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人体生物力学与施力特征
第5章 人体生物力学与施力特征
5.1人体运动与骨杠杆 51.1人体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是人体完成各种动作和从事生产劳动的器 官系统。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骨一运动的杠杆 ◆关节一运动的枢纽 ◆肌肉一运动的动力
5.1 人体运动与骨杠杆 运动系统是人体完成各种动作和从事生产劳动的器 官系统。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骨—运动的杠杆 ◆ 关节—运动的枢纽 ◆ 肌肉—运动的动力 5.1.1 人体运动系统
51.2骨的功能和骨杠杆 1.骨的功能 2骨杠杆,见图5-1 根据支点,力点(动力点)、重点(阻力点)三者不 同的位置分布,分为: ◆平衡杠杆,见图5-1(a) ◆省力杠杆,见图5-1(b) ◆速度杠杆:用力大,但运动速度快,,见图5-1(c) 由等功原理,得之于力则失之于速度,反之亦然。因 此,最大的力量与最大的运动范围两者是相矛盾的
5.1.2 骨的功能和骨杠杆 1.骨的功能 2.骨杠杆,见图5-1 根据支点,力点(动力点)、重点(阻力点)三者不 同的位置分布,分为: ◆平衡杠杆 ,见图5-1(a) ◆省力杠杆,见图5-1(b) ◆速度杠杆:用力大,但运动速度快, ,见图5-1(c) 由等功原理,得之于力则失之于速度,反之亦然。因 此,最大的力量与最大的运动范围两者是相矛盾的
5.2人体生物力学模型 5.2.1人体生物力学建模原理 生物力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在牛顿的三大定律基础 ◆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5.2 人体生物力学模型 生物力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在牛顿的三大定律基础 上: ◆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5.2.1 人体生物力学建模原理
5.2.2前臂和手的生物力学模型 分析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得出相关关节和肌肉的受力 情况,如一个人前臂平举、双手拿起20Kg的物体,此 状态的受力情况如图5-所示:
分析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得出相关关节和肌肉的受力 情况,如一个人前臂平举、双手拿起20Kg的物体,此 状态的受力情况如图5-2所示: 5.2.2 前臂和手的生物力学模型
5.2.3举物时腰部生物力学模型 在举起重物工作中,脊柱的作用力大小受很多因素 的影响,主要考虑影响最显著的两个因素——货物的 重力和货物的位置到脊柱重心的距离。 如图5-3所示:
在举起重物工作中,脊柱的作用力大小受很多因素 的影响,主要考虑影响最显著的两个因素——货物的 重力和货物的位置到脊柱重心的距离。 如图5-3所示: 5.2.3 举物时腰部生物力学模型
5.3人体的施力特征 5.3.1主要关节的活动范围一 关节的活动范围有一定的限度,人体处于舒适时,关节 必然处在一定的舒适调节范围内。见图54,其数值范围见表 5-1
5.3.1 主要关节的活动范围 关节的活动范围有一定的限度,人体处于舒适时,关节 必然处在一定的舒适调节范围内。见图5-4,其数值范围见表 5-1. 5.3 人体的施力特征
5.3.2肢体的出力范围 肌体所能发挥的力量大小取决于: ◆人体肌肉的生理特征 ◆施力的姿势、部位、方式和方向,分别见图55、56、5-7
5.3.2 肢体的出力范围 肌体所能发挥的力量大小取决于: ◆人体肌肉的生理特征 ◆施力的姿势、部位、方式和方向,分别见图5-5、5-6、5-7
5.3.3人体不同姿势的施力 人体所处的姿势是影响施力的重要因素,在不同姿势下的施力状 态如图5-8所示
5.3.3 人体不同姿势的施力 人体所处的姿势是影响施力的重要因素,在不同姿势下的施力状 态如图5-8所示
5.4合理施力的设计思路 541避免静态肌肉施力 设计要点如下 1.避免弯腰及其它不自然的姿势,见图59(a) 2.避免长时间抬手作业,见图59(b) 3.坐姿工作比立姿工作省力 4.双手作业时,手的运动方向相反或不对称 5.作业位置与视距的关系,见图510 6.常用工具、零件、材料与操作者的位置关系 7.手在较高位置作业时,应增设支承物 8.利用重力作用,见图511
5.4 合理施力的设计思路 设计要点如下: 1. 避免弯腰及其它不自然的姿势,见图5-9(a) 2. 避免长时间抬手作业,见图5-9(b) 3. 坐姿工作比立姿工作省力 4. 双手作业时,手的运动方向相反或不对称 5. 作业位置与视距的关系,见图5-10 6. 常用工具、零件、材料与操作者的位置关系 7. 手在较高位置作业时,应增设支承物 8. 利用重力作用,见图5-11 5.4.1 避免静态肌肉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