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者序言 本书作者阿瑟·克里斯托芬·穆尔(Arther Christopher Moule),英国人,生于1873年,1955年去世。 穆尔是英国著名的东方学家,基督教史学家。他最初是 一位建筑师,后来作为基督教传教士于1898一1908年在中国 传教。1908年回国,在英国仍担任教职。933年以后,致力 于学术研究和教学。1933一1938年,任剑桥人学中国语言及 历史讲座教授。1940一1945年,任曼福德人学校长。 穆尔的主要著作有:《一五五○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 (1930年);《马可波罗游记校注(1938年)(与伯希和合著)。 本书所述时代,包括从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至明嘉靖 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这一时期。本书所说基督教徒,实指 唐代景教、元代也里可温和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传人 中国的罗马天主教所属方济各会。 本书用大量史料,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早期基督教九百年 间的兴衰史。唐代景教是古代基督教的一派,此名初见于心大 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碑文云:“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丹昭 彰,强称景教。”景教于公元五世纪产生于拜占庭,其创始人为 聂斯托里,所以也称聂斯托里教,聂斯托里原为叙利亚神甫, 公元428一431年任君士坦丁堡总主教,因其学说与当时流行 的基督教义不相一致,遂在公元431年以弗所会议上被谴责
2 一五五○年前的中国基督教业 为异端。聂斯托里被逐放,其教徒逃亡波斯,景致遂由波斯传 播至中亚,并于唐贞观九年,由叙利亚人则罗本传入中国。 措太宗时,唐朝声威远震中亚,西域诸国相草来朝,长安 一城,万国辐凑。被斯和阿拉伯诸国人或使节或商旅或僧侣, 经西域进入中国。贞观九年,阿罗本首途长安,译经传教,迄 高宗时,已是“法流十道”,“寺满行城”,可见当时景教之兴盛。 高宗去世,武后执政,武则天信奉佛教,其他宗教受到歧视,景 教自然也不例外,但仍流布未衰。庙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 下诏灭法毁寺,此举也被及大秦(景教),穆护,袄等教。这就 是史书上所说的“会昌灭法”。此后,景数徒多被勒令还俗或 回归本籍,不愿回籍者则多改习中国学术和诗文,希望应举服 官,或皈依其他宗教。自此,景教在中国内地销声匿迹。景教 在唐时流传二百一十年,而今可供考证者仅<大案景教流行中 国碑颂及敦煌鸣沙山千佛洞景教经文室塞数卷。但在五代和 北宋政权鞭长莫及的中国西北边睡,仍有景教流行,如蒙古的 克烈部、乃蛮部和汪古部以及新跚的回鹃人等依然多奉景教。 基督教在元代称为也里可温,此名在赵州柏林禅寺圣旨 碑所录元太宗五年(1233年)诏书中已有记载,元代史书中也 屡见不鲜。 在元代,蒙古政权扩及欧亚两洲,中西交通大为畅通。原 处西北边地多信奉景教的克烈部人、乃蛮部人和汪古部人以 及畏兀儿人向内地迁徙,原居北高加索山麓信仰景教的亚速 人(亚兰人),也随蒙古军至中国。此外,西域诸国流腐中国者 日益增多,中亚景教徙也东入中土。在元代,西域人人华初建 景寺者为马薛里吉恩(阔里吉思)。马薛里吉思来自薛迷思千
中译者序言 3 (撒马尔罕),至元年间为镇江府路副达鲁花赤。他在至元 六-一十九年(1279一1282年)兴建景寺六所,即镇江人兴国 寺、云山寺和聚明山寺,丹徒县的四渎安寺和高安寺,后又在 大兴国寺侧建甘泉寺;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休官后在杭州 荐桥门又建大普兴寺。当时的景教寺称“忽木刺”。在元代, 除景教外,尚传入罗马天主教。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 年),罗马教皇尼古拉四世派遗方济各会修士约翰·蒙特·科维 诺来华传教,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抵汗八里(北京),人德 二年(1298年)在北京建立第一所天主教堂,教皇克列蒙特五 世闻约翰在中回传教勋绒卓著,于大德十一年(I307年)特设 汗八里总主教一席,由约翰充之。