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概论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Economy》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6,文件大小:488.85KB,团购合买
第一专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 第二专题 中国经济体制 第三专题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第四专题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及产业政策 第五专题 中国农村经济 第六专题 中国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经济 第七专题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第八专题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第九专题 中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消费和投资 第十专题 财政与税收 第十一专题 货币运行机制与金融机构体系 第十二专题 经济运行中的政府宏观调控 第十三专题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中国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教材名为《中国经济论纲》(修订本),该教材以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为主线,研究中国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经济运行等方面的内容。根 据改革的实际进展,利用最新资料,对中国经济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介绍 和深入研究。并引进中外各种经济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比较客观的分析评 价,力求使学生对中国经济的整体框架和实际运行状况有一个比较完整翔实的认 识,以弥补外贸类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知外不知内”的知识缺陷,完善学生的 知识结构。 教学大纲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大纲的适用对象为各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方向 下的本科以上学生。根据本科教学计划,本课适宜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学 时为54课时。本课的先修课程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第一专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专题在扼要介绍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 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设想* 概括马克思关于俄国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就是以避免“资 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④为基本出发点,以实现农村公社制 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相嫁接为基本的经济途径,以本国 革命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相互配合为基本的政治途径,以社会主义社会为直接目 标的社会发展道路。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的先驱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和 路线,率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经由新民主主 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马克思当年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变成了现实。然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 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是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 后共同面临的更为艰巨的历史课题。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 代领导集体对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艰辛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建设有中国

1 《中国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教材名为《中国经济论纲》(修订本),该教材以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为主线,研究中国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经济运行等方面的内容。根 据改革的实际进展,利用最新资料,对中国经济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介绍 和深入研究。并引进中外各种经济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比较客观的分析评 价,力求使学生对中国经济的整体框架和实际运行状况有一个比较完整翔实的认 识,以弥补外贸类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知外不知内”的知识缺陷,完善学生的 知识结构。 教学大纲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大纲的适用对象为各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方向 下的本科以上学生。根据本科教学计划,本课适宜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学 时为54课时。本课的先修课程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第一专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专题在扼要介绍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 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设想* 概括马克思关于俄国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就是以避免“资 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④为基本出发点,以实现农村公社制 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相嫁接为基本的经济途径,以本国 革命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相互配合为基本的政治途径,以社会主义社会为直接目 标的社会发展道路。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的先驱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和 路线,率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经由新民主主 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马克思当年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变成了现实。然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 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是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 后共同面临的更为艰巨的历史课题。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 代领导集体对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艰辛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的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一根本问题,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 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 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1.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提出著名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 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提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5.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6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此外,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个现代 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 区先富起来、在农村长期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兴办经济特区等正 确观点和政策措施。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的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跨世纪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1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丰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 3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发展了社会主义国有制度理论。 5.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基本战略和治国方针。 此外,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还提出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 的不竭动力等科学论断,提出了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 在对外贸易中实行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等战略。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实际上是侧重 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功能的角度来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换言之,社会主义社会 具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 经济功能。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 2

2 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的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一根本问题,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 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 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1.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提出著名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 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提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5.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6.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此外,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个现代 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 区先富起来、在农村长期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兴办经济特区等正 确观点和政策措施。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的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跨世纪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1.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丰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 3.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发展了社会主义国有制度理论。 5.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基本战略和治国方针。 此外,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还提出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 的不竭动力等科学论断,提出了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 在对外贸易中实行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等战略。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实际上是侧重 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功能的角度来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换言之,社会主义社会 具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 经济功能。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

级阶段过渡的根本任务和根本途径。否则,只能堕入空想或导致失败。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我们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 根本标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客观依据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一是必须正确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 相互关系。二是必须大力探索和积极采用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继续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我国目前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个体经济是 劳动者的小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实质上是境内(不含港、澳、台)的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外资经济中除个别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的投资之外,绝大多数都属 于来自境外(含港、澳、台和外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经济纲领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包括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 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等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整 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 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 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参考书目] [1]马克思.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们.人民出版社1963.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十二大以来重 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十四大以来重 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人民出版社

3 级阶段过渡的根本任务和根本途径。否则,只能堕入空想或导致失败。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我们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 根本标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客观依据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一是必须正确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 相互关系。二是必须大力探索和积极采用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继续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我国目前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个体经济是 劳动者的小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实质上是境内(不含港、澳、台)的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外资经济中除个别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的投资之外,绝大多数都属 于来自境外(含港、澳、台和外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经济纲领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包括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 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等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整 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 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 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参考书目] [1] 马克思.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63. [2]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十二大以来重 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十四大以来重 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人民出版社

