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苑】 中西传统诚信道德 教育的比较及其现代价值 口吴海文 (湖南科技学院两课部,湖南永州425006 摘要:中西方传统诚信道德教育各有不同。在教育目的上,中国人的诚信重在人格信任,目的是加强个人的 道德品质,培养“内圣外王”的品格,维护宗法等级制度:西方人的诚信则是一种契约信任,以法律为基础,目 的是维护国家利益。在教育内容上,中国人强调对个人进行诚信道德教育,教导人们做人、做事和处世的经验, 适用于宗法等级“熟人”社会,重感情、情理:西方人的诚信更多的是法理意义上的,重理性,法理。在知与行 的关系上,中国人的诚信强调知与行的统一,但对“失信”行为缺乏社会制约机制:西方人的诚信则重视功利和 好处,建立了完备的信用体系。今天,诚信道德的精神实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对于促 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展都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诚信”教有:契约信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0607-0172-03 一、中西方在诚信教有目的上的差异 诚信缺失的人在社会中无立足之地,工作生活都会面临危 儒家以诚为实现道德理念和教化百姓的动力,其目的是 机。在古希腊七贤的格言中,道德规范的形成得到了进一步 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重德性、自律,培养“内圣外 的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国家生活的高度赞扬及对 王”的品格,维护宗法等级制度。“诚信”要求是即是,否 城邦利益的辩护。“勿说谎,关心要事”,“敏神如敏父母” 即否,而不能口是心非,前诺后违。孟子和荀子都讲诚,他 (梭伦,“守信”(毕达。田在这些戒律中提出了无 们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应表里如一,不一就是不诚。由此,诚 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尊重共同的法律、习俗、神和祖先的 是指真心实意地履行道德的信念。践行诚信,有很高的社会 行为规范,七贤的训示要求个人自我限制。自我控制和牺 价值。所以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荀子也重视 牲。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对节制的要求:“勿过分”(梭 诚,《简子·不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事 伦,“最好的东西是限度”(克娄布智,“有节制的爱” 矣,唯仁之为宗,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 (毕达各)②等等。这些要求首先指的是为了社会整体的 则能化矣。”又,“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 和谐而克制情欲,自觉地限制要求和奢望。这个宗旨在国家 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仲静讲诚,继承了孟子 公民都有权享受幸福的平等思想方面获得了道德含义:人 的理论,又吸收了苟子的说法,把诚看成是道德行为的根 应该格守限度,限制自己的欲望,以便为他人的欲望开辟 本。认为儒、道、教三者依靠诚的信念才能发扬光大。道德 道路。 最忌伪,如果不把诚信作为基本义务,就可能由失信伤诚, 西方人的诚信是一种契约信任。在西方,商业贸易发展 由“善”伤真,既然可以欺人,那也可以欺已。其关于 较早,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契约作为一种商业手段和人际交 “诚”的说教,在引了孟子·离娄上》讲诚的一大段话后加 往原则被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活中,诚信就是建立在相互承 以解释说:“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 诺、相互信赖、信守诺言为内涵的契约伦理的基础之上的。 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是说,有了诚的境界,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合法的和非法的对立,或者道德和不 不必勉强,不必思虑,行为自然合于道,以此解释孟子说的 道德的对立,是整个宇宙的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的反映。限度 “诚者天之道”。但实现这种境界,又要发扬人的主动性,固 对人的行为提出规范和界限,要求人们“尊敬父母和恩人: 守善的行为,“择善而固守之”,以此解释“诚之者人之 服从法律。”这就是毕达哥拉斯的道德的绝对命令,同 道”。儒家诚信教育目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仅限于道德层面的 时也是不可动摇的宇宙准则。波菲利证实说:“因为他(毕 构筑,而缺乏制度化建设,仅限于一般地道德说教,而缺乏 达哥拉期对于所有人,无论是多数人还是少数人,都提出 强而有力的社会制约机制,面对不诚不信之人之事,其诚信 了一条准则:不要有一点点狡诈,用火、铁和随便什么工具 说教就显得苍白无力。 从肉体上消除疾病,从灵魂中消除无礼,从内心消除奢侈, 在西方,历来把讲诚实、守信用、不撒谎作为经典训 从城邦消除纷争,从家庭中消除不睦,从一切存在的事物中 言。对西方文化和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径经中的“摩 消除无度。”