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72 座位号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人类与社会 试题 2015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4分,共16 分】 1.在地表环境的演化历史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使得大气层中的物质成分发 生如下的变化( )。 A.氮气增加、氧气减少 B.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C.氧气减少、一氧化碳增加 D.大气成分不变 2.15世纪前后,( )是当时国际间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 A.白银 B.黄金 C.美元 D.英镑 3.1955年召开的( ),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政治 舞台。 A.日内瓦会议 B.开罗会议 C.万隆会议 D.雅尔塔会议 4.一方面,人类文化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另一方面,世界文化的发展存在着 ( )的特征。 A.多元性 B.趋同性 C.统一性 D.普遍性 759
试卷代号 :1172 座位号仁口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4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人类与社会试题 2015 E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 分,共 16 分) 1.在地表环境的演化历史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使得大气层中的物质成分发 生如下的变化( )。 A. 氮气增加、氧气减少 B. 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c.氧气减少、一氧化碳增加 2. 15 世纪前后, ( A. 白银 c.美元 3. 1955 年召开的( 舞台。 D.大气成分不变 )是当时国际间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 B. 黄金 D.英镑 ) ,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政治 A. 日内瓦会议 B.开罗会议 c.万隆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4. 一方面,人类文化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另一方面,世界文化的发展存在着 )的特征。 A. 多元性 c.统一性 B.趋同性 D.普遍性 759
得 分 评卷人 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12分,4小题共 48分) 5.资源是怎样分类的? 6.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源于何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7.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情况。 8.如何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 得 分 评卷人 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16分) 9.具体论述阶层分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得 分 评卷人 四、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具体问题。20分) 10.联系婚姻的本质,结合现实情况分析21世纪人类婚姻关系的主要变化。 760
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 12 分, 小题共 48 分) 5. 资源是怎样分类的? 6. 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源于何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7. 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情况。 8. 如何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 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16 分} 9. 具体论述阶层分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四、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具体问题。 20 分) 10. 联系婚姻的本质,结合现实情况分析 21 世纪人类婚姻关系的主要变化。 760
试卷代号:1172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人类与社会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5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4分,共16分)】 1.B 2.B 3.C 4.A 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12分,4小题共48分) 5.资源是怎样分类的? 资源根据其所属性质的不同,可分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也可根据利用程度的不同,分 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4分) (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不同,且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资源: (2)社会资源是自然资源以外的其它所有资源的总称,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3)可再生资源是 指可连续而稳定地为人类提供各种所需的物质资源:(4)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相对于人类的自身 再生产及人类经济再生产的周期内不能再生的各种资源。 以上四点各2分。 6.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源于何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在西亚、中美洲和中国。(6分) 西亚是大麦和小麦的原产地:(2分)中美洲最早培植玉米、南瓜等农作物:(2分)中国是世 界上最早栽培粟和水稻的国家。(2分) 7.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情况。 世界上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为世界各个地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三个著名的世界性 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3分) 公元1世纪时,基督教产生并流行于罗马帝国,耶酥是基督教的创始人。(3分) 公元7世纪时,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由穆罕默德创立。(3分) 公元前5世纪,佛教兴起于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3分) 761
试卷代号 :1172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4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人类与社会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 分,共 16 分} l. B 2. B 3. C 4. A 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 12 分, 小题共 48 分} 5. 资源是怎样分类的? 2015 资源根据其所属性质的不同,可分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也可根据利用程度的不同,分 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4 分) (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不同,且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资源 (2) 社会资源是自然资源以外的其它所有资源的总称,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3) 可再生资源是 指可连续而稳定地为人类提供各种所需的物质资摞刊的不可再生资惊是指相对于人类的自身 再生产及人类经济再生产的周期内不能再生的各种资源。 以上四点各 分。 6. 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源于何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在西亚、中美洲和中国。 (6 分) 西亚是大麦和小麦的原产地 ;(2 分)中美洲最早培植玉米、南瓜等农作物 ;(2 分)中国是世 界上最早栽培粟和水稻的国家。 (2 分) 7. 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情况。 世界上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为世界各个地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三个著名的世界性 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3 分) 公元 世纪时,基督教产生并流行于罗马帝国,耶酥是基督教的创始人。 (3 分) 公元 世纪时,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由穆罕默德创立。 (3 分) 公元前 世纪,佛教兴起于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3 分) 761
