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塘中学七年级2012-9月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盈绕(ying)笼罩(16ng)褒贬波光粼粼 B.告诫(jie)翱翔(ao)崛起不以为然 C.怠慢(dai)罪孽(nie)嬉戏视死如归 D.蓦的(mo)高亢(kang)敬畏眼花缭乱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窗外,可见那江南老房子成片的屋瓦顶和错落有致的马头墙,还有明澈澄净的蓝天。这些 自然成了一幅画,古老 而悠远。 ②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情地」 中学生:“不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流 出来。” ③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水旱灾害,其结果 A.空灵训诫不堪设想 B.空灵告诫不可思议 C.空旷告诫不堪设想 D.空旷训诚不可思议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好莱坞大片在这几年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通过各种方式来博得中国观众的欢心。 B.将幸福肤浅地理解为开好车住好房有好工作,是低级而浅薄的 C.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D.作家白先勇在华中农业大学做讲座时向现场千余师生讲述他的父亲白崇禧的故事 4请选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②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③这 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④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 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A.②①④③B.②④①③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梳头的学问 ①每天梳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为什么古人总是说要天天梳头?因为梳头实际上就是在梳 经络 ②您看头的侧面全是胆经,有20多个穴位,您都不用找,就这么一梳,哪块有点疼,就证明 哪块有阻塞,您就反复地揉它,不知道那个穴叫什么名字没关系。因为您一梳头,胆经上的20 多个穴位就全部“一网打尽”了 ③开始梳头的时候,您会发现,长期头痛或者胆囊不好、有乳腺增生这些胆经阻塞方面问题 的人,头上一定有相应的阻滞点。经络是连着的,下面有堵的地方,它上面也堵。所以您这么 梳,就会发觉某处有疼的地方,用大拇指一点一揉,会发现里面还有一些结节、疙瘩之类的东西, 这时,您一定要把这个东西揉开了。 ④每天梳头多长时间为好呢?坚持每天300次就非常好了。有人说我有的是时间,梳3000 次怎么样?那当然更好。头不怕多梳,您就记住,多梳头好处大了。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气血 都是奔着头上来的,头就怕堵住了,一堵住什么心血管疾病、脑梗塞之类的问题就全来了。您托 头多梳梳,头部一清爽,这些问题就基本解决了。所以梳头是能消百病的妙法
潘塘中学七年级 2012-9 月月考语文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盈绕(yíng) 笼罩(lóng) 褒贬 波光粼粼 B.告诫(jiè) 翱翔(áo) 崛起 不以为然 C.怠慢(dài) 罪孽(niè) 嬉戏 视死如归 D.蓦的(mò) 高亢(kàng) 敬畏 眼花缭乱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窗外,可见那江南老房子成片的屋瓦顶和错落有致的马头墙,还有明澈澄净的蓝天。这些 自然成了一幅画,古老, 而悠远。 ②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情地 中学生:“不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流 出来。” ③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水旱灾害,其结果 。 A.空灵 训诫 不堪设想 B.空灵 告诫 不可思议 C.空旷 告诫 不堪设想 D.