@ 西十戒”,将“不作伪证”等作为最重要的道德戒律,一个 中国人的诚信在本质上以道德为支撑,西方人的诚信则 理论界2006.7 172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理 论 界 2006.7 摘要: 中西方传统诚信道德教育各有不同。在教育目的上, 中国人的诚信重在人格信任, 目的是加强个人的 道德品质, 培养“内圣外王”的品格, 维护宗法等级制度; 西方人的诚信则是一种契约信任, 以法律为基础, 目 的是维护国家利益。在教育内容上, 中国人强调对个人进行诚信道德教育, 教导人们做人、做事和处世的经验, 适用于宗法等级“熟人”社会, 重感情、情理; 西方人的诚信更多的是法理意义上的, 重理性, 法理。在知与行 的关系上, 中国人的诚信强调知与行的统一, 但对“失信”行为缺乏社会制约机制; 西方人的诚信则重视功利和 好处, 建立了完备的信用体系。今天, 诚信道德的精神实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对于促 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展都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 中西方; “诚信”教育; 契约信任;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6547 ( 2006) 07- 0172- 03 □吴海文 中西传统诚信道德 教育的比较及其现代价值 一、中西方在诚信教育目的上的差异 儒家以诚为实现道德理念和教化百姓的动力, 其目的是 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重德性、自律, 培养“内圣外 王”的品格, 维护宗法等级制度。“诚信”要求是即是, 否 即否, 而不能口是心非, 前诺后违。孟子和荀子都讲诚, 他 们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应表里如一, 不一就是不诚。由此, 诚 是指真心实意地履行道德的信念。践行诚信, 有很高的社会 价值。所以孟子说: “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荀子也重视 诚, 《荀子·不苟》 说: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致诚则无事 矣, 唯仁之为宗, 唯义之为行, 诚心守仁则形, 形则神, 神 则能化矣。”又, “天地为大矣, 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圣人 为知矣, 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中庸》 讲诚, 继承了孟子 的理论, 又吸收了荀子的说法, 把诚看成是道德行为的根 本。认为儒、道、教三者依靠诚的信念才能发扬光大。道德 最忌伪, 如果不把诚信作为基本义务, 就可能由失信伤诚, 由 “ 善 ” 伤 真 , 既 然 可 以 欺 人 , 那 也 可 以 欺 已 。 其 关 于 “诚”的说教, 在引了 《孟子·离娄上》 讲诚的一大段话后加 以解释说: “诚者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 圣人 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是说, 有了诚的境界, 不必勉强, 不必思虑, 行为自然合于道, 以此解释孟子说的 “诚者天之道”。但实现这种境界, 又要发扬人的主动性, 固 守善的行为, “择善而固守之”, 以此解释“诚之者人之 道”。儒家诚信教育目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仅限于道德层面的 构筑, 而缺乏制度化建设, 仅限于一般地道德说教, 而缺乏 强而有力的社会制约机制, 面对不诚不信之人之事, 其诚信 说教就显得苍白无力。 在西方, 历来把讲诚实、守信用、不撒谎作为经典训 言。对西方文化和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的 《圣经》 中的“摩 西十戒”, 将“不作伪证”等作为最重要的道德戒律, 一个 诚信缺失的人在社会中无立足之地, 工作生活都会面临危 机。在古希腊七贤的格言中, 道德规范的形成得到了进一步 的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国家生活的高度赞扬及对 城邦利益的辩护。“勿说谎, 关心要事”, “敬神如敬父母” ( 梭伦) , “守信” ( 毕达各) 。 〔1〕 在这些戒律中提出了无 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 尊重共同的法律、习俗、神和祖先的 行为规范, 七贤的训示要求个人自我限制。自我控制和牺 牲。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对节制的要求: “勿过分” ( 梭 伦) , “最好的东西是限度” ( 克娄布鲁) , “有节制的爱” ( 毕达各) 〔2〕 等等。这些要求首先指的是为了社会整体的 和谐而克制情欲, 自觉地限制要求和奢望。这个宗旨在国家 公民都有权享受幸福的平等思想方面获得了道德含义: 人 应该恪守限度, 限制自己的欲望, 以便为他人的欲望开辟 道路。 西方人的诚信是一种契约信任。在西方, 商业贸易发展 较早, 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契约作为一种商业手段和人际交 往原则被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活中, 诚信就是建立在相互承 诺、相互信赖、信守诺言为内涵的契约伦理的基础之上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 合法的和非法的对立, 或者道德和不 道德的对立, 是整个宇宙的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的反映。限度 对人的行为提出规范和界限, 要求人们“尊敬父母和恩人; 服从法律。” 〔3〕 这就是毕达哥拉斯的道德的绝对命令, 同 时也是不可动摇的宇宙准则。波菲利证实说: “因为他 ( 毕 达哥拉斯) 对于所有人, 无论是多数人还是少数人, 都提出 了一条准则: 不要有一点点狡诈, 用火、铁和随便什么工具 从肉体上消除疾病, 从灵魂中消除无礼, 从内心消除奢侈, 从城邦消除纷争, 从家庭中消除不睦, 从一切存在的事物中 消除无度。” 〔4〕 中国人的诚信在本质上以道德为支撑, 西方人的诚信则 ( 湖南科技学院 两课部, 湖南 永州 425006) 【文化论苑】 172