第二专题, 中国经济体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经济体制,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什么 是市场经济体制。通过阐述中国改革前计划经济体制产生的背景和内容、计划经 济的运行及其优劣以及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 观必然性,使学生明了我国为什么要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 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什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本章内容 主要围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展开,介绍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 改革过程:分析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则是指在 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组织经济运行的具体方式、方法及规则的具体形式。经 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体现。同一制度下,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 一。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是改革前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国家有计划的安排控制经济运行的调节方式和管理制 度。即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中心,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从国民经济实 际情况出发,按照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要求的比例,预先制定计划,对国民经济 的运行进行调控管理,以保持重大比例关系的协调,实现社会生产和需要的基本 平衡。 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理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 体制的设想。其主要特征是: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于国家手中,宏观调控目标微 观化,国家成为微观活动的主体;经济运行基本依靠行政命令来调节和推动:经 济调节实物化,国家对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计划制定,到投资、采购、生产、 流通、消费以及人、财、物等实行直接控制。 由于不具备建立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条件,所以据此建立的经济体制必 然超越现实。 二.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一五”计划时期开始逐步形成的。这种体制的形 成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历史原因,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弊端。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一是受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和前苏联模 式的影响:二是由建国初期形势和任务的客观要求决定的:三是与当时我国自然 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背景分不开。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点和弊端。优点一是有利于迅速动员和集中全国的人力、 物力、财力等资源,用国家有限的经济力量保证重点项目建设和满足国防需要:

4 第二专题 中国经济体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经济体制,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什么 是市场经济体制。通过阐述中国改革前计划经济体制产生的背景和内容、计划经 济的运行及其优劣以及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 观必然性,使学生明了我国为什么要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 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什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本章内容 主要围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展开,介绍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 改革过程;分析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则是指在 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组织经济运行的具体方式、方法及规则的具体形式。经 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体现。同一制度下,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 一.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是改革前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国家有计划的安排控制经济运行的调节方式和管理制 度。即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中心,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从国民经济实 际情况出发,按照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要求的比例,预先制定计划,对国民经济 的运行进行调控管理,以保持重大比例关系的协调,实现社会生产和需要的基本 平衡。 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理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 体制的设想。其主要特征是: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于国家手中,宏观调控目标微 观化,国家成为微观活动的主体;经济运行基本依靠行政命令来调节和推动;经 济调节实物化,国家对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计划制定,到投资、采购、生产、 流通、消费以及人、财、物等实行直接控制。 由于不具备建立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条件,所以据此建立的经济体制必 然超越现实。 二.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一五”计划时期开始逐步形成的。这种体制的形 成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历史原因,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弊端。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一是受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和前苏联模 式的影响;二是由建国初期形势和任务的客观要求决定的;三是与当时我国自然 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背景分不开。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点和弊端。优点一是有利于迅速动员和集中全国的人力、 物力、财力等资源,用国家有限的经济力量保证重点项目建设和满足国防需要;

二是可以在短时期内迅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集中发展基础工业和新兴工业,特 别是重工业,改变生产力布局。采取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集中计划,有利于 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积累:国家直接组织投资,也利于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 从而大大地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也逐 渐显现,主要有:政企职责不分,国家权利过分集中,统得过多过死,限制了地 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 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吃国 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由此可见,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如果否定经济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独立的 经济利益,也就否定了他们在经济利益的激励和约束下才能产生的动力。同时, 行政命令取代自由竞争的结果,势必从外部消除经济单位之间的竞争压力。而一 个既缺乏动力又缺乏压力的经济,是很难不陷入停滞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进 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 第二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把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造成为 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的经济体制,从而使中国经济走上持续发展的坦途。 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初始时期(1978年底~1984年19月)。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 农村,大范围地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促进了农村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则基本处于探索 试验阶段。 第二阶段:改革全面推进阶段(1984年底~1987年10月)。这一阶段改革的 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改革微观经济机制发展到了改革宏观管理体制,从经济 领域扩展到科技、教育、政治领域。 第三阶段:深化改革阶段(1987年10月~1991年)。这一阶段阐明了中国社 会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和改革 政治体制的基本构想。这一阶段中的1988年,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带来一 系列社会问题,因而中国实行了两年多的治理整顿。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前一 时期放权让利和物质刺激为主走向以转换经济运行机制为主的轨道。 第四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至今)。以1992年邓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为契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同年召 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而开始构建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综上可知,中国改革是从单项试点开始,逐步发展到全面推开和综合配套, 从浅层次的放权让利发展到深层次的利益调整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 二.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以取代传 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取代是通过双轨制完成的,双轨制是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桥 梁。 5