同年教皇为爽助约翰,复派 主教哲拉德、裴莱格林、安德烈,尼古拉斯、安德鲁梯斯、赛福 斯托德及威廉等七人携诏书来华。皇庆二年(1313年),只有 哲拉德、裴莱格林和安德烈三人到达汗八里。越五年,约翰派 哲拉德赴刺桐(泉州)任主教。哲拉德去世,延祐五年(1318 年),裴莱格林继任刺桐(泉州)上教。至治一年(?1323年),裴 莱格林去世,安德知继任刺桐主教。至正~十二年(1362年), 安德烈去世。据记载,基督教在元代领洗者有三万人,元廷为 管理景教,还设立专官崇福司。但元代信奉基督教者,火抵皆 为中国西北诸部入和西域来华诸国人。1368年元朝灭亡,这 些入或远逃塞外或回原籍。此后奥托曼土耳其兴起,西域孔 道为之堵塞。从此中国基督教也随之消失。越二百年,即迄 1582年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中国的基督教才又重新出现。 作者在前言》中声明,他拟将1550年以前有关中国基督 教徒的中西文史料译成英文,收集成册。作者治学态度是比
4 一五五。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 较严谨的。如选择史料,主要以正史、手稿、碑铭和方忐为准: 在采用历业传说和游记时,总是寻求旁证;有多家之背和怀 疑,必溯其流变,辨其真伪,决不陈陈相因。如作者在做了大量 考证之后,否定了数百年来在西方基督教史书中广为流传的 耶稣门徒圣多默(St.Thomas)来中国传教的故事;指出-一些游 记所载杭州有“一万二千座桥”乃是夸张之词。再如有些记载 尚难证实真伪时,作者不加安评,而作为一家之言保留之。但 由于作者是传教士,本书是站在传教士的立场上编写的,在资 料的编译和说明中也常带有宗教色彩,这方面也请读者留意。 作者编撰此书时,查阅了大量中文著作,其中重要史籍 有:《唐会要》,旧唐书、《新唐书》、《册府元龟》、宋史产、《元 史》、《元典章>、《元通制条格等等。方志有:《开封府志》,《长 安志》、《泉州府志》、《至顺镇江志和心淳祐临安志等等。佛 经有:《大正新修大藏经》、《贞元释教日录》等等。这些中文著 作,虽然提供了有关中国本土基督敦活动的大量记载,但关于 来华西方基督教传教士的记述颇少。作者为了补充中文史料 之不足,验证中文史料之记载,又查阅数十种西方重要文献。 其中教会史著作有:《梵蒂冈手稿古著新编、《传教会手稿 集》、《基督教会早期传教史》、《方济各会史家集以及弗朗多 著《多明我会在日本和中国等国传教史等等。此外还参考了 多种游记,如心古代印度中国游记》、《阿布·泽德游记》、奈德 托的心马可波罗游记》和拉缪肖的《航海与旅程》。在作者所 引西方史料中,有更大价值的是下述原始材料:《梵蒂风教廷 档案手稿I.Vi,262》、《阿息西公共图书馆手稿314》、《伦敦 大英博物馆科顿手稿NroA.9、和g巴黎国家图书馆拉丁
中译者序言 5 文手稿5006》等等。这些原始资料,保行了罗马教延与元蒙 皇室的来往国书以及西方驻华传教上的书信。 本书第四章《马·雅巴拉哈三世和拉班·打马是关于我 国元代景教徒西行的重要记载。雅巴拉哈原名马可,与扫马 同为元代畏兀儿人,皆景教徒。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二 人出发西行去耶路撒冷朝圣。1281年,马可在被斯被选为景 教法土,称马·雅巴拉哈三世。I287年扫马奉伊尔汗国国王 阿鲁浑之命,出使欧洲,晋谒罗马教皇,法国国王和英国国王, 敦促其出师,与东方联合,夹攻埃及。中西交通史上的这段重 要史实,不见中文记载。比二位景教徒的传记,最初是被斯 文,后不见流传,现尚保存叙利亚文译本,1888年在巴黎首次 出版。1895年,夏博的法文译本《马·雅巴拉哈三世和拉班· 扫马修:传>问世;1927年,荥特戈麦利的英文译本《雅巴拉 哈三世和扫马的历史》在纽约出版;翌年,布哲依叙利亚文本 译为英文,题为心中国皇帝忽必刻汗的两个僧侣,伦敦出版: 1932年,佐伯好郎依布哲的英文本译为日文,书名为心元主忽 必烈派遣赴欧景教僧旅行志》。这一弃是对元代中外关系史 的重要补充。 我国在本世纪初,始发现唐、元时代景教文献。《大秦景 教流行中国碑颂》云:“人宗文皇光华启运,明圣临人。大秦国 有上德,曰阿罗本,占青云而载真经,望风律以弛艰险。贞观 九祀,至于长安。帝使幸臣房公玄龄总仗西郊,宾迎入内。翻 经书,问道禁闹。深知正真,特令传授。据此可知,代景 教必有中文译经流传,但究为何经,不得而知。清光绪末年, 英国斯坦因至甘肃考古〔1907一I908年),于敦煌鸣沙山千佛
