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学校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总复习训练题(二) 拟题人:浙江乐清英华学校时厥清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6页,四大题,26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答卷共2页。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讲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湖pan,春光明媚,踏春的少女从我身边走过。飘扬的黑发,清ch的目光, 花一般清新的红yn,鹿一般轻盈的脚步仿佛整个世界都洋yi着她们的歌声和笑声。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写在横线上。(3分 ①仅仅 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还只是采取守势,自然是不够的。 ②如何 核污染是核能利用中心的一个大问题。 ③增强自身免疫力对 传染病至关重要。 A.防御B.防止C.防治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一个人进步的快慢,关键在于他个人的努力。 B.全厂职工听取并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制度的报告。 A.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老山英雄,并认真的听着他作报告。 D.他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4.古诗文名句默写。((1)(5)题必做,(6)()两题任选一题)(8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4)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5)在写作文时,我们有时无从下笔,经过冥思苦想,突然文思泉涌,真可谓 。(请用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回答) (6)请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7)古诗词中,有许多蕴含乡愁之情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情景交融,意味悠长,请写出其中 的两句(要求不连续的诗句)① ② 5.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你阅读的中外名著中写下你最喜欢的一个 -1-
- 1 - 英华学校 2006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总复习训练题(二) 拟题人:浙江乐清英华学校时厥清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 150 分(含书写分 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共 6 页,四大题,26 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答卷共 2 页。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讲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 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分) 湖 pàn ,春光明媚,踏春的少女从我身边走过。飘扬的黑发,清 chè 的目光, 花一般清新的红 yùn ,鹿一般轻盈的脚步,仿佛整个世界都洋 yì 着她们的歌声和笑声。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写在横线上。(3 分) ①仅仅 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还只是采取守势,自然是不够的。 ②如何 核污染是核能利用中心的一个大问题。 ③增强自身免疫力对 传染病至关重要。 A.防御 B.防止 C.防治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一个人进步的快慢,关键在于他个人的努力。 B.全厂职工听取并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制度的报告。 A.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老山英雄,并认真的听着他作报告。 D.