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草堰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检测题(一) 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2分) 山泉作jo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 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zhi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che透明的境界, 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 副ying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2、默写。(10分)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2)晓战随金鼓 直为斩楼兰。 春风不度玉门关 (4)几处早莺争暖树, ,浅草才能没马 蹄 ,红杏枝头春意闹 (6)这正如地上的路 ,也便成了路。 (7)也不愿意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 (8)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正是河豚欲上时。 (10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那亲切爽朗的笑声。 B.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草堰的春天是一个美丽而迷人的地方 D.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4、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从天边微波疯潮地 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③④
- 1 - 大丰市草堰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检测题(一)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2 分) 山泉作 jiāo 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 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 zhì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 chè透明的境界, 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 一副 yíng 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2、默写。(10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2)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为斩楼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 蹄。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杏枝头春意闹。 (6)这正如地上的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便成了路。 (7)也不愿意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10 蒹葭凄凄,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那亲切爽朗的笑声。 B.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草堰的春天是一个美丽而迷人的地方。 D.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4、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从天边微波疯潮地 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5、名著阅读:根据有关情节,写出作品和作者。(4分) 有关情节 刘四爷不同意虎妞的婚事 我在小人国被指控,只得逃跑 6、探究(4分) 阅读下列有关数据,先据此得出一个结论,再用一句话就此结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今年春夏之交,强沙尘暴不断袭击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据统计,这样的沙尘暴50年 代发生过5次,60年代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90年 代发生过23次。 结论: 观点 阅读理解(共44分) (一)阅读文言文《曲突徙薪》,完成7—9题。(共6分)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②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③,远徙其薪; 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 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④在于上行⑤,余各以功次坐⑥,而不录⑦言曲突者。人谓主 人曰:“乡使⑧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⑨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 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 (作者:班固选自《汉书·霍光传》) 【注释】 ①炉灶的烟囱是垂直的。突,烟囱。②同“旁”。③改作弯曲的烟囱。④被火烧 伤的人。⑤上行(hang),上席。⑥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⑦录用,此处指邀请 ⑧当初如果。⑨同“无”。 7、主人家的火灾隐患在哪里?客人提出了什么建议?(用原文回答)(2分) 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提“曲突徙薪”建议的客人有没有功劳,该不该被请? (2分) 9、从这篇短文中,你得到哪些启发?(2分) 2
- 2 - 5、名著阅读:根据有关情节,写出作品和作者。(4 分) 作 者 作 品 有关情节 刘四爷不同意虎妞的婚事 我在小人国被指控,只得逃跑 6、探究(4 分) 阅读下列有关数据,先据此得出一个结论,再用一句话就此结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今年春夏之交,强沙尘暴不断袭击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据统计,这样的沙尘暴 50 年 代发生过 5 次,60 年代发生过 8 次,70 年代发生过 13 次,80 年代发生过 14 次,90 年 代发生过 23 次。 结论: 观点: 二、阅读理解(共 44 分) (一)阅读文言文《曲突徙薪》,完成 7—9 题。(共 6 分)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②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③,远徙其薪; 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 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④在于上行⑤,余各以功次坐⑥,而不录⑦言曲突者。人谓主 人曰:“乡使⑧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⑨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 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 (作者:班固 选自《汉书·霍光传》) 【注释】 ①炉灶的烟囱是垂直的。突,烟囱。 ②同“旁”。 ③改作弯曲的烟囱。 ④被火烧 伤的人。 ⑤上行(háng),上席。 ⑥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 ⑦录用,此处指邀请。 ⑧当初如果。 ⑨同“无”。 7、主人家的火灾隐患在哪里?客人提出了什么建议?