【文化论苑】 以法律为基础。在西方,作为诚信载体的契约早在古希腊、 鼓励人们热爱劳动,因为它是诚实致富的唯一手段。 罗马时期就以法律形式来规范、践行了。如雅典在公元前 中国人的诚信观是伦理意义上的,故而重在感性、情 621年制订的成文法中就规定,允许债权人将欠债不还的债 理,而西方的诚信观更多是法理意义上的,故而重在理性、 务人及其家属卖到国外或变为奴隶。苏格拉底在受审中本来 法理。西方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础是以工商业为主的社会生产 有机会逃跑,但他拒绝了,他说,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拯 方式,基于商品经济和法制文化基础上的诚信,更多地体现 救自己的生命,但他得不到按照自己的信念生活的权利。苏 了理性至上的观念,以理性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而不为 格拉底不想背叛自己内心的原则,在法庭上的辩护词中他简 血缘、亲缘所支配、诱导。苏格拉底以死践行了他的诚信。 明地说明了这条原则:“简而言之,对于我来说,死不算什 他在受审时虽然已判定有罪,但在判决以前还要再次征求被 么,但我不做任何不公正、不诚实的事情,对于我来说,这 告的意见,他应该自己给自己量刑。在这种情况下被告通常 就是一切。”⑧苏格拉底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同胞,他丝毫 都给自己确定最严厉的惩罚,以示悔过和无条件的承认指控 没有考虑自己。他从不反对服从法律,他只渴望他的同胞富 的公正性。他力图从心理上影响法庭,博得法庭的怜悯。但 于理性。在《克里多粉篇中苏格拉底说,他一直是雅典的自 苏格拉底恰恰没这么做,仍然坚持已见,认为他的活动是正 由公民,而且认为城邦的秩序是公正的,他没有抛弃这个城 义的,而且对于雅典人来说是必需的,为此应该奖赏他,而 邦,尽管他有这样做的机会。 不应该惩罚他。不仅如此,苏格拉底还说,如果法官给他以 二、中西方在诚信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自由,他将继续从事他的事业。 中西方都重视诚信问题,但在重视诚信的出发点和侧重 中国的诚信建设缺少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证,西方的诚 点方面存在若差异。儒家重视诚信,其出发点立足于教导人 信具有较完备的制度和机制保障。西方由于长期的商品经济 们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处理人和人之间、人与自 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严密而完善的个人和企 然之间、人与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侧重点是在道德层面强 业信用体系和制度。在美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安全 调做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目的在于引导人们追求达到做人的 卡,上面记录若个人的信用信息,在全美的任何一个地方都 最高理想境地,由于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其社会 可查询,任何不良记录都会威胁当事人的生存。在英国, 影响既深且广。在教有内容上,诚信强调对个人进行道德层 “诚信纳税”是诚信道德的一个重要体现。这种较完备的制 面的教育。诚信向来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或德性的根本。中 度和机制的保障,使诚信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国古代儒家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三、中西方在知、行关系上各有侧重 (《猛子·离娄上)强调“人无信不立”(《论语·为)。信 诚实是儒家一贯倡导的做人美德,也是中华民族最基本 有二义:信任和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 的道德要求,在儒家看来,无知识将面对整个陌生的世界, 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如曾子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有知识总比没有知识要好,知识多总比知识少要好,因为诚 (《学而)孔子说:“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阳数) 实需要明辨是非,诚实需要理性支持,而知识则使人聪明,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验)信,特别与言论有 无知使人愚蠢。“知”属于思想意识范畴,“行”属于社会 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如孔子说:“与朋友交,言而 实践范畴,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般来说,凡思想理 有信。”(学而)信也是维持等级关系的一种道德。 论是正确的,在指导实践中也是有效的,实践促进理论成 儒家“诚信”的特色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它是适用于 熟,理论指导实践深化。