他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4.古诗文名句默写。(⑴—⑸题必做,⑹⑺两题任选一题)(8 分) ⑴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⑵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⑶ 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⑷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⑸ 在写作文时,我们有时无从下笔,经过冥思苦想,突然文思泉涌,真可谓 , 。(请用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回答) ⑹ 请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 。 ⑺ 古诗词中,有许多蕴含乡愁之情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情景交融,意味悠长,请写出其中 的两句(要求不连续的诗句)① ② 5.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你阅读的中外名著中写下你最喜欢的一个
人物形象或精彩情节,并略作评价,抄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中。(3分) 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作者罗贯中篇目《三国演义》 作者 篇目 人物形象或精彩情节: 人物形象或精彩情节诸葛亮是 人口知+ 6.仿照划横线的语句,写一组结构相同、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生命因为追求而美丽。生命如果没有了追求,就好象天空没了太阳生命如果没有了追求, 就好象 生命如果没有了追求,就好象 7.请为下列活动作策划。(6分,每小题2分) (1)春光明媚的三月,雷锋精神沐浴着我们。为此各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为了让 这项活动深入人心,学到实处,请你帮助学校拟定一条学习标语。 (2)《雷锋日记》中有很多朴实又感人的话语,请写出其中一句;或是他写下他曾做过的一件 最感人的事。 (3)如何更好地学习并发扬雷锋精神,请你就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见解和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18分) 一只鹭鸶 (1)童年的一个夏天,我们被饥饿困扰家里实在找不到一点儿可以吃的东西。我和母亲以 及还在襁褓中的弟弟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待父亲回来他是到湖滩上挖荸荠去了。虽然我们明白, 这么大的雪天又特别冷湖滩肯定是冻住的但我们依然充满希望地等待着。那种时候,能够充饥 的东西唯有等待和希望。 (2)窗外白皑皑一片,积雪有一尺多厚,鹅毛雪片仍在纷纷扬扬,似要把天地之间的空隙 填满。雪落无声,无声的漫长最让人难以忍的寂静中一点一点地麻木和肢解。母亲怀抱着弟弟, 眼望窗外,目光也是漠然。 2
- 2 - 人物形象或精彩情节,并略作评价,抄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中。(3 分) 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 6.仿照划横线的语句,写一组结构相同、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 分) 生命因为追求而美丽。生命如果没有了追求,就好象天空没了太阳;生命如果没有了追求, 就好象 ;生命如果没有了追求,就好象 。 7.请为下列活动作策划。(6 分,每小题 2 分) ⑴春光明媚的三月,雷锋精神沐浴着我们。为此各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为了让 这项活动深入人心,学到实处,请你帮助学校拟定一条学习标语。 。 ⑵《雷锋日记》中有很多朴实又感人的话语,请写出其中一句;或是他写下他曾做过的一件 最感人的事。 。 ⑶如何更好地学习并发扬雷锋精神,请你就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见解和看法。 。 二、现代文阅读(33 分) (一)(18 分) 一 只 鹭 鸶 (1)童年的一个夏天,我们被饥饿困扰,家里实在找不到一点儿可以吃的东西。我和母亲以 及还在襁褓中的弟弟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待父亲回来,他是到湖滩上挖荸荠去了。虽然我们明白, 这么大的雪,天又特别冷,湖滩肯定是冻住的,但我们依然充满希望地等待着。那种时候,能够充饥 的东西唯有等待和希望。 (2)窗外白皑皑一片,积雪有一尺多厚,鹅毛雪片仍在纷纷扬扬,似要把天地之间的空隙 填满。雪落无声,无声的漫长最让人难以忍的寂静中一点一点地麻木和肢解。母亲怀抱着弟弟, 眼望窗外,目光也是漠然。 读书卡片 作者 篇目 人物形象或精彩情节: 读书卡片 作者 罗贯中 篇目《三国演义》 人物形象或精彩情节诸葛亮是 个足智多谋具有雄才大略的人。 人物形象或精彩情节: 读书卡片 作者 篇目 人物形象或精彩情节:
(3)中午以后,父亲的身影才在我们久久等等的视野中出现。当他裹着一阵冷风走进门来 的时候,我看见一只鸟。父亲说,那是只冻得快要死了的鹭鸶,在雪地里,一伸手就逮住了它。 父亲把鹭鸶放在地上,它浑身颤抖,连站都站不稳。我蹲下来抚摸它的羽毛,它并不害怕,它是 连害怕的力气也没有了。它的眼睛水滋滋的。似是泪,浮着那种招人怜悯的微光。在这种冰雪封 冻的天气,这只鹭鸶真的太可怜了。 (4)我感到了一阵袭来的饥饿,就抬起头来问父亲:“挖到野荸荠了吗?我饿。”父亲眼 里闪过一丝无奈:“地冻得太硬,刨不动。说着他将目光移向母亲:“把这只鹭鸶杀了吧,孩 子太饿。 (5)母亲显得十分犹豫,她信佛,从不杀生。衣服上落只虫子,也轻轻掸掉,不肯碾死, 何况要杀这样一只可怜的鹭鸶呢? (6)“不,不能杀它,它太可怜。”我大声说。 (7)父亲说:“我们没有吃的,你不是很饿吗? (8)“我不饿,一点儿也不饿,你别杀它。”我赶忙说。 (9)“它快饿死了,我们没东西喂它,它反正是要饿死的。”父亲坚持着。 (10)“不,我喂它,它不会死。”我护住鹭鸶,扳开它的长喙,撮了些唾液吐了进去, 鹭鸶缩动长脖子,贪婪地吞咽着。 (11)见我如此,母亲就说:“别喂了,口水喂不活它,我们不杀它吧。”我把鹭鸶放到 一只旧竹筐里,筐里垫了些干草。我想着等到天晴,鹭鸶能够觅食的时候,就把它带到湖滩去放 了。 -3
- 3 - (3)中午以后,父亲的身影才在我们久久等等的视野中出现。当他裹着一阵冷风走进门来 的时候,我看见一只鸟。父亲说,那是只冻得快要死了的鹭鸶,在雪地里,一伸手就逮住了它。 父亲把鹭鸶放在地上,它浑身颤抖,连站都站不稳。我蹲下来抚摸它的羽毛,它并不害怕,它是 连害怕的力气也没有了。它的眼睛水滋滋的。似是泪,浮着那种招人怜悯的微光。在这种冰雪封 冻的天气,这只鹭鸶真的太可怜了。 (4)我感到了一阵袭来的饥饿,就抬起头来问父亲:“挖到野荸荠了吗?我饿。”父亲眼 里闪过一丝无奈:“地冻得太硬,刨不动。”说着他将目光移向母亲:“把这只鹭鸶杀了吧,孩 子太饿。” (5)母亲显得十分犹豫,她信佛,从不杀生。衣服上落只虫子,也轻轻掸掉,不肯碾死, 何况要杀这样一只可怜的鹭鸶呢? (6)“不,不能杀它,它太可怜。”我大声说。 (7)父亲说:“我们没有吃的,你不是很饿吗?” (8)“我不饿,一点儿也不饿,你别杀它。”我赶忙说。 (9)“它快饿死了,我们没东西喂它,它反正是要饿死的。”父亲坚持着。 (10)“不,我喂它,它不会死。”我护住鹭鸶,扳开它的长喙,撮了些唾液吐了进去, 鹭鸶缩动长脖子,贪婪地吞咽着。 (11)见我如此,母亲就说:“别喂了,口水喂不活它,我们不杀它吧。”我把鹭鸶放到 一只旧竹筐里,筐里垫了些干草。我想着等到天晴,鹭鸶能够觅食的时候,就把它带到湖滩去放 了
(12)那是最难熬的一夜两天没吃进一点儿食物的胃先是疼痛接着似火烧燎接着就麻木 了身子一阵一阵地渗冷汗我蒙眬中觉得母亲不止一次到我床边,伸手摸摸我的额头,然后就小 声地叹息。 (13)天刚亮,母亲摇醒我,说:“快起来,鹭鸶死了,是饿死的。” (14)我来不及穿衣就跑到竹筐边,鹭鸶真的死了,倒在干草上面,脖子垂向一边。 (15)母亲烧了些开水,将鹭鸶冲烫了几下拔去羽毛,然后剖开肚子,将内脏扒出来洗 净。那只可怜的鹭鸶的素囊里,除了几粒玛瑙色的沙粒之外,什么也没有。它大概也已经饿了好 多天。 (16)鹭鸶自己死了我们吃它便心安理得。鹭鸶太瘦,肉很少,母亲就烧了半锅汤,每人 一小碗。 (17)那是我们家的一顿美餐。 (18)许多年以后,我仍忘不了那只鹭鸶,是它救了我们,让我们一家度过了难关。鹭鸶 被我们吃了的第二天,雪就停了,天气转暖,第三天,父亲就从湖滩上挖回了一些野荸荠。 (19)湖滩上年年都有鹭鸶飞来,它们翩翩飞翔,或者,安闲地在浅水澡觅食我想那只 鹭鸶要是不死,不也这样活得自由自在吗? (20)后来,我们长大了,母亲年老了。那年她身染重病,临终之前喊我到床边,说:“记 得那年大雪天的那只鹭鸶吗?是我扭断了它的脖子,我是罪过太深啊我这才知道事情的真 相:我的连走路也不肯踩死虫蚁的善良的母亲,不忍心让我们挨饿,竟亲手杀死一只鹭鸶!几十 年来,她的心因此默默地受着多少折磨啊! 8.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4分) -4-
