机类教学大纲 西安石油大学 《 机械设计基础 II 》教学大纲 总 学 时: 54 实验时数: 8 学 分: 3 适用专业:非机械类本科各专业 开课教研室: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课程编号: 01060122 课程类别: 学科大类基础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机械设计基础 II 》是 学科大类基础课 。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学习机械 工程的重要入门课,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应着重设计构 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目的是: • 培养学生基本 掌握机构的结构原理,运动特性和机械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 并对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有所了解; • 基本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 单机械的能力; • 基本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能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并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 培养学生基本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基本的实验技能。 • 使学生对机械设计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 0 章 绪论 0.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0.2 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 0.3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

第1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1.1运动副及其分类 1.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1.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1.4速度瞬心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 重点: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分析 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 2.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性 2.2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2.3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2.4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的特性、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第3章凸轮机构 3.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 3.2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3.3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3.4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重点: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第4章齿轮机构 4.1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 4.2齿廓实现定角速比传动的条件 4.3渐开线齿廓 4.4齿轮各部分名称及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尺寸 4.5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 4.6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 4.7根切、最小齿数及变位齿轮 4.8平行轴斜齿轮机构 4.9圆锥齿轮机构

第 1 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1.1 运动副及其分类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1.4 速度瞬心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 重点: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分析 第 2 章 平面连杆机构 2.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性 2.2 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2.3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2.4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的特性、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第 3 章 凸轮机构 3.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 3.2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3.3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3.4 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重点: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第 4 章 齿轮机构 4.1 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 4.2 齿廓实现定角速比传动的条件 4.3 渐开线齿廓 4.4 齿轮各部分名称及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尺寸 4.5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 4.6 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 4.7 根切、最小齿数及变位齿轮 4.8 平行轴斜齿轮机构 4.9 圆锥齿轮机构

重点: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齿廓、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几何尺寸、 新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 第5章轮系 5.1轮系的类型 5.2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5.3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5.4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5.5轮系的应用 重点: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6.1棘轮机构 6.2槽轮机构 6.3不完全齿轮机构 6.4凸轮间歇运动机构 第7章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7.1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 7.2飞轮设计的近似方法 7.37飞轮主要尺寸的确定 重点: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及飞轮设计 第8章回转件的平衡 8.1回转件的平衡的目的 8.2回转件的平衡计算 8.3回转件的平衡试验 重点:回转件静平衡与动平衡计算 第9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9.1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9.2机械零件的强度 9.3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重点: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齿廓、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几何尺寸、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 第 5 章 轮系 5.1 轮系的类型 5.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5.3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5.4 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5.5 轮系的应用 重点: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第 6 章 间歇运动机构 6.1 棘轮机构 6.2 槽轮机构 6.3 不完全齿轮机构 6.4 凸轮间歇运动机构 第 7 章 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7.1 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 7.2 飞轮设计的近似方法 7.3 飞轮主要尺寸的确定 重点: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及飞轮设计 第 8 章 回转件的平衡 8.1 回转件的平衡的目的 8.2 回转件的平衡计算 8.3 回转件的平衡试验 重点:回转件静平衡与动平衡计算 第 9 章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9.1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9.2 机械零件的强度 9.3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9.4机械零件的耐磨性 9.5机械制造常用材料及其选择 9.6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和优先系数 9.7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 第10章联接 10.1螺纹参数 10.2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10.3机械制造常用螺纹 10.4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及螺纹紧固件 10.5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10.6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10.7螺纹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10.8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 10.11键联接和花键联接 10.12销联接 重点: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键、花键及销联接的类型、 特点及应用 第11章齿轮传动 11.1齿轮的失效形式 11.2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11.3齿轮传动的精度 11.4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11.5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11.6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轮齿弯曲强度计算 11.7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1.8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11.9齿轮的构造 11.10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