儒家以“慎独”解释“意诚”。 宗法等级“熟人”社会的道德规范,这种“人伦”有鲜明的 “慎独”本于苟子所说:“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 宗法等级色彩:各个道德规范都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而非 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未若从 涵盖所有人。第二,它是从属于“忠”、“孝”、“礼”、 也,虽从必疑。”慎独和诚心是结合在一起的。但荀子以 “义”等基本道德义务的次要道德义务。第三,未能介入经 “独”为专心不二,大学则阐发为诚心不欺,表里一致。 济交换,形成经济伦理,儒家“诚信”只局限于朋友关系, 认为心不诚的人总会表现在行为上,难以掩盖,所谓“掩其 至多推广到君臣、君民关系,而不能延伸到经贸领域,也不 不善,而著其善”的伪善行为。汉唐注疏,以独为“独居”, 可能形成独立的经济伦理,而现代“信用”的核心内容却正 这是采取《中锻的“慎独”说。在儒家看来,衡量一个人 是“经济信用”。 是否诚信,不但要看他是怎么说的,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做 在西方,仅以荷马史诗为例,奥德中带有伦理含 的,通过观其言、察其行,吃一堑长一智的过程,达到路遥 义的术语比《伊利亚特中出现多得多。《奥德中所出 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目的。 现的是具有明确道德意义的全新术语,如“忠诚的”、“善 《中静把“诚”看成道德行为的根本,同《大学》 行”、“高尚的”、“敬神的”等等。“正义”这个术语在奴 样,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它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 隶欧迈俄斯的口中第一次获得了“自己真正的道德”意义。 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 欧迈俄斯说:“神最满意的是人们的真话和美好的行为。” 也。”这是说,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闲居独处 赫希何德的醒世史诗《工作与时日》毫无英雄道德的痕迹, 的情况下,更要警惕,小心,使行为符合于道。因为暗中做 它带有彻底的道德教化的性质,诗中表现的是新的社会道德 的细微小事,终会显露出来,所以要“慎其独”。看来, 状况。诗人把相互紧密联系着的劳动和正义与他们对立起 《仲的作者认为要靠反省内求,发扬天性中固有的“诚” 来。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而正义则能保卫财宫,而且正义也 的观念。如果缺乏诚信势必自欺欺人,而自欺欺人的后果, 173 ----2006.7理论界 C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06.7 理 论 界 以法律为基础。在西方, 作为诚信载体的契约早在古希腊、 罗马时期就以法律形式来规范、践行了。如雅典在公元前 621年制订的成文法中就规定, 允许债权人将欠债不还的债 务人及其家属卖到国外或变为奴隶。苏格拉底在受审中本来 有机会逃跑, 但他拒绝了, 他说, 在这种情况下, 他可以拯 救自己的生命, 但他得不到按照自己的信念生活的权利。苏 格拉底不想背叛自己内心的原则, 在法庭上的辩护词中他简 明地说明了这条原则: “简而言之, 对于我来说, 死不算什 么, 但我不做任何不公正、不诚实的事情, 对于我来说, 这 就是一切。” 〔5〕 苏格拉底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同胞, 他丝毫 没有考虑自己。他从不反对服从法律, 他只渴望他的同胞富 于理性。在 《克里多》 篇中苏格拉底说, 他一直是雅典的自 由公民, 而且认为城邦的秩序是公正的, 他没有抛弃这个城 邦, 尽管他有这样做的机会。 二、中西方在诚信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中西方都重视诚信问题, 但在重视诚信的出发点和侧重 点方面存在着差异。儒家重视诚信, 其出发点立足于教导人 们如何做人, 如何待人接物, 如何处理人和人之间、人与自 然之间、人与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 侧重点是在道德层面强 调做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目的在于引导人们追求达到做人的 最高理想境地, 由于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其社会 影响既深且广。在教育内容上, 诚信强调对个人进行道德层 面的教育。诚信向来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或德性的根本。中 国古代儒家认为“诚者, 天之道也; 思诚者, 人之道也。” ( 《孟子·离娄上》) 强调“人无信不立” ( 《论语·为政》) 。信 有二义: 信任和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 用来处理上下等 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如曾子说: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学而》) 孔子说: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 《阳货》) “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 ( 《子路》) 信, 特别与言论有 关, 表示说真话, 说话算数。如孔子说: “与朋友交, 言而 有信。” ( 《学而》) 信也是维持等级关系的一种道德。 