- 4 - (12)那是最难熬的一夜,两天没吃进一点儿食物的胃先是疼痛,接着似火烧火燎,接着就麻木 了,身子一阵一阵地渗冷汗.我蒙眬中觉得母亲不止一次到我床边,伸手摸摸我的额头,然后,就小 声地叹息。 (13)天刚亮,母亲摇醒我,说:“快起来,鹭鸶死了,是饿死的。” (14)我来不及穿衣就跑到竹筐边,鹭鸶真的死了,倒在干草上面,脖子垂向一边。 (15)母亲烧了些开水,将鹭鸶冲烫了几下,拔去羽毛,然后剖开肚子,将内脏扒出来洗 净。那只可怜的鹭鸶的素囊里,除了几粒玛瑙色的沙粒之外,什么也没有。它大概也已经饿了好 多天。 (16)鹭鸶自己死了,我们吃它便心安理得。鹭鸶太瘦,肉很少,母亲就烧了半锅汤,每人 一小碗。 (17)那是我们家的一顿美餐。 (18)许多年以后,我仍忘不了那只鹭鸶,是它救了我们,让我们一家度过了难关。鹭鸶 被我们吃了的第二天,雪就停了,天气转暖,第三天,父亲就从湖滩上挖回了一些野荸荠。 (19)湖滩上年年都有鹭鸶飞来,它们翩翩飞翔,或者,安闲地在浅水澡觅食。我想那只 鹭鸶要是不死,不也这样活得自由自在吗? (20)后来,我们长大了,母亲年老了。那年她身染重病,临终之前喊我到床边,说:“记 得那年大雪天的那只鹭鸶吗?是我扭断了它的脖子,我是罪过太深啊……”我这才知道事情的真 相:我的连走路也不肯踩死虫蚁的善良的母亲,不忍心让我们挨饿,竟亲手杀死一只鹭鸶!几十 年来,她的心因此默默地受着多少折磨啊! 8.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4 分)
(1)鹭鸶缩动长脖子,贪婪地吞咽着。 (2)鹭鸶自己死了,我们吃它便心安理得。 9.第(2)段中画线句子是自然环境描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4分) 10.文段中对鹭鸶的描绘,多次用到“可怜”一词,想一想第(3)段中的“可怜”在表达感 情上有什么不同?(3分) 11.母亲“信佛,从不杀生”却又“杀”死了鹭鸶,在“杀”鹭鸶的时候,母亲会想些什么 呢?请写下母亲在“杀”鹭鸶时的心理活动。(60字以内)(4分) 12.第(17)段中作者写到“那是我们家的一顿美餐”。你如何理解这一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3分) (二)(15分) 人生需要欣赏 (1)人生需要用一颗感善的心灵去欣赏,而不要只用一双忙碌的眼睛去观看。因为人生如 果缺少欣赏,就会缺少许多乐趣。 (2)欣赏就是赏识和领略,就是用眼睛,用耳朵,用心灵,去感受上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 美好。 (3)落日晚霞需要欣赏,霜林秋叶需要欣赏晓风残月、敲窗冷雨,也需要欣赏鸟啼而 欣然有会,花落而潇洒自得。可见自然界的一景一物,都有其妙境和玄机。 -5-
- 5 - (1)鹭鸶缩动长脖子,贪婪..地吞咽着。 (2)鹭鸶自己死了,我们吃它便心安理得 ....。 9.第(2)段中画线句子是自然环境描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4 分) 10.文段中对鹭鸶的描绘,多次用到“可怜”一词,想一想第(3)段中的“可怜”在表达感 情上有什么不同?(3 分) 11.母亲“信佛,从不杀生”却又“杀”死了鹭鸶,在“杀”鹭鸶的时候,母亲会想些什么 呢?请写下母亲在“杀”鹭鸶时的心理活动。(60 字以内)(4 分) 12.第(17)段中作者写到“那是我们家的一顿美餐”。你如何理解这一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3 分) (二)(15 分) 人生需要欣赏 (1)人生需要用一颗感善的心灵去欣赏,而不要只用一双忙碌的眼睛去观看。因为人生如 果缺少欣赏,就会缺少许多乐趣。 (2)欣赏就是赏识和领略,就是用眼睛,用耳朵,用心灵,去感受上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 美好。 (3)落日晚霞需要欣赏,霜林秋叶需要欣赏。晓风残月、敲窗冷雨,也需要欣赏。鸟啼而 欣然有会,花落而潇洒自得。可见自然界的一景一物,都有其妙境和玄机
(4)人际间同样欣赏: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则是一种不 幸。欣赏别人的潇洒倜傥,从而能提高自己的风度;欣赏别人的高谈阔论,进而提高自己的口才; 欣赏别人的作品,从而宽阔自己的视野和胸怀。 (5)从这一角度来说:“欣赏是一种互补是一种冶炼,是自身修养不断提升的捷径。 (6)欣赏高山,自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感叹到强悍与凝重欣赏大海,自会在大海的澎湃 里,感受到大气与磅礴。从这一角度看,欣赏是一面镜子、是一座标杆,是人生不断完善、不断 至美、不断实现人生的崇高目标的阶梯。 (7)人生如果不会欣赏,就无法体会旭日、晚霞的绚丽与悲壮;人生如果不会欣赏,就无 法感受小桥流水的清幽与淡雅;人生如果不会欣赏,就无法领悟牡丹的富贵,荷花的高洁,腊梅 的孤傲,秋菊的热烈 (8)缺少欣赏的人生,是孤陋的,是残缺的,是遗憾的。人生如果不会欣赏,你就无法拥 用一个完美的人生! 1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欣赏”和“观看”有何不同。(3分) 14.在第(6)段画线句后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个排比句。(2分)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6.文中除了道理论证外还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一例。(4分) 17.你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4分)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6-