9.4 机械零件的耐磨性 9.5 机械制造常用材料及其选择 9.6 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和优先系数 9.7 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 第 10 章 联接 10.1 螺纹参数 10.2 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10.3 机械制造常用螺纹 10.4 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及螺纹紧固件 10.5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10.6 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10.7 螺纹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10.8 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 10.11 键联接和花键联接 10.12 销联接 重点: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 键、花键及销联接的类型、 特点及应用 第 11 章 齿轮传动 11.1 齿轮的失效形式 11.2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11.3 齿轮传动的精度 11.4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11.5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11.6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轮齿弯曲强度计算 11.7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1.8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11.9 齿轮的构造 11.10 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

重点:齿轮的失效形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轮齿弯曲强度计算 第12章蜗杆传动 12.1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12.2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12.3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结构 12.4圆柱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12.5圆柱蜗杆传动的强度分析 12.6圆柱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重点:圆柱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第13章带传动与链传动 13.1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 13.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13.3带的应力分析 13.4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 13.5普通V带传动的计算 13.6V带轮的结构 13.7同步带传动简介 13.8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13.9链条和链轮 13.10链传动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 13.11链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13.12滚子链传动的计算 13.13链传动的润滑和布置 重点: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带的应力分析、普通V带传动的计算、链传动的特点、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第14章轴 14.1轴的功用和类型 14.2轴的材料 14.3轴的结构设计

重点:齿轮的失效形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轮齿弯曲强度计算 第 12 章 蜗杆传动 12.1 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12.2 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12.3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结构 12.4 圆柱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12.5 圆柱蜗杆传动的强度分析 12.6 圆柱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重点:圆柱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第 13 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13.1 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 13.2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13.3 带的应力分析 13.4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 13.5 普通 V 带传动的计算 13.6 V 带轮的结构 13.7 同步带传动简介 13.8 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13.9 链条和链轮 13.10 链传动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 13.11 链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13.12 滚子链传动的计算 13.13 链传动的润滑和布置 重点: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带的应力分析、普通 V 带传动的计算、链传动的特点、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第 14 章 轴 14.1 轴的功用和类型 14.2 轴的材料 14.3 轴的结构设计

14.4轴的强度计算 14.5轴的刚度计算 重点: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 第15章滚动轴承 15.1摩擦状态 15.2滑动轴承的结构型式 15.3轴瓦及轴承衬材料 15.4润滑剂和润滑装置 15.5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15.6动压润滑的基本原理 15.7液体动压多油楔轴承简介 15.8静压轴承与空气轴承简介 重点:滑动轴承的结构型式、动压润滑的基本原理、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第16章滚动轴承 16.1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16.2滚动轴承的代号 16.3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16.4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16.5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重点:滚动轴承的代号、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第17章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17.1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和应用 17.2固定式刚性联轴器 17.3可移式刚性联轴器 17.4弹性联轴器 17.5牙嵌离合器 17.6圆盘摩擦离合器 17.7瓷粉离合器

14.4 轴的强度计算 14.5 轴的刚度计算 重点: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 第 15 章 滚动轴承 15.1 摩擦状态 15.2 滑动轴承的结构型式 15.3 轴瓦及轴承衬材料 15.4 润滑剂和润滑装置 15.5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15.6 动压润滑的基本原理 15.7 液体动压多油楔轴承简介 15.8 静压轴承与空气轴承简介 重点:滑动轴承的结构型式、动压润滑的基本原理、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第 16 章 滚动轴承 16.1 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16.2 滚动轴承的代号 16.3 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16.4 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16.5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重点:滚动轴承的代号、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第 17 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17.1 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和应用 17.2 固定式刚性联轴器 17.3 可移式刚性联轴器 17.4 弹性联轴器 17.5 牙嵌离合器 17.6 圆盘摩擦离合器 17.7 瓷粉离合器