空旷 训诫 不可思议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好莱坞大片在这几年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通过各种方式来博得中国观众的欢心。 B. 将幸福肤浅地理解为开好车住好房有好工作,是低级而浅薄的。 C. 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D. 作家白先勇在华中农业大学做讲座时向现场千余师生讲述他的父亲白崇禧的故事。 4.请选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②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③这 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④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 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③④ 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5~7 题。 梳头的学问 ①每天梳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为什么古人总是说要天天梳头?因为梳头实际上就是在梳 经络。 ②您看头的侧面全是胆经,有 20 多个穴位,您都不用找,就这么一梳,哪块有点疼,就证明 哪块有阻塞,您就反复地揉它,不知道那个穴叫什么名字没关系。因为您一梳头,胆经上的 20 多个穴位就全部“一网打尽”了。 ③开始梳头的时候,您会发现,长期头痛或者胆囊不好、有乳腺增生这些胆经阻塞方面问题 的人,头上一定有相应的阻滞点。经络是连着的,下面有堵的地方,它上面也堵。所以您这么一 梳,就会发觉某处有疼的地方,用大拇指一点一揉,会发现里面还有一些结节、疙瘩之类的东西, 这时,您一定要把这个东西揉开了。 ④每天梳头多长时间为好呢?坚持每天 300 次就非常好了。有人说我有的是时间,梳 3000 次怎么样?那当然更好。头不怕多梳,您就记住,多梳头好处大了。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气血 都是奔着头上来的,头就怕堵住了,一堵住什么心血管疾病、脑梗塞之类的问题就全来了。您把 头多梳梳,头部一清爽,这些问题就基本解决了。所以梳头是能消百病的妙法
⑤有人说:“我不敢梳头,因为头发本来就少,还老掉。”我说:“越是这样的人,越得多 梳。为什么?您别怕掉头发,因为,凡是用手指头一梳就掉的头发,它根本就是在头上面浮搁着 呢!您不动它,睡觉起来后也是一床,您不如干脆先给它弄下来就完了,剩下的头发就个个都是 精英了。这就跟种花似的,您得把那些枯叶剪下去,别让它也跟着一块吸收营养,最后剩下的那 些才是茁壮的。” ⑥还有的人说:“我也不敢梳头,我一梳头就白花花的跟下雪似的,全是头皮屑,没法梳。 他觉得越梳头皮屑越多。其实,如果能坚持每天梳头至少300次,连着梳1周,您再梳的时候就 会发现已经没什么“雪花”了,而且梳完以后会看到满手都是油污污的。这说明您把堵塞在毛孔 上的这些黑油(中医讲的湿气、痰浊)给梳出来了,这样当然就不长头皮屑了 ⑦梳头不但可以治疗脱发和头皮屑,还具有保健作用。当头发浓密起来后,就证明您的气血 越来越足,肝肾的功能提高了。另外,有的时候我们想补补肝、补补肾,但有时直接补不到,效 力达不到这个地方,怎么办呢?“诸病于内,必形于外”,人体的里面和外面是有通路的。谁是 它的通路?头部就是它的通路。您经常梳梳头,就跟肝肾通上了。人不可能头发很浓密而肝肾却 很弱,这是绝不可能的。头发浓密了,肝肾的功能也就提高了,这是一体的两面,只要提高一方 面,另一方面就提高了。 ⑧梳头时,除了头两侧,正面也要全梳。头的正面是膀胱经,是专门抵御风寒的。有的人经 常容易感冒,就是风寒老进来的原因。您把膀胱经多梳梳,就不容易患感冒了。还有的人总觉得 头晕,脑供血不足,什么原因?是督脉堵塞住了。督脉这条中间线,下至尾骨,与肾经相通,上 行巅顶百会穴,如果时时保持通畅的话,您就会越梳越精神 (选自《求医不如求己》,中里巴人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5.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最主要目的是() A.告诉读者不要小看梳头 B.提醒人们梳头能够发现病症 C.介绍梳头的重要之处 D.强调梳头具有保健健作用 6.对梳头的学问总结有误的一项是() A.梳头是梳经络。 B.梳头能够治好心血管疾病、脑梗塞等疾病。 C.梳头可以治疗脱发和头皮屑。D.梳头具有保健健作用。 7.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梳头实际上是在梳经络,头的侧面全是胆经,有很多穴位,一梳头,哪块疼就证明哪块有阻塞 B.