- 6 - (4)人际间同样欣赏: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则是一种不 幸。欣赏别人的潇洒倜傥,从而能提高自己的风度;欣赏别人的高谈阔论,进而提高自己的口才; 欣赏别人的作品,从而宽阔自己的视野和胸怀。、 (5)从这一角度来说:“欣赏是一种互补,是一种冶炼,是自身修养不断提升的捷径。 (6)欣赏高山,自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感叹到强悍与凝重。欣赏大海,自会在大海的澎湃 里,感受到大气与磅礴。从这一角度看,欣赏是一面镜子、是一座标杆,是人生不断完善、不断 至美、不断实现人生的崇高目标的阶梯。 (7)人生如果不会欣赏,就无法体会旭日、晚霞的绚丽与悲壮;人生如果不会欣赏,就无 法感受小桥流水的清幽与淡雅;人生如果不会欣赏,就无法领悟牡丹的富贵,荷花的高洁,腊梅 的孤傲,秋菊的热烈…… (8)缺少欣赏的人生,是孤陋的,是残缺的,是遗憾的。人生如果不会欣赏,你就无法拥 用一个完美的人生! 1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欣赏”和“观看”有何不同。(3 分) 14.在第(6)段画线句后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个排比句。(2 分)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6.文中除了道理论证外还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一例。(4 分) 17.你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4 分) 三、文言文阅读(22 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8—25题。 (一)(12分)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 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往来而不绝者 ②临溪而渔 ③杂然而前陈者 ④射者中,弈者胜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0.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展 露的“ ”的旷达胸襟。(2分) 21.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山水之乐 B.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二)(10分)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食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 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上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 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①菱:俗称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吃。②坐:因为。 7-
- 7 -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18—25 题。 (一)(12 分)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 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往来而不绝.者 ②临.溪而渔 ③杂然而前陈.者 ④射者中,弈.者胜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②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0.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展 露的“ , ”的旷达胸襟。(2 分) 21.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山水之乐 B.