8.如何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源于1944年7月的布雷顿森林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美国迫使与会各 国接受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而建立的这种双挂钩国际货币制度,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 系”。(6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 世界货币体系,对战后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它也奠定了美国在战后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地位,影响各会员国的汇率与金价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6分) 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16分)】 9.具体论述阶层分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进化的一种途径,通过必要的社会阶层分化一包括分工意义上 的分化和贫富程度意义上的分化,能够激起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成员发 展社会生产力的内在推动性力量。(4分) (1)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过程。它促使了人的解放,用法治取代 人治,用自由流动取代身份约束,用后天的奋斗取代对先赋资格的崇拜。(2分) (2)社会阶层的分化是一种社会进步,它是社会分工原则在社会成员构成方面的体现,在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社会成员的“激励”作用。(2分) (3)社会阶层的分化造就了一个“公民社会”,它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增加了弹性因素, 有利于社会张力的缓解,使社会秩序趋于稳定。(2分) (4)社会阶层的分化有助于社会等级体系从传统农业社会的“金字塔型”向现代工业社会 的“橄榄型”转变,由此产生的庞大的社会“中间阶层”,成为防止社会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 的社会结构性因素。(2分) 结合实际论述4分。 四、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具体问题。20分】 10.联系婚姻的本质,结合现实情况分析21世纪人类婚姻关系的主要变化。 答:婚烟是在人类男女两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制度。 婚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本质就在于它的社会性,即男女两性通过婚姻关系实现结 合,达到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人性的完美和统一。因此,婚姻关系的发展必然和一定的生产方式 762
8. 如何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源于 1944 月的布雷顿森林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美国迫使与会各 国接受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而建立的这种双挂钩国际货币制度,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 系" (6 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 世界货币体系,对战后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它也奠定了美国在战后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地位,影响各会员国的汇率与金价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6 分) 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16 分) 9. 具体论述阶层分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进化的一种途径,通过必要的社会阶层分化一一包括分工意义上 的分化和贫富程度意义上的分化,能够激起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成员发 展社会生产力的内在推动性力量。 (4 分) (1)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过程。它促使了人的解放,用法治取代 人治,用自由流动取代身份约束,用后天的奋斗取代对先赋资格的崇拜。 (2 分) (2) 社会阶层的分化是一种社会进步,它是社会分工原则在社会成员构成方面的体现,在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社会成员的"激励"作用。 (2 分) (3) 社会阶层的分化造就了一个"公民社会",它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增加了弹性因素, 有利于社会张力的缓解,使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2 分〉 (4) 社会阶层的分化有助于社会等级体系从传统农业社会的"金字塔型"向现代工业社会 的"橄榄型"转变,由此产生的庞大的社会"中间阶层"成为防止社会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 的社会结构性因素。 (2 分) 结合实际论述 分。 四、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具体问题。 20 分) 10. 联系婚姻的本质,结合现实情况分析 21 世纪人类婚姻关系的主要变化。 答:婚姻是在人类男女两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制度。 婚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本质就在于它的社会性,即男女两性通过婚姻关系实现结 合,达到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人性的完美和统一。因此,婚姻关系的发展必然和一定的生产方式 762
相联系,伴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变化。(4分) 进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导致人类婚烟关系产生多种变化: (1)结婚年龄普遍推迟,“不婚族”人数增多。 (2)同居、试婚等事实上的婚姻形式更为常见。 (3)配偶双方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年龄、外貌等均不再有模式。 (4)婚姻中双方的关系更为平等。 (5)外遇更为常见,但对婚烟的破坏性却降低。 (6)离婚率急剧增高,无过错离婚、良性离婚、协议离婚成为主流。 (7)婚姻不只是浪漫,现代社会“短婚”、“速婚”日渐平常。 (8)离婚再婚一复式婚姻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会已极为普遍。 以上每答出一点给2分。 763
相联系,伴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4 分〉 进入 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导致人类婚姻关系产生多种变化: (1)结婚年龄普遍推迟"不婚族"人数增多。 (2) 同居、试婚等事实上的婚姻形式更为常见。 (3) 配偶双方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年龄、外貌等均不再有模式。 (4) 婚姻中双方的关系更为平等。 (5) 外遇更为常见,但对婚姻的破坏性却降低。 (6) 离婚率急剧增高,元过错离婚、良性离婚、协议离婚成为主流。 (7)婚姻不只是浪漫,现代社会"短婚"、"速婚"日渐平常。 (8) 离婚再婚一一复式婚姻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会已极为普遍。 以上每答出一点给 分。 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