头是诸阳之会,如果堵住,心血管疾病、脑梗塞之类的问题就都来了,多梳头就能够完全解决 C.坚持每天梳头至少300次,连着梳头1周,把湿气、痰浊给梳出来,就能治疗老掉发的毛病 D.依据“诸病于内,必形于外”的理论,一个人如果头发稀疏就证明他的肝肾功能非常虚弱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 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其家穿井穿:打、挖(井) 有闻而传之者闻:新闻 C.国人道之道:传播、谈论 D.丁氏对曰对:回答 9.下列语句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鸠曰:“子将安之?” B.有闻而传之者 C.国人道之 D.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 1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君当面向丁氏打听了丁家“穿井得人”的事
⑤有人说:“我不敢梳头,因为头发本来就少,还老掉。”我说:“越是这样的人,越得多 梳。为什么?您别怕掉头发,因为,凡是用手指头一梳就掉的头发,它根本就是在头上面浮搁着 呢!您不动它,睡觉起来后也是一床,您不如干脆先给它弄下来就完了,剩下的头发就个个都是 精英了。这就跟种花似的,您得把那些枯叶剪下去,别让它也跟着一块吸收营养,最后剩下的那 些才是茁壮的。” ⑥还有的人说:“我也不敢梳头,我一梳头就白花花的跟下雪似的,全是头皮屑,没法梳。” 他觉得越梳头皮屑越多。其实,如果能坚持每天梳头至少 300 次,连着梳 1 周,您再梳的时候就 会发现已经没什么“雪花”了,而且梳完以后会看到满手都是油污污的。这说明您把堵塞在毛孔 上的这些黑油(中医讲的湿气、痰浊)给梳出来了,这样当然就不长头皮屑了。 ⑦梳头不但可以治疗脱发和头皮屑,还具有保健作用。当头发浓密起来后,就证明您的气血 越来越足,肝肾的功能提高了。另外,有的时候我们想补补肝、补补肾,但有时直接补不到,效 力达不到这个地方,怎么办呢?“诸病于内,必形于外”,人体的里面和外面是有通路的。谁是 它的通路?头部就是它的通路。您经常梳梳头,就跟肝肾通上了。人不可能头发很浓密而肝肾却 很弱,这是绝不可能的。头发浓密了,肝肾的功能也就提高了,这是一体的两面,只要提高一方 面,另一方面就提高了。 ⑧梳头时,除了头两侧,正面也要全梳。头的正面是膀胱经,是专门抵御风寒的。有的人经 常容易感冒,就是风寒老进来的原因。您把膀胱经多梳梳,就不容易患感冒了。还有的人总觉得 头晕,脑供血不足,什么原因?是督脉堵塞住了。督脉这条中间线,下至尾骨,与肾经相通,上 行巅顶百会穴,如果时时保持通畅的话,您就会越梳越精神。 (选自《求医不如求己》,中里巴人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5.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告诉读者不要小看梳头。 B.提醒人们梳头能够发现病症。 C.介绍梳头的重要之处。 D.强调梳头具有保健健作用。 6.对梳头的学问总结有误的一项是( ) A.梳头是梳经络。 B.梳头能够治好心血管疾病、脑梗塞等疾病。 C. 梳头可以治疗脱发和头皮屑。 D.梳头具有保健健作用。 7.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梳头实际上是在梳经络,头的侧面全是胆经,有很多穴位,一梳头,哪块疼就证明哪块有阻塞。 B.头是诸阳之会,如果堵住,心血管疾病、脑梗塞之类的问题就都来了,多梳头就能够完全解决。 C.坚持每天梳头至少 300 次,连着梳头 l 周,把湿气、痰浊给梳出来,就能治疗老掉发的毛病。 D.依据“诸病于内,必形于外”的理论,—个人如果头发稀疏就证明他的肝肾功能非常虚弱。 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 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 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其家穿井 穿:打、挖(井) B.有闻而传之者 闻:新闻 C.国人道之 道:传播、谈论 D.丁氏对曰 对:回答 9.下列语句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鸠曰:“子将安之?” B. 有闻而传之者 C. 国人道之 D. 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 1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君当面向丁氏打听了丁家“穿井得人”的事