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二)(10 分)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食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 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上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 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①菱:俗称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吃。 ②坐:因为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4分) ①仕于南方 ②或曰:“食菱须去壳。” ③席上食菱 ④其人自护所短 2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欲以去热也(用) B.必以分人(把) C.不以其道(按照) D.扶苏以数谏故(认为) 24.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不此不知以为知。 25.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3分) 四、写作(60分) 26.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个储蓄罐,生命的过程也是储蓄的过程。或储蓄金钱,或储蓄健康,或储蓄亲情。 或储蓄人生的经验,或储蓄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在你的储蓄罐里,一定存着一枚枚你特有的珍 藏。你能取出一枚与我们分享吗? 请以《在我的人生储蓄灌里》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1)畔(2)澈(3)晕(4)溢(4分,每空1分) -8
- 8 - 2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4 分) ①仕.于南方 ②或.曰:“食菱须去壳。” ③席上食.菱 ④其人自护所短. 23.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欲以.去热也( 用 ) B. 必以.分人( 把 ) C. 不以.其道( 按照 ) D. 扶苏以.数谏故 ( 认为 ) 24.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2 分)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不此不知以为知。 25. 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3 分) 四、写作(60 分) 26.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个储蓄罐,生命的过程也是储蓄的过程。或储蓄金钱,或储蓄健康,或储蓄亲情。 或储蓄人生的经验,或储蓄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在你的储蓄罐里,一定存着一枚枚你特有的珍 藏。你能取出一枚与我们分享吗? 请以《在我的人生储蓄灌里》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 分) 1.⑴畔 ⑵ 澈⑶晕⑷溢(4 分,每空 1 分)
2.(1)防御(2)防止(3)防治(3分,每空1分) 3.(2分) 4.(1)直挂云帆济沧海(2)学而不思则惘(3)长河落日圆4)月有阴晴圆缺(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7)断肠人在天涯。乡书何处达(8分,每空1分, (67)两题为选做题,所填诗句切合主题即可。漏字,加字,有错别字、别字,该空均不给分) 5.(3分)略 6.(4分,每句2分,修辞手法不作要求,其他符合要求即可) 示例:就像天空没有了星星,高山没有了草木,湖泊没有了碧水 7.(1)示例:一座永远的丰碑(2分)(2)示例: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是无限的(2分)(3)从 我做起,从生活的小事做起(表述合理即可)(2分)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18分) 8.(4分)贪婪:不知满足,突出鹭鸶饿得厉害心安理得:自以为做的事合乎情理,心里 很坦然。真实的写出我们一家人吃鹭鸶时的心情。 9.(3分)这段自然环境描写,写出天气的寒冷,暗示父亲不可能挖到野荸荠,同时也使父 亲抓到一只鹭鸶的情节变得合乎情理。 10.(4分)可怜:(1)鹭鸶饥寒交迫的样子很可怜 (2)鹭鸶被活活饿死很可怜(2分) 11.(3分)(提示:要写出母亲两难的心情。表述合理即可) 12.(4分)答案要点: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一家被饥饿所困,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尽管 我们吃的是一只瘦弱的鹭鸶,却挽救了我们一家的生命,所以称之为“美餐”。