儒家“诚信”的特色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 它是适用于 宗法等级“熟人”社会的道德规范, 这种“人伦”有鲜明的 宗法等级色彩; 各个道德规范都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 而非 涵盖所有人。第二, 它是从属于 “ 忠 ”、 “ 孝 ”、 “ 礼 ”、 “义”等基本道德义务的次要道德义务。第三, 未能介入经 济交换, 形成经济伦理, 儒家“诚信”只局限于朋友关系, 至多推广到君臣、君民关系, 而不能延伸到经贸领域, 也不 可能形成独立的经济伦理, 而现代“信用”的核心内容却正 是“经济信用”。 在西方, 仅以荷马史诗为例, 《奥德赛》 中带有伦理含 义的术语比 《伊利亚特》 中出现多得多。 《奥德赛》 中所出 现的是具有明确道德意义的全新术语, 如“忠诚的”、“善 行”、“高尚的”、“敬神的”等等。“正义”这个术语在奴 隶欧迈俄斯的口中第一次获得了“自己真正的道德”意义。 欧迈俄斯说: “神最满意的是人们的真话和美好的行为。” 赫希何德的醒世史诗 《工作与时日》 毫无英雄道德的痕迹, 它带有彻底的道德教化的性质, 诗中表现的是新的社会道德 状况。诗人把相互紧密联系着的劳动和正义与他们对立起 来。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而正义则能保卫财富, 而且正义也 鼓励人们热爱劳动, 因为它是诚实致富的唯一手段。 中国人的诚信观是伦理意义上的, 故而重在感性、情 理, 而西方的诚信观更多是法理意义上的, 故而重在理性、 法理。西方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础是以工商业为主的社会生产 方式, 基于商品经济和法制文化基础上的诚信, 更多地体现 了理性至上的观念, 以理性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而不为 血缘、亲缘所支配、诱导。苏格拉底以死践行了他的诚信。 他在受审时虽然已判定有罪, 但在判决以前还要再次征求被 告的意见, 他应该自己给自己量刑。在这种情况下被告通常 都给自己确定最严厉的惩罚, 以示悔过和无条件的承认指控 的公正性。他力图从心理上影响法庭, 博得法庭的怜悯。但 苏格拉底恰恰没这么做, 仍然坚持已见, 认为他的活动是正 义的, 而且对于雅典人来说是必需的, 为此应该奖赏他, 而 不应该惩罚他。不仅如此, 苏格拉底还说, 如果法官给他以 自由, 他将继续从事他的事业。 中国的诚信建设缺少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证, 西方的诚 信具有较完备的制度和机制保障。西方由于长期的商品经济 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较为严密而完善的个人和企 业信用体系和制度。在美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安全 卡, 上面记录着个人的信用信息, 在全美的任何一个地方都 可查询, 任何不良记录都会威胁当事人的生存。在英国, “诚信纳税”是诚信道德的一个重要体现。这种较完备的制 度和机制的保障, 使诚信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三、中西方在知、行关系上各有侧重 诚实是儒家一贯倡导的做人美德, 也是中华民族最基本 的道德要求, 在儒家看来, 无知识将面对整个陌生的世界, 有知识总比没有知识要好, 知识多总比知识少要好, 因为诚 实需要明辨是非, 诚实需要理性支持, 而知识则使人聪明, 无知使人愚蠢。“知”属于思想意识范畴, “行”属于社会 实践范畴,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一般来说, 凡思想理 论是正确的, 在指导实践中也是有效的, 实践促进理论成 熟 , 理论指导实践 深 化 。 儒 家 以 “ 慎 独 ” 解 释 “ 意 诚 ”。 “慎独”本于荀子所说: “善之为道者, 不诚则不独, 不独 则不形, 不形则虽作于心, 见于色, 出于言, 民犹未若从 也, 虽从必疑。”慎独和诚心是结合在一起的。但荀子以 “独”为专心不二, 《大学》 则阐发为诚心不欺, 表里一致。 认为心不诚的人总会表现在行为上, 难以掩盖, 所谓“掩其 不善, 而著其善”的伪善行为。汉唐注疏, 以独为“独居”, 这是采取 《中庸》 的“慎独”说。在儒家看来, 衡量一个人 是否诚信, 不但要看他是怎么说的, 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做 的, 通过观其言、察其行, 吃一堑长一智的过程, 达到路遥 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之目的。 《中庸》 把“诚”看成道德行为的根本, 同 《大学》 一 样, 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 它说: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 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 也。”这是说, 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 在闲居独处 的情况下, 更要警惕, 小心, 使行为符合于道。因为暗中做 的细微小事 , 终会显露出来 , 所 以 要 “ 慎 其 独 ”。 看 来 , 《中庸》 的作者认为要靠反省内求, 发扬天性中固有的“诚” 的观念。如果缺乏诚信势必自欺欺人, 而自欺欺人的后果, 【文化论苑】 173