(用原文回答)(2 分) 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提“曲突徙薪”建议的客人有没有功劳,该不该被请? (2 分) 9、从这篇短文中,你得到哪些启发?(2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3分)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 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 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 习语文目的在运用,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 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 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 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 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 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 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 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了,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 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 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 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 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 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 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 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 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 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还是开头就 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 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工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 错才罢休 10.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1.请根据选文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3分) 选文第①段先针对 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 着以 为例,论证了 的观点。 12.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 3 - (二)阅读下文,完成 10~13 题。(13 分)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 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 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 习语文目的在运用,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 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 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 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 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 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 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 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了,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 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 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 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 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 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 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 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 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 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还是开头就 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 “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工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 错才罢休。 10.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 11.请根据选文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3 分) 选文第①段先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 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例,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12.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
13.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4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共12分) 深夜,那盏灯 那一年的春天,我被一场飞来车祸轧断了双腿,造成粉碎性骨折。医生说,治愈的 希望很渺茫。除了整天瞪着天花板挨着以泪洗面的日子,还能做什么呢? 在小学教音乐课的姐姐给我抱来了高中课本,默默地放在我枕边,我怒气冲冲, 古脑儿地将它们撒了一地,姐姐弯下腰,一本一本拾起来,大滴大滴的泪水从她眼睛里 涌出来,我忍不住失声痛哭 一天夜里,姐姐突然推门进来,把我扶起,指着对面那栋黑黝黝的楼房,激动地说: “弟弟,瞧见那扇窗子了吗?三楼,从左边数第二个窗户?”她告诉我里面住着一个全 身瘫痪的姑娘,和她的盲人母亲相依为命。姑娘白天为一家工厂糊鞋盒,晚上拼命地读 书和写作。才十七岁,已发表了十几万字的作品……看着那扇窗子的灯光,我脸红了 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打那时起,那扇窗口的灯光时时陪伴着我。只要能看到那束柔和的灯光,我就不由 自主地拿起枕边的课本。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姐姐被派往支援边区工作了,那是她 直以来的理想 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突然,一束灯光柔和地射到我脸上, 我心里倏地起了个念头:我想见见那姑娘,把姐姐的故事讲给她听,还要……还要感谢 她夜晩的灯光,伴我度过了这个难熬的季节。我拄着双拐,跌跌撞撞地爬上了那幢楼 轻轻叩响了门 没有回音,我使劲敲了敲它。对面的房门打开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上下打量 着我说:“小伙子,别敲了,那是间空房。 我呆住了。 “……从前我儿子住在这儿,后来他调走了,这间房一直空着,两个月前,一个长 辫儿姑娘赁下了,可说也奇怪,她并不在这儿住,只是吩咐我晚上把电灯拉亮,第二天 早上再把灯关掉…” 我突然扔了双拐,跌倒在那扇门前,失声痛哭起来。耳畔似乎又想起姐姐那叮咛的 声音:“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5、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我”两次失声痛哭的原因是什么?(4分) 16、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文中的“姐姐”是怎样的人?(2分)