同时也暗示“我” 对鹭鸶的感激和敬意 (二)(15分)13.“欣赏”是赏识和领略,用耳朵心灵去感受上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美好, 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观看”有特意去看的意思但缺少细细感受和品味的成分。(2分) 14.示例:欣赏月光,自会在月光的宁静中,感受静谧与温馨。(2分) 15.中心论点:人生需要欣赏(2分) 16.论证方法:除道理论证外,还有对比论证。如④⑤⑥段从正面论证欣赏的益处,而⑦⑧ 段则从反面论证缺少欣赏的遗憾(4分) 17.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3分)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18.(1)绝:尽(2)渔:捕鱼(3)陈:陈列摆设(4)弈:下棋(4分) 19.(1)背着东西人在路途中歌唱,走着路的人在树下休息(2)(那个)容颜苍老,头发花白, 醉醺醺的坐在他们中间的人是喝嘴了酒的太守(4分) 2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 21.B(2分) 22.(1)ZUO做官(2)有人(3)吃(4)短处(4分) 23.D(2分)24.翻译: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 -9-
- 9 - 2.⑴防御⑵防止⑶防治(3 分,每空 1 分 ) 3.(2 分) 4.⑴直挂云帆济沧海⑵学而不思则惘⑶长河落日圆⑷月有阴晴圆缺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⑺断肠人在天涯。乡书何处达(8 分,每空 1 分, ⑹⑺两题为选做题,所填诗句切合主题即可。漏字,加字,有错别字、别字,该空均不给分) 5.(3 分)略 6.(4 分,每句 2 分,修辞手法不作要求,其他符合要求即可) 示例:就像天空没有了星星,高山没有了草木,湖泊没有了碧水 7.⑴示例:一座永远的丰碑(2 分)⑵示例: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是无限的(2 分)⑶从 我做起,从生活的小事做起(表述合理即可)(2 分) 二、现代文阅读(33 分) (一)(18 分) 8.(4 分)贪婪:不知满足,突出鹭鸶饿得厉害。心安理得:自以为做的事合乎情理,心里 很坦然。真实的写出我们一家人吃鹭鸶时的心情。 9.(3 分)这段自然环境描写,写出天气的寒冷,暗示父亲不可能挖到野荸荠,同时也使父 亲抓到一只鹭鸶的情节变得合乎情理。 10.(4 分)可怜:(1)鹭鸶饥寒交迫的样子很可怜 (2)鹭鸶被活活饿死很可怜(2 分) 11.(3 分)(提示:要写出母亲两难的心情。表述合理即可) 12.(4 分)答案要点: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一家被饥饿所困,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尽管 我们吃的是一只瘦弱的鹭鸶,却挽救了我们一家的生命,所以称之为“美餐”。同时也暗示“我” 对鹭鸶的感激和敬意 (二)(15 分)13.“欣赏”是赏识和领略,用耳朵心灵去感受上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美好, 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观看”有特意去看的意思,但缺少细细感受和品味的成分。(2 分) 14.示例:欣赏月光,自会在月光的宁静中,感受静谧与温馨。(2 分) 15.中心论点:人生需要欣赏(2 分) 16.论证方法:除道理论证外,还有对比论证。如④⑤⑥段从正面论证欣赏的益处,而⑦⑧ 段则从反面论证缺少欣赏的遗憾(4 分) 17.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3 分) 三、文言文阅读(22 分) 18.⑴绝:尽 ⑵渔:捕鱼 ⑶陈:陈列摆设 ⑷弈:下棋(4 分) 19.(1)背着东西人在路途中歌唱,走着路的人在树下休息⑵(那个)容颜苍老,头发花白, 醉醺醺的坐在他们中间的人是喝嘴了酒的太守(4 分) 2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 分) 21.B(2 分) 22.⑴ZUO 做官 ⑵有人 ⑶吃 (4)短处(4 分) 23.D(2 分)24.翻译: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
道的说成知道的(关键词:曰,土产,强,知)(2分)25.例:对知识应实事求是,虚心求教, 不应不懂装懂,而贻笑大方或造成严重后果(2分) 四、(60分) 26.略 -10-
- 10 - 道的说成知道的(关键词:曰,土产,强,知)(2 分)25.例:对知识应实事求是,虚心求教, 不应不懂装懂,而贻笑大方或造成严重后果(2 分) 四、(60 分)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