17.8定向离合器 17.9制动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生按本大纲学完《机械设计基础Ⅱ》课程后,应对此规定的全部内容有系统的了解,掌握其中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1.要求基本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1)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动特性 (2)机器动力学的有关基本理论。 (3)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应力状态、失效形式等。 (4)机械零件工作能力计算:强度、刚度、耐磨性、寿命、热平衡等。 (5)条件性计算、当量法、试算法等。 (6)改善载荷和应力分布不均的方法,提高零件疲劳强度的措施,改善摩擦学性能的途径。 2.机械设计的一般知识 (1)机构和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应用。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标准、结构工艺性。 (2)润滑剂、润滑装置和密封的一般知识。 。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绘制机构简图,零部件的设计计算,查阅技术资料,编写技术文件等。 四、课程学时分配 讲课内容 学时 第0章绪论 1 第1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4 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 2 第3章凸轮机构 2 第4章齿轮机构 6 第5章轮系 3 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1 第7章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2 第8章回转件的平衡 2 第9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2 第10章联接 3 第11章齿轮传动 第13章带传动与链传动 4 第14章轴 第15章滑动轴承 2 第16章滚动轴承 4 第17章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1 实验1:机构测绘实验 2 实验2:齿轮范成法演示动加工齿轮 2 实验3:V带传动实验 2

17.8 定向离合器 17.9 制动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生按本大纲学完《机械设计基础 II 》课程后,应对此规定的全部内容有系统的了解,掌握其中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1. 要求基本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1) 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动特性 (2) 机器动力学的有关基本理论。 (3) 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应力状态、失效形式等。 (4) 机械零件工作能力计算:强度、刚度、耐磨性、寿命、热平衡等。 (5) 条件性计算、当量法、试算法等。 (6) 改善载荷和应力分布不均的方法,提高零件疲劳强度的措施,改善摩擦学性能的途径。 2. 机械设计的一般知识 (1) 机构和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应用。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标准、结构工艺性。 (2) 润滑剂、润滑装置和密封的一般知识。 • 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绘制机构简图,零部件的设计计算,查阅技术资料,编写技术文件等。 四、课程学时分配 讲 课 内 容 学 时 第 0 章 绪论 1 第 1 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4 第 2 章 平面连杆机构 2 第 3 章 凸轮机构 2 第 4 章 齿轮机构 6 第 5 章 轮系 3 第 6 章 间歇运动机构 1 第 7 章 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2 第 8 章 回转件的平衡 2 第 9 章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2 第 10 章 联接 3 第 11 章 齿轮传动 5 第 13 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4 第 14 章 轴 2 第 15 章 滑动轴承 2 第 16 章 滚动轴承 4 第 17 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1 实验 1 :机构测绘实验 2 实验 2 :齿轮范成法 演示加工齿轮 2 实验 3 : V 带传动实验 2

实验4:减速器拆装实验 2 合计 54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杨可桢,程光蕴主编.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教学参考书: 吴伟,秦彦斌等与西北工业大学等四院校合编,《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第一版,2006 年第二版: 傅则绍、吴伟主编,《机械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06; 孙桓,付则绍主编.机械原理(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濮良贵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王鸿飞,梁秀山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王宁侠,魏引焕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陆品,秦彦斌主编.机械原理.导教导学号考.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秦彦斌,陆品主编.机械设计.导教导学导考,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郭瑞峰,史丽晨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导教导学号考.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实验 4 :减速器拆装实验 2 合 计 54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杨可桢, 程光蕴 主编 .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教学参考书 : 吴伟,秦彦斌等与西北工业大学等四院校合编,《机械设计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 第一版, 2006 年第二版; 傅则绍、吴伟主编,《机械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6.06 ; 孙 桓, 付则绍主编 . 机械原理(第六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濮良贵主编 . 机械设计(第七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王鸿飞,梁秀山主编 . 机械设计基础 . 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0 王宁侠,魏引焕主编 . 机械设计基础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陆品,秦彦斌主编 . 机械原理 . 导教导学导考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04 秦彦斌,陆品主编 . 机械设计 . 导教导学导考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郭瑞峰,史丽晨主编 . 机械设计基础 . 导教导学导考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