- 4 - 13.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4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4-17 题。(共 12 分) 深夜,那盏灯 那一年的春天,我被一场飞来车祸轧断了双腿,造成粉碎性骨折。医生说,治愈的 希望很渺茫。除了整天瞪着天花板挨着以泪洗面的日子,还能做什么呢? 在小学教音乐课的姐姐给我抱来了高中课本,默默地放在我枕边,我怒气冲冲,一 古脑儿地将它们撒了一地,姐姐弯下腰,一本一本拾起来,大滴大滴的泪水从她眼睛里 涌出来,我忍不住失声痛哭。 一天夜里,姐姐突然推门进来,把我扶起,指着对面那栋黑黝黝的楼房,激动地说: “弟弟,瞧见那扇窗子了吗?三楼,从左边数第二个窗户?”她告诉我里面住着一个全 身瘫痪的姑娘,和她的盲人母亲相依为命。姑娘白天为一家工厂糊鞋盒,晚上拼命地读 书和写作。才十七岁,已发表了十几万字的作品……看着那扇窗子的灯光,我脸红了。 “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打那时起,那扇窗口的灯光时时陪伴着我。只要能看到那束柔和的灯光,我就不由 自主地拿起枕边的课本。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姐姐被派往支援边区工作了,那是她 一直以来的理想。 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突然,一束灯光柔和地射到我脸上, 我心里倏地起了个念头:我想见见那姑娘,把姐姐的故事讲给她听,还要……还要感谢 她夜晚的灯光,伴我度过了这个难熬的季节。我拄着双拐,跌跌撞撞地爬上了那幢楼, 轻轻叩响了门。 没有回音,我使劲敲了敲它。对面的房门打开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上下打量 着我说:“小伙子,别敲了,那是间空房。” 我呆住了。 “……从前我儿子住在这儿,后来他调走了,这间房一直空着,两个月前,一个长 辫儿姑娘赁下了,可说也奇怪,她并不在这儿住,只是吩咐我晚上把电灯拉亮,第二天 早上再把灯关掉……” 我突然扔了双拐,跌倒在那扇门前,失声痛哭起来。耳畔似乎又想起姐姐那叮咛的 声音:“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分) 15、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我”两次失声痛哭的原因是什么?(4 分) 16、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文中的“姐姐”是怎样的人?(2 分)
17、第二天,我决定给姐姐写一封信。请你发挥合理的想像,代“我”写这封信, 要求文字通畅,150字左右。(4分) (四)阅读下面《身后的眼睛》一文,完成18-21题。(共13分) 那是一头野猪。 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苞谷林上,也洒在对熟透的苞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 上。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 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 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苞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惟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 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 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了。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它向前 连迈出了三大步。 孩子已经能嗅到野猪扑面而来的臊气。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 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冲上去,尽管只有一小步。这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 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野猪嗷嗷地叫个不停。野猪的头猛地一缩,准备拼着全身的 力气和重量冲向孩子。 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 住了汉子的猎枪 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 睛 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的目光全盯在孩子和野猪身上。月光洒在孩子父母紧张的脸上, 点也掩饰不住他们的担心。他们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里有些时候了。 孩子没有退缩,也没有呼喊。他死死地咬紧牙,举起木棒严阵以待。 野猪和孩子对视着。 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孩子恨不得将手中的木棒插进野猪龇着獠牙的嘴里 野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听得见孩子的心咚咚地跳动。 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
- 5 - 17、第二天,我决定给姐姐写一封信。请你发挥合理的想像,代“我”写这封信, 要求文字通畅,150 字左右。(4 分) (四)阅读下面《身后的眼睛》一文,完成 18—21 题。(共 13 分) 那是一头野猪。 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苞谷林上,也洒在对熟透的苞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 上。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 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 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苞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惟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 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 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了。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它向前 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孩子已经能嗅到野猪扑面而来的臊气。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 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冲上去,尽管只有一小步。这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 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野猪嗷嗷地叫个不停。野猪的头猛地一缩,准备拼着全身的 力气和重量冲向孩子。 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 住了汉子的猎枪。 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 睛! 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的目光全盯在孩子和野猪身上。月光洒在孩子父母紧张的脸上, 一点也掩饰不住他们的担心。他们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里有些时候了。 孩子没有退缩,也没有呼喊。他死死地咬紧牙,举起木棒严阵以待。 野猪和孩子对视着。 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孩子恨不得将手中的木棒插进野猪龇着獠牙的嘴里。 野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听得见孩子的心咚咚地跳动。 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