【文化论苑) 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他骗了所有人,结果他发现他被所有人 场交换关系,其实质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不过它 骗了。 被物与物之间复杂而曲折的关系所掩盖罢了。诚信是人与人 赫希阿德是欧洲文化史上第一位道德家,他不仅简明扼 交往的基本准则,可以说,没有诚信道德的支撑,经济信用 要地提出了自己的道德要求,而且还对它们进行了合理的论 就会崩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就会遭到破坏。不仅各行 证。他首先进行了功利主义的论证,遵循道德理想是明智 各业要格守诚信道德准则,而且作为市场行为主体的政府、 的,因为这将直接带来功利和好处,勤奋的工作会带来财富 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只有 和尊严,谁了解并实现了正义,谁就会获得长久的幸福。例 如此,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从而为 如,如果谁背信弃义并诋毁他人,那他及其子孙都必将丧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 名誉。谁信守誓言,他的子孙也必然受到尊敏。这样,在赫 第二,传统诚信教育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 希阿德那里,实现正义就与理智的合目的性和对自身利益的 有重要的现代价值。传统诚信道德倡导治国为政中的诚信原 好处的理解直接联系起来了。 则,突出了政治统治必须取信于民的思想,这对于我们坚持 苏格拉底认为,外在的联系应当佐以内在的信念。从他 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对于我们 的观点来看,雅典的利益在于巩固道德和精神的共同性,所 的干部加强以诚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对于我们加 以,苏格拉底竭尽全力促使自己城邦在精神一道德上得到 强制度信用方面的建设等等,无不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觉醒。他为共同的利益而战斗,但却是以他自己理解的那种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能否做到以民为本,能否做 形式进行战斗。 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系到民心 道德个人通过不断实践在自己身上造就出特殊的道德高 的向背,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 尚的行为。道德个人就是道德高尚的个人,也就是这样的 社会主义政权的兴衰成败。建立诚信政府,必须加强制度建 人,即他的活动在他的一切表现以及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完 设,法令政策的守信是树立政府诚信的关键,这一思想对于 善的,他关心的首先是自己的精神品质,而不是财富和荣耀 当今条件下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就诚信 地位。 缺失问题而言,我国至今还缺乏应有的失信惩戒制度,致使 通过中西方传统诚信道德教育的比较,有效的诚信教有 一些失信者游离于法律之外而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因此,加 应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将传统“诚信”改造成为适用于 强制度建设,实行依法治国,乃是建立诚信政府建设社会主 一切“陌生人”的经济伦理。二是将“诚信”改造成为以契 义政治文明的重中之重。 约为基础的互利“合意模式”,在现代契约文明中“道德有 第三,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价值,还表现在对建设社会 时被定义为社会整体契约。”契约原则确立了“权利”的核 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心地位,“权利”的核心则是“合法利益”。因此,在契约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诚信是社会主 伦理中,充斥诸如“合理协议”、“合法利益”、“基本权 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以诚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 利”、“相互保护”一类概念。三是将“诚信”改造成为达 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传统诚信教育 至“社会公正”的基本道德义务。 从终极目的上体现的是一种对人的关怀,它对诚信之德的高 四、传统诚信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 扬,不仅突出了人的道德性,体现浓郁的人文精神,而且突 虽然传统诚信教育是传统社会的产物,并不可避免地打 出了人的社会性,更多地关注人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强 上传统社会的烙印,但作为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准 调的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遵守,这对于我们树立现代社会条 则,诚信不仅是调节社会生活的重要准则,而且其在当代社 件下的诚信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良好的道 会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传统诚信教育包含了许多具有现 德品质和理想人格,培养人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和正义感,直 代价值的合理质素,特别是在社会出现严重的诚信道德缺失 至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等等,都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的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诚信道 