5 二是可以在短时期内迅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集中发展基础工业和新兴工业,特 别是重工业,改变生产力布局。采取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集中计划,有利于 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积累;国家直接组织投资,也利于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 从而大大地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也逐 渐显现,主要有:政企职责不分,国家权利过分集中,统得过多过死,限制了地 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 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吃国 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由此可见,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如果否定经济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独立的 经济利益,也就否定了他们在经济利益的激励和约束下才能产生的动力。同时, 行政命令取代自由竞争的结果,势必从外部消除经济单位之间的竞争压力。而一 个既缺乏动力又缺乏压力的经济,是很难不陷入停滞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进 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把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造成为 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的经济体制,从而使中国经济走上持续发展的坦途。 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初始时期(1978 年底~1984 年 19 月)。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 农村,大范围地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促进了农村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则基本处于探索 试验阶段。 第二阶段:改革全面推进阶段(1984 年底~1987 年 10 月)。这一阶段改革的 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改革微观经济机制发展到了改革宏观管理体制,从经济 领域扩展到科技、教育、政治领域。 第三阶段:深化改革阶段(1987 年 10 月~1991 年)。这一阶段阐明了中国社 会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和改革 政治体制的基本构想。这一阶段中的 1988 年,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带来一 系列社会问题,因而中国实行了两年多的治理整顿。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前一 时期放权让利和物质刺激为主走向以转换经济运行机制为主的轨道。 第四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 年~至今)。以 1992 年邓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为契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同年召 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而开始构建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综上可知,中国改革是从单项试点开始,逐步发展到全面推开和综合配套, 从浅层次的放权让利发展到深层次的利益调整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 二.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以取代传 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取代是通过双轨制完成的,双轨制是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桥 梁

双轨制,是指在规模经济运行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并 存、共同发挥作用的一种过渡性的经济体制。在双轨制条件下,全社会各个经济 领域中,都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共同作用的机制,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分成计 划经济板块和市场经济板块两大部分。这些双轨现象具体表现为:调节手段双轨、 价格双轨、决策行为双轨、政策双轨等。 双轨制中的计划经济这一轨,保障了人民生活、社会生产的基本稳定:市场 经济这一轨,促进了经济的活跃和增长。 推行双轨制以来,在中国经济中出现了两个并存的部分:一个部分极富生机 和活力,它主要由在市场取向的改革中成长起来的非国有经济和在“市场轨”中 活动的那一部分国有经济组成:另一部分则由在“计划轨”中活动的以国有经济 为主的单位组成。后者处在行政主管机关的层层控制之下,经营机制尚未发生根 本改变,因而效率不高,缺乏活力。 双轨制意味着在一个经济整体内部,并存着两套作用机理完全不同的运行规 则,行政权力同市场经济中的买卖行为结合在一起,破坏了市场机制,造成经济 生活的混乱无序和一系列社会、经济乃至政治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途径只能是加快改革,使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变。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目标,大大加速了这一转轨过程。 第三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系。市场成为 支配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枢纽,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中心。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共有五点:趋利性、自主性、开放性、竞争性、分化性。 这些特征,没有制度属性的差异,是所有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都共同具备的。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有四点:市场经济能够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 经济使市场主体通过追求自身利益来增进社会利益:市场经济能够提供价值评估 的客观标准和提供奖优罚劣的强制手段。 市场经济的缺陷也有四点:市场无法自发地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必然造成 经济的周期震荡:市场经济容易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市场无法解决生态失 衡、环境保护以及外部不经济等问题;同时还会出现市场竞争的“失灵”。 二.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改革初期,首先清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调节对立起来、把指令性计划同计 划经济等同起来的观念: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并 在实践中付诸实施: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 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随之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逐步完善 市场体系: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计划与市场都是覆盖 全社会的论断,还特别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 统一的体制: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这一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终于作出了符合历史方向 的选择,也表明市场经济确实是人类经济进步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 中国存在市场经济的原因