B.丁氏穿井,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因为节省了一个劳动力 C.“国人道之”充分表明丁家这件事被谈论的很多 D.本故事启示人们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要动 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2.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诗文。(8分,每空2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3)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崔颢)。 (4) 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杜甫)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带扫帚的小鸟 迟子建 ①去年冬天,老天也不知有什么喜事,把大兴安岭当做了欢庆的道场,每隔七八天,就向那 里发射一场礼花般的雪花。我在哈尔滨,一早一晚给母亲打电话请安时,她常常对我说:“咱这 儿又下雪了!”她从来都用“咱”来形容我自幼长大的地方 ②她最初报告雪的消息时,语气是欣喜的;可是后来雪越来越大,她就抱怨了。她足不出户 可她的儿女们要上下班,雪天行路的艰难,她是知道的:而且雪来得频了,寒流入侵,室温开始 下降,这对于腰腿不好的她来说,实在不美妙。更重要的是,大雪封山后,鸟儿找不到吃的,成 了流浪汉,一群群地在窗外盘旋 ③我们在故乡的居室,靠近山脚。山下有河流、树丛和庄稼地,春夏秋三季,它们就是飞鸟 的乐园。鸟儿喜食的粮食和虫子,在那里都可觅到。想必吃得美吧,这时节的鸟儿,活泼明丽极 了。可是大雪封山后则不一样了,鸟儿可吃的东西,都被掩埋住了!别看雪花是柔软的,它们一 旦形成规模,积雪盈尺,那就成了一堵封在大地上的白色石墙,鸟儿尖利的喙儿,也奈何不了它。 ④母亲怜惜那些鸟儿,她打开窗户,将小米撒到户外的窗台上,打算喂喂它们。自从撒了谷 物,她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窗前,看外面的小米是否还是原样。 ⑤开始的几天,母亲在电话中跟我嘟囔:“你说那些小鸟多傻呀!飞来飞去的,也不知低头 看看窗台!你说它们眼睛不好使了,鼻子也不好使了?怎么就闻不到米味呢?” ⑥我在电话这端直乐,逗她:“小鸟可能嫌小米不好吃吧?” ⑦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正美美地睡回笼觉呢,母亲兴冲冲地打来电话报告:“小鸟来吃米 啦一一吃了一大片! ⑧母亲说,天还没亮,她听见窗外有鸟儿叽叽喳喳叫,以为它们不过如往日般一掠而过,哪 想到是在享用窗台的小米呢 打这天起,小鸟就成了我们家族的一员,母亲在电话里,几乎每天都要聊到它们。母亲说 来吃米的鸟儿的队伍逐日扩大,想必这是它们互相吆喝的结果。她还虚拟着鸟们之间的通话:“哎 这家有米吃,快去吧!”说是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小鸟越来越多。原来两把米够它们吃一天的, 现在得好几捧了。弟弟去粮油店,特意买了袋小米,专供喂养。我吓唬母亲,说是山中的小鸟要 是都知道她的窗台有米可吃,估计一天一袋米都不够。母亲豪迈地说:“让它们可劲吃,吃不穷! (10)在我想来,母亲喂鸟,也有点“还债”的意思。多年以前,姐夫喜欢张网捕鸟。捕到的 鸟,用开水秃噜掉毛,再用剪子铰了它们的腿,用盐渍了,油炸吃了。母亲说那时她没有阻止姐
B.丁氏穿井,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因为节省了一个劳动力。 C.“ 国人道之”充分表明丁家这件事被谈论的很多。 D. 本故事启示人们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要动 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 90 分) 四、(14 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每小题 3 分) (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2.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诗文。(8 分,每空 2 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3)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崔颢)。 (4) ,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杜甫) 五、(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 带扫帚的小鸟 迟子建 ①去年冬天,老天也不知有什么喜事,把大兴安岭当做了欢庆的道场,每隔七八天,就向那 里发射一场礼花般的雪花。我在哈尔滨,一早一晚给母亲打电话请安时,她常常对我说:“咱这 儿又下雪了!”她从来都用“咱”来形容我自幼长大的地方。 ②她最初报告雪的消息时,语气是欣喜的;可是后来雪越来越大,她就抱怨了。她足不出户, 可她的儿女们要上下班,雪天行路的艰难,她是知道的;而且雪来得频了,寒流入侵,室温开始 下降,这对于腰腿不好的她来说,实在不美妙。更重要的是,大雪封山后,鸟儿找不到吃的,成 了流浪汉,一群群地在窗外盘旋。 ③ 我们在故乡的居室,靠近山脚。山下有河流、树丛和庄稼地,春夏秋三季,它们就是飞鸟 的乐园。鸟儿喜食的粮食和虫子,在那里都可觅到。想必吃得美吧,这时节的鸟儿,活泼明丽极 了。可是大雪封山后则不一样了,鸟儿可吃的东西,都被掩埋住了!别看雪花是柔软的,它们一 旦形成规模,积雪盈尺,那就成了一堵封在大地上的白色石墙,鸟儿尖利的喙儿,也奈何不了它。 ④母亲怜惜那些鸟儿,她打开窗户,将小米撒到户外的窗台上,打算喂喂它们。自从撒了谷 物,她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窗前,看外面的小米是否还是原样。 ⑤ 开始的几天,母亲在电话中跟我嘟囔:“你说那些小鸟多傻呀!飞来飞去的,也不知低头 看看窗台!你说它们眼睛不好使了,鼻子也不好使了?怎么就闻不到米味呢?” ⑥我在电话这端直乐,逗她:“小鸟可能嫌小米不好吃吧?” ⑦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正美美地睡回笼觉呢,母亲兴冲冲地打来电话报告:“小鸟来吃米 啦——吃了一大片!” ⑧母亲说,天还没亮,她听见窗外有鸟儿叽叽喳喳叫,以为它们不过如往日般一掠而过,哪 想到是在享用窗台的小米呢。 ⑨打这天起,小鸟就成了我们家族的一员,母亲在电话里,几乎每天都要聊到它们。母亲说, 来吃米的鸟儿的队伍逐日扩大,想必这是它们互相吆喝的结果。她还虚拟着鸟们之间的通话:“哎, 这家有米吃,快去吧!”说是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小鸟越来越多。原来两把米够它们吃一天的, 现在得好几捧了。弟弟去粮油店,特意买了袋小米,专供喂养。我吓唬母亲,说是山中的小鸟要 是都知道她的窗台有米可吃,估计一天一袋米都不够。母亲豪迈地说:“让它们可劲吃,吃不穷!” (10)在我想来,母亲喂鸟,也有点“还债”的意思。多年以前,姐夫喜欢张网捕鸟。捕到的 鸟,用开水秃噜掉毛,再用剪子铰了它们的腿,用盐渍了,油炸吃了。母亲说那时她没有阻止姐
夫捕鸟,还吃它们,犯了大罪!她的腿摔伤骨折过两次,本来是路面的冰雪作的祟,可她偏说这 是动剪子铰小鸟的腿,遭了报应了!所以母亲喂养找不到食物的鸟儿,我们姊妹都积极支持,起 码这对她的心理,是个莫大的安慰。 (11)大兴安岭很少有这样的奇寒,连续多日,气温都徘徊在零下四十度。由于每天早晨开窗 给鸟儿撒食,而室内外温差有六十多度,母亲受了风寒,咳嗽起来。从此后,她撒米时,要戴上 帽子,围上围巾。母亲告诉我,小鸟儿很胆小,总是天不亮就过来吃食。等人们起来,它们就无 影无踪了。我说在它们的经验里,居民区里的粮食,都是诱饵,贪吃后往往丧失自由,所以警惕 性高。兴许再过一段,它们白天也会来的。还真被我说着了,没过多少日子,母亲欣喜地说小鸟 白天也来吃食了,它们吃饱了,还在窗台蹦蹦哒哒的,朝窗里望呢。 (12)有一天,母亲神神秘秘地对我说,因为小鸟来得太多,吃得太多,外面窗台上积了厚厚 一层鸟粪。爱洁的姐姐,有天抱怨起来,说是开春时,还得清理窗台上的鸟粪,实在麻烦。母亲 说真奇怪,姐姐说完那话,第二天早晨起来,她发现窗台的鸟粪,差不离都消失了!好像知情的 鸟儿听着了那话,连夜把鸟粪给打扫干净了。她问我,是不是夜里刮大风给吹没影的?我说不大 可能,因为鸟粪遗落的一瞬是新鲜的,它们会被寒风,牢牢地冻结在窗台上。再肆虐的风,到了 窗台都是强弩之末,不可能吹落鸟粪。母亲感慨地说:“那还真是小鸟自己打扫的呀。” (13)在我眼里,小鸟的爪子就是笤帚。想想看,每只鸟都绑着一双小笤帚,它们清理起阳台 的鸟粪,当然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啦 13.妈妈最初报告雪的消息时,语气是欣喜的;可是后来她就抱怨的3个原因是什么?(4分) 14.母亲对鸟儿做了哪4件事?(4分) 15.下面句子采用了什么手法,对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4分) 她还虚拟着鸟们之间的通话:“哎,这家有米吃,快去吧!”说是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小 鸟越来越多。 16.小鸟带了“扫帚”吗?