只有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深化,进而促进人人讲诚信的社会 德的精神实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风气的出现,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个讲诚信的良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对于促进 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展无不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第一,传统诚信教育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 []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M们.莫斯科出版社, 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传统诚信道德高扬起人之道 1986.72、78. [刀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M].莫斯科出版社, 德性的旗帜,突出了对社会秩序的尊重,它对于培养人们正 1986.73、83、78. 确的利益观,培养人们的合作意识,培养人们讲诚信的职业 [☒波菲利.毕达哥拉斯生平[』,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 道德精神等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正确的利益观就是自利和 录[M]422. 利他的有机统一,既要追求物质利益,又要遵循诚实守信的 [④波菲利毕达哥拉斯生平[】.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 录[M].419. 市场规则,在追求利益中讲诚信,以讲诚信为道德准则来追 [司柏拉图著作集(3卷村第1卷[M]102. 求物质利益,做到“见利思义”、“见利思信”、“以义求 [作者简介)吴海文(1964),湖南东安人,湖南科技 利”、“以信求利”。 学院两课部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市 责任编辑:宋松 理论界2006.7 174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理 论 界 2006.7 正如西方谚语所说: 他骗了所有人, 结果他发现他被所有人 骗了。 赫希阿德是欧洲文化史上第一位道德家, 他不仅简明扼 要地提出了自己的道德要求, 而且还对它们进行了合理的论 证。他首先进行了功利主义的论证, 遵循道德理想是明智 的, 因为这将直接带来功利和好处, 勤奋的工作会带来财富 和尊严, 谁了解并实现了正义, 谁就会获得长久的幸福。例 如, 如果谁背信弃义并诋毁他人, 那他及其子孙都必将丧失 名誉。谁信守誓言, 他的子孙也必然受到尊敬。这样, 在赫 希阿德那里, 实现正义就与理智的合目的性和对自身利益的 好处的理解直接联系起来了。 苏格拉底认为, 外在的联系应当佐以内在的信念。从他 的观点来看, 雅典的利益在于巩固道德和精神的共同性, 所 以, 苏格拉底竭尽全力促使自己城邦在精神——道德上得到 觉醒。他为共同的利益而战斗, 但却是以他自己理解的那种 形式进行战斗。 道德个人通过不断实践在自己身上造就出特殊的道德高 尚的行为。道德个人就是道德高尚的个人, 也就是这样的 人, 即他的活动在他的一切表现以及在整个过程中, 都是完 善的, 他关心的首先是自己的精神品质, 而不是财富和荣耀 地位。 通过中西方传统诚信道德教育的比较, 有效的诚信教育 应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将传统“诚信”改造成为适用于 一切“陌生人”的经济伦理。二是将“诚信”改造成为以契 约为基础的互利“合意模式”, 在现代契约文明中“道德有 时被定义为社会整体契约。”契约原则确立了“权利”的核 心地位, “权利”的核心则是“合法利益”。因此, 在契约 伦理中, 充斥诸如“合理协议”、“合法利益”、“基本权 利”、“相互保护”一类概念。三是将“诚信”改造成为达 至“社会公正”的基本道德义务。 四、传统诚信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 虽然传统诚信教育是传统社会的产物, 并不可避免地打 上传统社会的烙印, 但作为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准 则, 诚信不仅是调节社会生活的重要准则, 而且其在当代社 会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传统诚信教育包含了许多具有现 代价值的合理质素, 特别是在社会出现严重的诚信道德缺失 的今天,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 传统诚信道 德的精神实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以及对于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展无不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第一, 传统诚信教育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 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传统诚信道德高扬起人之道 德性的旗帜, 突出了对社会秩序的尊重, 它对于培养人们正 确的利益观, 培养人们的合作意识, 培养人们讲诚信的职业 道德精神等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正确的利益观就是自利和 利他的有机统一, 既要追求物质利益, 又要遵循诚实守信的 市场规则, 在追求利益中讲诚信, 以讲诚信为道德准则来追 求物质利益, 做到“见利思义”、“见利思信”、“以义求 利”、“以信求利”。 