6 双轨制,是指在规模经济运行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并 存、共同发挥作用的一种过渡性的经济体制。在双轨制条件下,全社会各个经济 领域中,都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共同作用的机制,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分成计 划经济板块和市场经济板块两大部分。这些双轨现象具体表现为:调节手段双轨、 价格双轨、决策行为双轨、政策双轨等。 双轨制中的计划经济这一轨,保障了人民生活、社会生产的基本稳定;市场 经济这一轨,促进了经济的活跃和增长。 推行双轨制以来,在中国经济中出现了两个并存的部分:一个部分极富生机 和活力,它主要由在市场取向的改革中成长起来的非国有经济和在“市场轨”中 活动的那一部分国有经济组成;另一部分则由在“计划轨”中活动的以国有经济 为主的单位组成。后者处在行政主管机关的层层控制之下,经营机制尚未发生根 本改变,因而效率不高,缺乏活力。 双轨制意味着在一个经济整体内部,并存着两套作用机理完全不同的运行规 则,行政权力同市场经济中的买卖行为结合在一起,破坏了市场机制,造成经济 生活的混乱无序和一系列社会、经济乃至政治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途径只能是加快改革,使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变。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目标,大大加速了这一转轨过程。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系。市场成为 支配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枢纽,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中心。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共有五点:趋利性、自主性、开放性、竞争性、分化性。 这些特征,没有制度属性的差异,是所有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都共同具备的。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有四点:市场经济能够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 经济使市场主体通过追求自身利益来增进社会利益;市场经济能够提供价值评估 的客观标准和提供奖优罚劣的强制手段。 市场经济的缺陷也有四点:市场无法自发地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必然造成 经济的周期震荡;市场经济容易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市场无法解决生态失 衡、环境保护以及外部不经济等问题;同时还会出现市场竞争的“失灵”。 二.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改革初期,首先清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调节对立起来、把指令性计划同计 划经济等同起来的观念;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并 在实践中付诸实施;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 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随之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逐步完善 市场体系;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计划与市场都是覆盖 全社会的论断,还特别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 统一的体制;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这一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终于作出了符合历史方向 的选择,也表明市场经济确实是人类经济进步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 中国存在市场经济的原因

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分工。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所有的商品生 产者之间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建立起彼此间的联系。而中国现阶段存在着广泛的、 日臻复杂的社会分工,即存在着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中国存在大量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私 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等等,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都 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它们相互之间在经济关系上,都要求采取以等价交换为基础 的商品经济关系。 劳动者的劳动力依然是商品。中国劳动者的劳动依然是谋生的手段,劳动力 作为商品交换,是劳动者劳动能力的让渡,这种让渡只能一次一次地进行,而不 能一次性让渡。因此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必然是等 价交换的商品经济关系。 我们说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有资本 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之分,而只是说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目前国际上几种典型的市场经济模式:美国的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 日本的政府管理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有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经济作 为经济运行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个基本框架由五大支柱构成:现 代企业制度: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 观调控体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多层次 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节 中国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指由相互联系的各种市场构成的有机整体。从现代生产发展的历 史过程来看,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商品市场,然后在此基础上成长起生产要素市场。 市场体系的发展是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条件。 一。 商品市场 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资本品)市场。 消费品市场是进行消费品买卖的场所及其交换活动的总和。它是整个市场体 系的基础,所有其它的市场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 生产资料市场是企业自主选购和销售生产资料的场所及其交换活动的总和。 生产资料市场可分为工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也可分为现货市场 和期货市场。 二.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 场、产权市场等。 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商品(包括货币资金和各种证券)交易的场所。它的功 能是沟通资金供求,实现资金融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 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白银市场等。 劳动力市场是进行劳动力商品交换的场所。即拥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与需要 使用劳动者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换的场所。其交换关系表现为劳动力与货币的 交换。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 的深化,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迅速发展起来