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地,跑了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们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 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嚎啕大哭。孩子不依不 饶,小拳头擂在母亲的胸上,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 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重复着父亲的话,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母 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孩子继续不依不饶,哭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 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孩子似懂非懂。他只好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 模一样,怎么帮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作者:曾平选自《新安晚报》) 18.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9.文章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孩子和野猪的对峙?而野猪逃跑了,孩子却瘫在 地上嚎啕大哭,怪父母没有帮他。这样是否矛盾?(4分) 20.文章为何要以“身后的眼睛”为题?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3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父母该如何培养教育孩子? (4分) (1)美国调查:继承15万美元以上财产的小孩,会有两成放弃工作,多数一事无成 他们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甚至失去奋斗目标。这股“富裕病毒″正席卷全球,从美 国、日本到中国. (2)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16岁开始详细地记下自己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他也让孩 子们学记账,不管买铅笔、玩具都——记录,都要有合理的解释。此外他拒绝儿女们进 入自己的公司,他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必须靠自己的奋斗。 (3)据了解,我市某校某生在看到家里的存折后对老师说:“我每天用50元,一直可 以到死。”言下之意不想读书。而有这种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 6
- 6 - 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地,跑了。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们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 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嚎啕大哭。孩子不依不 饶,小拳头擂在母亲的胸上,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 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重复着父亲的话,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母 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孩子继续不依不饶,哭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 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孩子似懂非懂。他只好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 模一样,怎么帮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作者:曾平 选自《新安晚报》) 18.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2 分) 19.文章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孩子和野猪的对峙?而野猪逃跑了,孩子却瘫在 地上嚎啕大哭,怪父母没有帮他。这样是否矛盾?(4 分) 20.文章为何要以“身后的眼睛”为题?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3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父母该如何培养教育孩子? (4 分) ⑴美国调查:继承 15 万美元以上财产的小孩,会有两成放弃工作,多数一事无成; 他们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甚至失去奋斗目标。这股“富裕病毒”正席卷全球,从美 国、日本到中国…… ⑵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16 岁开始详细地记下自己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他也让孩 子们学记账,不管买铅笔、玩具都一一记录,都要有合理的解释。此外他拒绝儿女们进 入自己的公司,他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必须靠自己的奋斗。 ⑶据了解,我市某校某生在看到家里的存折后对老师说:“我每天用 50 元,一直可 以到死。”言下之意不想读书。而有这种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
、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花季。在这个花季,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感谢:感谢父母对 我们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感谢同学朋友给予我们的关心帮助;感 谢生活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感谢社会、感谢祖国 请以“感谢”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题自
- 7 - 三、作文:(5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花季。在这个花季,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感谢:感谢父母对 我们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感谢同学朋友给予我们的关心帮助;感 谢生活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感谢社会、感谢祖国…… 请以“感谢”为话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题目:
- 8 -
九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检测题(-)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26分) 1、娇稚澈楹(每个字0.5分,共2分) 2、默写。(每小条1分,共10分) (1)那清脆如弹拨者 (2)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 (3)羌笛何须怨杨柳 (4)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5)绿杨烟外晓寒轻 (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7)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8)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9)蒌蒿满地芦芽短 (10白露未晞在水之湄 3、D(3分)4、C(3分) 5、老舍《骆驼祥子》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每格1分,共4分 6、探究(共4分) 结论:强沙尘暴20世纪下半叶在我国呈急速上升趋势 观点:要种草植树,防沙治沙,减缓和防止土地沙漠化 、阅读理解(共44分) (一)文言文《曲突徙薪》(共6分) 7.“其灶直突,傍有积薪。”“更为曲突,远徙其薪。”(2分。一处1分。) 8.故事中“主人”家的火灾是完全能够避免的。即便是“主人”对火灾隐患缺乏基本的防范常 识,在客人警示忠告后也应当有所惕防,但是火灾还是发生了。如果那家主人听了客人的忠告,很可 能就避免了火灾,也用不着众人相救和杀牛置酒了。在这里,功劳大小是一目了然的!而故事里的“主 人”非但不听忠告,在事后答谢救火的宴席上反而忘了请那个提出忠告的客人,他的逻辑似乎是,事 发后帮忙救火的人才是恩人,而事前发出警告的人就算不得恩人。在预防事故的问题上,许多人至今 还是习惯于这种“亡羊补牢”的思路。(3分。意对即可。) 9.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浅显的道理—一凡事应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在预防事故的问题上, “亡羊补牢”要不得!(3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二)《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共12分) 10.学习语文不能速成,要养成好习惯。(3分) 11.有些人学习语文急于求成(学)游泳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3分) 12.强调了要学好语文没有秘诀,得下工夫。(3分) 13.示例一:课外阅读:我从小就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这一习惯,使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 作品,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示例二 写字潦草:因为平时不认真写字,我逐渐养成了写字潦草的坏习惯,以致影响了语文考试成绩,我为 此感到很苦恼。(4分) (三)《深夜,那盏灯》(共12分) 14、姐姐租空房用灯光鼓励我。(2分) 15、第一次因为轧断双腿且治愈希望渺茫,是一种绝望的哭;第二次因为知道真相,理解姐姐的 良苦用心,是感动的哭。(4分) 16、姐姐是坚强、有主见、有智慧、有追求的人。(2分) 17、略。(4分) 四)《身后的眼睛》(共13分) 18.我七岁那年,父母在背后用眼睛帮助我打败了饥饿的野猪。(2分。意思对即可。) 19.为了体现孩子的勇敢和顽强。(2分)不矛盾,孩子毕竟只有7岁,并且是向父亲保证过的 才激发出一时的勇力,所以后怕很正常,这样也体现故事的真实性。(2分。意思对即可。) 20.“身后的眼睛”这个标题形象含蓄,它代表一种健康合理培养、教育孩子的方式。(3分。意 思对即可。视内容和语言分3、2、1给分。) 21.没有标准答案。参考要点:父母长辈要相信孩子,为孩子留下单独面对困难、自主发挥潜能 的空间,不要在物质上过分满足孩子,更不能越俎代庖。(3分)
- 9 - 九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检测题(一)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娇 稚 澈 楹(每个字 0.5 分,共 2 分) 2、默写。(每小条 1 分,共 10 分) (1)那清脆如弹拨者 (2)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3)羌笛何须怨杨柳 (4)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5)绿杨烟外晓寒轻 (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7)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8)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9)蒌蒿满地芦芽短 (10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3、D(3 分) 4、C(3 分) 5、老舍 《骆驼祥子》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每格 1 分,共 4 分) 6、探究(共 4 分) 结论:强沙尘暴 20 世纪下半叶在我国呈急速上升趋势。 观点:要种草植树,防沙治沙,减缓和防止土地沙漠化。 二、阅读理解(共 44 分) (一)文言文《曲突徙薪》(共 6 分) 7.“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2 分。一处 1 分。) 8.故事中“主人”家的火灾是完全能够避免的。即便是“主人”对火灾隐患缺乏基本的防范常 识,在客人警示忠告后也应当有所惕防,但是火灾还是发生了。如果那家主人听了客人的忠告,很可 能就避免了火灾,也用不着众人相救和杀牛置酒了。在这里,功劳大小是一目了然的!而故事里的“主 人”非但不听忠告,在事后答谢救火的宴席上反而忘了请那个提出忠告的客人,他的逻辑似乎是,事 发后帮忙救火的人才是恩人,而事前发出警告的人就算不得恩人。在预防事故的问题上,许多人至今 还是习惯于这种“亡羊补牢”的思路。(3 分。意对即可。) 9.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凡事应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在预防事故的问题上, “亡羊补牢”要不得!(3 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二)《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共 12 分) 10.学习语文不能速成,要养成好习惯。(3 分) 11.有些人学习语文急于求成 (学)游泳 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3 分) 12.强调了要学好语文没有秘诀,得下工夫。(3 分) 13.示例一:课外阅读:我从小就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这一习惯,使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 作品,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示例二: 写字潦草:因为平时不认真写字,我逐渐养成了写字潦草的坏习惯,以致影响了语文考试成绩,我为 此感到很苦恼。 (4 分) (三)《深夜,那盏灯》(共 12 分) 14、姐姐租空房用灯光鼓励我。(2 分) 15、第一次因为轧断双腿且治愈希望渺茫,是一种绝望的哭;第二次因为知道真相,理解姐姐的 良苦用心,是感动的哭。(4 分) 16、姐姐是坚强、有主见、有智慧、有追求的人。(2 分) 17、略。(4 分) (四)《身后的眼睛》(共 13 分) 18.我七岁那年,父母在背后用眼睛帮助我打败了饥饿的野猪。(2 分。意思对即可。) 19.为了体现孩子的勇敢和顽强。(2 分)不矛盾,孩子毕竟只有 7 岁,并且是向父亲保证过的, 才激发出一时的勇力,所以后怕很正常,这样也体现故事的真实性。(2 分。意思对即可。) 20.“身后的眼睛”这个标题形象含蓄,它代表一种健康合理培养、教育孩子的方式。(3 分。意 思对即可。视内容和语言分 3、2、1 给分。) 21.没有标准答案。参考要点:父母长辈要相信孩子,为孩子留下单独面对困难、自主发挥潜能 的空间,不要在物质上过分满足孩子,更不能越俎代庖。(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