6 一五五○年前的中国基督救史 洞徐去古代写卷一批。1909年,法国伯希和又至,复盗去大量 写卷,包括景教经文《三威蒙度赞》。宣统二年(1910年),清学 部人臣命什肃总督传令敦煌知事,将石室所藏残卷运往北京, 在经手过程中,又有些景教经卷落入私入之手。从伯希和所 获《三威蒙度赞》后所附《尊经》得知:“大秦本教经,都五百三 十部。…大德僧景净译得已三十部卷。余大数具在贝皮 夹,犹未翻译。”据此确知,至唐建中年间,至少已有三十部中 文景教经在中国流传迄今所见,国内外学术界已公布的敦煌 石室博代景教中文经典共八篇,作者在本书中只著录其中三 种,即《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三威蒙度赞》和《尊经》,对 《序听迷诗所(诃)经只作了部分译述。译者为了全面反映本 世纪以来在中国发现的景教文献,补充本书之不足,在本书译 文之后特辟附录一节,收录了此书术收入的敦煌石室景教 中文译经五篇:《一神论、《宣元至本经》、《大秦景教大圣通真 归法赞》、《志玄安乐经和<序听迷诗所(诃)经》,另外,收录了 首次译为中文的两篇叙利亚文景教经文,即《新疆高昌发现的 叙利亚文景教祈祷书断片和<北京午门城楼上发现的叙利亚 文景教前后唱咏歌抄本》。译者在每篇附录之前,对其发现与 收藏之经过作了简单说明。 本书在翻译和编辑过程中,蒙张幼华、张文凯和陈书梅诸 同志的热情帮助;译完后,蒙陆峻岭先生审阅,提出了一些宝 贵意见;又蒙蒋本良同志作了校阅,在此均致以诚挚的惑谢。 那镇华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外关系史研究室 1982年3月20日
目 录 中译者序言 (1) 前言 (1) 第一章 导论 (3) 第二章 唐朝 (34) 一、西安基督教碑 (34) 二、敦煌景牧《三威蒙度赞”… ..... (59) 三、敦煌发现的其他文献… (65) 四、有关基督教徒和基督教的若干单独史料… (71) 第三章刺桐的十字架及其他遗物… (85) 第四兼马·雅巴拉哈三世和拉班·扫马 (108) 第五章《马可波罗游记摘录 (147) 第六章镇江府的基督教徒 (166) 第七章 方济各会…… (I89) 第八章 蒙古帝国时期的中国基督教徒 根据东方史料… (245) 第九章十四世纪的西方作家: 一、波尔值诺内的鄂多立克… (271) 二,《大汗国记》摘录 (280) 三、《约翰·马黎诺里游记》摘录 (282)
2 一五五○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 附录 说明 (297) 一、 一神论 (299) 1喻(谕)第二… (298) 2.一关论第一 (301) 3,世尊布施论第三 (307) 二、序听逃诗所(诃)经… (315) 三、宜元至本经 (321) 四、大秦景教大圣通真归法赞 (324) 五,志玄安乐经 (326) 六、新高具发现的叙利亚文 景教祈祷书断片 (332) 七、北京午门城楼上发现的叙利亚文 景教前后唱咏歌抄本… (342) 重大事件年表 (355) 索引… (359)
插图目录 1.公元781年西安景教碑上的十字架 全图…(33) 这张照片由塔姆斯先生摄自一拓本。 2.崇仁寺平面图,位于西安西门外五里,西安景教碑 1625一f907年置于此… ……(35) 此图原载《皇家亚洲学会华北分会杂志》 1910年。 3.长安和西安。这张平面图大致表明了现代西安和古长 安的关系、公元638年教堂的位置和景教碑的位置。 这张图是根据《长安志多、《唐两京城坊考》、一张很好 的现代平面图和夏鸣雷的文章(载《汉学札记》第12 册第116、117页)编制的… …(39) 4.西安景教碑标题铭文。这个标题是从一件拓本上摄 下的,此图为全图的八分之一…(41) 5,《唐景教碑抄本》的一页,是1625年6月在杭州刻印 的。此页摄自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本。这页包括公元 638年的皇帝诏书… ……(44) 这张照片是卡塔拉兄弟摄的 6,景教《三威蒙度赞>的中文原件,是八或九世纪的一份 三页纸的手稿,1908年伯希和教授发现于敦煌。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