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6分) 六、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8分=2分+3分+3分) 不论是谁,男人或女人,伟人或平民,科学家或艺术家,游戏都曾经点缀过他们的童年生活 班里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以“我们的游戏、玩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某小组准备设计一份关于“玩具的特点”的调查问卷。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调查问题。 18.下面此次活动中某小组4位通过正确的调查、归纳得到的一个表格,请你根据这些信息,用 一句话指出该小组活动是围绕什么选题展开的。(注:如“玩具的特点”就是一个选题) 同学们 同学的父母 同学的爷爷奶奶 多种电子电脑游戏、跳 警察抓小偷、过家家 挤油、玩石子、杀羊, 房子、 斗鸡 捉迷藏 19.放长假了,做完了作业的你打算请你的妈妈教你制作一个玩具,她如果说“玩物丧志,都初 中生了还想着玩,玩能考好中考吗?”你该从玩具的作用的角度和她怎么说,使妈妈同意你的请 七、(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童年的我,正在花丛中追风扑蝶,享受纯真的味道:童年的我,正在陪弟弟玩着“过家家” 又是童年的我,无忧无虑地跟伙伴追逐玩耍,品尝友谊的纯真……这就是童年那一曲不变的乐章。 童年也有烦恼,但回过头来一看,或许已成快乐。 请以“童年的快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要 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夫捕鸟,还吃它们,犯了大罪!她的腿摔伤骨折过两次,本来是路面的冰雪作的祟,可她偏说这 是动剪子铰小鸟的腿,遭了报应了!所以母亲喂养找不到食物的鸟儿,我们姊妹都积极支持,起 码这对她的心理,是个莫大的安慰。 (11)大兴安岭很少有这样的奇寒,连续多日,气温都徘徊在零下四十度。由于每天早晨开窗 给鸟儿撒食,而室内外温差有六十多度,母亲受了风寒,咳嗽起来。从此后,她撒米时,要戴上 帽子,围上围巾。母亲告诉我,小鸟儿很胆小,总是天不亮就过来吃食。等人们起来,它们就无 影无踪了。我说在它们的经验里,居民区里的粮食,都是诱饵,贪吃后往往丧失自由,所以警惕 性高。兴许再过一段,它们白天也会来的。还真被我说着了,没过多少日子,母亲欣喜地说小鸟 白天也来吃食了,它们吃饱了,还在窗台蹦蹦跶跶的,朝窗里望呢。 (12)有一天,母亲神神秘秘地对我说,因为小鸟来得太多,吃得太多,外面窗台上积了厚厚 一层鸟粪。爱洁的姐姐,有天抱怨起来,说是开春时,还得清理窗台上的鸟粪,实在麻烦。母亲 说真奇怪,姐姐说完那话,第二天早晨起来,她发现窗台的鸟粪,差不离都消失了!好像知情的 鸟儿听着了那话,连夜把鸟粪给打扫干净了。她问我,是不是夜里刮大风给吹没影的?我说不大 可能,因为鸟粪遗落的一瞬是新鲜的,它们会被寒风,牢牢地冻结在窗台上。再肆虐的风,到了 窗台都是强弩之末,不可能吹落鸟粪。母亲感慨地说:“那还真是小鸟自己打扫的呀。” (13)在我眼里,小鸟的爪子就是笤帚。想想看,每只鸟都绑着一双小笤帚,它们清理起阳台 的鸟粪,当然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啦。 13.妈妈最初报告雪的消息时,语气是欣喜的;可是后来她就抱怨的 3 个原因是什么?(4 分) 14.母亲对鸟儿做了哪 4 件事?(4 分) 15. 下面句子采用了什么手法,对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4 分) 她还虚拟着鸟们之间的通话:“哎,这家有米吃,快去吧!”说是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小 鸟越来越多。 16. 小鸟带了“扫帚”吗?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6 分) 六、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 根据要求完成 17~19 题。(8 分=2 分+3 分+3 分) 不论是谁,男人或女人,伟人或平民,科学家或艺术家,游戏都曾经点缀过他们的童年生活。 班里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以“我们的游戏、玩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某小组准备设计一份关于“玩具的特点”的调查问卷。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调查问题。 18. 下面此次活动中某小组 4 位通过正确的调查、归纳得到的一个表格,请你根据这些信息,用 一句话指出该小组活动是围绕什么选题展开的。