7 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分工。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所有的商品生 产者之间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建立起彼此间的联系。而中国现阶段存在着广泛的、 日臻复杂的社会分工,即存在着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中国存在大量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私 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等等,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都 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它们相互之间在经济关系上,都要求采取以等价交换为基础 的商品经济关系。 劳动者的劳动力依然是商品。中国劳动者的劳动依然是谋生的手段,劳动力 作为商品交换,是劳动者劳动能力的让渡,这种让渡只能一次一次地进行,而不 能一次性让渡。因此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必然是等 价交换的商品经济关系。 我们说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有资本 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之分,而只是说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目前国际上几种典型的市场经济模式:美国的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 日本的政府管理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有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经济作 为经济运行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个基本框架由五大支柱构成:现 代企业制度;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 观调控体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多层次 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节 中国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指由相互联系的各种市场构成的有机整体。从现代生产发展的历 史过程来看,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商品市场,然后在此基础上成长起生产要素市场。 市场体系的发展是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条件。 一. 商品市场 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资本品)市场。 消费品市场是进行消费品买卖的场所及其交换活动的总和。它是整个市场体 系的基础,所有其它的市场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 生产资料市场是企业自主选购和销售生产资料的场所及其交换活动的总和。 生产资料市场可分为工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也可分为现货市场 和期货市场。 二.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 场、产权市场等。 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商品(包括货币资金和各种证券)交易的场所。它的功 能是沟通资金供求,实现资金融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 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白银市场等。 劳动力市场是进行劳动力商品交换的场所。即拥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与需要 使用劳动者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换的场所。其交换关系表现为劳动力与货币的 交换。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 的深化,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迅速发展起来

技术市场是交易技术商品的场所和交易活动的总和。建立和发展技术市场, 实现科技成果的有偿转让,有助于打破各种技术封锁,加强科研和生产相结合,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我国近年来技术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知识经 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的发展将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 信息市场是交换信息商品的场所和交易活动的总和。信息是事物的内容、形 式、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反映,它一般表现为信号、消息、情报、科 研成果、资料、指令等。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为信息市 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和外部环境。 房地产市场是指房产和地产的交换场所及交易活动总和。房地产市场分为一 级房地产市场,即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二级房地产市场,即己经获得 土地使用权的开发经营商与房地产使用者之间的交易市场:三级房地产市场,即 房地产的最终消费者之间进行房地产商品再转让的市场。 产权市场是指企业产权交易的场所及其关系的总和。拥有法人财产权的企 业,通过买卖契约形式实现产权的转移。 产权市场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企业之间产权的有偿转让,实现企业资产的重 新组合,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 化,产权交易日趋活跃。 三。 积极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基础,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决定着市 场运行的质量。但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场发育是按照消费 品市场—一生产资料市场一资金市场一劳动力市场一一信息、技术、房地产 市场的时序由低级向高级渐次发展。我国的市场体系正处在这一发育过程中。我 国市场体系的培育发展不能走市场自然发育的道路,而必须从制度方面入手,通 过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加速培育市场体系的步伐。 [参考书目]一 [1]贾华强、谢志强、谢曙光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读本[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社,1992. [2]吴敬链、刘吉瑞.论竞争性市场体制[0.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3][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M).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4]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王东京.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学M0.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第三专题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和历史过程、取得 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所要实现的目标。本专题概括介绍 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战略,阐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8 技术市场是交易技术商品的场所和交易活动的总和。建立和发展技术市场, 实现科技成果的有偿转让,有助于打破各种技术封锁,加强科研和生产相结合,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我国近年来技术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知识经 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的发展将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 信息市场是交换信息商品的场所和交易活动的总和。信息是事物的内容、形 式、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反映,它一般表现为信号、消息、情报、科 研成果、资料、指令等。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为信息市 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和外部环境。 房地产市场是指房产和地产的交换场所及交易活动总和。房地产市场分为一 级房地产市场,即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二级房地产市场,即已经获得 土地使用权的开发经营商与房地产使用者之间的交易市场;三级房地产市场,即 房地产的最终消费者之间进行房地产商品再转让的市场。 产权市场是指企业产权交易的场所及其关系的总和。拥有法人财产权的企 业,通过买卖契约形式实现产权的转移。 产权市场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企业之间产权的有偿转让,实现企业资产的重 新组合,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 化,产权交易日趋活跃。 三. 积极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基础,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决定着市 场运行的质量。但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场发育是按照消费 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技术、房地产 市场的时序由低级向高级渐次发展。我国的市场体系正处在这一发育过程中。我 国市场体系的培育发展不能走市场自然发育的道路,而必须从制度方面入手,通 过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加速培育市场体系的步伐。 [参考书目] [1] 贾华强、谢志强、谢曙光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读本[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社,1992. [2] 吴敬链、刘吉瑞.论竞争性市场体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3] [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M].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4] 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 王东京.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学[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第三专题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和历史过程、取得 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所要实现的目标。本专题概括介绍 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战略,阐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比先行的资本主义国家晚了两个多世纪。 (二)经济发展阶段 1、“一五”时期 2、“大跃进”时期 3、调整时期 4、“十年动乱” 5、改革开放以来 这是我国经济取得迅速发展和持续进步的时期。 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问题 (一)19531989年 这期间,我国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8.7%,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6.8%,但经 济增长的效益却较低。 (二)1990—2000年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经历了“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时期,国民 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九五”时期,在成功抑制经济过热,实现经济 “软着陆”,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抵御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等社会经济深刻变 迁过程中,经济社会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二节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所谓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企业、部门或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等经济主体,为实 现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内外环境的全面分析,从经济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较长时 期总体性的谋划和纲领。 一、“翻两番”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 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指出,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 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全国人民 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987年,十三大坚持并进一步完善了十二大提出的发展战略,把我国到20 世纪末发展目标由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改为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并且提出了到 21世纪中叶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二、城乡居民小康生活的内容 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水平发展阶段。《现代汉语辞典》将 “小康”定义为:“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的家庭经济状况”。 三、“十五计划”的基本内容 (一)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十五” 9