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市 场交换关系, 其实质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只不过它 被物与物之间复杂而曲折的关系所掩盖罢了。诚信是人与人 交往的基本准则, 可以说, 没有诚信道德的支撑, 经济信用 就会崩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就会遭到破坏。不仅各行 各业要恪守诚信道德准则, 而且作为市场行为主体的政府、 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只有 如此, 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从而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 第二, 传统诚信教育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 有重要的现代价值。传统诚信道德倡导治国为政中的诚信原 则, 突出了政治统治必须取信于民的思想, 这对于我们坚持 以人为本,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对于我们 的干部加强以诚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 以及对于我们加 强制度信用方面的建设等等, 无不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孔子说: “民无信不立。”能否做到以民为本, 能否做 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关系到民心 的向背, 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功与否, 关系到 社会主义政权的兴衰成败。建立诚信政府, 必须加强制度建 设, 法令政策的守信是树立政府诚信的关键, 这一思想对于 当今条件下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就诚信 缺失问题而言, 我国至今还缺乏应有的失信惩戒制度, 致使 一些失信者游离于法律之外而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因此, 加 强制度建设, 实行依法治国, 乃是建立诚信政府建设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的重中之重。 第三, 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价值, 还表现在对建设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诚信是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加强以诚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 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传统诚信教育 从终极目的上体现的是一种对人的关怀, 它对诚信之德的高 扬, 不仅突出了人的道德性, 体现浓郁的人文精神, 而且突 出了人的社会性, 更多地关注人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 强 调的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遵守, 这对于我们树立现代社会条 件下的诚信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育良好的道 德品质和理想人格, 培养人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和正义感, 直 至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等等, 都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只有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深化, 进而促进人人讲诚信的社会 风气的出现, 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个讲诚信的良 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参考文献: [ 1] 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 [ M] .莫斯科出版社, 1986.72、78. [ 2] 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 [ M] .莫斯科出版社, 1986.73、83、78. [ 3] 波菲利.毕达哥拉斯生平 [ J] .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 录 [ M] .422. [ 4] 波菲利.毕达哥拉斯生平 [ J] .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 录 [ M] .419. [ 5] 柏拉图著作集( 3卷本) 第1卷[ M] .102. [ 作者简介] 吴海文 ( 1964-) , 湖南东安人, 湖南科技 学院两课部讲师,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 宋 松 【文化论苑】 174