(注:如“玩具的特点”就是一个选题) 同学们 同学的父母 同学的爷爷奶奶 多种电子电脑游戏、跳 房子、 警察抓小偷、过家家、 斗鸡 挤油、玩石子、杀羊, 捉迷藏 19.放长假了,做完了作业的你打算请你的妈妈教你制作一个玩具,她如果说“玩物丧志,都初 中生了还想着玩,玩能考好中考吗?”你该从玩具的作用的角度和她怎么说,使妈妈同意你的请 求。 七、(50 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童年的我,正在花丛中追风扑蝶,享受纯真的味道;童年的我,正在陪弟弟玩着“过家家”; 又是童年的我,无忧无虑地跟伙伴追逐玩耍,品尝友谊的纯真……这就是童年那一曲不变的乐章。 童年也有烦恼,但回过头来一看,或许已成快乐。 请以“童年的快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要 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七年级语文9月考参考答案 (12分,每小题3分) 1.A 5、C B 10.A 四、(14分) 11.(1)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打水洗涤,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外面。 (2)(家里打了井)获得一个劳动力,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12.(1)随风直至夜郎西(2)何当共剪西窗烛(3)烟波江上使人愁(4)细雨鱼儿出 五、(18分) 13.(1)因为她的儿女们要上下班,怕儿女们雪天行路艰难;(2)雪来得频了 寒流入侵,室温开始下降,她的腰腿不好;(3)大雪封山后,鸟儿找不到吃的,成 了流浪汉,一群群地在窗外盘旋 14.(1)母亲怜惜那些鸟儿,将小米撒到户外的窗台上,打算喂喂它们。她每天都 惦记鸟儿吃米了没有;(2)让弟弟去粮油店,特意买了袋小米,专供喂养;(3)母亲 受了风寒,咳嗽起来。她就戴上帽子,围上围巾,撒米;(4)连夜把鸟粪给打扫干净了 15.语言描写;母亲从鸟的角度着想,生动的表现了母亲为自己帮助鸟儿吃到食物后 发自内心的高兴劲,体现了母亲善良、纯朴的特点 16.没有带;围绕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谈。 六、(8分) 17.示例: 玩具有什么特点?玩县能改善人际关系吗? 18 不同年代人们的游戏项且 19.示例:_妈妈,游戏能放松我们学习紧张的神经,更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况且我 假期作业都已经做完,您就答应了吧! 七、(50分)
七年级语文 9 月考 参考答案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 . A; 5、C 8 . B; 2 . C; 6、B 9 . A; 3 . C; 7、A 10. A . 4 . A 四、(14 分) 11. (1)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打水洗涤,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外面。 (2)(家里打了井)获得一个劳动力,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12.(1) 随风直至夜郎西(2) 何当共剪西窗烛(3) 烟波江上使人愁 (4) 细雨鱼儿出 五、(18 分) 13. (1)因为她的儿女们要上下班,怕儿女们雪天行路艰难;(2)雪来得频了, 寒流入侵,室温开始下降,她的腰腿不好;(3)大雪封山后,鸟儿找不到吃的,成 了流浪汉,一群群地在窗外盘旋。 14.(1)母亲怜惜那些鸟儿,将小米撒到户外的窗台上,打算喂喂它们。她每天都 惦记鸟儿吃米了没有;(2)让弟弟去粮油店,特意买了袋小米,专供喂养;(3)母亲 受了风寒,咳嗽起来。她就戴上帽子,围上围巾,撒米;(4)连夜把鸟粪给打扫干净了。 15.语言描写;母亲从鸟的角度着想,生动的表现了母亲为自己帮助鸟儿吃到食物后 发自内心的高兴劲,体现了母亲善良、纯朴的特点。 16.没有带; 围绕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谈。 六、(8 分) 17.示例: 玩具有什么特点? 玩具能改善人际关系吗? 18. 不同年代人们的游戏项目 19.示例: 妈妈,游戏能放松我们学习紧张的神经,更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况且我 的假期作业都已经做完, 您就答应了吧! 七、(5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