9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比先行的资本主义国家晚了两个多世纪。 (二)经济发展阶段 1、“一五”时期 2、“大跃进”时期 3、调整时期 4、“十年动乱” 5、改革开放以来 这是我国经济取得迅速发展和持续进步的时期。 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问题 (一)1953——1989 年 这期间,我国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 8.7%,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 6.8%,但经 济增长的效益却较低。 (二)1990——2000 年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经济经历了“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时期,国民 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 尤其是“九五”时期,在成功抑制经济过热,实现经济 “软着陆”,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抵御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等社会经济深刻变 迁过程中,经济社会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所谓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企业、部门或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等经济主体,为实 现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内外环境的全面分析,从经济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较长时 期总体性的谋划和纲领。 一、“翻两番”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 1982 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指出,到 20 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 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全国人民 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987 年,十三大坚持并进一步完善了十二大提出的发展战略,把我国到 20 世纪末发展目标由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改为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并且提出了到 21 世纪中叶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二、城乡居民小康生活的内容 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水平发展阶段。《现代汉语辞典》将 “小康”定义为:“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的家庭经济状况”。 三、“十五计划”的基本内容 (一)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十五

期间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 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 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05年第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从2000年的15.9%、50.9%和 33.2%变动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从2000 年的48.7%、23%和28.3%变动为44%、23%和33%,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 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这些目标,将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 有机地统一起来,突出了发展信息化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性 和前瞻性。 (三)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十五”期间要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 产业,全面提高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 “十五”期间,要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进一步巩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 育的成果,使初中毛升学率从目前的85%提高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 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从2000年的44%、11%提高到60%左右和15%左右,提高 国民的整体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专门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 (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十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 制在9%以内,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以内。 生态破坏的环境污染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和可持续发展 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在预防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同时要逐步解决历 史遗留的生态和环境欠帐。 (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 到“十五”末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从2000年的6280元提到8020 元:农村居民纯收入从2000年的2253元提高到2880元。 (六)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 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段。 第三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 增长,是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分类 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两种: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粗放型增长强调增加投 入,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实现:集约型增长强调改善投入产出关系,通过 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 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并非截然分开的,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是既增加资金和劳 10

10 期间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 7%左右,到 2005 年按 2000 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 产总值达到 12.5 万亿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9400 元。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 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05 年第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从 2000 年的 15.9%、50.9%和 33.2%变动为 13%、51%和 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从 2000 年的 48.7%、23%和 28.3%变动为 44%、23%和 33%,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 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这些目标,将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 有机地统一起来,突出了发展信息化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性 和前瞻性。 (三)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十五”期间要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 产业,全面提高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 “十五”期间,要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进一步巩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 育的成果,使初中毛升学率从目前的 85%提高到 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 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从 2000 年的 44%、11%提高到 60%左右和 15%左右,提高 国民的整体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专门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 (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十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 制在 9‰以内,2005 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 13.3 亿以内。 生态破坏的环境污染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和可持续发展 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在预防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同时要逐步解决历 史遗留的生态和环境欠帐。 (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 到“十五”末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从 2000 年的 6280 元提到 8020 元;农村居民纯收入从 2000 年的 2253 元提高到 2880 元。 (六)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 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 增长,是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分类 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两种: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粗放型增长强调增加投 入,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实现;集约型增长强调改善投入产出关系,通过 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 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并非截然分开的,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是既增加资金和劳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76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